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日耳曼全面战争-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认真的考虑过后,万尼乌斯认为自己指望马克曼尼人能够独立承担作战任务的要求对马克曼尼人来说却是是太高了,最好的办法还是把他们打散到老兵队伍里,由老兵来带着他们。

于是,万尼乌斯堂而皇之理直气壮的剥夺了马克西姆对爷们枪部队的指挥权,并将一千二百名马克曼尼人组成的爷们枪小队全部分拆、打散,均匀的分配到自己麾下的爷们枪队伍里——在见识了万尼乌斯麾下老兵们的集群冲击和行进间队列变换之后,原本对此颇有微词的马克曼尼人也都闭上了嘴巴。

而接下来,由于老兵小队里都掺进了为数众多的新兵,万尼乌斯命令他们各自划分了场地,坚持不懈的日日cào练,以便赶在决战到来之前成为一个整体,迎战罗马人。

原本拥有两千多名部下的马克西姆转眼间就只剩了八百多名部下,无论如何在心理上总是一个巨大的落差。但很快马克西姆就没时间为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情cào心了——万尼乌斯委派他手下的另一名统帅,习惯了只带着一面盾一柄剑不着片缕到处跑的普罗塞提带着自己的卫队来训练他和他的战士们。本章由为您提供'

在得知普罗塞图目前除了自己的几十名卫队之外竟然一个部下也没有之后,马克西姆更加紧张了——虽然说自己的命也算是万尼乌斯救的,但如果就这么被万尼乌斯一次次的剥夺了所有的手下,任谁都会心里不舒服的。

然而,很快,普罗塞提的举动就打消了马克西姆的疑虑——和海尔曼、阿洛尤斯、欧希西迪斯、默特萨克这些心思活络的人不同,普罗塞提、黎克伯吉斯都属于满脑子肌ròu的主,万尼乌斯让普罗塞提训练马克曼尼突袭兵,普罗塞提就老老实实的去展开训练。至于军权什么的,普罗塞提想都没想过。

带着满嘴马克曼尼人们根本听不懂的“逊毙了”“卡姆盎”之类的口头语,普罗塞提毫不客气的当着一干马克曼尼人的面,把马克西姆踩得哇哇luàn叫——尽管按照万尼乌斯事先的吩咐,普罗塞提和他所有的部下都没有穿钉子鞋而且也没有提起过钉子鞋,但即便是光脚,普罗塞提下脚也够狠的了。

之后,在马克西姆等着普罗塞提宣布自己根本不行的时候,普罗塞提果然宣布马克西姆根本不行。

但是,在马克西姆脸èyīn沉的等着普罗塞提宣布接管自己的队伍时,普罗塞提却表示,这种小技巧其实很好学,而且也最适合如他们这种习惯了独自作战,凭个人武勇和技艺在战场上夺取荣誉的战士,只要马克曼尼人肯下大力气联系,用不了几天就能掌握。

而接下来,普罗塞提则毫无防备的教导着马克西姆和其它的马克曼尼人如何在保持平衡的同时攻击对方的下盘,使对方失去平衡的技巧——这其中,部分是万尼乌斯的指导,部分则是大家在实际的对练中琢磨出来的。

这种毫无保留的教学顿时解除了马克西姆的防备心思,开始认真的跟着普罗塞提学习起来。而普罗塞提也将自己的卫队分散开,一对以的抓着马克西姆的卫兵以及其它的马克曼尼战士对练起来——就像万尼乌斯所说的那样,很多东西只有在实际对抗中才能掌握。

在所有马克曼尼人都潜心训练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出luàn子——有些马克曼尼人对于日耳曼青年公社军里森严的等级制度和严格的军纪不能理解也不能适应,出现了违抗军令的情况,甚至还有几个胆大妄为的家伙试图趁着夜晚逃跑。

对于这些人,万尼乌斯毫不客气——违抗军令的视情节被当众按倒,抡起大板子照屁股就是一顿打,而趁夜试图逃跑的,则被当众斩首,并将头颅挂在了营mén上。

这种做法顿时在全体日耳曼人中引起了慌luàn——尽管日耳曼人多有脾气暴躁,一言不合便以命相搏的,也常常因为冲突而流血送命,但象万尼乌斯这样将处死作为惩罚他人的刑罚的,还是第一次——在此之前,处刑的权利只掌握在祭祀的手里,并不为一般人所有,哪怕这个人是首领。

于是,对于万尼乌斯的做法,便有很多人站出来质疑,其中一些甚至是最初跟着万尼乌斯建设日耳曼青年公社的老兵。

对于这些质疑,万尼乌斯表现得异常淡定,非但毫不惊慌,反而召集了除必须的哨卫之外的所有人,前来听取他对质疑者的回答。

首先,所有加入军队的人都应当无条件的服从军纪,违背军纪的人不止使自己的荣誉有了污点,更将其它人也都置于危险之中,因而比以yīn谋诡计谋害他人的xìng命更加恶劣,因此违背军纪的人有罪,这是毫无疑问的。

其次,一个日耳曼人杀死另一个日耳曼人,并不能算是大罪过——人们在发生冲突时是会这么做的,如果能够对被杀者的家属给出相应的赔偿也可以得到谅解——而当一个人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杀死那危及自己生命的人,甚至不必给出赔偿。

毫无疑问的,那些趁着夜è试图偷逃的马克曼尼人,在离开营寨之后,就有可能落到罗马人手里。而一旦他们落到罗马人手里,就有可能受到严刑拷打而透lù出日耳曼青年公社大军的行踪及动作,进而导致罗马人在日耳曼人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打上mén来。

尽管愿意相信马克曼尼人不会出卖大家,但之前万尼乌斯不也相信马克曼尼人会严格的遵守军队的纪律吗?

因此,那几个马克曼尼人趁夜偷逃的举动,已经切实的威胁到全体日耳曼青年公社军战士们的xìng命了,因此杀死他们是合理的,也是不必给出赔偿的。

最后一个困扰日耳曼人的问题就是,即便一个日耳曼人被裁定有罪,处刑的权利也归祭祀们所独有,不应当由一个非祭祀来下达,更不应当由一个普通人来执行。

对这个问题,万尼乌斯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并非一个普通的首领,而是奥丁大神亲选的君王,尽管眼下的军力不过万人,但日后势必成为全体日耳曼人的领袖,因此,由他来行使祭祀的权利,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事实上,只要想一想过往发生的那些事情,就不难发现,万尼乌斯的地位和智慧,都要高过祭祀们呢——这么多年以来,诸多部族那些苦苦背诵诗篇,问卜神意的祭祀们,何曾从奥丁神那里得到启示,创造过爷们枪这样让瘦弱木讷之人也能变成骁勇善战之士的阵法?就更别提万尼乌斯教授给祭祀们,再由祭祀们教授给誓约诸部族的提高粮食产量的各种办法了。

所以,事实上,一个人只要还保留着最基本的判断能力,就不难发觉,在这短短几年里,奥丁大神赐予万尼乌斯的恩宠,就已经胜过过去几十年里几乎所有祭祀所得到的了——那么,由这样一个特别受到神灵喜爱的人来行使祭祀的权利,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和通常的日耳曼人不同,万尼乌斯能言善辩,条理清晰,而且自有一副理直气壮的姿态。尽管抗议者带着满心的不爽甚至是满腔的怒火,到头来却被万尼乌斯驳斥得哑口无言,满脸羞愧,到好像是他们犯了错误,不该质疑万尼乌斯的决定似的。

而那些旁听者,开始因为万尼乌斯的跋扈和霸道而感到有些不满,在听完了万尼乌斯的自辩后,也都不由自主的转变了立场,反而成了万尼乌斯的支持者——若不是顾及那些刚刚被处死的人和他们的族人的感受,有些战士甚至就想要当众表达对万尼乌斯的认同了——事实上,头脑更简单的战士们已经这么做了。

至于那些原本想要为自己的同乡讨个公道的马克曼尼人,在认真的思考过万尼乌斯的话,并回想起曾经的战败之后,也平息了怒气,承认了军纪对一支军队的重要xìng,甚至承认了万尼乌斯确实有权依据军纪处置那些违反军纪的人。

于是,在这样一场纷争之后,万尼乌斯的权威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至少,在他的军队里,所有人都承认了他依据军纪处置违反军纪者的权利。



克拉苏049如何解决阿累夷人

海尔曼出去探查情报后的第十天,万尼乌斯整顿军纪确定权威的第六天,海尔曼带着队伍回来了。

因为阿累夷人也都是山林战的好手,所以并没有如同万尼乌斯这样在山林中以刀斧扩大林间空地并人为的制造出一个固定的营垒,而是依照他们平日里的习惯,五、十人一组,各自松散的分布在密林里。

也正是这个原因,即便是海尔曼亲自带队,马克曼尼人也不能太过靠近阿累夷人所在的地区,而根据对方的帐篷、炊烟之类的东西估计对方的人数也成为不可能的事情。

即便是这样,也没有难倒海尔曼——在将所有的探子都分散出去,小心的探查着阿累夷人分布的区域,并确定了大致范围之后,万尼乌斯命令马克曼尼探子们留在外围,自己则亲自带着自己的卫队,进入了阿累夷人分布的区域里。

用了足足六天时间,海尔曼小心翼翼的在阿累夷人的控制区里走了一大圈,最终对阿累夷人的人数做出了一个比较可靠的估计——最少不会低于两千人,最多不会超过六千人。

这个数字,并非经过精确的统计计算出来的,更不是数出来的,而是依据海尔曼和他卫队里那些经验丰富的老猎人的经验推测出来的。

尽管这里有马克曼尼人的要塞,但并不是马克曼尼人的大型聚居地,在周围的山林里仍旧存在着很多凶猛的野兽,如果阿累夷人的人数低于两千人,这么少的人散布在这么广大的一片森林里,就很可能成为猛兽的猎物。

反过来说,尽管阿累夷人也从事耕种和畜牧,但海尔曼经过穿插侦查后发现,阿累夷人这次行动并没有携带多少粮秣物资——所以如果他们的人数超过了六千人,那么目前他们所占据的这一片山林就不足以为他们提供足够的食物。

这样的推测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信服。

然后,日耳曼人就面临了一个很糟糕的问题——如何在决战之前先消灭掉阿累夷人。

即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阿累夷人只有两千人,这也不是一个好处理的问题。

数以千计擅长山地战和夜袭战的轻步兵散布在需要走上一整天才能穿越的山林里,不要说打,就是想把他们都找出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况,敌人的数量可能远比这个多——按照目前万尼乌斯麾下军队的情况,想要杀入山林,再以不会影响到日后决战的损失消灭掉这群阿累夷人,显而易见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要知道,虽然万尼乌斯对自己麾下军队的改革极大的强化了军队的战斗力,使他们的实力得到了提升,并不是没有付出代价的。

事实上,公允的说,万尼乌斯是以削弱了自己麾下军队山林战能力为代价,增强了他们平地战的能力——无论是日耳曼爷们枪,还是重装精锐斧兵,都是如此。

爷们枪就不必说了,虽然可以使一群原本并不怎么出色的战士经过训练,团结在一起,足以对抗同样数量甚至更多的最优秀的战士,对地形的要求却非常之高——如果没有足够平坦和宽阔的地面供他们展开阵型和发动冲击,爷们枪是根本施展不开的——之前,马其顿人在树林中几乎毫无反抗的被色雷斯人消灭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重装精锐斧兵虽然并不会受到地形的约束,但在行动速度上却受到了削弱,而且体力消耗也更快,再加上人数不足的原因,在独自进入山地行动的时候,虽然未必会被轻装步兵打败,却绝对无法取得什么像样的成绩。

基于同样的道理,万尼乌斯和他的卫队在山林战方面也有同样的困难。

弓箭手就不必说了,在茂密的森林里使用弓箭毫无疑问是个蠢主意——即便是以威利娅所率领的孟杜皮丛林猎手,一旦进了密林,也只能在不超过二十步的距离上使用弓箭——而到了这个距离上,用弓箭还不如用标枪。

而说到标枪,万尼乌斯军队里最擅长使用标枪的,既不是海尔曼麾下的标枪手,也不是黎克伯吉斯麾下的标枪手,更不是那群爷们枪或者奥维尼娅麾下的女兵,而是阿克里麾下的同盟骑兵们。

但是,让骑兵骑马进山林?只有最愚蠢的蠢货才会想出这种主意

让同盟骑兵们下马步战?这个主意比上一个更加愚蠢。

要知道,任何时候,骑兵都是绝对宝贵的战略力量。

凯撒麾下四万大军,骑兵也不够五千人。克拉苏财大气粗,从东方带回来的骑兵也只有三千人。马其顿号称骑兵强国——现在应该称为骑兵强省——以克拉苏的威势和权势也只不过集合了五千骑兵。甚至,凯撒为了彻底征服高卢而从两个大省募集骑兵,也只得到了六千人。

如果为了对付决战前所必须解决的一个小插曲,而将手中最宝贵的战略力量在山林里毫无意义的折损掉,那就真是脑子进水了。

这些事情,即便万尼乌斯自己不说,他麾下的统帅们也对此心知肚明,而且毫不客气的当着所有统帅的面七嘴八舌的说了出来——到最后,统帅们的结论是,万尼乌斯麾下诸多部队中,适合进山的只有四支而已——海尔曼和他的卫队,普罗塞提和他的卫队,孟杜皮轻装剑士,马克曼尼突袭兵。

但问题是,所有这些人加一块,也不到两千人——就算他们的个人战力都和阿累夷人相当甚至略有胜出,人数也未免太少了——万一山林里真的藏了个五六千阿累夷人,这点人进去就是给别人增加战利品用的。

统帅们的讨论就到此为止了——阿累夷人呆在山里,而那是他们最擅长的领域,以万尼乌斯目前军队的战斗力完全无法和对方对抗——虽然说如果不及损伤强行进攻并不是没有获胜的机会,但考虑到紧接着万尼乌斯的军队就要和克拉苏麾下的四万多人作战,这种行为毫无疑问的不可取。

于是,营帐里的统帅们便就这个问题争执起来——阿洛尤斯、黎克伯吉斯等几人坚持要先出兵做掉阿累夷人再说;海尔曼、马克西姆等人则建议再慎重考虑一下;作为万尼乌斯的女人,在和万尼乌斯相处了一阵之后,了解了万尼乌斯的好恶之后,奥维尼亚和威利娅很自觉的保持沉默;作为新加入不久,仍旧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担忧的阿克里则很谨慎的闭上嘴,听着打架的争论。

至于普罗塞提?这个家伙此时正一本正经的看着万尼乌斯面前那盘沙子——沙子上,经过马克西姆的描绘以及海尔曼的补充,大略的画着整个战场上的情形——虽然普罗塞提对这玩意完全没兴趣,但既然万尼乌斯一直在皱着眉头看,那么作为万尼乌斯的忠实弟子,当然也应该和自己的师傅大人保持一致。

渐渐的,大家的看法、理由都已经说明,而互相之间的攻击又被万尼乌斯命令禁止,营帐里的统帅们便都觉着没话可说,只好纷纷闭上了嘴巴。

于是,帐篷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感受到帐篷里突然产生了变化,万尼乌斯才终于从沉思里惊醒过来,一脸茫然的抬起头:“怎么了?怎么都不说了?”

这样的问话顿时让所有的统帅们都无奈起来——尽管万尼乌斯并没有说什么,但统帅不是傻子,很明显就能够从万尼乌斯的表情中看出来,刚才大家争论的话,万尼乌斯根本一句都没听进去。

看到一干统帅的表情,万尼乌斯就愉快的笑了起来:“怎么,以为你们刚才的话我没听?”

“对,也不对说着,万尼乌斯叹了口气,“开始的时候你们所说的,我都认真的听了——阿累夷人大约两千到六千人,散布在罗马人围城工事以东一天路程的山林里

停顿了一下之后,万尼乌斯伸出手:“枪兵、重装斧兵、骑兵和弓箭手不适合进山林,擅长山林作战的不足两千人,进山作战实力不足。强行集合全部兵力作战又会承受过多损失。就是这样吧?”

统帅们惊讶的瞪大了眼睛——看起来,万尼乌斯并不是不在意他们的意见,反而,还很认真的听了他们的讨论,并且做出了整理。

然后,万尼乌斯又叹了口气,一副痛心疾首语重心长的模样:“后来的,我就没听了——你们自己想想,后来你们都说了些什么废话?我不止一次告诉你们,就事论事,就事论事。所有的情况都说出来,接下来就考虑怎么解决才能利益最大化

看到几个刚才吵得最厉害的统帅露出羞愧的表情,万尼乌斯用右手手背用力的拍打着左手手心:“勇气有用吗?智慧有用吗?如果不能拿出能够解决我们当下问题的方案,就算你有一百个人的勇气,有一万个人的智慧,有用吗?”

“这么说,你有办法了?”听到万尼乌斯的话,马克西姆立即露出了惊喜的表情,满脸期待的看着万尼乌斯——这十天,是马克西姆最充实的十天,因为他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听说过的东西;这十天,也是马克西姆最煎熬的十天,只要想到自己的族人还在罗马人的包围之下朝不保夕,他就寝食难安恨不得立即冲到要塞前一矛掷死所有的敌人解救出他的族人——而现在,如果不能解决阿累夷人,他们就无法和罗马人决战,也就无法救出他的族人。

万尼乌斯嘿嘿一笑:“当然。现在,你们都听好了……”

新的一周开始了。这一周有推荐,所以呢,量是保二争三。

咱会努力加油的。

其实这文文成绩一直不是很好。咱也知道,即是新人,又是小众文,难免的。

不过,如果亲们在看书的话,咱更了一章而且你看到了的话,去书评区稍微留下言,让咱知道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就感激不尽了。

当然,依据国际惯例,求点求藏求票求留言求帮忙打广告。

克拉苏050赌徒的心态

这天正午的时候,一阵烟尘远远的高高扬起,从南方径直朝着罗马人的营垒直冲过来。

这样的景象顿时让哨塔上的罗马哨兵敲响了警钟——这么多天以来,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等待着野蛮人的侵袭,而现在,当野蛮人终于到来的时候,哨兵也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于是,一群早就跃跃欲试的罗马兵提着盾牌和标枪冲上护墙,更在木塔上架起了弩炮,严阵以待。

之后,全副武装的克拉苏也在他的卫队的陪伴下登上了护墙,而在他身边,则照例是财政官,和东方辅助骑兵团的首领——原本,在他身边的,应该是他的儿子才对。

然后,所有站在护墙上的罗马士兵都弄明白了日耳曼人一直来去如风的秘密——大队的日耳曼人赶着马车,快速的朝着罗马人的营垒而来,而少数日耳曼牧民则娴熟的骑着战马,赶着大队的牛羊伴随着马车行进,远远看上去竟然连一个徒步行进的士兵都没有!

之后,在所有罗马人的眼皮底下,在弩炮的射程之外,大队的牲畜和马车便缓缓的停了下来,之后整齐的转向,向着东方跑了开去。

看到这个情形,罗马人的护墙上便响起了一阵失望的哀叹和咒骂声——原本,许多罗马兵都在期待着这场战争——在他们看来,这支狡猾的野蛮人军队是挡在他们前往金山道路上的最后一个障碍,只要打完这一仗,他们这些天来的辛勤劳作就都有了报偿。

然而,这群野蛮人却竟然在他们眼前跑掉了!

听着士兵们的抱怨,克拉苏笑了笑——他这几天正在为了维持军队的士气而忧虑,但现在,野蛮人们给了他一个很好的手段。

然后,克拉苏就听到了卢库卢斯的声音:“统帅,让我带人出去追击他们吧

以骑兵追击车队,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野蛮人就在他们眼皮底下,而且毫无战斗准备,只要派出骑兵队尾随追杀,就能够取得胜利,并且夺取大量的牲畜作为战利品。

但克拉苏一点也不想让卢库卢斯立功——尤其是这种可能终结马克曼尼战役的大功。

毕竟,卢库卢斯的手头还有三千名仍旧念着老卢库卢斯恩情的东方骑兵,其中很多都是卡帕多西亚和小亚细亚的地方豪强名门望族的子弟——如果让卢库卢斯立下足够引人注目的战功以至于使他在元老院里找到了盟友,那么克拉苏也许就会多出一个对手——而如果卢库卢斯始终无法引起别人足够的注意,他就不得不依靠自己,这才是更加有利的选择。

当然,这种盘算显而易见不能让卢库卢斯知道——因此,克拉苏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别着急,这只是一个圈套而已

说着,似乎是为了向卢库卢斯解释,克拉苏指了指日耳曼人的车队:“你看,他们一共只有百来辆马车,就算一辆车上有五十人,也不过只有五千多人而已——但我们都知道万尼乌斯有一万左右的战士,如果加上可能的马克曼尼人,也许他的兵力会在一万二到一万三

停顿了一下之后,克拉苏很肯定的点头:“这只不过是用来诱出我们骑兵队的诱饵而已——他们的步兵一定已经先到东边的什么地方埋伏去了——如果我们派出了骑兵追击他们,就会跌入日耳曼人的陷阱了

这似乎是个很合理的推测。但看着毫不停留,越来越远的日耳曼车队,卢库卢斯又担忧起来:“可是,如果这是他们故意的呢?他们可是去了东边——也许他们是去先对付阿累夷人去了?”

听到这个问题,克拉苏顿时快活的大笑起来:“啊,我亲爱的卢库卢斯。如果我们的人不必流血,而敌人却自相残杀而减少了数目,那不是更好吗?”

这样的回答让卢库卢斯愣了一下。

他原本以为克拉苏会派出马其顿轻骑追击,这样一来日耳曼人势必会承受巨大的损失——而如果自己主动请命,克拉苏派遣自己出击的话,日耳曼人的损失就会小得多——而在克拉苏一语道破万尼乌斯的阴谋时,他也升起了一丝庆幸的感觉,庆幸自己没有鲁莽的冲出去和万尼乌斯的军队作战。

但是,从现在的话来看,克拉苏居然根本就没有趁机消灭日耳曼人的想法,而是想着用万尼乌斯的军队消耗阿累夷人的力量——所谓陷阱什么的,恐怕也只是敷衍自己的托辞而已。

“但是,我们和阿累夷人之间不是有盟约吗?”将自己的震惊,对克拉苏的鄙夷和憎恶,以及对自己“决定帮助日耳曼人是正确的”的庆幸全部压在心底,卢库卢斯作出一副惊讶的样子。

“对克拉苏满不在乎的笑着回答,“就好像我们和马克曼尼人之间也有盟约一样

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克拉苏就压根没打算遵守他和马克曼尼人,以及阿累夷人之间的约定,哪怕他曾经以马克曼尼人所信奉的大神奥丁起誓!

突然之间,卢库卢斯因为决定背叛克拉苏,帮助日耳曼人攻击自己本国同胞的愧疚和犹豫消失得无影无踪——为着自己的贪婪而发动战争,将无辜的人卷入其中,这说到底也不过是品格败坏,而以如此轻率的态度对待请神灵作证,哪怕仅仅是野蛮人的神灵,而立下的誓约,这就只能说是人神共愤了——相比之下,卢库卢斯出于正义的目的背叛并未宣誓效忠的克拉苏,非但一点都不可耻,反而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弃暗投明呢!

不过,随后,想到以罗马人武器武装起来的阿累夷人和万尼乌斯的军队之间互相消耗,卢库卢斯突然又担忧起来:“可是,如果万尼乌斯在和阿累夷人的作战中损耗太大,不就不会来和我们作战了吗?”

听到这个疑问,克拉苏惊讶的看了卢库卢斯一眼,之后笑了出来:“他会来的

“您认为,他会冒着把自己的军队全部折损的危险,也要来救马克曼尼人?”卢库卢斯皱起眉,怀疑的问道——难道,他对万尼乌斯的判断错了?

“不克拉苏笑着摇摇头,“如果他是那样一个蠢货,他就不配被凯撒视为威胁,也不配作为我的对手,哪怕他是个罗马元老而不是野蛮人的领袖

停顿了一下之后,克拉苏才转向卢库卢斯:“你赌过钱吗?”

这个突兀而且毫无道理的问题让卢库卢斯愣了片刻,之后罗马人诚实的摇了摇头。

“所以你不能理解,不能理解一个赌徒的心态说着,克拉苏摆了下手,“一个可怜的罗马市民,辛勤工作,积攒了整整一年的积蓄,几十个塞斯太尔司。然后他走进赌场,因为他看到一个机会,一个一夜暴富的机会——只要他能够赢得大奖,他就能够得到一塔兰特白银

卢库卢斯疑惑的皱起眉头——他当然知道一塔兰特白银的价值,但这个价值对他来说算不了什么——尽管本该属于他的父亲的胜利和凯旋式被庞培偷走了,尽管他的父亲在凯撒担任执政官的时候被迫退出政坛赋闲在家,尽管他的父亲已经死去,但是那个最后的罗马贵族所留给他的遗产,仍旧使他可以征集和供给一支六千人的军队,一个塔兰特的白银,实在算不了什么。

但是克拉苏接着说了下去:“一开始的时候,他有些犹豫,虽然带着几十个塞斯太尔司,却只肯一个一个的下注——这种程度的输赢对他来说已经足够惊心动魄了

“他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开始的时候他小赢了几把——可能还赢了一次大的。几乎是转眼之前,他需要辛苦劳作一两个月并且省吃俭用才能积累起来的财富就到手了——而这,极大的刺激了他的**

“用他赢来的钱财赌一次又能怎么样呢?如果赢了,那么直接抵得过他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工作。而即便输了,他输掉的也只不过是赢来的钱——就当他从来没赢过就好了

说着,克拉苏怜悯的笑了起来:“可怜的孩子——如果这时候他输了,那么也许他反到可以清醒过来,但是他赢了。于是他开始忘乎所以,他觉得他是幸运的,可能连神灵都在庇护他,让他赢钱——而如果不好好把握这个机会,那就太愚蠢了

伴随着一声叹息,老人摇了摇头:“然后,他投入了所有的钱,为了那一塔兰特白银,可能更多……然后,没有然后了

这些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万尼乌斯就是那个可怜的赌徒,先是从凯撒的副将手中,接着是从凯撒手中,甚至从克拉苏手中,一次又一次的得到胜利,而这使他信心膨胀,也越来越轻视罗马人……

恐怕,野蛮人并不知道,尽管将近十万马克曼尼人救出来是一个极大的功绩,但是只要他输掉一次,就是万劫不复——克拉苏不会留给他翻盘机会的。

这样一来,卢库卢斯不禁为万尼乌斯担忧起来。

第二更哦第二更哦。

克拉苏051失败的夜袭

阿累夷战士们紧紧的咬着短猎刀,轻快的迈着小碎步在林木间穿行,小心翼翼的尽可能不发出什么大的响动。

这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一整天里最黑暗的时候——再过些时候,天就会渐渐转亮了——这也是人们睡得最死的时候。

在走到树林边上的灌木丛边的时候,阿累夷战士们极警觉的停住了脚步,休息了片刻,之后便纷纷抽出短斧,从背后取下盾牌,从阴影中悄无声息的跃出,弓着腰甩开步子直扑向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