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铁血河山-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提拔成副军长,也还不到半年的时间。

    但是经受过这么多挫折之后,多少也学会了圆滑。几句话中,既向刘家辉表示了自己战斗中肯定服从命令,又表示了只是在战斗中,至于平时,您就不要对71军操心了。您再来71军最多就是回娘家,按照中国的传统来说,姑娘一旦嫁出去,娘家的事情就论不到她来操心了。

    71军是眼前这位刘长官的娘家,很多团营长都是这位主的军校同学。他要是真的插手71军,自己可连防都防不住。有些话,虽然很难听,也得罪人,但是还是先说明白的好。况且这位主看起来也不是那么小肚鸡肠的人。

    对于这位先生的表态,刘家辉笑了笑,没有置否。对于他来说,有玩这个手段的时间,还不如多训练一下自己的部队。

    至于第8军的那位在陈军长表完态之后,沉默了一小会道:“刘长官,子良兄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打鬼子我们兄弟绝对不含糊。只要归您指挥,保证您指那,我们第8军就打那里。”也许他没有陈军长的那份顾虑,话也就说的比较直接。

    “那好,小弟就此告辞了。等战事缓和,您二位摘掉代理两个字之后,小弟在来找二位兄长把酒言欢。到时候,二位兄长可千万别赶我。”刘家辉对这两个人话并不以为意。洒脱的向两个人供了供手,上车走了。

    他那个轻便指挥部的随行人员,早就已经成了搬家的行手,接到他命令之后,早就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物品收拾上车。就等刘家辉下令出发了。

    看着逐渐远去的车队,两个代理军长站在村口,望了良久,直到车队已经没有踪影,才相对苦笑,松了一口气之后,返回自己的部队。

    刘家辉赶到张恩华的指挥部之后,还没有等他提出自己的新计划,张恩华一见到他却先提出改变战术了。张恩华的分析很透彻,刘家辉看的出他这段时间是下了苦功的。

    “总座,我总感觉有些不对。您看现在是不是有些太过宁静了。高副座那里的5个师的合围已经接近完成。只要等暂54师拿下杞县,日军在通许一线的两个师团就被我军合围起来。”

    “而太康这里,日军的70师团也已经大局已定。我的两个师已经完成对其分割。我军的战斗力,日军很清楚,这三个师团既然已经被我军分割在通许、太康互不相连的两地,可以说日军这三个师团的结局已经很清楚了。”

    “按照日军的惯例来说,他们没有理由会见死不救。即便是打通平汉线的计划已经失败,但是这三个师团却也是日军不能不救的。总座您有没有感觉到现在的形式,有些象通许一线日军在抵达曹县之前的形势。静的有些吓人。物极必反,反常即为妖。”

    听完张恩华的分析,刘家辉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不错,进步蛮大的,看来你是下了一翻苦功的。我也是这个想法。来说说你的计划。”

    “总座,现在我们在豫东的战事,很明显是以通许一线为主。通许一样的日军两个师团一个是咱们的老对手,战斗力很强,曾经在南昌让咱们吃过大亏。而22师团又是日军第一批组建的特设师团,战斗力也同样不容小视。”

    “与这两个师团相比,无论是我这里的70师团,还是周口一线的65师团这两个由原来的独立混成绿团扩编来的师团,从兵员素质,还是战斗力,都无法相提并论。”

    “特别是在武器装备上。无论是炮兵还是轻重机枪、掷弹筒的数量都无法相比。所以现在的豫东很清楚,是以通许一线为主。周口那里还是我这里都是一个策应,或者说是陪衬。”

    “这一点,我们能想到。日军自然也能想,可我们现在在平汉线以东的这七个师已经全部投入作战。而平汉线上的74军、100军,却迟迟不东进。一旦日军新的援军抵达,我们手头现在连预备队都没有一个。”

    “我最担心的还有这里。”张恩华说到这里站起来,指着地图上的一点道:“郑州。我们在那里只有一个暂10师外加几个补充团。而郑州是我们整个战线上的薄弱点,作为陇海、平汉两大铁路的交汇点,郑州的战略地位之重要性,对敌我双方来说,都是不言而愈的。如果日军选择从这里突破,正是打在我们的软肋上,我们现在是救还是不救。围魏救赵毕竟不是只有我们会做。”

    “我想,我们必须调整计划。至少抽调出一个师的兵力部署在尉氏至郑州之间作为机动兵力,以便在战局发生变数的时候,向东可以增援通许,向西可以驰援郑州。”

    “那你认为应该抽调那个师。高海宽那里虽然现在有5个师的兵力,但是在还要兼顾开封以及豫东北的日军的情况时,还是有些捉襟见肘,这一点你能看的到,很好。进步不小”张恩华的话,让刘家辉来了兴趣,他没有直接将自己的计划端出来,而是想要看看张恩华是怎么想的。

    张恩华看着刘家辉,琢磨了半晌咬牙道:“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从太康一线。周口一线的那两个军咱们指望不上,就象您说的,咱们28集团军在作战的时候,不能想着依靠别人,凡是还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再说那两个军连续作战,这个伤亡数字绝对不会小到那里去的。而太康这里,留下一个师虽然不能保证打垮这个70师团,但是看住他,让他进退不能还是有把握的。”

    “太康这里,等高副座那里解决了大部分的日军,再调过头来吃掉这个70师团也可以。”张恩华最后这几句话,几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说出来。很明显让他放弃已经到嘴边的肉,他实在有些不甘心。

    听完张恩华的计划,刘家辉在心里叹了口气,张恩华在用兵上还是明显差了高海宽一头。如果换了高海宽,恐怕会直接拿出自己的解决计划。想到这里,刘家辉看着张恩华道:“如果按照你的这个计划,如果留在太康的这个师无法钳制住70师团怎么办?”

    “那不可能,咱们28集团军的随便一个师提了出来,就算无法击溃这个70师团,但是看住他,让他挪不了窝绝对没有问题。”张恩华对于这一点,很自信。

    “哦,那你就这么有信心?”刘家辉看着张恩华好大一会才道。张恩华被他看的心里直发毛。回答不禁有些犹豫,半晌才道:“咱们部队是什么部队,长胜军。这么多年的仗打下来,别的我不敢说,用一个师看住日军一个不过三流的师团,还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我对咱们部队的战斗力还是有信心的。”

    “荒唐,战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你就敢肯定咱们的一个师就能钳制住日军一个师团?有自信心是好事,但是过于自信,就危险了。不过,你既然有了这个想法,就说明你现在的全局观已经不错了。”

    “但是你为什么不能考虑尽快的打垮这个70师团,将两个师加上一个骑兵旅全部腾出手来。别忘了你还有一个骑兵旅的机动兵力。”刘家辉琢磨了一下,决定还是采取诱导的方式,让张恩华自己琢磨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啊。”正琢磨着刘家辉嘴里说的全局观,和他一直称赞自己的大局观有什么不同的张恩华明显的对刘家辉提出的问题感觉到有些意外。刘家辉看着发呆的张恩华气的恨不得上去给他一脚。这个扶不起来的刘阿斗。都这个时候还敢走神。



………【第二百八十四章 再战豫东(6)】………

    第二百八十四章 再战豫东(6)

    张恩华对刘家辉的提问明显没有什么防备,呆住了。刘家辉在心里虽然很生气,但是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也没有说话,在一旁静静的坐着,等着他回答自己的问题。

    好在张恩华的反应还是比较快,呆了一下之后,很快的便抬起头来道:“这个我还没有想过。我琢磨如果您将集总重炮团和11军直属炮兵团给我调过来,我应该有把握在三天之内,吃掉一大部分日军。”

    听完他这话,刘家辉强忍住没有当场发火。刘家辉用很铁不成钢的眼神死死的盯住张恩华道:“我刚刚还说你的全局观有进步,想了这么长的时间,你就给我弄出这么一个答案?”

    “三天时间,三天时间天知道形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要是有三天时间,我还用的着问你吗?我最多只给你两天时间。你好好的琢磨琢磨这仗怎么打?你可真给我争气。”尽管不实在不想发火,但是刘家辉到最后还是没有克制住。

    说完之后,看着听完他的话,却依然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的张恩华,刘家辉这次回是真的生气了,怒气冲冲的对张恩华道:“你好好想一想,咱们的过去战例有没有和今天的形势类似的。我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要是在想不出来。那么,太康一线的战斗我替你打。你回郑州,去找参谋长报到。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再回来。”

    看着脸色被自己气的铁青的刘家辉,张恩华傻了眼。之前的战例有和现在的形式类似的?他还真的没有想到过。看着刘家辉有些火大的脸色,张恩华低下头来仔细的思量着。将28集团军从南京突围的那一仗到昨天的所有战斗,一点一点的仔细回忆着,生怕露了那一个。

    张恩华的脑子毕竟不笨,否则刘家辉也不会将11军,这个他起家的部队交到他的手中。刘家辉一提醒,很快就明白过来。道:“总座,您是说赣西北,麒麟山咱们与27师团首次交锋的那一仗?”

    “总算还没有蠢到家。要是你还想不出来。我就真的只能考虑将11军换一个人带了。”刘家辉听到张恩华总算想起来,脸略微好看了一些。

    张恩华挠挠头道:“总座,麒麟山那里是山地,适合当时机械化程度极差的我军做大范围穿插,迂回。可这里是一马平川的豫东平原,我军采取这个战术是不是有些冒险?稍有不慎,很有可能让70师团成建制的跑出去。”

    刘家辉听完张恩华的忧虑不知道是该哭好,还是该笑好。刘家辉摇摇头道:“你手中的那个骑兵旅是干什么吃的。平原作战,在没有战车坦克的情况之下,骑兵的杀伤力特别是冲击力,在面对一支单纯的,炮火又占据绝对劣势的步兵威胁还是蛮大的。”

    “只要骑兵冲乱了日军的建制,你的机会不就来了吗?围三阕一,虚留生路。只要日军开始撤退,你可以以步兵三面围攻,骑兵正面突击。日军的纪律性虽佳,但是在四面围攻,又逃生心切的情况之下,他们必定会分兵阻击。”刘家辉说到这里住了嘴,他知道自己说的已经够多的了。如果点到这里张恩华还不明白的话,那么,往后面他没有去想。

    刘家辉知道张恩华很少深入思考问题的根子在自己身上。张恩华并不是蠢笨,甚至还相当的聪明。反应也相当的够快。只不过有些心粗不够细致。凡事都不愿意往深里去考虑。

    这只是其中一线,最关键是在他的内心中形成了对自己的依赖性,凡事不爱去动脑子。只要自己拿出大致方针,这个家伙总是可以打的不错。但是要是让他自己去琢磨,与高海宽相比,差的就不止是一里两里了。

    想到这里,刘家辉在心里只能苦笑。张恩华这个毛病自己早就发现了,可一直没有下决心让他改。张恩华,这是有自己在庇护,要是依他这些毛病,在其他部队恐怕连一个团长能混上就不错了。

    想到这里,刘家辉恨铁不成钢的瞪了听完他的话,正在凝神思考的张恩华。这个家伙难道就不知道脑子是用来用的。真不知道这个篮的要命,已经习惯了依靠自己的家伙准备将他的脑子留下来干什么,墩猪脑吗?恐怕他那个脑子挖出来够墩上一大盘子了。

    一想到自己这些年累的,年纪轻轻便已经半头白发,这个家伙反到越来越显得年轻,刘家辉的心里更是不岔。如果不是战局重大,不容有失的话,刘家辉肯定要找一个借口,好好收拾收拾这个家伙,至少也为自己找一个心里上的平衡。

    刘家辉正在那里胡思乱想,这边张恩华总算想通了道:“总座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我这就着手布置。只不过这个口子,总座您认为开在那一边比较合适?”

    刘家辉没有回答他,而是反问道:“你如果是内田孝行,你会往那一个方向突围。”“太康,在三路日军中是属于最靠东的一处。它北面的通许,虽然有两个师团的友军之众,但是从目前的战况中,内田孝行只要长一点脑子就不会向那里突围。但是如果这个口子开在这个方向,内田孝行恐怕会更容易上当。就算他不上当,日军高层也会逼他上当。”

    “毕竟在日军中还没有那一个人可以承受一下子两个师团被全歼的责任。如果我是内田孝行,我会希望向商丘一线撤退。那里背靠山东,实在不行向山东一撤。但是日军高层却不会这么想,即便是一个圈套,恐怕他们也会硬着头皮逼迫70师团北上。救援不成与见死不救毕竟是两码事。”

    “不过,我认为如果我们北边开一口子,那么内田幸孝还不一定会从西边突围。毕竟几天来的激战,我们双方基本上已经摸清楚自己对手的底细。如果我们真的让开北边,这个家伙一定会认为其中有诈。”

    “毕竟北边的战事不仅仅对日军重要,对我们同样的重要。只要长点脑子的人,恐怕都会明白,如果我们在北边给他留出生路,那么其中一定有什么阴谋,至少要是我,我就会这么想的。”

    “所以,我们在北边虚留生路,这个家伙不一定会上当。我感觉从东线进行这个作战计划,反到是更有利于日军中计。如果这个口子开向通许方向,即便是日军高层逼迫,内田幸孝也不见得会上当。而我们反倒是弄巧成琢。”

    “至于周口一线,那里还不如通许。65师团已经覆灭在即,没有那个稍微明智一点的长官会去干卖一个搭一个的事情。不过我一直有一个疑虑,为什么日军这个70师团在抵达太康一线之后,会停止不前。白白的消耗了近五天的时间,坐等我军打上门来?如果说为了等通许一线的日军两个师团,那么将这个70师团和周口一线的65师团调回商丘,四个师团齐头并进,岂不是要安全的多吗?”

    “虽然这样一来,这个65师团和70师团要多跑不少的路,但是相对与一个师团的安危来说,多跑这点路并不算什么?如果说为了救援平汉线日军各部,那么它又为何在太康枯等了这么长的时间,让我们自己找上门来。”

    “总座,你一直在和我们说,日军的高层虽然在大的战略眼光虽然不算优秀,但是战术能力却是相当的不错,兵贵神速,这个相当浅显的道理就是刚出学校的排长都知道,没有道理那些接受过严格训练,接受了良好军事教育的日军高级将领不清楚。”

    “而此时,日军早就没有了当初一个师团就可以搅的我们一个战区大乱的能力了。让70师团这个在日军中战斗力都只能算得上二流的师团,单独进攻我们部署了几个军精锐的平汉线,这种兵家大忌,日本人不可能不清楚。”

    “您曾经不止一切的说过,日军当年能在国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之下,连续击败满清和沙皇俄国,靠的绝对不是单单是对手的**和战略战术上的失误。我想没有一个日军将领会如此草包,尤其是其华北方面军那个岗村宁次。他要是只有这么两手,即便是背后有人,那个位置他也坐不住的。”

    ”尤其是现在缅甸战事刚刚结束没有多长时间,前车之鉴就摆在面前。在缅甸会战的时候,虽然在咱们背后有一个第5集团军,但是却基本上是咱们一个集团军在前边孤军奋战。而此时的平汉线与当初的缅甸,在形势上简直是天差地别。平汉线上此时是**精锐云集。我相信没有那个日军将领会重导覆辙。甘冒这么大的风险,采取添油战术,恐怕他们现在没有这个胆子了。“

    “所以我这些天一直在琢磨。就象我刚刚说的日军现在实在太静了,静的有些吓人。与通许一线日军突然出现之前的寂静极为相似。这也是我下定决心,为什么要先抽调兵力支援通许那里的原因。总座,我的心胸没有那么的开阔,放弃到了自己嘴边上的肉,去帮着别人烧灶。但是这次我是真的有些怕了。”

    “这个怕就是来源于现在的静,和对日军的了解。以日本人的性格,既然决定咬住一件事情,那么就是被打的遍体鳞伤,他也不会松口。按照日军的惯例,恐怕再来就不是这个样子了。而咱们28集团军这次将会处在整个台风的中心。豫东与缅甸还是有区别的。”

    “在缅甸我一个人带着两个师的兵力,单独进攻仰光的时候,那么危险的情况我都没有害怕,但是这次我是真的有些怕了。不是怕我个人会不会战死沙场,而是怕打了败仗辱没了这支部队。”

    “我们从南京死命的突围出来的时候,只有连枪都凑不齐,无法保证人手一支的几百人的情况,走到今天下辖装备精良,在**中绝对是一流的八师一旅之众,外加在**绝对算第一的炮兵,十余万虎狼之师。说句不客气的话,您要是依靠咱们手中的这支部队,扫平中国也许不可能,但是坐稳半壁江山还是有把握的。咱们28集团军的一个师拉出去对付其他部队一个军,绝对没有什么问题。”

    “我是怕日军将下面的打击全部放在咱们身上。28集团军现在的战线拉的太长了,南北兼顾,仅仅明敌,如果加上开封的日军,就足足有三个半师团。还不知道那些现在还不知道到了那里,隐蔽在暗中的日军新的援军。”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先拿下通许一线的原因。通许是目前整个豫东之战的核心。只要先解决了通许一线,就算是日军在调集五个师团来咱们也不怕。否则您真的以为我会这么大方,将已经吃到嘴里的肉吐出来。”

    张恩华的这几句话说出来,刘家辉点了点头:“你能这么考虑,我很高兴。这说明你已经开始站在全局来考虑问题了。你呀,就缺敲打。你只记住我前边和你说的那些话,但是后边和你说的用兵有如下棋,不仅要看三步,甚至要看五步六步,你恐怕就丢光了。”

    “不仅是你现在做为一军之长,就是包括我作为这个集团军的总司令应该考虑最多的是全局。至于其他怎么打,具体怎么操作,对命令怎么理解那是师长的事情。”

    “否则要他们那些师长干什么。统帅一方不是那么好做的。我当初升任军长的时候,有记者问过我的感受,我曾经说过这样的两句话,如履深渊,如踏薄冰。这些话到现在依旧适用。”

    “升官是一件好事,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升官。但是职务的提升不光是意味着荣誉,回家可以和老婆孩子吹嘘,让家里人长脸面。更多的是意味着责任。尤其咱们军人,一个疏忽考虑不周,要付出多少鲜血和生命。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人头掉了,不是割草。草割了,只能让它将来长的更好,长的更茂盛。但是人头掉了是长不出来的。咱们的一个决定,后边要有多少孤儿寡妇的眼泪?说句实在的,每一次作战回来,我都不敢去面对那些遗属,不敢去面对那些失去了父亲,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儿子的家属们。”

    “都说军人本就以杀戮为职业,战死沙场始终。但是我们这些做总司令的、做军长的、做师长的一个好的作战计划可以少死多少人,少让多少士兵成为残废?”

    “你今天的这些话,我听的很高兴。这说明你彻底的成熟起来了。站多高,就要望多远。你现在在军长的位置上,眼光就要有军长的眼光。凡事要看全局,绝对不能自顾及个人和局部利益的得失。视野要放远。”

    刘家辉的话音刚一落下,张恩华挠头苦笑道:“我能不长进吗,许昌外围还有在常德您和我说的话,我都记着那。这几年的熬心血都把你弄长什么样子了。你不过比我大两个月,但是现在看看你,脑袋上的一半头发都白了。看起来足足要比我苍老十岁。”

    “还有许参谋长,身体是越来越瘦,您看看他现在那小身板,说句不尊重的话,来一阵大风都能将他刮跑。他在南昌那次重伤之后,元气一直没有调整过来。我要是再不长进一些,恐怕就连自己都说不过去了。每一场战斗几乎都是您的呕心沥血之做,我却是总在擎现成的,我总想着为您分担一些。”

    听着张恩华怎么说,刘家辉的心彻底的放了下来。他知道此时的张恩华已经是彻底的想清楚了。这个心结应该说已经打开了。

    刘家辉点点头道:“你能这么想,我就很欣慰了。咱们现在都是手握重兵的将军了,手上牵着无数士兵的生死。人还是要望远处看的。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得到的和失去的究竟谁更多一些,还是让历史来评价吧。”

    说到这里,刘家辉顿了一下道:“至于你说的日军下一步的动向,我也感觉出来有些不正常了。静则生变,沉默过后一定会是异常猛烈的爆发。只不过咱们现在只能顾及眼前,只要太康一线能尽快结束战斗,有了两个师的兵力,我们还有什么好害怕的。就象你说的那样,对咱们自己的部队要有信心。”

    “不过,就象刚刚说的,我真的只能给你两天的时间。你必须在两天的时间之内,将这个70师团解决掉。就算是不能全歼,但是至少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让70师团缓过元气了,不能让恢复战斗力。”

    “否则,打不死的狗,随时会变成一头恶狼。还有那个口子开在那里,你自己选择。这场战役,由你指挥,我不干涉。但是你记住,我只给你两天的时间。到时候,无论你完成,完不成任务,我都要收兵,太康一线的这两个师都要转向。”刘家辉伸出两个手指头比化道。

    “是,保证完成任务。我一定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保证解决掉这个70师团。将太康一线的两个师腾出来,尽快投入到下一阶段的战斗中去。”张恩华没有任何犹豫的点头道。

    听完张恩华的保证,刘家辉站起来走到墙壁上挂着的地图前,凝思了半晌才指着地图道:“我建议你的口子开在北边,就象你说的那样。就算内田孝行不想,但是日军高层也会逼迫他去向北突围。这样以来至少可以增强通许一线日军的战斗力。”

    说到这里,刘家辉转过头来笑道:’当然,我这个只是建议。具体怎么打,还是由你指挥,我不干涉。我的这个建议只是建议而已。你可以听也可以不听。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总是人云己云。”

    张恩华走到刘家辉的身边,看着地图琢磨了一下道:“向北放开口子,我担心一旦咱们顶不住,让70师团大部分兵力跑出去,与通许一线日军会合,会给高副座那里带来不小的麻烦。他那里即便是加上暂54师也不过就五个师的兵力,对付两个师团的日军,兵力还是有些不足。

    “特别是他那里的两个日军师团,尤其是其中的22师团,是日军中现在不多的乙种师团,战斗力还是相当的强的,其还是不能小窥。”

    “对咱们自己的部队有信心是一回事情,但是战场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凡事还是多加一些小心为好。况且我们从北边放开口子,内田幸孝还不见得能上当。即便是日军高层命令他向通许一线靠拢,但是这个家伙不见得会老老实实的服从命令。”

    “如果我们向东日军腹地开一口子,那样我们在追击日军的时候,可以直接向东,收复商丘。只要我们占领商丘一线,可以威胁到山东日军这个重要的粮食基地和原料基地,甚至可以威胁到日军的津浦线大动脉。这也是将日军注意力气从河南转向山东的方法。”

    “在日军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却迟迟未能打通平汉线的情况之下,恐怕没有一个日军将领敢冒华东和华北日军被拦腰斩断的情况之下,任由我们再切断津浦线的。现在津浦线对日军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只要我们占领商丘一线,即便是日军有新的援军抵达,他也会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如何保证山东,保证津浦线安全上的。”

    “所以我想咱们这个口子还是开在东边,况且东边对我们来说回旋余地要大的多。也更安全,更有利于萧明的骑兵发挥他们的威力。”

    “我说了,我说的只是给你一个建议,具体怎么实施还是在你自己。你怎么打,我不干涉。你觉得怎么打对总体局势最有利,你就怎么做。你已经是一军之长了,不在是师团一级的军官了。早就该有统筹全局的能力了。”听完张恩华的想法,刘家辉不可置否的道。

    “总座、大哥,我这个人你也是知道的。有些懒惰,不怎么太爱动脑筋。再加上这些年一直在你指挥之下,已经习惯了按照您的部署来执行命令。”张恩华很清楚自己毛病和缺点。

    看着态度极为诚恳的张恩华,刘家辉摇头苦笑。这小子看起来对自己的缺点很清楚吗?对于张恩华的这个表态,刘家辉没有说什么,只是摇摇头道:“你抓紧时间去准备吧,记住就算是不能将70师团全歼,但是一定要打的它刻骨铭心,一提起咱们来就浑身发抖。至少在半年之内无法恢复元气。”

    张恩华点点头,下去准备了。看着张恩华急匆匆而去的背影,刘家辉摇摇头,疲惫的站起身来,略微直了直腰。又是两天没有合眼了,刘家辉多少显得有些疲劳。

    使劲的揉了揉脸,以便让自己清醒一些之后,刘家辉将自己的目光又投向了地图。尽管他知道,现在他应该去休息几个小时,但是他的脑子却一直停止不下来。张恩华刚刚说的,也是他这两天一直在琢磨,却始终没有琢磨出来的。

    日军不会放弃通许一线的两个师团,这是肯定的。但是日军下一步的目标将会是那里?难道真的向张恩华说的那样,日军也想准备采取围魏救赵的战术?想到这里,刘家辉摇了摇头。

    日军在关内现在已经无法抽调任何部队,而黄河防线上,虽然以郑州一线兵力最为单薄,但是那里还有许洪亮带的一个师零三个补充团的兵力。而且在平汉线上还有几个精锐军。特别是现在在许昌的74军战斗力还相对完整。八战区增援过来的90军也已经接替在会战第一阶段被打成残废的暂15军进驻洛阳。

    以郑州的战略地位来说,只要郑州一线有任何异常,刘家辉知道就算是自己不提出来,陈部长也会在第一时间调集兵力增援郑州的。

    而在会战第一阶段,被日军冲击的七零八落的黄河防线,现在已经重新部署完毕。在陕县的日军69师团,抗不住陈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