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葛亮大传-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菽烈送ず畋福艹糁龋钤谑淞Γ匝彻选6闷浠祝杖环叻ⅲ氤灯锝型敝锊伲补遥司啥肌;岢谢虏幻埽畈儆位甑盟斐ざ瘢秀D凇3嫉让烤逋跏掖笥醒掷种觯∮卸ò仓洌硪广枫罚嚼趵巯ⅰN粼凇队菔椤罚匦蚓抛澹芗喽饨ㄍ眨妒分湟澹爻ぞ谩:盒酥酰盍呀粒鹜踝拥埽且宰湔壑盥乐眩商谥3嫉纫员阜胃σ叮谧臃玻拇婀遥钤阱袈摇W圆倨朴诤褐校D谟⑿弁缫细剑艉挪幌裕盼醇樱撬哉蛭郎琊ⅲ庹淹蚴酪病7畲窃谕猓衩暇N艉游魈亓和车戎岛褐行校抻谏胶樱煌ň荒芟嗦剩掏岂既谝晕В淞⑿Ъǎ萜期笙=裆琊⒅眩庇诼ぁ⑹瘢偻馔烫煜拢诓腥毫牛⒂邢羟街#唇ǎ晌摹3嫉乳谰傻洌獗负褐型酰荽笏韭恚肓篮贤耍鹦啄妗R院褐小汀⑹瘛⒐愫骸㈥鹬靡篮撼踔詈钔豕实洌蛉ㄒ酥疲独琊ⅲㄖ梢病H缓蠊Τ墒铝ⅲ嫉韧朔米铮渌牢藓蕖
  这道长长的表文,是蜀汉政权建立的宣言书,是###曹操的檄文,是公开树立的兴复汉室的旗帜。
  这道表文是广汉郪县人李朝的手笔,但其策划及立意却是诸葛亮。实际上,整个拥刘备为汉中王的事件都是诸葛亮的大手笔,它体现着诸葛亮的智慧,体现着诸葛亮的谋略,体现着诸葛亮对时机的准确把握,体现着诸葛亮高超的###艺术,体现着诸葛亮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时寄托着诸葛亮的政治理想。而这道表文,是这篇大文章中的一个精彩段落。
  按当时的形势,献帝形同虚设,汉廷名存实亡,有实力者称王称霸,无实力者成为强者之食。在这种情况下,刘备称王汉中是件简单的事。而刘备称王的过程也确实简单,奏表写完,无需批准,便在沔阳设坛场,陈兵列众,群臣陪位,将奏表一读,把王冠往头上一戴,便就是汉中王了。
  然而,就是这件极其简单的事情,却被搞得相当复杂。刘备称王前,不但群臣写了上奏表文,刘备称王后,又亲笔上书汉帝,除表明自己为群僚所迫正式即汉中王位的态度外,再次揭发曹操谋权篡位的罪行,以及自己决心重振汉室的宏愿。刘备这封上书,与他的群下的奏书没什么两样,甚至有些措词都是一样的。
  

互相关联的三步棋(2)
同样的内容,为什么要反复说呢?汉献帝既然形同虚设,为什么诸葛亮发动这么多人向他上封刘备为汉中王的奏章呢?我们知道,此时的皇帝不过是曹操手中的政治玩偶,朝廷就是曹操,曹操就是朝廷。诸葛亮把奏书上给朝廷,实际上就是交给曹操。奏书中把刘备说成汉朝宗室的肺腑枝叶,说成是兴复汉室的中坚力量,公开、鲜明地打出灭汉贼、兴汉室的旗帜。这在当时是很具有号召力的。刘备称汉中王之时,正是曹操代汉的准备工作接近完成之际。曹操的代汉趋势,明眼人早就看出来了。拥护曹操的人积极劝进,陈群、桓阶就认为曹操应天命之期,“十分天下而有其九”,应该“畏天知命,无所与让”。夏侯惇也对曹操说:“今殿下即戎三十余年,功德著于黎庶,为天下所依归,应天顺民,复何疑哉!”也有许多人不赞成曹操代汉,建安十七年,曹操准备进爵为魏公,行九锡之礼,派董昭去探察荀彧对此事的态度。荀彧认为曹操“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听了,心中很不高兴,将他逼死。张绣的儿子张泉、刘廙的弟弟刘伟、王粲的两个儿子,都参加了魏讽反对曹操的活动。图谋推翻曹操的除了魏讽等人之外,还有金祎等人。史载:“时有京兆金祎字德祎,自以世为汉臣,自日讨莽何罗,忠诚显著,名节累叶。睹汉祚将移,谓可季兴,乃喟然发愤,遂与耿纪、韦晃、吉本、本子邈、邈弟穆等结谋。”这说明,尊奉汉室的正统观念在一部分人当中还是有市场的,在这种情况下,灭汉贼、兴汉室的旗帜就不会失去其号召力。……
  

痛失荆州(1)
中国有句成语,叫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正当关羽在襄樊前线节节取胜之时,作为盟友的孙吴却暗暗拔出了捅向关羽后背的利刃。
  孙吴占有荆州全部的欲望由来已久,并不以与刘备最后一次划分荆州取得荆州三郡为满足。看着刘备跨有荆、益二州,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孙权对当初让刘备驻进南郡懊悔不已:如果不让他驻进南郡,刘备集团始终被堵在长江以南,没有长江通道,刘备便无由西进益州,关羽也无法北进襄樊。如今可倒好,不但北有强大的曹操,西部又崛起一个势力越来越大的刘备。想到这里,孙权不禁心中埋怨起死去的鲁肃来,让刘备进驻南郡,正是鲁肃的主张,这毕竟是他的一个短处。
  这时,接替鲁肃镇守陆口的是大将吕蒙。原来鲁肃的一万多人马转归吕蒙所领,此外,鲁肃的奉邑下隽、刘阳、汉昌、州陵四县也归吕蒙享有。吕蒙这个人不同于鲁肃,很早就对刘备集团怀有戒心,特别是刘备进驻南郡后,他一直在琢磨怎样对付刘备。鲁肃代周瑜屯住陆口,曾路过吕蒙的驻地。当时吕蒙是个武将,鲁肃意尚轻之,不打算去拜访他。有人劝鲁肃说:“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用过去的眼光看待他,君宜顾之。”于是,鲁肃便前往拜访。席间,吕蒙问鲁肃:“您现在身负重任,与关羽为邻,有什么策略以防不测呢?”鲁肃没有准备,应付说:“到时根据情况再采取适当的办法。”吕蒙说:“那怎么行。如今我们和刘备虽然结成同盟,但关羽实为熊虎之人,怎能不事先想好对付的办法呢?”于是“为鲁画五策”。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吕蒙一直对刘备集团心怀警戒。
  吕蒙代鲁肃以后,便开始改变鲁肃的方针。鲁肃认为:曹操尚存,祸难始构,应与刘备互相辅助,同心协力对付仇敌,不能与之失去和气。而吕蒙一上任,便向孙权献秘策说:“让征虏将军孙皎据守南郡,让潘璋进驻白帝,再派蒋钦率流动军队万人,沿长江上下游动,哪里有敌情就支援哪里,而我则率军为主公占据襄阳。如果是这样,曹操何忧?关羽何赖?再说关羽君臣,依仗其狡诈和实力,事事反复无常,不能把他们当作心腹好友对待。现在,关羽之所以没有立即侵犯我辖境,就是因为主公圣明和我们一班强将尚在。如今,不趁我们在时图谋他们,一旦我们死去,再想陈力进取就不可能了。”
  当时孙权正准备从东面进攻曹操的徐州,他认为吕蒙的建议很好,就问他徐州方面怎么办。吕蒙说:“而今曹操远在河北,又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正忙着幽州、冀州方面的事,无暇东顾徐州。那里的守备不堪一击,进攻那里自然容易得手。但是徐州地形平坦通畅,无险可依,正是曹操骁勇骑兵的用武之地。您今天取得徐州,曹操后天就会前来争夺,即使您用七八万人去防守,仍不能高枕无忧。不如西取关羽,完全据有长江,可以张我国势啊!”孙权认为吕蒙的分析太好了,又问他有何良策西取关羽。吕蒙认为,关羽勇猛无敌,只能先麻痹他,趁其不备而袭取之。所以,吕蒙上任后,表面上似乎比鲁肃对关羽还要热情友好,与关羽的关系非常融洽。
  尽管如此,关羽在北征襄樊之时,也没有忘记必要的防御部署。当时,关羽只带了一部分兵马北上,留在南郡、公安等地的兵力不在少数。吕蒙见此情况,便秘密上奏孙权说:“关羽进攻樊城而留下许多兵将在后方防守,是害怕我乘虚攻取他的后方。我现在身体不好,请允许我以治疗修养为名,带一部分兵力回建业。关羽听说后,就会对后方特别放心了,必会抽调后方防御兵力加强襄樊前线。到那时我们再派大军乘船溯江西上,对关羽空虚的后方发动袭击,一定会夺取南郡,擒获关羽。”
  一场意在麻痹关羽的假戏紧锣密鼓地开场了。
  一封不加密封的“露檄”,从首都建业传至陆口吕蒙的军营。文书的大意是,鉴于吕蒙的病情加重,主公决定让他带人回建业调养医治,陆口守备俟另派人。由于文书不加密封,消息很快传遍陆口大营,然后又不胫而走,传到了公安、南郡的关羽守军营中。吕蒙还真的回到了京城,不过不是为了养身治病,而是为了袭击关羽而进行“韬晦”。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痛失荆州(2)
吕蒙回京的消息,惊动了一位有见识的人,这就是陆逊。
  陆逊出身江东大族,二十一岁时始仕孙权幕府,历任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治今浙江海宁西南)屯田都尉,并兼管海昌县事。由于他将地方治理得非常好,被孙权看重,以他为帐下右部督,多次向他咨访政治事务,并把侄女嫁给他。丹阳人费栈接受曹操委派,鼓动山越人起兵反叛,为曹操作内应,陆逊受命###,以少数兵力平定了这次叛乱,然后屯驻于芜湖(治今安徽芜湖东)。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弹劾陆逊,说他枉取民人,使当地人愁扰不安。后来,陆逊入京面见孙权,谈到淳于式时,称赞他是个好官。孙权奇怪地问:“淳于式弹劾你,你却称赞他,这是为什么?”陆逊答:“淳于式意在养民,所以控告我。如果我出于私愤去诋毁他,就会扰乱了主公的思想。此风决不可长。”这件事就可看出陆逊的风度和见识。
  吕蒙回京,路过芜湖。陆逊前去看他,并说:“关羽与您的防区相接,您为什么要离开驻地返回京城,如此,防区的状况不是很令人担忧么?”
  吕蒙闻听心中一惊,暗想:听陆逊的话音,他是不愿意我回京城,难道他看出了我没病不成?此韬晦之计需要极密,若透露出去被关羽识破,取荆之事则休矣!想到这里,他作出一付很难受的样子,对陆逊说:“你说的确实很对,不过我的病情实在沉重,没有办法啊!”陆逊听吕蒙这么说,便把话进一步挑明,说:“关羽自矜于他的骁勇胆气,处处凌驾于人。如今他北征襄樊,进军顺利,一门心思向北推进,却没顾忌我们。如果让他知道您得了重病,必然更不会防备我们。那时我们出其不意发起进攻,就可以将其一举制服。您到京师见了主公,要和他好好谋划此事。”
  听了陆逊这番话,吕蒙不禁心中对他暗暗称赞:好一个聪明小伙,把我回京的意图看得如此明白透彻。让这个小伙子接替我驻守陆口,一定会把麻痹关羽的戏演得更好。然而这毕竟是他个人的想法,还不能最后决定,“病”还得继续装下去。于是便说:“关羽一向以勇猛著称,难以和他对敌争锋。现在,他又据有荆州,在此施恩舍德,威信颇高,又加上北伐顺利,胆气更盛,谋取他谈何容易?”话虽这样说,吕蒙心中却早已相中了陆逊。回到京城,当孙权问起谁可担当驻守陆口重任时,吕蒙便说:“陆逊具有深谋远虑,才能出众,堪当重任。而且他是个年轻后生,名气不大,关羽也不会顾忌他。再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如果任用他,再让他外表韬隐,内察形便,可成大功也。”孙权听了非常高兴,马上征召陆逊,任他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镇守陆口。
  陆逊果然不负孙权所望,对麻痹关羽的韬隐之计执行得相当出色。他一到陆口,立即给关羽写了一封信,说:“将军您伺曹操的破绽而动,挥纪律严整之师,小动刀兵即获大胜,功劳何等巍然不凡!曹军连遭惨败,于我同盟甚为有利,作为盟友,我们高兴得闻庆击节,真希望您实现席卷北方、共扶汉室的目的。我是个办事能力不强的人,蒙受委任,忝居陆口,非常仰慕将军的风采,渴望得到您的指教。”当他听到关羽乘大水歼灭了于禁七军的消息后,又写信给关羽说:“曹将于禁等被将军所擒,远近之人莫不为之惊喜赞叹。将军之功勋足以长驻人间,即使是古时晋文公的城濮大捷、韩信的井陉大捷都不能过于此胜。我听说曹将徐晃等人又率领步骑之军前来,对您进行窥视。曹操是个狡猾之徒,会不计后果去泄其愤恨,恐怕会潜增其众,以逞其心。虽说曹军现已疲乏,但却依旧骁勇强悍。大捷之后,常生轻敌之心,古人有鉴于此,在大捷之后更加警惕。但愿将军广为方计,以取得全胜。我本一介书生,生性缓钝,忝居不堪之职,然而却喜慕盟友之威德,所以乐于倾吐心中欲语之言。虽然这些话不一定合乎您的策略,但不妨听一听。倘若您能明白我对您的景仰之情,就会认为我所说的是为您好了。”陆逊这两封信,语词谦卑,对关羽仰慕之意溢于言表,使关羽对后方大为放心,不再有什么顾忌,对襄樊的曹兵展开了更加强大的攻势。这年十月,曹操赶到洛阳,令徐晃军从宛城南下,援救樊城。为了更有效地为樊城解围,曹操又向东线征调兵力。他密召兖州刺史裴潜、豫州刺史吕贡、合肥守将张辽等人,令他们速领兵前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痛失荆州(3)
关羽的襄樊得胜,刘备集团势力的增长,更加重了孙权对盟友强大的忧虑。他下定决心遏制关羽势力的发展,同时,曹操在东线调兵,使他明显感觉到东线压力的减轻,从而更加有利于他对付西线的关羽。为了不使自己在进攻关羽时受到曹操的威胁,孙权便给曹操写了封密信,声称愿意为曹操效力,打击关羽。
  脆弱的孙刘联盟破裂了。
  孙权给曹操的密信,帮了曹操的大忙。
  ……
   txt小说上传分享

蜀汉的开国丞相(1)
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二十三日,曹操在洛阳王宫中病逝。
  诸葛亮听到这个消息,凭着他政治家的敏锐,感到天下将有大事变发生,应付这个带全局性的政治形势,比夺回荆州更重要。刘备、诸葛亮只好把夺回荆州的事暂缓一缓,以便集中精力应付可能发生的重大政治事变。
  诸葛亮所预料的重大政治事变,就是曹魏将要正式取代汉朝。
  诸葛亮的预料绝不是凭空猜测。
  自从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时起,汉献帝就成为曹操手中的玩偶。二十多年来,曹操打着汉廷旗号,东征西伐,建立了卓著的文治武功,确立了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凭他的权力,他的地位,登上皇帝宝座不成问题,但曹操没有这么做。他说:“‘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意思是说,他要为儿孙们做好一切取代汉朝的准备,至于真正实施,那是后代们的事了。
  曹操临死前,确实为后代们建魏代汉创造了一切必要的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政治上的、舆论上的、人事安排上的。诸葛亮大传第六章梦断夷陵
  曹操任丞相时,就受着“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殊待遇,以后又任魏公、魏王,享受着皇帝所受的一切待遇。这种地位和待遇,还可以传给他的儿子,这就为他的后人取代汉朝创造了政治上的条件。
  为了让后代实现代汉的目的,曹操在世时又在选定继承人上下了一番功夫。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曹操最喜欢的有三个:一个是曹冲,一个是曹植,一个是曹丕。
  曹冲是曹操的第七子,为环夫人所生。史载他“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曹冲十三岁时得了重病,曹操亲自为他向神灵祈祷,请求延长他的寿命。曹冲因无法医治而死后,曹操非常伤心。曹丕劝慰曹操时,曹操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幸事。”可见曹操曾打算把王位传给曹冲。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与哥哥曹丕一样,同为卞皇后所生。曹植自幼聪明,文学天赋极高。十多岁时,能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而且能写出极漂亮的文章。曹植不但文才很高,而且很聪明,每次受到曹操的问难,都能应声而对,因此很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说:“始者谓子建(曹植字),儿中最可定大事。”由于曹植受到宠爱,再加上杨修、丁仪、丁廙等大臣对他的支持,曹操有几次都要决定让他做自己的继承人。
  然而,曹操最终还是选择了长子曹丕做为自己的继承人。这是因为曹冲死得很早,来不及与曹丕、曹植兄弟比谁优谁劣,而曹植与曹丕比起来,暴露出许多弱点。曹植诗人气质太浓,他任性而行,不刻意美化自己的外部形象,饮酒不加节度。而曹丕不但擅长诗文,也长于骑马射箭、击剑格杀,可谓文武双全。更重要的是曹丕懂政治,有手段,御己有术,矫情自饰,会笼络人心。当曹操选定曹丕以后,为了巩固他的地位,不但疏远了曹植,还找借口杀了曹植的智囊人物杨修,削弱了曹丕竞争对手的力量。
  经过曹操政治上、舆论上、人事上等一系列努力,取代汉朝的形势已经铸成,不可逆转。
  曹氏即将代汉,刘备集团应该怎么办?
  对此毫无反应,显然是不明智的。
  毫无反应,意味着对曹氏帝位的默认;毫无反应,意味着对曹氏代汉的容忍;毫无反应,意味着放弃了“兴复汉室”的旗帜。
  然而要做什么反应呢?怎样表明自己态度呢?
  兴兵###最实际有效,但刘备集团远不具备推翻曹魏的实力。对曹魏政权檄文声讨,指出他是“僭伪”政权,但汉朝廷已不存在,“正统”政权已荡然无存,由谁来指出、来证明曹魏政权的“僭伪”呢?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曹氏针锋相对:你若称天子,我就当皇帝。
  我们不能不佩服诸葛亮在###中表现出来的远见卓识,因为他对曹氏代汉是有预见的,并事先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
   。。

蜀汉的开国丞相(2)
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曹操逼汉献帝封自己为魏王。魏王与魏帝,仅一字之差,一步之遥。
  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诸葛亮尊刘备为汉中王,汉王与汉帝,也只差一个等级。只要曹氏代汉称帝,诸葛亮就拥立刘备即汉帝帝位。
  刘备称帝,有很多有利条件。西汉的开国始祖就是从汉中王起家,如今刘备又一次从汉中王起步;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的后代;刘备的政治纲领一直是“兴复汉室”。所有这些,都是号召人们拥戴其即帝位的优势。
  但是,刘备称帝也不是一件很顺利的事,也存在着种种阻力。
  最大的阻力是当时的天命舆论。
  早在东汉初年,蜀地就流行着一句令人莫名其妙的谶语:“代汉者当塗高。”割据蜀地的公孙述以为自己的名字“述”字有“路途”之意,与谶言中的“塗”字相应,以为天命在己,便建号称帝。为此,东汉光武帝还专门给公孙述写了封信,信中说谶语中所说的当塗高,是指一个姓当塗名叫高的人。
  公孙述手下有一个叫杨春卿的,是广汉新都(治今四川新都西)人,善图谶学。公孙述被刘秀所灭,杨春卿自杀。临死前他对儿子杨统说:“在我的书箱中,有先祖传下来的秘籍,你要好好学。”杨统牢记父言,为父治丧守孝毕,离开家乡到犍为郡(治今四川彭山东)周循处学习图谶之法,又向同郡人郑伯山学《河洛书》及天文推步之术。杨统死后,又将此术传给儿子杨厚。杨厚少习父业,精通图谶,多次为朝廷预言灾异,献消灾之法。晚年回到家中,“修黄老,教授门生,上名录者三千余人”。
  在杨厚的学生中,周舒、董扶、任安三人最为知名。周舒字叔布,是巴西阆中(治今四川阆中)人,善图谶,朝廷多次征召他,他都不应。当时有人问他:“《春秋谶》中说,代汉者当塗高,是什么意思?”周舒说:“你们知道皇宫门口两边的平台吧?它们高大巍峨,又正当大路,它们名叫象魏、魏阙。当塗高者,魏也。”周舒对“当塗高”的解释,很快便在当地传开了。杨厚是汉桓帝时人,他生活的时代,远远早于曹操的崛起,更早于刘备集团的入蜀。可见在刘备入蜀以前,魏将取代汉朝的说法就已流传了很久。
  蜀郡成都人杜琼,是任安的学生,比周舒晚一辈。他在刘璋时任益州从事,刘备据益州后,又任议曹从事,他与刘备是同时代人。他精通观象谶纬,但从不谈天象。后辈学生谯周曾问他为什么这样,杜琼说:“用观天象来预言吉凶,这很不容易。必须亲自观察,分辨天象的形状颜色,日夜辛苦劳累。这还不说,还日夜提心吊胆,担心不慎将天机泄露出去招灾惹祸,还不如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就不去观天象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势在必争
中国封建皇帝登位,大多都要行燔瘗之礼。
  把祭品放到木柴堆上燃烧,使烟气升上天空,就是燔礼;把祭品埋入土中,就是瘗礼。燔瘗之礼,是人祭告天地神祇的一种仪式,但实质上是要昭告天下,让世间的人知道。当刘备行完燔瘗之礼后,蜀汉建国的消息就被天下人知道了。
  刘备称帝以后,第一件大事该做什么?这是当时许多人都关心、猜测的问题。
  魏文帝曹丕把众臣召集起来,让他们讨论一个问题:刘备称帝以后,还会出兵攻打孙吴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蜀不过是个弹丸小国,名将只有关羽。荆州之失,关羽身死军灭,蜀国一片忧惧,绝无再次对吴用兵之理。侍中刘晔却与众不同,他认为蜀国一定要出兵攻打吴国,理由是:“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无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事实的发展证实了曹魏大部分臣子的猜测是错误的。
  但是,假如我们不知道以后的事实,我们在思考刘备是否应该伐吴这个问题上,可能也会同意曹魏群臣的意见。因为刘备伐吴,存在着许多有利于吴而不利于蜀的条件。
  孙吴新得荆州,据有荆、扬、交三州,地广兵众。
  孙吴全歼荆州关羽军队,得胜之兵,士气正盛,斗志正旺。
  孙吴向曹魏称臣,解除了后顾之忧,然后迁都武昌(治今湖北鄂州),孙权亲自坐镇荆州,显然作出尽全力保卫荆州的架式。
  孙吴人才济济,文武满朝。都尉赵咨出使曹魏,魏文帝问他:“像你这样的人吴国有多少?”赵咨答:“聪明特达者###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这虽是外交辞令,但却反映了吴国不乏人才的事实。
  蜀汉方面则不然。
  荆州关羽军的失败,不仅使刘备失去了一名匹敌万人的勇将和数万军队,而且也失去了跨有荆、益的大好局面,只剩下益州一地了。
  荆州的丢失,又引起了孟达叛变、汉水复塞等连锁反应。关羽攻不下襄樊,又得知江陵失守,急忙丢下襄樊,回军援救,他不但自己回军,还招呼刘封、孟达等人同往。刘封、孟达对收复荆州已经失去信心,又担心离开房陵、上庸、西城,会使三地得而复失,因此没有出兵援助关羽。刘封、孟达的行为,并不是违背刘备调度的大罪,所以刘备对他们只是心中不满,并未对他们采取惩治措施。但孟达深知关羽与刘备的关系,当他知道关羽兵败身死后,总担心刘备会怪罪自己。恰在这时,身为副军将军的刘封又与孟达起了矛盾,二人忿争不和,刘封甚至将孟达的仪仗鼓吹夺走。孟达既怨刘备委屈了自己,又恨刘封欺凌自己,一气之下,便投降了曹操。临走之前,孟达还给刘备写了一封长信,信中说:
  伏惟殿下将建伊、吕之业,追桓、文之功,大事草创,假势吴、楚,是以有为之士深睹归趋。臣委质以来,愆戾山积,臣犹自知,况于君乎!今王朝已兴,英俊鳞集,臣内无辅佐之器,外无将领之才,列次功臣,诚自愧也。臣闻范蠡识微,浮于五湖;咎犯谢罪,逡巡于河上。夫际会之间,请命亡身,何则?欲洁去就之分也。况臣卑鄙,无元功巨勋,自系于时,窃慕前贤,早思远耻。昔申生至孝见疑于亲,子胥至忠见诛于君,蒙恬拓境而被大刑,乐毅破齐而遭谗佞,臣每读其书,未尝不慷慨流涕,而亲当其事,益以伤绝。何者?荆州覆败,大臣失节,百无一还。惟臣寻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复乞身,自放于外。伏想殿下圣恩感悟,愍臣之心,悼臣之举。臣诚小人,不能始终,知而为之,敢谓非罪!臣每闻交绝无恶声,去臣无怨辞,臣过奉教于君子,愿君王勉之也。……
  

优势的天平倾向谁(1)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们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不同的理论。
  “治国家,理境内,行仁义,布德惠,立正法,塞邪隧,群臣亲附,百姓和辑,上下一心,君臣同力,诸侯服其威而四方怀其德,修政庙堂之上而折冲千里之外,拱揖指而天下响应,此用兵之上也。”这是从政治角度论说战争胜负的理论。
  “地广民众,主贤将忠,国富兵强,约束信,号令明,两军相当,鼓相望,未至兵交接刃而敌人奔亡,此用兵之次也。”这是从军事力量角度论说战争胜负的理论。
  “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这是从经济角度论说战争胜负的理论。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叛;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这是从战争正义与非正义的角度论说战争胜负的理论。
  孙、刘夷陵之战,双方都是为了巩固与扩大封建割据地域和进一步实现统一,因而从战争性质考察双方的胜负意义不大。对双方胜负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政治、经济、军事力量、外交政策等因素,我们从这四个方面对双方情况做一考察。
  先看政治方面。
  夷陵之战时,孙氏在江东的统治已经经历了三世,如果从孙坚任长沙太守时算起,已有三十二年的历史;从孙策夺取会稽等五郡时算,有二十五年;从孙权开始执政时算也有二十二年了。早在黄巾起义时,孙坚就在淮水、泗水一带招募精兵,“合千许人”,乘镇压黄巾起义之机建立了自己的武装,以后又被任为长沙太守,为孙氏割据江南奠定了基础。
  孙坚死后,他的儿子孙策继承了其父的事业。孙策童年时,便与庐江舒县(治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周瑜有“总角之好”,“与周瑜同年,独相友善”,“升堂拜母,有无相通”。孙策进兵江东,周瑜带兵加入孙策的队伍。后来,两个人分别娶了乔公两个漂亮女儿,孙策娶大乔,周瑜娶小乔,成了连襟。彭城人张昭,自幼好学,少年时便在当地出名。汉末大乱,张昭避乱渡江,来到江东。当时正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