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瞧,我地下室里当年留下的一小部分纪念品,左边就是那台99% 新的Powerbook 。

信和电脑一去无回,一周、两周 一个月以后,邮包终于回来了, 原封没动,只是在外盒上附了一封Apple CEO Amelio 大人的回信:“ 尊敬的客户:对不起,您寄错地方了,请您重新把这台电脑寄给我们的 维修中心 您忠实的CEO(签字)”。

天呀,世界上居然有这么烂的产品、这么烂的CEO!

我当即决定,从此不再使用苹果电脑,Apple 去死吧!

(3)

话说1985 年9月13 日,乔布斯迫于董事会的压力被迫辞职,他带了Apple 的6个骨干员工仓狂出逃,遭到Apple 的追杀,被告上了加州法庭,官司打了好几年,最后庭外和解。

离开Apple,乔布斯另立了一个山寨,新开了一家电脑公司叫NeXT 。不用质疑,NeXT 公司完全是乔布斯复仇心切、不知天高地厚的一时冲动:“ 你们这些不识抬举的投资人把我从我创立的Apple 公司里赶走,看老子另立煤灶东山再起,到头来把你们全给灭了!”NeXT 的愿景就如同公司的名字,开发下一代的“苹果杀手”电脑。不过事与愿违,NeXT 出师不利,兵败如山倒, 亏了不知道多少钱。Apple 当年的成功案例哪里是这么容易复制的,即使你是乔布斯!NeXT 在10 年当中总共只卖掉了零星几台电脑,最后NeXT 硬件实在卖不出去了,就转卖NeXT 软件,软件也卖得不好,最终乔布斯总算忽悠到了一个大客户:冤大头CIA 中央情报局!

不过,NeXT 公司还是入不敷出,不得不宣布破产清场,就在NeXT 行将就木寿终正寝的那一刻,乔布斯时来运转了;Apple 山寨里出现了内讧,有人提议为乔布斯平反昭雪、请他再次出山。俗话说得好,大难不死必有洪福哇! 面对从天而降的好运,乔布斯并没有得意忘形悻然接受,而是在他仇敌的生死关头,狠狠地要挟了一把:“ 要我回去可没那么容易啊,你们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这样吧,先把我这个破NeXT 给买了吧。”

要说烂,Apple 的冻死会(董事会)也真叫烂,居然二话没说,拱手递给了乔布斯一张大票:4亿3千万美金!

NeXT 好一个巧不死!

 

(4)

在被赶出Apple 之后,乔布斯过了一个生肖的游侠生活,历时1985 1997 。除了“NeXT”以外,他还另买了一家电脑动画公司叫Pixar,中文“皮克斯
”。

话说人算不如天算,乔布斯机关算尽,本以为乐滋滋顺手捡了个便宜货,过了不久就发现这鬼东西简直是他手中的一块烫手山芋,怎么也想不出皮克斯的商业模式来。除了付给老卢的1千万,之后的5年当中前后又砸进去五千万,压根儿一个无底大黑洞。

再先进的技术、再牛逼的公司也不能不赚钱啊,几年之后乔布斯被逼到了悬崖边上,他火冒三丈,终于决定要壮士断臂,关掉皮克斯,停止流血。皮克斯大裁员,最后剩下了那么几个残人三五杆破枪。乔布斯没有立马杀尽斩绝是因为皮克斯虽然是个赔钱货,倒是风光一边独好,这个月搞进一个“最佳短片奖”, 下个月得个“最佳创意奖” 每月底乔布斯去一次皮克斯,把那群赔钱货们臭骂一顿,然后丢下一张支票:“ 要是下个月你们搬不回来一个什么奖杯,这就是你们最后一月的工资!”

这样的尴尬居然持续了一月又一月,直到有一天,这群没娘的孩子中的一个小头头拉夫?古根海姆来劳驾乔布斯出马密谈一笔生意。古根海姆和乔布斯神出鬼没了几天,最后拿回来一张简直使大家不能相信自己眼睛的支票:迪斯尼一笔2600 万的定金,让皮克斯连续制作三部全数字的动画电影。

Pixar 又是一个巧不死!

(5)

收了4。3 亿朝贡的银子,乔布斯才晃悠晃悠回到了Apple,于是,Apple 自然也就成了下一个巧不死。

不过,Apple 电脑这时已经是个烂苹果了,还玩哪!除非把收进兜里的银子给人家吐回去,不干也不行呀。乔布斯故伎重演:装酷。先是推出了个“iMac”, 用黄塑料、蓝塑料做了一批“透明的”Apple 电脑,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实在看不懂,这搞的是什么名堂啊?无非是颜色鲜艳一些, Logo 和按钮设计得更加酷一点,So What?哈,苹果变味儿啦,原来定位高端专业用户的电脑,现在迎合家庭主妇们的庸俗审美趣味,成了厨房中的新电器!

乔布斯回到了Apple,不晓得能不能说妙手回春,但是Apple 总算没在灵床上断了气。不过那也没什么了不起,IT 行业中,你当不成老大老二老三,不上不下也是在等死,Apple 电脑的市场占有率从来都只是在个位数上徘徊,和Dell 、HP 、Lenovo 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

即使继iMac 之后, 乔布斯绞尽脑汁又推出了一系列的新产品, MacBook 、MacBook Air 、Mac OS X 无非是外形设计的品味高雅一些,广告里多加了些噱头而已,乔布斯的电脑情结、他和比尔?盖茨的这一箭之仇, 胜算的概率微乎其微。Apple 不曾也永远不可能成为电脑行业里的龙头老大, 个人电脑的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一切已经成为过去。

不知道乔布斯听不听得进去,个人电脑如今是“三国”时代,由HP 、Dell 和联想各霸一方。Apple 相当于谁,吕布?关羽?还是赵子龙?

Apple 电脑的最终解脱、乔布斯最好的金蝉脱壳计划,是去忽悠麦克戴尔或柳传志收购苹果的电脑事业部,要是忽悠收购不成,搞回来一批OEM 订单也行,这样全世界的电脑大卖场里的笔记本将会焕然一新,Apple 电脑的实际市场占有率也肯定会有几个级数的增长。乔布斯呢?从此可以有更多时间去好好打理iPod 和iPhone,把它们做得更加极致。

信不信由你,这一天一定会到来,Apple 命中注定巧不死。

(6)

Apple 山寨里,巧不死的传说比比皆是。再说其中有个曾经被命名为旷世天才“牛顿”的产品。那是Apple 最早的一个PDA 产品,曾经把它当成掌上明珠卖,标价1000 美金一台,就差没有请英国女王和沙特王子来当广告代言人, 结果呢?英雄生不逢时,把栏杆拍遍,无人识货
,最后兵败荆州。这也是乔布斯的一块心病,他多动症的手心里总想走到哪里都有那么一块宝贝拽在手里转悠,但是Apple 从来没有成全过他的心愿。

瞧,乔布斯卧薪尝胆面壁十年,把“牛顿”捡起来捣鼓一番,终于成了又一件新玩意儿,这回搞掂了不是,“ 牛顿”巧不死,iPod 和iPhone 使得乔布斯心想事成!

我们都曾听过SONY 的故事。索尼的发家本领也来自一件小小的产品: Walkman,即“随身听”。索尼曾经在地球上卖出了4亿台“随身听”。索尼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曾经透露给我们他的高招:顾客是有不同需求、不同口味的,所以索尼的“随声听”有红的、黄的、兰的、黑的、大的、小的、厚的、薄的、简单的、复杂的、带收音机的、带录音的、防水的、防震的 只要有客户的需求,索尼就造 多么简单而伟大的境界!

iPod 不花吹灰之力,把索尼“随声听”给灭了。

iPod 只有两种:黑的、白的;内存30GB 、60GB 。

别急,还有,每个MBA 的教授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新产品价格应该卖得高,随着销量的上扬,价格可以一步步下降。

但是,iPod 的定价从它推出来到现在是一成不变的,一步到位,从不打折。竞争对手没有“便宜”的空子可钻,没法用“便宜”作为竞争的武器,iPod“定价”的这只棋子,也是第一步就直接长驱直入,兵临竞争对手城下喊“将军”叫阵的。

那么多竞争对手相继推出了iPod 的山寨机,微软的Zune 、新加坡的Creative 、韩国的iRiver 、包括索尼 哪一个不是花花绿绿的鸡毛撒了一地, 但是没有哪一家的销量可以和iPod 同日而语。

想想吧:两种颜色、两种规格,比10 种颜色、10 种规格,哪一个的生产成本更经济?再想想吧,就算山寨机的价格便宜了10%,它们的内存却要少20%,另外,山寨机的品牌哪有iPod 那么酷啊?更何况,iPod 还有个革命摇篮大后方叫iTune,竞争对手们,你们有吗?!

别玩儿了,谁敢来玩,谁就是“巧必死”!

(7)

每当我闭上眼睛,眼前会浮现出两个乔布斯。一个是长发披肩的“愤青乔布斯”, 另一个是“削发为僧”的布道者乔布斯。

“愤青乔布斯”发明Apple 电脑,他“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踌躇满志,心比天高。不是嘛,Apple 最早的公司愿景都是这么说的:

“Let s Make a Dent in the Universe!”( 让我们在地球上刻上一道印记!)

“Let s Be Pirates!”( 让我们开山寨,让我们当海盗!)

“Think Different”(“ 想的不一样”或“动歪脑筋吧”)

“愤青乔布斯”为此曾碰得头破血流

“削发为僧”的“布道者乔布斯”发明iPod,他“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可谓浪子回头、九死一生。

从愤青奶油小生,到饱经风霜的老人与海,刻骨铭心的失败,使乔布斯的功夫练得炉火纯青。有人说“失败是最宝贵的成功经验”, 实在是一针见血、铭心刻骨啊,失败会给你带来成功,只要你巧不死!

如果没有Mac 、NeXT 、牛顿、摩托罗拉/iTune 的音乐手机 的失败,如果没有这些累累伤痕,也许乔布斯还会在“少年天才”的称号中自我迷幻。与其说乔布斯这厮运气好,不如说他失败过太多、失败得太惨!不过,他是好样儿的,不怕死,摔倒了照样自己爬起来,所以成了“巧不死”。

尊重用户需求,技术才具有意义。“削发为僧”的布道者乔布斯在iPod 中,将成熟的技术和简洁方便的用户体验结合,做到了极致,做成了典范。iPod 并非世界
上第一台数字音乐播放器,iTune 也不是互联网上第一个MP3 下载网站,但是iPod + iTune 却首开先河,实现了数字音乐在线购买、管理、播放的无缝链接,让每一个普通老百姓都能轻而易举地体验新的音乐潮流之酷。

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乔布斯告诉了我们,创业就是要有必胜的信念,百战不挠,撑到最后。

千万不要大意,创业者们,要是你创业第一天就想去失败而不是成功,那无异于你想去自杀。创业都是为了梦想,都想活得更好,但愿你一炮打响, 出师成功。即使你有最聪明的大脑,人算不如天算,机关算尽也免不了可能全军覆没。关键是,如果你失败了,别走开,在案发地点仔细找出杀手是谁,解剖自己的尸体,记住下次如何回避,如何超越,如何不死。

听说乔布斯最近病了,唉,折腾了这么久,老乔也该好好休息了,但是,千万不要死!!融资=“死亡行军” (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我曾经和你们一样,是个白手起家的创业者。我曾经无数次向VC 融钱,失败比成功不知道要多多少倍,走访10 个VC,10 个VC 统统都说“No”的情况是家常便饭。

无论你自以为是地把商业计划书包装得多么美妙,无论你的演示做得如何慷慨激昂,无论你是否有勇气把创业公司银行账号上那最后几个礼拜的经营钱全都博出来,打肿脸充胖子到高级餐厅里请几个VC 朋友大快朵颐,以为他们会对你开恩,那你绝对打错算盘了。在不断的失败中,我终于渐渐领会了融资中的那句术语,在西方,很多人喜欢把融资戏称之为“Death March”,即“死亡行军”。

后来我赚到了钱,VC 就开始来追捧我,再创了几次业,人累了,也变懒了,索性摇身一变,自己也当起了VC 。我每天看见这些来向我找钱的形形色色的创业者们,都会回想起我当年第一次向VC 融资的情形,那时是如此难、如此曲折、如此不能承受之轻,它几乎让我不堪回首。

每一个创业者都是为了一个梦。我们决然舍弃了大公司里的高就和高薪,我们变卖了自己的房子和车子,为了这个梦踏上了创业的道路。租下一间令自己都感到寒碜的小小办公室,从此开始了让我们的梦想变成为现实的第一步,Apple 是这样走过来的、Google 是这样走过来的,世界上哪一个伟大的公司不都曾经有它们各自走过的第一步?!

开业的酒会上,朋友们祝贺你成为了“老板”,投你以羡慕的眼光,他们心里在想哪一天也要尝尝当老板的滋味儿(其实更多的人只是想想而已,永远是想的人多做的人少,真正敢跳出来自己当老板的永远是极少数,所以创业者是稀有珍贵动物);当然,还有的人在敬你酒的时候,眼睛里带着不确定的目光:这一切还得走着瞧,天晓得你能不能最后做成功呢?

创业的道路是漫长的。开业派对的短暂欢欣随之被日复一日的日夜苦干替代。到月底,当你发现每个月的收入勉强支付了房租、员工工资以后,留给自己的已经分文无剩,你难道不感叹吗?什么创业、什么自己当老板,压根是一个为别人打工的大大的打工仔!那时的我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从一个想法(Idea)到现实之间,从创业的勇气到滚滚涌来的财富之间有着一道天堑鸿沟。于是,长时间的入不敷出、几十张透支了的信用卡,终于把我这个年轻的CEO 逼到了悬崖的边缘,我每天黎明从噩梦中惊醒,留在床单上的是一个冷汗滴成的人影。

别人的推介给了我一线希望,他们告诉我世界上有一群特别有胆魄的投资人,名字叫“VC ”。VC 是慷慨无比的,他们一掷千金,认可你伟大的Idea 、给你高不可攀的估值;VC 会把你领到纳斯达克的敲钟台上,让你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亿万富翁 我在冥冥中想象VC,仿佛看到了他们头上的光圈,觉得他们像上帝,像太阳,像千千万万创业者的大救星 有了VC 开闸放水,苦海无边中的和想入非非中的创业者们就统统得解放了。于是,我决定走上乞讨之路,我要去找到VC 大救星,跟着VC 干革命,去和VC 创造New New Thing!啊,伟大的VC 啊,我来啦

我见到的第一个VC,不,我遭遇过却到今天为止都不知道他长什么模样的一个VC,是一个永远以“Sorry”作为开场白的人。我发给他商业计划书和邮件少则3~5天、多则10 来天才有答复,开头总是千篇一律的“Sorry”,“Sorry 我出差了”,“Sorry 我电脑坏了”,“Sorry 我生病了” 终于我和他约上了见面机会,我从美国东部飞到加州租了车直奔到Redwood City,在预先约好的一个西班牙餐馆里足足等了6个小时,那VC 最后打来电话说“Sorry,我有急事去夏威夷了”。我那时相信VC 不是凡人,不能用凡人的
标准去衡量他,我只是想“大概上帝是很忙的吧”。

时隔不久,我又忽悠上了另一个VC 。这回人家倒是恪守信用,我准时到了他们的办公室,他们已经在等我了,我被领进了一个诺大无比的会议室,极少主义风格的建筑物中只放了一张长长的会议桌和靠椅,酷透酷透。我见到的是两个合伙人,一个高高瘦瘦,另一个矮矮胖胖,活像一对卡通兄弟。高个子沉默无语,矮个子滔滔不绝。我毕恭毕敬走入会议室时,矮个子的话让我大吃了一惊:“e on in take off your pants and we will grill you!”(快进来,把你的裤子脱了,我们要烧烤你)。上帝呀,脱了裤子烧烤?!Grill 煎烤牛排用的是完全一样的一个动词。那矮个子见我脸有疑色就解释了他用的俚语,意思是要你“赶紧去掉包装实话实说,接受我们的无情质疑”

从这个时刻开始,到我最后一次找到钱,我不知去了Menlo Park 多少回,不知道见过多少个VC,不知多少回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次次脱光自己的裤子。当我在向VC 行乞的道路上走完了两万五千里路的时候,我曾经发誓,总有一天,我会告诉创业者弟兄们:VC 不是上帝,向VC 们乞讨岂有那么容易。

融资= “死亡行军”。

在“死亡谷”蹦极

大部分的创业者都不一定清楚,VC 们是从哪里搞来这么多银子到处乱砸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者以为,找VC 就像飞去赌城拉斯维加斯度周末,和VC 们在赌台上一叠叠砸钞票、玩它几把Black Jack 过过瘾。要是以为这就是找VC 融钱 错!

其实,VC 们也差不多和创业者那样,得时不时地到更加大的基金(比如“退休基金”、“教育基金”、“社保基金”)那里去融钱,去讲故事,这样才能从那些巨无霸式的母基金那里搞出钱来组成各色各样的VC 基金(“母基金”也叫“Fund to Fund”,就是“基金的基金”,或称“饭吐饭” 听上去真的像是吃饱了撑的)。

你要是成功地融过几支VC 基金的话,回过头来看某个企业或某个项目融资,简直就像小菜一碟。基金“找钱”和创业者“找钱”一样,可都不像是在马路上要饭,只要厚着脸皮伸出手去,总有要到的时候。“找钱”是一门并不深奥、但也不简单的学问。尤其对于创业者来说,理解如何“找钱”,等于学会了一门一辈子有用的手艺。

每一个VC 基金差不多都有自己的明确投资方向(电信、生物医药、互联网、新能源)、投资阶段(早期、扩张期、晚期)、投资规模、投资项目数额等。VC 基金上游的投资人(如母基金),大部分是更大、更严格、更专业的投资机构,他们对每个VC 基金合伙人背景、业绩表现、投资回报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和监管。

当你明白了VC“找钱”并不容易以后,就不会相信VC 可以乱砸钱乱烧钱,他们哪里有那个胆子?!要是一个VC 的年回报率达不到30% 的话,哀哉,这个VC 恐怕来年只能回家去种红薯了。那样咱创业者弟兄们也就又少了一条资金的来路。弟兄们,还是相互体谅一些吧,VC 们对创业者挑肥拣瘦、

“”

嫌这嫌那 你们知道吗,VC 基金的投资者对VC 管理团队一样挑肥拣瘦、管这管那,一样在鸡蛋里面挑骨头。每一个VC,包括我,都得和你一样脱光了裤子在投资人面前画押保证,要为投资人扛回一箱箱的金砖 创业者后头有VC 盯着,VC 后面也有基金投资人盯着,可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做VC 并不容易。

创业者们呢,也是形形色色的,各有各的目的,其中有货真价实的,当然,鱼目混珠的也大有人在。有人创业是为了改变命运创造财富,有人创业是为了体会一下自己当老板的滋味儿,有人为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有人为了忽悠些VC 的银
子来过把瘾就死 但是VC 的目的只有一个:赚钱,大大的赚钱。

VC 不是公益组织、不是政府补贴、不是失业救济金。VC 是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赚钱是他们至高无上的唯一目的。因此,为了要达到大大赚钱的目的,VC 就要找到有高速爆发增长的新领域和优秀得不能再优秀的团队,给他们足够的粮草弹药,让他们吃饱了撑得个个腰圆膀粗,这样才好让他们以光的速度在竞争对手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跑到终点,抱回来大大的金元宝。

在这场抢元宝的奥运赛中,VC 就像运动员们的教练米卢、马俊仁或刘国梁那样,他们风格、方法大相径庭,各有各的套路,但衡量标准只有一个:抱回多少块金牌,赚回多少钱来。

大家都知道,培养奥运冠军,要从小抓起。如果你想等到25 岁了再去参加奥运训练,你恐怕连预赛出现的可能都很小。但是,在你5、6岁时就选拔去进行奥运培训,这需要有多少远见、多少时间、财力及精力上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也是一样,要想有高回报,必须投资早期的公司。Apple 最早天使投资者的回报是1700 倍,Google 天使投资做到了3000 倍。

但是,投资早期的创业公司自然风险也高,差不多一半以上的创业公司会在两年以内死去,死亡原因多不外乎:

1)团队没有足够的生存经验(包括团队的道德风险)

2)Idea 不能兑现

3)找不到客户

4)找不到后续投资人

5)现金流中断

其实,这五个风险因素的核心全都是团队风险,也就是“人的风险”。团队没有经验、没有充分准备怎么就去冒险创业?Idea 没想好、没想透就动手干还能不遭遇到失败?找不到客户是你的产品不行还是你的销售能力不行?找不到投资人是你根本没有投资人的资源、融资的知识,还是明天公司就揭不开锅了但你今晚还在漫天叫价?现金流中断其实还不是综合的管理能力出了问题?总之,统统都是“人”出了问题。

所以,我们把早期的创业阶段称之为“死亡谷”,投资早期的公司,等于在“死亡谷”里蹦极。为了赚取暴利而盲目跳了下去,非常可能摔个粉身碎骨。投资早期创业公司的VC,无异于和魔鬼和死神打交道的人们。

解释一下这张图。

纵轴:收入的增加

横轴:创业行军的时间延伸“创业起跑点”开始下滑然后逐渐往上爬直到“IPO”的曲线:创业公司

的成长轨迹。粗线的、标有A、B、C、D、E的阶梯:创业企业在IPO 前要经过的融资阶段,A轮、B轮、C轮、D轮、E轮 有些企业经过两、三轮融资就上市了,有的四、五轮钱进来了以后还在为生存和前途担忧、挣扎。创业者们,注意千万不要被误导:ABCDE 五轮融资不等于100 万+300 万+800 万+2000 万+4000 万=IPO!每一轮融资都有其相对应的企业价值,光是钱不代表企业价值,一家公司注册资金2个亿,但没有任何产品、收入、利润和现金流,这家公司可以IPO 吗?企业的价值是什么?价值是一家企业自己生血的能力,优秀的企业产生的利润比投入的资金大很多。

“死亡谷”:创业企业从起步到产生收入的阶段。瞧,收入对一个创业企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早期种子期:( 天使/VC)

这是一个企业的洪荒时期,无论有多么伟大的抱负和愿景,都是空穴来风,天晓得能不能变成现实?有人掏钱来支持你创业,管它是几分钱、几块钱、还是几十几百万,其境界和去贵州、去青海资助希望小学一样高尚,否则怎么会称他们为“天使”呢?没有创业者、没有人支持创业,国家不会富强,国家没有希望。

成长期:(VC/PE)

创业公司产生了收入,公司的模式被证实有市场价值,就像一个孩子开始进入发育阶段,要多买些好吃的,让他们能吃得多、长得快。

扩张期:(PE)

出色的创
业企业,就像这孩子长得像姚明,14 、15 岁个子已经1米98,弹跳2米,那身体的机灵劲儿也没话说,盖了帽儿了!这孩子绝对是进火箭队放IPO 的料,需要大钱来发力,比如花钱收购和兼并竞争对手,要让这企业迅速成为行业领袖!

IPO:这不用解释,满街的大妈大爷都明白。

弟兄们,作为一个从创业者蜕变而来的VC,今天咱们说说心里话。我生性喜欢挑战,曾??在创业的枪林弹雨里出生入死????我向投资人们发过誓要帮他们赚回大钱,还把自己毕生的信誉、外加所有的时间、精力、未来也全部押了进去,募集了创业基金来支持你们????我岂敢去胡乱砸钱,岂敢任凭你过把瘾就死?!

早期的创业投资是在“死亡谷”里蹦极。

这里需要的是勇气、智慧、专注、??验、资源????岂止是钱?!创业者们,想好了、想透了就站出来,让我陪你在“死亡谷”里玩蹦极吧。鱼目混珠的,没胆子的,别来这儿瞎凑热闹、一边歇歇去吧。真正的创业者是稀有动物,他们有可能要摔死的,成功的只是少数。

借用《泰坦尼克号》来结尾吧:那个??家对准备跳海的罗丝说:“我看你不敢跳,瞧那冰冷冰冷的海水????你根本不知道它有多么冷,它顷刻间会把你变成冰人????我看你不敢跳, You jump,I jump!”(你跳我也跳!)

创业者们,千万别忽悠我,我最怕的是我们说好一起跳,结果我跳下去了你没跳!
VC的X档案(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创业者们,这句话用在你们找VC 融钱的时候,一样没错。

除非问妈妈要钱,宝贝儿子开口,老妈会在所不惜地掏腰包。VC 可不是慈母,要不是他们感兴趣的行业,他们适合的阶段,你的项目再好,他们才不会塞钱给你呢。换句话说,你不应盲目去找VC,逮住一个VC 就像有奶便是娘似的。你得找准对象,找对了适合你的VC 去攻打,找到钱的概率才会增加,VC 才有可能认你这个儿子。

怎么才叫“找准对象”呢?

1。 VC 投资的方向

VC 并不是什么行业都投或者只要是好项目就投。每一个VC 都有他们自己投资领域,比如互联网、媒体、新能源、生物工程、现代服务业 在你和VC 接触之前,去网上搜索下载一份VC 的清单,然后再去它们网站上好好地挨个儿做一番家庭作业,搞清楚这些VC 投不投资你公司的业务方向。把那些和你不门当户对的VC 名字划掉,专攻那些和你业务方向相关的VC 。别做无用功。

2。 VC 投资的规模和阶段

每个VC 基金都有自己的投资规模和阶段:种子期、早期、成长期。千万别瞎猜,别以为资金规模大的基金就会投很多项目,到处撒钱,容易蒙混;基金规模小的VC 钱少因此行事小心谨慎,不敢随便乱投,难对付。基金资金的多少不等于谁穷谁更有钱,基金是一个专业分工非常明确的行业。

一般来说,不同阶段的VC 投资的资金规模为:

(A)种子期:10 万~100 万美金

(B)早期:100 万~1000 万美金

(C)成长期:1000 万~5000 万美金

明白了吗?你如果要找10 万美金,别自讨没趣去敲成长期VC 的门;你如果需要3000 万资金给自己的企业发发后劲,根本也不用跑去求种子期的VC,即使他们把整个基金都投给你,可能也填不饱你的肚子。

3。 VC 的内线

VC 都是“小公司”,别看他们手里掌管着上亿甚至几十亿美金,办公室里也就这么几杆枪几个人,小小的一个团队。这一点都不新奇,因为VC 的工作是把大笔资金注入到高成长的企业去成为公司的股权拥有者,并不参与企业的运营,不需要打人海战役。

VC 行业的另一个特色,是绝大部分VC 都采用“合伙人”制。因为VC 是一个需要高度个人能力和经验的行业,每个VC 机构都必须有高度成熟的合伙人来相对独立地具体负责投资项目,所以不能像一个企业那样用“总经理负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