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生来是王侯-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此,陈宫,字公台,原是曹操手下谋士,出身衮州东郡东武阳县。这种详细的消息都被这些大臣一一挖掘出来。
所以,刘辩说公台,下面的大臣便知道他说的是陈宫。
“陛下言之有理,微臣无其他意见,先行退下。”
随即这位张大人也徐徐退下。
而才是贾诩站起身来,他徐徐走到大殿前排的中央,随即微皱眉头道:“启禀陛下!此时陛下虽然左右衮州、豫州这二州,但是周围依然危机四伏。”
他顿了顿继续道:“下有陶谦徐州作祟,上有袁绍逆贼坐拥三州之地,俯视天下。旁有宛城窥伺一旁,我等应该制定一个有效的策略来面对此种情形啊。”
贾诩说道此处,荀攸也迅速站起,他快步走到贾诩身旁,猛然说道:“微臣认为贾大人说的很有道理,同时微臣认为,陛下应该才去如此策略来缓和周边的形式。”
“哦?不知道公达有何妙策?”刘辩随即好奇的问道。
荀攸将颔首微抬,激扬道:“对势力强大的逆贼,我等应该以安抚为主,让这些强大的叛逆认为我等失去了对抗的信心,麻痹大意他们,同时也可以为我朝的发展赢得喘息的时间。此为一!”
“公达妙策,请公达继续说!”刘辩急切道。
“其二,便以投石问路为主。向势力小的叛逆以招安为主,倘若听从陛下的号令投入陛下麾下,则好。倘若不愿意被招安,则陛下便有了攻打其的借口。也就是对于势力小的叛逆以收服为主。”
荀攸见到刘辩期待的目光,他便在道:“其三,便是积蓄实力,先将衮州豫州稳定后,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再征讨其他逆贼。。。。。。”
“嗯!”刘辩点了点头道:“公达说的很有道理。文和、文若的意见呢?”
贾诩看了刘辩一眼,点头道:“荀大人的计策很好,微臣赞同。”
此时,荀彧听到刘辩要询问他的意见,他也连忙起身,慎重的点了点头,道:“老臣也同意荀大人的策略。”
“那就好,公达下朝后拟好折子,写好详细的策略再呈递给朕。”刘辩一锤定音道。
随后,贾诩、荀彧、荀攸再次回到各自的座位上。
“其他大人还有什么事吗?”刘辩再次沉声问道。
见到剩下的文武大臣都闷不做声,刘辩自己说道:“随朕一起讨袁绍的四位将军,其中赵将军在攻打邺城的过程中阵亡,还有其他三位将军以及军队中的个个统领,骠骑等等武官朕还没有封赏,不知道诸位爱卿有何意?”
听到此处,荀彧连忙站起,他向刘辩拜道:“陛下,此事应该隆重封赏,借此事来扬我大汉国威啊!”
贾诩随即放下手中的羽扇,连忙起身道:“是啊!陛下!微臣建议设立封将台,在封将台上册封诸位将军。一定要隆重的册封,最好让天下都知道陛下的这次册封。现在我大汉处于危难之时,叛逆无数。此时应当重武,只有武力强盛才能所向无敌,才有平复天下的希望。”
刘辩点点头道:“朕也是如此想法。吩咐下去,在一个月内建起封将台,然后昭告天下,朕要隆重的做这件事情。”
就在众人商商讨国事的时候,大殿外,一个羽林军的御前侍卫连忙跑了进来。
在以前,羽林军是不能进入朝堂之上的。但是,刘辩认为一旦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发生,便会因此以至于重要紧急的消息无法准时的传到自己的耳朵中。
所以,在他掌权以后,他便吩咐要是有紧急的消息,羽林军可以破例进入朝堂,将奏折递上。
“快将奏折递给朕!”刘辩知道这必然是紧急的奏折。他连忙对着身旁的掌印太监张幺儿说道。
张幺儿听到刘辩的吩咐,连忙起身走向羽林侍卫,从侍卫的手中接到奏折后,快步走到刘辩身边,将奏折小心放在刘辩的面前。
刘辩迅速打开奏折,眼睛迅速的自上而下的看了一边后,面带喜色,高兴的说道:“快!将这奏折传给诸位大人看。”
张幺儿又连忙起身,接过刘辩手上的奏折递给诸位大臣。
刘辩愤然起身,他大笑道:“真是个好消息啊!也不枉朕煞费苦心,终于有回报了!”
三位大人率先看过奏折,他们顿时也激动无比。
“宛城张绣来投,哈哈。。。。。。不用朕费一兵一卒,便将宛城纳入手中,真是快哉!”刘辩大笑一声,大声笑道。
荀彧却面色平静的走上前,沉声道:“陛下,会不会是张绣怕陛下攻打他,使出的权宜之计?”
“放心吧!只要张绣将女儿下嫁于朕,这张绣便安心了。到时候将张绣的家族迁到洛阳,朕再娶了他的女儿,他便安心投靠朕了。”刘辩侃侃而言道。
当初他放走张泉,其实只是试探一下张绣。没想到张绣竟然真的投向了他。
“公达,写信给公台,告诉公台宛城张绣已经投在了朕的麾下,让他不用在集结大军攻打宛城了!”刘辩霸气四射的说道。
“诺!微臣这便去操办!”荀攸连忙起身,准备去离去。
刘辩慌忙叫到:“等等,朕还有吩咐。三位大人商讨一下该如何接纳张绣一事。”
荀彧沉声道:“陛下!微臣以为,陛下刚刚弱冠,还未婚配此番若是将张绣的女儿娶了,那张绣的女儿以后不就是皇后了吗?微臣斗胆认为,陛下应该慎重啊!”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皇后便代表着后宫之主,选皇后定要选一个能够母仪天下的秀外慧中的女子,不能轻易啊!”
听到荀彧的话,刘辩微微皱起眉头,他慎重的说道:“文若啊,朕认为,此时朕虽然侥幸得到衮州,但是朕的势力依然太弱小。能够兵不血刃的拿下宛城是对朕这衮州、豫州来说。算是一个好消息啊。至于张绣的女儿一事,若是朕不娶张绣的女儿,那张绣怎么会轻易的投在朕的麾下,他张绣怎么能够信任朕?”
听到刘辩的话,荀彧哑口无言。
“而且宛城上通关内,下接荆州,左邻益州,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啊。此地的战略地位很重要。朕以为,若是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宛城,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朕都能接受。”刘辩义正言辞的说道。
其他二人大人听到刘辩的话也纷纷点头,贾诩心中暗道,此时命都不能自保,娶个女子便能拿下那么一大片地域,为什么不干。
荀攸也赞同刘辩的意见,兵不血刃的拿下宛城后不但没有消耗衮州和豫州的军事力量以及粮草辎重,更能平白的得到宛城的兵马粮草辎重,这等事情一定要干。
荀彧虽然有些守旧,心中也不远刘辩如此轻率。但是,当他见到众大人都同意陛下的言论后,他便也不在挣扎着要力劝。
他知道他适合给陛下推荐人才,在看人的眼光上他很一套,但是在治理国家以及计谋上他弱于贾诩、以及他的侄子荀攸。
“既然诸位大臣都同意。就由文和来起草此事的相关事宜,无比尽快完成此事,顺利的将宛城拿入手中。”刘辩对着贾诩说道。
“诺!陛下!微臣定当全力做好此事!”贾诩连忙跪下,激扬的说道。
“既然已经没有其他事宜,那边退朝吧!”刘辩随即说道。
“等等,陛下!”
随着话音的响起,一个身形消瘦的官员站起身子,连忙对着刘辩说道:“禀告陛下,微臣封将台一事和宛城之事要一一分开来做。而且都不能耽搁。封将台一事要先行做完,然后再将宛城张绣来投一事公布天下。这样才能将这两件事联合起来施行,才能在民间引起最大的反响!”
“嗯!爱卿说的有理。详细的事情还请三位大人跟诸多官员讨论,然后拟定好详细的策略写在奏折上递给朕,朕好好斟酌一番。”
刘辩感到肚子已经有些咕咕叫了。他继续说道:“既然诸位大臣已经无事禀告,那就退朝吧。”
“退朝!”张幺儿拖拉着长长的声音,大声的吼道。
随即刘辩便起身转入内殿,诸位大臣也徐徐离去。
刘辩穿着皇袍,翻身上马,随即便催动着快下骏马迅速赶往政和殿。这政和殿便是刘辩平时批改奏折、睡觉以及吃饭的地方。
他感到政和殿后,便洗漱一番。随后,御膳房准备的膳食便被一个个太监送了进来。
看着满桌子的美食,刘辩便拿起筷子大口的吃了起来。这个时代的食物都是纯天然食品,吃起来就是好吃。
五颜六色的八宝粥喝入嘴中,一股浓香顿时留过味蕾,随后划过喉咙进入胃中,顿时一股热力从胃中散开,传至全身。
“不愧是纯天然食物啊,吃起来就是下肚!”刘辩感叹一声,便再次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这些青菜味道真是好啊。还有这些猪肉,味道不像前世的猪肉带着腥味,很香啊!”
前世的那些被饲料喂出的猪,被打过农药,用过化肥的青菜,以及主食实在是太令他记忆犹新了。如今这种纯天然的食物他足足吃了十几年,他没事的时候总是和前世对比,别说是当皇帝了,就是当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平民,天天有蔬菜吃,也幸福啊。
吃完早饭后,刘辩在宫中逛了一圈,消消食之后。此时天才刚刚大亮,他便将所学的剑法操练一边。
随后,便觉得自己的剑法不知为何,竟然再进一步。脚步以及出招的角度速度都更加的刁钻,更加的迅捷。
“难道是因为自己穿越的缘故?”刘辩心中不解,每次操练过剑法后,他便感觉到他对这剑法的感悟便更进一步。
虽然学剑法才短短的几年,但是以他现在的实力已经可以对抗一般的将军了,要知道,那些将军都是自幼操练苦练武艺才有了如今成就。
而刘辩仅仅学了几年,而且每日仅仅操练一会,这等成就是何等的逆天啊。
第二百三十五章
刘辩轻轻的突出一口浊气,将胸肺之中的浊气缓缓吐出。
“好久没有比试过武艺了,不知道自己现在身手如何?”刘辩接过张幺儿递来的毛巾,将脸上的汗渍轻轻擦掉。
他将手中的青萍剑插入剑鞘,随后几步走到高台之上。他右手玩弄着手中的剑鞘,眼眸凝聚如刀,远远的看着下方这泱泱大城。
“幺儿!”刘辩对着身后的张幺儿轻轻的呼道。
张幺儿听到陛下的呼唤,连忙起身跑到刘辩的身前。身子一恭,对着刘辩说道:“奴才在,不知道陛下吩咐奴才做什么事?”
“准备两匹骏马,一会跟朕去羽林军的大营,朕要看看羽林军如今将士的实力和精神状态如何?”刘辩将手中的青萍剑向后丢去,那剑仅仅在半空中,便被一个迎来的御前侍卫接入手中。
“诺!奴才这就去办!”张幺儿随即便退去。
刘辩轻叹一声,自言自语道:“以前朕以为能够当上皇帝是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如今我才发现,当皇上肩膀的责任太大,大的我都有些喘不过气来。”
“大好河山啊,如今群雄盘踞。势力交错,征战不断,劳民伤财,让普通百姓陷于水火之中。既然我是这大汉的皇帝,我一定要统一这山河。换天下一个太平盛世。”刘辩双拳紧握,他在心中暗暗发誓道。
“陶谦,如果在张绣投了朕以后,尔不来投靠朕,朕若取得徐州,必杀之!”刘辩冷冷的看向前方,眼眸中爆发出骇人的精芒。
过了片刻,张幺儿便牵着两匹御马过来。
张幺儿将手中的马匹交给身后的小太监,他喘着粗气,徐徐走到刘辩的身边。
“陛下!奴才已经将马儿牵来。”张幺儿伸手擦掉额头上浮现的汗珠,轻声说道。
刘辩轻轻的点了点头,然后一声不吭的径直向那马匹走去。
“这两匹马的毛色还算纯净,不知道是否听话?”刘辩问道。
张幺儿连忙跟上,他微微的笑道:“禀告陛下,这两匹马还是前几年西凉的马腾送来的西凉骏马。”
“马腾?当年朕在长安的时候,这马腾还是一个卫尉,负责掌管长安的治安。没想到转眼过去,他如今已经是凉州的叛贼了。”
刘辩轻叹一声,对于马腾这个人,他还是比较了解的。
作为马超的父亲,韩遂的结义兄弟,马岱的叔叔,马腾这人的野心不大,只想偏安一隅。做一个土皇帝罢了。
当年,马腾还是长安卫尉的时候,刘辩便于他交涉极广。没想到,转眼间,就变成了皇帝和叛逆的关系。
“这样,告诉丞相荀彧大人,封凉州的马腾为凉州牧,而且要诏告天下!”刘辩心中冷笑一声,连忙吩咐道。
“诺!”张幺儿虽然不明白刘辩为何封一个叛逆为凉州牧,但是他还是照办了。
“凉州此时是韩遂和马腾的地盘,尔等不是亲如兄弟吗?那就让朕来考验尔等到底有多么的亲?”
随即,刘辩按着马鞍,脚狠狠地一蹬马镫,便翻身上马。
张幺儿则将刘辩的消息告诉他的心腹太监,随后便也翻上马。
张幺儿自幼跟着刘辩操练武艺,武艺比刘辩自然是强上不少。他知道,他是陛下的圈养的一条狗,养着的一只鹰。
但是,他毫不在乎。因为陛下对他最为信任。这就足够了。
“驾——”刘辩将手中的马鞭对着马腹狠狠一抽,随即便向前方狂奔而去。
羽林军自西汉建立以来,便一直是保卫皇帝的中坚力量。
在西汉时期,羽林,初名“建章营骑”,以警卫建章宫得名,后改为羽林,取其“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义。
到了东汉时期,也就是如今刘辩掌管的东汉王朝,羽林骑、羽林孤儿在两千人左右,作为皇帝的宿卫和仪仗部队。羽林和期门,地位较其它部队高,士兵都是职业兵、贵族兵。
到如今,当初西汉的羽林军之称的“南军”名称已不复存在,但是“光禄勋”和“卫尉”仍然存在。“光禄勋”下设七署,其中两署:羽林中郎将所属“羽林郎”128人,为皇帝的宿卫侍从;羽林左、右监所属羽林左骑800人、羽林右骑900人,担任宿卫侍从和“出充车骑”。
刘辩一路上将羽林军的发展以及军队的职位人数等一一细数一遍。他知道,这羽林军全部都是贵族子弟,一个个都对汉室忠心耿耿。
但是,他心中清楚,表面上是这样说,但是如今天下动荡,时局不稳。这些贵族子弟在原来东汉还没有出现动乱的时候,没有出现黄巾农民军起义的时候,便开始有些腐化。
习惯了贵族生活的他们,让他们投身军旅,自然是对这些贵族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朕要看看,朕的羽林军如今是个什么样子?”刘辩骑马穿过皇宫的东门,在一百二十八人的羽林军随从的护卫下,很快便来到了羽林军的大营。
这羽林军的大营在洛阳的西侧,起初随他一起讨伐袁绍的一千多羽林军已经大部分返回。
经历过生死考验的这些羽林军如今已经换了一副面貌。
仅仅从他们身上流露出的杀气便让那些普通的士兵胆寒。
普通的贵族羽林军一见到这些经历过无数次生死的羽林军,仅仅是对视一番,便能够从对方的身上感受到那种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而拥有的煞气、杀气。
刘辩当初还在洛阳的时候,众大臣感觉陛下的威慑力也不是多么的强大。
但是,此番回来,虽然刘辩不觉得,但是众大臣都感觉到了刘辩的变化。
更加的果断,机敏以及带着一股帝王该有的霸气。这便是经历了生死的效果。
很快,众人便赶到了羽林军的大营。
在羽林军大营之中,当刘辩进去的时候,正好听见一阵嘈杂之声。
刘辩带着众人,穿过前方的几个羽林士兵看守的大门,进入羽林军为所的内部。
后方的羽林军见到皇帝到来,都一一跪下。刘辩默不作声,他走到前方被众多羽林军围着的地方,他走进一看。
原来是几个羽林军在较技。周围的羽林军在同伴的提醒下也一个个发现了刘辩的到来。
“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所有的羽林军全部跪下,对着刘辩大声的呼道。
“众位将士平身!”刘辩示意所有的将士起来,他脸色一沉,随即继续说道:“朕一直以为羽林军是最好斗,对敌人最凶狠,对朕最忠心的一只军队。”
“但是,从以前的长安羽林军来看,并非如此。那只羽林军已经失去了他的勇猛,他的凶狠。他的忠心。只会欺压百姓,对上不忠,对下欺男霸女。如今,朕已经迁都洛阳,并且从众多的贵族之中挑选了尔等作为朕最为信任的将士。朕以为尔等会跟你们的前辈一样,训练懈怠,不思进取。”
“但是,,事实证明朕说错了!诸位将士不但没有如此,而且还不断的切磋武艺。朕对尔等是刮目相看。”刘辩说道此处,见到诸多将士的眼中都带着一股火热,脸上的神情都彰显着他们的自豪和自信。刘辩很满意自己的说话效果。
“此番,朕率领的一千多人的羽林军去征讨袁绍逆贼,虽然朕败了,但是朕的将士没有败。他们一直将朕牢牢地护卫着。朕很欣赏尔等的血性以及勇敢。尔等没有辱没尔等祖辈获得的荣耀。朕为尔等自豪。”随着刘辩的话音落下,整个羽林军的大营内响起了欢呼的声音。
刘辩也面带笑容,这支羽林军给他的感觉确实耳目一新。他在来的路上,还以为这支羽林军已经坏掉了,已经丧失了战斗力以及勇气,变得懈怠,变得懦弱,变得只会贪图享乐。
但是,事实证明,他确实是错了。
“今日朕来此处,一是来看看众位将士的精神面貌,二来是朕最近感觉到朕的剑法有很大的进步,朕来和最为羽林军的二郎们较技一番。”刘辩豪气的说道。
随即,他缓步走上羽林军的斗武台上,对着下方喊道:“羽林军卫尉杨旭何在?”
听到刘辩的问话,从众多羽林军中走出一个大汉,这大汉长的极为壮实,仅仅看那身躯便宛若一只黑熊。其武艺不在跟随刘辩的四位将军之下。
“末将杨旭拜见陛下。”
粗厚沙哑的声音随即从杨旭的最终传出。
“去取两把木剑来,朕来试试朕的武艺以及尔等的武艺如何?”刘辩随即吩咐道。
“诺!陛下!”杨旭跪下答应道。随即他吩咐身边的士兵去取平时较技时所使用的木剑。
不到片刻,一个小兵便去来两把长剑。
杨旭接过长剑,然后徐徐走上较技台,将两把木剑递给刘辩。
刘辩伸手接过一把,然后将另一把递给杨旭。
“朕来试试,杨将军的实力如何?”刘辩伸手将手上的木剑一甩,直直的对着杨旭,大声的说道。
杨旭一听,黄脸顿时有些焦急,他惊恐的说道:“陛下!较技虽然用的是木剑,但是稍有不慎便会让陛下受伤,末将不敢同陛下较技。”
杨旭虽然是一个粗人,但是他不想死。他知道,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被打入深渊。所以他不敢。
“无碍!朕对着这羽林军所有的将士发誓,若是杨旭卫尉伤到朕,朕绝对既往不咎!”刘辩对着台下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的羽林军士兵大声的说道。
“杨卫尉!朕已经如此发誓了,有诸多将士作证,尔等还怕什么?”刘辩眉头紧皱说道:“但是刺中朕一剑,朕便赏尔等白银十两。若是朕发现尔等让这朕,朕则要重罚!”
“既然陛下如此,那末将便不客气了!”杨旭也将手中的木剑提在手中,随后对着刘辩说道。
“好!既然如此,朕数三声便开始!”
刘辩右手握紧手中的木剑,口中说道:“1!”
“2!”
“3!”
“开始!”
随着刘辩的一声令下,刘辩提起这把木剑便直直向杨旭砍去。
“好快的速度!”杨旭刚刚准备出招,耳边便传来一股刺破空去的声音。他心中顿时一惊。身子本能般的向旁边一侧,堪堪躲过刘辩刺来的长剑。
此番一出招,他便知道陛下是一个高手。随即他迅速放下轻视的心态。翻身一滚,便摆出一个攻击姿势。
刘辩见杨旭眼眸中流露出的重视,嘴角冷笑一声。心中暗道,“轻视朕可是要吃亏的。”
随即他快步向前,趁着杨旭刚刚站住,重心不稳,便一剑再次向杨旭刺去。
刘辩所学的落英缤纷剑法,倾向于快、巧。同时招式灵活多变。
杨旭刚刚站稳,便见到一把长剑眼看就要刺到自己的胸口。他连忙挥剑阻挡杨旭的的剑招。
刘辩嘴角闪过一抹微笑,他身子猛然再加速,手中的木剑顿时化作万千剑影,将杨旭的全身上下大大小小的诸多要害全部笼罩在他的剑势之中。
但是杨旭也不是一个软柿子,他能当上这羽林军的卫尉,一身武艺本来就比较出众。他最擅长的武器是长枪,其次才是剑。鞭、锤子、长刀、弓弩等等。
他见眼前诸多剑影将他笼罩,他不慌不忙,将剑一提,左右大开大阖砍去。
刘辩的剑招化简为番,而杨旭的剑招这至简为上。
虽然刘辩身法灵活,剑招轻巧。但是刚刚接触杨旭的长剑,他便被杨旭木剑上传来的力道震得手臂发麻。
“好大的力量!”刘辩眼神一凝,暗道自己也小看杨旭。
只见杨旭刚刚将刘辩的剑招错开,便用剑如枪,直去刘辩的胸膛。
刘辩这套剑法的重点本就是步法和剑法的配合。身形相当的敏捷。在见到杨旭的长剑向自己刺来之时,他不慌不乱。脚下连连晃动,便将杨旭的剑招躲过。
随后他身子一矮,木剑在刘辩的手中宛若活了一般,只见木剑左右摇摆,由于刘辩出招速度实在是过快,以至于在台下的诸多羽林军将士的眼中,刘辩的手中的木剑宛若万千飘落的花瓣一般,密密麻麻的直接刺向杨旭的双腿。
杨旭虽然力量无匹,剑招也颇为阳刚,出招大开大阖。但是已经抵挡不住刘辩的剑招。刘辩的出剑实在是太快,刚刚如果只是刘辩的一半的实力的话,此时刘辩已经全力以赴。
刘辩的剑招如奔腾的黄河之水,一拨一接着一拨。延绵不绝,一招的威势胜过一招。
杨旭疲于应付,他感觉到刘辩的箭矢好似无穷无尽一般,不断的向自己袭来。他左右抵挡,但是武力反击。
最后,随着刘辩一个平沙落雁式,直接将杨旭逼迫到台下。
杨旭掉落台下后,他才反应过来。连忙对站在台上的刘辩说道:“陛下,末将败的心服口服!”
刘辩笑道:“朕知道杨卫尉最擅长的是长枪,朕以朕之长来克爱卿之短,朕赢得有些羞愧。但是无碍我等较技,本就是来切磋武艺。输赢暂且抛在一边。”
“诺!末将知道了!”杨旭回答道。
“既然如此,朕今日便于诸位将士比试一番,来!再来几个勇敢的二郎来跟朕比试!”刘辩对着下方的羽林军将士大声一吼,随即继续吼道:“所有的羽林军将士三人一组,开始操练武艺。俄等几个统领来随朕比试一番。”
听到刘辩的命令,众多将士便随即取出众多训练的木剑、木枪等等,随后三人一组便开始操练起来。被刘辩点名的一些将领也硬着头皮拿起各自的武器走上台同刘辩较技。
这些将领心中清楚,自己的顶头上司都被砍下去了,让他们去不是找死吗?
但是,陛下的命令不能不听啊。他们也三人一组,拿上各自擅长的武器,一组一组的向刘辩攻去。
刘辩开始还能赢下几组,但是剧烈的比拼实在是让他的体力消耗的太快。最后,他不得不放弃比拼。转而命令这一干将领之间对干。他则让张幺儿搬来一个长椅,他坐在上面,看着下方所有的比拼。
“那几组肯定是跟随朕一起经历了战争的羽林军!”
随着刘辩的手势,张幺儿连忙看去。
“陛下!为何他们这几个是呢?”张幺儿不解的问道。
刘辩轻笑道:“你看这几组的羽林军士兵,出招稳、准、狠。没有过多的招式,但是出招都以命搏命,狠辣无比。”
听到刘辩的分析,张幺儿向下看去,果然,这些士兵出招后,那些跟这些士兵较技的士兵显然没想到对手竟然如此的拼命,一个个连忙后退,但是由于后退的距离实在是过长,出招便有些畏首畏尾。结果败的是一塌糊涂。
等到快晌午的时候,刘辩见羽林军的将士一个个累的都有些走不动了。他才吩咐作罢。
然后命令杨旭,从今日起,每日这些将士都要如此操练。而且伙食要多加肉,不能让这些将士饿到了。
随后,他身上的汗渍也有些干了,身上的衣裳贴着皮肤感觉有些难受。
而且此时已经晌午,刘辩从早上到现在,早已经将他肚子里那点食物给消化个干净。此时肚子都开始抱怨起来,咕咕的叫个不停。
“走吧!随朕回宫。”刘辩对着身旁的张幺儿说道,随即便走出羽林军的大营,骑着骏马再次回到了皇宫。
他先沐浴一番,将身上的汗渍洗去后,才走进正殿去吃中午的午膳。
自从他昨日吩咐以后皇宫内外要消减开支后,这午饭的饭菜显然不像原来的那般夸张,但是也足够琳琅满目了。
他一盘菜吃一口,不重样便吃的饱饱的。这里的就是调料淡了一些,没有前世的胡椒啊,辣椒啊,孜然啊,大料等等调味品。
就他在不顾形象的填报肚子的时候,张幺儿突然从殿外进来,他见到刘辩慌忙跪下,对着刘辩说道:“禀告陛下,有紧急军情!”
刘辩心知此时张幺儿竟然不顾自己正在吃饭的时间闯进来,必然是有重要的事情,此时听到竟然是紧急军情,他便一点食欲也没用了。
“快递给朕看!”刘辩慌忙的对着张幺儿说道。
张幺儿连忙起身,将手中的信笺递给刘辩。
刘辩见信封上有火红的印章,便知道这是八百里加急的信笺。他迅速打开信笺,拿出信纸。
“是公台的来信!”刘辩轻轻说道,看完之后,他的神情立马变得严肃起来。
“启禀陛下,微臣镇守衮州多日,最近衮州上下一切已经被微臣打理的妥当,但是,微臣发现,袁绍逆贼竟然分兵三路,在青州的边境是,并州的边境以及翼州的边境分别屯兵五万,欲进攻衮州。此时衮州刚刚经历战乱,民心刚刚稳了下来。所以此时微臣建议陛下此时不应该和圆号逆贼硬碰硬,此时应该先安抚袁绍逆贼,我等先积蓄力量。而且微臣听说,此时宛城张绣欲投入陛下的麾下。此时一旦战事再起,微臣惟恐张绣会改变注意。所以,微臣建议陛下先行安抚袁绍,下旨封袁绍为大将军。统领翼州、青州、并州。同时下旨命袁绍讨伐幽州的公孙瓒等叛逆。此番做法,有三处好处,一是让袁绍轻视陛下,袁绍逆贼定然认为陛下是怕了他袁绍。下次如果陛下征讨袁绍逆贼,定然会取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二是,袁绍一直苦于没有借口攻打公孙瓒,此番陛下给袁绍一个借口。不断能够让袁绍拥有一个讨伐公孙瓒的借口,同时也可以借机消耗袁绍逆贼的大军。至于三,先把宛城控制在手中,只要宛城到手,陛下便拥有衮州、豫州。宛城,势力已经不弱于袁绍逆贼。到时便可以讨伐袁绍逆贼。。。。。。”
刘辩将陈宫的信笺上面的意见以及嘱咐一一看了清楚。随即他便将陈宫的话一一在脑海中详细的分析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