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只是个海盗-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已经从一个大盗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实战派将领。
对于王峰的提议,严将军也是深以为意,这是最稳妥的办法,而王峰也是最佳人选。
“大哥,我陪你去!”王雷开口说道,自从出了国境,一路上再没有遇到过战斗的王雷有些寂寞了,就想着能跟着大哥王峰,一同前往鸡陵关,甚至在心中还潜意识的希望这是一个圈套,好再次大杀一场。
“不!小雷,你就跟在将军身旁,保护将军的安全更重要!”王峰用力的拍了拍弟弟厚实的肩膀,目光坚毅的看着王雷。
王雷听话的点了点头,却是不放心的嘱咐道“大哥,一定要小心,只要发现了任何不对劲,就立马逃,一定要活着回来!”
王峰自信一笑,点了点头,“放心吧,咱哥两什么时候失手过,你就好好跟在将军身边,等我的消息吧!”
“哦!”
“峰儿,此去千万小心,我们就在此处等你们回来!”闫西山也是关切的嘱咐着。
“放心吧!我一定会回来的!”王峰挥了挥手,带着十来个兄弟,一路向着鸡陵关而去!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089 鸡陵关李察罕
鸡陵关,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与西北的平而关、水口关合称“南天三关”,是陈朝与大明之间最重要的关口。
太祖朱元璋起兵造反,推翻了成吉思汗的子孙建立的世界上最大地域面积的国家——元朝后,并没有放弃对于元朝残余势力的清缴,虽然在此期间,元朝也能人辈出,文有脱脱贯古通今,武有王保保一人之力抗衡整个明朝,保着元朝皇族得以退守大漠深处,可是,朝代的更迭,历史前进的车轮是无法停止的。
1368年9月14日元惠宗妥欢帖睦尔退出大都后,梁王把匝剌瓦尔密仍坚守云南,奉北方的元朝为正朔,而且每年遣使去漠北觐见北元皇帝,执臣节如故。
因云南险僻,明太祖不欲用兵,数次派人劝降,不从。
1381年9月,太祖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统帅三十万大军向云南进攻。
傅友德的军队在1381年10月份开抵湖广。
同年12月,他派遣一支小部队前往永宁和乌撒,他本人则亲统大军按计划开进云南。
梁王派司徒平章达里麻率兵10万人驻曲靖。
明将沐英乘雾抵白石江,傅友德率兵进击,达里麻兵败被捉,俘获其众2万人。
傅友德于是马上率领一支偏师去乌撒,同时,蓝玉和沐英急趋昆明。
直到明军1381年12月攻入云南,一路势如破竹,1382年1月6日(农历1381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梁王匝剌瓦尔密逃离昆明后自杀。
虽然梁王匝剌瓦尔密自杀身亡,可是他的旧部依然负隅顽抗,退守鸡陵关,凭借易守难攻的天险占据一隅,而陈朝担心明兵清缴了鸡陵关的元兵后会继续南下,吞并陈朝,所以他们给予了盘踞鸡陵关的元朝残余势力极大的支援,武器粮草源源不断,将这些元兵当做了自家看门的猎犬。
虽然明白同陈朝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是相互利用,可是镇守鸡陵关的元军将领还是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卷土重来,加上每年北方大漠深处的北元都会历经千幸万苦的派遣使者来传递信息,所以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巴图鲁就是目前镇守鸡陵关的新梁王的一员大将,正是从漠北传来的消息让他们尽一切可能帮助闫西山他们逃离明兵的追击。
这一日,就在王峰赶到鸡陵关的一个时辰前,一个神秘的蒙古人出现在了新梁王的府中,在巴图鲁的带领下,来到了新梁王的议事厅中。
新梁王卓力格图看着面前的年轻男子,国字方脸,一双细长的丹凤眼闪烁着光芒,如泰山般稳稳的站在那里,身上散发出强大的气场,嘴角的一丝弧度像是在笑,却如冰山般不可亲近,不怒自威,显然不是普通的信使。
而且这么多年了,每年从北元送信的人都是同一个,这样就不会担心有人冒充。
可是眼前的这个年轻男子却是如此陌生,令卓力格图不禁怀疑起来他的身份。
“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为何而来!”
“我叫李察罕,来自北元,为了匡复我大元朝而来!”
自称为李察罕的年轻人,语气平静的做了自我介绍后,最后说出的那句‘为了匡复我大元朝而来!’的这句话着实让卓力格图和巴图鲁两人心中一惊。
这么多年来,北元来的使者只是在传递着一个信息,那就是坚持下去,等待机会!
卓力格图和巴图鲁他们从一开始的满怀信心,到后来了渐渐淡然,再到最后的顺其自然,心路历程可谓是由**转入了低谷。
可是没想到十多年后的今天,居然又看到了希望,怎能不激动,激动的同时又是在怀疑,怀疑对方是不是敌人派来的。
卓力格图冷冷的看着李察罕,希望从他的眼神中,他的动作中,他身上的任何一丝细小的变化中看出破绽,可是却没有任何收获!
“说!你是不是东厂的人,或是锦衣卫!”
卓力格图一声大吼,随着他这句质问的呵斥,巴图鲁“铮!”的一声抽出了钢刀,门外的卫兵也是一拥而进,将年轻人团团围住,一圈长矛闪着寒光对着他身上的各处要害,只要梁王一声令下,下一刻,这个年轻人就将成为一具尸体。
李察罕微微一笑,并不在意自己的处境,而是从怀中掏出了一个羊脂玉的扳指。
“你看看这个,就知道我是谁了!”
卓力格图疑惑的看着李察罕手中的玉扳指,脑海中飞速运转,依稀想起一物,同这个玉扳指极为相似。
“拿过来!”
巴图鲁得了梁王的命令,走上前去,将李察罕手中的玉扳指拿了过来,递到卓力格图手中。
卓力格图拿着玉扳指,仔细端详,当他从玉扳指的内侧,看到了一个篆体雕刻的“王”字后,猛然想起一物,抬起头来,目光激动的看着这个年轻人的脸,竟是看出了那个人的一丝神韵,相貌也有七八成的相似。
“你是。。。。。”卓力格图目光炙热的看着李察罕,就像是看到了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看到卓力格图如此表情,李察罕知道他已经猜出了自己的身份,目光坚定的点了点头!
“是的!是时候了!”
※※※※※※※※※※※※※※※
当王峰带着一队一百多人的元兵出现的时候,王雷一度以为自己是在做梦,这是什么情况?
闫西山却是在看到王峰身后的元兵那一刻,心中大概猜到了一些什么。
一个略微有些罗圈腿的蒙古汉子,跟在王峰的身后来到严将军面前。
“严将军,幸会!我叫巴图鲁,我的主人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一切!请随我回鸡陵关!你们将会得到休整!”
闫西山并没有理会面前的这个蒙古汉子,而是看向他身旁站着的王峰。
“峰儿,这是怎么回事?”
王峰将自己抵达了鸡陵关后的所闻所见,娓娓道来!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090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王峰抵达鸡陵关后,发现守关之人穿着前朝元兵的服饰,还未等王峰开口,高处的守卫就已经发现了王峰等人,人影晃动中,显然是去通报。
很快,鸡陵关位于陈朝一侧,厚重的铁门吱嘎声中慢慢打开,一人一马从鸡陵关中走出,来到王峰面前站定。
“想必,这位英雄就是随同严将军,突破明兵封锁的王峰,王大侠了吧!”
来人正是李察罕,在同卓力格图确认完身份后,得知有一队十来个汉人的骑兵队伍,从陈朝一侧来到关前,就猜想到是闫西山的人,于是亲自出面来见王峰。
王峰对于元朝并无好感,毕竟曾是敌对双方,说起话来也是不温不火。
“你又是何人!”王峰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而是反问了对方,说话的同时,警惕的关注着鸡陵关上的元兵,还有四周围情况,以防元兵突然出手。
“王大侠大可不必如此紧张,既然我们能够暗中协助你们一路从川陕甘来到此地,就不会是你们的敌人!想必这一点王大侠是能够理解的!”
李察罕目光真诚的看着王峰的双眼,同时头也不回的朝着背后鸡陵关上的元兵打了个手势,见到他的手势后,巴图鲁一声令下,元兵们整齐划一的收起了瞄准王峰等人的弓弩。
“原来是你们这些前朝余孽!怪不得将军猜不出是谁在暗中相助!”王峰联想到这一路上的种种,一直盘恒在心头的疑云顿时有解,曾经数次收到警报,提前绕道,避开了埋伏在前路的锦衣卫,还有那么三两次,明明是马上就要追上来的明兵,突然就莫名其妙乱了阵脚,放弃了追击,这一切看来都是这些前朝元兵所为,可是他们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呢?
面对王峰所说的‘前朝欲孽’这个侮辱性词汇,李察罕一笑而过,不以为意,倒是鸡陵关上的巴图鲁等人顿时怒了,铿锵声中,刀出鞘,箭上弦,杀气直指王峰。
“巴图鲁!”李察罕沉声喝道,鸡陵关上的巴图鲁怒目圆瞪,死死的看着王峰,脸上鼻子两侧的皮肉,因为暴怒,在快速的跳动着,可是听了李察罕的这声带有斥责之意的低喝,终于是冷静了下来,狠狠的瞪了一眼王峰,然后才将手中钢刀插入刀鞘,一挥手,命令手下收起武器。
“呵呵,正是我们这一路上暗中帮助,你们才走到了这里,为了你们能活到现在,五百多个勇敢的蒙古雄鹰,埋骨异乡,再也不可能回到他们的故乡。”
想到这一路上战死的兄弟,李察罕也是低头垂目,缅怀他们。
看到李察罕悲伤的表情绝不像是假装,王峰更加奇怪,他们为何这样做。
“那你们为什么还要帮助我们!”
听闻王峰所言,李察罕抬起头来,目光中不再有悲伤,而是刚毅之色!
“因为你们是永乐皇帝朱棣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王峰轻蔑一笑,摇了摇头!
“不好意思,我们和朱棣之间的事情是家事,跟你们,”抬起头来,王峰看着李察罕的双眼,摇了摇头,语气不善的说道“没半点关系!更不可能成为朋友!”
说完这些,王峰一提马缰,调转马头,带领着十来个兄弟,就要离开。
李察罕没有料到,王峰居然说走就走,本来还在心里盘算,是不是要将为何相助他们的原因说出来,却是被对方无视,也顾不得再装清高,催动胯下马儿小跑几步,赶到了王峰身旁,想要劝住王峰,却被王峰两侧的兄弟抽出钢刀拦住。
“王兄请留步,难道你不想知道我们为何相助么?”
王峰头也不回,反而是双腿微微用力一夹,马儿快步走了起来。
“你既然不想说,我也没兴趣知道,不过你们下如此大的本钱,我想,必然是需要利用我们来达到你们的某种目的。既然你们是有目的的相助,那么!就没什么好谈的,要我们跟你们这些元朝余孽合作,压根不要想!”
鸡陵关上的巴图鲁看出李察罕同王峰之间已经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可能,早就带领着一支百人队骑兵从关中冲出,将王峰等人团团围住。
王峰虽然只带了十个兄弟,却都是强手,面对十倍于己的对手,并不惊慌,默不作声的抽出钢刀,冷冷的注视着敌人,只能王峰一声令下,就会冲出一条血路。
看到巴图鲁不听号令的擅自带人从关中冲出,李察罕看起来极为生气,用蒙古语狠狠的训斥了巴图鲁,让他们将兵器收起来。
巴图鲁也用蒙古语反驳了几句,但是最终还是在李察罕愤怒的眼神中,偃旗息鼓,命令手下人将武器都收了起来,但是包围王峰等人的队形并没有散开,显然是不准备让他们离去。
“王峰兄莫要生气,巴图鲁他们只是希望你能够听我的解释,如果等会你听完我将要说的话后,还决定要走,我们绝不阻拦!”
李察罕并没有下令巴图鲁他们放开一条通道,显然是默许他们就这样围困住王峰等人。
王峰不屑的指了指巴图鲁,开口说道“哼!就凭他?就凭这些人?就想将我们留在这里么?”
看到对方是一点不留余地,李察罕只好无奈的再次做出了让步,下令巴图鲁退后,撤掉包围圈,不过这一次却是用的汉语,以便于能让王峰听懂,明白自己的诚意。
“巴图鲁,你们都给我退到后面去!”
面对李察罕的坚持,巴图鲁也只能听从,带着这一百骑兵,退到了李察罕的身后,在巴图鲁看来,就算是这些汉人现在想要逃跑,也不可能从自己这一百个训练有素的蒙古勇士手中逃脱。
“王峰兄,你们从磨憨入澜沧,转至陈朝升龙,再北行到了鸡陵关,这一路之上,可曾再收到过任何的消息?”李察罕抓紧时间快速的说了这句话,生怕王峰不给情面的离开,那就麻烦了。
王峰面色冷峻的点了点头,看来自从出了国境之后,确实再未曾收到过任何的消息,路过陈朝的时候,虽然也碰到了些汉人,却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讯息。
看到王峰点头,李察罕并不意外,因为自从他们从风雷镇离开后,闫西山收到的所有消息,都是李察罕的人发出的。
李察罕正色的说道“你们现在的处境非常危险!”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091 水陆来袭
“哦~~?”听闻李察罕所言,王峰停下了马儿的脚步,调转马头。
“你倒是说说看,我们处境如何危险?”
能从对方的口中知道些有价值的信息也是件不错的事情,王峰心中如此想着,脸上难得的浮现出一丝探究之色,但也只是为了配合李察罕,能够让他说出更多消息。
李察罕看到王峰停了下来,心中方定。
“想必将军这一路走来,颇为劳顿,我已命人在关中备了薄酒粗食,请王峰将军移驾入关,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王峰神色一正,本想直接挥手拒绝,但转念一想,目前已经失去了国内消息足有小半年的时间,如果贸然走海路绕回国内,若是局势依然严峻,到时候再想要离开,就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不若从这些蒙古鞑子口中得到些消息再做定夺。
对于自己和兄弟们的安危,王峰也是做了思量,从这个李察罕的口中可以大概得知,对方是有求于己方,想来不会有危险。
仔细考虑了这中间的利弊关系,王峰最终决定同意李察罕的提议,跟他回去鸡陵关中。
“也好!那就跟你回去坐坐!前面带路!”
看到对方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李察罕心中大喜,连忙喝退了巴图鲁,亲自在前面为王峰引路。
王峰带着手下,目不斜视,面色淡然的跟随李察罕进了鸡陵关。
确如李察罕所说,关中将士早已是备好了酒食,虽然并不丰盛,但是对于风餐露宿了大半年的王峰等人来说,也已经算是珍品美味了。
王峰看出李察罕并不急于说出目前的形式,也不催问,拿起一块不知是何种禽类的肉块,放在鼻子前细细一闻,又撕下了一缕肉丝,放入嘴中慢慢咀嚼,显然是担心对方在酒肉中下毒,也不避讳李察罕,丝毫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如果这酒肉中有任何毒。药;凭借王峰直隶双虎多年的侠盗经历,肯定是瞒不过他。
李察罕看出了王峰的意图,笑着摇了摇头,拿起了一块肉,咬了一口,然后又端起酒碗,灌了一大口酒下去。
“王峰兄,如果我要留下你们,大可不必如此麻烦,所以,这些酒食都是安全的,请放心食用!”
王峰并不理会李察罕的说辞,而是仔细的感应着口中的食物,在确认没有问题后,才朝着手下兄弟点了点头,那十名兄弟才拿起食物吃了起来,但是对于碗中的美酒却是没有一人去饮用。
很快,王峰等人就吃完了各自面前的肉食,擦干净了手口。
“说吧!目前是个什么情况!”
看到王峰等人已经吃罢,李察罕再无理由拖延,开口说道“两个月前,京师的永乐皇帝朱棣已经知道你们的下落,派了大军前来,这一次可不是小股的锦衣卫和东厂的人,而是真正的军将,别说你们那一千多人,就连我们这个坚守了快二十年的鸡陵关恐怕也要完蛋了。”
原来,在两个多月前的皇帝祭祖事件发生后,永乐帝龙颜大怒,将锦衣卫和东厂的力量集中安排在了京师和陪都两地,发誓要将钱文迪和他的同党找出来。
同月,朱棣又收到了从云贵布政司使处传来的密报,说是在一个叫做华云寨的傣族人村落发现了全国海捕的王峰等人,朱棣明白,王峰在,闫西山就一定在,闫西山在,那么传国玉玺就一定也在。而这些人又被元朝的余孽,占领了鸡陵关的卓力格图的人接应,这后面很可能还得到了陈朝的暗中支持。
对于传国玉玺,朱棣是势在必得,对于前朝余孽,也是想要斩草除根,对于反复无常,毫无信用的陈朝人,更是早就有了欲用重兵彻底打残的念头。
于是,永乐帝朱棣派了靖难老将成国公李能为征夷将军,新城侯张辅为右副将军,西平侯沐晟为左副将军,丰城侯李彬为左参军,云阳侯陈旭为右参将帅兵马八十万讨伐陈朝(越南).
朱棣下令兵分两路,一路由征夷将军成国公李能亲自率领从东线广西出发,一路由镇守云南的左副将军西平侯沐晟从西线云南出发.谁知主帅征夷将军成国公李能病死路上,朱棣让张辅代替主帅的位置.
“幸亏明军的主帅李能在半路上病死了,耽误了些时间,要不我们可能就见不上面了,不过,就算如此,算算时间,最多再过五日,张辅的大军就会抵达鸡陵关,到时候,再要想对策可就迟了!”
李察罕将这些情况言简意赅的介绍给了王峰,末了还不忘补充了一句“咱们现在可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要想度过这一劫,就必须要共同努力!”。
王峰没有料到朱棣会出如此大的手笔,也是心中一凌,如果真像李察罕所说,八十万大军来袭,那可是绝无生路。
“那又如何!我们自是可以绕道南下,找船出海,迂回过去!”王峰并不打算同李察罕这些蒙古人合作,宁可绕更远的路,从南边入海。
李察罕“呵呵!”一笑,摇了摇头,似乎早就料到王峰会如此说。
“海上!海上也不可能了!东厂的郑和早就带着船队抵达了广州,在琼州,岘港,海防,河内,西贡几个主要港口都派了人驻守,所以,从海路走也几乎是去送死的结果!”
王峰眯起了双眼,对于这种局面之前确实没有料到,下一步该如何走,看来只能回去让严将军定夺了。
李察罕看不出王峰表情上的变化,但是从对方长时间的沉默中看出了王峰内心的彷徨,也不着急催促,端起了酒碗,自斟自饮,默默等待。
又是过了一会,王峰像是想明白了这中的利弊,终于是目光坚定的抬起了头,看向李察罕。
“好!我带你去见严将军,不过我提醒你,最好不要说什么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蠢话,因为我们之间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朋友!”
“好!何时起程!”李察罕等的就是这一句话。
“即刻启程!”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092 王保保
“将军,大概就是这些了!”王峰将自己在鸡陵关所遇之事,从头到尾讲给了闫西山,在王峰看来,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严将军是绝对不可能会同意和这些蒙古人合作,可是对于还没有得到求证的危机又没有一个办法来解决,只能将李察罕和巴图鲁带到了这里。
闫西山摸着下巴做沉思状,抬眼瞥了瞥不远处的那队蒙古骑兵,像是在对自己说,又像是在给王峰解释,自言自语道“却是一箭三雕的好棋,清剿蒙古余孽,占领陈朝地盘,要是能再抢了传国玉玺,那就太完美了!”
“将军,你的意思是说他们没有撒谎!”王峰并不意外将军一眼就看穿了永乐帝的想法,他更想知道的是将军对于元兵的态度。
“这些人撒谎的可能性不大,可是也没有说出他们真实的想法,对于他们来说,本就是游牧民族,就算是朱棣的八十万大军来了,他们最多是丢下鸡陵关远遁,远远谈不上灭顶之灾,要不是如此,他们怎可能在北方大漠同朝廷的大军抗衡这么多年,所以他们提出合作,肯定是有别的图谋。”
王峰听了严将军的分析,心中的疑惑算是消减了一些,但是却无法看的更加透彻。
“将军,那他们真正的图谋到底是什么呢?”
闫西山轻蔑的冷笑一声,抬起手来拍了拍王峰的肩膀,抬头仰望天上明亮的太阳。
“他们是想要乱了这天下,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趁机再次染指中原沃土,狼子野心,真是痴心妄想!”
王峰想了想,除了将军所说的这种情况,似乎再没有更好的理由能够让这些蒙古人如此不计代价的提供帮助。
“可是将军,朱棣势大,蒙古人远在漠北荒原,我们就这么些人,就算是真要合作,也不可能是朱棣的对手,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峰儿,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我们,也不是我怀里的传国玉玺,而是拥有传国玉玺的建文帝,只有拥有了真正传国玉玺的建文帝登高一呼,这天底下自是会有人摇旗呼应,到时候我大明一旦发生内乱,这些蒙古鞑子就会见机行事,从漠北深处将他们这二十年来积攒下的兵力,倾巢而出的抢占我燕云地区,从而达到复辟元朝的目的!”
“哦!原来如此!既然他们的目的如此阴险,那咱们该怎么处置跟我回来的这些人?”王峰语气中带着杀意,脸上却是毫无表情的扫了一眼面带微笑等在一旁的李察罕。
“不!”严将军笑了,摇了摇头,继续说道“我们和他们合作,我们的任务是将传国玉玺送到皇上的手中,哪怕是我们利用了这些蒙古人的力量!”
闫西山抬手阻止了王峰还想要表达的反对,指了指李察罕他们。
“去吧!将他们叫过来,我和他们谈谈!”
王峰本来还想反对和蒙古人合作,可是却想不出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出路,只好低着头走到李察罕的身旁,冷冷的说道“我们严将军想要和你谈谈!”
李察罕极有风度的一笑,在王峰的带领下,缓步走到闫西山面前站住,双手抱拳,极为潇洒的行了一礼。
闫西山看着面前的这位青年,竟是觉得有些面熟,可是看对方不过二十三四岁的样子,又觉得自己绝没有可能认识这个年龄段的蒙古人,可是李察罕的形象气质,举手投足的样子,却是让他想起了记忆深处的一个身影,却一时想不起来,那个模糊的面孔到底是谁。
“李察罕见过严将军!”
闫西山越看李察罕越像某一个人,而且这个人极为的危险,这个人自己一定见过。
“你父亲是谁?”
“家父是扩廓帖木儿!”
“扩廓帖木儿!”闫西山顿时虎目圆睁,显然是对于这个名字极为熟悉,甚至在语气中都透露出了一丝的惧意“王保保!”
李察罕点了点头,“对!家父的汉名确是叫做王保保,晚辈是父亲的幼子!我知道,将军是见过我父亲的,我听父亲说过,那是在洪武四年的漠北!”
“洪武四年!。。。。。。”。闫西山的思绪回到了三十年前的漠北草原,那是一片被鲜血侵透的战场。
那一年,明军占领大都后,常遇春的主力即南下保定、中山、真定做为取山西的北路军。
徐达的部队则在漳德一带,作为南路军。
作为徐达前锋的汤和部,自怀庆取泽州,形成孤军冒进的态势。
扩廓帖木儿迅派军南击汤和,在韩店大战,明军惨败。
对这次惨败,明史诸典籍均一笔带过,不做太多的评论。
但史料的蛛丝马迹可以看出这次的惨败对太祖来说实在是刻骨铭心。
叶子奇的《草叶子》中说,“分三路出讨,至漠北大败,死者先后约40余万人。”明初谋臣刘基在北伐之初“尝言于太祖曰:扩廓未可轻也。至是帝思其言,谓晋王曰:吾用兵未尝败北。今诸将自请深入,败于和林,轻信无谋,致多杀士卒,不可不戒。……自是明兵希出塞矣。”(《明史·扩廓帖木儿传》)
闫西山当年就是汤和部的副将,亲身经历了那一场惨败,对于王保保兵出入神的战术也是倾佩不已。
看着李察罕年轻的容貌,闫西山的记忆中那张脸越来越清晰。
可是闫西山却突然想起一事,忙开口问道“你今年多大了?”
李察罕似乎是猜到了闫西山会有此问,不慌不忙的回答道“晚辈今年二十有五!”
“什么?不对啊!”闫西山在心中暗暗算着时间,越想越是不对,李察罕二十五,那就是说在二十五年前的今天,在洪武十三年,王保保一定还健康的活着,要不怎可能生出来李察罕这个幼子。
可是当时从西北传来的消息称,在洪武八年,王保保就病死在了阿尔泰山。
这难道是一个阴谋?
闫西山心中突然冒出来一个大胆的猜想。
“王保保还活着?”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093 不算机会的机会
闫博是在清明后第七天,离开北京城的。
就在当天,朱棣下令出兵陈朝,由征夷将军成国公李能任主帅,新城侯张辅为右副将军,二人率领四十万大军从京师出发,西平侯沐晟为左副将军,带领所部二十万人自云南进发,丰城侯李彬为左参军,带领所部二十万自贵州入广西。
浩浩荡荡的李能大军坐船自京杭大运河,一路向南。
闫博也是一路向南,却走得陆路,由于是白走夜休,速度比日夜兼程的官船要慢了不少。
闫博心急自己老爹的安危,不惜重金买通了一个跟随李能部队送粮的押粮官,带着二十个兄弟,以贩运私盐的幌子,搭上了一艘运粮船。
自从三十年前,王保保据称死在了阿尔泰山之后,元朝的所有主力部队都被消灭,一个个部落担心会被明兵扫荡,自觉的逃到了大漠深处,明朝的官兵就再也没有参加过大规模的战争。
太平盛世之下,难得有几场可以练兵的实战,虽然有了后来的靖难内战,可是建文帝并不想百姓受苦,一直没有组织起一支能够抗衡朱棣主力部队的军队,加上朱棣准备充分,两者之间实力差距又大,朱棣几乎是摧枯拉朽般的就从自己亲侄儿子手中夺取了父亲朱元璋打下的明朝江山。
多年未战,斗转星移,能征惯战的老兵不再,军营中除了李能这些老将之外,多是些没有经历过生死战场的新兵蛋子。
这些新兵蛋子不思保卫国家,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往自己口袋里捞钱。
所以,我们的少帮主闫博只是花了点钱就买通了一艘运粮船的主事,可是由于运粮船并不大,只能乘坐下二十人,而那主事又不敢联系其他的运粮船主事,闫博只好带着玛利亚和十八个兄弟坐船南下,王麻子和李大嘴则带着其他的兄弟走陆路,快马加鞭的朝着金陵而去。
田一亮和小五子则在金陵城中藏匿,等待着闫博一行人的到来。
※※※※※※※※※※※※※※※
“王保保还活着?”闫西山大吃一惊,李察罕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