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r)输出了领导力量,并且耶鲁团队本身的任期在业内也属最长。
耶鲁基金在业内还有一个最,即人脉关系网最广。遍布世界各地的人脉关系网也是耶鲁基金成功的重要因素。每一位本身就已经非常优秀的投资经理周围都有很多同行可以分享有价值的见解和信息。史文森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以极大的个人魅力和出色的投资能力,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着周围的人。更加难得的是史文森是乐于助人的楷模。很多人都主动向史文森提供信息和见解,这样既还了他的人情,又能够被史文森视为有价值的人,这是何等的满足!
第六,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我们,所谓的适者生存,物竞天择,并不是取决于生物本身的能力,而在于社会的喜好与取舍。在投资领域,永远是钱多于好的投资经理。手持大量资金的客户总会追逐出众的投资经理,希望将自己的资产交给他们打理。投资经理有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和敬佩的客户,正如他们都喜欢与史文森打交道一样。尽管耶鲁捐赠基金的标准和要求都很高,很多业绩一直非常出色的投资经理都希望与史文森或他的团队合作,而史文森的鼓励和支持增加了他们为耶鲁创造佳绩的可能。
还有最后一条成功秘诀与史文森本人有关。无论做人还是做事(作为耶鲁捐赠资产的首席投资官,史文森本人依然战斗在投资的第一线),他都追求精益求精。史文森的目标不只是不断改进耶鲁基金的管理,而是改进所有大学捐赠基金的投资与管理。经过多年的创新、试验、规范,史文森将多年的投资管理及整合捐赠基金管理和机构财务管理的经验在这本书中与所有人分享。他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到大学捐赠基金投资的伟大事业中来,在取得个人职业成就感的同时,为世界上一流的高等学府和慈善机构提供更强的财力支持。
一路走来,史文森为文化教育机构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无人能比,更可贵的是,他还在不断地将自己的思路完善并发扬光大。所以我想说,大卫,这事,做得不错。
绪论(1)
1999年初,当我为本书第一版撰写绪论时,耶鲁捐赠基金开创的投资策略已经创造出了卓越的业绩,用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来衡量均如此。但是,这一投资策略尚未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中一试身手。事实上,截至1998年6月30日的10年中,耶鲁捐赠基金的年均收益率为,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同期的收益率低3个多百分点。由于耶鲁基金的业绩逊于国内股票这一当时表现最好的资产类别,许多怀疑主义者开始质疑,我们致力于开创一个充分分散化、以股票为导向(equity oriented)的投资组合这一艰巨的任务是否明智。
本书第一版出版后的几年中,耶鲁基金开创的资产配置策略的价值得到了充分验证。从1999年到2000年初的牛市行情中,耶鲁基金取得了惊人的业绩。截至2000年6月30日的一年中,耶鲁基金的收益率高达,大大超过捐赠基金同期平均的收益。但是,耶鲁基金的投资策略真正面临考验是在2001年和2002年。当时,互联网泡沫破灭,上市股票崩盘,而耶鲁基金却取得了分别为和的正收益,而同期捐赠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和。简而言之,以股票为导向的投资策略是耶鲁基金取得强劲业绩的驱动力,分散化投资是耶鲁大学实现资产保值的法宝。
从市场角度来看,2008年初耶鲁基金的地位与1999年初不可同日而语。截至2007年6月30日的10年内,耶鲁基金的收益率大大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收益率。此前20年的收益比较也是如此,耶鲁基金的收益率为,远远超过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收益率。事实上,耶鲁基金的崛起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可并效仿耶鲁,耶鲁基金的投资策略不再像以前那样被人们视为初出茅庐时期激进的尝试,而是逐步成为主流、明智的投资方法。
尽管投资者纷纷效仿耶鲁基金的组合管理理念,但该基金的业绩仍遥遥领先于同行。截至2007年6月30日的一年中,耶鲁基金的收益率为,超过所有参与2007年剑桥协会(Cambridge Associates)《年度高等学府投资收益调查分析》( Annual Analysis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Pool Returns)的教育机构。更引人注目的是,以5年、10年和20年期的业绩衡量,耶鲁基金仍在这一群体中领先。耶鲁基金开创的组合管理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中均能发挥作用。衡量耶鲁基金管理是否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是,它是否有能力为耶鲁大学的教育使命提供资金支持。1985年我初到耶鲁时,捐赠基金对耶鲁大学的预算贡献是4 500万美元,占学校收入的比例为10%,处于一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耶鲁大学2009财年,捐赠基金对预算贡献大约为亿美元,占学校收入的45%,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出色的投资收益。高质量的投资管理策略的确能够产生重大影响!
一、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当我撰写第二本书《非传统的成功》( Unconventional Success)时,我将其要义归结为“明智的个人投资框架”,旨在区别以机构投资者为重点的《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事实上,我当时在描述目标读者时出现差错。现在我已经认识到,投资界中最重要的区别不是区分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而是区分有能力进行高质量积极投资管理的投资者和无力为之的投资者。很少机构投资者有能力投入大量资源对投资组合进行积极管理并创造出风险调整后的超额收益,能做到这一点的个人投资者较之更少。 。 想看书来
绪论(2)
对那些擅长积极管理的投资者和无力为之的投资者而言,适合他们的正确投资策略恰恰相反。积极型投资经理在投资国内股票和外国股票等传统资产类别时有机会超越大盘,这一点是大家所熟知的。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擅长积极管理的投资经理还有机会通过绝对收益、实物资产和私人股权等另类资产(alternative asset classes)来构建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组合。投资传统资产类别时追求超越大盘的策略,或者将组合资产配置到另类资产类别中,这些做法都是积极投资管理的游戏,其代价高昂,只有那些擅于此道的投资者参与这场游戏才是明智的,对任何三心二意的参与者而言,进行积极投资管理注定要失败。
积极投资管理要么成功,要么失败,不存在中间地带。《非传统的成功》一书中介绍了低成本的被动管理策略,这一策略适用于绝大多数没有时间、资源和能力进行高质量积极管理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本书中介绍的框架仅适用于那些有资源、有毅力去攀登高峰,并力争获得风险调整后的超额收益的投资者。
二、捐赠基金管理的范畴
在许多人看来,捐赠基金管理高深莫测,正因为如此,它吸引了无数天才人物投身于此项工作中。他们负责管理机构资产,投资时限可以用世纪来衡量,其目的是通过资产投资的收益来支持高等学府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使其基业长青。这项工作充满了挑战,投资管理人需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和智慧。
捐赠基金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于它的慈善目的,除此之外,投资这一行业本身的特性也是其魅力所在。机构基金管理行业人才济济,他们天赋极高而且上进心极强。这一行业提供了无限的产品,能够帮助基金实现委托人目标的只有其中的一部分。因此,捐赠基金管理者的工作无异于沙里淘金,去挖掘真正的珠宝,这种激动人心的“淘金”经历正是该行业吸引基金经理之处。
要做出正确的决策,投资者所需要的知识是无止境的。成功的基金经理要想开发出高明的投资策略,不仅需要掌握金融理论,还要洞悉人类心理特点,深谙历史发展之道,并且通晓时事的来龙去脉。许多顶级的基金经理都承认,他们已经完全被这一领域的博大精深所折服了。
本书从宏观入手,首先讨论了捐赠基金的宗旨以及机构投资组合的目标。明确清晰的投资理念是制定资产配置战略的基础,资产配置战略是投资决策的核心,它决定了向各种投资机会配置资产的比重。
在介绍了投资组合的基本框架之后,本书继续探讨了成功实施投资项目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细节,并进一步介绍了有可能阻碍实现投资目标的现实因素。接下来,“传统资产类别”和“另类资产类别”两章简要介绍了各种资产类别的投资特征和其中的积极管理机会。紧接着,本书概述了资产类别管理的相关问题。最后,本书收入了本人关于构建有效的决策程序的一些思考。
上述各个章节将投资过程直线铺开,但现实中组合管理并非这么简单。事实上,组合管理过程非常复杂,要做出正确的资产配置决定,既需要自上而下地把握各种资产类别的特征,还需要自下而上地评估各种资产类别的投资机会。由于收益、风险以及相关性等定量指标不能全面地反映问题,优秀的投资者必须对特定的投资品种有基本的定性把握,来弥补纯粹统计数据的缺陷。另外,对投资机会进行自下而上的分析能提供重要信息,这些信息能帮助投资者评估各类资产的吸引力,因此,明智的投资者在评估可供选择的投资组合时,必须考虑自下而上的因素和自上而下的因素,不可偏废。本书没有花费过多笔墨分析基金管理的复杂性,而是采取从宏观到微观的逻辑顺序,首先分析资产配置决策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之后重点讨论特定投资组合的管理。
绪论(3)
三、严密的投资框架
本书反复强调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采取投资行动时,必须遵循并严格执行严密的分析框架,并且细致深入地考察特定的投资机会。在所有的投资决策中,大到宏观的资产配置,小到具体证券的选择,组合经理要想成功,都必须在与普遍观点发生分歧时坚定自己的选择。如果组合经理对自己的选择信心不够坚定,就可能随随便便、出尔反尔,就可能低价卖出高价买入,从而遭受双重损失。只有依靠完善的决策程序做出正确的决定,组合经理才能坚定信心,才能在市场狂热之时卖出股票获得超额收益,在市场绝望之际发掘投资价值。
要建立严密的分析框架,受托人需要全面把握委托机构面临的资金挑战,并根据机构的具体特点来评估这些挑战。很多情况下,受托人不能准确把握某一委托机构的特定需求,而是效仿其他类似投资机构的投资组合结构。还有些情况下,受托人评估单个投资策略时,往往根据采取同一策略的其他投资者的身份地位而非该策略本身的价值做出决定。受托人“效仿老大”的做*将委托机构的资产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
严格执行投资决策可以确保投资者的收益和成本与机构的投资政策相符。尽管众多的投资行为都需要审慎监督,但是,维持投资政策中的资产配置目标是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许多投资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构建投资组合,但组合一经建立便疏于维护,结果导致组合跟随大市随波逐流。事实上,组合建立后,投资者需要进行大量的再平衡操作,买进低配的资产,卖出超配的资产,最终使各项资产的配置接近目标水平。可见,如果受托人不能严格维持组合政策中的资产配置目标,他们就无法实现机构组合的预期目标。
在管理投资项目的过程中,投资决策必须以周密的分析为基础。投资管理行业竞争激烈,因为这一行业是个零和游戏,也就是说,赢家赚取的利润恰恰是输家的损失。因此,大到投资政策的制定,小到具体证券的选择,周密的分析都是保证投资活动获利的唯一基础。
四、代理问题
本书的第二个主题是代理问题(agency issues),它的普遍存在影响机构投资目标的顺利实现。代理问题是指,代理人从个人利益而非委托人利益出发做出投资决策,从而危及基金管理的方方面面。它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基金受托人希望在任期内对投资委员会产生影响,员工希望提高工作的安全感,组合经理为获取稳定的管理费收入而牺牲投资业绩,公司管理人员为了私利而挪用资产等。由于基金受益人与基金管理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基金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之间往往存在偏差。
基金委托人的目标与代理人行为之间的矛盾导致公司治理层面的问题发生,最终使投资决策不能服务于捐赠基金的长期利益。个人往往注重眼前利益,因此会过分强调基金在短期内获取最大利润。另外,基金受托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避免异议出现,会拘泥于传统的投资理念。因此,许多投资委员会中都充斥着短期化倾向与妥协气氛,他们往往选择主流机构的投资策略,而错失通过长期逆向投资获取更高收益的良机,结果投资业绩平平。
上述问题出现的根源是外部投资经理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机构追求的是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外部投资顾问追求的则是稳定的管理费收入。由于许多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往往不能提供稳定的、可预期的现金流,于是分歧产生。基金管理公司为了保持稳定的现金流,往往聚集庞大的资产规模,采取追随市场基准收益的投资策略,投资标的范围广泛,结果导致精力分散。虽然受托人试图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来减少与外部投资顾问的利益冲突,但是,不管激励机制考虑多么充分,基金管理人员与资本提供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这一客观事实是无法被改变的。
绪论(4)
大部分资产类别中的投资工具都带有一定的代理人风险,其中,公司债券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结构性问题导致公司债券作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时问题丛生。公司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通常一致,但与公司债券持有人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因此,在几乎所有的利益冲突中,公司债权人都注定要遭殃。不过,在股票投资方面,尽管公司管理层与外部股东之间利益大致趋同,但代理问题依然没有消失。在所有的股权投资中,不管是上市公司的股权,还是未上市公司的股权,公司管理层都会不时地做一些对个人有利而直接损害股东利益的事情。为解决这一问题,投资者要尽量寻求那些将股东利益置于首位的管理层,而避开那些将公司看作是个人提款机的掌权者。
从投资管理过程的方方面面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机构基金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因此,充分把握代理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将为基金经理构筑第一道防护墙。基金受托人要以健康的怀疑态度来评估每一位投资活动参与者,这样才有更大把握避免或减轻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严重的利益冲突。
五、积极投资管理的挑战
本书的第三个主题是积极投资管理策略面临的挑战。积极投资管理是指利用市场错误定价机会来超越大盘的策略。实施这种策略面临严峻的挑战,因为,无论是择时策略,还是证券选择,都是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进行的。在这种竞争中,大部分参与者都是输家。由于上市有价证券的定价效率高,采取积极管理策略的投资者面临巨大的障碍。
尽管流动性较差的非公开交易市场提供了许多被错误定价的产品,但是,这一市场上投资者的境遇并不一定好于高流动性的公开市场上的投资者,因为,在很多情况下,私人股权基金高额的费用负担抵消了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无论在公开交易市场上,还是在非公开交易市场上,积极型管理策略经常不能实现预期收益。
虽然积极投资管理策略面临巨大障碍,但是绝大部分市场参与者还是选择了这种失败者的游戏。就像沃伯根湖(Lake Wobegon)的居民都相信自己的孩子比一般的孩子要聪明一样,所有的投资者都认为他们的积极投资管理策略一定能够带来优异的业绩。然而残酷的现实表明,总体而言,积极型投资经理参与的是一个“负和游戏”,因为就总和来看他们必然会输掉游戏成本,包括管理费、交易佣金与中间商买卖差价。 那些试图超越大盘的投资者的总损失正是华尔街分得的蛋糕份额。
实施积极投资管理策略的机构还面临另一障碍——人才。要实现优异的投资业绩,就需要沙里淘金,对各种投资选择进行比较和筛选,从中发现“黑马”。能胜任这项工作的,非慧眼识珠者莫属。对大部分机构而言,雇用如此高素质人才的成本实在难以承担。如果机构投资者退而求其次,在追求积极投资策略的同时却在雇佣人才方面大打折扣,结果只能是将机构资产推进巨大的风险中。相对于那些愿意付出大量资源力求超越大盘的竞争对手而言,这些机构只不过是在“为人作嫁”,让自己损失的真金白银成为赢家纵横市场的猎物。
即使具备了足够的高素质人才,积极投资管理策略仍然要求投资机构杜绝机构的官僚性,但很少有机构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并维持不同寻常的投资框架需要一定的勇气和忍耐力,毕竟在世俗的眼光中,那些非传统的组合是非常鲁莽的。如果投资机构缺乏勇气维持逆向投资的头寸,他们很可能在困难时期屈服于传统观念的压力,在高位买入,低价卖出,结果导致名利双失。
虽然本书中所介绍的投资知识是针对教育机构捐赠基金的,但其中的投资思想却适用于所有的金融市场参与者。更重要的是,本书将有助于读者了解积极投资管理策略获得成功所需的特殊条件。投资者要认清自己,通过深入分析判断自己是否具有积极管理的能力,并根据对自己的认识在投资过程中有所为、有所不为,从而提高投资成功的几率。
通过本书的学习,金融专业的学生可以掌握实际的投资技巧,了解大型机构基金管理中的思维方式。基金经理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金融工具,不仅要能够利用现代金融技术严密地进行定量分析,还要能够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做出定性判断。基金管理跨越了多个学科,必将引发众多市场观察者的兴趣。
txt小说上传分享
捐赠基金的目的(1)
教育机构将捐款积累起来,成立专门的捐赠基金,可用于多种目的。第一,捐赠基金能够增强教育机构的自主性。高等学府维持一定规模的捐赠基金,作为相对独立的收入来源,能够增强其自主性,降低对政府拨款、学费收入以及校友资助的依赖。第二,捐赠基金能够提高教育机构收入的稳定性。捐赠基金可持续的支出规模越大,机构收入的稳定性就越强,就越有利于实施长期规划、增强机构实力。第三,捐赠基金有助于创造优越的教学与科研环境。由于大学院校的学费水平大体相同,机构的捐赠基金规模越大,其收入增量就越多,就越有利于创造优越的教学与科研环境。
机构如果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就只能靠临时收入来应付日常支出,但是资助者往往要求在机构管理中有自己的话语权,这无疑限制了机构未来的发展能力。政府给大学院校拨款时往往会附加大量的使用限制,而这些限制往往和教育机构寻求财务支持的初衷相矛盾。校友或社会人士的资助通常也会或多或少附带明确或隐含的条件,其中一些条件可能与机构意愿不相一致。在机构发展早期,任何一类收入来源对机构的存亡都有重大意义,因此,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机构也往往容易受到外部收入来源附加条件的制约。
大学在运营中经常需要进行长期投入。例如,授予教员终身教授职位意味着这些教授的合同期可能长达数十年,他们的薪酬实质上是大学的一种长期债务。如果以临时性的资金来源来支付这类长期债务,必然会使大学及相关个人面临现金流中断的风险。而捐赠基金的长期性质恰好与终身教授职位的长期性相匹配。
机构内部有些成员对捐赠基金使命的理解往往只着眼于当前的需要。在校学生一般希望增加当前支出,期望用更多的支出来减轻学费负担,并提高教育质量;院系教师则希望有更多的资金来支持高层次的学术活动;而管理者则希望通过提高收入流量来挣脱预算约束;一些捐赠人希望提高捐赠基金的支出比率,以此来减轻机构筹措日常必要资金的压力。因此,受托人常常处于两难境地,既希望能够支持机构当前的项目,又要为后代履行资产保值增值的义务。
大学院校是社会上历时最悠久的机构之一,它们秉承独立的精神和教书育人的使命,薪火相传,为提升人类社会生活的质量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在这一过程中,捐赠基金功不可没,它们增强了教育机构的独立性,提高了其财务稳定性,助其创造优越的教学环境。
第一节 保持独立性
募集捐赠资产并建立基金有利于保持机构的自主性,因为机构如果依靠非长期性资金来源来支持日常运营,将容易受到资金提供者附加条件的制约。例如,当利用政府拨款来支持某一特定的科研项目时,整个大学的学术活动都常常会受制于政府规章制度的约束,甚至连那些与拨款的实际受益人没有直接关系的部门和活动也要受到影响。同样,教育机构如果依靠捐赠资金来支持日常开支,他们会发现捐资者通常也会要求对学校的活动施加一定影响。即使学校主要依靠学费收入来支持科研与教学活动,它们也常常会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而被迫追随当前社会风尚,导致独立性大大降低。当学校的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外部拨款与学费收入时,外部影响尤为明显。 。 想看书来
捐赠基金的目的(2)
诚然,教育机构应当遵守政府政策、考虑捐赠者的意愿和学生需求。但是,这些因素有时会分散校方精力,使学校不能全力以赴追求目标。不过,建立捐赠基金后,学校就可以在满足各方需要的同时又不会受制于他们。
捐赠基金的捐赠人通常会对资金的使用附加条件,要求基金为特定目的提供长期资金支持。个别情况下,这些要求与机构发展目标相背离,比如捐赠者可能要求支持一门早已被学者们抛弃的学科。不过,更多的情况下,捐资者要求所捐资金完全用来服务于机构的核心目标,比如教学活动或者经济资助。即使在最初制定捐赠条款时,捐赠人对所捐资金的用途施加了较大影响,但是,一旦建立基金,捐赠人的影响就逐步减弱了。
机构如果过度依赖短期收入来源将会受制于众多限制因素,而机构如果可以从捐赠基金中获取长期稳定的收入,将能为大学提供预算支持,将有更大可能保持较高的独立性、学术研究自由度和管理自主性。
耶鲁大学与康涅狄格州的案例
18世纪初,耶鲁大学尚处于幼年时期,其早期成长曾受惠于康涅狄格州的法律和资金支持。1701年10月,康涅狄格州议会通过了五位牧师的提议,决定成立一所高等学府:“在上帝的保佑下,年轻人将在这里接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教育,他们将是教会和世俗国家的后备军。”此后,州政府对耶鲁大学提供各种支持,包括拨给土地、提供专项拨款用于建设与维修校园建筑物、授权发行债券以及对牧师、教师、学生实行税收豁免。布鲁克?马瑟?凯利(Brooks Mather Kelley)在《耶鲁的历史》( Yale—A History)一书中估计:“在整个18世纪,康涅狄格州的资助占耶鲁大学所接受的全部捐助的一半以上。”[1]
但康涅狄格州对耶鲁大学的支持也是有条件的。例如,1755年,州议会以战时支出为名否决了对耶鲁大学的年度拨款计划,而其实质是为了报复耶鲁大学,因为时任耶鲁大学校长托马斯?克莱普(Thomas Clap)就宗教在大学中的地位这一问题与议会持相反意见。1792年,作为继续给予财政支持的交换条件,康涅狄格州州长、副州长与六位议员成为耶鲁大学的董事会成员。州政府指派代表的存在导致董事会经常发生矛盾和争吵,争论的焦点涉及教职员工的宗教信仰、州议会改革学校弊病的权力等。
直到1871年,州政府取消了对耶鲁大学的支持,州政府指派代表的制度才被取消,此时六位供职于耶鲁大学的最后一批州议员从学校撤离。六位议员留下的空缺席位由耶鲁校友会选举产生的人员担任,从此学校董事会才真正掌握了控制权。耶鲁大学的经历是当时全美国趋势的一面镜子。随着南北战争结束,达尔文主义与自由放任思想盛行,人们不再认为州政府应当在资助私立教育发展中扮演主要角色。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克?鲁道夫(Frederick Rudolph)曾经说过:“资助大学教育曾经是政府的传统职责,曾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在却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甚或阻挠了教育的发展。”耶鲁大学是幸运的,州政府的资助撤出后,取而代之的是校友与社会人士有组织的资助。
历史上,政府官员以进入耶鲁大学管理委员会为条件向学校提供资助的例子充分表明,学校如果过度依赖外部资金来源,将导致控制权的丧失。虽然耶鲁大学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它处于州政府直接控制下长达80年之久,但是,许多其他有关外部影响的问题正在不断挑战着受托人的智慧。在管理教育机构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加强机构控制力与满足资金提供者的合理要求之间的关系,仍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捐赠基金的目的(3)
联邦政府支持学术研究的案例
在私立教育机构发展过程中,依赖政府资助的利与弊始终存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地位上升,许多学者将其归功于这一时期联邦政府加大对高等院校研究活动的支持力度。但是,政府支持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大学管理的灵活性普遍下降,这种情况在20世纪70年代逐步凸现出来。
通过对研究型大学的深入考察,休?格雷厄姆(Hugh Graham)与南希?戴蒙德(Nancy Diamond)认为,联邦政府对研究活动的支持导致“政府过多地卷入教育机构中、过分强调专门的研究,政府对私人部门进行监管的趋势开始出现”。[4]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政府的监管缓慢但稳步渗透到高等院校的各个方面:大学教职员工的雇用、提升与解聘以及研究工作、招生、有毒废物的处理、人类和动物研究、残疾*益、管理者的工资与薪水、养老金和福利政策、大型设备的购置与管理、资料保管、体育运动的推广、资金筹集和某些课程的设置等。总之,政府的影响无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