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成为崇祯以后2-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刚想说话,发现张皇后走了过来,笑着对张皇后说道:“账房先生交桃花运了,不知道有何感想啊?”我的话说完,发现柳如是脸色通红跑掉了。
张皇后看着柳如是的背影,知道肯定是崇祯皇帝说了什么,有些生气道:“不要乱说话,她还小呢!”
我把自己的猜测说出来,末了道:“如果让她知道皇嫂的真实身份,估计她会很伤心吧!不如皇嫂做个媒人,成全了我怎么样?”我开玩笑道。
张皇后微微白了崇祯皇帝一眼,道:“你还嫌后宫殡妃不够多吗?不是还有一个小唐笑吗!少惹些情债吧!有那个时间多操劳国事,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女人身上,不值得……。”
第二零七章 【托】
我咳嗽一声道:“这个……也需要劳逸结合嘛!整天面对军国大事也会烦的,如果皇嫂是男人,就会明白……。”
张皇后一撅嘴,道:“满嘴的歪理,不说这些没用的,科学院采买的东西准备的怎么样了?”
我见她提起正事,就把招标会的事情告诉了她,“如果进行顺利的话,几天之后就能装船北运,而且还能节省不少银元。”
张皇后非常满意,笑道:“净是小聪明,招标会的时候我也去看看,那样的场面可比吃花酒好多了。”
我看着张皇后离去的背影,心中略感心安,看来我上次吓她的事情己经过去了,否则不会对我这样,女人啊!还真是健忘的生物。
曹变蛟忙着查假银元的案子,我则忙着参加招标会,在拍卖行的宣传下整个南京城及其周边地区都知道京城的第一号商铺来江南采购货物,报名参加招标会的江南商铺多达上百家,人们都想看看这个新奇的事务,有几家商铺己经决定下次购买原材料的时候也用这个办法,绝对的省钱呀!
我看着拍卖大堂内热闹的场面,把吴蕃昌叫到一边,道:“仲木兄,雇一个人来喊价,大单价格只比最后出价的人低五百银元就行,单件计价的货物就喊零头,这样下来,总还能节省数千银元呢!”
吴蕃昌听完就是一愣,最后竖起大拇指道:“王兄,你不发财,那是老天爷没长眼睛啊!”他觉得崇祯皇帝这招实在太绝了,每笔交易不多喊。这么一喊就能节省五百银元,真是好计呀!
当我看到张皇后携柳如是到了拍卖大堂,几步走过去低声道:“带她来干什么?”我说着打量一旁的柳如是,今天她的脸上擦了一层淡淡的粉,遮盖住了青紫色,整个人看起来漂亮多了,可以预见她上到十七八岁,肯定是个勾人心魄的美人。
张皇后解释道:“宅子里没有人,我不放心把她一个人扔在那,还没有开始吗?”她见来了这么多的人,空气中的吠道不太好闻,不由得紧了紧鼻子。
“你来的正好,去那边着看货物,那些参与投标的人都带来了货物,如果成交,质量也就是那样了,这个关你得自己把好。”我指了指后台,带着她去看货。
张皇后来到样晶陈列室,仔细的查看样品的优劣,最后觉得基本附和自己的要求,道:“都还行。不纯的我回去后能自己提纯。”
柳姐是看着满屋子的石头和坛坛罐罐,有的罐子还散发着刺鼻的味道,尽管如此,她仍然皱着眉头跟在张皇后的身后。
我点头道:“满意就好,那可以让吴蕃昌通知他们开始竞标了,我们去看看他们抢掉脑袋的样子吧!”
吴蕃昌作为京城第一号商铺在江南的合作伙伴,代表第一号商铺出席了这次招标会,他把竞标规则讲了一遍,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拍卖行的人了。
拍卖行的人自然是轻车熟路,以前是哄抬商品的价格,越高越好,今天则是降低商品的价格,越低越好,尽管如此简单,拍卖师仍然不住的告诫自己,千万别喊错了,毕竟以前没喊过这种类型呀!
“请大家安静,现在开始竞标,竞标的第一样货物是苏州上好绸缎,起始价格为每匹十六块银元,请大家踊跃竞价。”极品拍卖行的拍卖师说完之后,眼睛盯着场内。
“十五元,多鑫商铺出价十五块银元。”一个经营绸缎的老板喊道。
“十三元,江南织锦出价十三块银元。”
“十元,江东货栈出价十块银元。”这个价一喊出来,很多人都摇了摇头,算上原材料和手工钱,十块银元一匹,赚的太少了。
“十块银元一次,还有没有竞价的,十块银元两次……。”拍卖师觉得这个价格己经贴边了。
“九块银元零三十铜元。”被吴蕃昌雇来喊价的人见拍卖师要喊第三次了,马上喊出了这个价码。
台上的拍卖师没想到有人喊出了零头,但是又没有规定不准喊零头的,只好继续道:“九块银元零三十铜元,第一次……。”
“八元……阮氏商行每匹八块银元……。”阮大铖站起来道:“这个价码相信能让京城第一号商铺满意吧!”
其他人见阮大铖看出这个价格,纷纷摇头,这个价格能保住本钱就不错了,都琢磨这个阮大铖是不是吃错药了。
“八块银元第三次……成交!”拍卖师抓住时机,终于顺利的成交了第一笔买卖。
“现在进行第二宗货物,台湾硫磺,以江南标准货船计量,每船二百八十银元,请大家竞价。……”
在拍卖师的诱导下,在参与竞标人的竞争下,每样货物的价格都达到了历史最低点,虽然是历史最低点,但是每个人心里都有本帐,利润虽薄,但胜在量大,所以他们仍然有钱赚。
招标会到下午的时候就结束了,经过吴蕃昌一拢帐,发现总的来说比市价便宜了百分之三十,这个招标会可以说圆满成功。
等房间内都剩下自己人的时候,彭孙贻笑着对崇祯皇帝道:“王兄,你也太厉害了,哪想的拉低价格的招呀!万一最后没人竞标,岂不吃亏了。”
我笑道:“还得说仲木兄会雇人,那个喊价的人很会见风使舵,每每只比最后出价的卖家低不多,所以才会成交,那是个人才呀!”
吴蕃昌哈哈笑道:“那个喊价的人是我店里的伙计,平时就精明,没想到今天把他的潜力还挖掘出来了,这不,刚才我还赏了他十块银元呢……。”
吴蕃昌的话还没有说完,那个领着赏钱的伙计走了回来,到吴蕃昌近前道:“掌柜的……那个阮大铖要见您,说是请掌柜的去喝茶。”
吴蕃昌哦了一声道:“他认出你来了?那他为什么还竞标,他脑袋有病吗?”这让吴蕃昌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零八章 【阮大铖】
我问那个伙计道:“阮大铖直接找你说的?他还说什么没有。”我心中有点想到阮大铖为何那么做了,估计是想发展北方的买卖吧!
伙计哎哟一声道:“爷要是不问我还忘了,我临走的时候阮大铖好像自言自语说了句话,好像是说什么机会不能放过,我这个人自小耳朵就灵,虽然阮大铖说的声音很低,但是我还是听见了。”
我点点头,对吴蕃昌道:“看来这个阮大铖不在乎眼前的得失,他想跟第一号商铺做长久的生意,我们不妨会会他。”其实我对阮大铖这个人非常好奇,正史之中对他贬损很多,野史之中又说他拆散了侯方域和李香君,而学术文献中又留有他多篇著作,这是一个在这个时代颇受争议的人,我很想亲眼看看他。
张皇后本来想和柳如是回去,这次招标会过后,她的任务己经完成了,如果不是这里人多,她都想跟崇祯皇帝告别,先回京城,因为她实在扔不下她的那个实验室和皇家科学院。
可惜陈子龙侯方域等人没让张皇后如愿,他们得知张皇后和柳如是是怎么到一起的之后,都觉得张皇后和身边的小美人无比相配,非要张皇后请客不可,张皇后害怕穿帮不敢分辨,只好遂了陈子龙等人的愿。
福兴茶楼是阮大铖的产业,他今天把二楼的买卖停了,坐在那里等人,自从知道京城第一号商铺来江南采买货物,听说了那个招标会之后,阮大铖就想见见第一号商铺的人,吴蕃昌自然不算,他跟吴蕃昌见过几次,认为吴蕃昌并不是能搞出招标会这等新奇事务的人,否则江南还能放下吴蕃昌这尊大佛?
阮大铖很有经济头脑,这源自他的聪明秉性,自打魏忠贤倒台后,他独善其身返回江南,原本还打算东山再起,在官场上混出个模样来,但是随着当今朝廷的诸多措施,尤其是建立江南特别区域,使他看到了商机,毅然决定“下海”,凭借他在江南的人脉和原有的家产做本钱,不到五年的时间,己经让他成为江南十大富豪之一,他绝对相信古代的石崇也不过他这个身家。
然而就是在最近,阮大铖的生意遇到了瓶颈,生意上的竞争对手不知怎么的突然发力,挤兑他的产业,明面上的买卖不算,那些不能让官府知道的产业,比如贩私盐,走私瓷器等等,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就使他损失上百万银元,偏偏他找不到破解的办法,而第一号商铺的招标会使他眼前一亮,他有种直觉,度过难关就应在第一号商铺身上。
“老爷,客人到茶楼外面了。”茶楼的掌柜的来到阮大铖身边说道:“要不要我去把他们接上来。”
阮大铖摇头道:“不,我亲自去。”说完他走下茶楼,看着吴蕃昌一行人到了门口,一礼笑道:“还好仲木贤弟给我这个薄面啊!快,里面请。”
吴蕃吕自然要客气一番,然后众人才登上茶楼,等众人都坐下了,吴蕃昌道:“阮大财主摆的不是鸿门宴吧?刚才可是让你少赚不少钱呢!”
阮大铖哈哈一笑道:“仲木贤弟说的是什么话,你如果这么说,那些货我就不要钱了,全部都送给你,你看怎么样?”
吴蕃昌发现阮大铖说话不像开玩笑,迟疑道:“阮大财主说的不是玩笑?那可是十几万呀!”
阮大铖微微一笑道:“十几万算什么,能交到诸位这样的朋友,花再多的钱也值得。”他说着,把目光在崇祯皇帝等人身上溜了一圈,据他所知,这些人中有个是京城第一号商铺的少东家,那才是他结交的重点。
彭孙贻笑道:“阮员外真是财大气粗,我等佩服之至,不过这个便宜我们可占不起,万一我们前脚刚走,员外后脚就报官,我们不是亏大了,大家还是按合同办事吧!你说呢?”
阮大铖一指彭孙贻道:“仲谋贤弟永远那么爱说笑,来人,上茶,要最好的茶,那样才配得上今天在座的高才。”
茶是极品武夷山大红袍,可以说是一两茶叶百两金,价格和品质相得益彰,那茶香让人心明气爽,没喝到嘴里,己经被香茗所醉。
阮大铖喝了一口茶,道:“仲木贤弟,不知哪位是第一号商铺的少东家,既然大家成了生意伙伴,总是要亲近亲近的。”
我见阮大铖这么说,微笑道:“在下不才,京城第一号商铺王欢,今天得见阮员外的气魄,真是佩服的很。”
阮大铖定睛看了看崇祯皇帝,和他猜想的差不多,他刚才就猜如果不是这位,那么就是那个携带美妾的那位,看来自己的眼力还没有退步,“王老板真是少年英才呀!没想到您这么年轻就独当一面,今次招标会出自阁下手笔吧?真是让江南之人大开眼界,阮某佩服的五体投地,五体投地。”
陈子龙在一旁见他们说这些,笑道:“诸位,大家就别客气了,再这么客气下去,这好茶就成了糟茶,还是品茶要紧……。”
经陈子龙这么一说,气氛为之活跃,众人相谈也不再拘于生意,那是天南海北的神聊起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侃大山。
张皇后不太适应这样的场面,又见柳如是眉头微皱,便对一旁的崇祯皇帝道:“东家,我还是回去吧!有些账目要核对一下。”
我知道张皇后不想在这个地方呆下去,道:“让二虎送你们回去吧!记着别太劳累,有帐不怕算嘛!”我开玩笑说着。
“诸位,在下有事在身,就不陪大家了,希望大家别见怪。”张皇后客气了一番,带着柳如是回去了,但是她没让王二虎护送,她害怕崇祯皇帝他们一会儿会喝酒,万一喝醉了,得让王二虎照顾才行。她自己并不知道,不知不觉的关心崇祯皇帝己经成了她的习惯。
第二零九章 【冒昧融资】
侯方域看着张皇后和柳如是的背影,说道:“看来我们打扰了张先生的好事呀!只慕2鸯不羡仙,连做神仙都不在乎,自然没有心思跟我们在一起啦!”他得到了崇祯皇帝五万银元的保证,整个人的精神好的不得了,又恢复到了以前那样洒脱的个性。
我见众人对侯方域的瞎猜纷纷附和,觉得实在好笑,难道张皇后会和柳如是假凰虚凤?按照张皇后的性格,那种概率趋近于无穷小。
我原本以为阮大铖请我们来,肯定要谈到一些生意上更紧密合伙的事情,但是让我纳闷的是,他只谈风月和江南趣事,对生意上的事情闭口不谈,在意外的同时,也让我了解到阮大铖的城府极深,是个胸中满布沟壑之人。
“茶话会”在下午的时候结束了,本来阮大铖还要请众人吃饭,晚上还有秦淮河上的娱乐节目,但是因为是第一次见面,崇祯皇帝以及陈子龙等人都推辞了。
就在我和阮大铖告别之际,他突然扔给我一个纸团,速度之快如果不是我下意识的去接,绝对接不住,看着他给我的那个复杂的眼神,我都攥着纸团走了出来,一边走一边打开观看,上面写的居然是:晚上在此相会,恳求赴约,不见不散。我重新握上纸团,纳闷想道:“这个阮大铖是什么意思?难道他知道了我的身份?绝对不会呀!”
曹变蛟看到崇祯皇帝进门,马上起身道:“东家,您总算回来了,我有重要的事情票报。
我点头道:“去卧室吧!”来到卧室这个比较清净的地方,我问道:“有什么重要的事?那个有进展了?”
曹亦蛟从怀里拿出一块拳头大的石头,道:“东家,这个东西是在南京码头找到的,我己经让张院长看过了,这个就是白铜的矿石,含铜量非常高。”
我接过石头看了看,道:“这么说,这些矿石就是提炼白铜的原材料,就是制造假银币的原材料?”
曹变蛟不敢肯定,道:“这个还不能下定论,但是绝对有重大嫌疑,我己经让人全天候监视码头,调查那个货位的详细情况,只要摸清了,相信对造假一案会有很大帮助。”
我摆弄着石头,道:“先从人下手,看看那批矿石是谁的,倒要看看是谁那么大的胆子。
曹变蛟很兴奋,辛苦了这么多天,终于得到了一点有价值的线索,“东家放心,我一定仔细的查清楚,一旦水落石出,必定叫他们后悔干这个勾当。”
曹变蛟走后,我拿出阮大铖给我的那个纸团,犹豫着要不要去,思量了好半天,最后我决定去看看,看看这个阮大铖究竟要干什么。
时间过的很快,不知不觉的就到了晚上,我换了一套衣服,招呼王二虎跟我出去,来到福兴茶楼,发现阮大铖早就等在那里了。
“王掌柜真是守信之人,阮小二,头前带路。”阮大铖招呼崇祯皇帝出了复兴茶楼,很快来到了秦淮河畔,那里早有一艘花船等候,“王掌柜,请。”
我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心想反正阮大铖又不会把我绑架勒索钱财,再说我身上有枪,还有王二虎在旁保护,谁要是打我的主意,那可真是在摸老虎的屁股。
登船后,我发现这艘花船布置的淡雅清新,和福兴茶楼的那杯茶很是神似,暗道阮大铖的品味看来就是这个调调了。
阮大铖进来后就让手下退了出去,他看了看崇祯皇帝身后的王二虎,刚要冒出来的话又咽了回去,既然人家带人来,那肯定就是心腹中的心腹了,让那个随处出去,反而不好。
“王掌柜,如果不嫌弃,我称呼你一声贤弟,可好?”阮大铖见崇祯皇帝点头,很是高兴,道:“贤弟,日间人多,有些话愚兄不方便说,让贤弟晚上再来一趟,愚兄万分过意不去呀!”
我微笑道:“阮员外不必如此客气,不知叫我来,所为何事?”我开门见山,但是听阮大铖的话,他似乎有所求。
阮大铖见崇祯皇帝单刀直入,原先准备的那些话都白准备了,但是他也高兴崇祯皇帝如此直接,拐弯抹角也不是他的习惯,他叹了口气道:“贤弟,愚兄虽然跟你相交未久,但是己经感觉贤弟是可信之人,实不相瞒,愚兄这次是跟贤弟借钱来的。”
我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阮大铖会管我借钱,这出乎我的预料,问道:“阮员外不是开玩笑吧?据我所知,阮员外家资巨万,如何需管外人借钱呢?”
阮大铖的眉头皱的更深了,道:“贤弟,不错,阮某是有些家财,但是手中能动用的现银不超过三百万,眼下愚兄的生意遇到了点麻烦,流动资金己经不到百万,而愚兄又不能向银行以及亲朋好友借钱,一旦被他们知道愚兄现在的情况,后果不堪设想,愚兄苦心经营的产业将一败涂地,原本愚兄以为难关无法度过,天可怜见贤弟从天而降,愚兄管贤弟借钱,保证无人知晓,只要度过这次难关,愚兄保证加倍偿还。”
阮大铖所说我多少能理解一点,他现在手中没有流动资金,一旦资金链条断了,很快就会传遍江南,人人都会知道他的生意出现了问题,信誉也就没有了,生意很快就会失败,这样的例子在后世的时候经常见到。
阮大铖见崇祯皇帝犹豫,马上道:“贤弟放心,愚兄可以给贤弟立个字据,愿意以家财抵押,如有差错,可保贤弟不会遭受损失……。”
和阮大铖借钱相比,我更感兴趣的是他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以至于不敢向银行借钱,不敢向江南的亲友借钱,我问道:“先不要说这些,我想知道你遇到的是什么样的困难,如果方便说的话,不妨道来。”
第二一零章 【中国特色】
阮大铖犹豫了能有三分钟,最后叹道:“也罢!既然来恳求贤弟帮忙,就应该让贤弟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相信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贤弟会更多的同情我……。”阮大铖打开了话匣子,将自己最近一年来的遭遇挑重点讲说了一遍。
阮大铖的生意众多,最主要的实体是大铖商号,大铖商号在江南颇有份量,掌控着江南十分之一的丝绸,两个民窑烧制厂,一家印刷厂,数家珠宝行,可以说大铖商号是这个时代的集团公司,并且拥有江南特区政府特许的进出口权利,如果没有意外,这个集团公司必将随着大明帝国的蒸蒸日上而日渐强大,以后可能还会成为跨国公司呢!
偏偏就在阮大铖的事业越来越好的时候,遇到了一生中最重大的危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丝绸经销量下降五成,出口陶瓷的商船沉了两艘,一家珠宝行被查出倒卖赃物,被官府勒令停业接受检查,这一连串的打击让阮大铖险些晕倒,在经过摸底之后,他发现有两家商铺合伙挤兑他,一家幕后的老板是周道登的儿子周峰,另一家幕后的老板是前海盗头子现任福建水师总兵郑芝龙的弟弟郑芝豹,阮大铖经过明察暗访,发现这两家明面上筹集大量的资金挤兑他的产业,暗地里假扮海盗打劫他的商船和走私船,将他祸害苦了。
我听着阮大铖诉苦,问道:“我有一事不明,为何他们两家专门跟你作对?江南那么多商户,独独找你的麻烦,其中定有隐情吧?”
阮大铖点点头,道:“贤弟果然聪明,话说到这个份上,愚兄就什么都不保留了,愚兄除了明面上的这些生意之外,还做些掉脑袋的买卖,比如贩私盐,走私瓷器等等,而这些也是他们的来财之路,因为愚兄经营有方,他们两家在这上面根本竞争不过我,所以才使用下三烂的手段,如果单单商战,愚兄并不怕他们。”阮大铖一激动,把自己的老底都兜给崇祯皇帝了。
我听了阮大铖这话,暗自好笑,心说你这不是自投罗网嘛!看来这个阮大铖还挺有意思,撞枪口上了还不知道呢!“能跟我说说其他两家吗?我很感兴趣。”一个是周道登的儿子,另一个是郑芝龙的弟弟,在江南来说,这两个人来头都不小,难怪阮大铖会吃亏。
阮大铖接着道:“周峰可比他那个糊涂老爹周道登强多了,周峰并不常驻江南,最近两年我都没见过他,他在台湾和福建以及倭国往来,听说他的生意做的比他老爹大多了,而且胆子也大,什么买卖都敢做,俨然一个海外诸侯,在朝鲜和楼国,受到的礼遇仅次于我朝的使者;至于郑芝豹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一家子都是干无本买卖起家的,郑芝龙现在又是大明的水师上校,在福建以及江南地方颇有势力,连李邦华都忌惮三分,愚兄的那两艘商船,就是被他们击沉的……。”
表面繁华似锦,暗中凶流涌动,看来繁荣的江南也蕴藏着不稳定因素,相信阮大u的遭遇不过是其中一项而己,这次江南没有白来呀!可以算是一个小小的提醒,提醒我不要盲目乐观,一切才刚刚开始。
阮大诚说的嘴巴都干了,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道:“贤弟,你给评评理,这根本就不对称嘛!愚兄如果有他们那样的势力,一定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我放下心中翻滚的思潮,依旧面带笑容,道:“这两个人都不好对付,即便我借钱给你,你又有什么办法对付他们呢?”对于这点,我很想知道。
阮大铖一反刚才的颓唐,道:“如果贤弟可以借钱给我,我保证让他们蒙受巨大的损失,我刚才说过,论做生意,他们不是我的对手,我这叫杀人不见血……。”
无论我怎么问,阮大铖都不把具体应对措施说出来,他说的好听,并不是不相信我,而是不想让我卷入其中,毕竟周峰和郑家都不是好惹的。
“我可以借钱给你,但是我有一个要求。”我说着见阮大铖面露喜色,道:“我要自己的人管理这笔钱,你虽然可以动用,但是必须经我的人之手,你如果觉得可以,现在就可以立下字据。”我倒是不担心血本无归,毕竟阮大铖还有价值不菲的商铺和不动产。
阮大铖犹豫着,最后一咬牙,道:“可以,只要贤弟能借钱给我,提什么条件都不过分,但是……贤弟能借给我多少?”这是阮大铖比较关心的,如果是借十几万几十万,他一点用处都没有。
我反问道:“你需要多少?”
阮大铖的鼻子尖有些冒汗,盘算了一下,道:“最少要二百万银元。”这是他基本的用量,少一块钱都不行呀!
“没问题,我先给你拿二百万银元,而且是现银,不要利息,几天之后你就能动用,但是咱们先小人后君子,字据必须要立下来。”我爽快道。
阮大铖真没想到崇祯皇帝如此痛快,不禁怀疑这是不是做梦,即便是第一号商铺,两百万银元也不是小数目呀!不说别的,借钱这个情他这辈子就还不起,“贤弟说的是,我现在就写借据。”
阮大铖马上叫人准备笔墨,很快的就写好了字据,纸上写的分明,用他阮大铖的所有家产向第一号商铺借贷二百万银元,并无利息,口说无凭立此为证,最后按上了阮大铺的手印。
我拿过字据看了看,道:“我虽然不知道你拿钱要具体怎么做,但是祝愿你成功,否则我也损失不少哇!”嘴上这么说,我心里偷笑,阮大铖啊阮大铖,你这真是把自己的灵魂卖给了魔鬼,不对,我怎么成了魔鬼,应该是……反正我是阮大铖的债主了。
阮大铖没有了烦心之事,拉住崇祯皇帝的手,道:“贤弟,你才来江南,肯定没领略过江南女子的清纯,今晚愚兄不但给你安排了貌美如花的处子,还有天籁之音呢!”
第二一一章 【仙音】
我光顾着收好字据,没听清阮大铖说什么,等我想问他的时候,音乐声起,琵琶的珠玉之声让我心神一摇,接着从内舱走出一个二八佳人,怀抱琵琶叮叮咚咚的弹奏着。
“少年射虎名豪,等闲赤羽千夫膳。金铃锦领,平原千骑,星流电转。路断飞潜,雾随腾沸,长围高卷。看川空谷静,A旗动色,得意似,平生战。
城月迢迢鼓角,夜如何?军中高宴。江淮草木,中原狐兔,先声自远。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问远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
我根本就没听见她唱的是什么词,词还是后来阮大铖告诉我的,我的注意力都被她的容貌和嗓音吸引住了,她十五六岁的年纪,正像一朵含苞待放的奇葩,没有一种言语能形容她的美丽,她的嗓子似乎是为了歌唱而生,声音可以牵动人的心灵,直到佳人唱完离去,我都没有察觉,仍然在回味她的美貌和天籁之音。
“贤弟?贤弟……?”阮大铖看着崇祯皇帝如痴如醉的姿态,想起了自己初听此音时恐怕也是如此吧!
我被阮大铖叫回了魂,不由自主道:“如此妙人,当置金屋以藏之。”我头一次有想强抢民女的冲动,这样的女人,我绝不容许别人得到她。
阮大铖摇摇头道:“贤弟,这个袁宝儿不卖艺,不卖身,不卖笑,只卖唱,出道不到三个月,己经是秦淮河最富盛名的奇女子,贤弟的话还是不要让人听见好,否则是会犯了众怒的。”
“只怕她将成为永新第二啊!”我突然有种很强烈的占有欲,她叫袁宝儿,我恨不得她一辈子都为我歌唱,就像唐玄宗时期的永新一样。
阮大铖一愣,永新的事情他知道,永新原名许和子,是开元年间的民间歌唱家,后没被唐玄宗征召入宫改名永新,很受唐玄宗的宠!传说永新有一曲能令人痴迷的魔力,永新之唱功,很可能由袁宝儿再现了吧!
“贤弟说的是,如果当今圣上知道江南有个袁宝儿,肯定是要强抢入宫的,为了你我的耳福,贤弟回京后可要守口如瓶呀!”阮大铖笑着说道,如果他现在知道对面坐的就是崇祯皇帝,不知道会是一副什么表情。
我的耳朵里似乎还有袁宝儿的歌声,时至今日我才相信古人所言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真有其事,恐怕我这辈子都不会忘了她的声音,如果在后世,凭借袁宝儿的嗓子,那些歌星只怕会统统退出歌坛吧!
阮大铖见崇祯皇帝仍然有些痴愣,笑道:“贤弟,袁宝儿愚兄是不敢亵读的,但是今晚愚兄给贤弟安排了一个妙人……。”
随着阮大铖的话音,从里面出来一个和袁宝儿年纪相仿的女子,虽然不及袁宝儿漂亮,但是也有七八分姿色,加上是妓院刻意培养的红牌人选,对如何撩拨男人颇有心得,她就像是一桶油,往崇祯皇帝身边一站,使崇祯皇帝的欲火瞬时升腾起来,无法控制。
第二天,当我起来的时候,身边己经没有人了,只有空气中的女人香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