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生来是王侯-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貂禅不语,刚才她遇到刘辩,刘辩给她的感觉完全不同,似乎是胸有成竹。

只有那种有远大谋略的大人物才有那种胸襟,一般人是没有的。不过貂禅什么也没说,带着深深的疑惑,貂禅独自回到房中。

第二百零一章

刘辩回到寝宫,一个人想着貂禅的事。貂禅这样的奇女子,为了王允的恩情,竟然肯牺牲自己,这样的胸怀不是人人都有的。原本她可以舒服的过上小家碧玉的舒心日子,找个好男人,凭借王允的地位,貂禅的身价也是水涨船高。

古代妇女对名节之说很是重视,貂禅一女嫁二夫,本就无人会看的起了。自己女子之事,莫大于名节,宁可身死,不愿污名。而貂禅舍弃一切,不为其他,只为恩情,如此女子,自己如果真的眼睁睁的看着她堕落,连刘辩自己都不会放过自己的。

不知为不知,既然知道了,没理由不帮的。

不过刘辩并非庸才,如果没有万分把握,他是不可能冒这个险的。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是得考虑一下自己的资本的,没有资本,你谈什么都是空的。

眼下自己两处内应,一处就是张济那了,一处就是张辽那边。如果自己反董卓,两人兵力能否救到自己还是两说的事情。

京城有自己的部队,老班子还是有一些的,董卓的魔爪还未能伸到内宫,禁卫军三万可以用得。

其母何太后那里有残余的何氏兵力,这是肯定的,想到这里,刘辩觉得有必要深夜去叨扰一下她。

另外还有类似王允等徒手中掌握的兵权,加在一起,足够抵抗董卓了吧。就算不能,只要内城有一起战火,四处勤王之师必定不断,到时候自己只要守住皇城,董卓必败无疑。

刘辩换上衣服,带着几个小太监一路向何太后处去了。

自从上次斩了两人之后,何太后这里也没人把守了,虽然董卓还在为何太后做努力,但是无奈太后坚决不从,暂时也倒相安无事。

没有传报,忽然之间见有黑影袭入,何太后吓了一大跳。

等她发现来人是刘辩之后顿时心平:“皇儿为何半夜前来,又怎的无人传报?”

容姐急忙解释道:“太后,皇上知道您日夜操劳,最近凤体违和多有不适,所以并未让人惊扰太后。至于半夜前来,是为了避人耳目罢了。”

何太后美目中闪过一丝寒盲:“容儿,你最近跟着皇上,办事的能力是越来越强了,”

容姐跪倒在地:“太后娘娘放心,容儿绝对不会动任何私心,我是俾女,是不能有名分的。况且我岁数偏大,除了照顾皇上起居,还想恳请太后给我赐门婚事。”

何太后点了点头,这丫头果然聪明,不过看她样子似乎对自己儿子很是忠心,姑且放心。至于她说的赐婚,小小一个宫女,自然得配太监假婚,自古如是。

“那你看哪个人好,你选个吧,哀家给你做主,择个黄道吉日把事办了。”

容姐急忙谢过,然后说道:“就与皇上身边的太监管事张幺儿吧。”

“好,那就这么定了。”何太后很是满意,但是刘辩却忽然阻止:“母后,此事暂且拖后。容姐虽然是一宫女,但是其谋略不在一些将领之下,而且颇有姿色,给张幺儿实在是浪费了。眼下儿在外结交势力,皆为手握兵权之人。如若将容姐赠于他人,岂不更好?”

何太后知道兵权重要,虽然不愿但也只好点头。容姐强忍住内心的激动,她怎不知刘辩是舍不得她。

够了,这就足够了。

这是容姐唯一的想法了。没想到刘辩会如此在意于她,对她而言,此生无憾尔。

“母后,儿有些事要与您秘谈,是否移嫁凤阳宫?”

凤阳宫乃是一处比较幽静的处所,早些年是何太后居住的地方。这边如今虽然年久,但是一直有人打理还不至于过于难看。

刘辩要她移驾肯定是有事的,这一去估计就得住在那里,而那里处于皇城最偏僻的角落里,很容易被遗忘,这样做法肯定是有目的的。

“移驾。”何太后丝毫没有犹豫,眼下的儿子,是她唯一的希望。她对儿子已经到了溺爱加盲从的地步,看着儿子从耿直到精怪,从憨直到内敛深沉,大智若愚,几次谈笑中化解危机,她已经开始依赖上儿子了。

女人终究是女人,特别是深宫内院的女人,比之寻常人等更加寂寞,因此儿子,成了她唯一牵挂的对象。

一直折腾到半夜,何太后才将新寝宫处置好,虽然还有些简陋,但是这对她而言并不算什么。这么多年和董太后争斗,没有足够的忍耐力,早就被人毁了一万次了。

而之前的宫殿里,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傀儡太后已经就寝,几乎无人知晓。服饰太后的宫女被带走,替代的是容姐精心安排的死忠心腹,并且她们并不知情,一起都可以完美的掩饰掉。

和何太后两人的秘密会议,连容姐都没资格参加。

刘辩道:“母后,要变天了,您可知晓?”说完假意看着窗外月色。

何太后哪里不知,却是不急不慢:“皇儿既然有话要讲,你我母子那么多年,何必如此呢。你只需讲来,母后绝对信任与你。但是能够办到的,绝无推辞。”

何太后这样精明的人,从刘辩要她搬到偏僻的地方之时就知道要宫变了。

“我想知道母后能为孩儿筹措到多少兵马,我只要皇城之内的。”

“是要杀董卓么?”何太后问到。

“是的。”

“董卓现有雄兵三十万屯扎于城外,城内也安有三万精兵。如此大势,皇儿你可要步步小心啊。”

上位者果然与众不同,何太后知道多劝无益,刘辩作为皇帝不动则矣,一旦要动,那谁都阻止不了。忽然间她发现儿子真的长大了,变的连自己都感到陌生了起来。他不再是当初那个毫无心计的孩子了,变成了一个看不出高低喜怒的君王。

看着自己的孩子成了真正的皇帝,这是值得高兴的事,自己也一直都是这么希望的。但是这时候何太后就显然有些患得患失,因为她觉得这个刘辩,好像不在是自己的儿子一般。

“母后,儿永远都是母后的心头肉,母后放心,我永远都是母后的皇儿,一直都是。”刘辩显然感觉到了老人家的心思,一番类似撒娇的言语几乎让这个坚强的女人泪流满面。

调整完情绪的何太后告诉刘辩,自己在宫内的残余势力,包括禁卫军可以达到10万,足够抵抗董卓的3万精兵。

但是董卓的兵强,这支虎狼之师经历战火的洗礼,并不是刘辩这边的城内守军可以相比的。

还有另一点,双方死伤惨中,董卓必然逃跑。董卓一旦出了京,到时候肯定会携三十万大军反扑,那时候的董卓全然没了顾虑,单以十万城内守军,根本无法与之对抗。

更何况董卓手下大将极多,李儒又不是庸才,配上吕布,千军不敌。

所以何太后很是担心,只怕刘辩出事。

“母后安心在此养身,可能会比之前苦些。不过母后放心,儿会自己照顾自己,没把握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说完转身离去。不过走的时候,他身上带着一份名册,这足够让他召集起部队来了。

十万禁军,一旦和董卓他们交锋,王允之徒必然出现。这类人物,就如卢植一般,喜好功名。祖宗世代为朝为官,光宗耀祖成了最大的夙愿。他们绝对不会让自己成为罪人,绝对不会让自己背上骂名,所以到时候会有四处兵起,董卓四面受敌,必然受挫,一举击之,定能取胜。

刘辩回去之后很快就开始部署了,虽然动静不小,但是却无法引起董卓的关心。

这日,李儒正在劝着董卓:“太师,而今那小皇帝不太安份,不如…”他做了个杀的姿势。

“你怎么越来越胆小了,反复无常。先日你与我说要名正登基,让皇帝蝉位给我。今日又说要杀了他,叫我如何取舍啊。”

看着董卓抚着怀中无妓,李儒有些不悦,将女人呵斥出去,然后再言:“此子犹如猛虎,一旦出山,后患无穷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董卓仰天大笑:“一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儿,有何惧哉?我城内有三万精兵,城外尚有三十万大军,可以一夜之间踏平京城,我会怕他?而且我有我儿奉先,天下之大,何来对手,是你多虑了。”董卓一看到吕布,顿时又一阵狂笑,拉吕布来一道吃酒,根本不理李儒。

李儒只得无奈摇头,很快离开。

刘辩此时正在房内和荀彧商议,浑然不知自己刚从死亡线上挣扎一回,鬼门关的门,差点就为他而开。

李儒回到房中,百般无奈。眼下董卓被迷了心窍,百劝不纳。

“这皇帝小儿若真动起手来,董卓必败,我将亡也~唉!”

刘辩整备了军队,吩咐手下将队伍分配好,而自己却带着荀彧和贾诩直出宫去,目标竟然是董卓的太师府。

刘辩还记得三国里描述天子蝉位之后,被言国不可有二君杀死,死于台下。自己决定不能如此被动,坐以待毙的事他不会去做。就算自己将皇位让出,自己依旧人头不保。

他决定去会会董卓和吕布李儒,为了对付难缠的李儒,生怕荀彧不够,还带上了贾诩。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太师府。到了门前,看门小卒竟然见天子不跪,丝毫不加理睬。

“荒谬!这简直荒谬!”荀彧有些激动,这可是皇帝亲自前来,别说见礼,就连通报都没一声。

“不要声张。”刘辩此行穿的不是龙袍,士卒不认得也可以理解。

到了门前,刘辩对小卒说道:“麻烦通报一下董太师,说刘辩求见。”

“刘辩?!”那人似乎惊了一下,脸色一变,竟然也没跪下,直接就准备往里去通传,但是却被刘辩一把抓住。

“和太师好好说,刘辩前来拜访,记清楚了?”说完塞了一锭银子到他怀里。

“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士兵拜了刘辩之后又言:“皇上稍等,我这就去通传。”

荀彧面色阴沉,这一看就可以看出董卓如今已经是占山为王,丝毫不把皇帝看再眼里。

不过贾诩却似乎并没有任何表示,只是一副不管我事的样子,却是最让刘辩安心的。

董卓对他越轻视,那么就表明自己的机会越大。如果董卓对自己足够重视,那么自己就得先管好自己的人头了。

自己今日前来试探,就是为了探清虚实。

不久,刘辩便被迎了进去,但是董卓却依旧与吕布相坐吃酒,不顾天子。

“刘辩拜见董太师。”刘辩很礼貌的请安,董卓倒也不好推辞,朝他拜了拜:“不知天子前来所为何事啊?”

吕布根本没行礼,就站在董卓后面,一手握着腰间剑柄,一手执着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太师,今日晚生前来不是以皇帝之名,而是以后辈之名来见太师,与太师商量一见大事的。”

“哦?什么大事?”董卓倒是有了些兴趣。

“太师仁义之名素来以久,在朝中甚有威望,军功又高,德高望重。虽然天下姓刘,但是自己天下都是有德者居之。在下不才,无法保主皇位,承蒙太师当年相救安能活到今日。太师之恩如同再造,辩一直铭记于心。既然天下迟早都要异姓…”刘辩故意停了下来。

董卓显然没想到刘辩会来和他说这个,顿时有些木纳,不过没关系,这个效果很好,刘辩表示我很喜欢。因此他继续刚才的话题,也无人插嘴。

“太师,眼下若不是你,那些所谓的诸侯哪个不想称霸为王。多亏了你,刘室皇族才苟延残喘至今。但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始皇帝尚且易朝换代,天下又岂有永久辉煌。我想蝉位给太师,顺便在那天拜太师为义父,与吕将军一同辅佐新大王。”

董卓眼珠子转个不停,心说这小子倒也聪明,知道我要杀他,这样一来我倒不好杀他了,果然识时务。但是人家要让给他,这对他来说是件大喜之事,当下也不傲慢了,假惺惺的急忙跪在地上:“老臣对皇上忠心耿耿,皇上如此说真是…”

真是了半天,他发现李儒不在。

因为刘辩要传位给他,所以董卓也只要对刘辩客气点,自己抢的话毕竟还要费一番力。

看到李儒不在,刘辩也大松了一口气。

“太师德高望重,是众望所归,加上奉先威猛,天下无人能敌,将来开国将军不二人选,义父应升他做大都督,掌管天下兵马。”

这刘辩什么都不做,还认贼作父,开口叫起爹来,实在是让人跌破眼镜。

不过荀彧觉得刘辩能如此做,正说明了自己的主子极为隐忍,自己没跟错人。

而贾诩原本惺忪的眼睛也睁开了一些,似乎对刘辩有了全新的认识。

恭维了一番董卓与吕布之后,董卓竟然亲自率人送刘辩。

回到御书房,荀彧看着刘辩:“主公,您准备什么时候动手?士兵都安排好了,随时可以出动。”虽然他觉得心中没底,但是却没有开口质疑。

“命令所有士兵吃饱中饭,晚饭时间,大举进攻。破贼之日不在他时,就在今日!”

“什么!?”荀彧大惊起来,竟然说打就打。

“正所谓一股做气,再而衰,三而竭。董卓刚受了主公承诺,大送而回,必然惊动李儒。董卓刚愎自用,显然会和李儒发生冲突。在吃饭前士兵腹中空空之时攻击,确实再好不过。”贾诩半眯着眼睛表示认同。

“美人自古皆为英雄伴,我又岂能折枝。”看着外面,刘辩发出了心声。他绝对不能容许貂禅这样的女子作出那种事情,既然他在了,那么他就要拯救貂禅。至于貂禅会不会对他感激或者以身相许这暂时不是他考虑的事情,而是尽力想将三国内的遗憾抚平。

潮水一般的禁军开始集合,董卓怎么都想不到,口口声声喊自己义父的小子竟然忽然就带兵来打自己了。

此时他正准备用饭,部队也都未有进食,一时间情况极其混乱。

对于计谋,荀彧和荀攸算的上足智多谋,但是若亲自带兵打仗则不行。因此在没有强力武将的前提之下,刘辩虽然带着十完奇兵袭击,却并没有过分的杀伤敌人的部队。

所有的人都在跑,都在逃,火光冲天,董卓自然不会坐以待毙。

刘辩远远的就看到了董卓逃跑,但是军中混乱,他扯开了嗓子大喊也没有多大效果。

眼看了老狐狸就要逃跑,如何不能让刘辩着急,他欲亲自带着一队兵上去抓拿吕布和董卓,却被荀彧阻止。

“主公不可冒进!”荀彧这次很是坚决。

刘辩看了两眼荀彧,竟然发现他此时竟然一脸决然,估计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去冒险的。

“主公,让我去吧!”容姐虽然是女流之辈,但是却在这个时候跳了出来。

刘辩本身就缺少一名可以为自己所用的高级将领,此时容姐出现也没阻止,任凭她带着二百步兵朝董卓处掩杀过去。

世人皆言吕布之勇,刘辩趁着乱也想趁机见识一下。

“贼子休走!”容姐带着兵卒顿时将董卓拦下,董卓不愧武将出生,势大力沉,一下磕开两名士兵准备掩杀出去。

只听贾诩忽然起劲,在那里大喝一声:“前面肥头大耳之人可是董卓?皇上说了,杀死董卓者官生三级,生擒者官拜王侯,世代功勋!”

此言一出,顿时将董卓推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步,他急忙掩面,贾诩又喊:“前面金盔金甲的便是董卓!”

所有人都如潮水一般涌向董卓,刘辩看着贾诩连连点头,这家伙确实不甚简单,堪称鬼才,神机莫测。

“奉先救我!”董卓一看自己身陷重围,顿时慌了手脚,求救起来。

“莫要慌张,吕布在此!”吕布此时已然着身于赤兔之上,手持方天化戟,像切菜一般,一路杀着就过来了,董卓大喜。

“奉先我儿,老夫在此。”

“可恶!”刘辩拿起一张短弓来,对准董卓便射,还算射的精准。

本以为这一箭就算不能杀死董卓,也必然能伤他,但是却不想半路上被吕布单手抓住,折在一边,心中顿时一惊。

吕布回头一看,竟然发现刘辩,冷哼一声,其气势竟然将刘辩惊的大退三步,额头皆汗。

没想到竟然会是这般结果,这战场厮杀,真正的高手竟然如此厉害,光凭一个眼神一个冷哼,完全就将刘辩的战斗欲望消散到无。

“上马!”吕布一下将董卓拉上马,犹如砍瓜切菜般一下就杀了出去,根本无人可挡。

“站住!”容姐正尝试做最后的努力,她骑上一匹枣红大马追上。

由于此时场面失去控制过于混乱,她竟然追到了吕布那里。

“贼子休走!”容姐大喝。

“可恶的贱俾!”董卓大刀砍来,竟然一下将容姐手中宝剑磕飞,容姐花容失色,但是却已经不想放弃。

吕布原来一戟刺去,定然能夺了容姐性命,但是要对付的人太多,因此他并没有选择杀死身边女子,而是猛的一击。

第二百零二章

容姐竟然躲开了,但是她发现吕布其实是故意的。

那匹红马的头被切了下来,身子顿时犹如一座大山一般朝着容姐压来。

至此,容姐可谓完全失败了,只得看着吕布以万夫不挡之勇带着董卓逃走。

“全力追杀董卓,董卓一死,则主公安矣,城外三十完大军不攻自破!”荀彧献计。此时的他全然有了自信,完全有了谋士之首的架势。

大军一路追杀出去,董卓跨下宝马虽快,无奈却坐着两人,没有逃脱。

城内士兵无人命令,乱做一团,加上之前刘辩埋伏在军中的细作开始到处宣扬吕布已斯董卓被诛,乱成一团。

刘辩终于得以率领部队朝着董卓杀去,但是路上遇到了董卓的死忠部队拦截,双方进行了一场恶战。

刘辩这里实在是没有高明的将领,武力最高的一个乃是御前侍卫总官高大伟,但是比起那些征战杀场的武将依旧有多区别。

“主公,各路诸侯番王尚有余力的都已开始行动,他们开始与董卓部队杀在一起。另外王允等人纷纷带着兵马支援,总人数不下8万。浩浩荡荡,一路杀来,真是大喜。”

刘辩点了点头,欲想再追,却被荀彧阻止:“主公,眼下遇到两难之事,您若是要追击,可要考虑后果啊。”

“后果?”刘辩有些不解。

“眼下各大势力中最强硬的是孙坚,他说他要来亲王,并且带上了自己所有的部队和精锐。主公若是等他前来,则其必然能帮助主公清扫城内外的余孽,此计最为稳妥。”

荀攸此时插口道:“但是若是如此,则吕布董卓逃逸。董卓固然不必惧怕,但是其手下有吕布。吕布其人勇不可挡,董卓入京时以十万兵力却奈何不得吕布一人,被丁原羞辱。如今吕布相伴,其手下猛将很多,类如高顺等人,若是让他回过气来,恐怕是大大的不利啊。”

荀彧也同意他的观点:“我正是此意,所以主公需作出抉择。”

刘辩沉思片刻:“既然如此,除了追杀董贼和吕布,没有其他法子了吧。”

此时贾诩半睁着眼道:“主公若出,则董卓必灭。然京城空虚,孙坚此行必然会带兵进京,名为护主,实为谋私。主公出击不成,必然身死,到时候他孙坚就宣布为王,而你不死,则必然面对其他反军的追杀,可能会被困住,还请三思。”

贾诩的话让刘辩有些为难,但是想到自己能亲自追杀三国第一猛将吕布,一股热血澎湃的意念完全占据了他的思维。

“整和部队,一定要杀了董卓!”这是刘辩最终的决定。

大军迅速被集结完毕,刘辩大声说到:“高大伟,朕封你为平北侯,掌管大军,追杀董卓。”

高大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获得如此大的封赏,不过他知道,在自己捉住董卓之前,所有的封赐都不太可能完全兑现。因此他谢过之后带着部队疯狂的追了出去,可见权欲对一个人能有多大的刺激。

刘辩看着他的表现,眼下却是要仰仗此人。但是此人万万不能留得,因为为权势心动的人最容易成为隐患。这人还好之前没被董卓买通,不然的话想必他也会因为董卓答应给他的奖励来杀死自己吧。

想到这里刘辩就觉得自己的脖子凉凉的。

“我们也追吧,太傅大人还请留守京都,只等朕凯旋而归。”刘辩对卢植说道。

“一定不负重托。”卢植点了点头。

“如此…我等去吧!”刘辩骑上黑马,带着几大谋士跟着部队一路追杀过去。

追杀持续了几天,董卓和吕布依旧在逃逸。不过今天,却是成功的堵劫到了他们。

吕布纵然勇猛,但是却并非尽忠之辈,之前种种,皆拜董卓势大。眼下董卓30万大军在城外遭人杀戮,还不如自己,安肯再帮。

因此吕布断然带着自己的心腹抛弃董卓而去,只留下董卓和两万部队。

面对刘辩杀来,董卓已然无法逃脱。而吕布的托词是去搬救兵,一路上吕布的势力确实很快被收复,不得不说吕布的部队确实勇猛。

董卓眼下唯一的希望便是拖延战机,等待吕布支援。但是他却不知,吕布根本没打算救他,一路逃逸而去。

“董卓老贼,你可知罪?”刘辩看着远处傲然马上的董卓,心里也有几份佩服。这老家伙虽然失败,但是确实也是一难得的武将,光从气势上就知道不弱。

“无耻小儿,竟敢偷袭老夫。若是等老夫将三十万大军收齐,你的死期也就不远了。”董卓后些后悔当初为什么没直接踏破城池,将刘辩杀死。

董卓的部队摆下阵形,丝毫不乱,荀彧面露难色:“主公,不可强攻。眼下董卓虽然已经是苟延残喘,但是这时候敌守我攻,本身不利。加之阵法精妙,变化无穷,如果贸然激进,则必然危险。”

“真有这般玄妙?”刘辩对阵法所知甚少,只见对方的士兵似乎隐去了身形,只见大烟四作,气势惊人,未打自己这边已经先弱了半截。

“果然好阵,光是气势就如此恢弘,不过当真可以以一敌百么?”刘辩不解。

“小将愿率两百士卒先去探路!”一名小将主动请战。

“准!”刘辩让他前去。

那名小将看样子是后起之秀,一身武艺还算可以,带着两百精壮之士直冲阵眼。

人进阵中,也不闻刀剑打斗声,完全是有去无回。

不多时,一具具尸体就被抛了出来,全是刘辩刚才派出去的士兵。

“这可如何是好?”刘辩询问道。

“此阵名为六合之阵,六六为开,六六为合,威力巨大,不懂阵法之人进去是有去无还。此阵虽然精妙,但是因此摆的仓促,仍有破绽。主公不必担心,我与小侄商议片刻,想必破掉此阵不会很久。”

刘辩点头,荀攸接口到:“此阵是敌人最后一张王牌,而且眼下无法撤阵就不能撤离。如果董卓离开,则军心涣散,大阵不攻自破。若董卓据守,那么只需等待片刻,想必自会有结果的。”

说完他和荀彧商议去了。

此时贾诩却走了过来:“主公,破除此阵不难,难的则在于一人,此人存在,杀董卓则难。”

“哦?文和但请说来。”

贾诩摇了摇头,问高大伟:“不知将军箭艺如何?”

高大伟自然不甘落后:“我自小也是武举出生,骑射之流并不陌生,经常操练。虽然说不能作到百步穿杨,但是如果这么近的距离,你叫我射谁脑袋,还是有八分把握的。”

虽然距离不远,但是敌人会闪避,所以他只得说八分。

“没关系,我让你射的人武艺不高,你可放心,并且他身边的防护不多,必然能够得手,你一会只需……”

贾诩和他耳语完,再次回到刘辩身边,一言不发起来。

能得贾诩和荀彧荀攸确实对刘辩大有帮助。可惜了那吕布,反复无常不说还不尽忠,不然想办法招入旗下,文武将领就都齐了。

有吕布在,绝对不会像今天一般让董卓随便跑掉,这点刘辩是可以肯定的。

荀彧和荀攸商议半天,似乎有了结果。

两人各带一支兵马,各一千人,并且还派了四名将领,似乎是要凭借6000部队强突进去。

“上!”随着口令,士兵们犹如潮水一般分六个方向杀了过去。

敌人阵势一缩,顿时气势万均。

“貌似无懈可击,很完美啊。”刘辩看到对方就好象混身是刺的刺猬,不好下口。

“不然,马上就要变了。”贾诩依旧是半眯着眼睛,仿佛眼前的战斗与自己完全无关。

“收!”忽然荀彧一挥手中小旗,原本马上要冲入敌阵的部队顿时全部收了回来,然后换了方向集合到一起,瞬间进如大阵。

“杀啊!”荀彧大喊,阵内刀光剑影,与之前不同,显然交起手来。

刘辩虽然没看太明白,但是也猜到了一些。

肯定是眼前大阵摆的仓促所有有所不足,那里必然是个突破口。

刚才按照兵分六路,等对方根据你的阵形变幻,忽然变阵,全部力量都往那个口子杀了进去。

由于得不到重点保护,口子被撕扯开来,顿时一切都开始明朗起来。

“就是现在。”贾诩猛的睁开眼睛,他身后的高大顺一支利箭直射而去,一下洞穿一人头颅,歪倒在一边。

“刚才所杀何人?”刘辩有些惊异。

“李儒。”贾诩处变不惊。

刘辩对李儒之才也是敬佩,眼下倒是觉得可惜了。不过正如贾诩所眼,要杀董卓,确实得先除了李儒。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招降的,李儒就是一个。

不过这会刘辩可惜清晰的看到,一大群武将全部都围着董卓,加上他自己又是武将出生,现在朝他射箭完全没有效果。

倒是在一边的李儒,身边一人都无,这才被得了手。

可以说,董卓的私想念太重,害死了李儒。

本来有李儒在,或许还要费一番手脚。而眼下大阵无人主持,荀彧带着所有部队全部杀了过去,刘辩也给予了全军出击的命令。

与董卓的部队发生了激烈的惨斗,血流成河,惨不忍堵。

董卓以少敌众,最终还是没有等来吕布的援军,活生生的被万箭穿心而死。

“一代奸臣,哼。”刘辩看着董卓的尸体,颇有不屑。

“主公,是否回去?”荀彧询问着刘辩。

“吕布不除,犹如盲刺在背,食不得咽,夜不能寐。”刘辩觉得这吕布始终是块心病,当初曹操势力之大,天下惟惧他吕布一人之勇而已。若是吕布身边有李儒这样的谋士,到时候自己的江山依旧岌岌可危。如今都杀到这里了,虽然为了杀董卓耽搁了会,但是刘辩却想一鼓作气。

吕布眼下部队已经比自己只多不少,但是却毫无士气,自己绝对不能姑息养奸,必须一鼓作气将吕布彻底击溃。不然等待他的,或许和历史上一般,只有死亡。他,已经没了退路。

之后两军多有摩擦,吕布意在逃跑,无心恋战,一直被刘辩追击到了一处山谷之中。

此处虽然是深山之中,也能见有一些烟火从山中袅袅的冒上苍天,刘辨站在大军前看着前边的重重深山,心想,这里既然有人住,就肯定有道路,吕布他人多势众,从这里做过必然留下与往常道路不同的痕迹,我只需跟上去,自然就能找出它们来!

此时天色已经发暗,身后的数万将士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