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生来是王侯-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恩……!确实如此,不过这也让朕更加的期待了起来!”赞同的点了点头,刘辩就穿过复道,来到了熙宁宫的宫门之前,远远的,就见到十数个苍老的身影正跪倒在熙宁宫外不断的哀求着。而在这些人的最前方,正是那个为祸朝廷数十年,常被灵帝称之为“父母”的张让、赵忠两人。
“还真是这些阉党!没想到他们也会有今天!”卢植面色阴沉的看着跪倒在熙宁宫外的张让几人,冷哼一声,很是不屑的说道。
“太傅执着了!”刘辩含笑摇了摇头,随即低声的说道:“虽然朕也不喜欢这些人,不过现在却不能不扶住他们一把啊!”
“殿下,难道你就不在考虑一下嘛?现在挽救张让等人,无异于养虎为患啊!”卢植在见到张让几人之后,一股滔天的恨意瞬间的就涌上心头,随即就再一次的想刘辩进言道。
“难道太傅还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协助与朕嘛?”刘辩面带不满的看着卢植,见其神情犹豫,几次张口之后,却也并没有说出什么来之后,才黯然的轻叹了一口气说道:“既然没有,那么太傅就不要在发出如此之言了!”
眼见到刘辩神情之中的不满,卢植也知道无法再过劝阻与他,只得退后一步,不再发出一言。而在这一刻之间,卢植那矍铄的精神,却好似突然的苍老了下去。
“太傅,这些都会过去的,只不过是暂时性的借助一下张让等人的力量而已!朕需要现在的朝廷维持在一个平衡的阶段!”刘辩面带庄重的看着卢植,稍微的犹豫之后,沉声的说道:“不过朕答应你,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诛杀了张让等人,他们对于我大汉朝廷所犯下的罪孽,朕可一时也没有忘记!”
“那老臣就代天下百姓叩谢皇上了!”听见了刘辩的保证,卢植的神情稍微的有些精神了起来。
“恩……!时间不等人,我们还是快些过去吧,如果让大将军的兵马先赶到这里,恐怕张让这些人也就没得活了!”刘辩满意的点了点头,就举步向着熙宁宫而去。
而在这时,一直在熙宁宫外苦求的张让几人也看到了刘辩的身影,只见张让几人在稍微的失神之后,就连滚带爬的跑到了刘辩的身前,哀求道:“皇上,你一定要救救我们啊,谋害大将军的只有蹇硕一人,不干我等的事情啊!”
看着跪倒在自己身前的张让、赵忠几人,刘辩在这一刻,却突然的感觉到有些荒诞。这还是那嚣张无比,操纵朝政数十年的十常吗?
“你等暂且在此地稍等片刻,朕这就去相见母后,一定保得你们周全!”刘辩眼中闪过一丝的冷意,但还是面带慈祥之色的对张让几人说道。
“皇上今日大恩!我等必当谨记!”张让几人一喜,随即连忙向着刘辩叩谢起来。
“你们也都起来吧,都是先皇的老臣了,朕怎么忍心看着你们就此丧命呢?”摇了摇头,刘辩也就不再去理会张让等人那感激涕零的拜谢之声,穿过人群,就走进了熙宁宫。
“皇儿刘辩,前来拜见母后!”
进入熙宁宫之后,刘辩见到暖阁的门一直在大开着,就已经知道此时的何太后恐怕也已经在左右为难,如果何太后真的要将张让几人拒之门外的话,恐怕此时早就已经命人将宫门关闭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是皇儿啊!刚刚登基就来母后这里,你还真的不让母后安亭啊!”伴随这声音,何太后面带愁容的走出了暖阁,神情怪异的看着刘辩。
“是刘辩不孝,让母后为难了!”刘辩面带惭愧之色,低声的说道。
“算了,本宫早就应当想到会有今日的,只是却没有想到会这么快!”何太后摆手打断了刘辩的话,稍微的犹豫了片刻之后,才低声的向刘辩问道:“那皇儿你想本宫如何去做?”
听见何太后的询问之声,刘辩就已经知道此行他的目标已经达成了。不过虽然达成了目标,刘辩却也稍微的有些伤感,自己亲自逼迫何太后在他与何进之中作出一个选择,虽然出于无奈,但却也让刘辩暗暗对何太后愧疚不已。
“母后,儿臣需要一个平衡、稳定的朝廷环境!”稍微的沉吟了片刻之后,刘辩还是坚定无比的说道,虽然在他的内心之中对逼迫何太后作出选择充满了愧疚,但身为皇者,刘辩却还是在瞬间就抛弃了心底的那丝犹豫。
满是萧索的轻叹了一口气,何太后长长了吸了一口气,才淡笑着说道:“母后知晓了,皇儿放心吧!”
何太后说罢,也就不再去伤感,而是面色一沉,转身对侍候在一侧的一位老年宫女说道:“你去将张让几人请进来吧!都是先皇的老臣,让他们一直在熙宁宫外哭诉,却也让人太过心凉了一些。”
宫女恭敬的答应了一声,就走出了熙宁宫,不一刻之后,就见到老年宫女携带这张让几人走了进来。
“太后娘娘,你要救救我等啊!”刚刚进入熙宁宫的张让几人,在见到刘辩与何太后都站在门外之时,就连忙的跪倒在何太后的身前,痛哭流涕的哭诉了起来。
“都给本宫起来,也不看看你们什么身份,如此哭哭啼啼的成什么体统?”何太后面带怒色的呵斥了张让几人一番,随即问道:“说吧,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居然连你等却也落得如此惨淡的下场!”
“太后娘娘,始初设谋陷害大将军者,只有赛硕一人,并不干臣等事。今大将军听袁绍之言,欲尽诛臣等,乞娘娘怜悯啊!”张让几人却也没有听从何太后之言,只是跪倒在何太后身前,不住的磕头认错,只是短短的一刹那,刘辩却也发现,在为数不少的十常侍额头之上,都已经流出了道道的鲜血。
何太后听了张让几人的哭诉,陷入了许久的沉默之中,最后,何太后满含深意的看了刘辩一眼,才沉声的说道:“你等不用担忧,本宫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必当会护佑你们周全!”
听到何太后的言语,张让几人一直不断叩首的动作却才停了下来,但还是对何太后与刘辩拜谢不已,十常侍几人很是清楚,如果今日没有刘辩前来熙宁宫为他们解围的话,恐怕何太后也不会大度的包容下他们。
“诸位公公,你们先进入暖阁之中暂时休息,剩下的事情还是有朕与母后来办理吧!”刘辩稍微无奈的摇了摇头,暗自嫉恨十常侍的变化无常,但还是含笑说道。
“谢皇上隆恩!”张让几人再次叩谢了刘辩与何太后之后,就急切的跑进了熙宁宫的暖阁之中,好似在此地多待一分钟,就会多着一分的危险一般。
眼见张让几人进入暖阁之中,刘辩才转身向何太后看去,何太后看出了刘辩的意思,又指了指刚才的那个老年宫女,沉声的说道:“你拿着我的懿旨前去寻找大将军,令大将军前来熙宁宫!”
看着何太后两次指使这老年宫女去办如此重大的事情,刘辩就已经知道这老年宫女显然是何太后的亲信心腹之人,而派这样的人去处理此事,刘辩也就放下了心来。
老年宫女出去不一刻之后,刘辩就听见在熙宁宫外传来一阵吵杂而整齐的脚步之声,很显然,这肯定是何进来了,而且还带来了为数不少的军队。
就在刘辩暗自恼怒何进在深宫之中肆意妄为的时候,何进已经跟随着老年宫女走进了熙宁宫,刚刚进入熙宁宫的何进突然见到刘辩也在此地,却是稍微的愣了愣神,之后就恢复了平常,淡淡的对着刘辩与何太后施了一礼,沉声的说道:“臣、大汉大将军、京都留守何进参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万岁。参见太后娘娘,远娘娘千岁、千千岁!”
“大将军不用多礼,这里也没有外人,只有皇儿与你我的心腹之人,我们还是用家里大称呼吧!”何皇后含笑点头,随即将周围的众人都打发了出去。
何进见何太后将众人都打发离去,而只留下他与刘辩两人,就已经知道何太后必将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去他相谈,在稍微的沉吟了片刻之后,何进皱着眉头向何太后问道:“不知道妹妹你找我前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居然要如此的慎重!“
何太后见何进已经改变了称呼,也就不再刻意的摆起那太后的架子,而是走上前去,沉声的说道:“听闻大哥要诛杀张让等人,不知可有此事?”
“不错,张让几人与蹇硕密谋,意图谋害与我!所以我想趁着皇上登基之时,将张让几人彻底的诛杀!”何进皱着眉头看了刘辩一眼,随即说道。
“大哥!我与你出身寒微,如果没有张让等人,又怎么能能享此富贵?现在蹇硕不仁,不过既然已经伏诛,而中常侍郭胜又与我等同乡,数次相助与我等。你又何必听信他人之言,想要尽数诛杀宦官呢?”何太后摇了摇头,满是不情愿的向何进说道。
“可是十常侍祸乱朝廷,如果现在不趁机将之铲除,恐怕以后会再次相害与你我啊!”满脸不愿的冷哼了一声,何进随即说道。
“大哥这就错了!在十常侍之中,虽然张让几人确实有些权势,但手中掌握军权的却只有赛硕一人,而现在赛硕已经伏诛,明日我在下旨让大哥参录尚书事。如此一来,张让等人又怎么能够危害与你我呢?”何太后满是不在意的轻笑了一声,随即一指刘辩,低声的说道:“况且……,你不知道此时是皇儿为帝吗?只要皇儿在位一日,整个天下又有谁能动得了你我呢?大哥太过担心了吧!”
第一百三十二章 也是糊涂人
“恩……,也是这个道理,那好吧!”何进稍微的犹豫了片刻之后,也就不再坚持要尽数诛杀十常侍。
看到何进已经答应了下来,刘辩在心底暗暗对何进失望的同时,却也悄然的放下了心来,虽然刘辩对何进那犹若挂断的性格很是失望,但这份优柔寡断用在刘辩身上,还是让刘辩很是欣喜的。
“母舅,既然你现在已经原谅了张让几人,还要不要我将张让几人叫出来,给你认个错呢?”刘辩缓步上前,满含调笑的说道。
何进看了眼刘辩,虽然心中对刘辩这稚子皇帝满不在乎,但表面之上却还是要恭敬不已的:“皇上,叫张让几人出来就免了,微臣还有很多朝政要处理,现在就的离开了!”
“恩……!那大将军慢走!”刘辩含笑点头轻应了一声。
何进听见刘辩的话,对着何太后施了一礼之后,转身就离开了熙宁宫。而何进刚刚走出熙宁宫,就见袁绍身披甲胄迎了上来,疾声追问何进道:“大将军,可有获得太后的容许诛杀十常侍?”
“本初,太后不容许,只容许我将蹇硕宗族老小尽数诛杀,而十常侍却被太后庇护了下来!”何进很是无奈的叹息了一声,随即说道。
“太后将十常侍庇护了下来?”袁绍一惊,随即陷入了沉思之中。不一刻之后,袁绍又道:“大将军,十常侍祸乱朝纲,谋害大将军之心不死,如果不斩草除根,恐怕以后必然会有丧失性命的危险啊!”
听见袁绍的进言,何进恼怒的闷哼了起来:“不是我不想斩草除根,实在是太后不容许,好了。本初不用多言!我意已决。“
袁绍见何进固执己见,也就愤愤的叹息了数声,就领着众多的士兵离去了。
翌日,何皇后亲临朝堂,赦封何进以大将军职参尚书事。其余诸多拥立刘辩登基的臣子也个个封赏,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之中,何进在大汉皇朝的势力也已经达到了顶点。
而伴随着何太后封赏何进,何氏一族在朝廷之中的权势也达到了极限,也正因为如此,却也惹来了董太后的不安。这一日,董太后派出亲信之人,悄然将张让几人找到了长乐宫之中。
“何进的妹妹,一开始是我抬举与他,所以才让她登上皇后高位,而现在她的孩儿刘辩即位登基为帝,在朝廷内外,尽皆都是他何氏一族的亲信子弟。权威日渐庞大,已经有不将我与二殿下放在眼里的架势!不知道张公公可有良策,助哀家摆脱此种困境?”董太后面带愁苦之色,很是担忧的向张让问道。
张让几人刚刚凭借刘辩与何太后的帮助摆脱了被诛杀的命运,不过却也因此在朝中的权势大加减损,很多重要部门的要职都已经换成了何进的亲信之人,所以一直一来,张让等人却都在寻求机会可以从掌权势,而董太后现在找上他们,却让张让几人既担忧的同时,更多的却是兴奋。
“娘娘,杂家倒是有一个良策,就是不知道娘娘是否满意?”张让与赵忠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浓浓的贪婪之色。在稍作犹豫之后,张让却还是忍不住的上前说道。
“张公公有何良策,就请直言相告!”董太后一喜,随即急声追问道。。
“娘娘,你明日可以亲自临朝垂帘听政。然后赦封二殿下为王爵,加封国舅董承为大官,以掌控朝中军权,在重用我等,如此一来,则娘娘的担忧就可以化解了!”张让上前一步,沉声的对董太后说道。
董太后听见张让的计策,稍微的沉吟之后就兴奋的抚掌而笑,随即面带笑意的对着张让几人说道:“如果公公之计可以帮助哀家度过眼前这个难关,哀家绝对不会忘记公公等人的!”
听见董太后的保证,张让几人笑了,虽然在此时此刻,张让几人还是对帮助与董太后很是担忧,但眼见权势丧失,张让这些掌控惯了权势的人又岂会甘心呢,所以虽然冒险了些,但张让等人还是决定要冒险协助一下董太后,如果能够从新掌控权势那么是一件幸事,如果不能,却只要在去相求与刘辩与何太后,想来刘辩等人却也不会眼见他们就此身死的。
次日早朝,刘辩刚刚端坐在龙椅之上,还没等他说话,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吵杂之声,而随即,就听见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外传了进来。
“哀家的好皇孙啊,你现在登基为帝了,怎么能不来拜见哀家呢,也不怕传出去破坏掉皇孙的好名声?”
听到这刺耳的声音,刘辩的眉头不由的皱了起来,但只不过很快,刘辩就恢复了平常色,扶膝而起,缓步向外迎了出去。很显然,在整个大汉皇朝之中能够直呼刘辩为皇孙的,也就只有董太后一人,虽然刘辩很是不喜董太后对待他的态度,但董太后的身份在那里放着,而大汉之时士族大夫更是颇为讲究仁义与孝顺,所以刘辩在稍微的犹豫之后,还是放下心中的不耐,含笑向着外面应了过去。
声音刚刚传入嘉德殿,还没等刘辩迎到殿外之时,董太后就已经携带着一众的随从太监、宫女走进了嘉德殿内。
看到面带得意之色的董太后,刘辩的嘴角悄然的勾起了一丝的冷笑,虽然他很是疑惑董太后为何会突然来到此地,但刘辩却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担心,现在的刘辩虽然已经登基为帝,但也只不过是个名分大义而已,朝廷之中的权势此时完全的掌控在何进、袁逢与十常侍等渺渺几人之手,而董太后出现在此地,必然也是要作出争夺权势之事,在这种情况下,董太后必然会和何进起冲突,而这,不也正是刘辩所希望看到的嘛?
“皇孙刘辩,拜见皇祖母!”刘辩退开一步,面带轻笑的说道。
董太后满是深意的看了刘辩一眼,淡淡的点头道:“皇上还是起身吧!你现在身份不同往日,哀家可不敢轻易的接受你的见礼!”
眼见董太后在众多朝臣面前讽刺与他,刘辩心底暗自恼怒不已,不过他此时很是清楚,现在还不是他可以任性妄为的时候:“哼……!如果不是为了董卓进京之时不让他太关注与我,今日我就要你好看!”
闷哼了一声,刘辩并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愠色,而是面带恭敬的对董太后说道:“皇祖母,因为孙儿刚刚登基,朝廷之中有颇多的事务等着孙儿去处理,所以一直没有时间去长乐宫之中拜见皇祖母,还请皇祖母原谅!”
董太后见刘辩在诸多朝臣面前对他如此的恭敬,也不好在对刘辩太过讥讽。所以董太后也并没有再过为难与刘辩,而是缓步走到龙椅之前,轻笑着看着嘉德殿内的众臣。
“诸位朝臣元老,皇儿遭天所妒,不幸英年早逝。但这祖宗所留下来到江山却也不能没人管理,而皇孙此时又年幼,所以哀家只好在必要之时干预朝政,想来诸位臣工不会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吧!”董太后面带悲愤之色,但说出来的话却让嘉德殿内的所有朝臣都瞬间就傻在了那里。
刘辩看着董太后那悲愤的神情,心底暗自冷笑不已,不过在内心深处,刘辩却也对董太后佩服不已,这董太后既想干预朝政,但又恐怕惹来朝臣的不满与阻挠,所以直接动起了感情路线,还顺带用满是警示的语气说上一句,诸位臣工不会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吧!有这么一句话在这放着,又有那个朝臣会冒着被人诟病的危险阻挠董太后呢?
“皇祖母说笑了!在座诸位朝臣都是我大忠臣良将,又岂会罔顾皇家恩典呢?”刘辩苦笑着替众臣分解了一句,随即淡笑着向董太后问道:“皇祖母今日前来嘉德殿肯定是有事情要皇孙处理吧!皇祖母请直言就好!”
董太后听见了刘辩的话,双目骤然一凝,暗自感叹刘辩这随机应变的能力!但还是对刘辩如此如此识趣很是满意:“皇孙说得不错,今日哀家前来确实有着一些事情要处理。”
听见董太后的话,刘辩笑了,一切事情都在按照他的计划在进行着,如果董太后真的要插足朝廷权势的话,那么也必然会引起何进的不满,如此一来,何进必然会与以董太后为首的一干朝臣争执,却也为刘辩暗中在朝廷之中发展自己的势力和影响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空间。
第一百三十三章
“既然皇祖母有事情要处理,不如直接说给孙儿,只要孙儿更够做到的,绝对会相助与皇祖母的!”轻笑一声,刘辩看着董太后低声说道。
“这就不用麻烦皇上了,还是哀家自己来吧!”董太后看了眼刘辩,轻笑着说道。
“既然如此,那么朕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刘辩含笑点头,将龙椅让给董太后,沉声的说道。
董太后满意的点头答应了一声,随即就缓步走到龙椅前,双目紧紧的盯视着嘉德殿内的朝臣,说道:“二殿下生性聪慧,有帝王威仪之象,所以哀家今日想赦封二殿下刘协为陈留王。不知诸位臣工元老意见如何?”
董太后的话刚刚落下,满嘉德殿内的朝臣脸色瞬间骤变。什么叫帝王威仪之象?有帝王威仪之象的自古以来只有九五至尊。而董太后在满朝众臣面前直言称赞刘协有帝王之象,那么是不是说董太后直到此时,还并没有承认刘辩的帝王之位呢?
而刘辩在听见了董太后的话之后,脸色也瞬间就阴沉了下来。虽然刘辩很早之前就已经知道董太后并不喜欢与他,但内心深处却也从来没有想过董太后居然会如此的不识时务,在满朝众臣面前为难与他。
不过虽然此时刘辩心中怒火中烧,但却还是并没有在脸面上表现出来。长长的呼吸了几口气之后,刘辩就神情平淡的看着董太后,好似董太后刚才所言和他并没有任何的关系一般。而对于嘉德殿内朝臣向他投来满是疑惑的眼光,刘辩也含笑装作如无其事。
“皇祖母,赦封皇弟之事其实并不用你亲自前来的。皇弟是朕至亲之人,朕岂会将他遗忘呢?只是这段时间太过繁忙,所以才耽搁了!”
含笑回应了一声,刘辩就恭敬的站在了那里。虽然他并不会在朝臣面前反驳与董太后,但主动权刘辩还是要争取一下的。最少,也不能容许董太后在嘉德殿内太过放肆。
“是吗?如此倒是哀家来的多余了!”董太后对刘辩如此沉着的神情很是有些惊讶,但还是含笑说道。
“怎么会呢?皇祖母前来看望朕,朕如何会嫌弃呢?”刘辩含笑摇了摇头,随即转身对一旁的掌印太监说道:“掌印太监,给朕传旨!”
骤然听见刘辩如此之言,嘉德殿内的朝臣瞬间一震,随即就见到少数如卢植、袁逢几个老狐狸已经面带轻笑的看着他了。很显然,几人已经知道了刘辩即将下来所要做的事情。
刘辩的话音刚落,董太后就愣在了那里,而还没在董太后反应过来的时候,侍立在刘辩身旁的一个年老太监就已经跪倒在了刘辩的身前,恭敬的说道:“请陛下下旨!”
“恩!”刘辩对这年老太监的机灵很是满意,赞赏的点了点头之后,沉声的说道:“皇弟刘协、生性聪慧,甚为朕躬,朕今日特封赏刘协为陈留王,食邑万户!等为父皇送葬完毕之时,即刻离宫前往属地!”
刘辩说道最后之时,神色已经变得极为的阴沉,而声音却在这片刻之间,已经悄然的阴冷无比了。
看到刘辩如此的行为,卢植与袁逢两人脸上的笑容更加的浓重了起来。虽然刚才董太后刚刚进入嘉德殿之时嚣张无比,但刘辩却在轻描淡写之下就已经将董太后那嚣张的气焰打压了下去,如果不是刘辩顾及董太后的身份的话,恐怕他今日连刘协的王位也不会给予与他,不过虽然如此,但刘辩却也成功的将将朝堂之上的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什么?皇上你要赶刘协出宫,不行……,哀家不容许!”董太后骤然一惊,好似被踩了尾巴的猫一般,丝毫不顾形象的大吼大叫了起来。
“皇祖母,根据我大汉族制,皇子封王之后都必须要远离京畿,前往封地上任的。虽然朕也不舍的皇弟如此幼小年龄就只身前往封地,但祖制不可违啊!”刘辩嘴角挂着一丝的冷笑,毫不退让的说道。
“那也不行,哀家已经老迈,身边只有刘协这一个皇孙陪伴,绝对不会容许刘协如此弱小年纪就出宫的,难道皇上就不怕天下人说你不孝嘛?”董太后面色狰狞,语带威胁的说道。
“皇祖母,你失态了!”刘辩淡淡的看了董太后一眼,随即说道:“再说,皇祖母你所言也有错误,在大汉皇朝之中,并不是只有皇弟一人是皇祖母的皇孙的,还有朕!既然皇弟前往封地,那么不是还有朕可以侍候在你身边的吗?”
听到刘辩这一番话,嘉德殿上的卢植茶点一跃而起,从那眼中毫不掩饰的欣赏之中可以看出,卢植对刘辩这番言辞还是破位的饿赞赏的。
而此时的董太后的脸色却已经变成了猪肝一般,那眼中毫不掩饰所透露出的怨恨光芒,使得嘉德殿内的所有朝臣都暗暗心惊不已。
“好……,真是哀家的好皇孙啊!哀家以前还真是走眼了,怎么没早就发现你的这份“孝心”呢?”董太后怨恨的看着刘辩,咬牙切齿的说道。
“皇祖母夸奖了,孝敬皇祖母是朕该做的!”淡淡的回应了一句,刘辩随即问道:“不知道皇祖母可还有其他的事情,如果没有,朕要上朝了!”
直到此时,董太后才瞬间的一惊,直到这时,她才发现在不只不觉间,自己的情绪已经被刘辩所操纵,而刘辩如此平淡的手段,却有不能让她挑出任何的毛病来。所以,只见董太后在稍微的犹豫了片刻之后,就轻笑着和对刘辩说道:“皇上日理万机,想来也劳累的很,不如哀家帮皇上找些帮手如何?”
眼见董太后并没有被自己所逼迫离去,反而更加放肆的要将手伸进朝政之中,刘辩不由的暗自冷笑了起来。不过刘辩却并不打算要阻止与董太后,相反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刘辩还想配合一下董太后的动作。
“皇祖母所言极是,朕刚刚登基为帝,有些朝政却还难以顺利入手,而现在我大汉朝廷天灾频发,人祸不断。朕正为这些事情犯愁呢,如果皇祖母有什么人才要推荐给朕的话,朕已经对其委以重任!”刘辩嘴角含笑,稍微有些玩味的问道。
对于刘辩这满含调侃的语气董太后并没有过多的在意,只要能够实现他的目的,董太后也就不打算去理会这些了,通过刚才与刘辩的那一番交锋,董太后早就已经见识了刘辩的手段,现在刘辩能够顺从他的意思,已经让董太后感觉到很是疑惑了。
“不知道皇上认为国舅董重如何?如果皇上容许的话,不如封赏董重为骠骑将军,帮助皇上处理朝政!”董太后满意的点头轻应了一声,沉声的说道。
听见了董太后的话,刘辩双目不自然的骤然一凝,心中对董太后的心意已经有所明白了过来。不过他此时却也并没有明确的拒绝与董太后,也没有给董太后任何的答复,而是轻笑这点了点头,随即含笑问道:“董国舅为人忠厚,朕还是很放心的,只是不知道皇祖母可还有其他优秀人选?”
董太后见刘辩并没有答应让董重为骠骑将军,而是很识趣的在此询问与他,董太后也并没有多想,反而沉声的说道:“十常侍张让、赵忠等人,数十年尽心尽力辅佐与先皇,对于朝廷各项政务更是深有了解,皇上何不重用与张让等人,如此一来,皇上却也好快些的接手朝政,并也有时间来看望皇祖母了不是?”
董太后的话音刚落,刚刚平静下来的嘉德殿又在一次的沸腾了起来。而在其中,已经有不少的人疾步走上前来,向刘辩进谏道。
“皇上,万万不可在启用十常侍啊!“
“皇上,十常侍祸乱朝纲,鱼肉百姓,更在朝廷之中勾结奸佞小人狼狈为奸,数次陷害与我朝中忠良,皇上万万不可在重用张让等人,以免寒了天下众人之心啊!”
“诸位爱卿暂且退下!”淡然的挥了挥手,刘辩并没有去理会群情激奋的朝臣,而是向袁逢看去,今日何进并没有来嘉德殿内上朝,而此时的袁逢,却也是嘉德殿内最有权势之人。
“袁司空,你是三朝老臣了,在这嘉德殿内,恐怕也没有人比你更有资历,不知道你的意见如何?”刘辩稍作沉吟之后,含笑问道。
听见刘辩询问,袁逢走上前一步,稍微的犹豫了片刻之后,沉声的说道:“老臣愚笨,并没有任何的意见,全凭陛下圣裁!”
刘辩满是深意的看了袁逢一眼,却也并没有说话,而是向太傅卢植看去,卢植身为刘辩的亲信心腹,而现在荀彧。荀攸两人的职位又不到能够上朝的资格,所以在这个时候,刘辩却也想听听卢植的看法。
“太傅!不知道你意下如何?”刘辩用手敲打着龙椅的把手,稍带玩味之色的向卢植问道。
卢植看了看刘辩的神情,很是沉默了片刻之后,才低声的说道:“老臣以为现在先皇刚刚归天,皇上不能太过冷漠了先皇帝的重臣,免得会引来朝中诸臣的担忧。这对于陛下管理朝政却是有着一定的危机的!”
卢植的话音刚刚落罢,就见到袁逢满脸不可相信的看向了卢植,对于卢植,朝中众臣还是有着一些的了解的。一直一来,卢植都不掺入党阀之争之中,而对于以张让。赵忠为首的十常侍,卢植更是深表厌恶,曾经数次进言与灵帝,要灵帝摆脱以十常侍为首的奸佞小人,而就是这么一个谦谦君子,却在此时为十常侍进言,这不能不让满朝的文武很是不解。
当然,在这满朝文武之中还是有着一些的聪慧之辈,卢植身为刘辩的帝师,更是在朝中身居太傅高位,可以说,卢植的一言一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