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昙花王朝-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存在这么明显的〃杀人嫌疑〃,隋朝的档案材料为什么没有记载呢?同样,唐朝人也没有记载玄武门之变,尽管李世民杀兄灭弟证据确凿。关键证人张衡很快就被杨广借故处死了。临死前,张衡大声喊叫:〃大逆不道啊!我一直没奢望自己能长久活在世上!〃面对人们种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眼神,杨广也没有作任何辩解。   

  执掌隋朝二十四年的杨坚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了……虽然之前已经病重,但解释不了暴亡的原因……享年六十三岁。   

  《隋书》评价杨坚〃鸿恩大德,前古未比〃,并没有赞誉过度。隋朝给他上庙号〃高祖〃,谥号〃文〃,史称杨坚为〃隋文帝〃。   

  大业开国   

  杨坚突然驾崩,宣华夫人特别紧张。自己在关键时刻告了杨广一状,现在杨广心狠手辣〃反败为胜〃了,能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吗?   

  杨广在父亲死的当天就给宣华夫人送去一个金盒子。宣华夫人想着自己的末日就要到了,可还是闭着眼睛打开金盒子,等待命运的审判。一旁的宫女响起一阵欢呼声。宣华夫人睁开眼一看,盒子里是几枚同心结。这天晚上,杨广就提前把宣华夫人给〃接管〃了。   

  杨广在杨素的配合下,抢先在仁寿宫登基做了新皇帝。八月,杨广护送着父亲的灵柩回到大兴城,正式接管隋朝的天下。杨素拥立有功,继续做他的尚书左仆射;宇文述是杨广的老搭档,又是拥立的重要功臣,现在被任命为左卫大将军,封为许国公。为了装点门面,高颎被起用为太常卿。杨广再一次伪造杨坚的遗诏赐死大哥杨勇。杨勇是被人用衣带勒杀的。杨勇的十个儿子也全被他们的二叔杨广杀死了。   

  杨广的四个兄弟,两死一囚,能对杨广构成威胁的只有最小的弟弟、汉王杨谅了。而恰恰是这个杨谅对父亲杨坚的暴亡感到疑虑,对一系列有关父亲暴亡的传闻信以为真。杨谅也是个政治欲望很强的皇子,见杨广用非正常的方式登基,也想用非正常的方式取代杨广。   

  杨坚生前,对小儿子杨谅很好。开皇十七年(597年),汉王杨谅出任并州总管,杨坚亲自出宫饯送。杨坚给杨谅划定的管辖范围〃自山以东,至于沧海,南拒黄河〃,一共有五十二个州。杨谅在如此广大的地区内可以便宜从事,不受许多朝廷法律的限制。杨谅辖域之广,事权之重,势力在所有地方官中是最强的。早在大哥杨勇被废后,杨谅自以为手握天下精兵,对最高权力有所企图。他以防备突厥为名,早早地缮治甲兵,营造军械,图谋不轨。         

◇。◇欢◇迎访◇问◇  

第51节:第四章 说不清的家事(9)         

  杨坚死后,杨广怕这个弟弟起兵造反,就想学父亲当年矫诏对付宇文家五位王爷的招数,派人持杨坚的玺书去晋阳(今太原市西南)征召杨谅回京。杨广派去执行任务的人是亲信将领屈突通。   

  杨广等人不知道杨坚生前曾和杨谅秘密约定:〃如果有玺书召你回来,我会在敕字之旁特意加一点,并且有玉麟为证。〃现在,杨谅见玺书与先前约定的不符,马上知道父亲出事了,于是反复盘问屈突通。屈突通哪知道怎么回事,只能闪烁其词。杨谅就让屈突通先回去,自己〃随后就到〃。   

  屈突通回去不久,杨谅的造反大军随后就到了,来和二哥争夺天下。他的造反行为得到辅助自己的陈朝旧将萧摩诃的支持。陈朝灭亡后,萧摩诃请求贺若弼说:〃我现在是囚虏,命在旦夕,只想见见旧主,死无所恨。〃贺若弼答应了,安排他去见陈叔宝。萧摩诃见到陈叔宝后,伏地号泣,从皇宫旧厨中拿来食物进献给旧主,最后垂泪辞别。看守两人的士兵都被萧摩诃的情谊所感动,自愧不如。   

  隋文帝杨坚知道后感叹道:〃萧摩诃真是位壮士,一般人很难做到他那样。〃因此入隋后,萧摩诃的境遇还相当不错,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随汉王杨谅出守并州。生活还过得去,但往日手握重兵驰骋疆场的威风一去不复返了,萧摩诃常为此而郁闷。恰好汉王杨谅对待他非常亲善,两人于是走得很近。杨谅要起兵反对杨广,萧摩诃举双手赞成。   

  杨谅和萧摩诃两人起兵,一个是争权,一个是发泄不满,重温往日辉煌。目的不纯,再加上萧老将军的武艺也生疏了,造反者远远不是前来镇压的杨素的对手。仁寿四年(604年)八月,萧摩诃在清源(今山西省清徐)被杨素俘虏,被杀,时年七十三岁。杨谅被抓,押送京师。杨广假惺惺地说自己兄弟所剩不多,饶了杨谅的死罪,除爵为民,开除出皇家族谱,囚禁起来。但是杨广不给杨谅囚饭吃,活活饿死了他。杨谅属下的官吏和军民二十多万家都被流放。   

  杨坚生前曾语气很重地告诫杨谅:〃你要好好地当个藩王,只有敬依朝命,别轻信心腹故旧的话,不要荒废了国家法令!你这个小子,一旦没有了我,如果想轻举妄动,你二哥抓你就像抓笼内的小鸡一样!〃   

  杨坚不愧为老皇帝,料事很准。可惜杨谅没有记在心里。   

  杨广即位不满四个月,仁寿四年年底,一直居住在洛阳的陈朝末代君主陈叔宝死了。   

  照例,隋朝有关部门奏请追赠陈叔宝为大将军、长城县公。陈叔宝虽然是俘虏,可人家毕竟做过皇帝,按理应由现任皇帝确定一个谥号来盖棺论定。下面的官员不敢乱拟,恭请新皇帝杨广亲自来挑选。   

  对陈叔宝这个人,杨广是很有感情的。早年,杨广是征伐陈朝的军事主帅,陈叔宝名义上是杨广的俘虏。平定江南,是杨广的重要功绩。从内心深处来说,杨广觉得陈叔宝和自己有点相像,都出身高贵,都喜欢文学,都写得一手好诗,都非常感性。但是杨广看不起陈叔宝对政治的荒唐态度。在杨广看来,一个人的价值必须通过政治来体现,政治远高于文学。为了政治,杨广可以抛弃文学,压制一切欲望,想出最肮脏的阴谋诡计来消灭前进途中的障碍。而陈叔宝将文学和欲望放在了政治之上,导致了身败国灭。杨广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从陈叔宝的身上吸取教训。   

  为了树立一个反面典型,杨广反复斟酌,给陈叔宝确定了一个谥号:炀。   

  《谥法》说:〃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这是所有谥号中最坏的一个字,是后世对一个皇帝最糟糕的评价。   

  给陈叔宝〃鉴定〃完毕后,新年快到了。新皇帝登基需要改换年号。杨广又是一阵冥思苦想,敲定了两个字:大业。   

  〃大业〃和〃大兴〃一样,大气、雄浑,寓意吉利明显。大业,伟大的事业。杨广好不容易才坐上龙椅,胸中有宏图大志需要付诸实践,只有〃大业〃这个年号才能表达内心的激动和澎湃。   

  如果说汉景帝和汉文帝是杨坚的榜样,那么杨广崇拜的是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杨广眼中,父亲留下的盛世有太多的问题,隋朝整个体制太懒惰,太缺乏生机了。所以他登基伊始就对天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   

  本章的主角候选人如下:裴矩、小野妹子和只盛开在江都的美丽昙花。         

。←虹←桥书←吧←  

第52节:第五章 王朝的形象工程(1)         

  第五章   

  王朝的形象工程   

  杨广即位后想造一个崭新的书房。素有隋朝第一能工巧匠之称的宇文恺又有了发挥的机会。杨广的书房除了传统的藏书和阅读的功能外,还要求风格独特、让人耳目一新(新皇帝喜欢标新立异)。最后宇文恺设计了一座美轮美奂的书房。书房的门口悬挂着锦幔,门上面放置了两只凌空欲飞的仙鹤。读者要进入书房的时候,只需要踏动地上的机关,门上的两只飞鹤就会冉冉飞起,收起锦幔,书屋的大门随之缓缓打开。   

  杨广毕生都在追求这种新奇的事物,感受新奇的经历。他三次北巡长城和突厥地区、一次西狩西域、三次南下江都、三次东征高丽,都亲力亲为。大凡精力充沛、动作频繁的君主,不是一代万人景仰的明君圣主,就是天人共弃的昏君恶主。   

  杨广显然希望成为前者。   

  皇帝的新衣   

  杨广是一个复杂的、难以看透的人。也许是因为杨广是一个感性的人,浑身散发着文人气质,很多事情很难用理性的标准去条分缕析,而是需要深入杨广的内心去认识,照着杨广的逻辑去分析。   

  隋朝的大臣们很快就发现新皇帝是一个滔滔不绝的政治演说家。每天早朝的时候,杨广牢固把握着话语权,从天文到地理,从内政到外交,他有说不完的话。必须承认,杨广是一个成功的演说家,玉树临风的外表加上激情四射的话语、富有震撼力的肢体语言、逻辑清楚的解释,他的演说并不枯燥,还相当吸引人。许多大臣都被新皇帝崭新的政治理念和充满诱惑的政治蓝图所吸引,相信杨广能够带领天下实现那样的目标。   

  杨广对国情的基本认识有两点:第一是天下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处理,第二是隋朝已经积累了相当强盛的国力。所以他要调动隋朝的实力去解决那些矛盾和隐患。当然了,老皇帝杨坚也在努力解决问题,但在杨广看来父亲的动作太小,太慢,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解决不了大问题。闲置国力,任由问题继续存在,那简直就是犯罪。   

  现在,杨广说得最多的词就是〃急迫〃和〃规模〃,谈论最多的内容就是外交、军事、财富。渴望建功立业的杨广似乎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他〃召募行人,分使绝域〃,派遣使者远至中亚、波斯等地了解风土人情。听说吐谷浑在青海高原放牧的波斯马能生龙驹,能够一日千里,杨坚就放了两千匹雌马去求〃龙种〃。结果一头龙驹也没有生下来。杨广依然很高兴,因为他起码知道了青海的波斯马生不下龙驹来。         

※BOOK。※虫 工 木 桥 虹※桥书※吧※  

第53节:第五章 王朝的形象工程(2)         

  雄心勃勃、好奇心强、惹些无伤大雅的麻烦,刚刚登上皇帝宝座的年轻人都有这些小毛病。杨广也不例外。但这些小毛病和杨广的勤勉相比,根本就算不上是问题。新皇帝杨广经常看奏折到深夜,即使是在颠簸的出巡旅途中也不例外。杨广随时关注政策的执行进展,会在深更半夜把相关官员叫醒来问某某政策的落实情况。杨广执政期间,每年都有好几项巨大的国家工程同时上马,而他对工程细节都亲自过问。最能说明杨广的勤奋和精力充沛的例子是这位文人皇帝在繁忙的政事之余亲自主持编纂了图书三十一部,共计一万七千卷。   

  杨广又不是那种办事只有三四天热度的人。多年的政治历练和太子生涯让杨广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对于政治有成熟的看法。基层的政治实践让杨广对官场同行的〃惰性〃极为厌恶。他要挑战这些惰性,革新政治。如果说父亲杨坚崇拜汉文帝和汉景帝,创建了类似〃文景之治〃的〃开皇盛世〃,那么杨广崇拜的是秦始皇和汉武帝。秦始皇也好,汉武帝也好,哪一个不是挑战惰性,驱动整个国家!   

  作家张宏杰认为:〃在普通人眼里,父亲杨坚的功业已经达到了极盛:四海一统,天下太平,国力昌盛。开国之君似乎没有给继承人留下多少创业的空间。然而心高气盛的杨广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素无学术〃的父亲为人行政目光短浅、器局狭小,因此他的统治表面上成绩斐然,实际上存在着许多重大缺陷。〃   

  杨广认为隋朝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自己煞费苦心才获得江山,就为了得到一个操纵权力治理天下的机会。他说:〃非天下以奉一人,乃一人以主天下也。〃天下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君主(秦始皇、汉武帝那样的)来引导、治理。而隋朝选择的人就是杨广。   

  杨广一即位就废除妇人及奴婢、部曲的课役,又将男子成丁纳税的年纪从二十一岁改为了二十二岁,多给了农民一年休养的时间。大业元年(605年),太常少卿裴蕴迎合杨广的喜好,奏请将南北朝周齐和梁陈的乐家子弟编为乐户,让擅长音乐百戏的人轮流到太常寺供奉,在乐府之中研究、传授乐技,达成文化盛事。杨广非常赞赏这个建议,准许推行。结果隋朝的声乐人才队伍扩大到了三万余人。   

  这个出主意的裴蕴是陈朝人,隋朝灭陈之前暗中投靠隋朝,成为隋军的内应。陈灭亡后,隋文帝杨坚在众多南朝北上的精英分子中特别褒奖了裴蕴,还要越级提拔使用。当时的左仆射高颎不清楚内情,开始还不同意提拔裴蕴,可见裴蕴这个人隐藏之深。现在杨广登基改元,裴蕴再一次把握住机会,投其所好,很快就升迁为了民部侍郎。   

  随着杨广开始推行心中的宏图伟业,一场轰轰烈烈的举国建设运动在隋帝国开展起来,裴蕴这样的官员也开始交好运了。   

  杨广登基后第一项国家工程就是营造新都洛阳。   

  隋文帝杨坚即位后曾经营建了新都大兴。到杨广登基的时候,大兴城还没有最后完工。但在杨广眼中,父亲的大兴城已经落伍了,承载不了自己的勃勃雄心。他把目光投向东方。尉迟迥和杨谅造反都曾给远在关中长安地区的朝廷以措手不及的打击。杨广吸取教训,决定营建洛阳作为新都,以防〃关河悬远,兵不赴急〃。部分大臣同意朝廷应该加强对东方的统治,但反对在已经有首都的情况下再造一个新都。杨广反问,谁规定天下不能有两个都城的?结果,杨广的这句话为中国创建了〃两都制〃。洛阳成为了〃东都〃。         

←虹←桥←书←吧←。  

第54节:第五章 王朝的形象工程(3)         

  国家还没改元,仁寿四年(604年)年底,杨广就下令征发数十万民工开始建造东都洛阳。   

  杨广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命令在洛阳以北挖掘一道长逾千里的长堑,用于预防突厥骑兵南下,以拱卫规划中的新都。大沟在大业元年(605年)年初就完工了。杨广紧接着放弃了汉魏洛阳城的故址,在洛阳城以西十八里的地方重新建造都城。   

  他任命丞相杨素担任营建东都大监,全面负责营建工作,宇文恺负责具体施工。杨广几乎是挖掘全国之力来造洛阳,每月役使工匠超过两百万人,发长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奇材异石输运洛阳。杨广看得重,杨素等人催得也急,结果劳工的劳动强度很大,死亡率在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间。装载劳工尸体的大车在东至城皋,北至河阳的广大地区内〃相望于道〃。结果,一座比大兴城更加宏伟的洛阳城在十个月内就完成了。   

  完工后的东都洛阳城规模巨大,〃前直伊阙,后据邙山,洛水贯其中〃,周长五十二里。南北最长处七千三百一十二米,东西最宽处七千二百九十米,面积约四十五点三平方公里。洛水自西南向东北穿城而过,分全城为洛北、洛南两部分。洛阳城延续了大兴城的分区设计,城廓分为宫城、皇城、外廓城三部分。   

  城北的宫城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殿堂错落,其中最壮观的是即使在城外百里之外都能望见的干阳殿。殿庭周围遍种枇杷、海棠、石榴、梧桐及奇花异木。在宫城西南还有规模巨大、风景优美的上阳宫;宫城南边是皇城,是官府衙门所在地;外廓城是官吏私宅和百姓居住的地方。   

  洛阳城西是规模巨大的御花园……西苑。整个西苑周长二百余里,〃其内有海,周十余里;为蓬莱、方丈、瀛洲诸山……堂殿楼观,穷极丽〃。西苑有山有海,建筑丰富,规模远远超过了洛阳的城廓。杨素、宇文恺等人搜求的奇花异树、珍禽怪兽都放在那里;杨广看了以后,又下令全国各地州县定期贡献花木鸟兽充实花园。苑内百花秋冬凋零怎么办?杨广就命令剪彩绫为叶,编丝绸为花,保持园内〃四季如春〃。   

  洛阳城致命的问题和大兴城一样:没有居民。它是在图纸上规划出来的又一个首都,就像杨广的玩具,需要玩主把居民〃放〃进城内。   

  城郭筑成的第二个月,杨广下诏迁徙豫州(洛阳所在地)的百姓和数万家富商大贾充实东都。在大业二年(606年)五月、大业三年(607年)十月,杨广又分别迁徙江南百姓六千余家和河北工匠三千余家充实东都。   

  杨广推行政策的力度很大,洛阳城很快就成了人烟密集的都市。隋朝后期,洛阳鳞次栉比的酒楼和旅馆表明这座新都的成功……商业往往是一座城市繁华度的晴雨表。洛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洛阳的市场有各种各样的商品,如金、银、珠宝、瓷器、皮毛、丝绸等。来自西域各国和来自东方日本的商人,与洛阳本地的小商小贩一起拥挤交易,将这些商品辗转到世界各地。   

  随着杨广在洛阳的时间越来越长,长到超过了他在大兴城的时间,洛阳城逐渐发展成了文化和政治中心。每次科举考试的时候,全国各地的举人都聚集在洛阳。   

  当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开通后,洛阳在全国政局中就更重要了。说到大运河,它是杨广启动的第二项国家工程。开凿大运河的命令只比修建东都洛阳的命令晚下达了四天。隋朝的天下刚为洛阳的修建工程贡献了数百万民工,马上又要征调余万民工奔赴通济渠。而在九天之后,杨广又下令江南建造万艘巨船。因为他给了五个月的期限,要求打通中原和江南的水上交通。通船时,杨广要南巡检验。         

←虹←桥←书←吧←。  

第55节:第五章 王朝的形象工程(4)         

  大运河和南巡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我们暂且按住它不表,先说说杨广和突厥的事情。   

  杨广出塞   

  话说汉王杨谅造反的时候曾派人联络突厥启民可汗,企图借助突厥骑兵的力量争夺帝位。还没等启民可汗回话,杨谅的造反行动就失败了。双方联系的事情败露后,杨广一度怀疑启民可汗的忠心。启民可汗是仰仗隋朝生存的。杨广怀疑他以后,不允许突厥部落在长城以南休养生息了,命令他们全都回到塞外,而且不能在长城附近游牧。   

  启民可汗离不开隋朝的支持,不得不在大业二年(606年)年初亲自跑来求见杨广,解释突厥人的忠诚,希望消除误解。   

  杨广很乐意享受启民可汗〃来朝〃的感觉。为了炫耀大隋的繁华,杨广煞费苦心,把大量已经失业的乐工、舞者和杂耍人员都重新召集起来(北齐、北周、南齐、南梁、南陈等国的末代君主们留下很多这类人员),准备一场盛大的表演。   

  启民可汗一行人来到隋朝的朝堂后,杨广先派人引导他们参观陈列的各种文物珍宝。启民可汗等人刚看过千奇百怪的中原文物,就被引导到金碧辉煌的大厅中。刚刚坐定,鼓声响起,演员们装扮成狮子、怪兽、水人、虫鱼、龙龟等跳跃而入,塞满大厅。突厥人目瞪口呆,还没缓过神来,大厅中突然冒出一个巨大的鲸鱼模型,背景突然换成了缤纷的海洋。鲸鱼向空中喷出雾烟,转瞬之间从浓烟里冒出七八丈长的黄龙数条,紧接着又冒出神龟驮山,幻人吐火,令人目不暇接。启民可汗等人感觉就是置身天堂之中。等演出转变成舒缓的歌舞时,惊魂稍定的启民可汗匍匐叩头,请求杨广允许突厥民族穿汉服说汉语,归化为中原臣民。杨广很高兴,赞扬启民可汗归化隋朝的态度,但婉转地说民族融合是长期的过程,没有答应启民可汗部的突厥人加入隋朝的请求。   

  启民可汗的来朝让双方都探明了态度。有来无往非君子,杨广在次年(607年)四至九月北巡榆林郡,亲往启民可汗驻地宴请可汗及其部属。   

  这是杨广的第一次大规模远巡。杨广很重视,把排场搞得很大。他将盛大的排场看成是震慑突厥等北方少数民族的锋利武器。你们看看,我泱泱大国、煌煌大隋,单单仪仗排场就能把你们给吓倒了,更别说背后的千军万马了。结果,杨广创建了一支由三万六千人组成的仪仗队伍,披金戴银,装备〃只求最贵不求最好〃,〃及辂辇车舆,皇后卤簿,百官仪服,务为华盛〃。此后,杨广每次出巡,衣饰绚丽的三万六千人的仪仗队伍皆前呼后拥,惊天动地。   

  北狩时,杨广的仪仗队后面还有十多万甲胄鲜明的正规军〃护驾〃。   

  最后连杨广都担心这样耀武扬威会不会把启民可汗等人给惊着了,于是就把隋文帝时期擅长处理突厥事务的大臣长孙晟找出来,让他先去启民可汗部落通知迎驾。   

  启民可汗很会办事,听了长孙晟的解释后,不仅把属下突厥各部的首领都召集过来,还把依附自己的奚、室韦等数十个部落的酋长也都叫过来,一起迎接杨广。   

  一天,长孙晟在启民可汗的帐篷外看到道旁杂草丛生,就想让启民可汗当着各部酋长的面亲自拔草,整理营垒,恭迎杨广。启民可汗如果能这么做,杨广在北方各部面前该多有面子啊!   

  于是长孙晟趁和启民可汗及各部酋长闲谈时,指着帐前的杂草说:〃那是大香草。〃启民可汗傻傻地去闻了以后说:〃这草不香。〃长孙晟就发话了:〃天子出巡驾幸某地,诸侯要亲自洒扫街道,翻整御道,表示至敬之心。我看可汗营帐前杂草丛生,还以为是留着香草迎驾呢!〃         

BOOK。←虹←桥书←吧←  

第56节:第五章 王朝的形象工程(5)         

  启民可汗听出长孙晟的弦外之音了,忙说:〃奴才罪过。奴才的骨肉都是天子所赐。为皇上效劳筋力,岂敢推辞?只是我们是野蛮人,不知道中原法度,幸亏长孙将军恩泽教导。〃他说完拔出佩刀,亲自除草。   

  属下的首领和各部族长见启民可汗对隋朝自称〃奴才〃,心想〃那我们就是奴才的奴才了〃,赶紧拔刀除草、整修道路,唯恐落后。   

  启民可汗又征发突厥各部的劳力在西起榆林,东达于蓟(涿郡治地)的三千里道路上翻修了御道,宽百步,恭迎杨广驾临。杨广来了后,突厥各部表现得毕恭毕敬。启民可汗和义成公主敬献马三千匹,杨广赐物一万三千段。宾主尽欢而散。长孙晟事后因功升任右骁卫将军。   

  就是在突厥的地盘上,杨广也要炫耀隋朝的国力。他让宇文恺建造了一个能够容纳数千人的大帐,在里面宴请启民可汗及其部落酋长三千五百人。席间,大帐中仪仗罗列,歌舞升平,杨广慷慨地向各位客人赐物二十万段。史载〃诸胡骇悦,争献牛羊驼马数千万头〃。北方各少数民族共推杨广为〃圣人可汗〃。   

  这一幕标志着隋朝在北方少数民族中的声望达到了巅峰。   

  宴会后,启民可汗又上表请求再与隋朝通婚,并再次表示突厥民族愿意更换服饰,融入中原民户。杨广觉得突厥民族和汉族的差距还是很大,回书表示:〃碛北未静,犹须征战,但心存恭顺,何必变服?〃意思是说,〃革命不分先后,工作没有高低〃,北方边境不稳,离不开启民可汗的征战防守,还要启民可汗继续留在北方靖边。   

  启民可汗转化为汉人的愿望没有实现,终其余生突厥民族都没有和隋朝发生征战。   

  杨广此次北狩,还有一件大事是修缮长城。大业三年(607年),隋朝征发民工百万筑长城,大业四年(608年)再次征发二十多万民工筑长城。隋朝修缮了原北周王朝北部边境的长城与北齐的长城连接,基本完善了东至东海,西至宁夏之间漫长的防御体系。   

  杨广北狩期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早在杨广下诏征集散落民间的声乐人才的时候,高颎就很不以为然,上奏说:〃此乐久废。现在征召相关人等恐怕无识之徒弃本逐末,竞相学习声乐,败坏了风气。〃   

  杨广觉得这话说得很刺耳,念高颎是老臣,把话放到一边不去搭理。后来杨广在北方边界炫耀,又要修缮长城,高颎非常担忧如此奢侈豪举会消耗国力,惊扰百姓。   

  私底下,高颎对同僚太常丞李懿说:〃北周的宇文赟就是好乐而亡,殷鉴不远啊。〃   

  高颎又觉得杨广对启民可汗等人礼遇过厚,发牢骚说:〃那些野蛮人知道中原的诱人财富和山川险易,恐为后患。〃高颎最严重的一句牢骚是认为〃近来朝廷殊无纲纪〃。杨广辗转听到这些话后无疑是在兴头上被人泼了凉水,认定高颎是倚老卖老,诽谤朝政,下诏诛杀高颎。   

  高颎时年六十七岁。他的几个儿子也都被流放边关服劳役。   

  高颎是隋朝建立和〃开皇盛世〃的关键人物之一。《隋书》评论他:〃当朝执政将二十年,朝野推服,物无异议。治致升平,颎之力也。〃隋朝的许多制度和政策背后都有高颎的影子。   

  高颎被诛后,天下莫不伤惜。后人也普遍为高颎感到冤屈。   

  高颎一案株连甚广。随杨广北巡并与高颎私下议论朝政的贺若弼、宇文弼等人同日被诛杀。其中开皇名将贺若弼死时六十四岁,儿子充军边疆,妻女沦为官婢。开皇年代的另一个重臣苏威,在大业初期曾复官为尚书右仆射,现在也受到牵连被免官。         

▲虹▲桥▲书▲吧▲BOOK。  

第57节:第五章 王朝的形象工程(6)         

  高颎一案可以看做是杨广在兴高采烈的时候,掸去衣服上的灰尘,挥走耳边的噪声的举动。   

  开皇年代的许多重要人物以这种形式告别历史,真让人感慨世事难料。   

  那一边,杨广巡视了北方各族,修缮了长城之后,开始从榆林返回洛阳。一路上,杨广让甲士五十余万、马十万匹护驾,沿途旌旗辎重千里不绝。   

  杨广觉得坐在马上或者车子上不够气派,命令宇文恺建造了一座〃观风行殿〃。顾名思义就是一座行走着的宫殿。宇文恺用不同的车驾、零件组合成了这座巨大的宫殿,下面安放着轮轴,后面由民工推着前进。整个宫殿周长两千步,〃以板为干,衣之以布,饰以丹青,楼橹悉备〃,可以容纳侍卫数百人。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推移起来,声响震天,撼动大地,又一次震慑住了北方各族军民。他们还以为天上神宫下凡,在十里之外望见行殿,就屈膝稽颡,下马步行。临别时,启民可汗奉觞上寿,跪送杨广;突厥王侯以下袒割于帐前,不敢仰视。   

  第二年,杨广再一次北巡。这一次是为了出塞查看长城。杨广由此成为中国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