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用生命爱中国-伯格理的故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柏格理他们从英国随行带来了一些药物,这些药对于治疗常见病十分灵验。许多幼儿眼睛发炎,柏格理就用消毒剂为孩子清洗。昭通很多人患有肠胃病和疟疾,柏格理和邰慕廉总是尽力帮助向他们求助的人。
死神的名字
一天,邰慕廉从西门回来以后,感觉身体很不舒服。头疼得历害。他们以为邰慕廉可能太疲倦了,好好睡一个晚上就没事了。谁知到第二天,邰慕廉丝毫不见好转。第三天,情况越来越不妙。
他们想找医生检查一下!问题是,医生远在昆明,距离他们有足足两个月行程。
柏格理翻出带来的《 热带手册》,想查出邰慕廉得的是什么病:
我一页一页地读着,仔细查找对各种症候的描写。终于,我忽然找到一种与邰慕廉的病情极其相似的病症。竟然是如此惊人地相似!再看看那页的标题,顿时,疾病的名称吓得我不寒而栗。怎么?难道真的是&;#8226;&;#8226;&;#8226;&;#8226;&;#8226;&;#8226;?不!不!!不!!!不可能是那样的。我再也不敢接着往下看了。我要找的是一种平常的,易于护理的疾病,一种不会轻易把人领向死亡,引入棺材,带进坟墓的疾病!然而,不知怎么的,我发觉自已又翻回到那一页,就好像那里有邰慕廉最近的照片,一切都是如此形象,真实得不能再真实。最后,我们被迫屈服,接受了不可避免的现实。我们意识到自已正在同一个恐怖、冷酷、以杀戮为乐的魔头搏斗。中国人称这个病魔为“天花”。
柏格理和邰慕廉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可怕的日子。当时的处境异常险恶,他们度日如年、心乱如麻:
许多年前的一天,我独自走在郊外通向城墙的坟地里,遍地都是坟墓,一个人走在当中很容易迷路。我的情绪低落到极点。因为我十分恐惧,害怕几天以后在这块足足五英里长,有数千座坟的阴森恐怖的墓地里会添一口新坟。邰慕廉和我又遇上麻烦了,他身患重病,正一个人呆在家里,我们俩都感觉到死神正在召唤他。要请来距此地最近的西医,必须用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很显然,我们孤立无援,我们的心都碎了。我暗想:“如果邰慕廉一个人被孤孤单单地葬在这里,我怎样才能写信回去,告诉他母亲说她儿子已经走了呢?”
或许死神不会满足只拥有一位病人的战果,在带走邰慕廉之后还要来领我。这样的话,世上就多了两副棺材,两座坟墓和两位肝肠寸断的英国母亲。
最后的圣餐
柏格理在四个礼拜的时间里;不分昼夜地守护着邰慕廉,衣不解带,密切注意病情的变化:
礼拜日下午,邰慕廉觉得自已快要不行了。我心如刀绞一般,却又无计可施。他的请求都把我吓傻了:“撒母耳,在我临走之前,在我把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这里之前,撒母耳,你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最后一次共用圣餐呢?”当然,我答应了他。只要能为生病的老伙计带来一丝一毫的安慰,不论是何种要求,我都会去尽力满足。圣餐很快就准备好了,两只中国式茶怀、一小壶茶和一张中国烤饼是我们所需要的全部物品。我顺着梯子,用一个中国式的硬纸板做成的小托盘把这些东西带到楼上,托盘是大红色的,鲜艳夺目。我们分享圣餐的时候从来不饮酒,却用平淡无味的茶水代替。象征着耶稣的爱的红托盘放在邰慕廉盖的中国棉被上。紧接着仪式开始,我一生中几乎没有再遇到过比主持那次仪式更艰难的任务了。我的好朋友、我的老校友奄奄一息,正在准备着到另一个世界去,看来,耶稣真的在盼望着他。我再也忍不住了,在楼上的小屋里分圣餐时,我泪如雨下。唱赞美歌、祈祷,一切都顺利地进行着,然后,像往常一样,我们还要说几句感谢救世主的话,感谢他给我的最后的爱。
我是仪式的主持者,这些话本应该由我来讲,可是,就那么几句话,却怎么也道不出口。我的喉咙好像被什么东西硬住了,咽也咽不下去,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眼泪又扑簌簌一个劲儿地往下掉,彻底挫败了我的每一次努力。
尔后事情突然有了转机。邰慕廉接过我的活路,开始讲话。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在那天下午所表现出来的非凡的信心与真诚。而对死神,他毫无惧色,毫无怨言。忍受着剧烈无比的痛苦,希博尔公学的老伙计把他的心紧紧地依靠上帝,他一遍又一遍地感谢主的传大的爱,为自已能够去天国陪伴耶稣而感到高兴。
在最为危机的时刻,他们的援兵赶到,帮助他们和死神PK。柏格理后来写到:
朋友们!我敢断定耶稣当时就呆在这二楼的小屋子里。我们为他的到来而热烈地欢呼着,并且感到了极大的欣慰。死神好像失去了他所有的力量,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光明,是主耶稣带来的全然的得胜。
来自天国的鲜花在死神徘徊了很久的小屋里盛开了。邰慕廉讲完话以后,我们开始喝茶,吃圣餐。发自内心地向耶稣基督表达自已无限的忠诚。
那天下午以后,事情开始逐步好转。慢慢地但又千真万确地,邰慕廉从死亡之谷中爬了出来。
“我虽然行过死阴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为耶和华与我同在。”*
行走在昆明周围
邰慕廉慢慢地强壮起来。不久,托马斯&;#8226;索恩带着新婚妻子回到昭通。
1888年8月,柏格理、邰慕廉和另外一位朋友一道,开始了去往昆明的旅程。这段路他们走了13天。柏格理后来回忆说:
整个旅行充满了灾难与不幸。苦力们跑了,还拿走了大部份行李。我们三人不得已,只好盖一条棉被,下面再铺上草垫。有一次我们睡在泥土屋地上。为了节省空间,睡觉时大家挤在一起,铺盖的一头是两只脑袋中间夹着一双脚,另一头则是两只脚中间夹了一个脑袋。一天又一天地,我们在雨中泥里艰辛地跋涉着。最后到达目的地时,赶来迎接的传教士万斯通牧师说,我俩是他所遇到过的最狼狈不堪的传教士。
一到昆明,柏格理就根据昆明周围60个村寨的分布情况,亲自制订了一套线路,定期到这些村寨做巡回布道。
3月25日,在一个小寨子里,有人告诉我们,有几个男孩曾经看见我们往他们的饮用水中投毒药。一位老大爷说:“这些人走遍了村村寨寨,劝人从善,他们不会干这种事。”能有这样的声明,真要感谢上帝。
和在昭通一样,柏格理以他的热情、勤奋、不屈不挠,很快在昆明附近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穿着美丽衣裳的恶魔
那个时代,在中国云南,到处都能看到大片大片的罂粟花。穿着美丽衣裳的恶魔!柏格理在《中国历险记》里写到:
记得在中国生活的那段日子里,早些年间最令我们感到惊心动魄的场面,恐怕就是所谓的“鸦片事件”。这些鸦片事件通常是指自杀行为。不分昼夜,一天24小时之内我们随时都可能有人请我们前去救助自杀者。
柏格理接着详细讲述了他在昆明救助一个吞食鸦片自杀的人的经过:
我们来到自杀者的家中,他的朋友把我们领进一个房间,也就是自杀现场。我们发现一位强壮的男子正在大发脾气。据介绍,他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于是下决心自杀,吞食下大剂量的鸦片。没过多久,他的朋友发现他干了蠢事,就跑来向我们寻求帮助。刚刚跨进门槛,我们便意识到,如果要挽救这条汉子的生命,一场激战在所难免。
自杀者孤注一掷,拼命反抗,一时间竟然无法控制他。不过,我们最终还是把他按倒在桌子上,紧紧地抓住不放。他使尽全身力气,不停地挣扎。我们把一扇门卸下,压在这个男子身上,让他无法动弹,另外一个人负责给他灌催吐剂硫酸锌。直到这时,自杀者仍然决绝屈服,他咬紧牙关,说什么也不张口。我们用一双筷子硬把他的嘴撬开。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把催吐剂一勺一勺地灌进自杀者的嘴里。
此人渐渐平静下来,当我们离开的时候,他温顺的像一头绵羊。
困难重重之秋
然而在三年的时间里,柏格理他们的小团体在引领人信主方面,却一直没有任何成绩。要知道这才是他们来中国的目的啊!他在1890年年底的日记中写到:
“12月31日:据我所知,本年度没有一个灵魂获得拯救。但是在今年结束时我比年初怀着更大的希望。”
大多数人对柏格理这些外国传教士依然充满了警惕和不信任:人们的怀疑通过购买传教士的印刷品时的一个举动显示出来。他们可以付少许几文钱买一本印有经文的小册子,然后拿在手中,不打开之前上下左右闻上一遍。因为有一种谣传说,外国人所卖的小册子中含有能够致人死命的毒药。买书者希望通过嗅觉来发现毒物的蛛丝马迹。于某日走访过几个村寨后,晚上柏格理在他的日记中写下:
“今天有更多的人闻到了《圣经》。”
为了耶稣,他愿意忍受来自人的侮辱:
一位衣着华丽的青年人,抨击我、辱骂我,他还嘲笑我们的教义。“为什么耶稣只去你们那种小国,而不到我们这个大国?”“如果你能够进天国,为什么你没有到那里去?”
他殷切地盼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爱,他也在苦苦寻思到底用什么方法才能让这些人了解耶稣:
1890年11月1日,读《约翰福音》。我真不知道怎样才能吸引这里的人们。如何才能赢得他们的爱?我们所遇到最多莫过于诅咒和猜忌了。下午,当我经过一书店时,他们把我叫了进去,让我给他们看病,还要了些西药。只有这时,才有了感情交流的机会。经由南门回来,遇上一位认识我的小姑娘,她并不怕“洋鬼子”。她的微笑令我感到欣慰。不要说再取得进一步信任,就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为得到人们的爱,我究竟改如何付出呢?主啊,无论如何都帮助我保持对这里人们的热爱吧。
祸不单行
工作上,辛辛苦苦,毫无收获不说,死神也一步步向他们逼近。在昆明期间,柏格理的同工万斯通染上疟疾,他的妻子患了天花,在这节骨眼上,他们的女儿又病死了。万斯通躺在床上,悲痛难忍。柏格理买了口小棺材,把孩子装到棺材里,雇人扛到城外荒山坡上,亲手为孩子挖了一个墓穴。
厄运接踵而至。应柏格理他们的要求,英国圣经公会又派了两位小伙子,来云南和他们会合。但他们很快得知,派来的两个人中,有一个刚到上海,就罹患热病不幸去世。
1890年7月28日,因病情严重,万斯通夫妇被迫返回英国。此时,他们这个小团队,邰慕廉和托马斯&;#8226;索恩在昭通苦苦坚守,柏格理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昆明。
如果其他人都要撤离,难道我就同他们一起走并接受失败吗?
托马斯&;#8226;索恩殉道
柏格理决定坚守。这时他“打摆子”越来越厉害,身体趋于崩溃。为让他休息一下,邰慕廉来到昆明。柏格理随即动身去昆明北部旅行,想换个环境休息一下。
刚到会泽,柏格理就得到托马斯&;#8226;索恩在昭通因病去世的噩耗。柏格里想起他和邰慕廉刚到昭通,索恩在欢迎他们时所说的话:
为了让福音在这里传播,在我们三个同学当中,看来必须有人献上自己的生命!
托马斯&;#8226;索恩,希博尔公学三杰,柏格理、邰慕廉的同学和同事 ,最早来到中国云南的基督教传教士,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终于以自己的生命实践了他对上帝的誓言。
在柏格理和邰慕廉来到云南的3年时间里,托马斯&;#8226;索恩和万斯通是他们仅有的同工。而现在,托马斯&;#8226;索恩已离开人世,万斯通不得不回到英国。付出了这样打的代价,却看不到一丝希望。
鉴于他们面临的恶劣境况,他们在英国的教会来信,建议他们在云南的所有工作都应该放弃。
这是迄今为止,柏格理经历的最为严峻的考验。他清醒地意识到下一个要死的就是自己:
真不知道对我们这个小小的传教使团是个什么年份。主在帮助我们增强信心,主让我们随时准备听从召唤。可能我很快也要离去。
坚忍不拔是善
眼见朋友和同事要不命赴黄泉,要不身患重病,邰慕廉变得越来越烦躁不安。一次,他大发脾气,说再也不愿意待在这样缺乏基本安全保障的地方,做无用功。而且建议柏格理和他一起辞职。柏格理极其忧伤。邰慕廉显然过度紧张,并精疲力竭,最近他在昭通街上刚刚被人打个半死。
来中国的时候,柏格理虽然做了最坏的准备,但根本没有料到他们的生活会这样缺乏安全,环境这样艰苦,付出的努力如此徒劳。
而柏格理本人也病的厉害:
日出之前,已经走出20里路。中午时分进入会泽。随即取出许多书。在街上赶最佳销售时间。谁知吆喝了一阵后,我被突然袭来的旧日感觉所折磨,而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躺在泥污的地上。
经过几个月恒切地祷告,柏格理决心接受挑战,待下来继续战斗,即便只剩下他一个人,也绝不动摇。如果是主的意思,就含笑接受死亡。
全部重任都压在他年轻的双肩上。在长江三峡遇险船毁的时候,他没有想到过退缩。现在。他仍然坚持要看个水落石出。危机锤炼了他的忠诚品质。他感到悲痛与失望,但拒绝承认失败。他下定决心,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要待下去:
如果再也没有人来得话,我还准备坚持下去吗?我务一定要振作起来,向全能的上帝祈祷,求上帝赐给我力量,让我坚持到底!
受柏格理的鼓励,邰慕廉也决心一起留下来,共同战斗。
“两人同行比一人更好。这人跌倒,那人可以扶他起来。”上帝把他们放到这样的环境中。让他们彼此相爱。
惟有耶和华熬炼人心
主在使用他们之前,首先要把他们变成合用的器皿:
10月20日我希望成为一个仁慈的基督徒,不对任何人说一句谎言,不对其他基督徒有丝毫怀疑。到中国已经3年多了,感谢上帝把我带到这里!
在日常生活中,他不断地审察自己,发现自己离主对他的要求还很远。一次他因为一件小事和人吵了起来。过后他在日记里说:
我感到我们处理的不对。我期望我的身心能被耶稣占据,就不会有发火和愤怒的余地了。每当这种事情发生之后,我总感到对不起耶稣,因为他在中国这块地方有个如此不中用的代表。啊,靠着主的带领,我正走在圣洁的大道上!我要走下去!我一定要走下去。
回来时我向那个男子道歉。
柏格理养了一只狗,叫詹姆斯。他害还给他取了个美丽的中国名字:贝贝。贝贝生着一双又大又黑的会说话的大眼睛。在柏格理最孤独的日子里,这个小家伙带给他很多的快乐:
一个孩子拿石头打我的贝贝。我冲他走过去,吓唬他说,如果他再打狗我就要揍他。我讲话时特别急躁,事后我感到很不安。在这里,我们代表了耶稣的形象。人们只是通过对我们的观察去认识耶稣。如果我能以平静和亲切的态度对那个孩子讲话,同样能够解决问题,那他就会认为耶稣更为仁慈。
这一年的最后几天,柏格理不断地祷告,祈求,等候主的降临:
12月21日,我感到仍然需要一种更高境界的生活和更充实的力量。我想使自己进一步
圣洁。在上帝的帮助下,我会达到目的。晚上,我用了更多时间为此而祈祷。
祷告一段时间后,柏格理仿佛看见魔鬼走进他,对他说:你祷告什么呢?你祈求什么呢?你感恩什么哪?你信仰的主根本不存在!你想想,你为了这个主,抛弃一切到中国来,可是他都给了你什么?寒冷、恐惧、灾难、侮辱、死亡……如果你的主是全能的,如果他真的爱你们,他会这样对待你们吗?
柏格理大声呼喊,祈求主帮助他,把那一段时间时时诱惑他的魔鬼赶走。
12月22日,夜里,在楼上祷告,用了两个小时以等候主的降临。
12月23日,等待。
12月24日,我相信耶稣的宝血能洗净所有的罪恶。
上帝在借着柏格理挽救灵魂之前,首先救了柏格理。把他匆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变成合乎主用的工具。
佛教认为一个人受苦是咎由自取,或其前世做了什么孽。
儒家信奉的是精英人生。认为一个人受苦可以修养品格,增添力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如果必须受苦,受苦的目的是增加他的修养和能力,内圣外王,掌控自己,靠自己的力量改变世界。
而基督信仰与此不同。如果说柏格理刚来中国时还有很多年轻人的野心的话,在中国早期艰难的岁月让他成为一个祷告的基督徒。因为环境逼迫他去祈祷。祈祷时必须以极大的毅力保持全神贯注,否则他将根本不可能使自己免于灭顶之灾。
12月26日,读了《隐藏的生活——基于信心》,然而信心的产生却是这样容易。即从上帝本人的言辞中去追寻他。可我却一直等待某些事先的启示。现在,我答应上帝,让一切都依靠他的想法就此终止。我要为他埋头工作,并且相信他时刻指引着我。这些看来都是那么容易和轻巧。当我全然醒悟之后,由于特别兴奋而笑个不停。我跑上楼去感谢上帝,先是笑,然后哭喊起来。我将永远属于您。此语常在我心中:你当数点神的恩典。?
12月31日,就我所知,本年度没有一个灵魂得到拯救。今年最大的赐福就是主使我得到提高。我将以比开始时更大的希望来结束这一年。
在旧的一年将要终结时,主啊,我更新了我与您的契约。在您的帮助下,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要诚心诚意地为您服务。我的全部身心都属于您。
靠着祷告,他从主那里不断汲取力量。他学会不靠自己,单单地仰望上帝。
圣徒就是这样练成的:柏格理所经历的是主的使徒的必修课。戴德生是这样,柏格理所敬仰的李文斯顿也是这样。
上帝让他们用生命读《约伯记》。让约伯的经历成为他们自己的经历。苦难让柏格理他们真实地经历了主:
“我以前风闻有你,
现在我看见了你。”
柏格理传第三章 我的良人、我的佳偶
第三章 我的良人、我的佳偶
一颗明亮的星星
在苦难中,上帝已预备好一颗明亮的星星,放在柏格理充满希望的地平线上。
1890年春,柏格理到中国内地会在昆明办的医院去看病。埃玛&;#8226;韩素音(Emma Hainge),一位来自他的家乡的长着满头金发的护士,热情、仔细地看护他。很快,柏格理爱上了这个美丽坚强的女孩。而柏格理对上帝坚定不移的爱也深深地吸引了埃玛&;#8226;韩素音。柏格理充分发挥了他乐天、诙谐的天性。病房里整天回响着这对年轻人欢快的笑声。
1891年11月,他们一人骑一匹马去重庆,开始了浪漫的结婚旅行。有佳偶陪伴,单调辛苦的旅程也变成了美妙的音符。柏格理的心情格外高兴:
从北部返回云南。沿途景色壮丽。雄伟的群山屹立在四周,山峰连接青天……激流的咆哮、驮夫、苦力的山歌、沿途马帮叮叮当当的铃声、吹动着劲草的疾风,组成了一曲紧张热烈的交响曲。听着这样美妙的乐曲,连刚毅的群山也似乎陶醉了。
陶醉的还有柏格理:
埃玛,我的佳偶,我的美人,
起来,与我同去!
因为冬天已往,
雨水止住过去了,
地上百花开放,
百鸟鸣叫的时候已经到来。
*选自《雅歌》第二首
如今,这条道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他们都梦想着有一天,能骑着马,观赏沿途绮丽的自然风光。
这条路的名字是“茶马古道”。
播种爱心
在妻子的帮助下,柏格理在昭通的生活最终博得了普遍的尊重。他们把新家安在一条小巷里,从家门口,一拐弯就到教堂。日复一日地供有所需求者访问。有成百上千处于贫困中的人前来寻求同情、安慰与帮助。柏格理在《中国历险记》中提到:当本地人陷入困境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想起生活在他们中间的外国传教士:
4月6日,埃玛步行10里去救治一位鸦片中毒的穆斯林。晚聚会之后,我则去看另一位同样的病人。
6月23日,我最近救治了11个服鸦片自杀的人。6个人死去,只救活了5 位。
和刚到云南时一样,柏格理把大量的时间和经历投入到巡回传教中,尽管没有一个人表示出哪怕一丝丝希望成为基督徒的意愿来。柏格理随身携带幻灯机,幻灯引起观众极大的兴趣。
1892年冬,昭通发生了灾荒。柏格理和埃玛不知疲倦地到处崩走,给最需要救济的人提供一些食物和药品。夫妇两人走访了许多一无所有的难民茅棚,使出浑身解数来解危救难。柏格理由一位汉人朋友相陪,带着一些食物和一袋铜钱,动身前往受灾群众的席棚中去分发。
在苦难中,人们开始看出传教士所传递的爱心是多么实实在在。
狼群里的羊
不管在行为上,还是在生活中,柏格理都证明他是中国人民最真诚的朋友。在来到中国的几年里,他深深第感到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他从内心深处盼望戒除鸦片:
英国国会以160票对130票通过了对鸦片贸易定罪的提案。
种植罂粟的许可证在印度撤销了,鸦片销售在该国也被终止。这真是一个辉煌的胜利。我们为此而欢欣鼓舞。我来到祈祷室,摘下帽子,唱起赞美歌,向上帝致谢,然后跑出去,将我的帽子抛向天花板!
好时光就要轮到中国了。
柏格理虽然来自发动鸦片战争的英国,但对中国人来说,他是狼群里的羊。在1899年9月8日的日记中,他写到:
在9月份,我已经发出2000多本小册子,告诉人们种植鸦片回导致谷物歉收,劝告人们不要再种植鸦片。大多数人同意我的观点。我还向地方行政长官提出呼吁。后来,他正式颁布了布告,鼓励人们种植蚕豆,而不要种植鸦片。
只有耕耘,没有收获
与此同时,柏格理一直在苦苦思考,究竟什么是给中国人传福音的好办法:
在一个村寨里,有位可怜的老妇人走过来,我们与他进行了一番长谈。她患有气喘病,年纪60上下,在这个世界上举目无亲。她说她想死了,因为在人世上没有希望。她打算买鸦片自杀。我向她讲了耶稣和天国。看来她不甚明白。每当谈到这种程度,我都有一种困惑的感觉,好似置身在一堵巨大的城墙之外,想寻找入口却找不到。
如果每个人都需要得救的话,这个可怜、衰老的灵魂正需要一位救世主。如何开启她的心扉,对于我来说是个大难题。
有时,他也感到灰心丧气:
我们每天都在传教,我们每晚都举行礼拜,而今晚在听邰慕廉宣讲时,我感到,如果不拯救人的灵魂,主将不会允许我们继续工作下去。这么几年了,还是没有人信主。
靠着主,不断圣洁
柏格理不断地审查自己的内心,不断地祷告,祈求上帝给予他力量,让他做一个更圣洁的基督徒:
我恳求上帝,能使我免于他人的暗骂,永远不要说自己弟兄的坏话,也阻止我参与不重要的谈话。回想起来,我们的交谈有相当多的轻浮之处。愿上帝原谅我,并使我在各方面更加圣洁。
狼不会爱上羊
但也有一些自称热爱中国的人,对中国人很不友好:
我的朋友詹森先生和两个欧洲探险家刚刚完成贯穿西部中国的旅行,在归途中抵达昆明。他说,他们的仆人对中国人从不容忍,还和中国人凶猛的撕斗。在有个地方,他们打倒了12个人。而另一次,他们把一个人打个半死;在云南蒙自,他们几乎杀死了一个咒骂他们的人,整个蒙自的中国人都被激怒了。
这些人自称是骑自行车环游中国的。但当柏格理迎接他们时,发现他们的自行车“骑”在他们雇佣的中国人的肩上。柏格理讥讽到:他们就是这样骑游中国的。他在日记中说:
对于他们的行为,我感到非常遗憾。
10年辛苦的收获
自1883年托马斯&;#8226;索恩来到昭通起,已经10年。他们的努力终于得到回应:1893年9月3日,星期天,柏格理在昭通外面的旷野,为二名决心信仰耶稣的人举行了洗礼。这两个人都是老太婆,其中有一个姓马。
这些一般人看不起的人,在上帝的眼里却极其宝贵。两个老人家受洗后,立即开始用昭通当地的方言给人传福音。
根据圣经的原则,柏格理要求凡是决心信仰耶稣,并希望受洗的人,必须做到下面5件事:
1、戒除吸食鸦片;
2、戒酒、戒赌;
3、每逢礼拜日必须停止做生意;
4、不再畜养奴隶。
柏格理要求所有希望行洗礼的人必须接受为期六个月的考验。看他们的行为是否因信耶稣而发生根本的改变,以此检验他们的信仰是否纯全。
我能告诉你们的,就是要爱中国
1894年12月3日,离开家乡整整7年后,柏格理和埃玛带着他们一岁的孩子,回国探亲。
在英国的两年,柏格理到处去讲演。离开7年之后,柏格理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成就可以给家乡人分享。他告诉人们中国云南当时的真实情况:因为贫穷,小孩被父母卖掉、乞丐到处流浪、成百上千的村寨里、成千上万的人生病得不到医治,而且从来没有人给他们讲耶稣……
他告诉听众,在云南北部,他们教会只有6个人。他无法说出他们做出了多大的成绩,他唯一知道的是,中国西南的人民是多么需要有更多的人去关心、去爱他们;他说托马斯&;#8226; 索恩等人为之献出自己生命的事业绝对不能轻易放弃。
1896年,柏格理带了一男一女两个传教士和一名医生返回昭通。临行前,他被任命为圣经基督教会云南教区的主教。这一年,柏格理32岁。
中国最早的妇女解放运动
回到昭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