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真相-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康大帝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再愚蠢的事到了他头上,都变得伟大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1)
康熙亲政后,起初继续与三藩,确切地说是与吴三桂明和暗斗,有波澜,无浪涛。比如提拔老吴的爱将,笼络他们,分离他们;再派些亲信去云贵任职,分化他们、瓦解他们等。 这些东西长期积累下来是有效果的,却非快刀斩乱麻的凌厉办法。
  这可不符咱康大帝的意。他的轻率、冒进性格,怎容得了如此温吞水?但又能怎么做呢?伤脑筋啊。
  突然间,郁闷的心终于豁然开朗了。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六十九岁的平南王尚可喜(1604—1676)提请撤藩归老,并希望大儿子尚之信袭爵。
  康熙偷着乐了,正不知咋办呢,你却自动送上门来。这样吧,也别一个走一个留了,你们父子一齐回老家吧。
  尚可喜愣了,这可是他没有想到的事,但他不是吴三桂,赤胆忠心惯了,除了服从也没其他办法。唉,那就与极不相能的大儿子一起走吧。
  这下可炸了锅喽,吴三桂与耿精忠如遇霹雳,怎么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自己也从未打算过撤藩,但皇上这么痛快就恩准了老尚与儿子一起回老家,难道对他们也是一个暗示?
  怎么样,该考虑是否撤藩了吧?是主动学习先进,还是朝廷下令让你们跟着模范做,自己掂量去吧,但转过来想想,又觉得不太可能。唉,真是伤脑筋的事,是置若罔闻,还是迅速跟上?矛盾啊!
  老吴、小耿自非老尚,对现有的一切,留恋着呢,想让他们主动撤,门都没有,可人家尚可喜开了口子,打了头阵,表了忠心,咱们总得有点表示不是?于是二人各自关上门,自家人在一起密议一番,最终决定先主动提出撤藩,探个行情,摸个准信,再做打算。
  两人的小算盘其实打得都很精,特别是吴三桂。俺在南疆重地坐镇这么多年,又是亲王重臣,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系列问题呢,哪能说撤就撤?虽然朝廷对俺疑虑颇深,可这些年俺扪心自问,是努力尽了臣子之节的,不过是有点私心,不忍丢下拼死拼活才拥有的这一切,并想让子孙们代代相继罢了,也不是无理要求啊!
  皇上圣明,体察下情,对这撤藩之事,应该不会这么轻易就同意。若真是这样,俺如此一来,岂不一箭双雕?既表明了自己的忠心,再一次打消了朝廷疑虑,又能继续当俺的藩王,荣华富贵一个不丢,岂不美哉?
  其实,老吴、小耿的想法也并非没有道理,当二人撤藩的奏疏上达后,朝臣们也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的,总体是反对撤藩的占了多数。
  风险大,不好惹,弄不好要出乱子的。藩当然要撤,问题是怎么撤;现在撤,不如以后慢慢来。等到历经血与火洗礼的老一代如吴三桂(当时六十一岁)撒手而去,未经风雨、威望又不足的新一代全面接班后再动手,岂不更容易、更方便、更能和平解决?
  退一步讲,就是立马撤,也不能一齐来,还是要分个轻重缓急,区别对待吧。分期撤藩,这样也好分化瓦解他们,防止他们拧成一股绳,形成大合力。
  尚可喜主动求撤,诚实可信,不如先撤。耿精忠,第三代了,年轻根浅威薄,实力也不强,再撤他,没有领头的,谅他也不敢造次。
  如果把这两藩撤了,再及时跟进向广东、福建两省派驻八旗精锐,等于剪除了朝廷最忌惮的三藩最强者吴三桂的羽翼,使他们孤立。受到震慑后,即使他们想反,力量也小得多,心里也要再掂量掂量了。 。 想看书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2)
至于吴三桂,实力声望功业权势,尚可喜不能比,耿精忠更不能比,则要从长计议,暂不动他为宜。云南苗蛮杂处,形势复杂,吴三桂长居此地,情况熟,底子厚,继续治理也不是坏事。另外,用八旗换防,路途遥远,复杂艰险得很。况且所有对吴三桂忠诚度的怀疑均系猜测,并无真凭实据,贸然强行撤藩,恐不能令人心服。
  讲得很有道理!可以说,绝大多数朝臣对马上撤吴,都是投了反对票的,包括大学士索额图、图海等重臣显臣,只有刑部尚书莫洛、兵部尚书明珠等少数人主撤,但那时的大事件并非议会制多数表决通过即可,反对者多也没用。
  康熙力排众议,大手一挥,撤藩之奏一律恩准,三藩同撤,马上行动!众臣愕然,这可是他们认为的下下策啊!吴三桂们更是愕然,绝没想到,当初的如意算盘,结果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皇上怎么能这样?圣明何在?
  谁让你们认识不到狡兔死的道理呢?这么多年了,还执迷不悟。就说你老吴,历来同类者,要么再占个自家独立山头,要么交出一切安当钓鱼公,有几个两头摆、走中间路线能成功的?明代沐家?毕竟是少数,何况条件还不一样,人家和皇上啥关系!
  还想打小算盘?一般的皇上也就算了,可现在你们面对的可是那千年一帝,能不与众不同吗?
  什么轻率冒进、意气用事、褊狭固执、独断专行,一样不少,都端出来让你们瞧瞧,不要以为咱康大帝只想做个高大全平面的人,他也渴望多层面、多棱角、有立体感的,这样更有魅力嘛。
  只是这次,康大帝另一面表现得不是时候。军国大事岂能儿戏?他想得太单纯、太幼稚了,纯稚得让人不可理解,简直匪夷所思。
  他对实际情况根本就没有认真考虑过,更未静下心来设身处地感受一下三藩们的真实想法,迫切、冒进、固执、专断,完全占据了他的大脑,竟天真地以为,只要他的圣旨一到,他们马上会卷着铺盖回老家,困扰朝廷十几年的问题立刻就解决了。
  也许有人会诘责,这分明是对康大帝的诬蔑之词,圣明之君岂会如此?史书上明确记载,康大帝曾经说过:“三桂等蓄谋已久,不早除之,将养痈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 (《清史稿》卷二六九一《索额图传》)。
  怎么讲呢,这清史类的东西,一旦针对帝王,向来都是极尽文过饰非、颠倒黑白之能事,圣祖尤甚。就说上面这一段,明眼人一观便知,睁着眼睛说瞎话呢,胡扯八道。
  人家尚可喜,明明率先提出撤藩在前,大乱中至死未叛在后,对大清那个忠诚,日月可鉴也,怎能说蓄谋已久?再说吴三桂,前面分析了,哪有的事,就是狂贬他的清史书上,其实也找不到任何真凭实据的。
  咱们还是继续往下看,一切更加豁然也。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逼上梁山咋不反
耿精忠暂且不提,且说吴三桂,接到皇上恩准撤藩的圣旨,简直当头挨了一棒,可想而知那是啥滋味。热血疆场上的出生入死、云贵高原上的苦心经营、荣华在手的富贵人生、权势在握的叱咤风云、昔日君主的皇恩浩荡、今日圣上的恩断义绝,等等,犹如过电一样,在他脑海中闪现,内心翻江倒海、痛苦不解、委屈愤怒、犹豫彷徨。
  手下那帮随着他西讨南征的铁杆文臣武将们,更是震惊愤慨!既然皇上如此绝情,干脆反了得了,咱兵精将勇,怕他啥?老吴本还在徘徊犹豫,今见部属们拥戴,反复衡量后,也下定了起义的决心。
  其实不这样又能怎么办呢?别看朝廷现在话说得好,对撤藩工作也抓得紧,事无巨细,周密安排,力求给吴三桂们一个最温暖最舒适最可靠的安乐窝,可一旦真撤后,地盘没有了,兵权也无了,像吴三桂这等风云人物,等待他的又会是什么呢?古往今来,政治上过河拆桥的事情太多了。
  老吴有否此种想法,不得而知,反正决心已定时,他是自信满满的。比较一下,他以为自己文韬武略天下已无双,将士们又是百战之锐、忠心之辈,要是起兵无不从命;所据云南也是经营多年,地险财富(有天下富吗);另有一批过去的老部下如现任陕西提督王辅臣等虽已调走,却可作为外应。
  简说老吴的文武之才: 四个女婿胡国柱、夏相国、郭壮图和卫朴,都是一时才具,或文或武或文武双全;另外武有吴国贵、吴应期、马宝、王屏藩、张国柱、高得捷等,文有方光琛、刘茂遐(字玄初)等,个个顶呱呱。
  再看朝廷,皇上年方二十,乳臭未干,不堪大任,过去平定中原的名将大都凋零,剩下的及新起的一代岂是他的对手?其实老吴主观了点,事后也证实,康熙是没啥大本事,可清军新一代统帅有厉害的角儿,八旗依然很强,绿营同样不弱(都是汉兵,感叹)。另外,他也忘了,时间如果让人家凋零,自己与老部下们十一年来不也要走同样的路吗?
  还有一点,绝对不能忽视,那就是满汉之争。明亡清兴至今不过三十年,大陆抗清之火被扑灭也只在九年前(1664),汉人的故国之思岂能说忘就忘?就连做汉奸已很久的吴三桂,手下不也有胸怀反清复明之士?他的女婿、臂膀之一胡国柱就是。
  何况满洲贵族对汉人的统治,必须正视,三十年来残暴多于仁慈,贱视多于平等,不客气地说,占据帝国人口百分之九十好几的汉人只是二、三等的公民,地位不要说远不及主体满民族,就连蒙藏都不如,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此环境,要说广大汉人在短时间内,都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满洲贵族统治,那也太虚假了,即使有清三百年好像也没有吧。这次撤三藩,恰恰撤的也都是汉人,且不是一两个,而是牵涉几个大大小小的集团,足足六七万人呢,无形中触发了民族之感情,引发了民族之对立。
  而正是这种客观存在的民族之争,不仅让三藩内部凝聚力更强,也是日后大乱爆发初期,虽然发动者是为人所不齿的昔日背叛者,大江南北的汉人响应者仍众的原因之所在。当然,跟着当朝的汉人也不少,尤其是那些既得利益者们;另外,坐山观虎斗的汉人同样不少。个中原因不想多说了,十七世纪汉民族的不断失败,根子就在于此。
  切入正题。这边吴三桂们真的开始磨刀霍霍了,而康熙那边却还浑然不知,全力做着撤藩的前期准备工作,好几万人呢,漫漫长路,线路怎么走,沿途怎么接待,到目的地后又怎么安置,浩大的工程啊。
  比起三峡移民恐也不简单吧。三百多年前的事了,没飞机、火车、汽车、轮船什么的,综合条件更是差之千里,尤其他们并非一般民众,而是三个强大的军民结合体,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康熙忙得不亦乐乎,其间有很多专门御批,足以体现他对撤藩之事的重视与对被撤之众的关切,但从他的着眼点来看,倒能明确一个真相。
  原来他忙了半天,没有一件触及假如吴三桂们有啥异常如何防范的问题,虽然《圣祖实录》之类书上有不少事后弥补这方面不足的大帝语录及其他相关言辞,但根本找不到能够证明当时朝廷哪怕有一点实际举措的证据。
  这也侧证了康熙当初决定三藩同撤时,想的就是那么简单,认为圣旨一到,一切OK,大臣们想这想那,还分几步走,纯粹多虑。什么“撤亦反,不撤亦反”,事后遁词也。
  吴三桂们谋反之箭已在弦上,岂能不发?经过一番精心谋划,康熙十二年(1673)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终于正式反了!
  老吴也从此进入了人生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阶段,他前不见古人后不知是否有来者的奇诡人生也至此奠定。
  

打你个措手不及
就在起事的第一天,吴三桂宣布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建国号“周”,以第二年为周元年。
  接着选择良辰吉日,脱去满装,改穿汉服,蓄发复宗,率领众将士哭拜永历陵,动情之至,恸哭不止。虽然有点讽刺,这永历帝当年可是他从缅甸要回绞杀的(1662),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谁还会再去计较呢?
  就这样,吴三桂以哭陵为契机,以民族大义为号召,开了一个极为成功的誓师大会,做了一个尤其生动的思想动员,成效非常显著,全军上下民族情绪高涨,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老吴为了师出有名,还搞了一个讨清檄文,气贯长虹得很,不失为名家精心之作。这宣传工作从来都少不了,把握舆论导向很是关键啊!
  这文本是很有讲头的,能看出很多东西,真的假的,虚的实的,一应俱全。老吴的讨清檄文(附录1),及随后康大帝的讨吴谕旨(附录2),相互对照起来看,有意思得很。这里仅说一件。
  那就是檄文触及了当年吴三桂与多尔衮订盟等事,三十年后重提,文中述及,脉络清楚,悲愤交加,虽不排除有作秀之嫌,但清廷一再回避之,讨吴谕旨及其他官方文件都不曾提起,就有点蹊跷了。按理说,如是老吴蓄意捏造,不正好有个机会严词鞭挞一下吗?又为何如此做派?想来老吴与清方达成的共讨闯“贼”、明清以黄河为界的盟约应该是确实存在的吧。
  再说云南,那可是老吴的大本营,起事后自然兵不血刃轻松搞定。十二月初一,吴三桂从云南北伐,由康熙挑起、老吴发动的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规模内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此时,康熙还蒙在鼓里呢,一点不知情。也难怪,当时的通讯事业哪有现在这么发达?直到十二月二十一日,吴三桂起义的消息才传来。这下该轮到康大帝震惊愕然了,可又有什么用呢?就像吴三桂得知皇上恩准撤藩时一样,木已成舟,不可挽回了。他惟有找差补缺,将功补过,抓紧把抵御工作放到最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精心部署,迎击来犯之敌。
  具体说来,军事、政治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政治方面,调整策略,停撤平南王、靖南王两藩,意图孤立吴三桂;无论原来老吴手下,还是有父子兄弟现在云南的官员,概不株连治罪;逮捕三桂驻京为质之子吴应熊,防止内外沟通;多方安抚各重要军镇将领,鼓励他们守御地方,奋勇杀敌;对应老吴的讨清檄文,也搞了个讨吴谕旨,同样义正词严,对人家大张挞伐和声讨。
  军事上,立足防御,视中原重镇荆州为最关键的战略要地,派遣满蒙八旗领衔的帝国最精锐也是最铁杆的部队驻防,抵抗吴军正面主力进攻;侧翼川陕也不能忽视,严防吴军经此线威胁京师,再辅以兖州、太原分做南北东西的中继站;笼络广西孙延龄,以牵制吴军北进;安抚福建耿精忠等,防止胁从,跟着吴三桂一块“闹革命”。
  综观之,这套战略防御体系仅是正常之举,没有值得特别赞扬的地方,且预防性过重,收缩性过大。等于把长江南岸送给了吴三桂,要不然,帝国精锐越过长江,进驻湖南,与北上吴军针锋相对,压迫威胁性岂不更大?以后吴三桂不见得能迅速占领全楚,这样形势岂不更好?对民众的不利影响岂不更小?恐怕也不会导致后来华夏大地风起云涌,群起响应,让清廷陷入完全被动的局面吧。
  何况以吴军的进军时间推算,如果部署得当,满蒙八旗驻防湖南北部的军事重镇,是完全来得及的,但结果是不仅没有,就是驻防荆州也未见行动有多么迅速。
  由此多少可以看出,康熙和朝臣们大战之初,措手不及已在先,估计不足又在后,虽然做了部署,骨子里还是认为,吴三桂再厉害,毕竟局促一隅,怎能与天下相抗?灭他易如反掌不一定,想来困难也不会很大,哪里料到战争竟会蔓延到大半个帝国,并打了好几年时间,标标准准一场大战。
  想想也是,人家吴三桂从决断、准备到正式起兵,很长时间你都不知情,没有任何防范,临时抱佛脚,便能轻松搞定,你也太牛了,战争也太好玩了,老吴也太不经踹了。
  可那战争岂是好玩的东西?真刀真枪的,弄不好要国破家亡的,何况老吴又怎是吃素的人?六十岁的人了,什么大浪没经过?什么大战没历过?战前又有精心谋划部署,准备翔实  充分得很呢,就你康大帝手一挥OK啦?岂不说笑。
  结果,仗一开打,吴军便气贯长虹,一路所向披靡,勇不可当,很快饮马长江,遥指北京了。而康大帝的英明决策,看起来很美,仓促接招下基本无用。大清帝国被打得灰头土脸,一败涂地,甚至中原统治也有了崩盘迹象。
  这是康熙六十一年帝王生涯中面临的惟一生死存亡的斗争,也是大清(后金)至太平天国起义前,二百三十余年遭遇的仅有的一场差点灭顶之灾。
  吴三桂,康熙一生最大的对手也。
   。 想看书来

大清危已在旦夕(1)
吴三桂云南起兵后,康熙十二年(1673)十二月底轻松搞定曾总管云贵时的老地盘贵州,先遣部队紧跟着攻入湖南,迅速拿下由黔入楚的要地沅州。
  第二年伊始,吴三桂正式称“周王”,废弃康熙年号,称周王元年,改元“利用”, 废康熙制钱,自铸货币“利用通宝”。这下完全与康熙分庭抗礼了,华夏大地自此上演了一场“二龙相争”的好戏。
  起初,吴三桂表现完美,完全压制住了康熙阵营。吴三桂称王改元后,未作丝毫停留,旋即亲率主力北上,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湖南常德、辰州、长沙、岳州、衡州等战略重镇纷纷被拿下,三月份全境皆归。前锋更是直抵长江南岸湖北境内的松滋(今松滋北),与清军大本营荆州隔江相望。
  这时的老吴饮马长江,遥看北京,过江与否,尽在掌控,看起来北定中原指日可待了。这般轻松快捷便取得了如此骄人战绩,也许吴三桂自己都未曾想到过。
  而清军如此不堪一击,康大帝更是绝对没有想到,他还以为纵是自己举措失当,仓促应战,以天下之物力,击败局促于云贵之一隅的吴三桂,简直不在话下。这也是他和他的朝臣们实施初期战略部署时,预防性过重,缺乏积极进取精神的一个重要原因。要不然,湖南也不会这么轻易丢失。这对整个战局、对民心,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
  康熙毕竟不是神,作为最高领袖带着国家走上如此危途,心中若没有一点惊惧与懊恼,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但他又有什么办法呢。除了被动接招还是被动接招,形势已完全不是他所能掌控的了。
  吴三桂要真的过了长江,向京师杀奔而来,说不定大清就彻底败了,祖宗三代拼死拼活打下的中原大好河山,就要丢在他的手上了,本族人也只能跟着他卷着铺盖,再越过长城,当然不是南下而是北返辽东老家去了。到那时,他还能当得了这千年一帝?本民族最大的罪人就是他了。
  就算暂不提吴三桂这档子事,看看其他地方,又有多少是按照他的战前部署、他的心之所想去进行得呢?
  吴三桂刹那间取得的辉煌胜利,以雷霆万钧之势震撼了华夏大地,巨大惊人的连锁效应向四周极速传递,各方人等纷纷乘时而起,群起响应,不仅仅是汉人,但肯定没有满人。
  四川巡抚罗森、提督郑蛟麟及总兵官谭弘、吴之茂等纷纷投向了吴三桂的怀抱,由朝廷的文臣武将,转瞬间变成了大周的臣与将了,天府之国已尽在老吴的掌控之中。
  广西将军、孔有德女婿孙延龄,原本是受康熙倚重牵制吴军北进的,现在也反了。不过后来,他有点首鼠两端,老吴便派人刺杀了他,直接控制了广西全境。后顾之忧顿解,老吴得以在湖南与清军全力展开大决战。
  三藩之一的耿精忠,也完全出乎康熙意料,举起了起义的大旗。并很快控制了福建全境,随即向浙江、江西进军,与在湖南的老吴遥相呼应。台湾郑经也应耿精忠之邀,派军渡海而来,起初尚不被康熙看重的东南,形势大变矣,成了又一个反清的大战场。
  两藩都反了,可咱们的尚可喜老人家,有点特别,万绿丛中一点红啊,对大清仍是一个字——“忠”,生愿做大清的臣,死愿做大清的鬼。起先听皇上的话,准备携家带口领兵撤藩,后形势突变,又受命留在广东,并迅速投入到平吴剿耿的伟大斗争中去。为此,清廷还给了他至高荣誉,晋爵亲王,吴三桂虽获得在先,但因叛被除,于是尚可喜便成了汉人中的惟一。 。。

大清危已在旦夕(2)
直到大乱两年多后(1676),老尚因其大儿子尚之信反了,才被裹胁其中,但至死未降。背叛本族投降异族的人能做到像他这样的,也算是极致了!再说尚之信,是否真反是存有争议的。姑且不论,反正他以后在广东,既没给清廷添啥乱,也未给吴三桂添麻烦,非利也无害。不过,从尚氏这一块应能看出,把这场大乱称为“三藩之乱”,似乎有点不确切。
  再来说说西北。陕西提督王辅臣,原吴三桂手下极其骁勇剽悍的心腹爱将,康熙也曾极力笼络之,开始并无反心,还拒绝了吴三桂的邀约,并把来人与书信一起呈送给了朝廷,没想到却因康熙新派的陕西总督满人莫洛(前面提到主张撤藩的那一位)的歧视与偏见,激变了辅臣将士,让他身不由己地走向了反清的道路,可以说又一次在康熙意料之外。
  西北陕甘之乱,根子在于朝廷用人不当,客观地讲也有民族矛盾在内。本不会发生的大叛乱,让老吴已经不再抱希望的西北战场,竟因他对手的失误,“哗”地一下开辟了。而其中至为关键的莫洛,正是康大帝自己钦定的人选。
  西北乱起来了,康熙的眼眶湿润了,老吴却在偷着乐了。
  不仅如此,星星之火更是在华夏大地遍燃!湖北有襄阳总兵杨来嘉、郧阳副将洪福之反,河北有总兵蔡禄密谋之叛,就连京师也发生了号称“朱三太子”的杨起隆谋乱。虽然都是速生速灭,震撼力同样不凡,尤其皇城根脚下这件事,肯定把康大帝吓出了一身冷汗。幸亏没乱起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那林丹汗后裔蒙古察哈尔部布尔尼,也兴兵起义了。自从四十年前林丹汗被皇太极击败病亡后,漠南蒙古向来对大清忠心耿耿,要马给马,要兵给兵,王公们也大都是各朝的驸马爷。看来被宗教与分裂越来越束缚身心的东蒙古人中间,还是有血性男儿的,可惜太少,力量薄弱,迅即便败没了。
  真是不得了啦,大清好难得安定九年,一下子又热火朝天起来了。除了关外辽东及山东、河南等少数地区,哪里再能找得到一块静土?
  至于外邦,也都睁大眼睛往这瞅呢。朝鲜承大明再造之功,又自号小中华,对所谓大清蛮虏一直看不上眼,虽屈服于武力暂低下头,内心竟也是想着反清复明的。越南更不用说了,都陈兵于边境了,据他们自己说,是保境安民,害怕叛乱波及。
  一句话,反清大势看起来是多么美好、多么壮观。以老吴为支点,居中湖南处主导地位,西北王辅臣、东南耿精忠为左膀右臂,后有云贵大本营,并有直辖四川、广西全部及江西一部为纵深,其他各地闪亮星星之火为映衬,整个反清体系,就这样构建起来了。
  而不久前还是东亚最雄伟壮阔的大清帝国,真的在摇摇欲坠了,康大帝距戴上本民族有史以来首席罪人的桂冠,也就一步之遥矣,道光、咸丰、慈禧等,你们就靠边站吧!
  。 最好的txt下载网

胜机怎么又没啦(1)
形势如此之妙,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吴三桂手上了,只要他扬鞭一指,挥师过江,中原指日可得也,就是一鼓作气北克京师,把大清再赶回辽东老家去,又有谁能说不行呢?他的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就待主上一声令下,一鼓作气,直捣“黄龙”了。
  不管老吴曾经有多少污点,起义究竟意欲何为,是崇高还是卑鄙,这些都已不是主要问题。只要他真的夺取了大清江山,即便不是复明,而是建立了自家的大周王朝,之前的一切一切也许都将成为过去。胜者王侯败者寇,何况这胜又带有民族的复兴在里头呢?
  历史从此就要彻底改写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很可能就是大周了;吴三桂也是那杰出的开国之君,兼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者了,其声威、其功名,或许能和杨坚、朱元璋们比一比呢!
  那背叛帮凶的事怎么办?没关系,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也,只要结果完美就行。何况生花妙笔者多矣,找几个来,也编个圣祖实录类的东西,一切还不搞定?想当年,努尔哈赤何等人物,仅对辽东民众的屠杀一项就令人发指,现在还不是被歌颂为非凡大英雄?
  这等千载难逢的机遇,老吴岂能不奋力抓住?打一个有史以来最了不得的翻身仗,为自己的奇诡人生再掀开另一页绚烂篇章,顺带也把中国历史上即将出现的最大一个假大空扼杀在成长之初,岂不一举两得?
  怎么?打到长江口都三个月了,你还迟迟不过江?形势一片大好,你还犹豫什么?对岸的湖北开始响应了,甚至京城里也有人(杨起隆)打算做呢!好多人可都在看你的行动呢。
  确实,清军依然厉害,北方驻扎的多是精锐,骁勇忠诚度绝非南方可比,但毕竟你打了人家一个措手不及在先,估计不足在中,南方一路溃败在后,此时还没准备好迎接你的到来,还没完全从初期速败的惊惧慌乱中醒过来呢。只要老吴你马不停蹄,兵贵神速,乘着这难得的一股势儿,赶紧渡江打将过去,谁又能阻挡得了你?
  想稳健、观望?不能呀,老吴!机会转瞬即逝,你戎马生涯大半辈子,还能不知这个理?虽然你旗开得胜,兵精将勇,但毕竟是从云贵一隅而来,地险财富又怎样?跟整个天下相抗衡,人力物力财力还差得远呢!
  康大帝一开始仓促接招,举措有失,丢盔弃甲,失地连连,但那盔可是绿营汉军之盔,那地大都也是你叛军原来管辖之地,北方大好河山仍在,江浙财富之地犹存(浙江部分还在争夺中),特别是满蒙八旗精锐在手。一旦他缓过劲来,放眼全国,挖掘潜力,严阵以待,全力迎击,与你形成讲究实力的持久战,那时你还打什么?必败无疑!
  南方、西北应者云集,当然是好事,但各自为战,有多少能真正听你调遣,任你安排,在你的大战略指引下坚定不移地去干?有的还可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像耿精忠与郑经不就闹起来了?无数历史经验教训告诉咱们,人多有啥用,拧不成一股绳,还不如不多呢!
  对这些力量,老吴,你要重视,尽量团结,引以为援,但重心还是要放在自己身上,毕竟你才是这次起事的真正主心骨;如果你的主战场不能取得胜利,甚至失利堪危,那其他一切都是空,纷作鸟兽散都不一定,但也别想能指望上。这点小儿科,老吴你是高手,焉能不知?

胜机怎么又没啦(2)
可你到底在想些什么?为何如此犹豫?连你的手下们都不理解了,都在劝你了,你为何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