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尔街之死-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戈尔巴乔夫承认了“人类利益高于一切”,这很好。但这样的口号最多只能让自己换得一个从西方而来的廉价的“诺贝尔和平奖”的称号,却不足以阻止里根继续在美国推动劳民伤财的“星球大战”计划。戈尔巴乔夫在美国学者的教育下,开始认识了“人类利益”的重要性,但里根自从1981年3月30日,挨过枪子以后,从来就知道在美国某些人看来美国的“国家利益”是永远要大于“全人类利益”的。
福山同志在《国家利益》上提出“历史的终结”口号,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福山同志压根就没有搞明白美国所提倡的“自由”、“*”与“平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福山同志竟然在美国人自己办的《国家利益》杂志上谈论“全人类未来的走向”,说到底就是因为福山同志已经下意识认为美国就已经代替了全人类,而其实福山同志还只不过是一个日裔的美国人。
福山同志在冷战即将结束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就让“全人类的历史”终结为“美国的历史”,未免让人感觉多少有些“掩耳盗铃”的嫌疑。
福山同志如果稍微懂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话,就应该对这段历史给一个更加全面的判断,那就是“在全盘西化思想主导下苏联的历史走向了终结”,而不应该说“全人类的历史走向了终结”。
就好像,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耳朵掩盖住了,然后想去偷隔壁张三家的门铃,在偷门铃之前告诉自己“只要把耳朵掩盖住了,那么就听不到门铃的响声”,而这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弱智对自己的自我欺骗。因为,尽管“偷铃者”的耳朵被掩盖住了,尽管“偷铃者”自己听不到“门铃的响声”,但并不意味着其他人听不到“门铃的响声”呀。
于是,当这个“偷铃者”真的去偷那个门铃,然后被主人抓到以后,自然不得不承认原来自己即使把自己的耳朵掩盖住了,也会有其他人会听到“门铃的响声”而把自己抓起来。
福山同志在看到正在走向“*”和“公开化”过程中的苏联突然解体,就贸然提出“历史的终结”的观点。但福山同志有没有想过,苏联的戈尔巴乔夫的确是因为接受来自于美国“*化”、“公开化”、“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的教育而误导苏联,让苏联在不成功的改革中被迫走向了解体,那么多年以后美国会不会有人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而采取不“*”、不“公开”的方式作出损害“人类利益”而成为“*”的敌人呢?如果,真有人这样做了,是不是就意味着福山同志要开始自己给自己打一个大大的嘴巴?
然而,历史证明了,福山同志所做出的判断的确是自欺欺人的武断。因为,就在福山同志“历史的终结”言论发表后的第14年,美国时任总统小布什在没有得到联合国授权下,用一种极其不“*”、不“公开”的方式就贸然发起了对主权国家伊拉克的军事战争。
这个时候,福山也开始不能不承认在他从前看起来接近完美的“美国”*背后还是有许多暗疮:“美国的诞生就是伴随着奴隶制的缺陷。多数派认可奴隶制而且写在宪法里。亚伯拉罕林肯在1858年和道格拉斯(Stephen Douglas)辩论的时候曾引用美国宪法中规定的平等原则来驳斥奴隶制度。但是尽管超越民族国家的某种形式的*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在我看来,要实现这个工程存在无法克服的实际上的障碍。”
而让福山感到更加难堪的是,就在福山同志“历史的终结”言论发表后的第19年,美国华尔街因为没有受到有效监管,用一种所谓的“金融衍生”游戏,把全世界卷进了一场百年难遇的金融大震荡,彻底宣告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模式的脆弱与丑陋。而这个时候,福山同志也不得不开始标榜自己已经转变成为一个“*主义者”了。看来,福山真的不愧是福山呀!
福山同志,希望“历史”被终结于美国一只独大的后冷战时代。这是福山同志的美好愿望。但经过这次金融海啸洗礼之后,美国能否继续保持其已经成功保持了几十年的作为唯一的超级帝国而君临天下的霸权地位?估计现在的福山肯定不敢再轻易做出草率的判断。
尽管美元还是世界货币,尽管美国还是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尽管美国还是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然而美国在内政外事多方面的倒行逆施却已经让世界上许多国家感觉到难以容忍。而美国经济模式和政治体制中所隐含的问题,也让所有人都不能不为美国的未来感觉些许的担忧。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美元哆啦,美元世界货币地位还在吗?
作为一个官方的学者,福山到现在为止还认为美国是“*国家”的代表。但事实上,很多美国非官方的智者已经看出,现在的美国更像一个霸权帝国,而美国的总统更像一个帝国的皇帝,而不是*共和国的总统。
根据《债务帝国》作者威廉&;#8226;波纳和安迪森&;#8226;维金记载,很多年前,当美国还是一个以谦虚为美德的国度时,那时候的美国总统也是这样,很容易在公众场合被见到。托马斯&;#8226;杰斐逊曾经沿着宾夕法尼亚街散步,向沿途每一个遇到的人问好。约翰&;#8226;亚当斯曾经在波托马克河里裸泳,一位女记者说他上岸后居然坦然地坐在衣服上跟她说话。
不过现在,谁要想见总统,就得先接受背景调查,还要通过金属探测器的安全检测。克林顿总统1998年访问中国时,他带着他的家人和“5名内阁成员、86位高级助理、150名文职人员——医生、律师、秘书、贴身服务人员、理发师等、150名军事人员——司机、行李搬运人员、狙击手等等,150名安全人员、几名搜爆犬和大量装备,包括豪华装甲车以及克林顿的防弹讲台——蓝鹅。”
2003年11月布什总统访问英国的时候,5000多名英国警察被安置在伦敦的各个街道保卫他的安全。公园与要道被封闭,狙击手隐藏在女王的屋顶上。当布什离开白金汉宫的时候,女王被凌乱不堪的地面震惊了:看起来就像人们刚刚疯抢完的沃尔玛卖场一样。
如果说美国的总统越来越像耀武扬威的帝国皇帝,那么美国就是一个颐指气使的金融帝国。尽管,现在美国已经越来不受其他国家欢迎。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越来越多的美国的敌人,他们处心积虑只想彻底摧垮美国对世界的军事和经济统治,但美国不在乎。
美国之所以可以不在乎其他国家的感受而肆意妄为,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超乎寻常的经济力量和无可比拟的军事优势。但美国正在滥用这两种优势,而滥用的最终结果就是全世界越来越不信用美国。现在许多西方的独立学者都认为,美国是一个“利己的霸权国家”,认为世界冲突的一个最大根源不是恐怖国家,而是美国。
尽管,不是每个国家,美国都敢于采取军事行动。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美国都绝对敢于发起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争”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美国的货币——美元(哆啦)是世界货币,这也就意味着在世界范围内,任何两个国家要进行商贸流通都必须使用哆啦作为支付手段。
而对美国来说,只要全世界必须接受哆啦作为国际商贸流通中的一般等价物,那就意味着美国可以通过无限制发行哆啦来对世界其他国家进行财富掠夺。
而且,由于哆啦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流通的,美国所发行的哆啦有超过一半以上不在美国本土流通,所以美国不用担心哆啦发行过多会在本国国内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因为,一旦哆啦发行过多,受牵连的绝对不止美国,而是全世界都要跟着遭受大宗商品疯狂涨价所带来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痛苦。
由于,哆啦是世界货币,这就导致了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商贸流通过程中处在了一个特殊的有利地位。因为,美国能够随意增加哆啦的总量,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可以做到永远不差钱。
现在,美国就好比是住在山顶上的一个地主,其他国家就是一堆在山底下给美国这个地主打工的一堆农民。由于,山顶上的这个地主控住了整个山区的水利灌溉阀,所以山底下的农民都得顺着他。
山底下的农民,每一次收获所种果果的最新鲜部分都要交给地主老爷。否则,地主老爷不高兴了,后果一定会很严重。地主老爷可能一下子掐断这个农民所在地区农田的水利灌溉阀,让这个地区的农田突然之间陷入流动性短缺的困境。地主老爷爷也可能一下子把这个地区的水利灌溉流量放到最大,让这个地区的流动性突然之间被无限放大,大到所有的庄稼都会在一片汪洋中享受被洪水吞没的痛苦,而让农民全年的收成都化为乌有。
于是,大多数时候,山底下的农民都很害怕山顶上的地主老爷。任何时候,都只能毕恭毕敬得听从地主老爷的吩咐,生怕地主老爷什么时候不高兴了,就掐断自己的水源或者无限制向自己所住的地区注入流动性,让自己今年的收成完全泡汤。
本来,有着山底下这么多农民的供养,山顶上的地主老爷应该可以活得很滋润。可是,这个山顶上的地主老爷自己本身也不闲着,喜欢没事找事,经常要到各个地方的农场转转,检查一下各个地方的文明程度,看看这个地方有没有把地主老爷家的画像挂在祖位上。另外,也要看看农民家里有没有私藏宝贝。如果发现有好的宝贝,地主老爷就会迫使该农民把宝贝交公!
这样一来,地主老爷家每年都要增加许多额外的开销,而这些额外的开销是之前农民按照协议所给的供奉所不能满足的。并且,地主老爷家也开始遭遇马尔萨斯危机了,家里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干活的却越来越少,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这个时候,地主老爷不是想办法平衡家庭内部的消费与支出,而是凭借着自己手中的水利灌溉控制权,开始随意增加各个地区的流动性,然后打着增加了流动性供给的旗号像各个地区摊派额外的粮租。
但地主老爷这样却给山底下的农民带来了极大的苦恼。因为,农田的总量是一定的,而农作物在增加了额外的流动性之后,总产量不是会增加,而是会减少,偏偏这个时候地主老爷还要要求额外的粮租,真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农民在得出了“做人难,做农民更难,做一个任由地主老爷摆布的农民更难”的结论之后,看着日益减少的农作物产量,和地主老爷摊派下来日益增加的粮租负担之后,不禁开始陷入了大大的恐慌之中。
但农民烦恼归烦恼,恐慌归恐慌,该交的租子还是要一个都不能少!因为地主老爷控制了水利灌溉阀,就是控制了自己的生命线。而且,地主老爷家里专门请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研制了一批杀伤力极大的现代化高科技武器,如果自己不按时交租子,地主老爷就会找很多莫名其妙的理由来打你。
这个时候,所有的农民都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困境:要么找地主老爷交涉,然后等着被地主老爷打死;要么任由地主老爷胡闹,自己还是乖乖听话,按照地主老爷要求,准时足量交租子,然后等着被活活饿死。
农民们知道光凭自己的力量是压根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而农民们也知道,地主老爷已经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是不可能为了体恤自己的辛劳,突然之间发善心决定通过自给自足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收支平衡。
而且,农民与农民之间也不是没有矛盾的。为了争夺有限的水资源,山东头的农民和山西头的农民还是吵过好几次架的。为了得到地主老爷的垂青,山西头的农民经常拿自己与地主老爷有一些远亲关系而动不动就威吓山东头的农民,以至于“本是同根生”的两地农民,经常搞起了窝里反。
看到农民之间原来有这么大的分歧,地主老爷更加肆意妄为起来。地主老爷开始更加肆无忌惮得玩起了“水漫全山”的游戏,让各个地区的农民更加深受其苦。
终于,有一天,走投无路的农民们团结了起来,开始与地主老爷玩起了“斗地主”的游戏。有一些农民,想到了一个科技含量非常高的点子,那就是坚持研发新一代“无水灌溉”技术;有一些农民,觉得“天涯何处无芳草”,认为在这个山头之外一定还有另外一个山头,于是决定集体搬迁;有一些农民,直接就觉得这个山头太碍事,玩起了现代版的“愚公移山”游戏。
于是,地主老爷终于彻底被赶出了山头,全世界的农民又过起了和谐、太平的幸福生活。
以上只是对当前国际经济局势的一个故事性的比喻,看完了故事,让我们再继续回到现实,看看全世界主要的经济体将如何应对美国随意释放流动性对全球经济稳定的冲击。。 最好的txt下载网
哦,耶!欧洲抬头了,美欧蜜月结束了
现在,全世界已经有不少国家开始质疑美国,认为美国正在肆意放大美元(哆啦)的供应总量,而这些被放大的流动性已经严重干扰到全球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而这些人甚至包括美国当年最铁杆的盟友——欧洲。
说道美国与欧洲的深刻友谊,还要追溯到上世纪的二次大战。二次大战以后,美国和苏联这一对超级大国刚从共同对抗纳粹的统一战线中走出来,便开始彼此争夺对世界的控制权。
为了共同对抗日益强大的苏联,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6年访问美国,在这次访问中他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丘吉尔这一演讲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起英美之间的英语民族的同盟关系,来共同应对来自苏联这一社会主义超级大国的“军事威胁”。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土耳其和希腊(前者因为博斯普鲁斯海峡问题与苏联关系紧张,后者的资产阶级政府则在共产党游击队打击下摇摇欲坠)受到共产主义威胁为由宣布对这两个国家提供援助,这被认为拉开冷战的序幕,同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正式提出“对苏联发动冷战以遏止共产主义”成为冷战正式打响的标志。
冷战过程中,美国人与西欧国家组成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而作为对抗,苏联人则将大多数东欧国家集结在一起,共同组建了华沙条约组织——这一共同防御性实体。
从那一刻起,西欧的命运也就通过北约与美国紧紧得联系在了一起。而美国也在北约的帮助下在全世界发起了多次战争,其中让中国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场“臭名远扬”的科索沃战争。在那场战争中,北约的美国B…2轰炸机发射使用三枚精确制导炸弹击中了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当场炸死三名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炸伤数十名其他人,造成大使馆建筑的严重损毁。
为了维护北约内部的团结,美国学者专门炮制了一个“文明的冲突”的理论。而这个理论的奠基人就是哈佛大学教授萨缪尔&;#8226;亨廷顿。
萨缪尔&;#8226;亨廷顿在他的书中指出:后冷战时代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文明的世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国家间的对抗和联合;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最可能升级为更大规模战争的地区冲突是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集团和国家之间的冲突。
萨缪尔&;#8226;亨廷顿还认为,文明间的冲突有两种形式:在地区或微观层面上,冲突发生在分别属于不同文明的临近国家之间,这种冲突在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国家或集团之间特别普遍;在全球或宏观层面上,核心国家的冲突发生在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这些冲突是国际政治的典型问题。在相互竞争中,各核心国家会团结本文明的同伴,争取属于第三种文明的国家的支持,促进对立文明的国家的分裂和背叛,利用各种综合手段达到目的。
但对于美国这个始终以“实用主义”为导向的国家来说,文明的认同真的有那么强的影响力吗?如果文明的影响力真的有那么大,那么为什么美国要发起对英国的独立战争?为什么美国南方要因为“奴隶制”问题而对北方发起一场“南北战争”?为什么美国和英国要因为伊朗石油问题而起正面冲突?
如果文明真的是左右世界格局的关键性因素,如果对相同文明的情感认同真的是左右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决定因素,那这个世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王公贵族为了争名夺利而哥哥陷害弟弟,儿子反对父亲了。
所谓的“文明引发冲突”不过是文人自娱自乐的把戏罢了。真正把美国和欧洲黏在一起的不是“文明的认同”,而是“利益的纽带”。
现在,美国与西欧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多少有点像当年周幽王与那些簇拥他的诸侯之间的关系。美国的地位就相当于当年周幽王的地位,而西欧诸国就相当于当年诸侯的地位。幽王与诸侯之间处在一个相同的文明的世界里,并且要遵守一个共同的约定。这个约定就是如果幽王同志遇到了困难,所有诸侯都必须立刻马上派兵过来保护幽王,只有这样,当诸侯遇到困难的时候,幽王同志才会号召其他诸侯一起帮助这个遇到困难的诸侯。
尽管,幽王与诸侯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对等的主仆关系,但因为幽王同志势力最大,而所有的诸侯也知道如果没有一个这样的共同体,万一有一天遭遇了文明世界之外的野蛮人攻击,自己估计是要打不过的,所以诸侯还是不能不接受这种关系。
好,文明的纽带建立了,共同防卫的协约也签了,按道理来说幽王和诸侯各取所需之后,天下也该太平了吧。
但可惜的是,幽王同志有一个特殊的癖好,这个癖好就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兴趣经常拿诸侯当猴耍。在幽王同志看来,诸侯就是“猪猴”,都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而那些诸侯在经常被幽王折腾来折腾去之后,终于有一天下定决心,让幽王同志自生自灭去吧。于是,幽王同志最终在犬戎同志的帮助下走向了消停之路。
幽王的老爸宣王同志听说,首都儿童们经常唱一首儿歌:“月亮升上来,太阳沉下去,将有弓矢之祸,灭亡周国!”宣王同志听了很害怕,于是着急了一帮能看懂水晶球的科学家,请这些科学家们来解释一下这首儿歌。
这些科学家们,于是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利用手中的水晶球,抬头看了看天,然后得出了一个著名的结论。之后,这些科学家们派出了首席科学家作为代表来见宣王,对宣王说:“臣夜观天象,发现天上有颗会说话的星星,这颗星星对我说,弓矢之祸就在陛下老爷的宫中。”
宣王同志听到这段话后,感到更加害怕,于是问皇后最近的嫔妃有什么怪异的地方。姜皇后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只是看宣王同志实在逼得太紧,刚好前天打麻将输了点钱给嫔妃卢氏,为了恶搞一下卢氏,于是对宣王同志说:“我的王呀,最近宫子里面一直很太平,没有啥不靠谱的事情发生。不过,最近倒是老听其他宫人说,卢氏年方二十四岁,但是整整怀孕八年,最近才生下一个女儿。”
宣王立刻招来了卢氏,对卢氏说:“你丫怎么怀孕八年,才生出一个女儿呀!”
卢氏一听,这事你都知道了,看来领导就是领导,赶紧回话到:“我的王呀,我听说夏朝桀王时,褒城有个人化为两条龙。桀王感到非常害怕,于是找来了宫内最强大的九个武士,一起围剿,然后杀了这两条龙,并且将这两条龙涎藏在木椟中。这个木牍自殷朝后经历644年,传了二十八王,直到先王厉王时才被打开。木牍打开后,龙浆横流于宫廷,化为一只大乌龟。小妾当时十七岁,因为足踏龟迹而忽然有了身孕,如今才刚生下一个女儿。”
宣王同志估计是没有学过生物学,不知道为什么龙浆会突然之间会变出一只大乌龟,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嫔妃踩着这只大乌龟的足迹就会生出一个女儿来,而且早不生,晚不生,偏偏要等到首席科学家告诉自己后宫之内可能酝酿弓矢之祸后再生。
总之,宣王同志接受了卢氏的说法,而卢氏也赶紧趁着夜色,把刚刚出生的女儿扔到了河里,让一个造木箭的木匠带回家抚养了。
宣王同志死掉之后,幽王同志就即位了。这个幽王同志,为人比较暴躁,不通人情,喜怒无常。幽王同志,和自己的老爸似乎完全是两条道上的人。幽王同志一点都不关心周朝的死活,只知道整日饮酒食肉,刚一即位就广征美女。
右谏议大夫褒姠同志觉得幽王同志这样做不对,于是经常劝谏幽王,结果幽王恼羞成怒把褒姠同志关进了监牢。褒姠同志的妻子,一听非常着急,赶紧花了一大笔钱,买下褒城最美丽的女孩,把她梳妆打扮一番,送进京师,才把老公赎了出来。这个美女就是那位倾国倾城的褒姒。而这个褒姒就是当年卢氏踩着乌龟足迹生下的女婴。
幽王同志见褒姒美人仪容娇媚,光*人,非常高兴。于是,褒姒春宫独宠,幽王一连十日不上朝,朝夕饮宴,没完没了。皇后申氏失宠被废,太子也被废。本来还有些大臣进谏,幽王大怒:“有再谏者斩!”朝中大臣只好纷纷告老归田。
褒姒美人很漂亮,不过却从来不笑,整天眉黛紧颦,郁郁寡欢。幽王同志为了能够让褒姒美人开颜一笑费尽心思。但千方百计,褒姒美人却始终不开口。其实周幽王不明白,为了能够专宠,褒姒美人早做了美容手术,在眉头和嘴角打了肉毒瘤杆素,又做了植金线美容法。这种人造美女,好处是神经死亡,皱纹不生,青春不老,坏处是不能笑,不能哭,七情六欲不能上脸。褒姒的美,就像今天的虚拟偶像。其实,当年如果杀不掉这个女婴,周宣王应该捏住宫里美容医生的脖子,掐死,Sigh,那全世界都安静了。
幽王同志为了博褒姒美人一笑,那可是相当卖力气。经常召集乐工鸣钟击鼓,品竹弹丝,宫人歌舞进临,但褒姒美人全无悦色。幽王同志又命司库每日进彩绢百匹,撕帛以取悦褒姒。褒姒美人虽爱听裂绢的声音,依旧不见笑脸。
这个时候,大奸臣虢石父终于出台了,向幽王同志献计说:“在城外,每隔五里就搁置了一个烽火墩用来防备敌兵,假如有敌兵过来,墩里的人就会举烽火为号,沿路相招天下诸侯的兵来勤王,假如诸侯来了却没有敌兵,皇后必然会笑!”
幽王同志一听大喜,遂与褒姒驾车跑到了骊山,在骊宫摆下了奢侈豪华的“夜宴”,命令城下点燃烽火台。刹那间火焰直冲霄汉,诸侯乍见焰火冲天,急忙调兵遣将,驱动战车,连夜前来勤王。没多久,列国诸侯皆领兵至,一路烟尘滚滚,来了却没有敌寇的踪影,只见幽王与褒妃在城上饮酒作乐,诸侯面面相觑,卷旗而回。
这样来来去去好几次,褒姒美人看见各路军马举着火炬,漫山遍野地跑,不禁嫣然一笑。幽王大喜,遂以千金赏虢石父。可怜的褒姒美人,因为一笑,前功尽弃,只好重新打美容针了。
众诸侯大怒而归。以后幽王还常以烽火为戏,褒姒再也不肯笑了:笑的成本对她来说太大了。更惨的是,犬戎叛乱,幽王同志想找救兵,因为前几次被烽火所戏弄,诸侯以为幽王同志又想博取美人一笑,都不当回事。不久镐京陷落,幽王同志也被人杀了。
而2003年美国前任总统小布什发起的第二次伊拉克战争多少就是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翻版。尽管,小布什没有像周幽王那样昏庸,为了博美人一笑而肆意戏耍自己的盟友——西欧诸国,但在小布什眼里,为了伊拉克的石油,自己的西欧盟友是绝对可以想甩就甩,想抛就抛的皮球。
作为石油商人起家的小布什,一直以来对中东的石油觊觎已久,一直想找个借口去哪里捞一点油水,可是一直没有找到借口。
而2001年的“”事件,给了小布什同志一个很好的启发,那就是借助“反恐”的名义,在打击阿富汗的同时,可以顺带轰炸一下伊拉克,只要在伊拉克把萨达姆搞下去,自己就可以在伊拉克这个石油储量仅次于沙特*的地方重新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
小布什找到了打击伊拉克的理由,考虑到美国与西欧之间的长期革命友情,同时美国又在科索沃战争上拉了西欧同胞一把,因此美国的西欧伙伴们也准备来帮助一下美国。但帮助的前提是,美国要打伊拉克,最好多征询一下联合国的意见。尽管,联合国只是一个“太上皇”,而美国才是真正的“皇帝”,但联合国毕竟是联合国,至少从名义上看,联合国在国际事务的权利方面要比美国大上那么一点点。
于是,西欧伙伴一直认为如果美国一定要打伊拉克,那么一定要征求联合国的意见。但小布什同志一直觉得联合国办事很拖沓,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得到联合国的授权,于是干脆直接绕过联合国,纠集了由美军部队、4万5千人的英军部队、2千多人的澳大利亚军队和200人的波兰军队所组成的12万联合部队,再加上大约5万人的伊拉克反叛军,发起了对伊拉克的第二次战争。
战争爆发大约三个星期之后,美军顺利进入巴格达市区,途中并没有遇到任何顽强抵抗。伊拉克官员则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军队向美军投降。之后巴格达和巴士拉等伊拉克城市纷纷陷入无政府状态,巴格达市内发生频繁的抢掠事件,巴格达博物馆遭到洗劫,上万件珍贵文物失踪。
战争之后,所有人立刻发现原来美国战前所提出的“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压根就不成立。而且,战争之后,美国的西欧伙伴们强调联合国必须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发挥“主要作用”,希望联合国利用其以往参与战后重建的经验和能力,主导在伊拉克建立民选政府的进程,但美国只承诺让联合国发挥以人道主义援助为主的“重要作用”。
由此,看来,在美国人眼里面,西欧盟友们在美国眼里正如同各诸侯国家在周幽王眼里一样,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可以随意使唤,也可以随意踢开的工具。
而在这次由美国人引起的金融海啸中,受伤最惨重的还是美国的西欧朋友们。这也就是为什么,尽管美国是这次金融海啸的始作俑者,但是最早陷入经济萧条的却是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