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案的第三步:在于主动地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及时给予孩子心灵关怀。
  我们的家长都知道,在人际交往中能够被人理解固然好,但是当误会发生了之后,如果一味等待别人的理解,那么就会让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而当我们主动地与人沟通、交流的时候,便很容易进入一种冰释前嫌的最高境界。
  正因为如此,想要争取孩子的理解,最好的办法就是主动接触孩子,这种接触越多一分,实现心灵交流就越多一分可能。
  本章后记
  当我们8个小节的艰难探寻终告结束的时候,就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端。
  对于家庭教育来说,纸面上的讨论意义并不大,我们的探寻也不可能做到算无遗策。之所以说它意味全新的开端,在于我们的家长结束了本章的阅读之后,对于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所欠缺的东西,将会开始一次自查式的总结。
  事实上,当我们的探寻与每一位家长的殷殷爱子之心结合起来的时候,孩子们就获得了一次命运改变的良机,当这种改变被演化为成功的经验之后,后世的父母也就获得了一份宝贵的教子宝典。
  在当今社会文化日新的形势下,如何能够让孩子获得一个稳定而又良好的成长环境,很大程度在于家长能否做好保驾护航的工作,而这又要求家长们能否建立一套完美的心灵关怀机制,在中国三千年的家庭教育史上,这方面始终有较大的欠缺,我们关于这方面的纸面探寻结束了,但是家长们在实践中的探寻却才刚刚开始。
  

第三章 人生观教育扭曲,成为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发因素(1)
在中国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于物质刺激这个词语一定并不陌生。据了解,这好像是中国父母们独有的杀手锏:考试成绩全部90分以上,给孩子买飞机玩具和酸奶;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进入前三,奖励200块钱。反此种种,方式不同,但刺激效果却惊人的相似。当人生观的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我们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在孩子的心灵里,这是一种变相的拜金主义诱导,也许正是从这一刻起,一道*的大幕已经悄悄拉开。
  导读
  古语云:君子不言利,然而与这一论述相违的是,在当下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却存在着许多这样的现象。
  某市某小学三年级的一名学生因期中测试三门学科考了班级第一名,意外收到父亲一份物质奖励——一辆价值107万元的宝马车。
  一个学生的父母明码标价——只要孩子考上大学,不论是什么大学,立刻奖励3万元现金。
  在某论坛上出现一帖子,一位家长公开宣布,只要孩子考上大学,就立即买车给她……
  这一个个令我们大感惊讶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事实上,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这样的现象早已成为常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接受过家长各种形式的物质奖励,只是在近几年来,奖励额度之大,发生频率之高,才让我们开始对这一问题正眼视之。
  激励、奖励是每个孩子所需要的,当其行为得到家长、老师的认同、肯定时,奖励他不仅是让孩子有了被尊重和认同的快乐,有了进一步行动以期得到进一步奖励的欲望,更对其价值观的深化有着重要作用。
  然而,以金钱为核心的物质刺激,在发挥了一定激励作用的同时,却也为我们的家庭教育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一个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孩子,其学习成绩十分优秀,于是这个11岁的孩子,几乎每天都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数目可观的奖赏,短短的3年时间里,除掉自己的零花钱,孩子在银行里的存款已达数万元之多。
  一次孩子的同学过生日,该孩子拿出数百元,作为生日礼物,同学的羡慕,带来的是孩子的变化,从此看到金钱价值的孩子,开始与父母讨价还价,稍有不顺心的时候就大发雷霆,学习成绩也随之下降。
  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比比皆是,许多孩子在家长的物质刺激下,要么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惰性,要么养成了唯利是图的“奸商嘴脸”,要么则与父母关系极度僵化,甚至于有的孩子已经步向犯罪的深渊……
  那么,作为一种激励模式的物质刺激手段,为什么会导致以上的现象出现呢?为何我们的家长对这些现象有所知会,却仍然愿意对孩子大加奖赏呢?对于中国家庭教育而言,我们的家长又究竟应当采取一种怎样的激励模式,才能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呢?
  想要揭开这一系列谜题,我们就需要从头开始,继续我们的探寻历程。
  1.大行其道的物质刺激
  人性的一大特点,就是要用物质来满足需求,当这种需求不能得到及时、足量的保证时,负面情绪也就油然而生了。
  ——《经济学论纲》
  在21世纪中,对于为人父母者,最大的成功就是教育孩子的成功,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中,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中的主流论述。
  正是基于这一观点,才有教育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在21世纪里,最有价值的投资,就是对教育孩子的投资。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三章 人生观教育扭曲,成为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发因素(2)
这样的观点本无不妥,然而按照我们惯常的理解,投资总是与金钱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当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时,家长对孩子的投资就开始停留在近乎泛滥的物质层面之上了,而在这种投资当中,家长给予孩子的物质刺激,就更是愈发呈现出严重扭曲的面貌。
  所谓的物质刺激,指的是运用物质的手段,让受刺激者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由于物质是人的第一需要,也是人的普遍需求,因此,以物质为主要导向的激励模式,在近几年的职场中大行其道,同时也受到了相当良好的作用。
  就这样,在职场中见识了物质刺激强大效应的家长们,便开始将这种模式移植到家庭中,希望藉此来完成对孩子的正面引导。
  于是我们看到,在许多家庭中,年轻的父母们从孩子降生起,就开始频频用物质刺激为诱饵,希望用满足孩子物质欲望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向父母希望的方向发展。
  在中国的家庭中,这样的现象甚为普遍,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句式。
  “如果你考上重点学校,那么爸爸奖励你……”
  “如果你考了前三名,那么妈妈给你买……”
  “如果你弹熟这首曲子,那么就带你去……”
  这样的话语在我们的家庭中频频出现,我们甚至可以毫不怀疑地说,以物质刺激作为孩子教育手段的现象,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教育中的常态。
  物质刺激的手段是简单的,但这种模式之所以会成为常态,在于这一模式的确存在着合理之处。
  我们在前面说过,人对物质存在着普遍的需求,特别是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由于其性格中天性的成分占据了主要地位。
  就孩子的天性而言,面对着高档的玩具,精美的食物、漂亮的衣服,要让他控制住自己的内心欲望,这种要求明显是缺乏人性的,也是缺乏依据的。因此,如果没有父母在这一方面给予适当的保障,或者是父母对孩子的欲望缺乏足够的重视时,其结果必定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不快乐的负面情愫。
  这样的结果,既是孩子难于承受的,也是我们的家长不愿看到的。而当物质刺激以激励模式的面目存在时,既能够满足孩子对于物质的欲望,同时又能够成为家长实施教育的手段,自然也就容易被万千家长广为接受了。
  然而,看似两全其美的方案,往往会带来双向的问题,当我们的家长把物质刺激与激励模式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意味着家庭教育中新困境的开端。
  2.物质刺激的成瘾效应
  童年时代打下的烙印,如同基石上刻下的花纹,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克鲁普斯卡娅
  一旦物质刺激成为了家庭教育中主要的激励手段时,孩子便会在心理上出现畸变。
  这种激励模式的导向,是以获取物质奖励为根本目的,我们知道,人的贪欲之心永无止境,无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了多少物质上的奖励,都不会得到满足。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奖励中,孩子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心理上的阶梯效应就此出现:满足了低层次的欲望后,又产生了高层次的欲望。
  物质激励模式之所以会导致以阶梯效应为表征的心理状态,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财富的意志在隐隐作怪。
  财富能够让拥有者得到精神层面的满足,当我们的孩子从家长那里获得金钱,并按照自己的意志将其消费掉的时候,其精神层面就得到了莫大的*,以实物为奖品的物质刺激也是一样,然而这种以消费换取的*,并不具备长效的刺激机制——当孩子完成了消费之后,满足的感觉很快就会消失,由此而来的是新一轮的消费欲望。

第三章 人生观教育扭曲,成为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发因素(3)
根据生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人脑中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区域,当我们的活动恰好对这一区域产生刺激的时候,脑中就会分泌出一种名叫多巴胺的物质,这一物质恰恰构成了*的原发动力。
  然而,这种物质并不稳定,在人体内只能存留极短暂的时间,之后就会被分解,当我们希望体验新一轮的*时,就必须要再度对脑中的这个区域进行刺激,如此反复,永无休止。
  从这个结果上来看,这样的刺激机制与网络游戏、酒精、尼古丁甚至于毒品并无不同,它们同样具有短暂性、重复性、递增性的特点。
  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在物质刺激的奖励机制下,当一个孩子完成了家长所设定的目标,得到了家长所允诺的奖励之后,往往会表现出精神上的愉悦,然而往往仅过了几天,这种愉悦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这种时候,我们的家长所能够做的,就是再为其设定新的目标,用更高层面的物质刺激来点燃孩子新的兴奋点。
  如同吸食毒品一样,同样剂量的刺激,是无法在多次使用后达到原有效用的,唯一的办法是不断加大剂量;同等程度的物质刺激,对孩子日益膨胀的欲望来说,也无法起到原有的激励效应,为此,家长就必须不断提高物质刺激的含金量。
  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家庭来说,能够为孩子提供的物质条件是有限的,总有一天,孩子的欲望会膨胀到一个令家长难以为继的高度,其最终的结果是,家长再也没有能力来满足这种要求,也就自然无法兑现对孩子的承诺。
  当这一天来临的时候,所带来的势必是家庭教育中的重大挫折。
  3.谁在损害诚信
  为人师长、父母者,只要有一次向孩子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
  ——卢梭
  当家长失信于孩子的时候,其结果是难于估量的。
  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基诺特总结的孩子教育十大禁忌中,关于物质刺激的条目赫然在列,他曾经一再提及,家长对于孩子的物质刺激,其本质无异于家长对孩子的贿赂与欺骗。
  之所以这样说,其原因就在于,家长实施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成为期望中的类型,而当这种目标不是以教育而是以物质刺激来达到的时候,其本质就与贿赂毫无差别。
  有关这种贿赂所带来的贻害,我们在后面的分析中还要涉及,而更现实的问题是,以绝大多数家庭有限的物质水平,是决不可能无限度地满足孩子不断增长的物质索求的,而当这种恶性循环达到一个顶点时,其势必会让家长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从而自食其言。
  同时,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为了给孩子设置一个奋斗的途径和标准,常常会向孩子承诺,如果达到目标之后,将会给予某种奖励。然而,对于家长来说,这种承诺往往是漫不经心的口头承诺,而我们的孩子却往往以最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当孩子获得了进步之后,家长却言而无信,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孩子的积极性因此而受到挫折。
  当这种失信于子现象出现的时候,为孩子的心灵健康蒙上了一个巨大的阴影。
  毫无疑问,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家长的言传身教。由于孩子天生具有模仿的特性,而距离他们最近的家长,就自然会成为孩子最直接、最经常的模仿对象。
  出自于对家长的信赖与这种模仿性,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种榜样的力量对子女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我们很难想象,当家长难以做到信守承诺的时候,孩子的心理将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

第三章 人生观教育扭曲,成为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发因素(4)
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家长先于孩子而存在,这不仅仅意味着家长要为孩子提供生活上的保障,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家长具有先天的权威性。在孩子的眼中,这种权威性代表着最终的裁决,具有莫大的意义。而当家长不能将承诺兑现为实物的时候,也就标志着这种权威性,在不知不觉中遭受了损害,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也自然大为下降。
  事实上,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思想中,也同样蕴含着诚信家教的思想。
  曾子其人,是孔子门下的一名弟子。根据历史典籍的记载,一次曾子的妻子出门,她的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于是曾子的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着,回来后杀猪给你吃。”
  妻子本是随口一说的话,而孩子却信以为真。当妻子回到家中时,发现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便连忙劝阻说:“我说杀猪是哄孩子的。”曾子回答道:“小孩子判断与思考能力,一切都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给予的正确教导,假如现在欺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父母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父母。”
  这个小故事,正是著名的“杀猪教子”典故。其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就在于在我们的传统教育思想中,存在着对诚信教育的深刻认识。
  可以说,诚信作为人类最宝贵的一类品德,并非是来自先天。一份好的诚信习惯与品德,往往是在长期的家庭教育与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而这就要求我们的家长在孩子面前必须表现出应有的诚信,即使在点滴小事之上,也要成为孩子心目中诚信的楷模。
  假如我们对当下社会风气有所感悟,就会知道缺乏诚信,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痼疾。而作为孩子行为上的导师,在家庭教育上培养诚信,则是我们每个家长都必须重视的事情。
  4.物质阴影下的心理贫困
  当人们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德西
  当家长将物质刺激手段引入家庭教育中时,带来了另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那就是孩子的心理贫困。
  所谓的心理贫困,指的是孩子在长期物质刺激下,在心理上出现的失落现象。
  根据心理学研究显示,当人们在进行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时,其内心自然会产生愉快的感觉,这种感觉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内感报酬。
  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人为其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那么不但不会使参与者产生更高的积极性,反而会使活动对他们的吸引力降低。
  在心理学上,这一现象被称之为德西效应,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其道理是很简单的,我们不妨通过一个小故事来了解这一现象的真谛。
  在美国的一个地方,曾经有一群孩子经常在一位老人家门口 嬉闹,发出响亮的吵声,这让喜欢安静的老人倍感煎熬。
  于是,老人走出房门,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并对他们说:“你们让这里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用这点钱来表示我对你们的谢意。”
  这意外的收入令孩子们倍感兴奋,于是他们在第二天继续聚集在老人家门口,一如既往地发出巨大的吵闹声,这一次老人又出来,然而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第三天,当老人发给每个孩子2美分的时候,孩子们变得勃然大怒:“我们付出这么大的辛苦,吵闹供你开心,却只给我们2美分。”于是,他们向老人起誓,从今以后再也不会来为老人吵闹取乐了。

第三章 人生观教育扭曲,成为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发因素(5)
看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就容易理解这一现象中包含的道理了。
  在这个故事中,老人所用的手段很简单,孩子们原本自发在其家门口玩耍的,这时,“为了快乐而玩”就是孩子们的内感报酬,而在老人的物质奖励下,“为快乐而玩”的内感报酬,却变成了“为金钱而玩”的外加报酬。在老人的操纵之下,外加报酬每天都在递减,随之而来的是孩子们乐趣的递减,从而很自然地操控了孩子们的行为。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有许多孩子对于学习、劳动怀有不小的兴趣,而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学习内容本身的内在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机。
  比如,解决一些有难度、有乐趣的学习问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孩子的探究乐趣,而劳动本身也具备这一特点,此时家长应当给予孩子的奖励,是引导他们进一步地探究、尝试,增进孩子对学习、劳动的情感与兴趣,增进孩子对这些活动的动机,帮助孩子来收获乐趣。
  当家长将物质刺激引入奖励机制的时候,就意味着使孩子把主要的目标抛之一旁,让孩子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当前的奖励之上,甚至于把奖励当成学习、劳动的唯一目的。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了解到物质刺激给孩子成长带来的两大害处,两者中的任何一个,于孩子的成长都是其不利的,也与家长的初衷相距深远。然而,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关于物质刺激的负面作用,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寻。
  5.扼杀的竞争意识
  培养一个奋发向上的人,关键在于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对现状的估计,最重要的是,是要培养他参与竞争的意识。
  ——恩威尔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有关物质刺激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远不止我们已经发现的这些。
  毫无疑问的是,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大环境中,竞争意识的重要性已经逐渐为众多家长所意识到。对于孩子而言,竞争意识可以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在与同学、小伙伴的竞争中,只有同时具备知识与能力者才能够领先,从而使孩子产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动力。
  对于孩子而言,足够的竞争意识可以促使其主动参与竞争,而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才能、意志,无不会使孩子对自己做出肯定的评价,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对于孩子而言,足够的竞争意识,可以让其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当他们在竞争中失利之后,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竞争意识的作用,还在于可以克服孩子的胆怯心理、保守心理与自卑心理,而当孩子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时候,其同时获得的成功感,无疑是激发其进一步奋发向上的动力。
  正因为如此,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已经成为了几乎所有家长的共识。然而家长们没有想到的是,当物质刺激被引入家庭教育之中的时候,却意味着对孩子竞争意识的极度扼杀。
  在《庄子?达生》中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段记述,其大意是:人们下棋的时候,用瓦罐作赌注,都发挥得淋漓尽致;用带钩作赌注,人们下棋就迟疑和慌乱;用黄金作赌注,人们就会大失水准。
  在这个过程中,下棋者的技术没有丝毫改变,而结果却完全不同。其原因就在于,在不同的物质刺激条件下,其心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本正常的竞争心态,在物质刺激所带来的压力下出现了失衡,于是迟疑、慌乱等心理波动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 想看书来

第三章 人生观教育扭曲,成为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发因素(6)
同样的,当我们的孩子在考试、比赛乃至日常学习中时,没有一个孩子不渴望成功与进步,也没有哪一个孩子不希望摆脱失败,此种心态的存在,已经令孩子承受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如果家长再将物质刺激添加到竞争过程中时,其势无异于雪上加霜。
  就另一个层面而言,物质刺激的实行,极有可能让孩子脱离正常的竞争氛围,堕入为奖励而竞争,为物质而努力的怪圈。
  在正确的观念之下,孩子每取得一份进步,其心理上都会感受到由衷的快乐,每在竞争中获得一次生理,都会产生无可比拟的满足感,而正是这种心理上的愉悦,才构成了孩子不断进步、不断努力的目标与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的到家长的赞誉、同学的认可,就更令其感到兴奋,进而形成了积极心态下的良性循环。
  当家长将物质刺激全面地投放到家庭教育中的时候,这一切就发生了变化。
  赞誉与认可是间接的,是需要经过心理机制转换才能体会得到的,而物质刺激是直接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孩子稚嫩的心灵缺乏足够的判断与辨别能力,面对着诱人的物质奖励,很难对其产生足够的抵抗能力。
  于是,就在家长一而再,再而三的物质刺激之下,原本积极进取的良性心态就这样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赞誉、认可以及自我满足感不再构成努力的目标与动力,取而代之的是来自家长的物质奖励。
  当这样的心态占据了孩子心灵的时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意味着一个沉重的打击。
  父母的赞誉、同学的钦佩与认可、自我心灵上的满足,所有的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还不如一架数码相机、一部高档手机、一顿美味佳肴。这样的比较方法,彻底否定了孩子进步的真实价值,得出来的是一个难以接受的结果。
  6.物质闹剧下的人格缺失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能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爱因斯坦
  对于儿童而言,其意志、人格都还处于不健全的阶段,因此很难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约束。因此,在这种条件之下,家长滥施物质鼓励,无疑意味着对儿童的放纵。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进行过一个试验,旨在于帮助人们了解儿童的自制能力。
  在这个试验中,研究人员将几个孩子留在一个放有巧克力的房间,叮嘱孩子不要吃桌上的巧克力,出去后可获得奖励。
  在半个小时的观察中,只有一个孩子没有吃桌上的巧克力。出来之后研究人员开始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告诉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无权享用。而在反复进行三四次试验之后,所有孩子才都产生了免疫力。
  从这个试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自制力的建设需要反复进行才能有效果。对孩子欲望的控制,也要在平时完成。
  然而,在中国的家庭生活中,由于物质刺激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孩子高消费的现象普遍存在,孩子的奢侈化已经有目共睹。
  我们看到,在各大商场的儿童专柜中,百元的文具盒、数百元的服装、千元的书包、数千元的手机、近万元的玩具车比比皆是,而这些商品却并非有价无市的摆设。每当期末考试结束、或是新学期开学之前,以及六一节、春节这样的时段,总是会有大批家长带着孩子来此大肆消费,而在这样的消费浪潮中,一股“夸富”的风气正在孩子之中蔓延开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章 人生观教育扭曲,成为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发因素(7)
在当今中国社会中,对于金钱等外在物质有着强烈的社会价值感与满足感,对于心理机制比较健全的成年人而言,对此有着一定程度的抵抗力。然而,当这种感觉被孩子直接嫁接的时候,就意味着一个恶劣的开端。
  对于孩子而言,当他们在衣服、玩具、玩乐等物质攀比中获得认同和尊重时,一种自以为是、傲慢不羁的性格就已经播下了种子。
  孩子的心灵,就如同一张朴素的白纸,对于他们而言,其思维特点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从自我感受中出发,来认识这个世界,感受周围环境,以及学习满足自我需求的手段。在他们的字典中,根本不存在“奢侈”、“节俭”这样的概念,更不知道奢侈与节俭对于一个人的意义何在。
  当孩子在一次次的物质刺激中成长起来的时候,养成大手大脚、挥霍浪费的坏习气也就在所难免了,而最终造成的后果必然是毫不吝惜财产,缺乏艰苦朴素的精神,更不具备抵御经济困顿的能力。
  我们已经看到,时下社会中出现的“月光族”、“啃老族”,正是出生在80年代的那一批孩子。由于近20年来我国家庭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他们自由生长的环境中缺乏足够的艰苦教育,相反,物质刺激的肇始,正是由这一代开始。
  俗话说:越坐越懒,越吃越馋,越玩越散。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在丰饶物质生活、强大物质刺激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才呈现出“寅吃卯粮”的畸形消费观。追求安逸与物质快乐,成为了这一代人追求的唯一生活目标,当这种个人心态汇集起来的时候,就代表着整个社会的理想迷失,当这种个人行为汇集起来的时候,就意味着全民族的灾难。
  7.拜金主义的滥觞
  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的手里。
  ——罗倍尔
  一位西方教育学家曾经评论道:“当代中国的孩子,是在一个越来越富裕的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我们不敢想象这些物质期望很多的人,将会给经济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当我们的家长以物质刺激为手段,引导孩子实现成长目标的时候,他们却不曾想到,缺乏辨别力的孩子们,正悄然地经历着一场心态上的变化。
  所谓“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指的正是孩子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他们总是趋向于模仿家长们的行为,尤其是在生活方式之上。
  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奢侈与虚荣,也没有哪个孩子愿意把自己的物质水平降低到一无所有的地步,所有的孩子都渴望着能够获得新衣美食,那种从物质享受上获得的*,是极其直接而有力的。
  就这样,在家长创造的体制里,在孩子们天性的驱动下,追求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