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生来是王侯-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曹操所作檄文传达到天下各路州郡。檄文曰:“操本微薄之人,本不当枉论天下朝政,但我大汉基业此时遭遇逆臣践踏。而皇上又托付与操以大计,付诸与操密诏,以望操能够协助皇上尽诛天下逆臣,只得布告天下:董卓本是我大汉一臣子,却欺天罔地,欲图颠覆朝廷,刺杀君主;更秽乱宫禁,残害生灵;其人狼戾不仁,罪恶难以笔墨尽书!今操得奉天子密诏,举大义以招募天下义兵,发誓要代天子以扫清华夏奸佞,诛杀忤逆之贼首。希望天下各路忠于汉室之郡守、州牧,自接收到操之榜文,举义旗,兴义师,共同讨伐董卓逆贼,扶持我大汉皇室,拯救天下数万万黎民百姓。檄文到达日,希望各路豪杰共聚之!”
曹操檄文发出以后,天下各路镇守之州牧、郡守群起相应,随后在陈留故地聚集十八路诸侯,第一路,为大汉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路,为冀州刺史韩馥。第三路,为豫州刺史孔伷。第四路,为兖州刺史刘岱。第五路,为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路,为陈留太守张邈。第七路,为东郡太守乔瑁。第八路,为山阳太守袁遗。第九路,为济北相鲍信。第十路,为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路,为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路,为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路,为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路,为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路,为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路,为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路,为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第十八路,为陈留太守曹操。
各路州牧郡守所率领之军马,各有不同,其中有上万者,也有数千之辈,最后各路诸侯率领旗下文官武将,径直前往相投洛阳而来。
各镇诸侯齐聚之后,四方郡守州牧、郡守公推袁式一族本初为十八镇诸侯之盟主。
随后,共筑点将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竖白旄钺兵、符文、将印,各路诸侯共同请袁绍登临点将坛。
袁绍整衣佩剑,毅然而上,随后焚香遥拜天子,再拜天地鬼神。共同所书盟约:“汉室不幸,自桓灵二帝伊始,皇权大义缕有丧失。西北逆臣董卓,乘机为祸京畿三辅之地,意图颠覆朝廷,危害皇上,虐待百姓。今日我等担心社稷沦丧,无奈纠集天下各路义兵,共同挽救国难与大厦将顷之时。凡是我等同盟之人,必当齐心协力,以忠义而讨伐董卓逆贼,但有违誓言之人,天下共同讨伐之。皇天后土,祖宗明灵,以观察之!”
随后袁绍令其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长沙太守孙坚为前部先锋,引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而去。
一时间,天下震动,人心思变。一场席卷整个大汉中原之地的战乱,已经成无法阻止之势。
汜水关守关将士,闻听到十八路诸侯前来叩关,遂差流星马往洛阳太尉府告急。董卓遂令骁骑校尉华雄。拨马步军五万,同李肃、胡轸、赵岑星夜赴关迎敌。
可是虽然华雄一行开拔之时嚣张无比,这得已满。但董卓虽然大军赶到汜水关之后,也历经数站,期间也却是颇有胜负,但最终也没有能够阻挡的住十八路诸侯的大军,各路诸侯在攻破汜水关之后,急忙尽起所部大军叩击虎牢关。大军锐气直逼洛阳三辅之地。
董卓在听闻到汜水关传回的战报之后,很是一惊,随即唤李催、郭汜领兵五百,围住太傅袁隗家,不分老幼,尽皆诛绝,先将袁隗首级去关前号令。
尽数铲除朝中袁式一族势力之后,董卓遂尽起大军二十余万,命义子吕布率领马步军三万余人前往虎牢关,想从虎牢关与十八路诸侯决一死战。
可是却还没等董卓率军前往虎牢关之地,就突然的听闻到西园宿卫新军下军校尉鲍鸿大开虎牢关,将十八路诸侯引领进关。
而董卓在听闻到虎牢关的事情之后,很是愣神了许久,随即连忙召集洛阳城内的心腹官员商议。在这时,洛阳城内又传出一首怪异的歌谣。
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借助这个歌谣,董卓的女婿李儒趁机向董卓进言,迁帝于长安,以应童谣。
董卓在采纳了李儒的建议之后,召集洛阳城内的心腹官员,共同向刘辩进言,迁居长安之地。而这时候的刘辩虽然心中不满,也不想跟随董卓迁居长安。但奈何势力不如人,最终也只得勉强的答应了下去。
在获得了刘辩的承认之后,董卓命帐下大将李傕、郭汜率领帐下兵马尽数驱赶洛阳数百万口,前往长安。
董卓在临行之前,命帐下将士在洛阳城各处城门放火,焚烧百姓房屋,同时放火焚烧宗庙、皇宫与各路官府府。一时间,洛阳火势滔天,大汉王朝历时数百年所建设之皇宫贵地,一朝尽数成为焦土。随后董卓又命其义子吕布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取出其中陪葬之金银黄白之物。已当大军之粮饷,期间董卓大肆敛财,所掠夺之物装载金银珠宝、绫罗缎匹数千余车,随后劫持天子与先皇后妃等人,逃奔长安去了。
…………………………
洛阳城嘉德殿,董卓要大举携带洛阳百姓前往长安前夕。
“陛下,我们真的要前往长安嘛?这洛阳城,可是先皇留下来的基业啊。”卢植眼泪横流,神情伤感的看着刘辩,希翼的问道。
听见卢植的话,刘辩心中苦涩,但面容却还是那么的平静。抬眼向着嘉德殿外看去,刘辩心里知道,就待明日,这偌大的大汉王朝帝都,就将在董卓老贼的手中焚烧殆尽。
说刘辩不痛恨董卓,那是不可能的,无论刘辩是否是高祖的嫡系子孙,但其身上所流淌的鲜血,那来到这乱世之中所渐渐承担的一切责任,却也无时不刻的在告诫着刘辩,董卓忤逆弄权,刘辩迟早要诛杀之。
这偌大的大汉王朝基业,就将在明日一朝沦丧,刘辩心中的痛楚,或许只有他自己知晓。
也就在这一刻,刘辩却在很是苦涩的发现,在不只不觉间,他已经渐渐的融入了这个时代,在也找不到一丝的隔阂。或许……,他本来就该生在这个时代吧。
“太傅大人,你认为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还能够挽回嘛?”无奈的摇了摇头,刘辩沉声的说道。
听到刘辩的话,荀彧几人沉默了,他们都是跟随刘辩许久之人,更都是智谋通天之辈,又那里会不清楚现在朝中的情况呢?
相对于现在的刘辩来说,董卓的权势无疑可以用滔天来形容,如果将次时的董卓比喻成一个健壮的成年人的话,那么刘辩却也只能,或许只能算是一个黄口小儿。
试下一下,一个黄口小儿在怎么努力,却有怎么能够和成年人拼力气呢?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董卓前来告知刘辩不日将举洛阳之力前往长安之时,刘辩却也并没有表现出一丝的不满,很平和的就答应了下来。
虽然刘辩的这一举动,让董卓很是有些不解,但最少。因为刺杀之事,却也让两人在很短暂的一段时间内,恐怕要和睦相处了。哪怕是做给外人看,却也只得如此。
思考着这些,刘辩面容之上的苦涩更加的浓重了起来。在段在的沉默了片刻之后,刘辩用手轻轻的敲打着桌面,凝声的向荀彧问道:“文若,我们的势力现在都已经集结完毕了嘛?朕可不想因为迁都的事宜,让朕数年的心血尽数丧尽啊。”
“陛下,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了。只是……。”荀彧移步上前,很是有些踌躇的说道。
“只是什么?”剑眉一挑,刘辩凝声的问道。【小说下载网﹕。。】
听到刘辩的询问,荀彧面色苍白的看了看刘辩,随即沉声的说道:“陛下,就在刚刚传回来的消息,董卓已经命人前往帝陵,开始挖掘帝陵了。”
“什么……?”厉声的大吼了一声,刘辩双目圆睁,绽放出道道的杀意。
对于先皇帝陵,刘辩或许并没有太多的感情,但刘辩却更加知晓的是,如果董卓真的将帝陵挖掘了,那么他数年来艰难维持的大汉最后一丝尊严,却也恐怕就将在也难以保存。
“董卓老贼,朕和他没完!”双眸一凝,刘辩咬牙切齿的说道。
看到刘辩这般的神情,荀彧几人霍然一惊,他们其实并不想将这件事情告诉给刘辩的,毕竟按照刘辩那至情至性的性子,如果听闻到董卓挖坟掘墓之举,恐怕刘辩会在一次的带枪匹马前往董卓府邸问罪吧。
毕竟刘辩曾经干出过如此鲁莽的事情,为了董卓想要忤逆何太后之事,刘辩曾经狠狠的怒骂了董卓一次,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这段时间内,董卓与刘辩的关系已经到了即将崩溃的地步。
而如果此时刘辩再次只身前往董卓府邸去向董卓问罪的话,那么荀彧几人毫不怀疑,此时已经狗急跳墙的董卓真的很有可能会对刘辩下杀手。
“陛下,此时情况紧急,却是不能乱来的啊!”荀彧一惊,连忙向着刘辩进言道。
虽然荀彧也是在向刘辩进言,想要劝解刘辩暂时的按捺下心中的怒意,但从他自己面容之上那一道道隐晦的愤怒之色之上,还是很容易让人看出此时的荀彧却恐怕也已经恨不得将董卓诛杀,食其肉,喝其血了。
听到荀彧的话,刘辩突然转身向荀彧看去,那一双深邃的双眸绽放着浓浓的杀意。
许久、许久之后,刘辩神情之中的愤怒却才稍微的缓解了下去,黯然的轻叹了一声,刘辩很是有些颓废的摆了摆手,低声的说道:“罢了。罢了。为了我大汉基业不就此断送在朕的手中,朕却也只能暂时的忍下这次侮辱了。只是董卓……。”
说道这里,刘辩刚刚消散去的杀机骤然的爆射了出来,在荀彧几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刘辩已经自腰间拔出自己的宝剑,手腕轻轻一沉,已经用手中宝剑在掌心之上划开了深深的一道伤痕。
在这一刻,一股股鲜红的血液好似不要本钱一般的就从刘辩的手中向着地面流淌而去。
刘辩神情平淡的看了掌心一眼,感受到掌心之中传来的那阵阵的刺痛,刘辩双眸之中的杀意却更加的浓重了起来。
“陛下……。”容姐一直侍立在刘辩的身后,在看到刘辩如此的作为之后,一抹浓重的心疼之色瞬间就浮上了容姐那俏丽的面容之上。
淡淡的摇了摇头,刘辩将手中宝剑丢弃在地上,在众人那难以置信的面容之中,刘辩突然的跪倒在地,高举着依然在流淌着鲜血的手掌,凝声的大吼道:“苍天在上,厚土在下,汉家刘氏之不孝子孙刘辩在此发誓,有朝一日,必定亲手血嗜董卓一族,但违此誓言,则魂飞魄散,死后不得托生。”
在古代之时,迷信色彩是非常的浓重的啊。而在两汉之时,黄老之说盛行,投胎转世更是已经被世人所深信不疑,而刘辩这一次的誓言,在荀彧几人看来,已经非常的严厉了。
发完誓言的刘辩,面容之上的冷冽之色稍微的有些缓解。在冷眼的扫了荀彧几人一眼之后,刘辩沉声的说道:“文若,公达,你们现在立刻出宫,趁着现在董卓肆意妄为,惹得人心动乱之时,务必要将朝中忠于汉室的朝臣尽数联络起来。朕不能永远这么被动啊。”
荀彧几人彼此的对视了一眼,相继的扫过了刘辩的手掌,见到刘辩此时好似已经淡忘掉了那掌心的痛楚之后,几人也已经知晓了刘辩此时心中的愤怒了。
“陛下。你放心吧。我等这就出宫。务必不会辜负陛下的厚望。”荀彧几人面容一肃,恭敬的向刘辩说道。
听了荀彧几人的话,刘辩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随即疾步的走到了席案之前,用力的在自己的龙袍之上撕下一块断片来,一手醮着掌心之中依然在流淌的鲜血,笔走龙飞,用力的在断片之上书写出了一方密诏。
书写完毕之后,刘辩一手在席案之上划过,将那滴血的龙袍用力的丢在了荀彧的手上,凝声的说道:“文若,你们把这个带上吧。恐怕过了今日,朕与董卓老贼就将成水火不相容之势,你们有着朕的密诏,却也更方便在洛阳城之中行事。”
听到刘辩的话,荀彧几人不由的都向着那方被鲜血染红的龙袍看去,一股凄凉、决绝之情瞬间就已经涌上了几人的心头。
“陛下请放心,就是我等拼了这条命,却也绝对会将陛下所叮嘱的事情办妥当。”
满意的看着荀彧几人的神情,刘辩的嘴角微微的抽动着,片刻之后,终于挂起一丝略带苦涩的笑容,缓声的说道:“文若,你们要给朕记住,无论如何,哪怕是朕今日交代你们的事情不能完成,却也要给朕安全的回来。朕此时已经失去了很多了,是无论如何却也不想在失去你们这些左膀右臂。”
听到刘辩的话,荀彧几人感觉到心底突然的微微一痛,一抹水雾却也已经浮现在了几人的眼睛之上。
几人彼此的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浓浓的感动之色。在这一刻,恐怕就是刘辩真的让几人去以身犯先,几人却也不会有丝毫的犹豫的吧。
而这,却也正是刘辩的人格魅力之处,或许刘辩对待敌人,手段会非常的残忍,但相对于亲人而言,刘辩往往都会用真挚的感情与诚信对待。
第一百九十四章
雍州城外。一处高耸的山峰之上。刘辩看着山脚下那一队队神情颓废的兵士,面色渐渐的阴沉了下去。
“这就是我大汉王朝的军队嘛?真是让朕失望啊。”刘辩无奈的摇了摇头,很是有些失望的对荀彧说道。
听到刘辩的话,荀彧也向着山脚下看了一眼,随后颓然的叹息了一声。恭敬的对刘辩说道:“陛下,我大汉积弱许久,想要从新振作,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
听闻到荀彧之言,刘辩很是有些无奈的叹息了一声,而就在这时,在那山峰之下正巧有着一队朝中的官员穿过。
看着那一个个神情沮丧的朝中官员,刘辩眉头之上的忧色更加的浓重了起来。而就在这时,一个纤瘦的身影突然的映入了刘辩的眼中。
“是他?怎么会是他?”刘辩看着那渐渐远去的背影,很是有些疑惑的低声自语道。
听见刘辩的话,荀彧几人突然一惊,很是疑惑的向着刘辩目光所眺望的方向看去,这时,几人却才发现,那里正有着一个身着青衫,身材纤瘦的中年人正含笑向着他们眺望呢。
看到那向着自己眺望过来的身影,刘辩不由的轻声的笑了起来,饶有兴趣的自语道:“倒是一个风趣之人。”
听闻到刘辩之言,荀彧几人眼睛之中的疑惑更加的浓重了起来。随即向刘辩问道:“陛下,此人是?”
“是一个趣人,曾经还戏耍过朕呢。”含笑点了点头,刘辩缓声的说道。
“戏耍过皇上?”荀彧一惊,很是有些惊讶的看着那纤瘦的中年书生。
“是啊。说来文若或许不相信,此人有大才,朕那此次在相遇此人之时,却是心甘情愿的给此人当了一会抢使呢!”略带一丝的回忆之色,刘辩声音之中透露着淡淡的欣喜。
刘辩说罢,很是有些失落的叹息了一声,随即说道:“就是可惜了,不知道为何,那日朕想结识此人的时候,他却好似躲瘟神一般的躲开了朕。”
“不会吧,难道此人那时候不知道皇上的身份嘛?如果知道的话,不应该能够躲开陛下的吧。”荀彧一愣,心中对此人更加的好奇了起来。
“好了,我们别在这里说话了,既然此人现在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看来是打算与朕相见了。”用手中的马鞭轻轻的敲打着马靴,刘辩含笑的说道。
“陛下所言不错,听到陛下的话,微臣却也对此人很是好奇呢!”荀彧嘴角勾起一丝怪异的笑意,缓声的说道。
听出荀彧话语之中的挑衅之意,刘辩不仅畅笑了起来。不过在他的心中,却还真的不清楚荀彧与此人到底谁更加的强势一些。
当然,如果此人确实是刘辩心中所想之人的话,那么刘辩却还是很期待和此人相见的。
“文若,此人确实心中有些沟壑,恩……,在朕看来,此人的才学恐怕能够与你比肩啊。如果可以的话,你不妨和他拼斗一下。”嘴角含着一丝的笑意,刘辩一边向山脚下走去,一边缓声的对荀彧说道。
而就在几人谈笑之间,不一刻之后,刘辩已经携带着荀彧几人来到了那纤瘦中年文士身前。
看到刘辩几人的到来,中年文士面带一丝的轻笑,缓缓的向刘辩叩拜道:“微臣大汉郎官贾诩,参见吾皇,愿吾皇万岁万万岁。”
听到中年文士之言,虽然刘辩心中早有定计,却还是很明显的愣神了许久,。
“先生,朕总算是见到你了,快快请起。”刘辩在愣神了片刻之后,苦涩的摇了摇头,连忙的走到贾诩身前,亲自将贾诩扶起,略带一丝埋怨之气的说道。
听到刘辩之言,荀彧几人很是有些错愕的看着刘辩,要知晓刘辩在登基之后,处理朝政的事务之上已经很是纯属了,刘辩的一些心里情绪,荀彧几人却也很难在有所发现。可是就是如此,今日的刘辩居然很是怪异的表现的如此的热切。
难道?这眼前这个不起眼的郎官,真的有大才不成?让刘辩一直记挂了这么久?
“皇上厚爱了,微臣只不过是微末小吏,却怎么能够当得了皇上如此的称呼?”贾诩微不可查的后退了一步,含笑说道。
看到贾诩如此的表现,刘辩神情微微一愣,随即很是苦涩的摇了摇头,心底暗自埋怨自己太过焦急了些。
“贾爱卿。你上次可把朕耍的好苦啊。”低缓的轻叹了一声,刘辩很是无奈的说道。
听到刘辩的话,贾诩神情平淡的摇了摇头,随即说道:“陛下,那时微臣却并不知道陛下的身份,又怎么会有戏耍陛下之心呢?”
听到贾诩的否认之词,刘辩心中很是有些无奈。虽然贾诩话里话外都在表示着他当时并不知'奇'晓刘辩的身份,但刘辩在皇室'书'锻炼多年,如果连这点都'网'分不清的话,那么刘辩岂不是太过无能了一些。
“如此,那么此事就此揭过,朕倒是很疑惑,为何贾爱卿今日会突然在这里等候与朕呢?”刘辩深深的看了贾诩一眼,随即凝声的说道、
感受到刘辩那满含深意的目光,贾诩很是平淡的摇了摇头,随即面色一沉,凝声的向刘辩说道:“微臣只为陛下解决眼前之困局而来。”
“为朕解局?”双目一凝,刘辩面色微臣的向着贾诩问道。
“不错,陛下难道不知道此时你已经陷入到了一场困局之中嘛?如果微臣没有料错的话,恐怕董太尉在感到长安之后,陛下与董太尉那一直隐藏的矛盾就该爆发了吧。”贾诩含笑点了点头,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看到贾诩对刘辩如此的轻视,一直跟随在刘辩身后的荀彧却是忍不住了,脚步一抬,已经来到了刘辩的身前,略带一丝挑衅的向着贾诩问道:“先生高才,不知道可否相告?”
贾诩听到荀彧之言,饶有兴趣的向着荀彧看去,随即含笑说道:“这位应该就是荀彧、荀先生了吧,先生胸中自有沟壑,何必要询问与在下呢?”
听到贾诩之言,荀彧面色突然变得怪异起来,张了张口,随即很是有些沮丧的退到了刘辩的身后。
听到贾诩之言,刘辩的眉头不由的暗中皱了一皱,随即向着荀彧看去,凝声的说道:“文若,你心中是不是早就已经有了计划,却为何不告诉与朕?”
对于荀彧,刘辩还是很有些自信的。荀彧是最早跟随刘辩的臣子,刘辩也一直如对待挚友一般的对待与他,而现在,在听到贾诩之言后,刘辩却才知晓荀彧一直对他隐瞒着什么?
这让此时的刘辩心中已经暗自有些恼怒了。不过,刘辩还是很清楚荀彧此人的,无论如何,刘辩也不会相信荀彧会有背叛他的行为。
“陛下,微臣心中是早有谋划,只是此计不到最为危险之时,却万万不能付诸行动啊。”感受到刘辩身上那明显的怒意,荀彧很是有些懊恼的瞪视了贾诩一眼,疾声的向着刘辩说道。
“该不该去做,朕心中有数,但你却不该隐瞒与朕。”刘辩面色阴沉,一双深邃的眼睛紧紧的盯视着荀彧,一字一句的说道。
听到刘辩的话,荀彧很是无奈的叹息了一声,随即向着刘辩叩拜了下去,疾声的说道:“陛下,微臣没有要隐瞒你的意思,只是……。”
“说……,朕现在不想听那些解释。”刘辩一直闭着的双眼突然一挣,凝声的向着荀彧说道。
听到刘辩的话,一直含笑站在刘辩身前的贾诩缓缓的摇了摇头,随即向着刘辩说道:“陛下,其实荀彧先生却是也是为陛下好,此计虽然能够暂时缓解陛下一时之忧,但对于陛下以后的大计,恐怕并没有任何的好处!”
听到贾诩之言,刘辩也就不再去相逼与荀彧,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片刻之后,刘辩才稍微有些恍悟的说道:“文若,难道你是想?”
“陛下所料不错,如果董卓到长安之后就要对陛下动手的话,那么陛下却也只得如此。”荀彧苦笑了一声,很是有些丧气的说道。
听到荀彧的叹息之言,刘辩很是有些丧气的叹息了一声,仰天说道:“天不佑我大汉,居然要朕以身是贼。”
看到刘辩的神情,荀彧的面色也稍微的有些灰暗。但他现在也已经不准备在向刘辩隐瞒什么了,最少,在这个贾诩的面前,荀彧感觉到自己的一些所思所想恐怕是隐瞒不了此人,也就凝声的向刘辩说道:“陛下,你还是早做决断吧。”
听到荀彧之言,刘辩那阴沉的面容稍微的有些平复了下来,亲自走到荀彧身前,将其扶起,声音低沉的说道:“文若,倒是朕错怪你了。”
“这都是微臣该做之事,也是微臣隐瞒了陛下,陛下责怪是应该的。”荀彧顺着刘辩起身,随即很是无奈的说道。
荀彧说着,一滴眼泪却也已经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身为刘辩的谋主,被刘辩寄予厚望,一直当作挚友一般的对待,荀彧又怎么会对刘辩有所隐瞒呢?
只是如果真的按照此计行事,虽然会暂时的缓解董卓心中的不满,但却也会在以后,将刘辩的处境变得更加的危险了起来。面对这般的情况,荀彧却也很是有些无奈。
“算了。朕已经知道文若你的苦心了。朕会考虑的。”
低缓的叹息了一声,刘辩霍然转身向着贾诩看去,一双深邃的眼睛此时却也已经没有初见贾诩的欣喜之色,反而绽放着道道的冷芒,凝声的向着贾诩问道:“先生今日前来,恐怕不是为了要看我等君臣的笑话的吧,先生有什么来意,就请直接说吧。”
贾诩一直在旁边看着荀彧与刘辩的对话,对于刘辩在对待荀彧之间的表现之上,贾诩心中还是稍微的有些感触的。
世人都说现在的皇上礼节待人,贾诩曾经也不算相信,也正因为如此,却才有了那日洛阳城之举。
而在经过这么多年的试探观察之后,贾诩也对刘辩的为人很是有些了解了,更对刘辩对待荀彧几人那真挚的感情很是有些感动。也正因为如此,却才让贾诩在这一日打定主意要前来与刘辩相见。
听到刘辩之言,贾诩很是抱歉的对着刘辩身后的荀彧点了点头,随即就见到他那纤瘦的身体缓缓的绷直了起来。一双略带阴冷的双眼,突然的爆射出道道的精芒,紧紧的盯视在了刘辩的身上。凝声的向着刘辩询问道。
“陛下,可否先回答微臣一个问题。”
“先生请说。”双眉一挑,刘辩很是疑惑的看着贾诩,凝声的说道。
“陛下,微臣想知道,你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是铲除董卓,然后做一方安乐帝王,却还是挥戈南下,再次饮马黄河?成就一世霸业?”
听到贾诩的话,刘辩很明显的一愣,即使错愕与贾诩的直言不讳,更是愣神与贾诩所询问的问题。
不错,虽然刘辩心中的抱负一直以来都是想要从振大汉威严,但数年以来他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却还都是在为了摆脱那噩梦一般的命运,刘辩却是没有曾经深入的想过这个问题。
而听到贾诩的话,刘辩在这一刻,也陷入了沉思之中,无论刘辩是如何想的,但有一点,刘辩却很是清楚,在他那不甘寂寞而躁动的心底,他是绝对不会愿意就此平淡的过完此生的。
皱着眉头,刘辩深深的看了贾诩一眼,随即沉声的问道:“贾先生,可否向朕解释一下这两点的不同之处?”
听到刘辩的话,贾诩含笑摇了摇头,随即才淡然的说道:“陛下,如果你想要做一方安乐帝王的话,那么在下今日前来,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或许,在下也该归隐山林了。”
“那如果是朕想重现大汉之权威,率百万之兵士,饮马黄河,成就一方霸业呢?”刘辩迟疑了片刻,疾声的向贾诩问道。
“如果陛下真的有如此抱负的话,那么贾诩甘效犬马之劳。”贾诩一双阴冷的双眸骤然之间凝视在了刘辩的身上,缓缓的说道。
听到贾诩之言,刘辩沉默了,他知道,贾诩今日虽然是已经正式的前来面见与他,但却也只不过是贾诩的一番试探罢了,刘辩想要收服贾诩的真心辅佐,那以后的路还早着呢。
最少,刘辩在没有表现出让贾诩诚服的势力面前,贾诩是很难诚心辅佐与他,毕竟,任何一个有才智之辈,都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傲骨的,这并不是渐渐淡淡的傲气问题,而是一种发自骨子深处的傲骨。
“贾先生,难道你就不怕朕杀了你嘛?”刘辩用手上的马鞭在空中轻轻的抽出阵阵的响声,双目阴冷的盯视着贾诩,凝声的问道。
听到刘辩的话,荀彧几人楞了。他们在刚才可是亲眼看到了刘辩在见到贾诩之后那欣喜的神情的,可是就是这短短的一刹那,刘辩却又要对贾诩动杀手。这就不能不让荀彧几人疑惑了。
当然,刘辩这一番话也只是对贾诩的一番试探,亦或者可以用威胁来说也不为过。毕竟身为一个帝王,而且更是一个熟知贾诩那鬼神莫测一般智谋的帝王,刘辩如果不能够得到贾诩的诚心辅佐的话,那么刘辩也是绝对不会容许贾诩以后在投身他人之手的。
这,并不能说刘辩不爱惜人才,只能说身为一个帝王,他所要担负的责任太多。太多,一些人即使刘辩再过欣赏,却也只能无奈的忍痛放弃。
帝王权术,有时候说来繁琐,其实也不过是将利益直接话罢了。
贾诩淡淡的看了刘辩一眼,虽然贾诩在刘辩的话语之中确实听到了浓浓的杀机,而贾诩也毫不怀疑如果他不臣服与刘辩的话,刘辩必然会对他下杀手。
不过虽然如此,但贾诩的心中却对刘辩更加的满意了起来,身为一代帝王,如果只会施展仁政,那么也只能成为和平年代的守城之君,而在现在这纷乱的世事,如果刘辩手段不能够狠辣一些的话,用不了多久,那么刘辩肯定就会在险恶的争斗之中丧生,而他们这些身为臣子的,却也就将陷入险境之中。
而这,又绝对不是贾诩这样的阴沉之辈所希望看到的。
“陛下,微臣相信你的手段,但微臣更相信的是,陛下此时不会杀掉微臣!”淡然的轻笑了一声,贾诩缓缓的说道。
“恩……?贾先生太过自信了些吧。那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