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降抗日突击营-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凭多年练就的生物钟,闭着眼睛就能猜出现在应该是清晨的六点钟左右。***,自从取消了起床号、熄灯号以后,多年的习惯改起来还真是十分不习惯。

    而且,好像今天早晨的空气也十分清新,隐隐还有一股幽香——

    嗯不对,现在是12月份,哪里会有chūn天的花香呀。

    孟遥啪地一声睁开双眼,刚要翻身坐起,就一双黑幽幽的眼眸,正停在的双目数公分的地方,一眨不眨地盯着在看。

    我x,李雅丽会在这里,而且,而且还一起在床上……

    孟遥想都没想一下,啪地一声合上眼睛。

    等等,等等,老子得好好想想:昨天晕晕乎乎,马路遥、张海鹰那两个小子还在跟他说孩子的事情。然后,李雅丽从点点的卧室出来,然后——

    正想着,孟遥突然发觉的脸颊上一凉,随即就感觉有热热的液体滚动着,嘀嗒着,恣肆汪洋地开始在他脸上肆虐起来,未容他思想,李雅丽似乎依旧保持着她的那个凝视的姿态,吐气如兰地启齿说了起来:

    “没想到平时你对我的笑都是假的,我今天才你原来是这样的讨厌我,连瞅都不愿意瞅我一眼。”

    靠,这话太重了,也很容易让两人误会更深。

    孟遥急忙睁开眼睛,不过一看到李雅丽那双依然一动不动滴泪的眼眸,便慌忙躲闪开来。

    只这一下,顿时又惹得李雅丽银牙紧咬,浑身上下花枝乱颤。

    “孟遥,我这次被小鬼子捉去,你是不是觉得我被污泥染了,也就更加讨厌和不喜欢我了?好,好,我这就证明给你看——”

    李雅丽一面说着,一面突然抬起双手,开始一点点地解开的衣裳。

    “你要干,你个傻丫头,你看你说的都是一些话,我何时不喜欢你不待见你了?”

    不知为何,孟遥虽然嘴里说着,但眼睛却不觉睁得更大了。

    奇怪的很也,老实说在刚刚的睡梦中,孟遥还真就梦到了李雅丽,而且就像现在这样与他面对面,两人从未有过这么近的距离,而且也正是像现在如此这般地轻解罗衣。买糕的,莫非这真的是要梦境重现吗?

    然而现实的场景岂容他去慢慢思想,不过是一刹那间,孟遥就感到眼前猛地一亮,就仿佛一片洁白而耀眼的雪地突然向他敞开了所有怀抱,同时还有一对蹦蹦跳跳的小白兔,跃然向他欢乐地跳起了舞蹈。不行了,老天爷,老子不是柳下惠,老子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为一睁眼就有一柱擎天而烦恼不已。罢了,罢了,老子不想再做领袖,每天那么辛苦地装逼下去了……

    孟遥一探手,整个脑袋随即一头扎进了那片白晃晃的雪原之上。

    只听一声嘤咛,也悠然地仿佛从天外传来:

    “大坏蛋,孟遥,大坏蛋……我以为……噢……好痛……”

    呼呼,***,老子终于远航的船儿入港了——

    当一阵猛烈的冲刺之后,在一阵又一阵痛苦又欢愉的惨烈叫声里,孟遥最后隐约只瞥见了一缕殷红的血丝沁透在这床不知是谁特意铺上的洁白床单上,一阵浓浓的倦意又袭上头来。不一会儿工夫,在他的嘴里竟然又发出了鼾声。

    不过,在沉沉昏睡之中,他还是似乎感到了有一双温润而cháo湿的小嘴泪流满面地贴了上来,并且好像还在他耳畔嘀嘀咕咕了好一阵子:

    “大坏蛋孟遥,我一定要给你生一个真正属于我们的,长大后,我要他变成一个小孟遥,像你一样勇敢、智慧……”

    ***,这种感觉,真他**美妙。

    孟遥下意识地吧嗒吧嗒嘴巴,很想睁开眼再看一眼方才已像面团一样瘫软下去的可怜人儿,只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赶快进入梦乡去了。

    在这种事情上,似乎永远都比男人强过太多。尤其是在从心底迸发出的爱意滚滚流淌之时,她对她所爱的那个男人只会是像突然开启的蜂箱一般蜜意更加浓浓,从而即使身体再疲软,她也永远比男人更有力量随时站起。

    此刻刚刚品尝和享受到了爱情的李雅丽正是这样,浓情蜜意地在酣睡中的孟遥身边又缠绵了一会儿,尽管有太多的恋恋不舍,但她还是很快从床上爬了起来。

    这既有的直觉,也有天然的jǐng醒。

    因为她很清楚,越是这个时候,她也许越应该减少所有人对她的注目。

    最最关键的是,门口可还始终都站着一个人呐。

    匆匆收拾了一番,又忍不住在孟遥脸上亲吻了一口,李雅丽这才轻手轻脚地拉开房门,表情颇为羞涩地瞅了一眼静静挺立在门口的覃五柄,不等他打招呼,便立刻顺着墙边快步走去。

    覃五柄更是呼地一声吐出一口长气。

    老实说,从昨晚李雅丽待在房间里一直都没出来开始,他就一直在发愁,如果李雅丽一旦走出房间,他到底是应该给她打招呼呢,还是不打招呼?倘若营长是跟她一起出现,他又该办?

    这下好了,一切jǐng报都可以解除了。不过——

    覃五柄想着,突然伸手又挠了挠的头皮:

    这件事,按教导员和高主任的说法,已经算得上突击营的一件大事了。现在可以明确地判断出,营长肯定已经“龙上床凤入巢”了,当然也就是天大的一个喜讯了,他要不要按命令去汇报一下呢?

    可是,这与jǐng卫员的守则和条令似乎相冲突啊。

    就在这时,高志远的房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不等覃五柄敬礼,他便笑眯眯地瞅着李雅丽走去的方向,摸着下巴问了起来:

    “昨晚可听到她的哭喊声,别紧张,你只回答有没有就可以了。”

    “有,有道是有,不过——”

    覃五柄一面回忆着,一面有些莫名其妙地看看高志远高主任,她可不光是哭,还笑来着。又哭又笑的,就是听不到营长的声。这、这到底是一回事呢?”

    高志远一下子哈哈大笑起来,一巴掌拍到了他的脑袋上:

    “臭小子,现在你当然不懂了,等以后你肯定有懂的那一天。好啦,就这样吧,让他继续睡,任何人都不要来打扰他就行。”

    高志远说完,带着一脸的高深莫测地向营指走去。

    一到营指,看到里面只有罗汉秉正在低头忙乎,高志远上去一把兴奋地就在他背上拍了一下,嘴里喜洋洋地叫道:

    “骡子,铁树开花了,我想用不了多久,我们盼了好多年的一场婚宴真的可以开吃了。”

    罗汉秉抬起头,痛苦地在背上揉了揉。

    “老高,你这个家伙以前可不是这样,现在也喜欢动手动脚的了呢?铁树开花呀婚宴呀,难道你想娶一个小了?”

    高志远快速地抬眼向四周看了看,随即毫不掩饰地一挺胸脯道:

    “了骡子,你我岁数虽然已是大叔级的,但也不过四十才出头嘛。我问你,假若政策允许法律可以,你想不想再往家里领一个。”

    罗汉秉吓了一跳,神经质地马上也是jǐng惕地四下瞅了瞅,随后凑上去在高志远身上嗅了起来:

    “老高,你这早上喝酒的习惯可真不好,说胡话呐。”

    “去去去——”

    高志远一把推开罗汉秉,一屁股坐下去,随即以手支撑着扶额沉思道:

    “老罗,这里是民国,不瞒你说,这些年,我和陆涛其实私下里已经交换过多次意见。说呢,嗯,其实这都是让孟遥那小子给搅和的,一直不落听,所以慢慢的我们就有了这个想法。如果条件一旦成熟,我和陆涛就准备联合动议,在将来制定我们的第一部法律中,一定要参考伊斯兰国家的有关一夫多妻制的合理xìng和特殊xìng,针对我们突击营的实际,结合身处的民国时代,也要相应地给予一定的认同和——”

    高志远还没说完,罗汉秉早已大张着嘴巴,一屁股坐到了他的对面,脸对脸地瞪着他,就剩下大喘气了。

    “老高,你等等,我、我他娘的脑子不够用。你是说,也许以后我们突击营的每个官兵,只要愿意,或者说只要有那个能力和条件,双方自愿,家庭也可以摆平,我们就可以再娶一个回家,对吗?”不跳字。

    高志远咧嘴笑了笑,冲着憨态可掬的罗汉秉招招手,然后两人一起来到会议桌前,高志远一探手就把一套茶具拿到了手边。

    “看见了吗,一个茶壶可以只有一个杯子呢?其实我们的老祖先早就给我们安排好了,一个茶壶一定要有至少四个杯子才算完整。以此类推,人类世界的所有事务都跑不过这个道理。”

    罗汉秉顿时笑了,抬手连连指着高志远道:

    “老高哇老高,你这完全就是强词夺理,还拿我们的老祖宗来说事。不过老高,你跟陆涛的这个阳谋,我喜欢。”

    高志远一听,立刻支楞起眼睛盯着罗汉秉道:

    “骡子,军中无戏言,这么说你也同意我和陆涛的这个动议了?如果是,到时候你就得跟我们一起连署签名呐。”

    “就怕营长那一关过不了,我们不算数啊。”

    罗汉秉苦着脸,突然有些想打退堂鼓。

    高志远颇为恨铁不成钢地摇摇头,胸有成竹地拉着罗汉秉走到窗口,然后指着孟遥的住处示意道:

    “骡子,看见了没有,左边住的是李雅丽,右边住的是周芳雨,唐县的总基地还摆着一个如花似玉的钱如云。这还不算,外面可还有一个宋美龄要公开做媒的神秘,又有左芳那样的暗恋者。所以,拜托你动动脑子,孟遥那小子这么多年一动不动的,你以为他在想呢?”

    罗汉秉突然心有灵犀地仿佛一下子开窍了,虎地扭头瞪着高志远:

    “老高,你、你他娘的是说,营长其实一直都在等待某种条件?”

    “总算开窍了,”高志远戏谑地看着仍有些不敢置信的罗汉秉:

    “你想想吧,没有条件我们创造条件,没有氛围我们制造一个氛围。水到渠成的时候,那还不是皆大欢喜嘛。***,一个真正的男人,谁他娘的不想妻妾成群呀。”

    罗汉秉点点头没,没,老实说我做梦都想,只是奈何道德约束,纪律制约啊。”

    “关键是——”

    高志远说着,突然第一次有些不自信地嘟哝了一句现在就看我们的那位冰美人了,如果她那一关孟遥胜利地闯,此事就算大功告成。”

    高志远还真长着一张乌鸦嘴。

    就在两人嘀嘀咕咕之时,孟遥突然被一声巨大的撞击声给惊醒了。

    “谁——”

    不容多想,孟遥眼睛还没睁开,一只手已经抓抢在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黑洞洞的枪口抵向了响动之处。

    谁知,一声极其冰冷的冷笑声早已不由分说地传了:

    “孟大营长,不嘛,辛苦了一晚上,身手居然还这么敏捷,可喜可贺呀。”

    声到人到,只见周芳雨寒着一张俏脸,冷若冰霜地直愣愣盯着孟遥,两眼一眨不眨地迎着他的枪口,一步一步地逼了。

    “哦,原来是你呀——”

    孟遥心里一松,急忙放下枪,顺手关上了保险。

    不过,再一低头,孟遥顿时吓了一跳。我x,还光溜溜的,这位冰美人也不害羞了呢?

    “周、周芳雨,你先到客厅去坐,我穿好衣服就。”

    “不用了,不就是一身泥巴做的男人的臭皮囊嘛,我又不是没见过。”

    周芳雨说着,头也不回地对追在身后的覃五柄挥了挥手,“你出去,这里没你事——”

    说完,她一面凝视着孟遥,一面嘴角缓缓荡漾起一个微笑,以极其缓慢的手法从腰间的枪套中拔出配枪,一把顶在了脑门上。

    孟遥一看,顿时大惊失sè,不顾一切地跳上来就要夺枪,却被一声极其响亮的枪机扳动声吓得一动也不敢动了。

    “周芳雨,千万不要做傻事,如果我做了,你只管说,只是千万不要这么对好吗?”不跳字。

    “好——”

    周芳雨笑着,但却是突然泪雨滂沱起来:

    “你听着,倘若你再敢有下一次,我发誓,这颗子弹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将它shè入我的脑袋……”

    第399章、不是花烛夜的洞房

    第399章、不是花烛夜的洞房

    *



………【第400章、西安事变】………

    第400章、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4rì,在调集了数支嫡系部队大兵压境之后,老蒋又亲赴西安威逼张学良、杨虎城二部,立刻着手进攻刚刚在延安站住脚的红军。三天后,受够了rì寇对其东北军不断欺凌的张学良,孤身前往华清池苦谏,第一次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rì”的主张。

    随后,在接见示威游行的西安学生时,张学良公开发出了威胁的声音,向在场的学生发誓道某在七rì之内,必当用事实给予所有爱国人士正面答复。”

    消息传到老蒋耳中,还未及他作反应,大批部队便包围了华清池。

    正如历史中真实发生的那样,随着老蒋随扈卫队的解除武装,以及包括陈诚在内的大批随行高官的落网,一路狂奔到后山上的老蒋,最终还是被搜山的军队给逼了出来,不得不狼狈地钻出了他藏身的那条著名的石缝间。

    不过,我们的这位蒋大人在呵斥完捉他的东北士兵之后,竟突然福至心致地恶狠狠地仰天大喊了一声孟遥,快来救我。”

    很显然,这位纵横天下的领袖心里比谁都清楚,此情此景,倘若真有本事将他救出樊笼的,放眼天下,估计也就只有突击营这一支武装力量了。

    远在陕西当兵的大头兵不“孟遥”这两个字的含义,张学良却不能不。本来已经提心吊胆的他,在听完那个立下奇功的营长口述逮捕蒋介石的过程之后,竟然也是一声仰天长叹,望着杨虎城哀叹道:

    “虎城兄,这周边的zhōng yāng军且不说我们能不能应付,倘若这个上海的孟遥一动,我们休矣。”

    其实不用张学良夸张,在他跟延安这些rì子暗中的交往中,已经无数次从他们嘴里听到了各种各样几乎神话的传说。最可怕是,他们那种无孔不入的从天而降的作战样式,简直叫人防不胜防。**,他们真要出动了,这仗还打?

    杨虎城面如死灰,久久没有说一个字。

    连气焰熏天的小鬼子都一次次地在突击营面前吃瘪,与之对抗的念头最好想都不要想。现在,唯一可行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一方面紧急联络延安,请他们派出与孟遥关系极好的陈赓亲自去一趟上海,当面向孟遥陈述兵谏的真正目的以及其中的利害关系。另一方面,同时这一方也马上秘密派出得力干将,急赴上海当面陈词。

    “汉卿,当下之际,你我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了。总之你我一定要赶在突击营动手之前主动与他们取得联系,以冀望达成共识。唯此,我们才可不致灭顶之灾。为了抢,看来你我只能分开亲自去做了。”

    张学良点点头:

    “是的,虎城兄,滔天之事已经做下了,我们已经回不了头,只能过河卒子一路向前。这样,延安那边你人头熟,委员长这边我还能说上话,我们各管一摊,抓紧行事吧。”

    当老蒋第一眼看见张学良,劈头就是一句大骂:

    “张汉卿,你已犯下大了。我告诉你,如果你现在收手,还来得及。我以人格担保,如果你现在就与那个杨虎城划清界限,立刻放我回南京,我将对你网开一面,既往不咎。要,你我是义结金兰的好,汉卿,你要想想清楚。”

    张学良笔挺地站立着,十分爽快地答应道:

    “委员长,我现在就可以陪您一起回南京,只要您发表一个全民抗战的委员长令,我张汉卿一到南京,要杀要剐,听凭委员长处置。”

    “娘希匹,你、你简直食古不化——”

    老蒋挥起手杖,连连点着张学良的鼻子,突然出声威胁起来:

    “你孟遥这个人吗?我告诉你,张汉卿,只要我一声令下,他的突击营一到,你是抵挡不住的。他的厉害,和他对我的情谊,普天之下,是没有人可以与我比拟的。”

    谁知,张学良却凄然一笑,昂首就跟上一句:

    “委员长,军人以战死沙场为荣。真要到了那一刻,汉卿绝不皱一下眉头。不过,据我所知,您说的孟将军与您情谊非同一般,但延安的周,以及您曾经的学生陈赓,好像与他也同样关系甚好。”

    “那都是造谣——”

    老蒋怒气冲冲地哼哼着,自此再也不与张学良说一句话,直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他都没有再睁眼看过张学良一眼。

    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自然也惊动了孟遥。

    不过,在南京方面以何应钦为首的主战派大肆调兵遣将中,他都只是冷眼旁观,甚至连一个声明都没有。直到西安方面终于向全国发表了公开的政治主张,要求改组南京zhèng fǔ,停止内战,共同抗rì,并以公开电文邀请周恩来、叶剑英代表延安,以宋子文、蒋介石私人特别顾问端纳代表南京,参与事变调停进程。

    与此同时,又以张、杨的公开谈话形式,向南京zhèng fǔ军方提出了当此事变期间zhōng yāng军进入西安的唯一可能方式:

    由唐县自治区主席、原一级上将、上海市长孟遥亲自带队或指定的军级以上长官为代表,主体以突击营正式作战单位组成的特别调停与监督团,人数低于正规野战部队一个营,西安方面即能欢迎前去,并可在适当时机与蒋会面。

    “呵呵,没想到我突击营创造了一个世界记录。孟遥,将来我们要告诉世界吉尼斯世界记录编辑部,维和部队是从我突击营开始的。”

    高志远拿着几份当天的头条报纸,嘴里虽然笑着,但却是愁容满面。

    不发愁才怪,***。不管说,抛开任何政治立场和角度,即使再以正义的名义对一个国家元首实施抓捕,这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众而言,都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而且,突击营原定的置身事外的不干涉原则,在真实历史面前,已经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不管你愿不愿意,各方势力都已自觉或不自觉地将突击营这个明显是不可能忽略的同等重要的势力,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一下子也将孟遥和他的突击营拉上了“烤肉架”。

    从12rì抓捕蒋介石,到16rì何应钦正式下达进剿所谓“张扬叛军”,短短数rì之间,不仅张小凤代表宋美龄个人,蒋百里代表整个黄埔系所有高级将领纷至沓来,就连孟遥一向不喜欢的何应钦也派来了密使,名为通报实则探听虚实。

    在这些官方xìng的动作之外,当然更有英美等国以及关系已是不一般的德国等列强,几乎悉数到场要与孟遥“交换意见”,进行一些“有建设xìng的会谈”。

    至于早就闻风而动的世界各大主流媒体,除了派出相应的大牌记者急赴西安,而且以同样重量级的记者团分流上海。一,整个中国在事变中俨然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四大政治交锋和集散中心:即处于漩涡中心的西安,受害一方的南京,以及已经行动起来的延安,和尚处于一言不发的上海。

    若不是在通往崇明岛的两个军港和码头,早就实行了严格的军事管制,现在的崇明岛肯定会是人头攒动,鸡飞狗跳。

    即使是这样,有一些人还不能不将他们放进来。

    比如代表了西方世界主流声音的《泰晤士邮报》的、已经与孟遥建立起了良好的个人关系的大牌记者约翰…内斯。

    比如代表了南京官方立场的《zhōng yāngrì报》的左芳。

    甚至还包括那个令孟遥十分讨厌的《华盛顿邮报》的汤姆。

    当然,还有其他的某些重量级人物,他坚持要来崇明岛,孟遥也是不可能拒绝的,尤其是在刚刚的解救女儿的行动之后。这些人,虽然都没有任何官方sè彩,但他们却比官方也许更担心时局会朝着方向发展。因为,一棵大树若是靠不住了,那么,树上的猢狲无论大小,第一个反应必须、也只能是马上就要去寻找另一颗大树。否则,他们只能眼睁睁地跟着大树一起倒下。

    这些人中,自然包括杜月笙这些黑恶势力,蒉廷芳这些工商界巨头之流,甚至还有陶行知这样的教育界大佬,也都以各种名目在这个敏感时期登上了此前根本就是名不见传的小小崇明岛。

    这里面最让孟遥有些意外的却是突然冲南洋紧急赶回的侨界领袖陈嘉庚。

    而且更加叫人奇怪的是,他回国的第一站,既不是风口浪尖上的南京,更不是此刻叫人提心吊胆的是非之地西安,而是他这个看似风平浪静的崇明岛。

    好在这岛上如今还有一个同样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晏阳初,所以,在经过一场简短但却隆重的欢迎仪式之后,这一对多年未见的忘年好友还是一头扎进了晏阳初的小屋,自去握手抵足彻夜长谈,暂时还不用伤脑筋。

    不过,在这些烦恼之外,孟遥却还是有很多意外惊喜的。所谓硬币的两面,大概指的就是这个吧。若没有这场事变,要一次xìng见到这么多人物,他得花多少和jīng力才能办到呢?

    “营长,如果真到了形势所迫,我们真要组织一支特别分队去西安吗?”不跳字。

    “是呀营长,像这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又是多方力量角逐夹杂不清,我还是坚持个人意见,不掺合其中最好。”

    在崇明岛上的委员这些天也都是焦头烂额,尤其以罗汉秉、傅晓冲为最。

    不过已经集中讨论了多天,到现在还是没有形成一个决议。

    重要的是,按孟遥的说法,那就是这个事件最关键的两个人物,按他的推断肯定也要现身崇明岛,但直到今天他们都还没出现。

    他们一个是宋美龄,一个是陈赓。

    “们,这个事情可以说很大,大到每个人都会有一种无力的感觉。老蒋一辈子没吃过亏,这次栽了这样大一个跟斗,对他个人,甚至对我整个中华民族而言,却是一个福音。一盘散沙似的人民,就要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天南地北,再次联合起来抵御外辱,我们应当为此感到高兴。”

    “现在的问题是,事变影响虽大,但却结束的很短。现在已经是18号了,距离张学良陪同老蒋回到南京的25号,只有一周了。所以,今晚零点就是我突击营对这次事变的最后时限。如若零点之前宋美龄、陈赓还不到,我们就不管了。”

    孟遥说着,站起身看了看手表。

    老实说,人家爱娃万里迢迢地跑到他的地盘上,当初又是信誓旦旦地向希特勒保证,一定要好好款待她,可是直到今rì他连正经饭局都没配人家吃过,该还账了。

    而且岛上现在聚集了这么多重量级人物,是不是也该要集中地正式座谈一次,然后至少要搞一个像模像样的招待酒会吧。

    那边炮火连天,这边灯红酒绿,呵呵,将来老蒋了,会不会因此气歪他的鼻子呢?

    人生处处都是冰火两重天,这有办法呐。

    “张海鹰,你马上去组织一下,通知各相关部门,弄一个盛大酒会出来,要最高规格。”

    安排好这个可能还在两可之间的事情,孟遥便带着覃五柄直奔码头而去。

    爱娃在红星饭店为她专设的戒备森严的套房,一看到孟遥,立刻就是一脸惊喜地迎接了。

    “哦亲爱的孟将军,您终于来探望我们了。样,您的事情都解决了吗?”不跳字。

    “谢谢爱娃的关心,事情都解决了,今天我就是专程来带您四处去走走、看看的——”

    孟遥笑眯眯地说着,同时探头向房间各处瞅了瞅:

    “,您的那位女伴不在么?爱娃,这些天实在冷落了您和您的,这与希特勒和您招待我的热情实在反差太大。您说吧,今天我的全部属于您了,你要干都可以。”

    “真的吗,孟将军,您算话——”

    爱娃听完,不觉两眼一亮,歪起脑袋盯着孟遥看了半天,随即嫣然一笑着,欢快地拍着两手叫了起来:

    “亲爱的,您化好妆了吗?如果好了,请快些出来,你看看是谁来了?”

    话音未落,穆思华款款地从内室走出来,微笑着对孟遥颇有气质地一点头招呼道:

    “孟将军,您来了。”

    第400章、西安事变

    第400章、西安事变

    *



………【第401章、舰队回来了】………

    第401章、舰队了

    在阔别几个月之后,终于看到了中国的大海了。

    其实,海都是一样的海,一样的碧波浩渺,一样的浮岛暗礁,一样的深深浅浅。唯一不同的,其实就是这颗中国心吧。

    再听到广播中传来的“编队现已进入中国南海”这句话时,没有欢呼,只有人头攒动,和那一双双默默注视着海面翻腾着无数浪花的目光。

    尽管一切都不会再有问题了,一艘侦测舰,两艘战列舰,两艘巡洋舰,三艘驱逐舰,三艘快速驱护舰,五艘万吨油轮,以及五艘装满了各种物资的万吨运输船,在编队驶出德国那一刻起,每个官兵的心头还是压上了一块沉沉的大石。

    这样一支年轻的舰队,他们有能力将整个编队安全、顺利地带回祖国吗?

    这样一支庞大但却还显得稚嫩、甚至还没有牙口的舰队,一旦遭遇有预谋的伏击,或者因为太过陌生而与其他列强舰队遭遇,一旦引起他们的关注而发动突然袭击,他们有把握取胜或者全身而退吗?

    一切都是未知数。

    虽然,从编队起航回国的那一刻起,两架歼20战机早已枕戈待旦,时刻准备千里奔袭提供空中掩护。而且一支由三艘潜艇组成的特别小组,也早已游弋到了南海水域,随时都能给予编队以隐秘的暗中保护。但这支年轻而陌生的舰队,毕竟是太过庞大,一路航行,不可能不招摇过市。所以,不用去专门作情报分析,他们想也能想到这路上,他们将有多么的吸引人的眼球。

    编队决不能出任何差池,因为这里面的每一艘战舰都是如此宝贵。

    舰队决不能出一点问题,因为每一艘战舰上的物资都是那样不可或缺。

    德国人将整个舰队以242编组、353编组以及11311阵型,在不同的海域设计了不同的编队模式,同时将一艘驱逐舰、一艘巡洋舰以及一艘快速驱护舰,始终以飘忽不定的游击形式,在远离整个编队的前方和后方,做等距离游弋。老牌帝国海军的成熟战术理念和熟稔的编组战斗队形,还真是让见惯了蓝天白云和战机轰鸣的空降师们,一下子为蔚蓝sè的全新海洋战斗模式所折服。

    负责前来接受这个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