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厉害,不,牛逼,老卢真牛逼,
这些本领到底是谁教他的啊?!

卢卡斯没有读过MBA!卢卡斯也没有找过VC 要钱!秘密偏方一定是“速度”, 创业者们请自我检查一下,各位是不是天生喜欢速度?嘿,英雄自古出少年,有创意有闯劲的创业者们,快点呀,再快点,加快速度,光速,超光速!
CEO的财务自修课(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创业团队中一个最普遍的缺陷,是团队 尤其是团队的核心人物CEO,缺乏基本的财务知识和技能。一个不懂财务知识的CEO,即使业务能力再强,在投资人的眼里,他依然是一个笨拙的CEO 、粗糙的CEO 、鲁莽的CEO,瞎眼的CEO,没头脑的CEO 该打屁股的CEO!

辨别“真假CEO”, 只需要问几个简单的财务问题,根据他的回答马上就能分辨出来,不信咱们拖俩CEO 进来测测谎看?

1。 你有公司未来的销售预测吗?

没头脑的CEO 回答:“ 只要钱一到位,我们就马上做市场,销售很快就会起来的,市场是足够大的。”

有头脑的CEO 回答:“ 我们按月做了最乐观的、比较现实的和最保守的三种预测,我们的基本收入假设是 ”

【VC 点评】

“没头脑”的回答应该叫“答非所问”。

“有头脑”的回答方法一听就知道此人是有备而来的,话一出口就知道他懂得做收入预测的基本方法和逻辑,很可能学过MBA 。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许“没头脑”是个朴朴素素的创业者,要是投给他些钱,他一声不吭过两年就金砖银砖一车车地替投资人给驮回来了;而那个“有头脑”的CEO 也许只是PPT 、Excel 文档做得漂亮,实际业绩可能差出十万八千里。但是冤就冤在,“ 没头脑”的CEO 在投资人眼里就是没头脑, “有头脑”的CEO 在投资人眼里就是有头脑;“ 没头脑”就是搞不到钱,“ 有头脑”就是能搞到钱。没办法,世界就是这样不公平。

再公平一点儿说,“ 没头脑”的CEO 只能做做小生意,他的这种朴素的方法是没法用来管理大公司和专业团队的,只能带领一群农民工,不能领导一个伟大的企业最后到纳斯达克上去敲钟。因为“收入预测”是一个CEO 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不全是CFO 干的活。这道题目其实不仅仅是在问“收入预测” 的数字,更重要的是看CEO 懂不懂如何通过合理的逻辑方法来判断和预计未来,并用以管理日常运营。所谓“执行力”, 必须有参照物才能衡量,CEO 执行力的参照物是什么?不就是“收入预测”?!

2。 你公司每个月的运营成本大概是多少?

没头脑的CEO 回答:“每个月情况不一样,上个月花费比较多,总共出去了五十几万,因为买了一批服务器,这个月只有十几万,工资、房租等都在里面了,下个月可能会更高,总共要付出去一百多万,我们把一个小技术团队收购下来了,要支付对方一大笔现金。”

有头脑的CEO 回答:“我们的日常运营成本控制得比较好,每月都在十几万左右,不过我要说明一下的是,我们的业务扩展很快,现金流需求远远大于每月的运营成本,上个月我们有一批固定资产投入,花了三十几万,下个月我们将收购一个竞争对手,对方的股东坚持要部分套现,所以我们必须支付出去一百多万现金作为我们的收购成本。”

【VC 点评】

没头脑的CEO 脑袋倒还是清醒的,每个月总共要花费多少钱记得一清二楚,但是从他的回答里能看出来,此老兄只会算流水账,根本不懂“成本”的确切含义是什么。一个企业的“成本”有很多,运营成本、人工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融资成本、收购成本 每一种成本的含义、比例、进出时间等,都会对企业及其综合业绩产生不同的影响,就像交响乐里有不同的音符, 只有在一个出色的CEO 指挥下,才能组合成一首壮丽的交响曲。

有头脑的CEO 回答了“标准答案”。

这道题目其实不仅仅是在问“运营成本”的数字,更重要的看CEO 有没有通过数字来对企业的经营做“财务分析”的能力,“ 财务分析”也是CEO 必不可少的技能。简单的财务分析是把公司里的收入、成本分类,控制得合乎情理一些;高级一点的财务分析可以


上一章 返回目录页 下一章 
测算出公司里员工的人均产值,分析不同客户或产品的利润收益率,各个部门的效益和绩效;再高级的财务分析可以用来为iPod 算命,分析出一个空白市场中投入一个杀手级产品的定价,产品从0% 到90% 市场占有率过程中的各种其他投入成本,这一产品的市场表现在不同时期对于母公司股票涨幅的影响。如果CEO 自己不懂如何去分析,他如何去指挥CFO 呢?他用什么来判断和决定公司里每一个人、每一个部门、每一笔支出、每一项投资的根据和理由?

3。 你有公司的融资计划吗?

没头脑的CEO 回答:“ 我们大概想融300~500 万,不过公司的融资工作我们和财务顾问签了独家协议,由他们全权负责,我可以给你财务顾问的电话号码,你随时可以打电话给他们询问。”

有头脑的CEO 回答:“ 虽然现在来找我们的VC 多如牛毛,天天都有人来敲门,不过我们不想融太多钱,我们只需要融足未来6个月必需的资金,多一分我们都不要,我们这次融资的额度是8433。2 万 瞧,这是我们融资的商业计划书,其中很多数据不是我们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是请了第三方权威咨询机构出具的中立数据 ”

【VC 点评】

“没头脑”的,别以为他口气硬牛逼,创业公司融资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可以全部扔给别人去干,其实呢?是CEO 心虚,是他无能,是他根本摸不着头脑去哪里找钱、如何找钱,他在故作镇静,躲避在关键时刻被人剥去裤子。

“有头脑”的嘛,不言自明,一听就是一条忽悠VC 的老油子喽。不过到头来很多VC 就是会喜欢这样的忽悠者,把钱砸给他们,原因很简单,“ 有头脑”的CEO 知道VC 心里的念头,知道如何体贴VC:

1。 VC 喜欢跟风,听到说“天天有人敲门”, 头颈就伸长了,生怕错过了机会;

2。 省事儿之心,人皆有之,VC 也不例外。“没头脑”想要的300~500 万小钱,一个上亿的基金要投多少这样的企业才能投完啊?要知道创业者你为找不到钱而痛苦,VC 们为投不出钱去也在发愁啊,他们的钱如果投不出去, 恐怕年底连奖金都拿不到了,所以如果有几个8433。2 万的项目轻轻松松地砸下去,不光年终奖保住了,平时的投资项目管理工作也会轻松很多啊!

3。 这“有头脑”的CEO 明明是在忽悠,但是不管怎样,人家的商业计划书做得工工整整,数据完备,分析周全;做内部的投资报告时,投资经理也不必累死累活去找素材,全有现成文章可以“复制”和“粘贴”, 多省事儿啊!

4。 话说回来,8000 万一旦砸下去,万一泡了汤怎么办?没事的,“ 有头脑”的CEO 把钱烧光泡汤多少,那是两三年之后的事情,那时候这个投资经理早就拍拍屁股离开这家VC,换个门户重新去混了。

5。 VC 是有钱人家的游戏,VC 们的主营业务是“砸钱”,“ 赚钱”是附带的,随机的,砸死九个砸活一个,碰运气吧 弟兄们别心疼啊,VC 亏钱赚钱都是人家VC 自己的事情 怎么样,还要继续测谎吗?好吧好吧,再最后测一题。

4。 有谁知道CFO 、会计、财务顾问的差别?

唉,光天化日之下戏弄“没头脑”的CEO,有点像欺负弱智儿童,太损人了。这样吧,我来代替“没头脑”测谎,说说自己的答案吧。

CFO 就是你的军师

创业者你胸怀大志去创业,把今天一家寒碜的小公司,打造成明天的一家伟大公司,CEO 要指挥舰队穿越波涛汹涌的大海,能把企业带上市、做成行业领袖,得力的CFO 会帮CEO 准备好航海图:预测、分析、融资、路演、上市 CFO 能随时提供你做决定所需要的数据,给你创意和建设性的建议, CFO 看到的是公司财务的“未来”。

会计就是你的大管家

会计是
来帮你管账的,省税,入账出账、账簿做平,账户管理、现金管理、发票、凭证 钱的事情万万不可乱,如果你有个富有创意的CFO,那你一定要找个严格保守的好会计,会计看到的是公司财务的“过去”。

财务顾问(FA,Financial Advisor )是“拉皮条的”

喂喂喂,安静 请安静,做FA 的小同学们,别哭别哭,千万不要自尊心受打击,我也当过投行,所以就算不是嘲笑你而是我自己骂自己吧。

讲个真实的故事。

前不久我们从一个新加坡FA 那里收到了一份商业计划书,是北京的一家网络媒体公司,过程中,这FA 拼命忽悠,百般刁难,迟迟不给我们要求的信息和材料,弄得我们对项目失去了兴趣。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这家公司的CEO 是以前的一个朋友,那天我恰在北京,就顺便给他打了个电话约了去他公司见面,在我到达那里的时候,公司正好在向全体员工宣布:明天开始公司将不发工资,等搞到钱以后再发,愿意留下的员工可以留,不愿意留的今天结清工钱,明天不用再来上班了。

CEO 在他房间里告诉我,这家创业公司一年前开始融资,需要找到300 万美元,有个新加坡的FA 打包票说能搞掂1000 万。所以CEO 大喜,给了那FA 股份,也讲好了很高的提成比例,公司融资事宜全部外包给了这位新加坡FA, 结果那新加坡FA 9 个多月来一分钱没搞到!

CEO 求着说你老兄能不能砸点钱,救救我。我愣住了,也告以实情:我们是机构投资人,有投资流程,再快,一个项目也要起码得经过两、三个月才能把钱搞到位 CEO 说这不行,你救不了我,我最多再撑一个月!一月后,这家公司关门大吉。这究竟是谁之过?是创业者太无知呢,还是FA 太不负责任?

VC 们在市场上争抢项目,这可让FA 给乐翻了天,形形色色的FA 们给初创团队中的创业者们洗脑,常常使人“学坏容易学好难”。创业公司与其请财务顾问,不如CEO 你自己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记住,要想把企业做大,没有财务知识是不行的。

FA 们在创业团队造成的问题是:

1。 误导创业者融钱很容易,好像FA 给VC 打个电话,钱就会像自来水一样哗啦啦地往你口袋里淌;FA 们甜言蜜语使创业者大开眼界:与其辛辛苦苦去创业,不如忽悠个VC 烧钱更好玩。

2。 FA 为一家小公司融钱,要花的时间精力和为一个大项目搞钱不相上下,一样花时间,不如一次多搞点钱,这样FA 按比例提成赚得更多;所以明明你只要300 万,FA 拼命鼓捣你融1000 万,你受不了诱惑,见钱眼红,连连点头,还以为人家FA 对你情有独钟帮你大忙,却不知你已被人在暗地里活活送上了一条死路。

3。 别以为投资人都是傻逼,可以去蒙、去忽悠。公司真实的资金需求量在投资人的尽职调查中是会暴露无疑的,投资人绝对不会你要多少钱就给你多少钱。说了大家别见笑,我还碰到FA 把创业公司今天的估值用投资到账三年后的PE 20 倍来计算的,要是没有基本的财务知识,创业者你马上被FA 的戏法给蒙倒,还以为FA 本领高过了天。

4。 FA 对你公司没有长久的兴趣,他的目的就是尽快忽悠一个投资人砸钱,他好拿了提成就走人,公司过几年死了也和他毫无关系。

以上所讲的例子可能比较极端,但是时有发生,因为太多创业团队的CEO 没有最基本的财务知识和判断力。老实说,如果CEO 缺乏基本的财务知识,别说今天去忽悠VC,就是将来有上市的机会,也不会轮到你的头上。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第一次创业的CEO,每晚都得抓紧上点儿自修课。
手好痒,我真想借《夺宝奇兵》中印第安纳?琼斯的那根皮鞭去抽打那些异想天开、心比天高、自以为是、好说懒做、懵懵懂懂的创业者们 不过这第一鞭,还是让我先狠狠地抽我自己吧!

鞭刑之前,先数落一下创业者的罪状,尤其是那些初次创业的创业者们。

初次创业的创业者中,有勇气、有脑子、有技术、能在别人看不到机会时而直觉到大任已经从天而降临于斯者,大有人在。但是,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早期的创业者当中普遍缺乏的,是他们对财务“数字”的热爱 简直就像是中国人当中普遍存在的先天性缺钙现象,或者可以称之为弗洛伊德的“集体无意识沉淀”。

这里所谓的“数字”, 并不是说创业者们没想过要去赚它个百万千万, 也不是当他们在网上又读到了谁谁谁搞到几千万、几个亿而由衷地热血沸腾、心花怒放的那些个数字 这里的数字是指一个早期创业公司内部必不可少、生死交关的财务数字。说得更加具体一点,创业公司的财务计划不是费用清单,不要罗列一堆服务器和电脑的价格,外加几十个人的两年工资就宣称这是你的财务计划了。财务预测的核心是要看到你有多少钱流进,多少钱流出,什么时候公司收支打平、产生利润。创业者们既然都如此自信可以赚大钱,你能不能1+1=2,2+2=4,一分钱就是一分钱、一块钱就是一块钱,白纸黑字算出来给我看看?至少这样可以让我胸有成竹,放心地和你一起去蹦极、一起去发大财。

向VC 乞讨,如果你没有令人信服的财务预测,是很难蒙混过关的。事实上,最让VC 头痛的,也常常是早期创业团队的财务预测能力。另一方面,永远有那么一批又一批懵懵懂懂的创业者,他们自信能赚到大钱,梦想VC 们会大胆地掏出钱来砸进去跟他们走,于是千方百计地找理由逃避做作业、拒绝对财务预测下功夫,就好像他们不愿意花时间搞掂一个女朋友,宁可整天沉湎于自慰,也许这是创业者们身上的原罪。

随便抽几封我今天收到的“自慰”邮件,尽管发件人是诚实真挚的,但都应该抽上几鞭:

“我们目前还无法测算收入,但是可以向您保证,今天的市场占有率,等于未来的收入规模 ”

“因为自己学的不是金融 财务报表(收入预测表之类的), 实在是没有办法写下去,知道能赚大钱但是实在无法 瞎掰 这些数字 ”

“说实话(我们)目前还不到做财务预测的地步,我们希望能先融一、二轮资,先生存、先积累一大批用户以后再谈发展。请您相信, 我们所处的行业是需要先有大量投入、才可能讲收入的 要拼到最后才是最大的赢家 ”

“您是这方面的专家,建议在你们基金进来了之后,可以帮助我们做(财务预测) ”

我只能以身作则,第一鞭先打自己,然后我才有资格来骂人、训人。如果谁愿意上来剥光衣服先被鞭挞一顿,品尝一番皮开肉绽的滋味,同样也可以获得说话的资格。否则,就在下面好好听着、看着,不准插嘴,不得喧哗。总之,不受一点大苦大难,人是不会大彻大悟的。

好,开始鞭鞑我自己:许多年前,我第一次向VC 讨钱。我那时心里想的和你们完全一模一样,我也曾认为,VC 、VC,不就是维他命C嘛,你们要我做的那些个财务预测中的数字有个鸟用啊,你们不给我钱,我拿什么去点火呀,火不熊熊烧起来,我怎么能知道会不会赚钱呢。

不过,我那时的胆子还没你们大,至少表面文章我做得好多了。我通过关系结识了我第一个财务顾问(此人现从华尔街搬到了北京,继续忽悠小弟弟小妹妹,嘿嘿), 请他来帮我做财务预测去给VC 交差。他是出自名牌大学的MBA,在华尔街高就,座驾是宝马,身披阿玛尼,签字用万宝龙,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有品味、有见识、有学问,满口都是我第一次听说的专业用语,什么“multipl
es”,“forward looking”,“growth curve” 总之,我听不懂的还多着哪!他的这副架势多少让我这位创业者相形见绌,失落感也油然而生,唉,下辈子再也不当这种讨饭的创业者了,还是努力考试进个好学校好好学习,将来老老实实当个Banker 吧。

他问我,你要找多少钱呀?我实在是连自己都不清楚我到底需要多少钱,我递给他几页业余选手写的商业计划书草稿,试探地问:“ 几十万吧,能搞到吗?” 他大吃一惊“才要几十万?那有什么搞头哇,要搞就搞多一点嘛, 我看你先弄它个500 万吧(后来计划做到了2000 多万)。”天哪,到底是专业人士本领大哦!我茅塞顿开,相见恨晚,他的每一个字都说到我的心坎里去了, 天下居然还有这么理解和体贴我的人呀?! 我当即拿了一大块公司的股份奖赏给他,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

重赏之下,他工作还算努力,他搞来了一些可以做参照的上市公司的报表,帮我这个小小的初创公司的收入预测大大地提高了几十个级数,使劲在预算中给我加了几级工资,除了公司需要的投入资金和运营流转金以外, 他还专门为我设计了一个公司的“对外投资部”, 因此很快融资的金额又从500 万上升到了2000 多万。我看在眼里乐在心底,钱当然进来得越多越好, 贪婪是人的天性嘛。他还引荐了凯雷基金、德州太平洋基金这样的巨大无比的基金朋友给我,我本以为,在这么多的钱堆子里搞出它个2000 万来,岂不是太小菜一碟了。

直到碰得鼻青眼肿,我才明白,即便是这样的高手,即便下了这么大的猛药,也没有药死一只VC,找钱真是不容易。无论你是闭着眼睛瞎忽悠、还是自以为是地拼命包装拔高,都不一定能真正骗到钱。没有一个VC 会瞎砸钱,即使瞎砸,你也得先要提交一个逻辑清晰的财务预测。这次创业融资经历了一场拉锯战,我拿了厚厚一叠商业计划书和财务预测到处招摇,不知道见了多少VC,磨破了多少层嘴皮,还差点儿翻船。

最后,2000 万没融到,融到的是其中很小一部分,而且融到钱所用的财务预测也不是他写的那份,而是我自己后来笨手笨脚在油灯下硬着头皮重新做出来的。

不过,天助我也!被迫自己亲手做了一次财务预测,却有了意外的发现和惊喜,尝到了做财务预测的甜头。我突然对自己的业务刮目相看了,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把握,像是一个1800 度的近视眼者突然戴上了新配的眼镜,眼前的一切突然地变得清晰起来。我顿时领悟到了,作为一个创业者,必须时刻牢牢地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知道如何做财务预算的CEO 是不合格的,是VC 投资的最大风险。

财务预测使我清晰了自己的方向,知道了自己什么时候必须进钱,否则就会翻船,什么时候必须束紧裤带,什么时候可以奢侈一下搞场员工大餐,什么时候可以偷偷乐,什么时候要暗地里发愁,什么时候可以试试铤而走险,什么时候会发大财 财务预测是创业公司(其实也包括成熟的公司)CEO 们手中的命运罗盘。

即使到了现在,我的团队里有了一个个的职业财务高手,我还是会像个不识字的老红军那样,在决定做任何一个项目投资之前,自己找个安静的角落,把项目财务预算中最基本的数据抽出来,自己重新做一遍测算。我是个在枪林弹雨里都不怕死的人,但是在“数字”上我是个保守、保守再保守的胆小鬼,我一定会将你给我的成本预算翻倍,再把你的收入预测打成一折,看看这项目是否还有胜算的可能,如果有,那对于兄弟你,我满怀信心地套上绳子蹦极吧!

创业者们,求求你做做练习吧。你稍稍花点功夫,就会看出你眼前的一轮明月可能只是脸盆中的倒影,你仔细分析分析,也许会突然发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于
那些顽固不化的创业者们,我都自己扛着十字架跪在你们面前接受鞭挞了,睁开眼睛看看吧,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绝招,能使你们认识到财务预测和“现金流”对于创业公司的重要性。《国际歌》响起,让我以血肉之躯再嘶声力竭地喊一声:醒来吧,创业的人们,预测和计划你的现金流,抓住你生存、融资、发展的命脉,财务“数字”是一个创业者,一个年轻的CEO 必须时刻紧握在手里的方向盘 创业的道路崎岖不平,公司里要是没有钱进来,你照样有开销,房租每月要付、员工工资每月一分都不能少,长此以往,总有一天会出现捉襟见肘、革命航船不知所向的局面。信不信由你,一旦到了这一步,什么事情都由不得你了,恐怕连你的贴身秘书都会晚上一回家就忙着到处发求职信。

创业者们,你如果自己有钱,完全可以像愚公那样去创业。愚公的目标是宏大的,也是非常清晰的:移掉自家门口的两座大山。但是愚公家底厚,所以他不用去融资就能把这件事搞掂。瞧他决心已定、驷马难追,每天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挖山不止。他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的工资我早就全部准备好了,是永远都发不穷尽的,有没有收入是无所谓的 ”

可是你没有愚公那么富有,你还要求爷爷告奶奶地找VC 要钱去创业,你得先做好家庭作业,做出你的财务预算来,否则你逃不掉VC 们的点穴功。VC 个个会点穴功,每次都点在创业者的软肋上:财务预算。

千万别说这未来你没法测算,要不要咱们一起掰掰手指看?这个过程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做三件事,一点都不难。

(1)假设。假设你要办一个网站,你的收入模式是互联网广告。

需要多少员工你最清楚,你说吧。

房租、水电、差旅,你不说我也可以判断,就算是我的一倍,或者两倍?

电脑、办公设备之类的费用,你说出员工人数,我到网上一查就出来,你找也行。

广告例价单,不用自己想了,Google 、百度、阿里巴巴网站上下载后打对折。

网站推广费,好哇,你撞到我枪口上了,告诉你,我创业干的第一家公司就是广告公司,全世界最大的品牌推广案我都做过无数个,现在当VC,这都是我的行业资源。花广告费和花VC 的钱不一样,VC 的钱是可以拿来烧的,广告费是要看效果的,不行就得停。告诉我你获得每一个用户的成本是多少?你每一个活跃用户的成本是多少?你每一个付费用户的成本又是多少?

(2)收入预测表。你要是笼统谈收入的话,这件事很难,巴菲特也做不了;你要是笨人笨方法地做,它很容易,越具体越容易,咱按月来做吧,咱也来玩一玩幼儿园小娃娃们办家家:

三个月建网站,三个月公测,第七个月开始正式计算流量卖广告 天呀,我也太抠门儿了,再多给三个月吧,第十个月开始正式计算流量卖广告,这样行了吧?

算你十月份刚开始卖广告,手段还不熟练,十月份收入可以照样计算为零,够讲情理了吧?那十一月、十二月;明年一月、二月、三月 一直加到第三十六个月,细心的话可以再计算一下节假日期间可能的起伏,粗心点儿的话就算个合理的月增长率,这样总会加了吧?

(3)现金流表。加减法,这一步我不逼你了,让你读一年级的儿子或读三年级的女儿,老婆、女朋友、妈、姨、叔、奶奶、外公 谁代劳都没问题。

把“假设”中的成本 人员工资、房租、电话、差旅、也按月算出来;

减掉“收入预测”, 功课完成。

信不信由你,做完这门功课后的“数字”一定会使你心跳,也许你真的找到了一棵摇钱树,也许你会汗颜,那项目压根儿就没法玩!

创业者们,看在你初次创业的面子上,就饶了你,不必做什么资产负债表,也不必计算什么投资回报率。给我把三份最简单的作业做出来:(1)假设;(2)收
入预测表;(3)现金流表,不做完,不准睡觉!

功课做好了,洗把脸,自己对镜子照一照,要是能够正视自己,还是信心十足,你可以来敲我的门,我在等你。
第二次的创业者(1)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 全屏阅读

创业者都像是希腊神话里的西绪福斯(Sisyphus): 在人类中以机智聪明闻名,囤积了大量财富,后被宙斯惩罚,每天必须用尽全力将巨大的石头推到陡峭的高山顶上,然后,石头会自动滑落滚回山下,他要从头再来一次,重新把石头从山脚下推上山顶,周而复始。创业者当中有很多人成功地创了一次业,还会梅开二度、梅开三度地再去创业。

VC 最喜欢“第二次”的创业者。

因为第二次的创业者有过“第一次”创业成功的经验,“ 证明过了”自己的能力,尝到过赚大钱的美好滋味,知道了成功的秘密,因此他们第二次创业成功系数要比第一次的创业者大得多。所以成功了的创业者,第二次创业再去找投资人融钱,VC 会争着塞给你大钱,生怕错过机会。

第二次的创业者是否会是必然的成功者,甚至成为“成功专业户”, 永远都会成功呢?这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第一次创业的成功,毋庸置疑,给第二次创业预先买好了一张进入VC 大门的VIP 门票。

换个角度想想,好像逻辑上又是说不通的,你第一次创业成功,赚了大钱,为什么第二次还要找别人去融钱?自己摸出钱来砸不就得了?

说起来也真有意思,许多创业者第一次创业,历尽千辛,艰苦卓绝,最后终于万里长征大功告成。第二次创业他们绝对不再重复自己的过去,不犯第一次创业时犯过的错误,不在同样的道路上再走一遍;第一次创业,为了一个Idea 耗尽心血,第二次创业,一打Idea 齐头并进;第一次创业时在车库里或者一居室的客厅里开始,第二次创业,在CBD 甲级写字楼顶层里高瞻远瞩风光靓丽地开始;第一次创业,CEO 起早摸黑,自己写程序见客户叫盒饭倒垃圾过的是猪狗不如的生活,第二次创业,秘书倒茶副总起草文档公务舱五星级酒店创业峰会的坐上常客;第一次创业的目的是证明“我是否有个good idea”, 第二次创业是证明“我是否是一个成功人士”

不过你说奇怪不奇怪,迄今为止,我们听到的几乎所有激动人心的创业成功故事,都是出自“第一次”的创业者,Google 、Apple 、Yahoo 、微软、亚马逊、eBay 第一次创业,就像第一次坠入情网,那种如痴如醉的疯狂, 那种舍生忘死的浪漫,那种步入未知、挑战极限的决心,那种接受任何责备、任何拷打、宁死不屈的顽固,那种年轻赤诚的心、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不惧怕失败、不怕摔死的拼命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