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葛亮大传-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什么派关羽荆州军北征而不东向?这意图表示的还不够明白吗?
  每当情绪不宁或思考问题时,诸葛亮总爱拿过一卷书来翻阅。几个月前,他还在永安陪伴刘备时,曾为太子刘禅抄写《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但抄好之后,在送往成都的路上丢失了。刘备临死前,遗诏刘禅让他再求诸葛亮抄一份。恰巧,诸葛亮刚把《韩非子》抄完。他从案头上拿起《韩非子》翻阅着,一来看看有没有漏抄、错抄的地方,二来借翻书以帮助思考。突然,《韩非子》中的一篇寓言引起了他的沉思: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卖酒的时候从不缺斤短两,对待买酒的顾客非常热情。他的酒质量也很好,味道醇美。酒店的幌子也挂得很高,人们老远就能看见。但是,酒就是卖不出去,以致使美酒都变酸了。卖酒的感到很奇怪,就去请教闾里的智者杨倩。杨倩问卖酒者:“你的狗厉害吗?”卖酒者还是不明白:“我的狗确实厉害。但这和卖不出酒有什么关系呢?”杨倩说:“人们不买你的酒,是因为怕你的狗啊。你想想,有人叫孩子拿着钱提着壶到你店里买酒,老远就见你的狗龇牙咧嘴,站在门前,还不吓得掉头就走,谁还敢进去!”寓言的道理再明白不过了,买酒者从心眼里想把酒卖出去,但他养恶狗的行为又与他卖酒的愿望不能两全。看来,这个卖酒者面临一个非决定不可的选择:或者把狗处理掉,或者酒店关门歇业。
  

“隆中对”战略的修正(2)
蜀汉与孙吴的关系太像卖酒者与顾客了。
  蜀国立国纲领“隆中对”中,丝毫没有与孙权敌对的意思,并两次提到要与他联合,以湘水为界与吴平分荆州,以示不想独占荆州;跨有荆、益后立即北上襄樊,以示占有荆州的进军目标不是东向孙吴,而是北向曹魏。
  蜀汉联合孙吴的心迹不可谓不明,不可谓不诚。
  但是孙吴仍感到害怕。可以说,只要蜀汉据有荆州,哪怕是荆州的一部分,孙吴就会忧虑自身的安全,就不会放弃对荆州的争夺,就不会真正与蜀汉结盟。诸葛亮意识到:蜀汉现在也面临一个非决定不可的选择,或者继续同孙吴争夺荆州,不要同他的联盟;或者放弃对荆州的要求,促成与孙吴联盟的恢复。
  诸葛亮忽然又想起哥哥诸葛瑾在夷陵大战前写给蜀国的那封信,信中让刘备比较“荆州与天下哪个大哪个小”。很可惜,刘备、诸葛亮那时正处在夺回荆州的冲动之中,没有能认真体会诸葛瑾这句话的意思。现在看来,哥哥这句话是很可琢磨的。这句话传递了这样的信息:蜀国争夺荆州的战略与打败曹魏进而统一天下是矛盾的。因为蜀国要争夺荆州,吴国便只好奉陪到底,在无止境的荆州争夺战中,蜀国就会把吴国作为主要敌人,从而无力顾及曹魏这个最险恶的敌人,有可能失掉打败曹魏的机会。
  如果放弃荆州,对蜀汉争夺天下是否有利呢?当然,对蜀汉来说,对争夺天下最有利的形势是跨有荆、益,夹击曹魏。但事实证明,要跨有荆、益,就得对付孙吴,并不能真正夹击曹魏。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放弃荆州,才能集中兵力对付曹魏这个主要敌人。建安十九年(214),刘备占领益州后,孙吴就要求刘备让出荆州。那时候,曹操还未彻底把马超、韩遂等势力消灭,在关中雍、凉等地区立足未稳,更未占领汉中。如果那时候答应孙吴的要求,让出荆州,而率主力北上,肯定会比曹操先据有汉中。然后再以“甚得羌、胡之心”。的马超为先锋,刘备率主力随后,并联合孙权在襄樊或合肥方面出击,这样,蜀汉的主力始终集中,又有孙吴为援,使曹操在关中立足未稳的情况下两面受敌,夺得关中雍、凉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真是那样,三国的局面将会改观。但刘备集团并未如此,而是与孙吴在荆州反复纠缠,先是在汉中被曹操抢了先,好不容易夺得汉中,荆州又遭孙权偷袭。从建安十九年到章武二年(222),八年的时间,蜀汉并未向关中雍、凉方向跨出一步,而在这八年里,曹魏不但在关中立脚已稳,而且据有了雍、凉二州。
  八年过去了,蜀国仅仅兜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原来的起点,甚至不如原来的起点,因为他既失去占领关中的机会,又失去了荆州地盘。
  这就是争夺荆州所付出的代价。
  诸葛亮感到,为了抗衡强魏,为了将来的大业,不能再与孙吴纠缠于荆州了,不能再与孙吴敌对下去了。
  放弃荆州,意味着认识到了自己战略方针的失误。
  放弃荆州,意味着将对蜀国战略方针进行重大修改。
  修改后的战略计划,史书上虽没有文字记载,但我们根据诸葛亮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可以发现大致包括如下内容。
  第一,闭关息民,恢复元气,治理蜀汉,寻求自强,为北进打好物质基础。
  第二,解决南中问题,开发南中,解除北进的后顾之忧。
  第三,集中兵力进军雍、凉及关中地区,挽回以前错误方针所造成的损失,为将来出关平定中原准备条件。
  第四,放弃荆州,以最大的诚意与吴国重建联盟,以寻求孙吴在东线的支援与配合。
  可以说,这是一个新的钳形夹攻中原的战略计划,钳形的一臂是自己,另一臂是孙吴。这只“钳子”虽然不如以前设计的运用自如,但在此时却是惟一可行的选择。孙吴这只手臂是否配合得好,取决于自己与孙吴联盟的巩固程度,取决于自己壮大的程度,也取决于自己对曹操势力抗衡的力度。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隆中对”战略的修正(3)
诸葛亮决心在这三方面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孙吴最好的配合。
  夷陵之战以后到刘备逝世以前的八个月间,为了与孙吴改善关系,摆脱外交方面的被动,蜀汉方面曾先后派宗玮、丁厷、阴化、费祎等人出使孙吴,但蜀吴关系始终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孙吴在与蜀汉通使的同时,仍没有断绝同曹魏的往来。蜀汉章武三年,刘备病逝,孙权派立信都尉冯熙出使蜀汉,吊唁刘备。回孙吴后,又被派往曹魏。魏文帝曹丕问冯熙:“吴国若想与我和好,就应该厉兵江关,进军巴蜀,然而我却听说你们又派使节前往巴蜀。你们的主意一定变了。”冯熙说:“我们往蜀汉派使节,是由于蜀汉派使节来我国,吴国不过是应付而已。并且,我们的使节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观察他们的虚实,哪里会改变主意!”《冯熙的上述回答,固然是外交使命使其这样说,但同时也说明吴、蜀之间虽有往来,并无信任。
  蜀、吴和好进展不大,可能与蜀国派出的外交使节人选不宜有关。比如说丁厷,此人专会夸夸其谈,善于辞令,但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再比如说阴化,又过于实在,不善词令,不能充分表达蜀汉的意思。但问题的关键还不在此。费祎是蜀国的一流人才,即使在三国中,费祎的才干也属上乘,他出使孙吴为什么也成效不大呢?关键的原因在于,刘备、诸葛亮还处于思考和摸索中,蜀国的战略方针还没有重大改变。
  现在好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思,诸葛亮认识到了以前战略方针的缺陷,做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弥补了以前的缺陷。现在应以新人、新战略,开辟蜀、吴关系的新局面。
  为什么要派个新人?诸葛亮认为,此次去孙吴,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这是确定新战略后的第一次,老的使臣丁厷、阴化显然不行,费祎当然可以,但与孙吴打交道是个长期任务,不可能一个人一次就能大功告成。费祎身为黄门侍郎,任务是辅佐皇帝,给皇帝出主意,新帝刚即位,正值用人之际,此时去不太合适。再说,为完成结好孙吴这件大事,蜀汉应有更多的出色的外交使臣。
  派谁去合适呢?诸葛亮忽然想到了邓芝。
  邓芝字伯苗,是义阳新野人,汉代大司徒邓禹的后代。刘备到新野时,邓芝早已入蜀,在刘璋巴西太守庞羲手下做事。刘备据益州以后,邓芝被任为郫县邸阁督,管理一县的粮食物资。邓芝与刘备毕竟有缘,虽然在新野二人未见,但刘备有一次到郫县发现了这个人才,“与语,大奇之”,立即提他为郫县令,以后,又任他为广汉太守。邓芝果然是个人才,治理广汉期间,政绩突出,被召入朝中任尚书。……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孜孜求治
远古时候,虞舜与大禹、伯夷、皋陶一起讨论治国大事。舜对大禹说:“你尽管畅所欲言。”禹说:“我有什么可说的呢?我只是思日孳孳。”皋陶问:“什么叫孳孳?”禹答:“滔天的洪水,浩浩荡荡淹没了山陵,百姓苦于水深之中。我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与益一起给百姓以稻粮。挖九条大河把洪水引向大海,又疏通沟渠将洪水引入大河。然后和稷一起供给百姓难以得到的食物。食物少了,将其他地方的多余部分调来,或把缺少食物地方的居民迁走。这样,百姓就安定下来,天下大治。”
  “孳孳”即“孜孜”,意思就是不懈地追求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诸葛亮所生活的时代,所处的社会环境,所面临的任务,与大禹显然不同,但他们的“孜孜”精神是一致的。
  白帝城诸葛亮接受刘备的托付,他深感任重道远,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在对外联合孙吴的同时,对内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
  西汉武帝以前,儒、法、道三家都曾作过帝王君主治理天下的指导思想。春秋时,齐鲁等国用以治国的主要是儒家理论;秦朝所尊崇的主要是法家理论;西汉初,文帝、景帝则用道家理论支撑着“文景之治”。
  诸葛亮用以治理蜀国的理论属于哪一家呢?
  诸葛亮对治国之道曾发了很长一段议论,他说:
  君臣之政,其犹天地之象:天地之象明,则君臣之道具矣。君以施下为仁,臣以事上为义。二心不可以事君,疑政不可以授臣。上下好礼,则民易使;上下和顺,则君臣之道具矣。君以礼使臣,臣以忠事君。君谋其政,臣谋其事。政者,正名也;事者,劝功也。君劝其政,臣劝其事,则功名之道具立矣。是故君南面向阳,著其声响;臣北面向阴,见其形景。声响者,教令也;形景者,功效也。教令得中则功立,功立则万物蒙其福。是以三纲六纪有上中下。上者为君臣,中者为父子,下者为夫妇,各修其道,福祚至矣。君臣上下,以礼为本;父子上下,以恩为亲;夫妇上下,以和为安。上不可以不正,下不可以不端。上枉下曲,上乱下逆。故君惟为政,臣惟其事,是以明君之政修,则忠臣之事举。学者思明师,仕者思明君。故设官职之全,序爵禄之位,陈璇玑之政,建台辅之佐,私不乱公,邪不干正,此治国之道具矣。
  看完这段议论,人们可以认为诸葛亮是以儒治国的。而在同一篇文章中,诸葛亮又说:
  赏罚不明,教令有不从。必杀可生,众奸不禁;必生可杀,士卒散亡;忿怒不详,威武不行;赏罚不明,下不劝功;政教不当,法令不从;以私为公,人有二心。故众奸不禁,则不可久;士卒散亡,其众必寡;威武不行,见敌不起;下不劝功,上无强辅;法令不从,事乱不理;人有二心,其国危殆。故防奸以政,救奢以俭,忠直可使理狱,廉平可使赏罚。赏罚不曲,则人死服。路有饥人,厩有肥马,可谓亡人而自存,薄人而自厚。故人君先募而后赏,先令而后诛,则人亲附,畏而爱之,不令而行。赏罚不正,则忠臣死于非罪,而邪臣起于非公。赏赐不避怨仇,则齐桓得管仲之力;诛罚不避亲戚,则周公有杀弟之名。
  诸葛亮这段议论,似乎又给人一个印象,他是个法家人物。
  ……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纳言任贤(1)
对一个普通人而言,“耳聪目明”是说他生理器官健康。
  对一个执政者而言,“耳聪目明”则有新的含义:
  耳聪,就是纳言,就是听得进各种人、各方面的意见。
  目明,就是任才,就是能慧眼发现人才,任用人才。
  只要是个健全、健康的人,差不多都能达到耳聪目明;但是,并不是每个执政者都能做到政治意义上的耳聪目明。
  如果说耳聪目明是政治家的一种可贵品质,那么这种品质在诸葛亮身上就越发显得珍贵。因为夷陵之战后的蜀汉,在三国中国土最小,受战争创伤最重,国力虚弱,人才奇缺。要想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力,就得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集中大家的智慧。三国抗衡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人才的抗衡,国土最小,就使人才的数量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如果执政者不具备发现人才的慧眼,那么蜀国就会丧失与其他两国的竞争力。
  作为蜀汉的执政者,诸葛亮不但耳聪目明,而且在十多年的治蜀实践中,以自己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发现并重用人才。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品质的完善,也是蜀汉政权的幸运。诸葛亮对纳言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
  纳言之政,谓为谏诤,所以采众下之谋也。故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当其不义则诤之,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夫人君拒谏,则忠臣不敢进其谋,而邪臣专行其政,此为国之害也。
  一个国家的执政者,能不能行纳言之政,有没有鲠骨诤臣,是关系到能否使国家兴利除害的大事,是关系到社稷安危存亡的大事。
  怎样才能行纳言之政呢?诸葛亮认为要做到两点。
  第一要做到“视微形,听细声”。所谓微形细声,就是指那些往往容易被忽视的事情和意见。而视微听细,不专心是万万不能做到的。他引用一句话,叫做“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如果把所有精力全都专注于百姓这个心上,“目为心视,口为心言,耳为心听,身为心安”,就能够“视微之几,听细之大”。
  第二要“多闻”,即“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多闻,即听取各种意见,既包括进善之忠言,也包括吁嗟之怨言。诸葛亮认为,个人的见识总是有限的,只有“集众思,广忠益”,依靠众人的智慧,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如果要避嫌疑,或者怕得罪人,不敢提出不同意见来商讨,就会给国家政事造成缺欠和损失;反之,如果经过大家反复商讨,就能像“弃弊而获珠玉”一样,获得有益的意见和办法。诸葛亮还特别重视下面的“怨声”、“危言”,即批评的、不满的、反面的意见。他说:“有道之国,危言危行;无道之国,危行言逊。上无所闻,下无所说。”又说:“怨声不闻,则枉者不得伸。”他把能否听取反面意见,提高到一个国家政权有道或无道、兴旺或衰落的高度来认识,这是很有政治见地的。他深知一旦没有了谏诤,群臣们不敢讲真话,国家政治就会被欺骗和假话所淹没,被阿谀逢迎歌功颂德之声所包围和侵蚀。如果没有反面意见的警戒和促进,就有可能无法进步,甚至停滞倒退而走向反面。这就是他所说的“危生于安,亡生于存,乱生于治”的道理。
  更可贵者,诸葛亮不是空发议论,而是言行一致,付诸实践。早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刘备率兵同曹操在汉中展开争夺战时,诸葛亮就采纳了部属杨洪的意见,急速派兵增援汉中,保证了战役的胜利。建兴三年(225),诸葛亮率大军南征,临行前曾征求马谡的意见,马谡向他提了“攻心为上”的策略,也被诸葛亮所采纳。建兴五年,诸葛亮率兵北伐,需要留一个有才能的人留下任丞相府长史,以代理丞相管理蜀汉日常军国事务。他想把此任交给张裔,但觉得此事关系重大,还应听听别人的意见。一征求别人意见,果然有不同看法,蜀郡太守杨洪就认为:“张裔天生具有明察事物的能力,他能够担负起丞相府长史的公务,但他处事不太公平,恐怕不能单独担此重任。”后来,诸葛亮虽然任张裔为丞相府长史,但又派了“方整有威重”的蒋琬协助他,显然是吸取了杨洪的意见。
  

纳言任贤(2)
对于不同意见,诸葛亮是持欢迎态度的。还在隆中隐居时,他的好朋友崔州平、徐庶等人就常和他一起探讨问题,在探讨中经常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正是这种争论,使诸葛亮觉得获益匪浅。自从占领益州,初建霸业之后,诸葛亮又实行参署制度,即让一些有识之士参与机要事务的议论与处理。在参署人员中,比较突出的是董和和胡济。董和字幼宰,刘备入蜀后被任为掌军中郎将,与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经常提一些好的建议。在他参署的时候,有时与诸葛亮意见不一致,双方的争辩讨论竟达十次之多。胡济字伟度,任诸葛亮的主簿,也常提出不同意见。为了鼓励大家都能像董幼宰、胡伟度那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诸葛亮曾一再发布《与群下教》。第一个教令说: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返,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
  以后,又发了第二个教令:
  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
  街亭之役失败,诸葛亮退回汉中。在对这次战役中有过者处罚,有功者奖励之后,为了进一步总结经验,诸葛亮又下了《劝将士勤攻已阙教》:
  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减兵省将,明罚思过,校变通之道于将来;若不能然者,虽兵多何益!自今以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足而待矣。
  从以上三个教令中,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对不同意见的真诚欢迎态度。……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国富民安(1)
富饶美丽的成都平原,自古就被称为天府之国。
  “赋贡所出,略侔三蜀”。三蜀,指广汉、犍为、蜀郡三郡。的汉中盆地,地形平坦,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雨量充沛,物产富饶,是益州北部的一颗明珠。
  自先秦至蜀汉,益州地区历经数代,几易其主,然而土地依旧肥沃,江河依旧流淌,阳光雨露依旧滋润万物,山川大地依旧物产丰饶。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虽然如此,但良好的自然环境在治世良才手中会更大地发挥其效益。诸葛亮治蜀期间,益州地区经济的发展,说明他就是这样的治世良才。
  同其他封建社会的政治家一样,诸葛亮对农业生产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封建社会里主要的产生部门是农业,只有农业生产繁荣,农民安居乐业,社会生产向前发展,国家才会出现比较稳定的政治局面。同时,只有农业生产发展,封建经济基础巩固,国家经济实力雄厚,才能有力地推行各项改革措施,以及进行统一战争。因此,诸葛亮认为,“唯劝农业,无夺其时,唯簿赋敛,无尽民财”。只有这样,才能“富国安家”,他觉得理想的社会经济,应该是“利人相逢,用天之时,分地之利,以预凶年,秋有余粮,以给不足,天下通财,路不拾遗,民无去就”。他反对那种“利与民争,灾害并起,强弱相侵,躬耕者少,末作者多,民如浮云,手足不安”的现象。
  为了实现政治理想,诸葛亮在建立霸业的过程中,在霸业初步建成以后,一直重视农业生产。这在前面《五载经营》和《优势的天平倾向谁》两节中已有叙述,兹不再赘。
  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以后,仍把农业生产放在重要位置。建兴二年(224)春,“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建兴五年,在为后主所拟的伐魏诏书中,又提出“劝分务穑,以阜民财”。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益州境内虽水利资源丰富,但在生产力水平不是很高的古代,人们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还是显得软弱无力。一遇天灾,人们的生活依然要受很大影响。有件事使诸葛亮终生难忘。那是他们入益州后不久,就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地里粮食颗粒无收,为了节约粮食,刘备下令在民间禁止酿酒。当时禁酒命令非常严厉,发现有酿酒者都要处以刑罚。有一次,官吏在一家人的住宅里搜查出一套酿酒器具,有人认为,既有酿酒的器具,就有酿酒的可能,就应该和酿酒者一样治罪。刘备为了禁酒,居然同意了这种主张。老臣简雍不同意这样做,但一时又无好办法说服刘备。有一次,简雍与刘备外出,路见一男一女走在路上。简雍灵机一动,立刻有了主意。他对刘备说:“你看那个男子,他要行淫乱,怎么不把他绑起来?”刘备觉得奇怪,问:“你怎么知道?”简雍答道:“他具备行淫乱的条件,其性质与那个家中藏酿酒器具的罪犯一样啊!”刘备不禁笑起来,明白简雍在批评自己制裁藏酿酒酒器者不妥,便把那个人放了。诸葛亮却从这件事中得到了另一种启示,他觉得禁酒之令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酒难禁,制裁有酿酒具者更是过分。而这知其难为而为之,甚至做出过分之举,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天旱缺粮。他深深体会到水利对农业生产的重要。
  诸葛亮重视农业水利建设,有两件事值得一提。
  一件事是保护和利用都江堰。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史书记载都江堰说:
  县有桃关,汉武帝祠,李冰作大堰于此,堰于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谓之湔塴。江入郫江,捡江以行舟。《益州记》曰:江至都安,堰其右,捡其左,其正流遂东。郫江之右也,因山颓水,坐致竹木,以溉诸郡,又羊摩江灌江西,于玉女房下作三石人于白沙邮,邮在堰官上立水中,刻要江神,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腰,是以蜀人旱则藉以为溉,雨则不遏其流,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谓之天府也。俗谓之都安堰。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国富民安(2)
都安堰就是都江堰,从上述记载中,可见都江堰工程规模之大,效益之高。诸葛亮认为“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专设堰官对此堰进行管理。堰官统率一千二百名兵士驻守在那里,对都江堰进行保护和疏浚。
  另一件事是修筑九里堤。《成都志》记载:“九里堤在县西北,堤长九里,故老相传,诸葛亮所筑,以捍水势。”《成都府志》记载:“九里堤在府城西北隅,其地洼下,诸葛武侯筑堤九里,以防冲啮。”1980年夏,四川省三台县文化馆的同志在清理馆藏古代字画时,发现一张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令”碑拓片。从拓片看,碑高五十三厘米,宽三十八厘米。碑面受风雨侵蚀有些斑驳,但碑文仍清晰可见:
  丞相诸葛令,按九里堤捍护都城,用防水患。今修筑竣。告尔居民,勿许侵占、损坏。有犯,治以严法。令即遵行。章武三年九月十五日。《文物》1983年第5期。按:章武三年五月后主改年号为建兴。此碑书章武三年九月十五日,或因古代改年号时,当年两种年号常并存,这反而证明其真实性,因为如为伪造,必书建兴元年九月十五日。
  这张碑文拓片,弥补了志书记载的不足,证实了诸葛亮曾主持修筑九里堤的史实,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诸葛亮修筑九里堤,不但有书可查,有碑可考,还有实物可证。据说,“现在经成都西北桥,出城行数里,还可望见一条东西横卧、长约二百米、高七八米的土埂,那就是古老的九里堤残存部分”。
  书籍、碑刻、遗迹,三者互相印证,共同述说着诸葛亮当年兴修水利、防止水患的功绩。……
   。。

政通人和
封建时代的帝王将相,人人都从事各类###,因而人人都在政坛上据有一席。但他们并非人人都是政治家。从政之人,或有深刻的政治思想,或有进步的政治主张,或有成功的政治实践,方无愧于政治家的称号。上述三方面条件具备,方可称为杰出的政治家。
  诸葛亮可称为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诸葛亮融通儒法政治思想之长,体现了其政治思想的深邃,这在《孜孜求治》一节中已经讲述。
  诸葛亮兴复汉室的政治主张,实质上是对统一、强盛、兴旺国家的追求。他所要兴复的是“光武中兴”式的汉,而不是桓、灵、献帝式的政治昏暗、四分五裂之汉。这在《待时高歌〈梁父吟〉》一节中也曾谈到。
  这里只说诸葛亮在政治实践上的成功。
  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诸葛亮治理下的蜀国,在三国中是最有条理的一个。一个治国者,他所治理的国家与他同时期的其他政权相比,成绩最为突出,成效最为显著,这样的人难道不是政治实践上最成功的吗?
  诸葛亮治理国家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两条:
  第一,他采取了一系列的进步措施,“凡是封建统治阶级可能做到的较好措施,他几乎都做”。这在前面已经讲述,此不再赘。
  第二,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鞠躬尽瘁,笃志躬行,在所有封建政治家中,具有最崇高的品质和最完美的人格。这种品质和人格的魅力,对蜀汉政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在以后我们还要详述。
  不见高山不显平地,有比较才有鉴别。让我们把三国的政治比较一下。
  先看曹魏。
  曹操也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但由于他在立太子问题上处理得不好,致使当时政局出现了一次动荡。对于立曹丕为太子还是曹植为太子,曹操一度态度暧昧,犹豫不定。结果,曹丕、曹植各树其党,展开了对继承权的明争暗斗。杨修、丁仪、丁廙是曹植一党。丁廙甚至直接找到曹操,说曹植:“天性仁孝,发于自然,而聪明智达,其殆庶几。至于博学渊识,文章绝伦。当今天下之贤才君子,不问少长,皆愿从其游而为之死,实天所以钟福于大魏,而永授无穷之祚也。”由于丁廙等人的鼓吹,曹操狐疑,有好几次都差点立曹植为太子。
  曹丕也不甘示弱,忙找自己的党羽吴质商量对策。吴质当时任朝歌(治今河南淇县)县长,按当时法令,与外臣交结要受到制裁。曹丕便让吴质躲在箱子里,用车拉进府中。不料被杨修知道,杨修便将此事报告给曹操。曹丕非常害怕,忙问吴质怎么办。吴质说:“不要紧,明天你仍用这只箱子装一箱绢拉进府来,杨修必定再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