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


与Google轻轻地擦肩而过(1)

因为那几年三天两头往硅谷飞,所以我实在记不清这个故事到底是发生在98 年还是99 年某个夏日的下午了。

那天我和Excite。 的创始人Mark V。 H。 在Palo Alto 的一家餐厅共进午餐。已经是下午三点钟了,餐厅里仅有我们两位顾客,我们坐在沿街落地窗边的餐桌旁。Mark 是当时硅谷的风云人物,也是个亿万富翁。他还在斯坦福读书的时候就和同学创办了Excite。 搜索引擎公司,Excite 紧随着Yahoo 上了市,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二大搜索引擎,老大当然是Yahoo 。

其实Yahoo 创立的时候根本就不是搜索引擎,而是一个网址目录(Directory),所以要是讲互联网历史的话,Excite(开始时叫Architext)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名副其实的大众搜索引擎了。我在95 年的时候就开始涉足中文搜索技术,但Mark 和我这时不仅对搜索已经没了兴趣,就连互联网,哦不,是对“文字的”互联网都失去了兴趣,让我们感兴趣的是带声音、带视频的那种互联网,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宽带”。

那时搞宽带,好比今天我们要将马路上跑的汽车的动力从汽油统统换成电池,真的非常具有挑战性。即使在美国,那时候大部分人上网还是靠电话线拨号。所以Mark 和我企图在黑暗里寻找到宽带的杀手级应用,可谓是超越了时代3~5年吧,特有天行者的感觉,好像自己穿越了时空、不再生活在人间。

正当在加州的阳光下懒懒地打发各自盘中的食物时,我俩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窗外马路对面,沿街小店的二楼房顶上突然爬上来两个小伙子,他们将一块白色旧床单做成的横幅挂在了二楼的沿街墙上,上面有六个五颜六色的字母:“Google”,下面有一排黑色的小字“The Next Generation Of Search Engine”(下一代搜索引擎),顶上方则写的是“Grand Opening”(“隆重开业”,换用今天更加in 的话该叫“绚丽绽放”)。

Mark 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这些毛孩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还什么搜索引擎呐,搜你们个头啊!”其实Mark 也刚刚三十出头而已。但是无论如何,那时我俩都200% 地坚信这个地球上搜索引擎的天下疆土早就已成定局,由当时的四大上市搜索引擎公司各占一方:Yahoo; Excite; Infoseek; Lycos 犹如不可一世的四大天王。

吃完饭出了餐厅,Mark 戴上墨镜,开着他的跑车扬长而去。我呢,因为六、七点钟还要在附近见另外一个人,所以独自在街上逛来逛去,消磨时间。那条街不长,两边是两层楼高的矮平房,一楼都是沿街的小店,二楼是公寓。在马路上从头到尾逛了几个来回以后我有点心烦了,正想找家方便店去买一听冰镇饮料来提提神,却发现自己又徘徊到了那块挂着“Google”白布的商店门前。也许是实在无聊,也许是出于对“下一代搜索引擎”的最后那么一点好奇心,我决定沿着楼梯上二楼,去看看这些毛孩子们到底在玩些什么花名堂。

二楼是个不大的公寓,房门口还有一个楼顶露台,好家伙,三、四个小伙子正在上面拖着自来水管打水仗,玩得不亦乐乎。

见有客人上来,小伙子们停止了楼顶海水大战,大声叫着“有请第一位”便热情地向我迎了过来。我愣住了,怎么我是“第一位”?什么意思啊?经过一番相互沟通,才明白原来那天晚上是Google 的开张派对,小伙子们在阳台上浇水,让被加州阳光暴晒了一整天的阳台快些清凉下来,他们还以为我是第一个到场的应邀客人,而事实上我是不请自来的。

我敢肯定地说,不亲临其境的话,没有人可以想象出Google 那时的办公室有多么简陋,比起附近那些超级奢华的Yahoo
、Excite 、Netscape 、@ home 的办公室来,Google 这间二楼的平房、几张旧木板桌子、木板椅子、零星几台电脑(当时的Google 大概还寄生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网上),用“希望小学”的场景来形容绝对不过分,真的,一点儿都不夸张!

对于我这个不速之客,小伙子们没有冷落和怠慢,也许Google 那时根本还没有资格让来自全世界的膜拜人群踏破门槛。其中一个矮矮瘦瘦的小伙子,自我介绍说是斯坦福的一个研究生,现场打印了几页Google 服务器群的拓扑图,滔滔不绝地给我介绍起Google 的搜索原理来。我一边听他讲解,一边心里暗暗冷笑,Mark 不是说了吗,都什么年代了,还搜索引擎呐,搜你们个头啊!

不一会儿,唧唧嚷嚷又上来了一拨人,看上去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同学,他们中一个白白胖胖的见我是一个陌生人,过来和我握手聊天。他连名片都没有,随便撕了一张纸条写了个邮件地址和电话给我。地方小,人多,这帮穷酸小子们连什么吃的喝的都没有准备也有脸皮开派对,叽里呱啦尽在说他们自己学校里的那点臭事儿,打打闹闹实在无聊。唉,我想,这世界上还有多少重要的事情在等着我去处理哪,别呆在这里浪费时间了,再看了一下手表,和我要见的人碰头的时间也差不多到了。

于是我从人缝里挤了出来,下了楼,拍拍衣服,顺手把那几张打印的拓扑图、包括白白胖胖小伙子手写的那张破纸条,统统扔进了路边的垃圾箱里

 

2000 年,办公室里来了一位在上海东华大学读博士的实习生,电脑坏了,所以我把自己备用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借给了她。一星期后她把电脑还给了我,我重启时发现她把浏览器的主页设成了Google,我顿时眼睛一亮:这不是那条白色横幅上的几个字母吗?!

过了几天,我在网上偶尔读到报道关于VC 历史上第一笔超过2500 万美金的A轮投资:Google??!!

过了几个礼拜,我在一本杂志封面上看到了那个白白胖胖的小伙子(他好像结实了点,也显得成熟了些),名字叫谢尔盖?布林???!!!

过了几年,Google 成了纳斯达克历史上最轰动的一桩IPO,谢尔盖?布林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年仅30 岁!

后来又读到了Google 的发迹史,压根儿一个韩剧式的灰姑娘故事。

听好了啊,创业者弟兄们,以后别老是再扛着Google 的股价来和我攀比你公司的估值,你们可知道Google 曾经的估值是多少吗?告诉你们吧:一文不值!

赖利和谢尔盖这两个斯坦福大学的穷学生,在Google 诞生之后的将近四年中,求爷爷告奶奶地没少敲投资人的大门,结果无一例外,统统吃了闭门羹。即使到了Google 的用户流量三天两头把斯坦福大学的校园网都搞瘫痪了,也没有引起任何投资人的兴趣。大学里三番五次勒令他俩把网站从学校的服务器里搬出去,差点儿把两位年轻人逼良为娼。有一天赖利破罐子破摔,对谢尔盖说:“咱俩他妈的别再硬撑了,干脆,把这没人要的破玩意儿给卖了得了吧!”于是两人跑遍了AOL 、微软、Yahoo,开价60 万美元但心理价位仅仅30 万美元,结果呢,统统被嗤之以鼻,无人问津。

上天无门、入地无缝,正在痛不欲生的绝望时分,天上飘下来一片洁白的羽毛,天使来了。

天使是位可爱的老头儿,名字叫安迪?贝托尔斯海姆,他曾经是Sun 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安迪没多吭声,递给两个小伙子一张支票:10 万美金。于是,靠着这张10 万美元的支票起家,两个人一步步打造出了今天的Google,而安迪? 贝托尔斯海姆的那10 万美元呢,后来变成了将近3个亿,翻了三千倍!

一个多么美妙的麻雀和天使的神话

读完了Google 的这篇前传,我捶胸顿足、后悔莫及,那年那天,我为何不在那楼上的破屋子里再多磨蹭一会儿,虽然自己那时还没有开始投资生涯,好歹塞给谢尔盖个十万八万也是不成问题的,今天即使没有三千倍,三百倍也行啊!

痛定思过,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在镜子前指着自己的鼻子臭骂了一顿:

“瞧你这小子多势利眼呀你!

“人家谢尔盖穷的时候没钱烧、租不起办公楼、买不起高级办公家具,

你就不把人家当人看?!“你成天奔那些个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家里钻,跟什么Yahoo 、Excite 、

Infoseek 、Lycos 抱团搞关系傍大款,他们有哪点儿比谢尔盖小弟弟强啊?!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如今Yahoo 、微软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Excite 、

Infoseek 、Lycos 当年的天王巨星古今将相在何方?孤坟荒冢一堆草就没了?

“做事先做人,赚钱也要先做人,听见了没有、记住了没有?!”

我把自己扇了个体无完肤,恨不得地上有一道缝,可以钻进去躲起来

从屋里出来以后,啊,这世上的一切都变了模样,用除去了势利、返璞归真的目光,我看到天空是橙红色的,草地是五彩的,遍地的蚂蚁和蚯蚓在朝我欢笑,金鱼儿在悬崖顶上跳舞,一群群喜马拉雅熊在天上飞,宫崎骏翘着脚坐在月牙儿尖尖角上向我招手

我开始相信这世界上是会发生奇迹的。

我开始相信天上是有天使的。

我告诫自己站稳,脚踏实地站在地上。

我不时地提醒自己,看清楚想透彻再迈出每一步。

我认命了:该你赚的你想推都推不掉的,不该是你的送到眼前你也是看不见的,千万不要去竞价,不准贪婪!

感谢红杉(当然还有KPCB1)发现了Google,终于为我们复仇把比尔?盖茨给干掉了

警惕Google 在掌握政权以后会蜕变为又一个微软。

假如 假如今天又有哪个年轻的谢尔盖真的要去把Google 和百度干掉,我卖房子卖车子卖血卖腰子也要支持他,帮他买一把魔剑,送他去勇敢屠龙,开创美丽新世界2。0 让我也彻彻底底过一回做天使的瘾。

世界上永远有后来者,每一个巨人都有诞生时呱呱落地的那一刻,每一个伟大的公司都有艰难的第一步。

我们身边那些个其貌不扬的小伙子和流着鼻涕的小姑娘,谁说他们哪天不会成为谢尔盖和希拉里?

奇迹此刻正发生在你面前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想起自己与Google 当年这份失之交臂的情缘,耳边就响起那首歌:“Never Say Never ”。

注:KPCB(凯鹏华盈)成立于1972 年,是美国最大的风险基金之一。林总是我敬佩的一位成功创业者,虽然家缠万贯,却开着一辆用了10 多年的旧车,天天“破帽遮颜过闹市”,低调再低调 林总酷爱创业的“Idea”,看准了一个创业者,不惜血本,大钱砸下去,押宝毫不手软;他不像某些VC 那样“千呼万唤始出来”,要求什么“商业模式”、“财务模型”、“预测”、“团队”、“竞争力” 对于林总,这些VC 的术语未免奶油味儿太重、太书生意气,林总的方法总是直截了当、单刀直入、一针见血:“我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

林总砸钱买的是什么?是创意、是创新!

林总的这句名言“我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像照妖镜,常常能把人问得张口结舌、面红耳赤,一时间江郎才尽、无言以对。无数创业者平时口口声声“要是有足够钱,我就能如何如何”,林总在他们面前甩了一个亿,真有胆子过来捡钱的人几乎没有。信不信由你,你不妨用这句话来问问自己,或者索性装扮成林总的模样,去那些“VC 创投高峰论坛”门口摆一个Pose,对那些手捧商业计划书前来碰运气的创业者们,大声地山寨一句“我给你一个亿,你能干什么?”看看下面剩下几个人还有说话的力气?

细细品味林总的这句话,就不难体会出两层朴素的含义:

1。 创业绝对不是钱的问题。

2。 创业者必须是个创新者。创业就是创新,不然的话人人都可以说:“林总啊,你把钱给我吧,我也去开个 国美 连锁大卖场吧,我也去珠海开发房地产吧,我也做一个YouTube 、MySpace 、《魔兽》、 支付宝 、 狗扑 、 犹酷 、 开膛网 吧 ”没人敢这么说是因为人人明白忽悠至多只能骗些小钱,搞大钱是要凭真功夫的,真功夫就是创新、创新、创新!!!

创业就是要创新,不玩点儿新名堂,VC 怎么会对你感兴趣?没有点儿新花招,你怎么能够击败竞争对手而成为市场的宠儿?没有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新用户体验,怎么会有消费者青睐你、掏腰包大把大把付你钱?当然,创业也未尝不是没有人去卖山寨机、去偷工减料把同类产品做得更烂卖得更便宜,去靠“让利”和“打折”作为自己抵挡竞争的武器 人生难得几回搏,一旦你走上了创业之路,一定要想好,十字路口,向东走还是向西走?

创新的敌人是我们自己

先别骂街,逞口舌之快批评什么中国人没创意、不能创新是乱扯,先问问你自己吧,谁也没有拦着你不让你去创新,假如给你无限的自由、给你足够的钱 你就能够创新?呵呵,想得倒好,创新谈何容易?!创新非常非常难,创新非常非常苦,创新是在和“不可能”展开拉锯战,创新是奥马哈海滩上的一场肉搏战。

人们常常误解“创新”,以为分析一下市场数据,就可以马上“创新”出产品去填补市场空缺;回头看了一下历史,就以为自己能够看清未来。所以常常有人以为:因为PC 时代到来了,为了弥补市场的空缺,所以乔布斯发明了个人电脑,比尔?盖茨发明了Windows 错也错也,乔布斯发明苹果电脑完全是由着自己的兴致干一件自以为是充满刺激的事情,比尔?盖茨的Windows 垄断了PC 操作系统完全是因为“蓝色巨人”IBM 在错误的时间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昏头昏脑地送给了比尔?盖茨一个发大财的机缘。

其实,人类预测未来的能力很低。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一个爱因斯坦?为什么苹果从树上落下来砸到那么多人脑袋上却只有牛顿想到了“万有引力”?为什么千百个山寨机中只有一个iPod 、一个iPhone 鹤立鸡群?直截了当问你吧,你能不能告诉我,10 年以后你如何听音乐?你会不会还继续使用你那台老掉了牙的iPod?iPod 到那时应不应该被颠覆掉?如果你能够看到未来,能想出将会取代iPod 的新玩意儿,那么,全世界的VC 都会抢着过来砸
钱给你,让你去把乔布斯这小子给灭了,让他到时候也来跟风造山寨机。

创新是个神秘的过程,谁要是拍胸脯说自己知道如何创新,那是呓语。

1。 世界上的“创新”、“发明”、“创造”几乎都事出偶然,需要灵感、需要天赋、需要智慧、需要运气

2。 “创新”是一件美丽而痛苦的事情,就像一个生命的诞生,是因为炙热的、死去活来的爱,要经过漫长的十月怀胎,要经过分娩的阵痛

3。 “创新”通常不发生在大公司里,GE 、海尔、HP 、联想无时无刻不在吹嘘自己“历久弥新”,其实那都是他们在画饼充饥自欺欺人,“创新”往往诞生在其貌不扬的创业小公司里。

4。 “创新”没有捷径。“创新”哪有拷贝容易?盗版更痛快!不必动脑筋、不用交学费、没有R&D(研发)的成本和时间投入,在别人浇水松土种成的大树上摘现成的桃子吃,多省事儿!

5。 “创新”需要性格、勇气和偏执,我就我就我就我就!!!

6。 “创新”需要坚持,需要甘受寂寞,需要韧性,需要“傻劲”,需要马拉松长跑。

7。 “创新”需要尝试,不成功、再试,再不成功、继续试,还不成功,依然继续

8。 “创新”后面的推手好像是上帝

以为创新很容易,这种想法无异于“意淫”,空想而已,自己安慰自己。

“创新”,首先是创业者战胜了自己。
有位伟人曾经说过,人类有天生的惰性,要是哪一天我们可以停止劳动,大家立刻会放下手里的活儿,停止努力,去吃喝玩乐 人类天生有一种惰性,守旧、固步自封,谁说我们的社会需要创新、需要进化?君不见,每一次的社会改革、技术革命都要花费比我们想象的和希望的更多、更长的时间,甚至还要经历流血牺牲,生灵涂炭。

世人都以为自己最聪明,总是用历史的轨迹来判断未来,用现成的条条框框来解释未知,以他们的习惯来怀疑和判断新生事物 创新者,你站在满地球喝得稀巴烂的醉鬼当中,总是被当众嘲笑 请问,哪一个“创新”是一问世就立刻被世人称颂叫好的,就像什么“新党”、“革命党”之类,哪一个不命运坎坷、不招致杀头之罪?!

创新者,是那些“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是我行我素、桀骜不逊的人,是那些与世人格格不入、无事生非、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对世俗观念、条条框框不屑一顾的狂想症、神经病、疯子、劳碌命!

当“创新”战胜了我们自己以后,它面临更大的挑战是向世人证实自己的必然崛起,赢得世人的普遍接受。不幸的是,这个过程通常漫长而痛苦,就连Google 都曾不为人们所看好,Google 不是曾经在Yahoo 、微软、AOL 这些天王巨星那里被廉价叫卖而无人识货、无人问津吗?!为什么?为什么?!

创新者其实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Idea“被偷”,创新的事物在开始时总是被社会拒绝,总是遭到芸芸众生的耻笑,要是大家都来偷你的新主意,来抢购、抢用你的新产品,那你可算是交上了大运!

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充当“创新”的裁判,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充当创新的“权威”。创新的Idea,只有动手试验,只有把它推出实验室投入社会和市场的大熔炉中去,才能辨明真相,揭晓谜底。最悲惨的情形是创新者手脚太慢、成本太高,在你还没有爬到“引爆点”的时候,你的力气已经用尽,弹尽粮绝,钱已烧光 “创新”的试验需要“速度”、需要“低成本”。

记住,要让“创新”被社会认可、被市场接受,让千千万万的消费者也和你创新者一样激动地尖叫 这是一场比你战胜自己更加严峻的挑战。
说中国人创新能力差,实在不是空穴来风。我们的市场上充斥着这么多的“山寨机”、“假名牌”、“冒牌货”、“拷贝”、“盗版” 为什么?为什么?!

我们习惯于廉价,甚至为了廉价而容忍“价廉物不美”;我们习惯于赚力气活儿得来的钱,我们最喜欢来料加工,因为这不需要动脑筋 我们可以OEM 替别人加工成衣、加工球鞋、加工电器 我们还可以替人家加工汽车,据说到2020 年,世界上超过70% 的汽车都将在中国组装,但是我们自己却不会设计汽车引擎,所以外国哪家汽车公司要倒闭了,我们便带着大钱像个大款大模大样地去收购。

我们不喜欢给自己提问题,不擅长独立思考,不允许反面的声音,坚持“现实的就是合理的”,所以怀疑、责问、刁难、压制、扼杀各种对我们权威的挑战、对进步的尝试 我们中国人想到人,就联想到打工仔,把出卖体力当作人的最大价值;我们嫉妒精英、排挤创新者,我们不推崇个性的价值、思维的价值、智慧的价值、创造的价值、创新的价值、知识产权的价值、人的价值 我们满足于填饱大家的肚子,对不懂的事物宁愿一知半解,喜欢唯唯诺诺君君臣臣的假情假意,习惯于热热闹闹皆大欢喜地将就在充斥着三聚氰胺的危机四伏的虚假繁荣中。

我们的国家,最可怕的现象是重视逻辑思维,忽略形象思维;左脑受宠、右脑冷落;我们的学习以“通过考试”为目的,所以我们从小就养成了循规蹈矩的思维习惯,不准做错题目,不得胡思乱想,我们要求我们的后代循规蹈矩、膜拜条条框框,培养孩子们对世间万物形成心理定势与固定思维。

所谓“应试教育”,无异于大人们设计好了进入监狱的路线,让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像犯人一样循规蹈矩一步不能走错,否则就罚你,最好的学生不是人,应该是机器!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我们的文化体系哪里有什么“想象力”可言,借用鲁迅的话来说,是“杀人杀人杀人” 鲁迅爷爷倒下去多少年了,今天我们的学校里依然在继续玩杀人游戏。

不尊重“知识产权”、不尊重“个性”,是“创新”的大敌。

创新、创新,都说咱中国人什么都行,就是创新的本领差一点儿 创业的兄弟姐妹们,大家同不同意、认不认命?!
“创业”,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就是两个小伙子在车库里,或者在学生寝室里,侃出了一个Idea,然后找到一个投资人,经过几句话讲解,投资人拍手叫绝,10 分钟内当场拍板,砸下2000 万美金。然后两小伙子招兵买马加班加点,推出产品和服务,结果一炮打红,于是公司迅速上市,股价直冲云霄,这两个小伙子也一夜之间成为百万富翁、亿万富翁 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是极少发生的,要是人人创业都有这样的运气,创业杂志上写得再好的故事都没有人会去读了。

创业难,困难的第一步是创业的Idea,拍拍脑袋出来的Idea 根本不值钱,能经得起推敲的Idea 是百里挑一的。

好的创业Idea 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这个神秘的过程其实不全在脑子里,从来没有一个高明的Idea 是在大脑里十全十美地生成,拿出来就能开花结果的。创业的Idea 就像十月怀胎,在动脑苦思冥想和动手大胆实践的交织运动中,Idea 才能像个胎儿一样发展成长。可悲的是,创业者们大多没有产妇的福气,没有补品没人关爱,创业是艰苦的,尤其是初创业的一两年当中,少不了风风雨雨、坷坷坎坎,所以创业的Idea 不孕、胎死腹中、流产、怪胎、死婴现象比比皆是,一个Idea 能几经周折顺利诞生是件十分值得庆幸的事情。

创业的魅力也许就在于这个神秘的Idea 产生和发展过程。Idea 是创业成功中最困难的、最关键的、最没规律可循的一个环节。为了一个好的Idea,创业者们需要熬尽油灯、绞尽脑汁、费尽心机、累死累活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解释一下孟夫子的意思:草根创业,是老天赋予我们创业者的大任,做这件事,首先要有实实在在的Idea,必须让创业者伤透脑筋,还要付诸行动,使他们累得要死,甚至不给他们钱,要让他们饿肚皮连饭都吃不上,不让他们一帆风顺。以这样的方法来锤炼他们的Idea,坚定他们的性格,才能增加他们创业成功的可能。以下是一些帮助创业者启发Idea 的思路和角度供参考。

1。 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入手

获得一个好的创业Idea,最缺的肯定不是“钱”,也不一定是“激情”,很难说是不是“坚持”,最重要的通常是“知识”。注意:这里不是指书本里的知识,而是在工作或生活中积累的知识。没有切身经历过的知识,很难产生实实在在的创业Idea 。

举例来说,蓝色大山IBM 的创始人Herman Hollerith 最初创业做“运算打卡机”1 ,要是他没有学过数学,没有在国家统计局工作过,在那里整天忙忙碌碌计算统计数据,累得要死,他哪里会想得到发明“运算打卡机”来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益?Herman Hollerith 何尝不可以去卖汉堡包、卖炸鸡翅、卖咖啡呢?不过Herman Hollerith 做的汉堡、炸的鸡翅、煮的意大利浓咖啡,有可能会做得比他的“打卡机”更加出色、更精彩吗?

大导演乔治?卢卡斯创立世界顶级电影效果制作公司“工业光魔”,第一件事情是满足自己的需要,因为世界上没有一家现成的制作公司能够完成他在《星球大战》里的高难度的动作,那咋办?只有自己动手、自己创业呗2。

Apple 是怎么来的?据说是乔布斯自己特别喜欢吃一种叫“麦金塔”的苹果。

只有你身边熟悉的事情,才能和你发生实实在在的有机联系,才能有你第一手的直觉和判断,才能使你有自信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所以,创业的Idea,最好是从自己所学、所接触、所熟悉的周围事物中来,自然产生,自己热爱。

2。 Think Small

也许你在MBA 书本上读到过办企业要“Think B
ig”,没错,但是现实是,创业公司没有条件去做太大的事情。所以,必须从小事情上入手,从“小”开始,Think Small 并非胸无大志,世界上轰轰烈烈的大事情,未必不是从些莫名其妙的小事开始的。

当你在街头夜市看到一个老弟开着辆破摩托车在角落上卖凉鞋、皮包、T恤衫时,会不会相信当年沃尔玛就是这样开始的?你中午叫盒饭见到送饭的

注1:IBM 的创业故事请见“山,是不动的”。注2:卢卡斯创业故事请见“美国涂鸦”。

小伙子满头大汗,会不会相信有一天他会去创业开快餐连锁店超过麦当劳?你又蹦又跳玩你的Wii 游戏棒,会不会想到任天堂曾经是一家印制扑克牌的小作坊?你在百脑汇里开个小摊、从东莞进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MP3 播放器,会不会相信其中有一款白色的,有一天变成了风靡世界的iPod?

再大的事业也是从小做起的,也有它的开头,小的事情容易把握,如果你能在小事情中理出清晰的脉络,挖出其中闪光的地方,把它做得有声有色,那你根本不用担心能否把它做大,做大只是个放大过程的时间问题,是乘法里面的系数。

3。 用减法,还是用加法

人有“贪婪”的潜意识,总觉得拥有越多越好;人常常有误解,以为产品越多赚钱也越多。

所以当某人做了一个搜索网站,做着做着心里就痒痒想把免费邮箱加上去,加上了邮箱又想再加新闻,加了新闻又想到财经,加了财经就想加IM,还有视频、空间、博客、相册、家园、社区、共享、下载、游戏 于是他就做出了一个Portal,一个门户,一个四不像,什么都是什么又都不是。这个过程何尝不可以倒过来?比如拿过来一个门户,操起菜刀把它的游戏砍了、视频砍了、新闻砍了、邮箱砍了 最后只剩下一个搜索,然后只做搜索,把搜索做好、做透。

创业者常常会有孤独感、失落感、幻灭感,寒风凌厉,独上高楼,用加法,似乎会感觉暖和一些,安全一些,其实不然,那只是虚幻的感觉而已;创业者更应该甘受寂寞,咬紧牙根不动摇,孤注一掷,专注、专注、专注!

Google 和Yahoo,开始的时候都做搜索,现在呢?Google 甘受寂寞只做搜索反倒越活越靓,Yahoo 什么都做,变成个四不像的所谓门户,Google 像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