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生来是王侯-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生之兄乃是城中太守;自守城以来一直保着此地平安;何虑之有啊?”另外一中年人说到。
“哈哈哈哈;我料我兄不日之内必然来寻我;你门可信否?”于吉哈哈大笑。
于乐倒也不矫情;自己这兄弟就是着脾气;于是自己走了进来:”不错;于兄确实有求于弟;还望看在满城百姓深上不要推托啊。”
“大势所趋;非人力能及也。”于吉哈哈一笑:”兄长;何不开城投降啊?”
“倒也不是没有想过;只是如此开城投降;若是人家不纳;岂不是将人头送人交割。如此不战自败;岂不丢人?”
“哦?听兄长之意;似乎我城守军还有一战之力?”于吉的话似乎带这挖苦之意。
众人皆为自己安全着想;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太守于乐。
“敌人6万只众;我们1万;数量上无法比拟。但是若是发动民众;数量上的劣势就可扭转。而且我等守城;必然占尽优势;加之我们久居此地;占了地利;不能说毫无胜算。”
“那么依兄之言;胜算几成啊?”
“我…怎么都有一两成吧。”
“哈哈哈哈;我看兄长是一成胜算都没有啊。”于吉丝毫不给他面子。
“那依弟之言;我又为何毫无胜算?”于乐对于一成都没有之说很是不屑;就算在不济;一成胜算都没有;这让他无法接受。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例子不在少数;虽然他人少;但是说自己绝对会败;他还是不服气的。
“兄长;天子围城而攻;以势压人。如今军队恐怕毫无战心;如何能战啊?”
“可是…”
“如今汉室未亡;汝于弟不尽相同;汝是太守;乃是城主;也是臣子。如今外面的是天子;天子在外;你为人臣子的非但不想这如何尽忠;还想鼓噪百姓都当反贼么?”
“那当年的黄巾又如何讲得?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于乐也来了脾气。
“嘿嘿;兄长此言差矣。”于吉掐了掐指:“我近年来一直在此地不走,你知道是为何?”
“弟如今年岁不轻,当年一直传教,拥有教徒众多。不想为何会到了我这里,一直游手好闲的,若不是我知道你底细,又有谁能知道你竟然是一名道士。”
众人皆惊,纷纷侧目。
于吉哈哈大笑:“本来我一直在江东一带传道,帮人治病,散布救世吉言。但是当日我心头不安,掐指一算不利出行,否则必生祸端,可有血光之灾。又见这边有祥瑞降生,天降神诏,对我非常有利。我这些年不过是韬光养晦,我觉得我的个性始终有些不足。当年天空霹雳,晚上我就做了个梦,梦到真龙缠到天子身上,如今看来果真不错。要将我的道义发扬广大,必须借助他的力量。”
此言一出,顿时引的全场哗然。
“你就是当年那个很有名的于吉仙人?”一直与于吉混了好些年的一名中年人大为吃惊。
于吉也不说话,只是走了出去,将自己兄长与其他人都撂在了这。
于乐没有多说,知道这次必然有事,就如当年那般。
其实当年就是刘辩前身穿越来的那年,那年于吉本来一直在江东传道,但是就是那一晚,他做了个奇怪的梦。
其实梦境并不是他所言的,他是梦到有一个虚无飘渺的灵魂,他入侵了如今天子的身体。
原本这样的梦是非常荒唐的,但是却不由得他不信。刘辩这个最窝囊的太子竟然在董卓的魔爪下活了下来。这还不算,他派人入宫打探消息,却听说宫内太子刘辩性情大变,变的沉默寡言不说,还能说会道。这还不算,下面一系列的事情都让于吉感到瞠目结舌,这家伙竟然活了下来。
从那天之后,于吉果断放弃了一切,他心里实在不安。
之后听说何进死了,董卓倒了,吕布跑了,等等等等,最后的胜利者竟然都是刘辩。
于吉又生一梦,他梦到自己被江东的孙权父子杀死,越来越觉得不安。
确实,他得民心,君王之流会感到不满。
于吉想到了刘辩,一个还没威信的皇帝。
他于吉当年的威信足够,几乎威胁到皇权,如今看来,自己却是终于等到了。
“军无战心,他还是皇帝,如今是真的官逼民反,你逼百姓反抗皇帝,真是不该。”说话间于吉再次出现,这时候他已经换上了一件青色的道袍。
“原来你就是老神仙,我们有眼无珠,老神仙指条明路吧!”众人皆跪了下来。
“这个皇帝还是不错的,他如果刚到这里,直接以雷霆之势,可以将这小城抹杀。但是他却围而不攻,可见其宽厚仁德。”
“兄弟,那我如何退他?我怕我现在出城投降也有所不妥,一来皇帝会不允,二来其他势力会攻打我。此地四处受敌,我小小一城,怕是经受不住。待皇帝一朝归去,我这满城百姓如何收场?”
于吉的兄长也已近80,一直在这做太守,如今年老,身子却依旧硬朗。
“兄长不必担心,我只身一人,便可退那6万大军,还能保你城内无事。”
“如此甚好。”于乐也不是不知道其兄弟之能,自己一直隐瞒不说,其他人不知,他却是知道的。
于吉有夺天地造化之功,神鬼莫测之术,识人之准,世间罕有。当初他到这里,却忽然成了一破戒声色之徒,本就觉得有些荒谬。要知道以前于吉是滴酒不沾,而且只吃素的。
如今看来,这完全是在掩饰,掩饰掉自己的身份。
大家都知道他叫于吉,也知道是自己的弟弟,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老神仙于吉的名号,也更想不到忽然销声匿迹的老神仙竟然一直在自己身边。
不久,刘辩在中军帐中接到了卫兵传报:“报!皇上,敌军城内走出一人,现以来到帐外,说是有要事相求。”
“哦?何人如此胆大?”刘辩倒是觉得好奇。
“此人自称于吉。”
“于吉?”刘辩在脑海中疯狂的搜索着这个名字的主人,忽然一段恐怖的景象出现在自己面前。
记得三国历史是这么说的,孙策杀死了于吉,于吉诅咒了孙策,孙策最后身死。
难道是历史上那个于吉?!
想到这里,他不由的觉得寒心。
就是那个于吉么?
刘辩心中的疑惑不解,他决定要好好见一下这位被称为老神仙的家伙,而且自己不管别的,一定会很谦卑,他可不想冤死,不管是真还是假。
于吉跟着张辽,一直步行来到了刘辩帐中。
刘辩倒也不含糊,马上起身迎接:“原来是老神仙,久仰久仰,不曾远迎,还望不要见怪。”
众人都呆了一下,于吉也是眉头一皱。
虽然不知道刘辩是从哪里得知自己名号的,但是这些话说在他嘴中实在是有些不合时宜。
第二百六十八章 于吉
想当初于吉隐退之时他刘辩不过就是一黄毛小儿,如何能知道自己的事,多半是瞎诌的。不过他也不点破,眼皮一抬,也不行礼,直接就开口了:“天子,皇上,你觉得哪个比较适合于你?”
“有意思,你就是于吉?”刘辩阻止了正要发怒的张辽,饶有兴致的看着于吉。
“我是来见皇上的,听说皇上丢了传国玉玺,不过似乎这个并不影响你的血脉。”
“这倒也是,不过毕竟是名正言不顺了,自古以来传国玉玺所有者才是王权掌控之人,我想你应该知道。”
于吉笑笑:“皇上年纪轻轻,我老头子说话多有冒犯,又对皇上不敬。纵然皇上如今不在京城,却如何一点都不见生气?”
刘辩眯着眼睛,看来这小老儿在试探自己。
中国大陆文化悠长,真的有那么几个牛人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于吉真的会那种妖术,那么自己是绝对不能得罪的。
自己的命之有一条,自然要小心对待。权利在大,金钱在多,终究只是一条小命罢了,没了命,什么都无法享受到的了。
刘辩的心思于吉自然不可能猜透,不过刘辩自然也无法猜到于吉在想什么。
单凭老头敢只身来见自己,他就知道肯定是有事找自己,而且这事还一定和自己有关。
貌似是一句废话,找自己当然是和自己有关的事了。
但是如何个有关法?必然还得和于吉有关,不然两人素未谋面,他找自己干吗来了。
“你找我何事,说吧。”刘辩倒也不客气:“张将军,给老先生看座。”
这么一来于吉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急忙撩起袖子行了一礼,虽然和跪拜之礼相差何止千万,却比起之前好了很多。
刘辩看过很多书,自然知道,历史上那些牛比哄哄的家伙都有怪脾气,都得以礼待之,怠慢不得。
自己想当明君,大君,自然得如此做。之前几次礼贤下士,已经让他吃够了好处,几大谋事几乎都是用这招骗来的,可谓是一招鲜吃遍天。
但是其实这说来简单,却并不容易。
或许是这个王侯的身子里原本的灵魂只是一个普通人,没了那骨子里的傲气,不会觉得这事什么大不了的事。
很多人,从小开始受的教育就不一样。比如袁术袁绍,从小受到的教育,在他们认为,其他人都是要低自己一等,就如同自家养的猪狗一般,是家奴,是畜生。
你会对你家的狗客气礼貌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皇上,你这是准备去找吕布陈宫再做图谋吧?”一句话,直插要害。
刘辩感觉这小老儿直接一刀插到了自己的心上,偏偏他又是那么一副仙风道骨,让人不得不怀疑这家伙在20世纪会不会是天生一个做保险推销的料。
于吉如果自己没记错,那应该是太平经的作者。
那部太平经又称太平青领书,是一本奇书,这足够证明这个家伙不简单了。
“是又如何?”刘辩觉得和聪明人没什么好耍的,因此不做隐瞒。
“嘿嘿,难得皇上如此坦诚,那我也不隐瞒了,不过么…”于吉浑身傲气十足,眯着眼睛扫了一眼周围的将士:“皇上,可否借一步说话?”
肯说这样的话就等于他是向自己妥协了,刘辩自然不会不领情,要这样的奇人低头实在是件异常艰难的事,如此这般,已经不错了。
“不用借一步说话,先生如此高才,我叫他们退下便是。”说完挥了挥手,没人有迟疑,都退了下去,包括张辽。
于吉看了点了点头:“恩,果然是英雄出少年,看皇上年纪轻轻,说话却如此有威严,臣子竟无一人质疑,当真是一言九鼎了。”
“让老神仙见笑了,不知道老神仙今日前来所为何事,总不可能是找我来谈风月的吧?”
“哈哈哈哈!好!我等了你十多年,总算是不负我之所望。”
刘辩心说,老子要你望么?不过当然他是不可能说出来的,他可不信于吉能神到猜到自己想什么。
“皇上英明,先受草民一拜。”说完于吉竟然跪在地上,要给刘辩磕头。
刘辩当然不会阻止,但是这样的家伙竟然朝自己磕头,定然图谋不小。因此他只是冷冷的看着,没有表示。
磕完了头,于吉自己起身坐好,依旧保持着高傲:“皇上,老道乃出家之人,修身养性,原本就是以救济苍生为念,一直行善好施,不曾有过嬗越之举。只可惜皇上在位几年,天下虽然暗潮涌动,却没显在明面上。因此不少百姓得以继续维持生计,灾民也少了许多。老道原本一直在江东布施,也有道徒三千于众。可惜十来年前,忽然做了一个怪梦,梦到皇上天龙附身…”之后的话基本都是敷衍的话了,但是刘辩却怎么都听不进去了。
这老道显然知道些什么,天龙附身?那是自己穿越了呀。
冷汗从他的额头上滴了下来,为了掩饰内心不安,刘辩从地上爬了起来,转过身去,似乎是摸了摸额头在思考问题,实则是在擦汗。
“看来先生果然是高才啊,怪不得人称老神仙。没错,以前我少年无知,不知自己身处险境。多年前一夜,风雨交夹,我梦得先皇托梦,祖宗转生,帮我开启灵智,保我不死。如此看来,你确实有些门道。说吧,你想要我怎么与你合作?”
“合作?”于吉嘴角抽了一抽,先不说这个字眼,光是一位天子说的出合作两字,就让他感觉到有些惊奇了。
“也可以这么说,皇上非说合作的话。不过对我而言,却是行便。对皇上而言,却是天下。”
“哦?”刘辩丝毫不怀疑这种人说话的根据,一般而言,没有什么可行信的东西,他们是不敢乱言的。
“皇上感觉如何?”
“我信你,没有三分三,岂敢上梁山。”刘辩点了点头。
“梁山?”于吉倒是听的一头雾水:“是地名么?”
“哦…算是吧。”刘辩一时口误,想想也不解释了,难道说老子是几千年后来的?
“皇上对现在的皇城如何看待?”于吉问到。
“如今袁术大军入主,又加之兼得40万大军,全部都集中在那,想来动不得。并且不光如此,洛阳防御坚强,非数倍兵力而不得破。”
于吉点了点头:“皇上,如果我帮你赶出那40万大军,你看如何?”
“你帮我?”刘辩皱起了眉头:“你哪来的军队?难道我借给你?”
“皇上,无需你借一兵一卒。”
“我看这城内也不过数万士兵,你难道有十万教徒?”刘辩依旧不明。
“教徒不多,还是有些的。不过他们都散布在各地救治百姓,无法招来。”
“那你…”
“皇上不用管,若是事成,老朽想问皇上讨份差事做,皇上意下如何?”
刘辩心说,还有这等好事,当下点头道:“如此甚好。”
发现自己似乎有些失态了,刘辩咳嗽两声,倒是引来于吉笑声。
“不知道你所要何官?”刘辩说实在的,貌似没什么好官了。
“西域各国都有宗教信仰,虽然不成大气,不如我道教昌盛,却也与皇权相得益彰。”
“你是想当国师?”刘辩一惊。
“皇上英明!”
“国师啊…”刘辩似乎有些为难:“道教昌盛的话,或许…或许是个好现象,不过。”
刘辩忽然想到,一般而言,一个王朝,不光需要王权的支持,人民的精神也需要满足。
自己不是那种能做英雄的人,无论是武力还是智商,所以,国家需要一个信仰,一个英雄一般的传奇人物。
于吉身上充满了神秘的东西,反正自己又不伤什么东西,答应就答应了。若是这小老儿真有如此通天之能,想来做国师也配的上,那还是应该算帮助自己的。
于吉既然能写出太平青领那种书,加上自己对其的认识,应该不是一个想做皇帝的野心家吧。这家伙或许就是想留名后世的,这样的枪,自己干吗不使。
“既然如此,那就有劳国师大人了。”刘辩直接改口了:“我想国师大人功成归来的一天,就是见证奇迹开始的时刻。”
“奇迹开始的时刻…嘿嘿,皇上真是有意思的一人,老朽活了这么久了,都不曾听见有人这么自嘲的。特别是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更加不会,不过这事情,根本不是奇迹。若是没有把握,我也不会去做,不过对于皇上而言,或许真的会有奇迹。”
刘辩嘴角一勾:“若是你真有如此之能,我自然能有奇迹给你。”
虽然是一句空话,但是平白占回一城,不是奇迹是什么?
于吉依旧很有风度,回了一礼之后说道:“皇上,老朽本不是红尘中人,念及苍生,并非为了名利。国师一职虽然是臣子之列,但是我却很感激皇上以礼待我,并不生气。如此的话,老朽日后若是有能帮到皇上的,自当尽力。”
“你去吧,若是日后你的道义发展壮大,我希望为我所用。”
于吉浑身一颤,便退了下去。
刘辩没想到自己简单一言就会让这老狐狸失态,仔细想想,他忽然想到了重点。
于吉此人没别的本事,宣扬道义,治病救人,必然会引的无数百姓追捧。这样的人,是一把双刃剑。
你用的好了,他可以帮你拉拢人心,百姓皆会朝着你。
若是用不好,他要反你,因为深入民心,比农民暴乱更加可怕。
如此推断,于吉必然是用自己的能力,去影响一些人,从内部开始腐化袁术的势力根基。
若是百姓皆反,想来袁术纵然能当皇帝,也是个暴君。
是暴君的话,到时候自己振臂一呼,那才是一呼百应。
等到天下响应,里应外合,自己几乎都不用出兵,吓都把袁术吓死了。
“果然妙极!”刘辩正拍手叫绝之时,其他人走了进来。
“皇上,究竟这于吉是何许人也,皇上对他如此客气?”张辽不解。
“昔日有名为于吉之人,被百姓称为老神仙,正是此人。”
张辽依旧不明:“一个老道而已,何必如此?”
刘辩笑笑:“张将军有所不知,此人有书著为太平青领书,乃是神作也。”
张辽等人皆迷惑起来,这样的人就算是个学士,至于这么礼让么?
刘辩接着说道:“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
刘辩这些自然是根据后世记载的东西,但是张辽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齐声佩服刘辩多才,心思如此细腻。
没想到身在深宫,天下名士这皇帝全都知道,想来他们倒觉得自己惭愧起来。
想想也是,刘辩用人,但凡用的,无一不是奇才。从荀家叔侄,到陈宫。从小将,到吕布,非大才不用也。认人之明,之准,世间罕有。甚至张辽虽然觉得自己无法与他们相比,但是能被刘辩所用,依旧是一种证明。
“原来皇上是为了日后江东之便。”张泉这时候走了进来,带着貂禅,两女现在竟然相处融洽,就好象真的姐妹一般。
“算是吧。”刘辩自然知道利害,不可能说于吉答应帮他去搞洛阳的。
待众人出帐,刘辩身边只剩下貂禅和张泉了。
刘辩面前扑了一张羊皮纸,上面是地图。
想来那于吉应该是在吴郡、会稽一带为人治病,为何忽然会跑到这小城来?
还有于吉暗指的所谓天龙俯体,是最让刘辩担心的。
若是真被于吉知道自己是穿越而来并非原本皇帝,自己就等于有一个天大的把柄被人抓在手中,并且自己的秘密也可能暴光。
所以对于吉,刘辩尽量满足于他,减少接触,免得露出什么来。
刘辩思索不到于吉真正的目的;想想也就罢了。
第二日;此地城主于乐宣布开城投降;向皇帝敞开城门。
刘辩只是象征性的补充了一下粮食储备;以便自己军队远征之需;并未派一兵一卒入城。
刘辩此举;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好评。虽然此地人少;但是却依旧如风一般的传了开来。
仁君美名自古君王都好求;刘辩也不例外。之前徐州事变;陈宫为刘辩屠杀满城百姓;包揽罪名。之后在假意被自己感动;重新回归;就是怕刘辩得个暴君只名。
当初的情况;徐州百姓民心所向;都帮这陶谦;不屠城;根本就拿不下徐州。如今自己忽然得了个美名;想也不用想;于乐于吉定然在背后施力。
刘辩在城外三里扎营;距离非常之近;方便往来取给。
但是如此做也有一坏处;万一城内有变;要进攻自己;一定会给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眼下最要紧的是补充军需;顺便让士兵休养生息。至于着城内士兵;一万而已;除非他们拼这性命不要;不然不会前来送死。
自己于此地百姓秋毫无犯;只是从城中太守处征了半仓粮食;因为自己部队众多;确实需要消耗。
这对百姓而言基本每有影响;对城内士兵影响也不大。在无仇恨的情况下;拼了自己姓名不要也要让刘辩出点乱子;很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
在大军修养之时;刘辩依旧派出心腹;也就是之前带出来的几名内侍。
张幺儿本来想留在宫中做个内应;但是当初想到袁术势大自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打会去;因此将他门带了出来。
将他门纷纷派往各地求援;此时他身边就剩下幺儿一人了。
“幺儿;你过来。”刘辩招呼到。
“皇上;奴才在。”
“幺儿;你跟在朕的身边也有些年头了;虽然平日里我不问你;其实我知道有些事情你比我看的透。”
“皇上;奴才不敢;奴才只知道侍奉好皇上;就是奴才莫大的恩德了。”
”你说吧;朕不怪你。”
“既然皇上有命;只是奴才不知道皇上所问何事?”张幺儿问到。
“你说我这皇帝;究竟还能做多久?我要听实话;我不怪罪与你。”刘辩的面色不怎么阴沉;看起来却有几分倦意。
“本来我门做奴才的不应该多嘴的;但是奴才的姓名是皇上救会来的;皇上既然执意要奴才说实话;奴才就斗胆说上几句。”
“哦?你说来听听。”刘辩指了指侧面位置:”去那里说。”
那位置原本是那些将军官员的;如今让他一奴才坐在那;真是让张幺儿有些感动。
“皇上;您对奴才实在太好了;奴才不坐;奴才站这回话。”
“让你去你就去;在朕心中;而今之人仅张辽张将军能于你比拟;其他人;嘿嘿。”刘辩笑了笑:”尔可记得当初否?”
这话貂蝉懂一点;张泉则完全不懂。
其实刘辩是在说自己以前;那最危险的日子里;现在的所谓这些官员全部都是墙头草;风往哪吹往哪倒。
想当初刘辩对付董卓之时;还有吕布在内;王允是准备让貂蝉设下美人计;再离间计等一系列连环计;用来对付董卓。刘辩在董卓心中的地位貂蝉是了解一些的。若是靠现在这帮臣子;刘辩早死了一万次了。
如今刘辩深边能人极多;张幺儿不文不武;不过是一太监;却如此被刘辩看重;也是有其道理的。
当初的刘辩;身边无人;张幺儿也是一张重要的棋子。作为刘辩第一批死忠的人而言;他确实有着资格来所这话。
“皇上;奴才觉得;皇上毕竟是正牌名君。若是皇上肯的话;可下诏书;趁着如今危难;求全过有为之士前来投靠。”
“这个我不是没想过;你的依据是什么?六辩问到。
“皇上;不瞒您说;当年我家乡好多人都想参军的;而且乡下人不懂;只知道根这正牌的天子肯定没错。皇上若是到一地便招纳人才;等安定下来在挑选一下;想必必有收获。”
刘辩忽然笑了;吓的张幺儿以为说错了话跪到在地。
“皇上;您别吓唬幺儿了;你先退下吧。”张泉笑笑;把张幺儿唤了下去。
“原来我一直是当局者迷啊?”刘辩无奈的摇了摇头。
自己是皇帝;正牌的天子;还记得当初想算计关羽张飞。
关羽张飞都是想从军的;可惜被刘备抢先一步。
没错自己是有作弊的资本;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自己目光狭隘;只看的到关羽张飞之流。
想想中华大地物广人多;自己为何一定要照这历史去比对人物。像关羽张飞这样想参军有不得志;想报效天子无门之人又岂会少了?
“看起来我要大干一番了。”刘辩觉得此时自己才豁然开朗。
“皇上;不早了;早些歇息吧;别上了龙体。”张泉跟了刘辩之后;渐渐的开始变的温柔起来;也知道关心人了。
“其实我还不是和别人一样;什么龙体;不就是身子罢了。那些士兵都吃的起苦;半夜还要站哨。相比之下;我又算的了什么呢?”
“皇上~”貂蝉也觉得六辩过于谦让了。
“你们无人之时还是叫我夫君吧。”刘辩笑笑。
“恩;我是需要好好休息了;明天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干。”
“皇上;不如今夜我们就住到城里去吧;城主大人要我告诉您;您不住城内;满城百姓对他很是不满;认为天子嫌弃宵城贫穷。”张泉说到。
“既然如此;我们进城;今天夜里;我要你门两个一起侍寝~”
两女脸红走开;刘辩却哈哈大笑。
刘辩到了城中;已经是月挂当空;满天星斗之时。因为刘辩的到来;虽然已是晚上;但是民众却都来到街上;纷纷开始庆祝起来。
宵城如此小城;从未有过大官前来;皇帝;更是不谈。
此地出粮不多;黄土贫瘠;并无强产。加只地稀人少;除了民风强悍之外;并无他长。
如今正牌的天子竟然移驾前来;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于乐将满城官员皆请到场;不惜铺张浪费;也要开一个盛大的迎接大会。
看到这场景;刘辩更加确定了心中所想之事。
第二百六十九章 老臣子
刘辩坐着主位;身边两人是貂蝉与张泉。
张泉貂蝉不但体面;大方得体;最重要的是张泉很是厉害;一般蟊贼想要伤到刘辩还需经过张泉这道关卡。
这还不算;在边上靠主位最近的;左边那排第一个是张辽;右边的是城主太守于乐。大小官员依照官衔等级依次入座;刘辩也接受个人朝拜。
“对了与太守;朕有一事想与你去做。”酒过三巡;刘辩觉得差不多了;把明日日想做的事准备和他说了。
“皇上但请吩咐。”
“恩;你也知道;朕此次出行;实在是迫不得已。如今袁术势大;我的兵将都在外面。正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就是这个道理。”
听到刘辩开始谈论国家大事;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我想在各地招募乡勇;如果正是国家危难之际;朝廷需要用人;正是年轻人大展拳脚之时。所谓乱世出英雄;我想依靠这些力量;帮助我打回帝都。”
“皇上何必如此;其实臣也正有此意想找皇上。”
“哦?竟然于朕不谋而合;说来听听。”刘辩倒是很有兴趣知道他想说些什么。
皇上虽然没有开口;但是大家都知道皇上的难处。很多百姓表示;若是皇上需要;他门随时可以为国出力。
在我们此地;虽然物产并不丰盛;但是我们一直都是最顽强的。皇上能移驾宵城;百姓都觉得面上增光;我这个城主也觉得光荣许多。身为男儿;理当为国效劳;这是常理;我们宵城百姓也皆应当如此。如今皇上危难;虽然宵城兵少;但是却无后患。所以这几日我问过军士;皆言愿从此以后跟随皇上。不过宵城还需要人守护;如果我有军队1万2千余人;愿将其中8000交给皇上。”
“哦?还有这等事情?”刘辩其实是想说还有这等好事?
“皇上若要在民间招贤;我想必然是人如潮涌。宵城不过是万之众;恐怕全部招来都无法与袁术对抗。不过我们宵城百姓皆不怕死;皇上这点大可放心。”
“我又如何会让尔等去死呢?我还要指着你等帮我征战天下;振兴汉室。”
“愿为皇上粉身碎骨。”于乐第一个跪了下来。
他这一跪;顿时所有人都跟着跪下说同样的话。
其他不说;光是这宵城之内;于乐做了几十年城主;德高望重;比起徐州陶谦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一说话;大家都跟着附庸;似乎已经成了习惯。
“老城主;您一把岁数了;如何使得。”刘辩急忙去扶他起来。
“老臣也食汉禄;如今见到汉室不振;却也难过。想我做这城主40于年;一直都想为国出力;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能见到少年皇帝如此高瞻远瞩;乃是我大汉气数未尽。实乃皇室之服;百姓之福。我等百姓别无要求;谁做皇帝其实都一样;只求安保;吃的饱;有地睡;一家人和睦平安过一生。如今皇上如此仁德;相比袁术之流要好的太多。而且皇上乃真龙天子;血统正宗;我等不拥护皇上;还能有谁?”
“老城主~”刘辩发觉这老城主确实是一位忠厚之辈;如此岁数还忧国忧民;实在是难能可贵。
“皇上;若不嫌老臣年迈;臣愿舍了这城主之位跟随皇上征战沙场。老夫虽然已经七十有八;但是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