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企业家赵本山-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三章 一个人的赵本山(2)
本山传媒的核心资源除了赵本山的影响力之外,就是新一批的艺人。和IT公司相比,这种模式更加复杂。IT公司的核心资源虽然也是人,但在经营过程中,毕竟有产品的沉淀。而经营艺人的企业,一旦人才流失,企业的根基也就随之消失。赵本山的儿子,其管理艺人的能力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赵本山的威信不会自动转移到他的儿子身上。
  赵本山对注意力的经营有着天生的敏感度,比如对于春晚这个舞台,他自己虽然已经疲于应付,还是坚持了19年,而且依然不断为徒弟制造上春晚的机会。直到2009年小沈阳在春晚火了,他还是没有退役的打算,相信2010年春晚,他还会继续带着徒弟登台。除了春晚这个造星机器,赵本山对于媒体的经营也得心应手,甚至在互联网领域也经常攻城略地。比如在《不差钱》里,小沈阳就和搜狐网站友好地互动了一把。而在各个电视剧的开机和关机仪式上,赵本山也可以制造出一些热点来,让媒体兴奋。依然是按照成本即业务的概念,小沈阳成名之后,在广告代言上也像本山大叔一样到处出击,这其实不仅仅是为了赚取广告代言费用,同时也是为了增加自身的曝光率和制造各类话题以保持自身的知名度。
  需要抽象成一个品牌
  很多人好奇,赵本山有那么庞大的一个集团要经营,怎么还有心力年年上春晚?赵本山说,他每年除夕晚上都会冲着屋里的灯“跪地起誓来年不来了,起誓了10年”,但不管压力多大,内心有多抗拒,哪怕是重病缠身,他仍然每年雷打不动地出现在春晚上,因为他承载着整个集团1000多号人的利益,甚至可以说是他事业的根基。上央视春晚是一个信号,意在告诉所有人:我赵本山没有犯错误,依旧和中央保持步调一致。事实上,也是春晚成就了赵本山在商场的无往不利。“小品王”的声誉令他在东北三省地位超然,也获益匪浅。开办全日制本科学院、批到300亩的地,这些事并不是有钱就可以办到的。
  既然春晚必须上,那利用春晚为自己的集团谋利也是必须的。春晚上的小沈阳,应该说是商业操作下的必然产物。如果不是小沈阳,也会是赵家班里的其他人。宋丹丹、范伟都是赵本山掌控不了的,所以他意识到培植自己人的重要性。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现在是捧红徒弟乐死师傅。过去赵家班只卖赵本山一张脸,捧红徒弟之后,赵家班有十几张脸可卖。正因如此,刘老根大舞台才敢不断扩张,在异地开剧场。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捧红了徒弟,赵家班就多了无数个经济增加点,产业就能进入更良性的发展轨道。
  此刻,本山模式虽然已经形成规模,形势一派大好,但其运营方面的先天缺陷也开始浮现,赵本山需要把自己抽象成为一个品牌。
  依靠人治的公社管理模式,缺乏制度化、职业化的方向,这是企业未来生存的一大隐患。赵本山自己说:“现在的情况是,如果我倒了,公司就没了。”艺人的薪酬体系和绩效制度是娱乐产业制度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毕竟,人就是生产资源,在这个方面,其实很多公司已经有太多可以借鉴的经验。海外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执行空间较大,国内可能学不了,但是类似华谊兄弟以艺人利润贡献率为标准激发旗下艺人创收的操作手法还是值得借鉴的。遗憾的是直到今天,赵本山依然津津乐道于自己对徒弟的控制力,高兴的时候可以发给他们十几万元,不高兴的话,哪怕小沈阳,出场费60万元也只能拿1万元,私自“走穴”更会被责罚。
  赵本山一直以家族式经营与管理模式扩张着自己的事业版图,他没有从银行贷过一分钱,也不打算让公司上市,“自己赚的钱自己够花了,美国要是没那么多上市公司能那样吗?中国为什么在金融风暴中不大受打击?中国人就是一年不发工资,也过得去,家家都有点存款。美国人总是把下个月的钱都花了”。
  由于赵本山本身的局限,以及企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目前的模式不可能得到也没有必要进行革命性的改变。但是,如果可以对某些局部做出改良的话,那么对于本山传媒的未来应该是一件好事。比如,不希望企业由于公众化而受到过多限制,不妨先不考虑整体上市,把演出业务和互联网视频模式进行包装,这个业务本身猫腻不多,也足够独立,分拆上市可以为今后的现金流买个保险,也可以使艺人们在除江湖道义外,又多了一个金手铐。当然,赵本山最关心的,是如果上市运作成功,这该是多大的一次注意力经营。演出业务除了大舞台的大业务模式,也可以考虑送戏下乡这种小业务模式的创新。这不适合大明星,但是对于初出茅庐的新人或者在校生而言,都是很好的锻炼。至于科学管理这方面,赵本山正在长江商学院学习,希望他能从中学习到一些科学的管理理念和运营工具。
  

附录一 赵本山与春晚22年(1)
◆1987年:送礼经验不足,得罪人。
  赵本山最郁闷的一次被拒经历可追溯到1987年。经姜昆推荐,赵本山的演出录像带被捎给了春晚剧组,随后,春晚剧组首次邀请他赴京面谈。
  赵本山所在单位很重视此事,专门为他买了10瓶茅台酒作为送给春晚剧组的礼物。从小到大没有送过礼的赵本山,坐火车赶到了北京,可他一不知道怎么送礼,二不知道该把礼送给谁,结果因此得罪了人。可想而知,他当时有多郁闷,他把自己关在宾馆,一天喝一瓶茅台,到了第11天,酒都喝光了,就干脆回东北去了。
  ◆1988年:节目录音不合格,最后关头被毙。
  1988年,春晚提前录制了赵本山的节目。当时,已经回到辽宁的赵本山兴奋地告诉铁岭乡亲们:等春晚播出时,大家一定要关注他在哈尔滨分会场的演出。结果因为录音不合格,节目在最后关头被毙了,这让他颜面尽失。
  ◆1989年:东北话不招待见,再次打道回府。
  1989年,赵本山再次被“忽悠”了。当时,他为春晚准备的小品《老有少心》顺利地通过了审查。可临近直播时,某位编导说:这个小品东北土话太多,南方观众听不懂,能改改吗?赵本山就问他:“咋改?改成北京话?”这次,赵本山又只得打道回府了。
  ◆1990年:《相亲》(赵本山、黄晓娟)。
  1990年赵本山终于走进了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小品《相亲》的成功奠定了这位小品“大腕”的江湖地位。赵本山小品的语言看似轻松,却耐人寻味,“就兴你们年轻人连蹦带跳,又搂又抱,我们老年人就只能干靠?”《相亲》里徐老蔫的一句话说到了观众心坎里,让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心里还有种酸溜溜的感觉。
  经典台词:搞过对象的人都知道,一般情况下,说出傻样这个词,那就百分之八十了。
  ◆1991年:《小九老乐》(赵本山、杨蕾)。
  这是赵本山第二次亮相春晚,搭档换成了在《产房门前》(1987年春晚节目)中有出色表现的杨蕾。《小九老乐》讲述的是怕老婆的老乐瞒着老婆借了500元钱给前女友,结果被老婆发现的故事。这部小品是赵本山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走下春晚的舞台,到观众区中表演。据说当时被安排在观众群中与赵本山搭讪、并故意起哄的人就是后来央视的著名主持人——毕福剑。
  经典台词:怕就是爱,爱就是怕。
  ◆1992年:《我想有个家》(赵本山、黄晓娟)。
  《我想有个家》与《相亲》、《小九老乐》一起被号称为赵本山的“老蔫”系列三部曲,三部小品连续三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炸响,成为赵本山小品艺术的一个里程碑。《我想有个家》讲述的是一对中年男女去电视台做征婚广告的时候,在候播室一见倾心的故事。
  经典台词: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1993年:《老拜年》(赵本山、阎淑萍等)。
  小品讲述了一个“二人转”老艺术家退休之后想找点事干,偏偏徒弟们都不买他的账,在和开酒店的二徒弟折腾一番之后,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却又不得不从。直到突然接到了从美国发来的邀请函,邀请他去担任艺术顾问,方才雨过天晴。
  经典台词: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了。
  ◆1994年:迟到惹怒剧组,遭*。
  如果说前三次被春晚拒绝鲜有人关注的话,1990年到1993年连续三年登上春晚舞台已经为赵本山积累了不少的人气。因此,1994年的缺席也一度传出许多猜测的版本。。 最好的txt下载网

附录一 赵本山与春晚22年(2)
事实情况是这样的:那年,赵本山因为家里有事,推迟了向春晚剧组报到的时间,却因此惹怒了春晚导演组,他们给赵本山开出了“*令”。当时赵本山虽已崭露头角,但毕竟还未大红大紫,对春晚剧组来说,他也没有如今这般举足轻重的作用。
  ◆1995年:《牛大叔提干》(赵本山、范伟、张玉屏)。
  1994年赵本山因为没有赶上春晚的直播,最终放弃了与观众见面的机会。不过经过一年的休息,1995年的春晚,赵本山令人惊喜地完成了由喜剧小品演员到艺术家的蜕变。《牛大叔提干》是一部极具社会讽刺意味的作品,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吃喝风”、“浮夸风”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着实让人刮目相看。与此同时,他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任男搭档——范伟,也开始在大场面下崭露头角。
  经典台词:装经理?装孙子我都干!
  ◆1996年:《三鞭子》(赵本山、范伟、李海)。
  1996年赵本山继续与范伟搭档演小品《三鞭子》,这次他化身为农民的代言人。小品歌颂了一名“为乡亲修路”的县长,使人民群众陷入历史上党群鱼水亲情的美好回忆之中,并将修路歌颂成了造福于人民的一件大事和好事。时至今日,我国的各级政府都将“修路”当作是发展地方经济的首要条件之一,这里边也有赵本山的一份功劳。
  经典台词:别说你开车不合格,你长得都违章了。
  ◆1997年:《红高粱模特队》(赵本山、范伟等)。
  这是赵本山所有小品当中演员最多的一次,除范伟外,还动用了13名演员一起组成了红高粱模特队做陪练。小品表现的是当年时兴的模特行业现状,歌颂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大声疾呼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虽然过上了富裕的物质生活,但还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
  经典台词:猫走不走直线,完全取决于耗子。
  ◆1998年:《拜年》(赵本山、高秀敏、范伟)。
  表现干群关系、抨击不正之风但又流露出“青天意识”的小品《拜年》,凝聚了赵本山此阶段的小品叙事策略。其创作紧扣“主旋律”,得到了社会主流意识的认可,将正义批判发挥到了极致,他的笑声里包含着对社会正义和人文价值的关怀。
  经典台词:耗子给猫当三陪——赚钱不要命。
  ◆1999年:《昨天 今天 明天》(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
  这是赵本山最被观众津津乐道的“白云、黑土”系列的开山之作。除了新搭档宋丹丹之外,这也是赵本山第一次在小品中安插当红的央视主持人。小品借央视当时最火的节目——崔永元的《实话实说》做故事场景,将一对农民夫妇搬上荧屏,以他们的日常生活为参照,对比当时国际上正爆发的海湾战争等国际事件,歌颂我国普通百姓安居乐业“风景这边独好”的和谐景象。在这部小品之中,“白云”要写书等情节,也为后来的“白云、黑土”系列小品打下了故事伏笔。
  经典台词: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
  ◆2000年:《钟点工》(赵本山、宋丹丹)。
  赵本山延续了上一年大受欢迎的“山丹丹”组合,从《钟点工》开始,赵本山开始大量地在小品中插入笑话的变体——“脑筋急转弯”,并将它发展成了小品的主要卖点,这是赵本山小品的独特创造,丰富了其话语体系。
  经典台词:穿着马夹我就不认识你了?

附录一 赵本山与春晚22年(3)
◆2001年:《卖拐》(赵本山、高秀敏、范伟)。
  与《昨天 今天 明天》一样,《卖拐》之于赵本山,又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卖拐》没有深刻的社会讽刺,也没有华丽的歌颂手法,赵本山返璞归真将他最擅长的丑角艺术搬上了舞台,开始了他的“大忽悠”系列。
  经典台词: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2002年:《卖车》(赵本山、高秀敏、范伟)。
  深具品牌意识的赵本山继续打造“大忽悠”系列,继前一年《卖拐》之后,当年又卖起了轮椅。不同的是,这回赵本山将前一年摸索出来的“脑筋急转弯”大量地运用到小品当中,成为小品的主打。“大忽悠”赵本山的形象,经其两年的连续推广,开始深入人心,成为他个人的一个经典造型。
  经典台词:忽悠,接着忽悠。
  ◆2003年:《心病》(赵本山、高秀敏、范伟)。
  玩了两年纯娱乐的丑角小品,赵本山适时地又高大了一回。《心病》讲述的是心理医生赵大宝为中了300万元大奖的村民化解心理疾病的故事。小品通过诙谐的表演为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更要注重精神层面的健康。这也是赵本山、高秀敏、范伟三人组第三次亮相春晚。
  经典台词:我的心哪,拔凉拔凉地。
  ◆2004年:《送水工》(赵本山、高秀敏、范伟)。
  这是赵本山、高秀敏、范伟组合的第四次亮相。也许是感于三人的固定组合,在人物关系上的变化已经到了一个极致,也是这一经典组合最后一次集体在春晚的舞台上亮相。由于小品是结合当时社会上的留学热来颂扬伟大的母爱,主题定得甚高,因此并没有给赵本山太多施展喜剧细胞的空间,观众的反应相对比较平淡。
  经典台词:你妈不容易呀!
  ◆2005年:《功夫》(赵本山、范伟等)。
  “忽悠”系列的最后一部。“大忽悠”来到范厨师成立的“防忽悠热线咨询公司”,忽悠手段最终被戳穿,小品结局热闹而圆满。这也是赵本山所有小品当中悬念最大的一部,不到最后一刻观众都不知道这场智斗到底鹿死谁手,娱乐效应大获成功。
  经典台词:组团忽悠!
  ◆2006年:《说事儿》(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
  6年之后,崔永元从《实话实说》走向《小崔说事》,当年的主人公“白云”和“黑土”也重新走进了演播厅。81岁的“黑土”与老伴之间的矛盾冲突始于物是人非,最后精彩的二人转表演,为这一年的节目作了精彩结尾。
  经典台词:那是相当地……
  ◆2007年:《策划》(赵本山、宋丹丹、牛群)。
  《策划》的题材有反讽现实的意味,以“公鸡下蛋”为由头,将博客、假广告、耍大牌、狗仔队、炒作等热门话题在笑声中揭开。难得的是,赵本山这次把已经离开舞台很久并且已经从政了的牛群请回了舞台。在提到牛群的时候,他坦诚地表示“就是想帮他一把”。
  经典台词: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
  ◆2008年:《火炬手》(赵本山、宋丹丹、刘流)。
  故事很简单,主人公“黑土”和“白云”争当奥运火炬手,最终,“黑土”成了火炬手。尽管赵本山依然蝉联了这一年春晚的小品王,但这部小品还是成为他所有小品当中唯一一部受到争议的作品。不仅有前搭档跳出来评价该作品抖的包裹不足,还被观众质疑,赵本山在其中的一系列表现手法都源自于其徒弟。
  经典台词:感谢所有TV。
  ◆2009年:《不差钱》(赵本山、毕福剑、小沈阳、毛毛)。
  赵本山力推徒弟的一部力作。讲述的是毛毛想参加《星光大道》,赵本山和毛毛在苏格兰情调餐厅请《星光大道》主持人老毕吃饭,而赵本山没带够钱,就给餐厅服务员小沈阳红包,让小沈阳见机行事,故意不让老毕点昂贵的菜肴。
  毛毛为老毕表演唱歌和获奖感言,一旁的小沈阳也要求表演才艺,就这样,小沈阳无心插柳地被老毕看上,要带他上《星光大道》。
  经典台词:不差钱。我感谢你八辈祖宗。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附录二 赵本山的部分弟子
李正春 赵本山大弟子,著名二人转演员。在《刘老根》里扮演冯乡长,从来没有电视表演经验的李正春演活了一个装腔作势、唯利是图的基层贪官形象,后来“乡长”成了李正春的代名词。已故。
  王小宝 著名二人转演员。2000年就和搭档孙丽荣一起,获得过“东北三省二人转大赛”金奖。2003年拜赵本山为师,在《刘老根》里饰演刘老根大儿子大奎,《乡村爱情》里饰演戏份很重的长贵。
  唐鉴军 在赵本山弟子中排行第三,辽宁民间艺术团团长。在《刘老根》里饰演大学生徐迈,《乡村爱情》中出演谢广坤,是极具喜剧细胞又身怀绝技的优秀二人转演员。曾在全国戏曲“曹禺奖”上荣获表演二等奖。
  张小飞 “首届赵本山杯二人转大奖赛”最高奖得主。在《刘老根》里饰演刘老根的干儿子二柱子,《关东大先生》里饰演主角“大先生”赵春安。
  王小利 在赵本山弟子中排行老五,出身二人转世家,曾获2001年《梦想剧场》金像奖。《乡村爱情》里饰演刘能,是此剧中最出彩的演员。
  蔡维利 号称二人转界“小才子”,二人转演员必演节目之一《傻子上学》就是他自编自演的作品。在《刘老根》中饰演丁香的侄子丁庆林,在《马大帅2》中饰演一个投奔范德彪的农民。在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小品《功夫》中,他与王小虎一起出演“大忽悠”的徒弟。
  王小虎 他和媳妇兼搭档张可,是刘老根大舞台很受欢迎的一对演员。曾跟随师傅赵本山参加2005年央视春晚小品演出,在《乡村爱情》中饰演李大国。
  刘小光 在赵本山弟子中排名第二十四位,是二人转圈里有名的演技派。在电视剧《乡村爱情2》中扮演玉田爹赵四,在《关东大先生》中扮演“老哑巴”。还参加了2009年辽宁春晚小品《送蛋糕》的表演。
  孙丽荣 是赵本山为数不多的女徒弟之一。在二人转中的女艺人普遍沦为“捧哏”绿叶角色的今天,她凭借精湛技艺,成为少数能够掌控舞台的二人转女演员。在《刘老根》里就叫孙丽荣,在《乡村爱情》里饰演刘能妻。
  小沈阳 赵本山现在最红的弟子,本名沈鹤,2009年央视春晚小品《不差钱》主要演员。
  

后 记
本书终于到了写后记的阶段,长舒一口气!这种感觉,类似便秘多日之后的一次爽快排放,结束了,真好。
  首先,必须感谢林军老师,他刚刚出版了一部巨著,写中国互联网史的《沸腾15年——中国互联网1995—2009》,非常好看,不打算买一本回去看的也就别买这本书了。其实,如果没有林军,这本书也不会存在。本书从选题到架构,从资料到文字,处处都闪烁着林军的影子,甚至连这个后记,也是在他拿着一条水煮鱼再三引诱之下,才得以动笔。
  还得感谢CCTV,否则的话,赵本山老师和小沈阳师兄弟就不会如此被人所知,本书也就缺乏了写作的可能性。至于MTV,实在想不出有任何感谢他们的理由。
  再者,应该感谢互联网的Google大神,怎么说呢,这位“大神”对本书的帮助其实好坏各半。好的方面,就是查找起资料来,基本上它就是一个免费的秘书了,不好之处在于资料的真伪和存毁。真伪方面,可以由我们自行辨认,但是,往往到一些关键的点上,以前曾经存在过的一些资料消失了,有些页面访问不了啦……好在,我们写的主角,仅仅是一个娱乐明星和大亨,不是什么敏感人物,否则的话,恐怕资料会像变形金刚那样,今天这样,明天那样,后天又变成另外一个样。所以,很多真相是没有真相,很多故事也就仅仅是故事。
  还好,本书并不试图去还原一个过去时空中生活的赵本山,也不试图替赵老师加标签,我们所关注的,仅仅是他所做的事情的脉络,以及这些脉络之间的逻辑关系,试图给予读者的,是一张赵本山老师的行为轨迹抽象图。从他匆匆的行色中,或者您可以解读出您自己的背景,以及他人的江湖。这已经和本书无关,属于您的再次创造了,也就是说,这本书最终,只有在读者的再次创造之后,才得以完成。于是,我们也感觉到这后记不宜太啰唆,剩下的时空,是您的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