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空降抗日突击营-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这个腰间别着两把盒子炮的人,恐怕不知道,此刻几支黑洞洞的狙击枪正笼罩在他的脑门和正心口处。当然,如果是晚上的话,他或许还是会察觉到身上那几道不同寻常的红外线光芒的。
“去看看,他们到底要做什么?”
穆思华一摆头,一个参谋开门走了出去。
等他折身返回,穆思华不觉抿嘴就是一笑。
其实不用问,道路两旁的那些老百姓的动作已经很清楚,大概他们在伊宁大手笔的消费,已经传遍了四野。
不过,要做交易有必要搞出这么大动静,还要大批骑兵一起跟来吗?
穆思华哪里知道,这批骑兵其实就是遗留在xīn jiāng的原西路军的一支失散部队。在延安驻xīn jiāng办事处黄火青奉令以公开身份接应西路军,那最后一批不到五百人的成建制的部队被接走后,一直到数年间仍有零星西路军指战员寻迹找来。
随着延安力量在xīn jiāng的逐步渗透和扩大,尤其是在陈云、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大人物的到来,xīn jiāng很多小地方俨然都是一派“小延安”气氛,并吸引了包括大文豪茅盾、大学者张仲实、大艺术家赵丹的长住。
但与这种欣欣向荣的革命气氛相反的是,本来就贫穷、落后的西北地区,随着大批外来人员的涌入,使本来就不发达的社会更加雪上加霜,粮食一跃成为该地区最为头痛的大事。
于是,这批陆续归队的西路军指战员,终于让延安驻xīn jiāng的最高决策机关找到了一线希望。
毕竟时隔多年,又无从查证,这些陆续寻来的西路军指战员们,虽然名字、番号最后都对上了,但依据军中纪律,离队超过半年以上而无法查证的人员,原则上便视同自动开除军籍。
尽管针对这一特殊事件,延安将归队时间放宽到了两年,但两年后依然还有不少自称为西路军的指战员归建,但规定就是规定,因而这些人便成了压在陈潭秋、毛泽民心头上的一块巨石,虽然怜惜,但也无能为力。
好在不管怎样,这批人最终还是为他们解决了身份问题,并努力让盛世才给予了他们某种生存的权利,因而也才有了他们今天的这个行动。
换言之,他们可以被承认,但如何生活却由他们自己说了算。
说难听一点,其实就是自生自灭。
在知道了这些情况后,穆思华果然不愧为穆思华,当即便在脑海中闪过一念。
依照原定计划,车队一路北上与乌鲁木齐擦肩而过之后,他们便要立刻公开自己的旗号,一方面是为了震慑嗜血成xìng、抢劫成瘾的西北那几支马家军,一方面也是为了沿途打出突击营大旗,试探一番沿途各地军政门阀以及民众反应,同时也是为了奉命已在此等候多rì的一支骑兵团的接应。
于是,穆思华当机立断,一面命令电台紧急联系孟遥,一面迅速派出数个小组,装模作样地深入到大路两旁的临时货摊上查勘,一面出其不意地将突击营的大旗,高高悬挂了出来。
不出所料的是,突击营大旗高高挂出,那边便有了惊天动地的反应。
原本还有些趾高气扬的骑士们,不知为何,纷纷偃旗息鼓地下了马。而那些刚刚还卖力地吆喝着手中货物卖相的民众们,更是突然一个个像霜打的茄子般集体失声。
倒不是突击营的名头太大,突击营的名头再大但都是好名声,所以绝不会因为这个而让这些人集体大惊失sè。
因为直到这时,他们才突然发现,那一溜溜几乎望不到边的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大车,不知何时忽然掀起了盖头,一杆杆黑洞洞的枪炮口大张着,将他们全部笼罩在了里面。
吓人的是,那些枪呀炮呀,不仅全是机关枪和小炮,而且全都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型号和样子。
当然,这不奇怪。不是有句话是这么流传的吗——
“突击营出品,必属jīng品。突击营的一块石头,都是中国最好的石头。”
而更叫他们心惊胆战的是,就在旗号打出不到一刻钟时间,大地突然震颤起来,在一阵阵隆隆的铁蹄敲击声中,一队队剽悍的骑兵,手握寒光闪闪的马刀,转眼间便将整个车队裹在了自己怀里。
再看他们那面随风飘扬的大旗,赫然却是早已威震草原内外的突击营骑兵军的旗号。
显然是领头人的那名骑士,倒也很奇怪,在愣怔了半晌之后,竟然突然仰天大笑了起来。在他的感染下,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这群兵不像兵、民不像民的人也都仰天长啸起来。
但在穆思华高清的望远镜中,却能清晰地看见那仰天大笑的一张张不满风尘的面孔上,尽是一颗颗滚落的泪水。
而在这时,孟遥的电文也到了穆思华的手上:
“意外之喜,辛苦了,一切照准,回来给你记功。”
虽然只有短短一行字,穆思华还是心头一热,同时看向这些在黄沙弥漫中的人群的一对眸子里,也开始变得cháo湿起来。
带着血泪的笑声中,这名看似强壮、实则营养不良的骑士,丢开马缰,开始一步步向指挥车走来。
没有人阻拦。
就连虎视眈眈的刚刚赶来的突击营骑兵们,也都像得到了某种信号一般,随着大汉前移的脚步,缓缓让出了一条通道。
穆思华也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现在,她对这支发生在数年的西路军勇士们,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而过去的那个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是她从奢华、高贵的所谓文明世界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后,第一次真正接触到的直抵心灵的第一课。两个极端,两个世界,却生活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群,凭什么汉民族就要这样苦难深重。
可以说,正是从那时起,穆思华原本只是多少有点猎奇的心中,才算真正融入到了突击营,以及突击营辗转奋斗的这片万里河山之中。
而现在,她需要默默等待。
她相信眼前正在一步步走来的大汉,一定会做出她心里所想的一个决定。
当然,或许会有另外一个结局。
如果那样的话,她依然会腾出一辆大车,然后将这里的货物一扫而空,然后扔下一大笔钱。但如果这样的话,她的心肯定会隐隐作痛的。
当大汉最终停下后,穆思华示意了一下,jǐng卫员把门一推,她便不动声sè地站到了车外。
只见大汉突然笔直地打出一个标准的军礼,双目直视,大声喊道:
“向传说中的突击营致敬,原工农红军西路军军政委员熊国柄,在此庄严地请求,我们自愿加入突击营,不畏艰险,永远一心,请首长批准。”
话音未落,一直默默跟着一旁的另一人也马上敬礼道:
“原西路军红五军通讯排长易明清报到,请首长批准我们的请求。”
“不——”
穆思华目光闪闪,忽然出声道:
“奉营长命令,我要向你们、向英勇的西路军指战员——致敬!”
!@#
………【第482章、又见重庆雾】………
第482章、又见chóng qìng雾
谁能想到,如今云雾弥漫的陪都chóng qìng,早已不是西南边陲重镇的模样,而是风云际会,世界各方力量交织纠缠之地。
但一条更令人吃惊的消息,却赫然出现在今早的各大报纸头条。
没有比这更让中国人激动的了。
眼看全世界都已战火弥漫,尤其是如今的rì寇风头rì盛,一座城市一座城市的丢弃,第三次迁都的风声,在chóng qìng大街小巷盛传不已,恰在这时,却听到了中美苏三大巨头汇聚此地,共商全球之势,岂能不让人期待滔天啊。
更重要的是,三国汇聚却是五方会谈,延安自然少不得,但突击营名号突然重新回到官方的各种文告中,这却是喜上加喜呐。
已经几年了,chóng qìngzhèng fǔ好像完全对突击营失忆了一般,各种原因,就连普通的贩夫走卒都心知肚明。
现在好了,双方似乎又要握手言欢,这可是比任何好消息都来得让人舒畅。
不为别的,突击营只需做一件事,公开发表一篇即rì起在chóng qìng设立办事处和孟遥个人公馆的通告,看他猖獗的小鬼子还敢像以前那样每天都要派几批飞机,对这座陪都实施无差别的轰炸?
达官贵人都有防空洞,而且提前都能知道小鬼子轰炸机的到来,老百姓可没这个待遇。
就在一片街头巷尾的热议中,一艘溯江而上的大船,静静地靠向了岸边。
朝天门码头,依然还是这样人头攒动,依然还是这样充满人间烟火的气息。
一群人缓缓走下甲板,禁不住驻足观看。
尤其是一位雍容而不失华贵的女子,双目四盼,嘴角微翘,望着远远而去的嘉陵江水,以及远远近近充满了天府韵味的建筑和景致,忍不住连连赞叹:
“chóng qìng,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chóng qìng——”
话音落处,早有一排排荷枪实弹的士兵将码头上行人如织的cháo流一分为二隔开之中,已有两人迫不及待地健步如飞,蹬蹬澄地拾阶而下,远远地就挥起了双臂:
“孟遥老弟,想煞哥哥我啦,你在哪儿呀,快快出来让哥哥好好看看。”
“孟教长,学生宋希濂奉命前来恭迎老师。”
听到两声不顾体统的大喊声,女子微微一笑,转身定住,随即轻启朱唇好听地用极其纯正的国语说道:
“原来是戴笠局长、宋希濂将军,多谢二位将军,我们正是突击营代表团。”
戴笠闻声,自然是职业xìng地凝神一望,顾不得再去寻找孟遥,转而也是拱手笑道:
“夫人、哦不,先生想必一定是穆思华外务秘书了吧,鄙人戴笠,奉统帅部和委员长之命,特来迎接突击营代表团。”
宋希濂也是赶紧一个敬礼:“恭迎穆思华小姐。”
原来,穆思华这名早已白字黑字的外交部长,在蒙古建国正式完成之前,公开身份仍然只以孟遥外务秘书相称,实乃不愿各方势力得窥先机罢了。
待到一个个相识或不相识的人员鱼贯而出,再无一人露面,却仍无孟遥身影,戴笠、宋希濂顿时头大了。
孟遥亲自率团赴chóng qìng参与会谈,这可是白字黑字说好的。
如今却连他的影子都不见,莫非他对委员长的恼怒,至今余恨未消吗?
想着、想着,两人的汗唰地一下冒了出来。
“穆、穆小姐,不知我的兄弟、哦不,你们的孟将军现在何处?”
望着两个突然满头大汗的一方大员,穆思华仿佛这才想起来,嘴里风轻云淡地哦了一声道:
“二位将军既与我们营长相熟,自然知道他的志趣。还在上一段水路时,我们营长忽然心有所感,独自上岸去了。哦不过别担心,他只是顺便沿岸随意看看,自会寻来与我们会合的。”
不用说,这一定是孟遥的下马威之举。
说来也的确让人郁闷。
因为在此前的电文来往中,最初商议的是罗斯福、斯大林两大巨头,将率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亲自前来chóng qìng。这令孟遥自然大喜过望,这两人是谁呀,在当今世界其中任何一个跺跺脚都是大动静的大人物,倘若真能成行,噢买糕的,再加上咱自己的两大伟人,这可绝对算得上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了啊。
当然,两人联袂出现在摇摇yù坠的中国乱局中,虽然无形中看似是在为中国人打气,并摇旗呐喊,其实对他们自己的收获,同样也是巨大的。
欧洲大战一触即发,世界已然形成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中国虽弱,但本身的块头和所处板块位置,却是不容小觑的。
倘若让rì本最终得手中国,再与欧洲大陆连成一片,世界基本就歇菜了。
也就是说,虽然人人现在都看不上中国,但中国一丢,整个世界时局的天平自然就会顷刻失衡。真到那时,别说两大巨头,就是再来几个巨人,恐怕也无能为力了。
所以说,就算罗斯福和斯大林联袂出现在中国,那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国家利益之前,民族气运面前,谁都谈不上谁帮谁。
然而,当孟遥兴冲冲地启程而来,走到半途却忽然接到了chóng qìngzhèng fǔ的急电,说什么罗斯福突然身体有恙、斯大林国务缠身,都无法亲自前来中国了。不过,两人与此同时都将自己最重要的手下都派了过来,以示本次会谈的规格、级别和会谈内容,并未因此而做任何减弱和更改。
孟遥当时就气炸了,扔了电报,连上面特意标明的什么美国总统特使、副国务卿,苏联最高苏维埃特别代表、政治局委员是谁,都懒得再看一眼,带上覃五柄和七八个jǐng卫员,便在中途也下了船。
却说穆思华率领着百多辆超大车队,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终于有惊无险哦地回到了突击营蒙古基地,那些未来享誉世界、并终将只为突击营服务的核专家们,哪一个不是值得孟遥去认真亲近的?尤其是人家如今背井离乡,抛家舍业的,尽管大多数都非心甘情愿,但正是这样,作为突击营代表的孟遥,更应该好好地与人家多多相处。
现在可好,***,直接又让大人物给摆了一道,而且还是遥控的,搁谁身上不是七窍冒烟?
当然了,这其中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随着蒙古建国计划的提速,现如今突击营在蒙古弄出这么多、这么大的动静,从内心来讲,孟遥还真的必须要好好看一看美苏这两个巨头,对此事是作何反应的。
结果全部落空了,看来这一切又得让自己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了。
好在孟遥也不是全都率意而为。
短短几年间,穆思华已从一个世家大闺秀、名流之后以及贵族家庭教师,通过在突击营这些年的锻炼,已经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了。尤其是在最近几件大事的筹谋和掌控上,已跃然成就一番个人气候。
人才难得,从穆思华身上,孟遥其实还是很为自己在和德国小胡子的那次“亲密接触”后,为发掘和带回这样一个未来堪当众人的女子,还是颇为自得的。
也罢,外国的伟人毕竟是外国的,本就没有血脉相连的那种自然气息。
自家的两大伟人,却还是没有任何变故,毅然决然地再一次即将走到一起。算下来,老蒋和老毛,从大革命算起,一对终生都无法分清彼此的对手和朋友,也是多少年未见了。
让穆思华这位见惯了西方大人物的洋派人才,不在自己的视线范围,zì yóu去发挥,或许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和惊喜也未可知呐。
豁然开朗的孟遥,其实一上岸,便已心宽体胖起来。
川渝不仅是天府之国,而且遍地都是美女。想当年广州、成都两大军区为了台海之变,曾经搞过多次合演,而他也因此没少到chóng qìng。
呵呵。现在的chóng qìng,可比那时的chóng qìng,看上去好像更为秀丽,视野也更加的开阔而令人神清气爽。
为啥?你是猪脑子呀,现在有超过十层以上的高楼大厦吗?
前来迎接的曹飞彪,几乎没怎么费劲地便在牛角沱一带,找到了正带着覃五柄等jǐng卫员东张西望的孟遥一行人。
说不清为什么,看到孟遥若有所思的样子,曹飞彪拉着众人让过人群后,突然就是一笑,指着往南的方向嬉皮笑脸地说了一句:
“你说巧不巧了营长,在往南走一点,就是宋先生在chóng qìng的宅子,要不要就此过去拜访一下?”
孟遥听了一愣,不自觉地想到了一张仪态万方的身影。
“哪个宋先生,宋子文还是——”
这边话刚出口,那边孟遥却马上又敲了敲自己脑袋就是一笑:
“哦想起来了,我记得好像这里有一个宋庆龄故居,那时我们一拨人好像还真迷迷瞪瞪地就找到了这里。呵呵,没想到今天又——”
曹飞彪马上接过话头道:
“那敢情好,择rì不如撞rì,昨天的报纸正好报道了宋先生从武汉回到chóng qìng的消息,不如我们就去拜访,你的出现,肯定会让宋先生大吃一惊的。”
孟遥看了看如织的人流,沉思半晌,还是一摇头道:
“改rì吧,今天我就想深入到这贩夫走卒的世界里,钻到每一个巷子里,去好好走走看看,顺便——”
说着,孟遥伸手在嘴上一比划:
“再给自己解解馋,然后再让这些从来都不吃辣椒的家伙们,好好见识一下什么叫火锅的威力。”
!@#
………【第483章、那是我们的空军】………
第483章、那是我们的空军
当天中午,chóng qìng召开了声势浩大的的欢迎午宴,随后便是场面更加铺排的中外记者招待会,紧接着晚上又是一场隆重而奢华的盛大晚宴。
可别小看今天的这一连串大动作,地上再热闹也不过几公里的范围,但在天上,却是至少数千平方公里的忙碌。
别忘了,小鬼子的轰炸机,几乎每天都是要来报到一次滴。
但从今天开始,chóng qìngzhèng fǔ几乎所有拱卫在附近的飞行大队全部都出动了,虽然还是那么可怜的一点空军力量,但至少他们史无前例地升空了,在一百次小鬼子的轰炸次数中,终于有了一次这样高调的升空。
不过,当人们又惊又喜地享受了一天没有小鬼子轰炸机打屁的声音sāo扰,第一次可以全身心地放松走在自家土地上,举目眺望时,却在熟悉的涂着青天白rì旗的一架架飞机间,吃惊地看到了比青天白rì旗多得多的战机回旋、翱翔。
“格老子的,那不是国家的飞机,快些快些看唦,有人认得啵。”
“就是,哪个帮帮忙哟,莫到时候炸弹又落下来啰,跑都没得地方跑。”
随着一声声亦真亦假的大骂,到底站出来一些青年学生,甚至还有几个很有气势的家伙,不知突然从那幢房子里冒出来,举起望远镜便显摆了起来。
锤子,这些人看着不像什么好家伙,但好像还是在做好事呐。
人们很自觉地安静了下来,齐刷刷地盯着手里握着望远镜的几个家伙,甚至还有几个长相风sāo的女子,不知不觉地就靠了上去。
“莫吵,看清楚了,格老子,是美国的飞机——”
人群顿时发出一阵不屑的声浪:
“切,能帮忙在chóng qìng看家护院的,除了财大气粗的美国佬,还能有谁?而且,有本事能跑到中国来的,除了小鬼子,当然现在也只有美国人可以做到了。”
手拿望远镜的几个家伙,看样子显然不知是chóng qìng哪几个大员跑出来的公子,突然趾高气扬地放下手中的家伙,转身竟然走掉了。
不过,在他们牛皮哄哄的皮鞋敲击声中,人们还是听到了一句令他们安心的话来。
“今天你们都可以放心睡大觉了,那些飞机,是突击营的。”
突击营的?
这么说,吵吵的很凶的谣传,看来是真的了,他们的营长孟遥真来chóng qìng了。可是,中午和晚上的宴会上,为什么只见他那个漂亮的外务秘书,惹得很多大人物与她频频举杯,却始终不见他本人呢?
没走的青年学生们,似乎变得更热切了,三五成群地拉开架势,看样子就要在街头上展开一场激烈的辩论会了。
恰在这时,临街的一个茶馆中,一个一直低头品茶的人,终于呵呵笑出声来,随即起身走到了门口。
“营长,你不能在这样了,从昨天到今天,那个戴笠已经派人跟我吵吵了好几次,不让他们随行保卫,已让他们很难做了。况且,你都转悠了两天,看也看了,恐怕该盯你的人也早盯上你了,就不要再过多涉世了吧。”
说话的人一转过头了,却是曹飞彪。自然,门口的人当然就是孟遥了。
从昨天抵达chóng qìng,一直到今天晚宴结束,孟遥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在任何一个公开的官方场合,呵呵,这个场子,看来多少是找了一点回来。
嗯,明天可以收场了,做人要留味,做事要到位,可以去拜见两个大伟人了。
孟遥探头在门口颇有趣味地看了一会儿,随即努嘴示意道:
“好好看看吧,还说绝不跟尾巴,那些混在人堆里的家伙们,不相信你这个已是熬鹰的人看不出端倪。”
曹飞彪装模作样地走过来瞅了一眼,看到那些猥琐地在人群探头探脑的家伙,虽然个个便衣,却是毫不掩饰那一身的紧张气息,不觉咧嘴一笑:
“好吧,营长,老实交代,周围他们的确有好几个中队的人,是得到我默许的。不管咋说,你就带这几个人,我可不想出什么纰漏,更不想有什么一个万一出现。”
“谨慎无大错,只是弄得人过于无趣了,而且搞得老子跟什么大人物是的,你看看,进一个破茶馆,他们都把人提前清场了,老子又不是老蒋。”
孟遥说着,了无情趣地看了一眼远远坐在角落中的两桌客人,随即一招手将他们叫了过来:
“几位兄弟,刚才听见我说什么了,耳朵支那么高?”
几个人缩头缩脑地站过来,自动地排成了一排,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见了长官的模样。
“您、您说您不是什么大人物,还有您很不高兴,看不到人喝茶。”
哟呵,没想到猥琐的家伙中,竟然还有人能利索地说出这么完整的话来。
孟遥定睛看去,就发现一个眉清目秀的青年人,虽然也是习惯xìng地畏缩成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但一双目光中却透露出一丝不屈的坚忍。
有点意思。
孟遥想着,出其不意地伸手入怀,摸出钱包就从里面抽出了一沓美元,数也不数地将它们一股脑地塞到了青年人的手中。
“拿着吧,就当是赏钱也好,辛苦费也罢,都跟了两天了,谢谢兄弟们,明天就不用跟着我们了,我云游从现在开始结束,回家睡觉,呵呵。”
几个人先是一阵迟疑,但终究抵不过美金巨大的诱惑。
想想吧,一美金就是十足的购买力,尤其是在这个一天一个物价的陪都,就算他们再有本事,也不可能一下子挣到这一大笔美金呀。
而且,这可都是10美金一张的大钞票啊。
一眨眼,孟遥手里的钞票到了几个人的手里,代之以来的是一颗颗感激不尽的捣蒜般的脑壳。
孟遥微微一笑,转身就走。
就这一下子,完全坐实了这些人的身份。呵呵,刚刚还假模假样地坐那儿喝茶,现在却点头哈腰地拿钱,戴笠呀戴笠,上梁不正下梁歪哟。
“孟、孟将军,这钱我不要,我能跟您握一下手吗?”
转身的一瞬间,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哦,孟遥头也不回地问道:“你傻呀,有钱不拿,握手能当钱用吗?”
“不是的,孟将军,我只是想亲身地感受一下您的温度,回去告诉自己这一切不是做梦。而且您有句话我斗胆不同意,您就是大人物,我们怎么保护您都不为过。”
孟遥一听,突然转身盯着青年人:
“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长官,我叫孟三娃,别人都叫我三娃子。”
三娃子,怎么军统里还能允许流行小名的盛传?
孟遥凝神一想,忽然两眼泛光地双目一睁道:
“你不是戴老板的人,怎么回事,你到底是谁,报上你的番号。”
孟三娃这次略带羞赧地一笑,悄没声扯开领口道:
“报告长官,我们是宋希濂军长的78军36师直属jǐng卫连,奉宋将军命令这两天跟随孟将军执行秘密保卫任务。”
哦,孟遥下意识地盯着孟三娃的领口,早已若有所悟地点头道:
“南京下关最后安全撤出战斗的守城部队,好像你们36师是唯一一支还敢停下来跟我们打招呼的溃兵。哦对不起,溃兵不应该用在像你们一样浴血奋战的部队身上。怎么样,当时军装都打烂了,我临时给你们换上的军装,你们竟然还保存到现在,真是有心啊。”
孟三娃赶紧一挺胸解释道:
“不是这样的长官,听说我们军长派我执行这个任务,我们当时就高兴的不得了,所有才把您原来给我们替换下来的军装穿上的,就怕您不记得,所以——”
孟遥点点头,动容地拍拍孟三娃:
“好了,能再一次看见36师的老朋友,真是高兴。你们现在都回去吧,改天我请大家吃一次饭。”
“是——”
孟三娃等人兴奋地答应着,唯有孟三娃依然执着地将一只手伸了出来。孟遥见状,探手一握,随后将他轻轻推了出去。
“不错,小子,有胆量的话,你可以随时来找我。”
轻声说完,孟遥随即目送着这个年轻人,不知为何忽然赞叹地摇了摇头。曹飞彪在一旁一看,也是一摇头。
得,咱这位大营长,又动了抢人的念头了。
出了茶馆,人群中忽然走出两人,疾步上前道:
“营长,你要我们找的地方我们都找到了。按照你的要求,共有三处公馆可供我们选择。但我们谈了两家,别人现在都还没有出手的意愿。剩下一家,我们还没去谈,而且也不想去谈。”
嗯,孟遥一听,马上一脸黑线地望向两人:
“不谈,为什么不去谈,难道是老蒋、宋家或者别的了不起的人物吗?”
“那倒不是,只是因为那个地方对我们而言,可能多少有点心理障碍。”
两人还没说完,曹飞彪突然眼皮一跳,抢先出声道:
“还真够迷信的,难道是那红岩上的渣滓洞不成?”
话音未落,两人齐齐点头应道:
“还真就是那个地方,而且离红岩就隔一座山头,所以——”
曹飞彪顿时哭笑不得地转过头,两眼一错不错地瞪着孟遥:
“营长,早上穆思华传回消息,会议上中美合作所这个议题还真被列在了会谈纪要中。我看,咱这个公开设立的chóng qìng办事处的公馆,还是另选地方吧。”
!@#
………【第484章、欧洲大战序幕】………
第484章、欧洲大战序幕
三国五方会谈不仅没有保密,而且几乎是大张旗鼓地向全世界公开报道,即使是交战国记者,这次会议的开幕式也没有设置任何障碍。
消息很快传到欧洲,然后在各国间如涟漪般连锁荡漾而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