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铁血河山-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支中**队。

    这支中**队已经成为他永远无法摆脱的梦魇。甚至有时候一听到这支中**队的名字,他的浑身就会控制不住的发抖。

    在武昌县城失守,武昌郊区已经发现小股中**队身影之后,无法控制住内心的恐惧感的针谷逸郎大佐曾经不止一次的和伴健雄中将提出,放弃武昌,将武昌的部队撤过长江以北,背靠12军全力防守江北的汉口和汉阳。与这支中**队多次交手经历的他知道,单单依靠34师团守不被大江分割成三块的武汉的。

    尽管他提出的建议也是伴健雄中将现在最想做现在却不能做的,但是却仍然遭受了中将阁下的严厉训斥。如果不是知道那支中**队曾经给他带来严重伤害,恐怕等待他的至少就是撤职,

    在伴健雄中将的逼迫之下,针谷逸郎大佐勉强打点起精神,指挥两个中队向永安寺侧翼发起了反击。这次反击本来并不用他亲自指挥,但是已经对目前每天活在这支军队的阴影中,对自己每天都要活在面对同僚们的暗自耻笑中,对活在一回家就要面对自己那个死活不肯回日本,但是在他成为太监之后,不知道和那个鬼男人生的两个孩子耻辱妻子的轻视中的生活,已经感觉到相当厌烦的他,决心象师团长所说的那样,象真正的武士一样去光荣的战死。

    正当针谷逸郎大佐带领两个中队会同永安寺一线溃退下来的守军,象中国人对他们的称呼那样,鬼鬼祟祟的利用民房的掩护,向已经被中**队占领阵地接近的时候,却没有想到他们此刻的行动全部落在攻击部队的眼中。

    此刻带领暂10师第一梯队率先攻进武昌,此刻正伏在首义门附近的一座三层小楼上,用望远镜中仔细观察自己将要进攻方向,早就发现沿着街道发起反击的日军反击部队的暂10师参谋长曹刚三见到日军小心翼翼的动作,脸上露出了轻蔑的笑容。

    在攻下永安寺之后,知道永安寺一线对武昌城整个西南防线重要性,知道日军一定会拼命夺回的曹刚三早就在首义门一线,利用日军自己为了防守武昌,在这里清理出的一片开阔地的后边,为日军反击布置下了一道死亡陷阱。

    看着望远镜中的日军,曹刚三叹了口气,要不是总座下令在进城之后,除了在面对日军工事时,可以动用直瞄火炮之外,在其他任何情况之下不允许动用火炮,只要来上一阵炮火覆盖,这些鬼子恐怕会剩不下几个。

    在不能使用火炮的情况之下,曹刚三只能将暂10师攻击部队中在去年年底,新装备的所有六挺的MG42机枪和八挺MG34机枪以及两个营属重机枪连的12挺重机枪全部集中到一线阵地中,用这些射速极快的机枪与班属轻机枪相互配合给发起反击的日军部队构成了一道绵长的火力网。

    这些机枪都是美国人在现在欧洲战场缴获之后转手过来德国机枪。与那些补充来的,比较受欢迎的德式冲锋枪和步枪相比这些射速极快,子弹消耗量极大的机枪在其他部队并不怎么受欢迎。中**队已经算不上现代化的后勤系统实在满足不了这些机枪的极佳的胃口。

    现在与两年前相比,选择余地大的多的中**队,绝大多数宁愿选择国产的捷克式机枪或是美制勃郎宁机枪,如果可以,当然那些加拿大专门为中国生产的79口径的,性能远远超过国产机枪和美式机枪的英式布伦机枪更好。

    如果实在没有,也愿意退而求其次的那些国产的捷克式机枪和美式机枪这些与这种机枪相比,最多只能算的上二流的机枪。不是这种机枪性能不佳,这种既能做轻机枪使用,又能做重机枪使用,精度也是一流的机枪,相当多的部队长一见面就喜欢上了。

    与笨重的国产和美援来的水冷式重机枪相比,这种机枪也更适合缺乏机动工具,并且身材与欧美人相比,相对矮小的中**队使用。但是在看了这种机枪的射击演示之后,对于这种几个小时之内能将一个军的携行弹药打光的机枪,这些人还是选择了敬而远之。

    他们在承受不起这个消耗量,开玩笑。要是自己的部队所配置的弹药只能供这几挺机枪使用,那么其他武器怎么办?占轻武器绝大多数的步枪怎么办?这种简直可以称的上吞弹机器的机枪要是装备,他们一个军的标准携行弹药还不够支撑几个小时的。

    在就连嫡系部队都用不起,杂牌部队更是不敢用的情况之下,在媒体事情发生之后,陈部长受因为没有给**中功劳最大的28集团军换装美式装备,而倍受指责的。

    想要给28集团军一批德制装备堵上悠悠众口的最高当局的委托,亲自找到当时在重庆的刘家辉问问他,他的那个号称**第一富翁的28集团军要不要这批性能极佳但是却因为对子弹的吞噬也胃口极佳,而无人问津的机枪?

    当年从德国人手中弄到过一批数量虽然不多,但是也不算少的MG34机枪却因为承受不起消耗的刘家辉听到这批数量达到四百挺的机枪,因为太费子弹而无人问津之后,二话没说就点头同意了。

    现在抗战即将结束,他手头上还储备有大量的79口径弹药。如果不在抗战结束之前,将这些弹药消耗掉,这批数量还相当大的弹药将会被投入到内战中,这是他所不愿意见到的。

    在这些机枪运回常德之后,刘家辉给每个步兵连增加了3挺,与原有的掷弹筒组成了一个通用机枪排。原来的那些由笨重的多的水冷式重机枪组成的营属机枪连,则不在战时进行平均分配,而是作为加强火力加强到重点地区。

    现在曹刚三将这些射速惊人的机枪集中的一个狭小的正面,恐怕会给这些日军带来一段终生难忘的记忆,只要他们能活下来的话。阵地前的民居虽然给日军提供了一部分的掩护,但是却也将日军攻击正面限制在狭小的地域内。正好给这些屠夫利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挥空间。

    看着越来越接近,距离已经不到七十米,只要穿过一片五十米宽的开阔地,就可以顺利的冲上中**队阵地的带领两个脱光了身上的衣服,浑身上下只穿了一件兜裆布,脑袋上缠了一圈月经布以示决死之决心中队日军发起反击的针谷逸郎大佐心中有些纳闷,中**队怎么还不开火?难道中**队在攻击的时候,弹药的消耗量太大,想要依靠刺刀来解决下面的战斗?这好象是不太可能吧?

    看着攻击部队已经踏上开阔地,针谷逸郎大佐心中突然产生了一种严重的不详感。尽管已经抱定了必死决心,但是事到临头,针谷逸郎大佐还是感觉到有些气馁。这支中**队给他带来的梦魇,又一次出现在他面前。他的身体不断的不露痕迹的向后退缩。等到大部分攻击部队踏上开阔地的时候,原本冲在最前边的针谷逸郎大佐的身形已经落到了最后边。

    还没有等针谷逸郎大佐琢磨出来究竟那里不对的时候,对面刚刚还静悄悄的中**队阵地上突然间响起一阵撕裂亚麻布的声音,一阵他发誓,他从军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的密集的机枪子弹,如瓢泼大雨一般,向已经直起身体,正准备发起最后冲锋的日军横扫过来。

    几乎在机枪声响起同时,同样密集的掷弹筒和迫击炮火力,将日军的退路牢牢的封锁住。一发发准确的炮弹落在日军进入开阔地前的各个路口,将这些日军的退路死死的封锁。

    暴露在开阔地中,上天无门,入地无路的日军成片成片的被打倒。按照常规,即便是对手装备了大量的机枪,但是仅仅七十米的距离,在付出一定的伤亡代价之后,冲到对手的阵地,应该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今天的中**队火力之密集程度,让这最后的几十米成了日军冲不过去的死亡之路

    听着几乎没有间断的机枪吼叫声,刚刚还气势汹汹,一心找死的针谷逸郎大佐惊恐的萎缩在一座民房的屋檐下,瑟瑟发抖。他还从来没有见过射速如此之快的机枪。

    当机枪声音停止之后,发起最后冲锋的整整两个中队被全部打倒在守军阵地前。看着短短的十几分钟之内,便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除了零星的几个伤员之外,几乎无一幸存的部下,被这种恐怖武器下坏了的针谷逸郎大佐本身就不太坚韧的神经终于彻底崩溃了。

    看着突然发神经的联队长,几个在进攻时候慢腾腾,撤退的时候却手脚利落的紧,在机枪响起的时候立刻调头回跑,逃过一劫的士兵,也顾及不到耻笑联队长在扯下兜裆布之后,胯间那一片空白,在发了短暂的几秒钟呆之后,惊恐的拽起挣扎不休联队长慌忙的向来落跑去。

    看着自己的战术达到的让人相当满意的效果,曹刚三满意的点点头,转过头对着身边的一个参谋道:“向师座汇报,我师已经突破日军在后营门、首义门一线的防御,攻入武昌城区,并全歼日军两个中队的反扑,目前正向沿粤汉铁路按照原计划向武昌纵深发展。”

    口述完电报之后,曹刚三自觉潇洒的挥手向着身边的身边的几个通信兵道:“命令各部队迅速向武昌火车站、蛇山一线攻击前进。务必于”说到这里,他掏出怀表看了看道:“明天清晨六时之前攻占武昌火车站一线。”

    “命令各部,务必坚决执行总部的命令,除了对付日军碉堡时,可以使用小口径直瞄火炮之外,在城区的战斗中不准使用任何火炮,就连迫击炮也不许使用。违者军法从事。”

    在暂10师率先突进武昌城的之后两个小时,从东线发起攻击的独立170师也随后突破日军防线,从东线的杨家旗杆、下马庙一线冲进了武昌城区。自从民国二十七年武昌失守以来,已经平静整整七年的武昌城内在一次响起了密集的枪炮声。

    在东西两线进展顺利的时候,攻占马鞍山已经前进至卓刀泉,整沿着伏虎山麓一个一个山头的啃,向武昌纵深望山门至文昌门一线发起攻击的202师却遇上了麻烦。这里本身就不怎么开阔的攻击路线,被日军布置了密密麻麻的地雷。

    这些地雷明显大部分都是明显新布置下去的,有些地方的地雷甚至都是整车整车的倒的,根本连埋都来不及,其地雷密度,为中日战场上之所罕见。面对着密集的雷区,202师几乎是束手无策。

    按照这个地雷密度,如果单单依靠工兵排雷,恐怕就是等其他两个师全部占领武昌,也无法将这里的地雷排尽。而雷区中又夹杂着不少的民居。按照集总的在居民区不得使用火炮的规定,孙信就是想用炮火扫雷都办不到。日本人是不会考虑到中国百姓的死伤的,但是却让202师颇有些投鼠忌器。

    无奈之下,孙信只能将情况上报给已经率领集总抵达刑家湾一线的刘家辉。看着孙信上报来的情况,刘家辉的眉头拧的死死的。

    卓刀泉一线还有相当多的中国平民百姓在居住,日军竟然全然不顾及中国百姓的死活,在这里布置了如此多的地雷,实在让人有些气愤。看着眉头柠的死死的刘家辉,已经看过电报的许洪亮道:“总座,是不是命令202师暂时停止攻击,除留部分部队阻击日军反扑或是从这个方向突围之外,主力,从东边的独立170师方向或是西边的暂10师方向投入进攻。”

    刘家辉没有立即回答许洪亮的问题,盯着地图沉思了一下道:”不行,时间上来不及了,如果我们不能在江北日军12军主力赶到武汉之前,彻底拿下武昌,我们就有被缠在武昌城内的危险。“

    ”在巷战中,我们的火力优势无法得到发挥,而兵力在日军12军赶回来之后,又不占什么优势,弄不好,一旦巷战就会长时间无法结束,我们的伤亡多一些倒是无所谓。但是巷战多打一天,城内无辜的居民就要多死伤一些。”

    “尽管我们不动用火炮,但是日军却没有这个顾虑。他们在关键的时刻,甚至可以拿我们的和平居民当作人体盾牌。早拿下武昌一天,我们就可以少避免伤及一些无辜。“

    “这样,命令202师想办法收集一些渡船或是从老百姓家弄一些门板,制作一些简易的船只,另外,将我们携带的那些在缅甸时候,弄到的橡皮艇全部用汽车给202师送过去,让他们向东强渡东湖,绕过日军的地雷封锁线,直插武昌城区。“

    ’我就不信,日军就连东湖的水面上都布置了地雷。告诉孙信在渡过东湖之后,向着武昌城区给我猛打,不许放走一个日军。还有将其他两个师现在留在后边的工兵全部调集过去,配合202师工兵迅速的将所有地雷全部清扫干净,让202师留下一个团配合工兵扫雷。妈的,这些小鬼子,老子抓住他们非扒了他们的皮不可。”

    在刘家辉因为日军肆无忌惮的在人口密集地区布雷而愤怒的同时,在蛇山的指挥部内,34师团师团长伴健雄中将看着精神崩溃,已经成了疯子,一丝不挂的站在他面前,正手舞足蹈,口中乱喊乱叫的针谷逸郎大佐。

    再看看发起反击的两个中队中只跑回来的,现在站在他面前寥寥有数,一个巴掌就能数的过来的幸存者。长叹一声,掏出手枪,在打发走那几个人之后,命令两个卫兵将针谷逸郎大佐按住在地,亲手帮助他解除了痛苦。

    处理完已经成了疯子的针谷逸郎大佐之后,伴健雄中将摘下染上了鲜血的白手套,丢在一边,命令卫兵将针谷逸郎大佐的尸体抬出去掩埋之后,对着被他的这个举动吓的目瞪口呆的参谋长石川治水大佐,以及师团部中的人笑了笑道:“针谷君的身体已经残缺不全了,我不想让他精神也残缺不全的活下去了。这样对他来说也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说道这里,伴健雄中将突然脸色一变,看着师团部中众人冷冷的道:“刚刚的事情,我不想除了现在在场的人之外,有任何人知道。我不想听到外边有任何对针谷君任何不利的传言。针谷君身体残缺的实际情况,你们都已经看到了,事情就到此为止。”

    “我们无法医治针谷君身上的伤痛,但是却可以让他的身后好看一些。石川君你在上报的时候,就说针谷君是在亲自率领反击部队对中华军队发起反击的时候,因为身先士卒阵亡的。拜托了,石川君。”

    听完伴健雄中将的话,反应过来的石川治水大佐没有说什么点了点头,他是战前才从其他部队调过来的,这个针谷逸郎大佐的情况他听说过一些,但是却并没有在意,今天看着赤身**站在他面前的针谷逸郎大佐,胯间那空荡荡的一片的时候,才知道这是真的。

    也许对于身体上已经残缺,精神现在又崩溃的针谷逸郎大佐来说,伴健雄中将的做法才是对他最好的解脱。还没有等他回答,伴健雄中将突然道:“石川君,那几个跑回来,在敌军那么猛烈的火力之下,连毛都没有伤一个的士兵和基层军官是不是去年从第4师团补充过来的。我怎么看着有些眼熟?”

    “对不起,师团长阁下,我是这次会战之前才调到34师团的,对于这几个士兵的问题,我并不太清楚。不过这几个士兵,在中华军如此猛烈的火力之下,能够全身而退,并摆脱了中华军的追击,到有些第4师团的做派。”

    听完伴健雄中将的疑问,石川治水大佐有些歉意的道。会战前,才调过来的他真的不知道这几个士兵的来历。不过他虽然不知道,但是有人却帮他回答了。

    听到石川治水大佐的回答,伴健雄中将还没有说什么,34师团的一个老资格的作战参谋道:“师团长阁下,参谋长阁下,这几个幸存的士兵的确是第4师团调集过来的。去年是我亲自将他们和其他补充过来的人员送到各联队的。因为其中的一个人的岳父是我的老乡,还认识,我们在路上曾经聊过天,所以记得很清楚。”

    “哦,现在在34师团中,第4师团补充过来的官兵还有多少人?”听到自己的猜测被证实,伴健雄中将吃了不小的一惊,第4师团的大名他早就久仰依已久。虽然没有见识过,但是从这几个士兵的表现来看,却是和传言中的差不多。

    在战局日见紧张,兵力使用已经达到了极限的情况之下,日军大本营在也无法忍受到处都在吃紧,整整一个甲级师团因为没有一支部队愿意要,即便被迫强制收留,也不敢让他们上战场,整天在后方到处悠闲的被调来调处,走一路生意做一路,牛皮吹一路。

    而不顾那位亲王的坚决反对,在去年在河南会战之后,因为伤亡过多的老兵和基层军官实在无法补充,终于下定决心将这个师团解散。所属作战部队全部编入中国派遣军和关东军军各师团。炮兵被调拨给朝鲜军,工兵和辎重兵则分别调拨给关东军和台湾军。而师团部则被调回国内,就地解散。

    尽管大本营为了照顾那位亲王的面子,命令各师团将这些被调到的第4师团部队以中队为建制安置,但是各师团生怕这些人在战场上将自己的部队牵连进去,几乎都将这些人彻底打乱重新分配,每一个中队都论上几个。即便这些人来一个合理避战,也影响不到大局。

    甚至有几个师团连这样都不愿意做,干脆将这些人编入工兵或是辎重兵,甚至改行作为马夫、炊事兵甚至火化兵的非战斗部队。以免让这些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影响到自己部队的士气。

    作为河南会战之后,被打光了精锐的中国派遣军中少数几个资格老的野战师团,34师团自然是首选的补充部队。毕竟这些人都是训练有素的老兵,绝对的老兵,现在在日军中已经很难在找出象第4师团这么多的老兵了。这些仅剩的野战师团还是要在第一时间照顾的。关键是中国派遣军实在不敢将这些人全部放到被打光,正在重建,急需经验丰富的老兵和基层军官的第3师团、13师团这样的老牌劲旅中去,宁愿用新兵。

    当初在这些人被分配来的时候,伴健雄中将曾经想将这些现在已经极为少见的,训练有素的老兵编制为师团的警卫部队,但是在当时的参谋长迫田襄大佐的劝说之下,还是果断的放弃了这个想法。

    开玩笑要是将这些人编成警卫部队,万一师团部真的遇见危险的时候,这些人来一个齐刷刷的向后跑,将师团部扔了怎么办?依照迫田襄大佐对这些人的了解,这些人是绝对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的。

    当年天谷直次郎少将是怎么被这些人活活气死的,当时在场的迫田襄大佐可是到现在都记忆犹清。当时还没有调走的迫田襄大佐可不想做伴健雄中将一时冲动的牺牲品。鬼才知道,34师团会不会与那支中华军的杀手再一次相遇。对于将第4师团分配过来的这些人作为主力使用的这种绝对冒险的事情,还是不要做为好。

    听到师团长的询问,这个参谋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道:“去年补充进34师团的原第4师团部队共计560人,此次34师团赶到武汉参战前,560人中有518人因为不明原因,请假住院。17人为某种特殊原因,在来的路上掉队之后,自行返回了原来的驻地。随军赶到前线的只有25人”

    “八嘎?500多人居然在移防之前大部分生病?剩下的还有一半在行军中掉队,赶到前线的居然只有二十人。难道我的部队中出现了什么传染病吗?这帮大阪的商贩,真是帝国的耻辱。”伴健雄中将在听到这个汇报之后,在松了一口气之后,又对这些人的表现感觉到愤怒。

    其他人在前线浴血拼杀,这些人可到好,一到开战就找种种理由生病住院,借以逃避战斗。想到这里,伴健雄中将不由的对着那个参谋怒道:“你就不会派宪兵去医院这些懦夫赶出来。”

    “我也曾经想过,但是,师团长阁下,当年诺门罕会战期间第4师团已经因为联队长亲自坐诊事件,就已经成了整个陆军的笑料。后来又发生在武汉让时任11军司令官的阿南中将丢尽了脸的军宪兵司令亲自坐镇医院赶人的事情,咱们34师团不能再成为第三起类似事件的发生地了。况且按照这些人在战场上的表现来说,把他们留在后方,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可以使他们不牵连到自己现在所在的部队。师团长阁下,您可能不太清楚,这些人真是一条鱼腥一锅汤。走那臭到那里,34师团已经有不少人被他们带坏,视金钱和生命为一切,丧失了对天皇的忠诚和献身的精神。所谓我认为还是将他们留在后方的好。”

    石川治水大佐看着被气的不轻的伴健雄中将,觉得这个话题还是就此打住为好。第4师团这些人是什么货色,整个陆军都知道。师团长现在也不必为这些人太在意。

    想到这里,石川治水大佐道:“师团长阁下,从这两天的战况来看,中华军的进度很快。再这样下去,我们分散在城中的部队,有被他们一口口吃掉的危险。”

    “我们是不是先将部队收缩一下,将兵力集中到蛇山至汉阳门码头一线。只要死死的控制住蛇山这个武昌城内的制高点,以及汉阳门码头。我们就可以进,对中华军各部不时的发起反冲锋,让他们在武昌城内站不住脚。退在战局不利的时候,可以从汉阳门码头撤回江北。“

    “不行,你说的我曾经考虑过。石川君你听听落在咱们头上的炮弹,口径几乎都在一百毫米以上。蛇山虽然是武昌城内的制高点,但是面积却不大,容纳不了这么多的部队。如果将兵力收缩至蛇山一线,这么小的地方容纳这么多的部队,一发炮弹下来我们要伤亡多少人?”

    “我们现在的兵力本身就不足,无法承受这么大的伤亡。而中华军的炮火主要就是集中在蛇山,以及沿江各码头上,反到是正在进行巷战的城中,没有听到炮弹的声音。看来这支中华军队还不敢冒着自己同胞死伤太多的危险。”

    “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个弱点,将攻进城来的中华军队死死的缠在城内。等待援军的抵达。武汉的地理位置,对帝国来说,实在太重要。岗村大将不会冒着武汉丢失的危险不派援军的。只要援军赶到,就是我们发起反击,将中华军赶出城的时候。”

    “石川君,现在针谷君已经为天皇陛下献身,218联队不能没有联队长。218联队那里我看还是你负责一下怎么样?还有你给鹰森孝中将发一电报,催催他们的进度。另外在给岗村大将汇报战况的时候,可以将武昌的形式说的再严峻些。”伴健雄中将想也没有想的拒绝了石川治水大佐的建议。

    在他看来没有了中华百姓这块盾牌,恐怕自己连两天都守不住。那位本应该在如此危急情况之下,亲自在武昌指挥作战,现在却躲藏在江北相对安全一些汉口,整天依旧醉不醒的20军司令官除了每天例行公事般发一个电报询问战况之外,连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指示都不做。

    防守武昌城的的重任只能由他来承担,他可不想承担丢失武昌城的责任,最起码不想承担那么快丢失武昌的责任。放着现成的护身符不用,将部队收缩到中华军主要火力打击的蛇山上,他才没有那么傻。

    不过石川参谋长有一点说对了,汉阳门码头是必须牢牢控制住的。免得一旦战事紧急,自己连一个退路都没有。想到这里,伴健雄中将从勉强还能抽调出一些兵力的217联队中,抽调了一个中队,加上工兵两个中队加强到对汉阳门码头的防护中去。



………【第三百零二章 最后一战(5)】………

    第三百零二章 最后一战(5)

    在进入巷战以后,为了避免引起武昌城内十余万百姓大量伤亡,刘家辉除了命令不准动用火炮,如果实在需要动用火炮,必须得他或是许洪亮其中一人批准之外,还丝毫没有犹豫的拒绝了军委会派飞机助战的建议。

    刘家辉只同意让被军委会派过来的航空兵对沿江各码头进行轰炸,封锁武昌城内日军与江北联系的交通线和补给通道。至于轰炸城内各日军据点,刘家辉则坚决不同意。

    武昌城内有的不仅仅是日军,更多的是普通的中国百姓,一枚重磅炸弹下去,死的更多的是中国的百姓。在空中支援远没有达到后世精确打击那样的精度前,对武昌巷战的支援还是省省吧。

    武昌城内的十几万同胞安危,让刘家辉这一战打的相当投鼠忌器。因为顾虑太多,而显得颇为畏手畏脚的28集团军在巷战中打的异常艰苦。

    虽然28集团军各部队在相当短时间之内就突破了日军外围防线,并顺利的攻进了武昌城区。但是在向纵深发展的时候,却遇到了极大地阻力。越接近武昌城内日军核心阵地的蛇山,日军的抵抗就越激烈,手段也就越卑劣。

    由于无法动用重火力支援,甚至在有些地方就连火焰喷射器、高射机枪、火箭筒这样威力略微大一些的武器都无法使用,在巷战中,大部分时间,攻击部队只能一寸寸的硬推。进展极为不畅。

    尤其是最先攻进武昌,在各部中进展最大的暂10师在通湘门一线更是遭遇了整个武昌巷战中,最顽强的阻击。本来按照预定计划,应该于6月10日拿下的通湘门火车站,直到12日还在激战中。近三天苦战过去,作为蛇山外围防御西线支撑点的通湘门车站,至少还有三分之一,还控制在日军手中。

    通湘门车站在首义门失守之后,成为日军整个防线上的要点;也是蛇山核心工事的外围重点防御地区;拿下通湘门车站;蛇山便会暴露在暂10师的枪口之下。甚至可以说通湘门车站是蛇山西线的门户。

    通湘门车站后边便是蛇山;也就是武昌的核心阵地,更是34师团的指挥部。这一态势,让已经是无路可退的日军;依托坚固工事防御的抵抗异常顽强。几乎每一块阵地都要经过反复争夺,几异其手之后才能决定归属。

    通湘门车站争夺战;成了武昌城所有战斗中;最惨烈的一战。战后;暂10师担任主攻的一个团固然伤亡三分之二;丧失了战斗力。防守的日军217联队;除了防守蛇山的两个中队之外;也可以称的上全军覆灭。方圆面积不大的通湘门车站;几乎被双方阵亡士兵流出的鲜血染的通红。

    暂10师每攻下日军一处阵地,还没有等站住脚,日军的反击兵力就跟着冲了上来。在日军不顾伤亡的拼命反击之下,在因为地形狭窄,攻击兵力无法充分展开,更因为车站附近人口密集,而无法动用重武器,使得28集团军原本的火力优势荡然无存。整整三天苦战过后,通湘门车站却仍然有三分之一控制在日军手中。战事正象刘家辉当初担心的那样;成了胶着状态。

    同样的状况还发生从东线发起攻击的独立170师那里。独立170师攻击方向的战事;虽然没有通湘门车站那里惨烈。但是进展却没有比暂10师快到那里去。甚至还要慢于暂10师方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