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之铁血河山-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关东军也沦落成为一个特大号的新兵团。

    日军此次扩军完全玩的都是数字游戏,增加的只是番号而已。实际力量就关东军来说未增反降,而对中国派遣军来说,只是空增加了师团的番号,而实力没有见到一丝一毫的增加。这些新师团则被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大将慷慨的化归华北方面军建制,投入了豫中战场。

    关东军怎么弄,与目前的中国派遣军没有什么关系,更和华北方面军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对目前已经极为吃紧的华北方面军来说,这么弄,压根对目前的紧张形势没有任何的弥补。

    拿着新调拨来的师团番号和战斗序列编成,华北方面军司令岗村宁次大将不知道是该哭好,还是该笑好。预定扩编的几个独立混成旅团,除了预定扩编为118师团的独立第9步兵旅团还在蒙疆军的序列中之外,其余的几个混成旅团现在本身就在战场上与中**队激战,而调集过来的关东军还远在中国东北。这么一弄,等于华北方面军什么也没有得到。

    日军方面大玩数字游戏,除了需要在必要的方向派出警戒部队之外,和刘家辉没有任何关系。已经对战局失去了绝大部分兴趣的刘家辉将目光更多的集中在了自己部队正在消化中的这一部分日军身上。

    在接到总攻击的命令之后,负责指挥对110师团最后围歼的郑斌将手头上的所有力量都投入了最后进攻。在郑斌集中的几十门火炮掩护之下,暂10师主力两个团和201师、201师各一个团对110师团发起最后的攻击。

    玩了这么多天,无论是作为进攻一方的28集团军,还是作为防守一方的110师团来说都对继续战斗下去失去了兴趣。对于被28集团军来说,是时候与110师团做最后了解,以便让久战之后的部队得到一些休整的时候了。

    而对在最后几次试图突围或是打通被分割开来的两部分日军联系,所有的行动全部以失败告终,在行动中不仅已经消耗掉最后仅剩的弹药。就连粮食也消耗干净,早就依靠杀马为生。到现在就连可杀的马也没有了,全体部队上到师团长,下到伤员都在挨饿,现在已经极度心灰意冷的110师团和林芳太郎中将来说,28集团军的总攻对他们来说也许是一个解脱。

    当在密集的炮火掩护之下,发起冲锋的各部队冲上日军最后几块阵地的时候,发现阵地上的日军已经饿的站不起来了,不要说反击,就连站都站不起来了。大量的伤员活活饿死在自己阵地上,整个日军阵地几乎臭气熏天,弄得打扫战场的时候,28集团军部队不得不带上防毒面具。

    总攻的轻松解决并没有让郑斌高兴起来,因为他所期待的包括林芳太郎中将在内几条大鱼,在他总攻发起之后,抱在一起拉响一颗手榴弹自杀了。除了重伤的110师团参谋长参谋长末永光夫大佐之外,110师团最后几名高级军官无一幸存。而日军的最后惨象更是让他倒足了胃口。

    而对个被发现的时候,还在昏迷不醒,留下来还得花钱治疗的末永光夫大佐,郑斌没有任何兴趣。直接了当的下令补上一刺刀了事。对于大佐一级的军官,他甚至连看都懒得看上一眼。

    在110师团被彻底解决的之前的头一天,将日军37师团合围在白沙以南的暂54师、暂70师和预备90师,在接替许洪亮的关健统一指挥之下,先于北集团发起了总攻。

    在之前的战斗中抢了不少粮食的37师团最后残部的景况与110师团相比,要好一些。虽然弹药同样已经消耗干净,部队也只能吃一个半饱,但是在师团长长野佑一郎中将指挥之下,依旧拼命的顽抗着。

    37师团的顽抗尽管只是垂死挣扎,但是也给关健带来的不小的麻烦。造成南集团先于北集团发起总攻,投入的兵力也多余北集团,但是解决战斗的时间并没有比北集团早多少时间。

    之所以进度相对比较缓慢,除了37师团并没有象110师团那样被饿的半死之外,关健在面对这些仍然有能力顽抗的日军面前,不想付出太大的伤亡,让没有办法向刘家辉交差。所以采取了三面包围,一面推进的比较稳的战术。

    为了有效的见效伤亡,关健将三个师的师属炮兵和配属的11军军属炮兵团上百门火炮集中到一起,组成了一个强大的炮兵集群。这还不算各团属迫击炮连和步兵炮连的小口径火炮。除了28集团军在缅甸的战斗不算。这次战斗恐怕是自中日全面开战以来,**在国内战场之上第一次在一场战斗中集中了数量如此多的火炮。

    在总攻命令下达之后,南集团这个创记录的强大炮群发射的密集的炮火,将日军阵地打成了一片焦土。担任主攻的暂54师几乎就是跟在弹幕后边一寸一寸的推进。

    关健指挥的南集团,在经过12小时的激战之后,全歼了日军37师团。击毙37师团长长野佑一郎中将,步兵第225联队联队长镇目武治大佐。山炮兵第37联队联队长入村松一大佐。

    俘虏37师团参谋长恒吉繁治大佐,步兵第227联队联队长皆藤喜代志大佐、轻重兵第37联队联队长米冈三郎大佐。在加上之前击毙的步兵第226联队联队长冈村文人大佐和工兵第37联队队联队长远藤秀人大佐,37师团所有中级军官以上的军官无一漏网。

    关健的战术进度虽然慢了一些,炮弹的消耗量也大的惊人,但是也大大的降低了伤亡。刘家辉虽然不满意,有些心疼这些炮弹,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事后在电报上给关健批了三个字“败家子”。

    虽然这次战斗刘家辉并没有说什么,但是这一仗之后,关健在也没有单独指挥战斗的机会了,军长的职务虽然没有被撤消,但是大多数的时候都被派出训练部队或是指挥预备队。从刘家辉在豫中会战过后对关健的冷处理来看,他对关健指挥的这场战斗很不满意。

    在最后的战斗中,关健以三个师的兵力对付残余兵力已经不足一个联队,且此时弹药已经消耗干净的37师团时,不仅花了十多个小时的时间才最后解决战斗。还浪费了六七千发炮弹,这在刘家辉看来,实在无法接受。

    最无法让刘家辉容忍的是,他居然用两个师来防止已经没有弹药,只能依靠拼刺刀战术的37师团突围,而在进攻中只投入了一个师的兵力。作为也称得上老将的将领,关健的这个过于求稳的打法实在让刘家辉无法容忍。

    虽然碍着情面刘家辉并没有公开的批评关健,也没有对他进行任何处理。但是在之后直到抗战胜利之后,在没有让关健在一线指挥过战斗。大多数的情况之下,将他派去执行训练新兵或是担任防御。

    37师团和110师团全军覆灭之后,整个28集团军除了还在宝丰一线对日军第12野战补充队做最后围歼的独立170师之外,其他部队已经基本结束了战斗。转入了短暂的休整期。

    也许老天爷就没有打算过让刘家辉和他的28集团军,在其他**部队打的正热闹的时候,站在一边看着。就在刘家辉以为自己在下一步的战斗中,将成为看客的时候。

    就在刘家辉接到战区司令部下达的,28集团军已经完成预定作战任务,现在改为战区总预备队的命令没有几天。一封电报,又让刚刚转入休整还没有一个星期的28集团军重新行动起来。

    这次让28集团军再一次投入作战的原因,并不是日军又投入了多少兵力或是又有多少援军抵达,而是**指挥系统内部自己出现了问题。而弄出这个差点没有把陈部长逼疯的情况的,正是那位亲临豫西指挥的最高当局。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得闲】………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得闲

    与数次因为自己人的关系导致会战失败的原因相同,这次给陈部长带来最大的麻烦不是正陆续向河南赶过来的日军,而是来自**内部。只不过这次闯祸的是目前还没有人能管得了的中国第一人。相对于日军,给陈部长的指挥造成最大麻烦的却是亲临一线指挥的最高当局。

    自从亲临一线指挥,以表示对豫中会战重视的最高当局抵达豫西之后,陈部长就陷入了痛苦之中。虽然最高当局再三承诺,一切战事由陈部长指挥,所有兵力部署他绝对不干涉。但是事实证明,好话谁都会说,而且往往说和做绝对是两码回事。

    最高当局经常在不通知一战区的情况之下,直接给下面各部队下命令。经常一战区的命令刚刚下完没有多长时间,最高当局与之前一战区下的命令完全背道而驰的新的命令也跟着下来。弄的下边的部队不知所措。

    等一战区司令部发现之后,下边的部队已经按照新的命令执行了,已经无法挽回了。毕竟最高当局的地位在那里摆着那,基于谁官大就听谁的,只问官大,不问对错的道理,在先后接到的两道南辕北辙的命令面前,大多数部队都选择执行最高当局的命令。

    中央军的那些天子门生的嫡系部队还好一些,他们还是以听校长的为主。苦就苦了那些土木系的部队和杂牌将领了。尤其是那些杂牌部队,最高当局是他们绝对不敢得罪的,可陈部长也是他们得罪的起的。

    被最高当局弄的头昏脑涨的不仅仅是一战区司令部。就连几个集团军司令也是有苦说不出。经常是集团军司令部还在执行战区下达的作战计划。可下边的各军却已经按照最高当局下发的命令开始执行了。甚至有时候,集团军司令部都找不到自己的部队。

    最高当局这么到处插手,这仗还怎么打。令出多门,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大忌,这么做让下边的部队怎么办。到时候别说打胜仗了,不打败仗就不错了。无奈之下,陈部长几次亲赶赴最高当局驻地,向最高当局力陈这么做的弊端。

    最高当局每次都答应不在干涉他的指挥。可每次答应之后,他的承诺最多维持两天之后,便又故态萌生。弄的陈部长几次想要辞职了事。如果不是28集团军在平汉线北段牵制了大量的日军师团,后果几乎不堪设想。

    到处指手画脚的最高当局,经下的这些不知所谓,和一战区整体部署背道而驰的命令,几乎差点没有把新任一战区司令长官陈部长给逼疯。凭空将一个军弄的消失的无影无踪,最高当局就有这本事。

    按照许洪亮的话来说,他还第一次见到在这么好的形式之下,这么拆自己部下台的一国元首。刘家辉则说的更形象:“在最高当局的指挥之下,咱们都可以当空军司令了。”

    这次让陈部长几乎哭出来的原因是,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之下,最高当局不知道是心疼,怕第5集团军伤亡太大,还是什么原因,突然坚持要将第5集团军撤下来休整,理由很充分,第5集团军独自面对日军两个师团激战这么长的时间,伤亡颇大。需要撤退下来休整。

    这也算是理由?现在一战区的部队那支不是正在苦战中。第5集团军是这些部队中装备最好的一支,上有最高当局亲自从美国人那里争取来的大量空中支援,下有大量的坦克战车部队,和全**唯一的一个,装备了美式155毫米重榴弹炮的重炮团助战,情况怎么也比其他部队要强吧。

    你将第5集团军撤下来,其他部队怎么看?特别是现在战区后调的几支部队中装备最差,伤亡也最大的三十三集团军,要撤退也应该他们先撤。况且单论作战时间之长,伤亡之大,目前一战区的部队有谁比28集团军更大。无论从那方面看,现在要撤也论不到第5集团军。

    在陈部长据理力争之下,也是在军委会那些陪着一起到豫西的高参们劝说之下,最高当局总算勉强同意将第5集团军留下来。可是消停没有两天,与74军并肩作战,正在对第3师团进行最后围歼的第8军在一天清晨,突然发现一直与自己并肩作战,在围歼第3师团的战斗中充当主力的友军突然失踪了。阵地上连一个连都没有留下来。

    74军的突然不告而别,将还有一个半野战联队和相当一部分师团直属部队的第3师团,全部扔给了加强了71军88师的第8军自己负责。压力少了一半,已经被打的奄奄一息的第3师团立刻就有些还了阳,第8军在接下来的战斗打的相当的苦。74军的不告而别,差点没有将前一段的战果毁于一旦。

    等接到第8军电报的时候,统一指挥一战区战斗的陈部长,才知道74军玩了一个战场失踪。一支主力部队凭空消失,这还了得。陈部长几经查找,才知道74军此时已经按照军委会的命令,撤退至豫鄂边休整。

    至于谁给74军下的休整命令,陈部长此时不用问也猜测个十之**。这件事基本上可以肯定是最高当局的杰作。在战局这么关键的时刻,一个主力军就这么被最高当局给弄没了,陈部长气的差一点没有发疯。

    你将一个主力军就这么调走了,你至少也该知会前边指挥的战区一声,给一战区留下调整部署的时间吧。那有这样连一个招呼都不打,就将一个主力军给调走了。

    好不容易卡下了第5集团军,现在他又把74军给弄走了。最高当局在搞什么明堂?陈部长不敢在去深猜,但是74军被调走之后,留下的空缺位置还是需要人填补的。

    无奈之下,陈部长只能给此时已经逐次收缩至洛阳周围,正在进行短期的休整的28集团军下命令。命令28集团军以不少于一个军的兵力,前出至泌水一线,与第8军协同作战,尽早的解决第3师团。彻底打开平汉路中段的局面。

    刘家辉接到电报之后,立即表示无条件服从。刘家辉迅速的抽调新77师、暂54师和暂70师以及直属骑兵旅,由刚刚全歼了宝丰的日军第12野战补充队,撤回洛阳不久,直唠叨没有打过瘾的张恩华统一指挥组成南下集团。增援第8军,彻底的消灭第3师团。

    刘家辉很清楚现在的第3师团对中国日军的意义。无论是作为日军资格最老的师团之一,还是现在日军在中国战场上仅剩下的三个甲种师团之一的第3师团,只要被中**队在这次会战中消灭掉,对中国日军的士气打击将绝对是致命的。

    所以在接到陈部长的命令之后,刘家辉的动作很快,立即就着手布置。曾经刘家辉想派高海宽去指挥南下增援,但是在思虑良久之后,还是决定让张恩华指挥。

    对日战争,此时已经快走到了尽头。也该给张恩华一个独挡一面的机会。张恩华的能力虽然不如高海宽,性子还有些浮躁。但是能力还是不错的。应付泌水一线的战事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而且派高海宽去,还涉及到一个指挥权的问题。高海宽是一个集团军的副总司令,但是军衔却还是少将。而那位第8军军长的军衔是中将。论资格,28集团军中翻过来数过去也找不到一个资历可以与那个军长相提并论的。两个人听谁的。

    与刘家辉同是中央军校毕业,只是比刘家辉早两期毕业高海宽是不可能指挥的动第8军那位既是黄埔一期毕业的老大哥,又是那位**第二人过继儿子军长的。

    要是让第8军军长指挥高海宽,先不说他有没有这个能力。仅凭职务,那有军长反过来指挥集团军副总司令的。所以刘家辉经过一翻考虑,决定还是高海宽不去。由张恩华统一指挥三个师南下增援。无论28集团军战功多大,资历这种东西还是要讲的。

    派高海宽过去,反到是麻烦。反正现在泌水并不怎么紧张,急的是需要兵力去填补74军走后留下的空挡。与其到时候弄的不愉快,引起两军矛盾,还不如各打各的。必要是可以由第8军军长统一指挥两个军的行动。

    单从资历上看,第8军那位黄埔一期毕业的军长,指挥张恩华这个比他晚了N期的小弟弟还是没有问题。要知道如果不是刘家辉横空出世,现在张恩华如果没有战死疆场,能混到一个团长就已经很偷笑了。尽管张恩华要受些委屈,但是总比两军之间闹矛盾影响到整个战局好的多。

    对于刘家辉的命令,张恩华自然是眉开眼笑。自从出兵豫中以来,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鲁山一线保障全集团军的侧翼,干的又是在缅甸的那一套活。只是在一旁看热闹。

    至于那个第12野战补充队,张恩华根本就没有打过瘾,此时看着平汉路上打的这么热闹,前面没有打过瘾的张恩华手痒的紧。

    尽管刘家辉再三向他强调,此次和友军配合作战要多注意影响,手不要伸的太长。引起友军反感,不要事后让人家告到军委会去。不过从张恩华那已经坐不住的表情来看,恐怕这个家伙对刘家辉的话,是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为了防止张恩华这个家伙带来什么不必要的麻烦,刘家辉又再三叮嘱了一起去的齐家正,一定要和友军好好相处。每天的战况要详细上报给集总。有了齐家正看着,也许张恩华回收敛一些。

    在泌水一线兵力不足,急需增援的情况,为了加快南下速度,刘家辉集中所有汽车,将新77师在骑兵旅的配合之下先行装车南下。主力两个师则是日夜兼程南下。

    可就算28集团军的动作再快,也要从豫北的洛阳向豫南的泌水赶。等新77师赶到唐河一线的时候,抛弃了所有辎重、伤员,炸毁了一起无法携带的武器装备的第3师团已经突出已经薄了一半的合围圈,向确山方向急速的撤退。

    第3师团是日军老牌师团,也是日军中国派遣军现在仅有的三个甲种师团之一。战斗力可不是那些乙种、丙种师团相比的。再加上第3师团师团长山本三男中将,相当的狡猾。

    山本三男明锐的发现中**队的包围圈薄弱了许多,攻击力度也下降了许多之后,立即调整部署,抛弃了所有可以抛弃的东西,向东拼命的突围。

    因为74军的突然失踪,正手忙脚乱的调整部署的第8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等反应过来之后,只抓住了第3师团的一点尾巴,只截住了第3工兵联队和一部分辎重兵,却被第3师团主力给跑了。

    山本三男在抓住中**队内部出现失误的空挡突出重围之后,不敢稍有耽搁,一路狂奔拼命的跑。山本三男知道跑到确山就是胜利。尽管确山一线恶毒27师团也在苦苦的支撑,但是与27师团会合,有一个人可以靠着,总比自己一个人在这里挨打要好的多。在突出第8军的包围圈之后,本来以为自己已经逃出升天的山本三男那里想到他自己还是棋差了一遭。

    张恩华在受命南下之后,为了防止万一,做到全功。在亲自带领新77师出发不久,就命令萧明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并且马匹对公里的依赖远不如汽车大的优势。走近路,经郏县、叶县、舞阳、张台直接向竹沟、大路庄一线穿插,切断第3师团向确山突围的路线。

    山本三男的溃军刚跑到竹沟一线,就被萧明堵个正着。 自从与日军骑兵第4旅团一战之后,就一直担任预备队,在围歼第37师团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插上手,正手痒痒的萧明一接到日军溃军正向他们这里撤退,不禁大呼:“张军座的决策英明。”

    萧明在匆忙的给张恩华发去一封电报,将这里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汇报之后,立即与自己的副手刘青山研究了一下作战方案。决定以两个营由刘青山指挥分别从两翼包抄,萧明自己指挥三个营从正面发起攻击。

    所有部队以旅直属炮兵的炮声为信号,全线发起攻击。不过先不要直接与日军做短兵相接,先采取游斗战术,利用手中的大量自动火器一点点的削弱日军的战斗能力,拖住他们即可。至于什么时候采取总攻击,听候他的命令。

    毕竟第3师团溃退到这里的还足足有一个半联队,将近五千多人。单纯从人数上比,萧明的骑兵并不占什么优势。况且第3师团这样的老牌师团的战斗力,萧明还是清楚的。

    萧明可不想自己的部队伤亡太大。这不仅仅是关系他的名誉的事情。还不知道此时的第3师团已经弹尽粮绝的萧明心理也明白,单凭自己的骑兵旅将这股日军打垮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将整个28集团军唯一的骑兵旅打残废了,回去刘家辉非扒他皮不可。

    想部下再三强调完自己的计划之后,萧明集中旅直属两个重迫击炮营的所有炮火掩护攻击。萧明告诉两个炮兵营长,不要心疼炮弹,就是将炮弹打光了也不怕,但是必须将日军的火力压制住。同时将旅高射机枪连,也架到公路边的一个小岗上,利用其大射程,从侧翼对第3师团进行最大的杀伤。

    萧明决定不管正冲着自己来的这部分日军是不是第3师团,决定还是先打了再说。用萧明的话说有杀错,没放过。有便宜不占,那是傻子才做的事情。

    当萧明的炮声响起的时候,正一路向着确山方向溃退,本就无心恋战的第3师团被这阵密集的炮火立即给打蒙了。纷纷停下撤退的脚步,在公路边上找起隐蔽来了。

    “八嘎,这里那里的来的中华军。他们的主力此刻不正在自己身后,与工兵联队作战吗。怎么会跑到这里来。”汽车因为早就没有油而抛弃了,马匹也早就杀了添进了饥肠碌碌的士兵肚子里面,以维持战斗力。

    现在和所有部下一样,正在架步量,被突然打来的炮弹赶进了公路边的一条水沟中,满身狼狈不堪,中将威风早就当然无存的第3师团师团长山本三男中将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弄迷糊了。

    虽然不知道这阵子炮弹是从那里打来的,但是山本三男却知道,从眼前的炮火密集程度来看,自己周围至少有一个师中华军队。如果不抓紧时间突破中华军的火力封锁,等后边中华军的主力上来,等待现在已经无心作战的第3师团的将会是什么,山本三男可想而知,只有死路一条。

    想到这里,山本三男立即将身边的几个作战参谋和卫兵全部派了出去,强行将躲藏在公路两边的士兵一个个拉起来,命令他们置不停在他们脑袋顶上炸响的炮弹不顾,立即强行向确山撤退。

    第3师团到底是日军老牌师团之一,在山本三男和同样知道事情严峻性的军官努力之下,很快打足了精神,冒着密集的炮火向确山强行撤退。可还没有等这些士兵跑上几步,山本三男就隐隐约约听到队列前边的士兵,一声极为凄厉的惨叫:“中华骑兵。”

    惨叫声音刚落,负责指挥前队,现在因为此时骑兵联队的马匹与师团长阁下的坐骑一样,变成粮食进了士兵肚子,而由骑兵改为步兵的第3骑兵联队联队长宫崎次彦大佐,慌慌张张的跑到山本三男面前,连军礼也来不及敬,语无伦次的道:“骑兵、中华骑兵。”

    “八嘎,你看看你现在还有一个帝**人的样子吗?你还是一个帝国陆军军官吗?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记住你是大日本帝国的一名联队长,时刻都要保持镇静。”对于宫崎次彦大佐的失态,山本三男进行了严厉的斥责。

    尽管还不知道前边确切情况的他内心中也同样充满了不安,但是他还试图维持表面上的镇定,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也陷入慌乱,那么底下的部队就会更加不知所措。

    经过山本三男的严厉训斥,知道自己也有些过于失态的宫崎次彦大佐有些失控的情绪总算稳定下来了,说话也有条理多了。山本三男却没有想到,说话利落了的宫崎次彦大佐会犹如一支报丧的乌鸦,给了他已经极为震惊的消息。

    “师团长阁下,有大量中华军的骑兵正从正面向我军发起攻击,在我们的两翼特也突然出现了大批的中华军骑兵。请师团长阁下下命令,我们该怎么办?我们的弹药已经消耗余烬。而且这里虽然是丘陵地带,但是周围几乎所有制高点都已经被中华骑兵抢先占领,我们说处的地形极不利于我军抵抗中华骑兵的进攻。”

    “另外,我们并没有充裕的时间能够击退中华军骑兵的进攻,恐怕田中益太郎大佐的工兵部队不会给我们争取多少时间的。如果我们一旦被中华军牵制在这里,等待我们的后果将不堪设想,怎么办,还请师团长阁下训示。”

    在山本三男的严厉训斥下,清醒过来的宫崎次彦大佐说的话有条理多了。不仅将他们三面受敌的情况说的很明白,而且就连第3师团现在的整体形式也全部说了出来。

    听完宫崎次彦大佐汇报,山本三男的只感觉自己脑袋忽悠一下,血压直线上升。鬼都知道此时的第3师团,遇见大量中华军骑兵,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

    看着宫崎次彦大佐期待的目光,山本三男在心里不禁咒骂,自己那有什么办法。此时的第3师团要弹药没弹药,要粮食没有粮食。又在撤退之中,连工事都没有来得及做。遇见大股中华军骑兵,在这地势相对较为平缓的地区,怎么做他那知道。

    想了好大一会,前边中华军骑兵的马蹄声,密集的冲锋枪扫射声和自己士兵的掺叫声越来越响,知道在现在这种地形中,自己无论如何是逃不过骑兵的追击。

    无计可施的山本三男一咬牙,拔出军刀对着身边的参谋长福山宽邦少将和宫崎次彦大佐道:“二位,在这种地形中,面对中华骑兵的攻击,我们跑是跑不掉了。唯今之计划,就是和中华军的这些骑兵拼了。”

    “只有击败这些中华军骑兵,我们才有能打开一条生路。除了这一办法,第3师团已经无路可选择。诸君,现在我们只有用我们的刺刀去与中华军的骑兵作战,为第3师团打开一条生路。望你们发扬第3师团在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中之悍勇精神,与中华军血战到底。”

    山本三男没有想到的是,28集团军的骑兵旅装备的不仅仅是马刀和打一发上一发子弹的老式骑枪,还装备了大量适合近战混战的冲锋枪和美式半自动卡宾枪。

    在冲锋的时候,从正面进攻的三个骑兵营在炮火的掩护之下,接近第3师团之后,并没有立即抽出马刀杀进日军群中。而是使用大量的冲锋枪和卡宾枪以及快慢机这些速射武器,以密集的火力大量的在外围杀伤日军。

    萧明知道虽然现在自己还有一个骑兵旅的建制,但是现在距离满编还有一定的差距。自己虽然打垮了日军骑兵第4旅团,但是自己的骑兵也伤亡不小。从正面压上去的三个营,实有两个营的兵力就偷着笑了。

    萧明的计划是采取缠战,利用骑兵的机动能力和自己手上占据绝对优势的自动火力,象蚂蚁啃大树一样,轮番发起进攻,一点点的消耗日军的实力。等到将日军的实力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在发起总攻。反正现在日军着急,他不着急。慢慢来。

    所以他虽然下令进攻,但是却没有贸然的与日军短兵相接,而是依靠自己手中的大量自动火器,在与第3师团溃军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