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生来是王侯-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见正堂之上的朝臣陷入了混乱之中,一直闭目养神的袁逢骤然睁开了双眼,稍微的沉默了片刻之后,冷声的说道:“乱什么乱,如果出事,这不是还有大将军与老夫在吗?皇上即使怪罪,却也怪罪不到你们头上!”

袁逢的话音刚落,就见到何进满是疑惑的向他看了过来。袁逢盯着何进看了片刻之后,见到何进的眼眸深处有着丝丝挣扎、犹豫之色。袁逢在低声的叹息了一声之后,缓声说道:“大将军,事到如今,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留给我等了!别在多做犹豫了!”

听及袁逢之言,何进眼中那抹挣扎之色才缓慢的散去。才沉思了片刻之后,何进缓声说道::“袁司空,如若皇上问起今日我等为何召集满朝文武大臣议事,那又当如何?”

“无妨……!你我执掌尚书省,有权召集群臣议事,就是皇上问起,却也并没有任何的过错!”神情淡然的摆了摆手,袁逢稍显疑惑的说道:“不过,今日皇上为何会今日前来此地,难道他知道了什么消息不成?”

“啊……!”何进一惊,很是有些惊慌失措的向袁逢说道:“如果皇上真的知道了一些消息,那么我等召集董卓进京剿灭十常侍之事岂不是要就此落空?如此,我等又当如何?”

“哼!皇上就算知道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大将军你执掌天下兵权,有权调动天下各州郡兵马。只要编一个合适的理由,却也就可以在皇上处蒙混过关!虽然皇上少年才俊、聪慧异常,但却也并不是事事精明吧!”低声的闷哼了一声,袁逢稍微的沉吟片刻,低声说道:“老夫近日听及传闻,漠北拓跋鲜卑部落又有异动,大将军不妨以调拨董卓前往漠北平乱,进京补充粮草为由,向皇上谈及此事!”

“司空大人好计!不过,如果皇上不容许,又该当如何?”何进抚掌而笑,随即很是疑惑的向袁逢问道。

“如果皇上不容许,那么大将军只好强硬一些了。为了我等的身家性命。或许是该有所行动了!”稍显失落的叹息了一声,袁逢脑海之中悄然的浮现出了刘辩那冷冽的身影,在这一刻,袁逢发现,或许他一直都被刘辩算计着。不过,此时却已经到了危机关头,已经容不得袁逢去多做犹豫了。

“好!现在也没有任何的办法了,何某就全听袁司空的了!”何进稍显踌躇的一摆手,环顾四周,见刚刚被袁逢平复下来的躁动又有复起的迹象,冷哼了一声之后,沉声说道:“诸位大人。皇上既然已经来了。我们这些作为臣子的,也该去迎接一下。诸位大人……,请吧!”

何进说罢,与袁逢对视了一眼之后,就整束衣装,起身要向正堂之外走去。

“不用大将军亲自相迎了!朕这不是已经进来了嘛!”

伴随着一声略带威严的冷哼之声,刘辩携带着脸上依然悬挂着一丝怒色的容姐缓步走进了正堂。

看容姐那愤怒的神情,在细想一下刚才正堂之外传来的那声呵斥之音,很显然,刚才在正堂之外,训斥羽林军拦截刘辩之人,正是这个容姐,刘辩身边的第一心腹之人。

“呵呵……,大将军与袁司空在朝廷之中的威信还真是让朕吃惊呢。看在座的诸位大人。想必洛阳京畿三辅之地六百石以上的官员都已经到齐了吧!”进入正堂之后的刘辩,冷眼扫视了一圈之后,最后将目光停留在了何进与袁逢的身上,嘴角上挑,含笑说道。

“呃……!”听及刘辩之言,何进神情微微有些失神,喉咙上下滚动了数次,却还是没有能说出什么来,最后,只得向袁逢看去。

很是平淡的轻笑一声,袁逢却也不去理会何进的求助眼神,扶膝而起,径直走到刘辩身前,含笑说道:“不知道陛下亲临,微臣等未曾远迎,还望陛下海涵!”

袁逢的话音刚刚落罢,被刘辩突然亲至而震的失神的诸多朝臣也相继回过了神来。满是苦涩的摇了摇头之后,正堂之上的所有朝臣也相继对着刘辩叩拜了下去。

一时间,山呼万岁之音,响彻了整个大将军府邸。或许是群臣被刘辩突然所至惊吓了,亦或者是刘辩在群臣之中确实有着一定的声望,这次的朝拜之声,相对与以往要浑厚了许多。那震天的朝拜之音,甚至微微的震落了正堂房梁之上的灰尘。

听着这些略带沉闷与不愿的叩拜之音,刘辩心底微微的冷哼了一声。一边缓步向正席而去,一边轻声的说道:“司空大人请起,诸位大人也请起吧!”

待得刘辩毫无顾忌的坐在正席之上后,正堂之中的所有朝臣才俯身对刘辩道谢了一声,很是有些拘谨的坐在了各自的席位之上。

“朕刚刚在皇宫之中听闻,大将军要召集群臣议事。一时好奇之下,就轻装出宫,来到了这里。呵呵……!诸位朝臣对朕突然至此肯定很惊讶吧。就是不知道朕的到来,有没有对你们的议事造成什么影响呢?”刘辩待得群臣落座,见到群臣都一副拘谨的神情,心中在暗自冷哼的同时,脸上却挂起一丝轻笑,含笑向朝臣说道。

听及到刘辩之言,在座的大多数朝臣脸上的苦涩更加的浓重了起来。而在其中,却也不乏深思与冷笑之人。而在这些人之中,又以曹操与袁绍两人的情绪更加的特别。

此时的曹操,在刘辩刚刚进入正堂之后,就已经陷入了深思之中,看着刘辩那熟悉的面容,感受着刘辩登基之后所做的一切事情,曹操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他以前在尚书省初次见过的那个稚子皇子吗?这种可怕的成长速度,让曹操心中暗自惊讶不已。而在此时,曹操却也对刘辩更加的有些期待起来。

或者应该说,此时此刻的曹操,还并没有发掘出他心底之中那磅礴的野心。在此时曹操的行为可以看出,他却也还算的上是一个大汉王朝的忠臣良将。

至于袁绍,此时却用略带讥讽与嫉恨之色的看着刘辩,在袁绍的心中,一直都很是瞧不起现在的大汉皇族。对于刘辩数次三番的寻找他袁绍的毛病,袁绍却也更加的嫉恨与刘辩。

而这些人的表情变化,刘辩此时此刻又那里会轻易的放过,对于曹操与袁绍这两个后世的不世枭雄,刘辩却也更加的用心去留意了片刻,心中对两人的感官,却也作出了不同的评价。

“陛下说笑了。大将军召集群臣议事,却也是关及朝廷社稷安危。皇上来此,又怎么会有所影响呢!”袁逢的嘴角悄然的抽动了数下,随即很是平淡的对刘辩说道。

“呵呵!有袁司空这句话,朕就放心了!”刘辩含笑点头,稍微的停顿了片刻后,刘辩饶有兴趣的向袁逢问道:“司空大人。不知道你们刚才在谈论些什么。今日早朝之时,好似大将军与司空大人并没有上奏说朝廷之中发生了什么太过重大的事情啊。而现在……,才时过不久,难道就发生了什么大事不成?”

刘辩的话音刚落,就见到何进神情尴尬的苦笑了起来,但此时袁逢却适时的闭上了眼睛,见到此种情形,何进在心中暗骂袁逢老狐狸的同时,还是无奈上走上前来。

“陛下,并不是我等隐瞒与陛下。只是军情在早朝之后刚刚传来,还没来的及商议。所以,我与袁司空商议,等众位大臣们商议个结果之后,明日在上奏给陛下的!”稍微的沉默了片刻之后,何进心中苦笑,面上却沉重无比的向刘辩说道。

第一百四十三章

“恩……!大将军与袁司空有心了!”嘴角不自觉的上挑,刘辩淡淡的回应了一句。

而在此时,刘辩心中对何进的不满却更加的浓重了起来,他是深刻了解这段时间的历史的。对于此时何进与袁逢两人会有什么动作,刘辩却还是心中有些估量。

不过,为了大汉皇朝的稳定,虽然刘辩心中早已经定下了因外贼而灭内祸的计策,却还是不得不来这里做最后的挽救。

或者,这就是一个身为皇者所不得不去担负的责任吧。毕竟,刘辩所代表的,不紧紧是他刘家一家之事,他的背后,还有着不知千千万的百姓。

为了大汉王朝,为了天下百姓计,刘辩却还是要来争取一下,不过,在他听及到何进所说之话后,心中的愧疚却也稍微的减弱了许多。

“母舅啊母舅,这一切都不是我刘辩逼迫与你的!你现在行此祸国殃民之事,恐怕就是我刘辩有心,却也难以挽救你的性命了!”

暗中的轻叹了一口气,刘辩很是有些伤感与失落,毕竟……,他曾经答应过何皇后,要尽量的挽留何氏的血脉。

“为皇上效劳,为大汉皇朝效力,是臣等应尽之责,何来费心直说!”低声的闷哼了一声,何进面带沉色的说道。

看着何进这庄重的神情,刘辩心中暗自冷哼了一声,随即含笑向何进说道:“那大将军也不要太过劳累了。只是……,不知道到底在朝廷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居然会引起大将军如此郑重,要将全洛阳城内的官员尽数召集至此?”

听及到刘辩的询问,何进很是隐晦的向袁逢看了一眼,见袁逢还是那副平淡的神情,也只得向刘辩拱了拱手,沉声的说道:“陛下,今日上午之时,北方护乌恒校尉部传来消息,谈及今日北方拓跋鲜卑部落又有异动,鲜卑部黄金部落今日频繁召集各路鲜卑部落议事,有犯我强汉征兆。所以……,经过我与袁司空商议,特意将洛阳城之中的文武百官尽数召集至此,探讨领军出兵将帅人选!”

“哦!鲜卑部落又有异动了嘛?”微微的蹙起眉头,刘辩在思量片刻之后,凝声向何进问道:“不知道大将军与袁司空与群臣议事,可商议出了领军出征人选?”

“陛下,已经商议出来了。经过诸多朝臣的推荐,臣下等认为,凉州刺史董卓,为人深通谋略,行事谨慎、沉稳。该能适合此等国家大任!”稍微的迟疑了片刻之后,何进暗中紧咬牙关,沉声的向刘辩说道。

“董卓?”虽然心中早有定计,但刘辩骤然之间听闻到何进谈及到董卓之时,心中却还是忍不住暗暗心悸。而直至此事,刘辩却也才了解到何进与袁逢两人那阴险之心。

“大将军,朕对董卓此人也有错听闻。据说此人生性残暴、嗜杀成性。如果一旦派董卓挂帅,却未免会引得边疆动乱吧!”

心中微沉,刘辩皱着眉头向何进说道,言下之意,刘辩是非常不赞同让董卓领兵的。经过短暂的思量之后,刘辩早就已经清楚,何进与袁逢让董卓引兵平息边疆拓跋鲜卑叛乱是假,恐怕引董卓进京,凌压何太后与他,剿灭张让等十常侍才是真。

“陛下,对付番邦蛮夷,何必要行那仁义之举,正如陛下所说,董凉州(董卓。以官位称呼)平日是残暴了一些,却也能更有效的镇压边疆叛乱,还我大汉数十年安稳!”听及到刘辩之言,一直闭目养神的袁逢很突兀的睁开双眼,稍微的观察了刘辩片刻之后,沉声的说道。

“难道大将军与袁司空就没有其他人选吗?对于董卓,朕实在是有些放不下心来!”皱着眉头摇了摇头,刘辩缓声的说道:“朕听闻,大将军帐下河内太守张辽、张文远极善谋略,曾经在冀州剿灭黄巾叛乱之时,建立下了不世功勋,就是太傅大人,也对张文远多加赞赏。大将军、袁司空,不让派遣张文远领兵北出长城,镇压拓跋鲜卑叛乱如何?”

“张文远?”

何进一愣,随即转身向袁逢看去,在何进的心中,张辽却也是他的心腹之人,而且张辽在朝中根基不深,却又深通谋略,河内郡更是有为数不少的兵士。所以在听及了刘辩之言后,何进却也有些犹豫。

在何进想来,与其召集董卓这个外臣,还并不如召集张辽前来京畿洛阳协助平叛阉党祸乱,毕竟,在何进看来,张辽还是他的心腹之人。

而袁逢在感受到何进投来的疑惑之情的时候,低头思量了片刻,还是坚定的摇了摇头,在袁逢看来,张辽虽然是大将军何进的心腹,但毕竟张辽在冀州平叛黄巾贼之事,曾经在太傅卢植手下效劳数年。与卢植的很是有些干系,为了谋划之事能够有更大的把握,袁逢却还是在心中将引张辽进京之事否决了。

“陛下,张文远虽然深通谋略,却决断不足,而且张文远资历尚浅,在军中没有太高的威望,怕是很难能够在边疆震慑住那些蛮夷啊!”袁逢眼中闪烁过一抹精芒,微微的撇了何进一眼之后,很是平淡的说道。

感受到袁逢头来的目光,何进也没放下心中的犹豫,走上前来,沉声的对刘辩说道:“陛下,此事非董凉州不可为,请陛下准许!”

看着何进与袁逢两人表演的双簧,刘辩心中对两人更加的失望了起来,一股浓重的杀机,已经在刘辩的心神之中,悄然的开始蔓延开来!

“如果朕不同意呢?”紧促着双眉,眼中寒芒四射,刘辩冷声的说道:“朝中能征善战武将犹如凡尘星斗,难道大将军与袁司空就一定认为除了此人,朕的王朝里面,就没人能够担当大任不成?”

“陛下!非董凉州不可!董凉州出身北地荒凉之地,久经沙场,确实是担当此重任的首要人选!”

骤然听闻到刘辩如此坚决的否定之声,何进稍微的一愣,但随即就想到了刚才袁逢之言,此事关及到他的身家性命。容不得他有任何的后退了。

“哼……!”冷声的闷哼了一声,刘辩双目闪烁着森然的杀气,紧紧的盯视着何进,缓声的说道:“大将军,你难道没听清楚朕刚才的话嘛?朕不容许!”

刘辩的话音刚落,袁逢就豁然睁开了双眼,很是难以置信的看向刘辩,在袁逢看来,虽然刘辩年纪幼小,但为人心性阴沉,沉稳非常,平日不管是对待多么重大的事情,却也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愤怒来。而向现在这般,为了一件事情,就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直接和何进翻脸,却是绝对不应该出现的事情。

要知道,现在的刘辩虽然已经登基为帝,但手中权势却还太过弱小,如果没有何太后在背后支持与他,恐怕刘辩的圣旨都难以走出禁宫之地。而何进则不然,作为执掌朝廷大权多年的权臣,在朝廷内外拥有难以估量的势力,那盘根错节的人脉网络,就是袁逢,也不敢稍有懈怠。更为重要的是,刘辩此时还对何进多有依靠呢?

可是,就是在这般情况之下,刘辩却还是决绝的否定了何进与袁逢两人的定计,这却不得不让袁逢感到惊讶了。是刘辩对董卓十分的不喜,亦或者是刘辩已经知晓了几人所要谋划的事情?

想及至此,袁逢那数十年不曾变得的心神骤然一震,脸上已经有着掩饰不住的惊恐。在紧张的观察了刘辩片刻之后,袁逢暗暗吞了几口气之后,霍然回头,神情冰冷的向何进看去,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

感受到袁逢投来的冷然目光,何进也暗中一咬牙,毫不畏惧的看向刘辩,沉声的说道:“皇上,微臣执掌大将军印,有权在危机之时自主调动兵马,所以,请恕微臣不能从命!”

说罢,何进神情冷冽的一挥手间长袖,神情坚定无比,没有一丝在做商议的意思。

在这一刻,眼见刘辩与何进有要翻脸的意思,满正堂的朝臣瞬间神情变得怪异无比起来。所有的朝臣都很是清楚,刘辩能够登基为帝,全靠何进的一手支持,而何进又与刘辩有着血脉关及,虽然这种血脉关系,在大汉的至高皇权之下,被人们渐渐淡忘,或者应该说直接无视了,但存在的就是不可改变。有着这么多盘根错节的关系存在,两人却还会有如何行为。却也让所有的朝臣突然的感受到了一股阴云,已经在不只不觉间悄然的笼罩在了大汉王朝之上。

“好……!好好啊!”刘辩用手指着何进,已经再也压抑不住心中对何进的愤怒与失望了。在这一刻,刘辩已经彻底的对何进丧失了信心,何进这那里还是他刘辩的至亲母舅啊,为了权势地位,这何进是想要将他刘辩打造成傀儡啊。

如果说,今日对刘辩说出如此一番话来的,是袁逢而不是何进,那么刘辩还能有所理解,毕竟袁逢并没有何进与他的那一层血脉关系存在,如果刘辩一旦完全的执掌朝廷权势,必然会对他袁式一族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但何进却不同,。即使刘辩完全的执掌了朝廷权势,那么有着这层血脉关系存在,刘辩却也不会稍微的冷落了何进,虽然何进的权势会有暂时性的损失,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得大与失。

可是,就是这般明显的情况,何进却也愚蠢的没有看清楚,反而还正义凛然的站出来与他对抗,这已经不能说两人之间在有亲情存在了。在何进为了袁式与其余门阀势力的利益和刘辩对峙之后,两人的亲情已经就此中断,所剩下的,或许只是很纯粹的臣属关系了。还是一个野心勃勃要将他刘辩制造成傀儡皇上的大臣。

“母舅啊……!看来,我是无法在挽救你的命运了。罢了,罢了!既然我心中已经定下了计谋,却又为何要前来阻拦与你呢?是我太过犹豫了!”黯然的轻叹了一口气后,刘辩神情冷然的一扫正堂之中的群臣,愤然的挥了挥衣袖,就向着正堂之外走了出去。

而在刘辩即将走出正堂之时,刘辩突然停下了脚步,略带一丝恨意,一丝愤怒,一丝不甘与失望的说道:“既然大将军与袁司空已经心中早有决断,那么朕就不管了!你们决定吧!哼哼……!”

自大将军府邸走出,刘辩站在喧嚣的街市之上,神情很是有些怪异的沉思了起来。

“看来,历史的车轮还是不能轻易的撼动啊。也是我太过犹豫了一些。既然早已经定下了疏导之计,又何必要横加阻拦呢!也罢。如此一来,却也算对得起母后了!”黯然的轻叹了一声,刘辩将心中的那抹犹豫挥去,心中再一次的坚定起来。

“陛下,现在我们去那里?回宫吗?”刚刚见识了刘辩与何进、袁逢的一番激烈交锋。容姐也很是清楚此时的刘辩心中必定有些难受,在听及到刘辩那黯然的叹息声之后,容姐很是有些担忧的向刘辩询问道。

回头看着容姐那满是担忧的神情,刘辩心中微微一暖,轻笑着和声说道:“回宫吧!不过容姐你还要去找人将文若、公达两位先生请来。大将军与袁司空如此倒行逆施。朕虽然早有定计,却也该想些应变之策了!”

“奴婢遵命!”

容姐稍带沉重之色的点头轻应了一声,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在她的内心之中还是很清楚的。虽然她对人情世故还是有些应变之力,但对于谋算全局,千里之外而决胜负,却还很是有些距离。

“恩……!那回宫吧!”刘辩稍有有些恍惚的轻应了一声,也就不再多做停留,跃上宝马,向着皇宫疾驰而去。

一路无话,不一刻之后,刘辩与容姐两人就穿过青锁门,回到了嘉德殿内。

刚刚步入嘉德殿,刘辩就见到卢植、荀彧与荀攸几人已经在嘉德殿内了。而看几人那焦急的神情,显然也已经知晓了大将军府所发生的事情。

“太傅、文若、公达!你们已经来了。朕正准备让容姐去请你们过来呢!”稍微有些错愕的看着几人一眼,刘辩很是有些欣喜的说道。

“我的陛下,你现在还能笑的出来,朝中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老夫连杀人的心思都有了。可你却还有心思出宫闲游!”卢植眼见刘辩步入嘉德殿内。连忙走上前来,很是有些抱怨之气的唠叨了起来。

听及卢植的言辞,刘辩不禁有些无奈的向荀彧、荀攸两人看去,见两人神情也有焦急之色,也就已经知道,他这次出宫前往大将军府邸的事情,恐怕几人还一无所知呢。

“太傅大人。现在是危机之时,朕那里有心思去闲游啊。这次出宫,是去大将军府邸去看看情况!”无奈的耸了耸肩膀,刘辩一边走向龙床,一边缓声的说道。

“什么……,皇上你亲自去大将军府来?”卢植一惊,声音陡然之间提升了八度,疾声的询问起来。

“没错。朕是亲自去大将军府邸来。而且正巧碰上了他们密谈之时!”眼见卢植如此的惊讶,刘辩不得不确认了一句,随即却又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

“呃!”卢植睁着眼睛。很是有些错愕的看着刘辩,在连续吞了数口口水之后,卢植才很是有些无奈的说道:“看来老夫真的老了。居然如此经不起惊吓。”

刘辩含笑摇了摇头,对于卢植有如此神情,心中不仅没有一丝的不满,反而很是有些满意。毕竟,卢植能够如此的关心此事,却也能够说明了他对刘辩与大汉皇室的忠诚。如此忠臣良将,刘辩心中怜惜还来不仅,又怎么会对其有所不满呢?

“太傅大人正当壮年。朕还要多有依仗,何来年迈之说?况古之廉颇古稀之龄,尚且能够震慑诸国。而太傅大人又怎么可以自甘放弃呢?”面带沉色,刘辩很是有些庄重的向卢植说道。

“多谢陛下厚爱,是老臣糊涂了!”听及到刘辩如此之言,卢植悚然一惊,随即很是恭敬的向刘辩说道。

满意的看了眼卢植,刘辩转身向荀彧、荀攸两人看去。见两人神情焦急,也就含笑说道:“文若、公达,你们两人是朕的知交好友,心中有什么疑虑的话,就请直言相告吧!”

听及到刘辩的话,荀彧与荀攸两人对视了一眼,随即荀彧起身向刘辩问道:“不知道陛下前往大将军府,可探听到什么消息?”

“不错。事情确实没有出乎朕的意料,大将军与袁司空两人已经狗急跳墙,要展开行动了!”神情稍微有些沉重,刘辩紧促着双眉,很是有些无奈的说道。

“终于要开始了吗?”低声的自语了一声之后,荀彧双目骤然爆射出一道精芒,沉声向刘辩说道:“那陛下可知晓大将军与袁司空所要借用的外力是谁?如果大将军与袁司空没有依仗的话,恐怕陛下回来之时,也不会面带忧色!”

“文若观察的很细致,不错,这次大将军与袁司空的确实有所依仗,而这人正是是董卓、董凉州!”面带沉色的点了点头,刘辩稍微有些伤神的摇头轻叹了起来。

“董凉州,可是陛下一直让臣下留意之人?”荀彧一惊,随即想起来以前之时,刘辩曾经让他留意过的一些人物,而这个董卓,却正是刘辩千叮万嘱,要特别注意之人。

“正是这董卓!”沉声的确认了一句,刘辩很是有些嫉恨的说道:“大将军与袁司空倒行逆施,想将董卓招致京畿洛阳之地,恐怕最后谋事不成,反遭反噬。而我大汉皇朝,却也将就此没落。真是让朕恼怒!”

听及到刘辩如此略带杀意的话语,荀彧稍微的沉默了片刻之后,低声的说道:“陛下,董卓其人经过臣下的观察,其人颇有野心,更兼生于西北蛮荒之地,此人生性乖张、肆意枉为,而且还嗜杀成性!恐怕一旦董卓引兵入京,会造成京都大乱啊!”

第一百四十四章

“确实如此,不过此事却已经不能够在阻止了。大将军与袁司空为了他们的自身利益,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将董卓引进京都洛阳!现在……,或许该是考虑应对董卓进京的事情了!”刘辩赞同的点了点头,很是有些担忧的说道。

刘辩的话音刚刚落罢,荀彧就疾步上前,双眼紧紧的盯视着刘辩,缓声说到:“不知道陛下心中可有决断??”

“朕刚刚前去大将军府邸之时,曾经试图阻止大将军与袁司空的倒行逆施之举,最后虽然冒着和大将军翻脸的危险,却还是没有取得任何的效果!”刘辩并没有直接回应荀彧的问题,而是缓步走到殿门处,好似自语一般的说出了如此一番话来。

听着刘辩的话,荀彧几人不觉的对视了几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抹浓重的担忧之色。不过几人却也并没有上前询问与刘辩前往大将军府邸的具体情形,因为他们知道,既然刘辩能够说出如此话来,那么随后,也就将会讲出他心中的决断。

“现在的洛阳三辅之地,在不久之后,恐怕就将要伦为险恶之地。古之圣贤有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所以。朕想要携带文若、公达几位潜出洛阳,前往河内张辽处,以求暂时避过眼前危机。待得时机成熟,在谋划大事!”刘辩稍显失落的叹息了一声,随即转身向荀彧、荀攸几人看去,缓声说道:“不知文若、公达你们看如此可行?”

“陛下不可……!”刘辩的话音刚刚落地,荀彧就霍然起身,疾步走到刘辩身前,满是焦急的说道。

“恩?”低声的惊疑一声,刘辩很是不解荀彧为什么会如此的激动,但还是压下心中的疑惑,向荀彧说道:“文若认为不可行嘛?那可否说出你是如何想的!”

“陛下,虽然大将军与袁司空肆意妄为,企图染指朝廷皇权,但皇上你也不可以轻易出宫啊。皇者……,国之命脉,犹如远古部落之图腾也。只要皇上你身在洛阳重地,有着朝中忠义之士的支持,更有陛下很早以前就已经布置的安排,形势并不一定会险恶到那里去的!”荀彧神情焦急,连声述说,以图劝解与刘辩能够回心转意。

“文若此言虽然有理,但董卓其人太过残暴,如果一旦进京祸乱,恐怕……!”说道这里,刘辩却又不由的想到了历史之上的汉少帝。自董卓进京之后,汉少帝整日以泪洗面,行事也异常的谨慎小心,唯恐惹来董卓的不满,就是如此,但最后汉少帝的结局也凄惨至极,落得个被董卓废弃,随后遭人暗杀的凄惨命运。

“陛下,不管如何,陛下身为当朝九五至尊,却也不能只身潜出京畿三辅之地啊。这有关国之大义,不可不思量。而且……,此事虽说危机,却也并不是没有挽回的余地,陛下早就已经定下了引外贼而灭内祸之计,如若董卓进京,只要略施小计,却也未尝不会有所转机,达到逢凶化吉之处!”荀彧拜倒在地,连声苦劝与刘辩。

眼见到荀彧拜倒与刘辩身下,荀攸以及卢植两人在低头思量片刻之后,也相继拜倒在刘辩身前,连声苦劝起刘辩来。

“陛下请三思啊。皇者,国之威严所在,如果陛下真的在此危难之时弃满朝文武,全天下百姓而去,必然会有损我大汉皇朝威仪。恐怕那时,陛下要重振我大汉,再现中兴之势却也就千难万难了!”

“陛下。董卓进京虽然危机,但陛下早有定计,为了此时此刻,陛下与臣等谋划多年,千万不可在这至关重要之时毅然远去啊。那么先不说陛下这几年所谋划准备之事一朝而成画饼,就连自身的安危,大汉皇朝的基业,却也难以保全了!”

看着跪倒在自己身前的卢植与荀彧几人,刘辩不仅有些伤神,自从荀彧几人跟随他一来,一直尽心尽力,而刘辩也报知以诚相待,几人之间数年犹如至亲之人。像今日这般。荀彧几人一起拜倒在他身下,连声苦劝。这却也是第一次。

“太傅大人,文若、公达请起吧!是朕糊涂了!”神情稍微有些伤感的叹息了一声,刘辩抛弃了心中的犹豫,走到荀彧几人身前,挨个将几人扶起,缓声的说道。

“陛下,你决定了?真的不走了吗?”卢植刚刚被刘辩扶起,就迫不及待的向刘辩询问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