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昙花王朝-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年,杨广再一次北巡。这一次是为了出塞查看长城。杨广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亲自查看长城工程修建的帝王。
这一次出巡,黄门侍郎裴矩看到杨广喜欢巡视天下,炫耀四邻的特点,揣摩杨广可能对西域会有兴趣。于是他在杨广此次北巡期间献上自己编撰的《西域图记》三卷。书中记述了西域四十四国的风土人情、仪形服饰等内容。杨广满怀好奇地阅读了该书,把裴矩叫到跟前交流读后感。裴矩得以当面向杨广介绍西域的情况,夸口西域诸国奇珍异宝无数,而一直和隋朝过不去的吐谷浑也很容易吞并。杨广第一次被大臣描绘的美妙情景所蛊惑,决心像汉武帝那样凿通西域,于是任命裴矩总管西域事宜。
隋朝下一个奋斗的方向转向了西北。
凿通西域
裴矩是隋朝的〃西域通〃。他在西北工作期间,很注意搜集西域各国山川险易、君长姓族、风土物产等资料,绘画各国王公庶人服饰仪形,还结交了大量胡商。这一切为裴矩规划隋朝的西域政策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大业四年(608年),得到杨广支持的裴矩游说铁勒部落进攻吐谷浑。吐谷浑战败,伏允可汗率部退入西平郡(今青海东部),向隋王朝请降。杨广派遣爱将宇文述率兵出屯西平,准备受降。结果伏允可汗看到隋军强盛,在最后关头害怕了,不降,还率众西逃。宇文述在后面紧追,深入青海高原,连续两次大败吐谷浑军队,杀敌数以千计,俘虏王公贵族数以百计。前来归降的吐谷浑人口超过十万。
至此,吐谷浑东西四千里,南北两千里的疆域成了隋朝的领土。隋朝在此设立了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杨广的偶像汉武帝当年在西汉极盛之时,也只在青海东部的湟水流域设置过郡县。杨广凭借强盛的国力将中原王朝的势力渗入青海高原,使隋朝的疆域达到了极盛。此时的隋王朝东南都到达大海,西到且末,北到五原,东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万四千八百一十五里。
裴矩除了挑拨铁勒和吐谷浑相攻外,在张掖的招商工作也取得了成功。
裴矩招商成功的秘诀是不计成本,完全不考虑商品交易的收益情况,只要西域的客商愿意来河西或者内地贸易就可以了。事先,杨广拨给裴矩一笔巨款,专门用来〃补贴〃西域的客商。有利可图又没有风险,谁都愿意开展〃对华贸易〃。结果裴矩很顺利地就吸引了西域十几个国家的商队〃来华贸易〃。
▲虹桥▲书吧▲。
第58节:第五章 王朝的形象工程(7)
杨广从榆林巡视回来后,看到吐谷浑被解决了,西域各国和隋朝的商贸热情很高,决定在大业五年(609年)巡视河西地区。裴矩连忙赶往敦煌打前站。
隋朝的皇帝来了,西域怎么也得出几个国王来〃朝拜〃一下。裴矩故技重施,派使者许下重利,说服高昌王曲伯雅和伊吾吐屯设等人,引他们觐见杨广。杨广西巡到燕友山时,高昌王、伊吾吐屯设和西域二十七个国家的首领在路旁觐见杨广。觐见的异族首领们都佩戴金玉饰物,穿着华丽的锦缎服装,焚香奏乐,载歌载舞,热闹非凡。隋朝官府命令武威、张掖两地的男女老少都盛装出来捧场。如果有人的衣服或者车马不够鲜亮,郡县官府就要出面教育,教育不成就抓到大牢里去。结果御营附近数十里地都被汹涌而来的人群和车马给挤满了,人声鼎沸。杨广把〃观风行殿〃也给带来了,在上面盛陈文物,奏九部乐,设鱼龙宴,宴请高昌王、伊吾吐屯设等三十多个国家的首领。西北各族也看到了隋朝的实力与风范,惊叹不已。
杨广感觉良好,在西北逗留到十一月才耐不住风沙返回东都洛阳。
此次西巡,杨广写了一首堪称是边塞诗精华的《饮马长城窟行》: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伊吾吐屯设在朝见杨广的时候,将原来和吐谷浑有争议的几千里土地全都献给了隋朝。隋朝接管这片土地,并派遣将军薛世雄在伊吾筑城屯兵。从东汉末年开始断绝的中原经过西域与西方的交通至此重新打通。
裴矩受命前去负责东西交通和通商事务。裴矩向西域诸国解释说隋朝在伊吾筑城的目的是方便和西方各国通商。
实际上,杨广给他提供了充裕的资金在西域展开挑拨离间、政治暗示或者拉拢隋朝支持者的活动。隋朝进入西域的时间很短,但营造了卓有成效的以隋朝为中心的朝贡体系。西域各国相继对隋朝纳贡。裴矩安抚怀远有功,凭此跻身隋朝的核心权力圈。
杨广前脚刚回到东都洛阳,西域各国后脚就来〃朝贡〃和贸易了。
西域来的人很多……有稳赚不赔的生意,谁都会趋之若鹜的。裴矩知道杨广喜欢这样的热闹场面,建议杨广在洛阳举办大规模歌舞杂技表演,营造一个热火朝天的冬天来迎接客商。
杨广于是下令征召各地的奇人异士、歌手舞女来参加洛阳的演出。官府还要求洛阳及周边的百姓穿上锦绮衣服、插戴金银珠宝来城中充当游戏的观众。这些观众有十几万人。朝野百官的待遇稍微好一点,虽然也被要求衣着华丽充当观众,但可以按照品级次序坐在戏棚里观看。
洛阳是一座新城,杨广仍觉得需要精装饰,下令街道两旁的店铺设置帐幕,将最丰盛的商品和酒食都摆出来。洛阳城中不能有任何犄角旮旯的肮脏地方,再小的细节也不能吝啬金钱去装饰,最后连街头卖菜的小贩都必须用昂贵的龙须席做摆菜的席子。
虹桥书吧BOOK。
第59节:第五章 王朝的形象工程(8)
外国人来了后,主管番邦事务的官员带着沿街与市民做买卖。事先百姓们都得到了通知,怎么向外国人招手,怎么应付外国人的问话。而饭馆酒楼得到的命令是只要看到外国客商来就拉他们进来吃饭,直到客商们酒足饭饱为止。为了显示隋朝的富足和百姓的热情好客,官府还严令外国客商吃饭喝酒后百姓不能要钱。如果有外国客商饭后坚持付钱,那么百姓就需要以更加坚决的态度说:〃中原丰饶,吃饭喝酒一律不收钱。〃
简单一句话:西域客商就是外宾,接待好外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
许多西域客商看到洛阳店铺鳞次栉比,装饰盛丽,珍宝充裕,隋朝的百姓遍身罗绮,既惊讶又羡慕,赞不绝口。但西域小地方来的商人中也有头脑清醒的人。有客人看到大街上的树木都用高级绸缎包裹树身,就问陪同的隋朝官员:〃我们沿途看到好多衣不蔽体的穷人,为什么不用这些装饰的丝绸布帛给他们做衣服,装饰城池有什么用呢?〃
陪同官员愧不能答。
洛阳城整整热闹了一个月才停止。杨广花费巨资让自己的国家在这个月中成了〃神仙之国〃。
有人质疑这么做的价值,杨广对亲信宇文述说:〃裴矩很了解我的心意。他常常想我所想,在我说出来之前就提出来了。如果不是一心为国,裴矩怎能做到这样呢!〃
杨广即位以来大手笔频出,开皇年代十数年来积累的财富很快就见底了。但杨广的所作所为到现在为止取得了巨大的回报,隋朝牢固慑服了突厥和西域各个民族,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地位。而且,隋朝在最初的几年继续高奏凯歌,扬帆前进。
杨广曾派朱宽进军浩瀚的西太平洋,希望征服海洋上别的国家和民族。朱宽第二次入海招抚流求国,遭到了流求的拒绝。杨广派军远涉重洋进攻流求,斩杀流求王渴刺兜,俘虏了上万人口返回。
在南方,杨广派大将刘方进击林邑(今越南南部地区)。林邑国王梵志派兵抵抗。林邑的军队很有特色,他们乘坐巨象,呼啸围攻。隋军完全不适应象军,中原士兵和战马都没有这些长着两只长牙的巨兽。巨大的恐惧让隋军一接战就人仰马翻,节节后退。
刘方后来想出了一个方法,在地上挖坑,坑上盖草,然后派兵挑战,把林邑的军队引到地坑群中。林邑的军队横冲直撞,纷纷陷入大坑,乱成一团。隋军再用巨弩射击大象。大象皮厚,没被巨弩射死,但也疼得嗷嗷乱叫,掉头向后跑,结果冲入林邑的军阵,踩死许多林邑士兵。林邑军队伤亡惨重。
刘方这才率领隋朝大军乘胜追击,连战连捷,很快就攻入林邑国都。
这场战争的结果是隋军胜利了,水土不服,官兵死伤大半,只好在林邑刻石记功而还。大将刘方在半路上病死了。
随军虽然撤走了,林邑国王却后怕不已,主动上表称臣,归附隋朝。
日本来朝
隋朝的四邻,剩下来就只有东北诸国没有说了。东北诸国主要是朝鲜半岛各国和日本。
朝鲜半岛在隋朝时处于三国鼎立阶段:高丽最强,其次是百济和新罗。隋朝和高丽的关系是一部漫长曲折的历史,留待下一章慢慢细说。百济和新罗与隋朝的关系都还不错。开皇元年(581年)隋朝刚刚建立,百济就遣使朝贡。此后,百济朝贡不绝。新罗和隋朝之间有百济阻隔,对隋朝的朝贡不像百济那么勤快,直到开皇十四年(594年)新罗才遣使入隋朝贡。隋朝将百济、新罗都视为制约高丽的外邦力量……尽管百济和新罗恨高丽,但明哲保身并没有出兵相助。
※BOOK。※虹※桥书※吧※
第60节:第五章 王朝的形象工程(9)
日本(当时叫倭国)和隋朝之间隔着朝鲜半岛。直到开皇二十年(600年),日本才第一次遣使入隋。隋文帝杨坚喜出望外,因为之前只在南朝有〃倭国〃遣使来华的记载,日本已经有百年没有来大陆朝贡了。打击杨坚情绪的是,日本是一个独立意识相对较强的国家。杨坚派官员向倭王阿辈鸡弥的使节询问倭国民俗。使者说倭王以天为兄,以太阳为弟,天黑时处理朝政,天亮即停止,把白天交给弟弟太阳管理。杨坚一听,火冒三丈。中国皇帝以〃上天之子〃自居,而倭国国王自称是上天的弟弟,那岂不成了中国皇帝(也就是杨坚)的叔叔了。杨坚斥之为荒谬之论,训令倭国国王改换称呼。
使者回日本后向摄政的圣德王太子汇报出使情况。圣德王太子对杨坚要求改名的训令不以为意,倒是对隋朝佛教兴盛的情况很感兴趣。他以求佛经佛法为名,第二次遣使入隋,目的还是加强中日两国的交往。
大业三年(607年),倭国派小野妹子为使节,鞍作福利为翻译,携带国书出使隋朝。国书是这么说明出使目的的:〃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因此使团中有数十名留学僧。他们是日本首次向中国派出的留学生。
杨广对于海岛小国的倭国能够不畏艰险,翻山越洋前来〃朝贡〃非常高兴,认为这是自己威望远播的结果。但看到倭王国书,杨广和父亲杨坚一样,不高兴了。原来日本国书写道:〃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杨广不能接受蕞尔小国的国王与自己平起平坐。他当即命令鸿胪卿(类似于外交部长):〃以后如果蛮夷的国书狂妄无礼,就不要拿给我看了。〃尽管内心不快,杨广还是热情接待了日本使团,并派遣文林郎、鸿胪卿掌客裴世清为正使,率领十三人的代表团回访日本。
608年,裴世清在小野妹子的陪同下到达日本九州岛。倭王还下令在难波城(今大阪)高丽馆舍的基础上修建新馆,准备招待裴世清一行。裴世清使团先到达难波,并在皇室的隆重欢迎下进京(今奈良)。倭王多次派遣大臣带领数百人的仪仗,鸣鼓角来迎。裴世清觐见倭王,圣德太子和诸王、诸大臣,都头戴金髻华,身着锦紫绣织及五色绫罗参加会见仪式。倭王说:〃我听闻大隋在我国之西,乃礼仪之邦;我则区区岛国,偏居海隅,不识礼仪,孤陋寡闻,以至久不往来。今贵客远来,特意清扫道路,装饰馆会,以待尊使,希望听到来自泱泱大国的文明教化。〃
裴世清随即献上礼物和杨广的国书。国书的第一句就是〃皇帝问倭王〃,一下子将倭王降低到了隋朝藩王的地位,且是上级对下级的口吻。圣德王太子当即指出隋朝的国书贬低了倭王,裴世清对他说:〃隋朝皇帝德并二仪,泽流四海,以王慕化,所以派遣我来此宣谕。〃裴世清又对倭王说,〃此乃我朝赐诸侯书式。〃圣德王太子怏怏而退,考虑到日本需要向隋朝学习的地方很多,最后没有计较称谓和礼节问题。当裴世清回国时,倭国热情地宴请相送,再一次以小野妹子为正使、吉士雄成为副使组成使团护送裴世清归国。
该年年底,裴世清、小野妹子等人到达隋都长安。小野妹子向隋朝呈上倭王国书。这份国书是圣德王太子亲自撰写的,称隋朝皇帝为西皇帝,日本倭王为东天皇。鸿胪寺官员看到日本依然坚持平等格式,怕再惹杨广不高兴,就将这份国书扣了下来,没有交给杨广。
虹←桥←书←吧←BOOK。←
第61节:第五章 王朝的形象工程(10)
之后,隋朝和倭国关系发展顺利。倭国一共向隋朝派出了四批使团,全面考察了隋朝的政治、经济状况和佛教。日本与中国的交往与其他国家不同,带有很强的学以致用的色彩。其他国家与中国朝贡,更多看重商贸利润,而倭国看重的是中国先进的文化和制度。它在隋朝留下了许多留学生和留学僧。这些留学生和僧人,在隋学习时间很长,有的等唐朝建立了还没有学成归国。倭国和隋朝的友好交往,揭开了日本在唐朝时全面照搬中国制度、文化的序幕。
大运河与江南
大运河工程是杨广关注最多,隋朝出力最大的国家工程。
杨广总管江南十年,江南水乡在他的身上镌刻下了深深的痕迹。杨广娶了南方的妻子萧氏,又学会了吴语方言。杨广还留下了许多描写江南的诗歌,比如《早渡淮诗》:
潮鱼时跃浪,沙禽鸣欲飞。
会待高秋晚,愁因逝水归。
江南的水景在他的笔下惟妙惟肖。又如《江陵女歌》用平实流畅的语言记叙了一场发生在江南小桥流水上的爱情故事:
雨从天上落,水从桥下流。
拾得娘裙带,同心结两头。
但是如果把隋朝倾全国之力修建大运河的目的归结为杨广热爱江南水乡希望乘船重温江南美景,或者更细化为方便去扬州看昙花,那就犯了简单化的错误。杨广不是醉情山水,不顾一切的纯书生。没有皇帝生来就是玩主。杨广修建大运河有更深的考虑:
大运河在地理上贯通了南北,为南北交通增加了水运这么一个崭新的形式。如果将隋朝的天下比作人体,那么大运河就为人体搭建了一条新的血脉。它的畅通方便了全国的政令物资和人员交流。洛阳城修建的一大目的是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同样大运河的修建是为了加强对江南的控制……从东吴到南朝,江南产生了许多与中原政治中心对峙的割据政权。当年杨广就是以平定江南起家的,长期镇守江南,清楚江南的人文、风俗和经济。隋朝之时,江南早已不再是司马迁时刀耕火种的原始景象了,人口繁盛、市井繁华,在国家贡献赋税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大运河将南方的赋税、民工和人才源源不断地输往中原,几乎就是一条财富之河。后人有诗为证:〃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唐代诗人皮日休做诗咏叹大运河(《汴河怀古二首》),将杨广修河同大禹治水相提并论:
万艘龙舸绿丛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的确,如此大规模地改造山河,之前只有传说中的大禹进行过;而杨广留下的大运河不是传说,实实在在地发挥了上千年的作用。遗憾的是,皮日休在诗歌中的赞誉是一个〃假设句〃,他在作品中对杨广修建大运河一事还是持批评态度的。这也是后人普遍的态度。
为什么要批评这样一个出发点并不坏、让后世受益的国家工程呢?因为和之前诸项国家工程一样,大运河也是在无数民工的尸体上修建起来的,给当时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有些工程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而大运河是〃功在千秋,祸在当代〃。
当东都洛阳还是一个硕大无比的工地的时候,杨广又征发河南、淮北各地百姓一百多万人赶赴规划中的运河沿线。大运河工程分成数段,从洛阳西苑到淮水南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一段运河叫〃通济渠〃;从山阳到江都(今江苏扬州)一段有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的〃邗沟〃,杨广对此进行了疏通。这两段运河组成了大运河的第一期工程,沟通了洛阳到江南扬州的水路交通。
◇欢◇迎访◇问◇。◇
第62节:第五章 王朝的形象工程(11)
以后,杨广又两次大征民工,开通了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到涿郡(今北京市)的〃永济渠〃和从江都长江对岸的京口(今江苏镇江)到余杭(今浙江杭州)的〃江南河〃。这四段运河连接起来就是贯通南北,全长四千里的大运河。现在我们看到的大运河是元朝政府在隋朝运河基础上裁弯取直、疏通加工的结果,称为〃京杭大运河〃。
修治运河的无数民工是看不到运河的辉煌远景的。当时官府督工很急,男人不够,官府把妇女也征发到工地来干活。国家共同上马的工程实在太多了,民间此时已经提供不了足够的劳动力了。隋朝政府规定百姓每年服徭役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而且每年只能征发一次。现在各地官府不得不打破规定,连续征发民工,每次服役的时间远远超过一个月。许多人刚刚参加完前一个工程,侥幸生还,马上又被官府逼着去下一个工程施工。民工因为长时间、超负荷的劳动,恶劣的待遇和非打即骂的监工,更谈不上有任何医疗或者补偿措施,大批大批地死去。被征发的民工有超过一半死在了运河工地上。结果上千里长、四十步宽的河道在一百七十一天内就修成了。隋朝又创造了一个建筑史上的奇迹。
杨广对大运河期望值很高,验收要求一样严格。验收官员们在上游放下测量运河深浅的木鹅,顺水漂下。木鹅安装有一丈二尺长的铁脚,如果在某处停住,就表明该处挖得不够深。木鹅停在某处运河,就表示该段运河不合格。木鹅在某段运河先后停了百来次,杨广大怒,下令将负责这段运河的官员和民工五万人全部就地活埋。因此,运河沿线的官吏和民工都将缓缓漂流的木鹅看做阎王的催命符,眼巴巴地盼着它快点离开自己的河段。
运河第一期完工后,杨广在606年和610年两次乘船到江都巡游江南。
《帝国的正午》这样描写杨广巡幸江都的情景:〃每次都乘龙舟而行。他的龙舟有四层,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最上一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二层有一百二十房,都以金玉装饰,骇人眼目,下层为内侍们使用。皇后乘坐的叫做翔螭舟,略比龙舟小一点,其中的装饰一模一样。此外,又制号为〃浮景〃的大船七艘,三层高,殿中可击水为乐(类似现在豪华邮轮的游泳池)。随从船只,名为漾彩、朱鸟、苍螭、白虎、玄武、五楼、道场、玄坛等,数以千艘,供后宫、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以及外藩使臣等人乘坐,并载有百司供奉之物。每次出游,都要用挽船民工八万多人,挽漾彩等高级舟船的有九千多人,称为〃殿脚〃,这些人都穿锦绣豪华的衣服,不仅干活,还要要求好看。除此以外,还有号为平乘、青龙、艨艟等小船数千艘,供十二卫禁卫军乘坐。船舟连绵二百余里,旌旗风帆,照耀川陆,一眼望去五彩锦绣。两岸又有长溜骑兵夹岸护送,同样绵延二百多里地,旌旗散野,蹄声隆隆。〃
大运河沿途五百里地以内的州县都要求向御舟献食。那些州县官员献上来的都不是一般的食品,而是山珍海味,一个比一个好。最后献食变成了攀比竞赛,各地方官逼着百姓给御舟置办酒席美食。每次吃饭的时候,杨广面前千奇百怪的南北佳肴都有上百桌之多,根本就吃不完。随行的太监宫女、王公大臣有幸跟着吃。起程时,大量剩余的美食被就地掩埋,浪费无算。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63节:第五章 王朝的形象工程(12)
也许前往江都的巡游本身比到达江都的活动更具有娱乐性,更吸引人的眼球。杨广在江都的活动反而没有记载(或许他根本就没在那干正经事)。反而是江都特产的一种花,因为杨广惹得天怒人怨的大巡游而殃及池鱼,落了一个坏名声。这种花就是昙花。昙花花期极短,只在深夜时节开放,不等天亮就凋谢了。看过昙花开放的人都盛赞它的冰清玉洁和淡香盈室。据说杨广对昙花的好奇心特别强烈,多次赶赴江都就是为了看看昙花。结果好端端的一个昙花被后人骂为〃亡国之花〃,真是冤枉。
大业三年(607年),杨广第一次巡游结束,从江都返回洛阳。饱览江南美景的杨广的场面依然很大,遍摆帝王法架,用他那庞大的仪仗队护卫,队伍绵亘二十余里,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洛阳城。杨广回朝接见群臣,命令五品以上文官、武将按制度佩玉戴帻,漂漂亮亮,喜气洋洋地来见自己。第一次巡游期间,杨广的太子杨昭病死了。杨广也只悲伤了几天而已,心情很快就被巡游的欢愉给调适过来了。
这就是皮日休在作品中说的〃水殿龙舟事〃。五代的胡曾则直接将这旷古绝今的巡游看做是亡国征兆: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杨广的智商很高,肯定也意识到了大规模的建设活动和不必要的炫耀挥霍了国力,与即位初期宽政爱民的思路背道而驰。但是他依然自负地认为自己的政策方针对国家的发展有利,符合百姓的长远利益。为了美好的未来,也为了尽快解决现有的问题,老百姓预支沉重的代价是合理的。没有付出哪有收获?杨广紧握权杖,坚信只要挺过最初的困难时期,隋王朝美好的日子就会来临。
统治阶层自然也意识到了最近五六年来政策的消极结果。
他们有什么反应呢?
高颎已死,开皇前期君臣坦荡、齐心协力的局面也已经不复存在了。杨素在大业二年(606年)就死了。杨广身边的执政团队主要有纳言苏威、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御史大夫裴蕴、黄门侍郎裴矩、内史侍郎虞世基。五人一起参政,人称〃五贵〃。五贵之中苏威并不受杨广的信任,在位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而其他四个人都是工于心计邀宠取信的小人。
宇文述是杨广的亲家、老臣,与苏威平起平坐,但是是杨广的心腹。镇守江南的时候,宇文述就跟着杨广了,之后又为杨广夺嗣登基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杨广经常将各国贡品或美食赏赐给宇文述分享,以致往返皇宫和宇文述府邸的使者常常在路上相遇。而宇文述表现得更加谨慎,〃俯仰折旋,容止便辟,宿卫者咸取则焉〃。
针对杨广好奇心强的特点,宇文述常常进献奇装异物,讨杨广的欢心。杨广果然更加宠信宇文述。宇文述一时权倾朝野。左卫将军张瑾在公开谈论宇文述时说了几句宇文述不太爱听的话,宇文述当即瞪眼呵斥张瑾,使得后者害怕得赶紧开溜。朝廷的将军尚且如此,一般臣民更是见到宇文述像绵羊见到猛虎一样。
宇文述为人也确有猛虎一般贪婪残暴的性格,知道别人有珍异的宝贝就一定要夺到手。一些富商大贾和河西的少数民族子弟(宇文述本身就是鲜卑人)就投其所好,争相贿赂他金银宝物,还拜宇文述为〃干爹〃,纷纷封官晋爵。最后宇文述家里金银财宝堆积如山,有宠妾美女数百人,家仆多达上千人。宇文述的荣华富贵当时无人能比。
§虹§桥§书§吧§。
第64节:第五章 王朝的形象工程(13)
说完宇文述说裴蕴。不客气地说,裴蕴就是一个奸臣加酷吏。他靠整治乐队得到杨广赏识。为了增加户口(户口多了就可以多征税,多拉壮丁出力),大业五年(609年)裴蕴提出在全国再度貌阅,搜刮民户。裴蕴因而更得杨广器重,被擢升为御史大夫。当上最高监察长官后,裴蕴一意附会迎和杨广的意思,在审判大小案件之前总是先揣测杨广的心意,因此深得圣宠。
大文豪、司隶大夫薛道衡是开皇老臣,写了篇《高祖父皇帝颂》,触发了杨广敏感的神经。裴蕴察觉到后马上弹劾薛道衡〃负才持旧,有无君之心〃,得到杨广的授权查办薛道衡。裴蕴实在找不到任何证据,最后竟然以〃腹非私议〃(在肚子里说坏话)的罪名诛杀了薛道衡。南宋创造〃莫须有〃罪名的秦桧和裴蕴比起来,只能算是晚辈了。杨广统治晚期,天下反抗越来越多,就更离不开裴蕴了。裴蕴广撒罗网,镇压反抗,动不动就将相关人员满门抄斩,株连九族。裴蕴掌握御史、刑部、大理寺的实权,扩充监察人员,监视全国,权势膨胀。断狱轻重全由他一人决定,想收拾谁就收拾谁,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这样的人,不是奸臣、酷吏,又是什么?
〃五贵〃中的最后两个,地位逊于前三位。排在第四的是在西域和洛阳怂恿杨广大肆挥霍炫耀的裴矩。裴矩在处理外交事务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