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生来是王侯-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焙位屎笤尥奶鞠⒘艘簧锲泻孟窈苁切耐矗馊昧醣缈戳瞬挥傻陌底云婀郑降资鞘裁囱奶鹜罚尤换崛煤位屎笳獍愕男奶邸

不过,看到何皇后的神情,刘辩刚才对何皇后的那一丝不满却也悄然的褪去。无论如何,他是生在皇家。皇家的险恶刘辩已经深有了解,何皇后虽然对他有所动作,但内心深处,还是很在意与他的。

刘辩轻笑着答应了何皇后的话,随即向何进看去,见其神情犹豫,好像有话要说。在稍微的犹豫了之后,刘辩就转身对何皇后说道;“母后,既然事情你已经全部有了安排,我就不打扰母后与母舅的谈话了。”

随即,刘辩也不待何皇后说话,又转身向何进看去,神情怪异的轻笑着说道:“母舅,听说西域都护府长史新近给母舅送来了几匹大宛汗血宝马。不知道母舅能不能够送我一匹啊?”

何进见刘辩看出了他的神情含义,也就爽朗的大笑道:“既然大殿下喜欢,不如明天到我府邸之中,我亲自为你挑选一匹如何?”

“如此,那就要狠狠的搜刮母舅一番了!”

刘辩淡笑着说道。随即就对何皇后与何进施了一礼,缓慢的离开了熙宁宫。

离开熙宁宫后的刘辩神色瞬间就阴冷了起来。虽然早就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但刘辩却也没有想到,何皇后居然会如此的固执,坚决要庇护十常侍等人,如果现在借助这次朝廷的大乱和灵帝对十常侍等人暂时的忌惮,何皇后与何进等人通力合作,刘辩相信,并不是没有机会彻底的铲除在朝廷作威作福的十常侍。

可是,事情往往不如人愿,就在这千载良机之时,何皇后居然会接纳下了十常侍等人,并用她在朝廷之中的影响力,将张让等人维护起来。如此养虎为患的行为,让刘辩既是无奈,又是担忧。

“殿下,刚刚公达先生让人传来消息。说是张辽已经到了京都洛阳,问殿下什么时候去接见一下他?



就在刘辩暗自恼怒的时候,容姐悄然的走到了刘辩的身侧,虽然看出了刘辩的恼怒,但还是咬着牙向刘辩说道。

“哦……!张文远居然这么快就到了?”刘辩一喜,随即潇洒的甩了甩衣袖,径直向着熙宁宫外走去,一边走着,刘辩一边沉声的说道“容姐,你速速去安排,明日我要去大将军府邸。这件事情母后已经答应了。而青锁门现在又不是卢师傅监管,所以出宫必然会有些麻烦。对了。在准备一份厚礼,我要送给张文远。”

容姐见刘辩的心情好起来,在开心之余,也不由得俏皮起来:“殿下,那你准备送给这个张文远什么东西呢?听公达先生说,这张辽是一个万人敌的猛将,要不殿下送给他一副披风吧,要不咋们府库里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拿的出手的,总不能送给他金银之物吧!”

听了容姐的话,刘辩豁然的想了起来,虽然在他的府邸之中,有着不少的何皇后与灵帝所赏赐之物,却还真的没有适合送给张辽这个武将的物件。而在历史之中,张辽是使用双刀的武将,可是成对的宝刀又世间难寻,这让刘辩很是为难。

毕竟是投身刘辩旗下的第一个武将,刘辩还是非常在乎这张辽的感想的。所以对赠送给张辽什么东西,可以赢得张辽的好感,刘辩可是要仔细的思量一二了。这可是关系到能否彻底收服张辽这个世间猛将的大问题。

第六十七章    血本

“这是个问题,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张辽虽然现在还是落魄之时,也并没有被人挖掘出他的才能。但毕竟是身怀绝技之人,总是有着一些傲气的。这点还是要多做考虑!”刘辩低声的自语着,浑然没有注意还在熙宁宫外,就皱着眉头来回焦急的度着步子。

眼见刘辩如此的焦虑,容姐悄然的一笑,随即轻笑着向刘辩说道:“殿下,奴婢倒是有个好主意,不知道殿下想不想听一下呢?”

“你有好主意,那还不速速说来。难道让殿下我打你屁股不成?”难得有良将投靠,刘辩的心情也不由得好了起来。居然和容姐开启了不大不小的玩笑。

“奴婢不敢!”容姐俏脸一红,轻启红唇道:“殿下,你明日不是要上大将军府邸吗?大将军是朝中武将之首,更是位列三公之上。想来他那里,肯定有着非常不错的武将所用之物,只是不知道,殿下能不能送大将军那里要的一两件,如此。也就将送给张辽的见面礼准备完全了!”

“不错,刚刚在母后的宫殿之中,我还和母舅说要去他府邸之中要的一匹西域汗血宝马呢。想不到,如此快居然就派上了用场!”刘辩抚掌而笑。随即欣喜的说道:“俗话说的好,宝马赠英雄。以汗血宝马在世间的名声,想来也配得上张辽了。而且武将爱马,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如果将汗血宝马赠送给张辽,对于我收服他想来也会更加容易一些!”

容姐轻盈盈的一笑,随即面带甜笑的站在刘辩身后,对于能够帮助刘辩,容姐还是很是开心的。毕竟随着刘辩势力的增长,现在能够用的上她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如果现在容姐不努力的话,恐怕在以后,她在刘辩心中的地位也将变的尴尬起来。

更何况,容姐的心中对刘辩还有着一丝别样的情感。只不过是,现在的刘辩并没有发现罢了。

“容姐,你这次又算立了一个大功。如果能够在明日收服张辽的话,那么我一定重重有赏!”

刘辩很是欣赏的看了容姐一眼,随即哈哈大笑这向着偏殿而去。

………………

在洛阳城城北,官员府邸的聚集之地,有着一处占地宽广至极的高大楼阁,这个楼阁,就是在洛阳京畿重地之中,最奢华堂皇的酒楼。望月阁。

望月阁处在洛阳城北的要地,谁也说不出这个楼阁的主人,但很多人却明白,能够来此地开店反而不会受到司隶校尉为难的,绝对都在朝廷之中有着深厚的背景。

也正因为如此,这望月阁也渐渐的成为了洛阳城中达官显贵,士族豪绅的聚集之地。而在其中,更是不时的可以看见朝中大员出入其中。也正因为如此,更是多了不少投机分子和江湖豪侠,使得此地更加的红火热闹。

而此时,在望月阁的顶楼雅间之中,一个身披残破长衫、面容刚毅,剑眉倒耸的少年壮汉正怡然自得的喝着上等的龙井茶水。而看其不时闪烁而过的冷芒,不难看出这绝对是着一个漠视生命,身怀绝技的了得汉子。

而这人,正是被荀攸在并州,千里迢迢请来的张辽,曹操曾经的五子良将。张文远。

张辽并没有等多久,就听见在望月阁的下方突然传来一阵吵杂的马蹄之声,而在马蹄过后,透过层层的木窗,张辽就见到一个尚未弱冠的少年携带着两个少年文士缓缓的走了上来。

对于这上来的三人,张辽的目光骤然的停留在了三人身前那尚未弱冠的少年身上。停留了不久之后,张辽的嘴角悄然的勾起了一丝饶有趣味的笑容。

而随即,当张辽的目光停留在少年所骑得那匹赤红马匹之上的时候,张辽的目光就已经再也不能挪动分毫。

“好马!简直是真正的千里驹。”张辽紧紧盯着马匹的眼中闪过一抹微不可查的嫉妒与羡慕,随即就见其神情恢复平淡,强自收回停留在汗血宝马之上的不舍目光,平淡的喝起了桌子之上的茶水来。

时间并没有过了多久,张辽就听见在楼阁之上传来一阵细密的脚步之声,而在其中,他更是听见那率先而上的少年脚步迅捷,好像有着非常重要的事情一般。

“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殿下!”张辽淡然的自语一声,随即就见到在雅间的入口出三个身影转了过来。

“公子!这里就应该是和张文远相邀的地方了。”三人其中的一个少年文士扫了一眼雅间敞开的房门,眼中闪过一丝的喜色,随即对身前的弱冠少年说道。

而这未及的弱冠少年,正是灵帝与何皇后所生的大汉朝嫡皇子,刘辩。而在刘辩身后那两个跟他一起所来的人,正是刘辩现在旗下最重要的两大谋主荀彧与荀攸两人。

刘辩在离开熙宁宫之后,第二日刚刚过早朝,刘辩就携带着容姐自青锁门而出,前去拜访大将军何进。而在于何进的详谈之中,刘辩也渐渐的了解了何进对朝中形势的担忧。或者应该说对十常侍存在的担忧。

在何进之处,刘辩也了解了何进主动找他前去的缘由,这一切,只因为被灵帝任命执掌剿灭黄巾之乱的领军中郎将卢植。在何进的言辞之中,刘辩知道,现在领军在外围剿黄巾贼的三大主将,皇甫嵩朱隽两人都是大将军何进的心腹,唯有卢植一人,因为身为刘辩的老师,而且其已经全心全意的投靠到刘辩的旗下,所以何进一直没有机会能够将手插到他的军队之中。而这,让何进在懊恼的同时也很是无奈。毕竟卢植有着刘辩师傅的身份在身,何进无论如何也不能对其施行陷害等阴险手段,可是不能掌握卢植手中的军权,何进又颇多担忧。

毕竟在这混乱的世界之中,掌握着军权才能够在朝中拥有最大的话语权,所以何进才会在熙宁宫之中对刘辩施以眼色,为了就是能够借助刘辩之手,借机掌控卢植手中的军权。

而刘辩在听了何进的意思之后,在心中冷笑的同时,还是佯装同意的当着何进的面给卢植写了一封信,书信之中极力的赞赏何进的忠君爱国。并叮嘱卢植全力的对何进的人手进行配合。在刘辩想来,卢植身为海内大儒,智谋之道应该非常的精通,那里会看不出刘辩书信之中的虚情假意来呢?

所以在何进府邸之中,刘辩极力配合何进,随后在离开之时,还不忘从何进的府库之中肆意的搜刮了很多的财物兵甲。更是在何进肉痛的神情之中。自何进的专用马场之中挑选了一匹汗血宝马。随后刘辩让容姐将其余诸多物件送回皇宫,而他自己则骑乘着汗血宝马携带着荀彧、荀攸两人,迫不急待的来到了望月阁。

第六十八章       皇子的威势

刘辩扫了雅间一眼,见张辽所在的雅间并没有关闭,不由的转头和荀彧两人淡笑了一声,心中也已经初步的了解到,张辽此时应该也迫不及待有着和他相见的心情。

“文若、公达。既然张辽将军早就已经到了,那么我们也别多做停留了。毕竟让将军多做等候,也有失待客之道不是嘛?”刘辩轻笑了一声,眼角斜着对荀攸使了个眼色。见荀攸两人都轻笑着点头应声之后,才满意的一笑。

荀彧摇了摇头,很是不解刘辩的心思,此时的张辽只不过是小小的一个郡吏,刘辩居然就如此的重视与他,就连此时张辽的嚣张怠慢之罪。刘辩也并没有怪罪与他。还要对两人施以眼色。要两人一会能够帮助他收服张辽。

“公子,那就请吧,想来现在张辽将军也已经有些等不及了!”荀攸快步上前一步,推开挡在几人身前的半扇房门,侧头对着刘辩挥手道。

刘辩淡然的点头轻应了一声,随即整束衣装,嘴角含笑的走了进去。

刚刚进入雅间,刘辩就豁然的感觉到两道冷芒停留在了他的身上,而刘辩顺着冷芒看去,见在雅间一侧的桌椅之处,正有一个神情疲惫,但却透露着一股彪悍之气的青年正端坐在那里。

“荀攸先生,难道这位就是?”张辽见刘辩几人进入,在也不能保持住那平常冷静的心情,也不敢在大咧咧的端坐在侧,毕竟他在所来之前,荀攸就已经将刘辩的身份透露与他,即使张辽再过自傲,却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对刘辩表示出一丝的轻视之心。相反的是,在神情与言语之中,透露着一丝丝的激动,一丝丝的恭敬。

眼见张辽的神情,刘辩满意的一笑,或许这正是三国两晋之时的社会风气所致,不论其人怀有多么惊天的才能,但对高高再上的皇权大义总是保持着一丝隐藏极深的恭敬。

荀攸轻笑着看了张辽一眼,随即关好雅间的房门,随即抬手一指面含笑容的刘辩,沉声向张辽介绍道:“张辽将军,这就是当今下大皇子。”

听见了荀攸的话,张辽豁然推金山、倒玉柱向刘辩半跪在地:“不知道殿下亲临,张辽有失远迎。还请殿下恕罪一二!”

刘辩与荀攸等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一丝的笑意,如果说张辽不知道刘辩亲至的话,刘辩是不会太过相信的。毕竟张辽身生性勇猛,耳聪目明。而三人所来之时的动静也并不小,张辽不知道三人过来是完全不可能的。

不过刘辩还是很清楚张辽的想法,虽然现在的张辽还是一个微末小吏。但他自身还是有着一些的傲气的。哪怕是现在准备投身到刘辩旗下,但也要小小的施展手段来抬高身价。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引起刘辩的重视。而在侧面,张辽还有着另一层的心思。虽然现在朝野内外都在盛传大皇子刘辩折节下交的事迹,但听说是一回事,亲眼见识又是另外一回事情,张辽对刘辩的这一丝怠慢,却也是张辽向见识一下刘辩是否有传言之中的宽旷胸怀。而这,也正是让张辽非常在意的一点,毕竟在以个心胸宽旷的殿下旗下,他那微末的出身才不会受到轻视,而在以后才能有更加好的发展。

而对于张辽这份小小的手段,刘辩不仅没有一丝的恼怒,反而心中对其的看法与重视不由的抬高了几分,能够禁得住诱惑,还设法观察与他的张辽,刘辩心中已经暗自感叹起来。

“这张辽不愧是正史之中曹操的五子良将。不仅能够抵抗的住投身我旗下的权势诱惑,还深有智谋。确实当得上良将之称啊!”

“张辽将军请起。将军日夜兼程,从并州新野来到这京畿洛阳之地。刘辩就已经深感欣喜了,那里还会怪罪与将军呢?”刘辩快步走上前一步,伸出手臂将半跪在地的张辽扶起。

而在这其中,刘辩很轻易的感觉到了张辽那结实的臂膀轻微的颤抖了一下。这是一个绝世武者所独有的身体自然反应。这让刘辩心中暗暗欣喜。确认此人确实是历史之上那绝代儒将张辽张文远无疑。

“殿下太过抬爱张辽了。张辽只不过是并州刺史丁原大人手下的一个微末小吏,那里敢承受的起将军这个称呼。如果殿下不嫌弃张辽出身微末,性子粗鲁的话,就直接称呼属下表字就可以的。可千万不能在称呼为将军二字啊!”张辽对刘辩的礼遇心情欣喜不已,但在一刻之后,还是面含苦笑的对刘辩说道。

刘辩淡然的摇了摇头,随即双目灼灼的盯视着张辽,沉声的说道:“我曾经听一个老将军说过如此一番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文远你身怀绝世武艺,在这个纷乱的朝廷之中正是你建功立业的大好机缘。而且……”

刘辩停顿了少许,随即玩味的看着张辽,见已经提起了他的兴趣之后,才沉声的说道:“而且,谁又说文远以后不会成为一名声名显赫的将军呢?亦或者是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张辽听了刘辩的话不由得一愣。他也是深具才智之人,那里还能听不明白,这是刘辩在隐晦的向他进行保证呢。不过,这个保证虽然隐晦了一些,却也让张辽那古井不波的心骤然的急速的跳动了起来。对于刘辩的身份,张辽很是清楚,作为大汉帝国最有可能的继承人,对于有着何皇后与大将军何进的支持。刘辩今日的保证。还是有着一定的可信度的。

更为主要的是,现在武者的地位还并没有在三国纷争之时那么崇高。大汉朝廷自从武帝之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士族子弟的地位就已经获得了最高的待遇,而相应的,武者的地位则一落千丈。早已经没有了秦朝之时那风光显赫的地位。现在更多的,武者都是作为士族门阀的附庸品存在,更和谈封侯拜相之说?

而张辽虽然早在来京都洛阳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可能会有大发展的机会。却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刘辩居然会给他许下如此沉重的保证。这已经足够让张辽心情激荡,有一种立刻要投身刘辩旗下的冲动了。

当然,其实刘辩今日所说出的这一番话,就是连荀彧与荀攸两人都没有想到,虽然两人早就已经看出了张辽在刘辩的心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却也从来就没有想过刘辩居然会许下如此沉重的诺言,这让两人在疑惑刘辩心中所想的同时,也对张辽投去了羡慕的神情。

第六十九章    辽归

“张壮士。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我家殿下虽然年幼,但身为嫡长子乃是最为正统的储君之选,在皇宫之中,有着皇后的支持,在朝廷之中更有着大将军的策应。殿下其人更是胸襟宽广、礼待我等臣子。还曾经拜的海内大儒卢植卢中郎将为师。如此明主错过岂不可惜?”荀彧扫了张辽一眼,见其神情还稍有犹豫,不由的想起了刘辩在雅间之外对他所使的眼色。随即就上前一步向张辽劝解道。

为主上分忧,这是一个谋臣所应该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而在这一点上,虽然荀彧很是嫉妒或者羡慕刘辩如此礼遇张辽,却也主动上前去替刘辩进言,为求收服张辽的的忠心。

“叔父所言不错。以殿下的身份,张壮士还犹豫什么呢?难道你想投身在一方刺史或者州郡身下。如此,那么岂不是埋没了将军的才能!更为重要的时,现在殿下虽然年幼,但这不也正是说明了殿下以后会有更加雄伟的发展?如此良机、请张辽将军不要多做犹豫了!”荀攸淡笑了一声,随即声音平和的也向张辽劝解道。

听见手下两大谋主的言辞,刘辩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神情专注的盯着张辽,眼中那抹欣赏与热切却没有一丝的掩饰。

而张辽此时的神情却急速的变化着,他很是清楚,荀彧与荀攸两人所言其实并没有一丝的错误,刘辩小小年纪,就能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度。那么等刘辩以后长大登基为帝之时,将更加的让人心惊。不过现在朝廷的情况危急无比。张辽也不想如此轻易的就投身在谁的旗下。这种明哲保身之道,张辽还是有所了解的。

不过,虽然张辽很是清楚现在朝廷的现状,但对大汉朝廷还是有着一些的自信的,更加上刘辩的保证与荀彧、荀攸两人的劝解,只见其只是稍微的犹豫了少许,就见到眼中悄然的闪现过一抹坚定的神情。随即张辽就在刘辩与荀彧几人期待的神情之中,缓缓的跪倒在刘辩的身前。沉声的说道。

“臣下张辽,愿为殿下效命!”

眼见张辽的动作,刘辩一直提起的心终于悄然的放了下来。扶膝而起,刘辩亲自将张辽扶起。随即沉声的说道:“文远请放心,今日你们真心相辅与我,如果日后我刘辩能够重现我大汉中兴,必然也不会辜负与你等。”

听着刘辩着满含真挚感情的话,荀彧等人瞬间感觉到一股热泪涌上眼眸。历史之上,有着多少贤臣武将,在辅助各自的殿下完成大业之时,被皇者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而这,也正是让很多深具才智之人,宁愿隐居荒野,也不愿出仕的重要原因。而今日刘辩的这一番保证,让荀彧、荀攸、张辽三人在深受感动的同时,也各自放下了心中的顾虑,心中暗暗打定注意,从此以后,尽心尽力的为刘辩效忠。

“殿下,张辽虽然不才,但为前驱,必死而后已……!”张辽抬起头,精芒四射的眼眸之中却有着一层薄薄的轻雾所笼罩。现在的张辽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微末小吏,却受到刘辩如此的礼遇,这份知遇之恩,又那里不能张辽誓死报答?

“文远不必多说。现在来看看我赠送给你的见面礼,随后我还有一件事情要托付与你,希望文远能够尽心尽力,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刘辩摆了摆手,打断了张辽下面的话,随即就亲自拉起张辽的虎臂向着雅间的窗门走去。

在走到窗门之时,刘辩抬手向望月阁楼下的大宛汗血宝马指去,沉声的向张辽问道:“文远,你是武将出身,可只知道那匹良驹的由来?”

张辽顺着刘辩的手指看去,见刘辩所指正是那让他动容的宝马。眼见此种情形,张辽那里还不知道,这匹让他羡慕不已的良驹,正是刘辩所要赠送给他的见面之礼。

“殿下,这匹宝马如果臣下没有看错的话,正是西域大宛所特有的宝马良驹。汗血宝马!这种宝马,臣下曾经早有所闻,汗血马这种战马的神骏,张辽一目可明。也曾经常听吕布将军说起,因此认识。”

张辽虽然现在心情非常的兴奋,他身为武将,那里又有不喜欢宝马良驹的道理。但现在身处在刘辩身侧,张辽还是强自压下心中的激动。对刘辩说道。

“吕布吗?可是世人所传言的大漠孤狼吕奉先?”

刘辩听了张辽的话,心中猛然的一跳,显然,他从来没有想到过三国时候的第一猛将此时居然就已经在并州刺史丁原旗下了。不过虽然刘辩心中很是忌惮吕布的战力,却也并没有想过要收服与他的心思,最少,在刘辩还没有活够以前,他是不敢有这种想法的。正如张飞所言,三姓家奴的吕布。虽然生性勇猛,有万人敌之力,但其人生性太过贪婪,更生具反骨。曾经认过两个义父,却都被他因为贪婪权势和美色而亲手谋杀。对于吕布其人,刘辩更想的是如何早早的将其除去。

“不错,世人所说的大漠孤狼正是吕将军!”张辽一愣,显然没有想到刘辩身在京都洛阳之地,居然也会知道吕布的名声。不过虽然心中疑惑,但张辽还是耐心的对刘辩解释道。

“恩……!”刘辩浑然不在意的的答应了一声,心中却有一道澎湃的杀意一闪而过,对于吕布,刘辩有着不下与曹操、刘备的忌惮。或者应该说是更加忌惮一些,这吕布纯粹是莽夫一个。而让人感叹的是,这样的莽夫却恰恰拥有着横行乱世的战力。如果说一个有着理智的人有着这份绝代的身手,刘辩或许还只是对其有所忌惮,却并不会升起杀机。不过这份战力拥有在莽夫的身上,那么刘辩却就要暗起杀心了。毕竟他也不敢保证,这莽夫一般的人物,以后会不会与他为难。如果一旦以后吕布走上了和他刘辩相左的道路,那么将会给他带来多大的麻烦,刘辩真的都无法估量。

不过此时的刘辩却也并没有表露出对吕布的杀意,毕竟他现在手下的实力还太过弱小,虽然能够给吕布造成一定的麻烦,却并没有把握可以将吕布一击致命。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以前,刘辩是绝对不会对其有所行动的,以免除掉吕布不成,反而引起吕布的仇视,那么就太过让人烦恼了些。

道歉,

因为最近事情比较忙,都是用了定时发布,也没时间仔细看。漏掉了六十三章,现在已经补上。歉然。

第七十章    计划

“文远所言不错,这匹良驹正是西域大宛所特有的汗血宝马。或许还应该称之为天马也不为过。先祖武帝之时,曾经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携带大军兵出函谷关。为的就是这汗血宝马。此马以出汗如血而得名。更有日行千里,也行八百的脚力。想来,以此马配文远。应该不会影响将军的名声的吧!”刘辩轻笑着说道,随即话语一转,沉声的说道:“文远,我希望,从此以后,你能够骑乘在这汗血宝马之上为我大汉朝廷建功立业。不要辜负了我对你的期望啊!”

“谢殿下厚爱。”张辽后退半步,双手抱拳沉声的说道。

“恩……!”刘辩淡淡的答应了一声,也没有再去相扶与张辽,毕竟现在的张辽已经真心的诚服与他,刘辩也不需要在去做那虚伪的动作。

“文远,按说,你刚刚来到京都洛阳,我应该让你在这繁华之地多休息一段时间,最少也该让你游历一番着数百年的古都之地。但现在朝廷的情况非常的危机,想来文远你应该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就不能让你多做歇息了!”刘辩黯然的轻叹了一口起,随即说道:“文远。可还记得刚才我曾经和你说道过,要有一个非常紧急的任务要交给你?”

“张辽记得!请殿下吩咐。”张辽神情一震,毕竟他刚刚投身到刘辩的旗下,即使刘辩对他再过礼遇,但到底张辽还是没有在刘辩的阵营之中建立功勋,即使有着刘辩的赏识,恐怕也还会有人对他有所不满,所以张辽也迫切的希望能够有机会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以此来堵住悠悠众口,更为主要的,张辽在听见了刘辩的保证之后,已经有些迫不及待起来。

刘辩满意的看了张辽一眼,随即用手一指侍立在其身侧的荀彧,轻声的对张辽说道:“这位是荀彧荀文若。文若有着经天纬地之才。更是深通谋略。在我这里,一直当作军师看待,现在就让文若给你讲解一下这次的任务吧!”

荀彧听见刘辩的话不由得一惊。虽然他此时已经投身到刘辩旗下很长时间,但却还是第一次听见自己在刘辩心中的地位,在这一刻。荀彧刚刚对刘辩重视张辽的疑惑与不满消失了。转而却是一种激动,即使是他那古井不波的心情,也被刘辩这简单的一句话冲击的激荡不已。

要知道,古代的文士地位虽然很高,但皇权确是整个天下凌驾与所有的存在,为了名与利,不知道有多少的文人士族投身在皇权之下,不仅是为了赢取到名与利,更为重要的是,能够获得皇者的赏识,也正因为如此,历史上才出现了数之不尽的。为了报答知遇之恩而舍生忘死的绝代人物。而这里,尤为著名的,或者就是被刘大耳朵儿欺骗去的诸葛武侯了。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知道传诵了多少个年代,即使是现代,也依然还有着数不尽的才人在为了这一句话在努力的奋斗。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荀彧在听见了刘辩的话时,才会如此的心绪不宁。刘辩那简单的一句话,在荀彧看来,不只是关及到他未来的前程地位,更加重要的是,一个皇者对他的赏识与赞赏,这才是让有着一丝傲气的他最为关注与激动的。

“文远,不知道今日朝廷之中所传扬的卢侍中揭发颍川叛乱之时你可有了解?”荀彧强自压下心中的激动,面含笑容的向张辽疑问道。

张辽面现沉思之色,对于卢植揭发颍川叛贼之事,张辽在刚来洛阳的时候就已经有所了解,只是此事在张辽看来有着一层的迷雾所笼罩。所以张辽一直不敢确定,现在听了荀彧的话,张辽在豁然知道,卢植揭发颍川叛乱之事,最大的可能,背后就有着刘辩的身影。也正因为如此,荀彧才会对他有这番询问之言。

“这个我到有所了解,听市井传闻。说是在颍川有一个名叫张角的贼酋以治病救人为幌子。要连接中常侍封谞谋反,被卢植卢侍中所偶然发现,并被卢侍中揭发,最后皇上派大将军捉拿查封了封谞与贼匪马元义等人。现在皇上更是下令,要派卢侍中与皇甫嵩、朱隽两位老将军率军去往颍川平乱。”张辽沉吟了少许,随即谨慎的说道。

荀彧等人赞赏的看了张辽一眼,对于张辽刚刚来到京都洛阳不过一日,就能在市井之中将朝廷近日的动向打听清楚很是欣赏。要知道,善于留意、观察周围所有事情的发展,却也是一个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