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艳说韩非-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韩非有三个条件,只要大王答应,韩非自当效命。”
赢政露出欣然的微笑道:“先生!别说是三个条件,就是三十个寡人也应下了。”
韩非一听这话。微微地皱起眉头道:“大王,为人主者金口玉言,一言九鼎,如何能如此轻率的说话?万一韩非提的是大不敬的条件呢?”
赢政本就聪明透顶的人,一听韩非话里的意思,立刻端坐微微吹首道:“先生。寡人孟浪了,今后一定不再这样说话。谢先生教诲!”
孺子可教也!韩非微笑地点了点头,想了一想,然后慢悠悠的开口道:“韩非的三个条件,第一、请大王即刻下旨意,派人将赵嘉安全送回赵国,非如此韩非不能安心。第二、日后韩非只是以客卿的身份为大王效命,不接受任何官职,即便万不得以,韩非也只能接受一些闲职。第三、大王一统六国之日。便是韩非离开大王之时。三个条件大王应了,在大王成就霸业前,韩非自然全力襄助大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若大王不允。现在便将韩非的脑袋拿去便是”
韩非的话听的边上的李斯眼前一亮,韩非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不表明一下态度,李斯这家伙,时刻都盯着要害自己。不如以退为进。
赢政没想到韩非居然提出这样的条件,前面两个还勉强能接受,后面一个就有点不理解了。面露疑惑地看着韩非问:“先生何故日后要弃挂然而去,担心寡人日后怠慢先生乎?”
韩非笑笑道:“非也,韩非志在江湖,日后只盼能游遍天下,寻一幽静所在,著书立传,闲散一生足矣。”
“唉!先生既然坚持,寡人应下便是。”赢政也只能无奈的答应,心里觉得韩非这样的穷酸。肯定是那种吃软不吃硬的家伙,勉强估计也没个结果,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赢政答应的同时,韩非慢慢地俯身在地,学足了诸葛亮拜刘备的样子,语气极为诚恳,态度极为恭敬的大声道:“韩非!拜见大王!”
这一下总算是决定了站队的问题,赢政自知从此多了一个好帮手,乐呵呵的赶紧上前扶起韩非道:“先生不必如此,寡人以先生为师,俗礼可免。”
韩非听了脸上一正,肃然道:“大王威严不可触犯,礼如何能免?无礼则无上下尊卑之分,如此与大王之霸业万分不利。只有确立大王绝对地权利和地位,才能确保霸业可成。”
赢政听了一愣,悟性极高的赢政立刻领悟到韩非话的另一层意思,慢慢也去了笑容,态度端正地坐直道:“寡人再谢先生教诲。”
韩非微微的点了点头,算是受了赢政的弟子礼了,两下里这一番对话,韩非成功的将赢政引上了日后那个秦始皇的道路。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诸侯乱周久矣,大王成就不世功业就在眼前!”绕了一大圈子,话题终于转入正轨。
“先生以为寡人当如何自处?时下寡人尚为亲政,诸多事务寡人还做不主,即便日后亲政,以丞相之势,也必牵制寡人甚多,更别说还有个嫪毒在一旁蠢蠢欲动。”
“呵呵!嫪毒小人也,志大才疏,不足为虑。时下吕不韦权倾朝野,此皆因先王制度赋予丞相的权利太大,日后大王设法分丞相之权便是。”
历史上三公九卿制度是李斯想出来的,韩非不想占他人之功,再说后来还有更先进的六部内阁制度,韩非觉得过分的影响历史,来必是件好事,于是便没就这个问题说话。
“先生所言甚是,只是眼下得拿出个对应之策才是。”
“韩非以为,多一个人制约吕不韦,倒也未必是件坏事。大王非但不要阻拦此事,反而要大力促成。”韩非说着笑着看着赢政,赢政眼珠子溜溜地转了转,立刻明白韩非的险恶用心,不由一拍大腿道:“先生果然高明,不过万一吕不韦反对呢?”
韩非冷笑道:“且不说这是大王和太后的意思,吕不韦不敢过分反对,照我看,眼下吕不韦使成矫王翦伐赵,就是个大麻烦,吕不韦打的好算盘,我看最终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先生何出此言?”赢政有点不明白了,韩非这才想起来,自己是根据历史来看问题,不由暗暗后悔,自己话说的快了。
“大王,秦军新败,士气不振,吕不韦的威望也空前低落。我担心长安君成矫要趁机造反。”韩非只能作出猜测的样子,总不能说自己早就知道了吧。
“吕不韦不是安排樊于期配合成矫么?”赢政还是有点不相信,反问道。
“万一,樊于期同流合污呢?”韩非也是反问,其实根本就是樊于期蹿着成矫造反的。
赢政沉思了一会,抬头凝视韩非道:“以先生只见呢?”
韩非只好硬着头皮,做沉思状后道:“韩非以为,成矫必反。”
韩非拿不出证据来,赢政听的也半信半疑的,不过见韩非脸上镇定自如,弄的和真的一样,不由又有些信了,想想还是转头对李斯道:“李卿,即刻修书一封,派人送与王翦将军,使其时刻提防成矫之变。”
……
陈留!成矫此刻正出于犹豫之中。早在上次联军击败吕不韦时,成矫和樊于期就打算趁机造反了,奈何赢政居然从北方军团调来重兵,成矫手上兵少,没敢动手。陈留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王翦又于赵军庞援部正在对峙,成矫于樊于期合并一起有五万之众,于是便觉得机会来了。
“公子,动手了,机不可失啊!赢政本是吕不韦与赵姬所生,如今赵姬又秽乱后宫,公子只需昭告天下,必定能够一呼百应。”樊于期属于坚定的秦王朝正统者,一直对赢政的身世颇有怀疑,加上在秦国一直郁郁不得志,如果帮着成矫夺了天下,日后在秦国自然是身价不同,值得赌上一下。
成矫沉思再三,终于重重的点了点头。
是夜,一匹快骑疾驰,直奔王翦的大营而来。
看罢赢政的来书,王翦大惊。
“来人!”
次日!派出的探马明确传来消息,成矫于樊于期发动兵变,昭告天下,质疑赢政身份的同时,指出赵姬的淫荡之举。而此事,王翦亲率的三万精兵,已经悄悄的逼近陈留,成矫于樊于期一无所知。
夜黑风高,陈留城外一片淅淅嗦嗦的声音,与那秋虫的鸣叫似乎融为一体,城墙上的火把有气无力的摇晃着,站岗的士兵正打着瞌睡。
一架架云梯搭上城墙,发出沉闷的响声。还以为王翦远在两百里外的成矫,根本就想不到王翦居然这么快就杀上门来。
“有敌袭!”云梯落下的声音惊动了站岗的士兵,低头一看城墙下面黑压压的都是人,顿时吓的两腿发软,扯开嗓子没命的叫喊起来。
附近的士兵出现的也还算及时,擂石滚木的也丢下去一些,怎奈人实在是少了点,没一刻的功夫,王翦的大军控制了城门一带,城门被打开,吊桥放下,潮水般的秦军蜂拥而入。
没等成矫和樊于期组织起队伍进行有效的抵抗,城内已经乱成一锅粥了。部队根本就集合不成,混乱中樊于期试图找到成矫,打算带着成矫突围,找了好一会都没能找到,见城中王翦的部队越来越多,樊于期只好带着手下数百人趁乱逃出陈留,往燕国去也。
成矫于樊于期发动的兵变不过两日的功夫就被扑灭,消息传到咸阳,赢政大惊,同时也为感韩非能为自己所用感到由衷的欣慰。
次日,赵嘉被释放回赵国,吕不韦迫于赢政和赵姬的压力,同意嫪毒成为内宫总管兼领内宫侍卫统领一职。
韩非正式留在秦国,身份是赢政的客卿。
第七十五章
咸阳!集市之门!
一大早集市便闹腾了起来,人们纷纷议论着一件事情,吕不韦让人将一堆竹简摆在市门处,认人观看,并且扬言,但凡有人能增加或者减少一个字,便赠送一千金,此书正是吕不韦门下三千门客辛苦的杰作《吕氏春秋》。
消息很快传遍整个咸阳城,一身便装的韩非站在人群中,冷笑的看着装模作样的门客在拿张罗着,不由冷笑起来。说倒《吕氏春秋》,自然是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的,只是吕不韦玩这种噱头,无非是一种炒作方式,论到炒作,两千年前的吕不韦,招数怎么能比的上二十一世纪来的韩非。
人群中王贲东张西望的四处看着,看见韩非和身边的三个女孩时,时面色一喜急忙过来。
“先生!大王正到处找你。”王贲低声道。
韩非回头微笑,点点头道:“我知道了,这就去见大王。”
王宫之内,赢政的书房中,暴怒的赢政几乎是拿到什么砸什么,竹简铜器丢了一地,李斯战战兢兢的在一边低着头,几个宫女和太监早就趴在地上,额头抵在地板上,大气都不敢出一下。赵高的额头上还青了一块,这是刚才他前来报信时被赢政顺手就拿铜盏给砸的。
韩非进来看见这一幕,不由笑了起来,赢政的脾气还真是暴啊。难怪秦法如此残酷,难怪杀人无数,焚书坑儒都是小把戏了。
“见过大王!”韩非恭敬地先行礼,赢政铁青的脸色,见了韩非才微微的好转,挤出难看的笑容道:“先生来了。快快请坐。”低头一看满地的狼藉,赢政便又怒了起来,提起脚来给了赵高一下,怒气道:“没用的东西,还不快给我收拾干净,没见先生来了么?”
韩非赶紧上前道:“大王,不必动怒。我看我们还是出去院子里走走,边走边说。”鼻青脸肿地赵高这时候偷偷的看了韩非一眼,不过眼神里不是感激,而是一种强烈的嫉妒。韩非感觉了赵高的眼神时。微微的皱皱鼻子,并没有正眼看他。这个死太监,迟早收拾他。韩非在心里默默的说着,脸上的却是微笑的看着赢政。
“就依先生,我们出去说话。”赢政在前。韩非微微落后,来到院子里,十步之内已经看不见任何一个人的时候,赢政才叹气道:“唉!寡人尚有一年就亲政了,这时候吕不韦弄出这挡子事来。如今他的威望一下又起来了,日后寡人想收拾他又难了许多。”
“大王!吕不韦这手固然高明,千金一字。嘿嘿!以他地地位,即便有人有不同意见,又怎么敢出来辩驳?以我之见,吕不韦此举小道尔,韩非自有办法应对。”韩非一点都不着急,笑眯眯的安慰赢政。
赢政一听韩非有办法,顿时眼前一亮,急急道:“先生快说。”
韩非高深莫测的一笑道:“天机不可泄漏,十日后大王庆丰收祭天之时韩非定当令大王重新夺回优势。”
……
回到赢政赐的府第,韩非立刻将季子曾叫了过来,一番附耳低语后,季子曾脸上虽然还有点迷糊,不过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坚决执行。
时间在喧闹中过的很快,一年一度地庆丰收祭天活动又要来到,赢政祭天的前一天,集市里某个妇人在给一条买来的鱼开膛破肚时,在鱼肚子里发现了一块帛书。同样是在这一天,某位屠夫杀猪处理下水时,在猪肚子里发现一个大蜡丸子,足足有拳头一般大小,捭开一看,里面居然又是一份帛书。
很快,咸阳城里就传开了一个消息,有人不断在各种动物的肚子中发现帛书,书上的内容都是八个大字“真龙祭天,九鼎同收。”
什么意思?自然有好事地儒者跳出来解释道,明日就是赢政祭天的日子,真龙祭天只然是指赢政了,九鼎同收,代表一统天下,就是说赢政是真龙降世,是来统一天下的。
消息几乎在一天之内就传遍了整个咸阳城,更离谱地是,城西的采石场里,居然在开凿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石人,石人只有一只眼,身上还刻着一行字“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真龙现。”
咸阳城里算是开了锅了,帛书和石人的事情成了所有人茶余饭后的话题。傍晚时分,围着披风,躺在靠椅上,这场装神弄鬼演出的总导演韩非,正眯着眼睛,摇晃着身体听季子曾汇报的一条又一条关于石人和帛书的消息。
天擦黑的时候,韩非地府第外多了一些不三不四的闲人,季子曾也有点紧张起来,急忙也给韩非做了汇报,还没等韩非判断出是啥事情呢,一辆马车停在门外,裹着一件披风的赢政被一群侍卫簇拥着进了韩非的家门。
护院总管李强正要上前阻拦时,认出了赢政,急忙跪倒见礼。赢政只是简单的摆摆手,脚步不停的往里面冲,韩非还在那闭目养神的当口,赢政冲了进来,一掀身上的披风,猛然见哈哈哈的大笑起来。
韩非睁眼一看,赢政居然整个时候出现,不用说实在是兴奋的不行,要找韩非来分享了。
“大王,来的好快啊!”韩非慢悠悠的站起身了,见了一个礼。一脸兴奋的赢政猛摆手道:“免了免了!哈哈哈!先生果然是高人,如今这咸阳城里,都在传颂寡人乃真龙降世,这比起吕不韦弄本破书来显摆,效果要强的太多了,赢政在此多谢先生了。”
韩非微微一笑,猛的正色道:“大王!此言不妥。大王乃真龙天子,顺应天命而得天下,天现祥瑞乃大吉大利,与韩非可是半点关系都没有的。”韩非现在很有一个合格神棍的觉悟了,明明知道是假的,当也要当成真的来看。这时代的人最敬天和鬼神,历史上装神弄鬼为自己造势者不胜枚举,韩非知道的实在太多了,故而稍微操作一下,效果不要太好了。
韩非说话是虽然是一本正经的样子,不过滴溜溜一直在转悠的眼珠子被赢政看的清楚,赢政不由顿悟,忍住不笑道:“先生说的是,此乃天意也。”
第七十六章
劳累了一年的三秦大地,迎来了又一个收获的季节,虽然经历了联军又一次的伐秦战争,局部地区因战火导致大量减产,但总的来说,这一年风调雨顺的,又是一个丰收年。
这是一个老天爷能觉得太多事情的时代,作为一国之君,祭天祈求上苍的眷顾是必须的,也是一项别人不可替代的工作和荣耀。
咸阳,赢政的车仗驶出王宫时,道路两旁的百姓跪伏者无数,绵延向前。所谓真龙天子的传言,将赢政的威望和地位提高到了一个无人能抵的地步,百姓眼中对于赢政的车仗,除了一种与生俱来的畏惧外,剩下的就全是一种对赢政被神话后膜拜了。天子,自然是代表上天的,而上天从来都是无法抗拒的。
赢政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这一场神话的炒作中初步形成。
也不知道人群中突然有谁喊了一声:“大王万岁!”这一下如同水进了开油的锅,猛的炸醒了那些拜服于地上的百姓们,先是少数人跟着附和,“大王万岁!”的喊了起来,慢慢的加入到呼喊的人越来越多,终于人群的欢呼汇聚成山呼海啸一般,“大王万岁!”的口号,响彻了整个咸阳城,直插云霄之上。
韩非没有跟在赢政身边,而是在路边的一座酒楼上找好了位置,品着美酒看着赢政的车杖在人流中缓缓前进。往那城外地祭天之坛而去。三千铁骑开道,三千步卒居中,五百战车断后,无数的旗帜,将士盔甲鲜明,赢政的排场不可谓不大。
韩非为赢政策划的君主集权政权。第一步完成的很精彩,历史的大方向并没有变化。
马车上地赢政始终是一脸严肃的表情,看着所有跪倒在地上的子民,听着山崩海啸一般的欢呼万岁声,赢政的内心激荡不已心脏的跳动速度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似乎时刻就要蹦达出来。这时候是需要和人分享喜悦,可是值得分享的人在哪呢?赢政似乎觉得有目光在注视着自己,下意识的抬头朝侧面的某个方向看过去时,看见了一脸微笑的韩非,微微地举起酒杯。点了点头。赢政不由的觉得心头一阵激动,这时候他不是一个人,这时候他身后有坚强而可靠的支持,知道这些一切都不重要了。赢政微笑着收回目光,表情终于归于平静。心跳已经平缓了许多,也开始觉得这种呼喊声给人一种陶醉的感觉,就如同喝了韩非的烈酒一般,开始有点晕乎乎地。
前呼后拥,百官跟随。就连一贯趾高气扬的吕不韦,此刻也只能脸色阴沉的跟着,不用说在这一场争夺民心向背的战斗中。赢政大获全胜。还有一年就亲政了,赢政此刻似乎已经看见霸业在向自己招手,胜利的快感化作一道热流传遍全身,在这深秋地风中,赢政的身体开始发烫,脸上现出激动的红润。
目送着车仗远去,韩非慢慢地坐回位置上,为赢政的谋划已经有一个好的开头,接下来要忙点私事了。
鬼头鬼脑的李强溜了进来。见了韩非露出谄媚的笑来,这小子是来表功的。
“嘿嘿!刚才我喊的声音够大吧?给点啥好处吧。”
“行,回头估计大王会有赏赐下来,你只管挑就是。”韩非应的倒也干脆,不能干那种只让马儿跑,不让马吃草的事。
祭天仪式一直折腾到午后才算结束,在百姓地夹道膜拜和欢呼中,赢政总算是回到了王宫之中,回到宫中的赢政直奔书房,想着之前吕不韦那难看的脸色,赢政压抑了多时兴奋终于爆发出来了。
“哈哈哈!你看见吕不韦的表情没有?”赢政手舞足蹈的来回蹿,不停的对身边的李斯说着今天看见的一切,眼睛笑的只剩下一条缝了,李斯见赢政开心,自然不会放过讨还赢政的机会,笑呵呵的听着,不时还配合的拍上几下马屁。
“这一切全拜韩非先生所为,立刻让人去传韩非先生。”赢政迫切的想将自己的开了与韩非分享,当然也有讨教如何继续下一步的意思在里面。
这时边上的赵高过来凑趣道:“大王,适才奴才大胆,作主先让人去请韩非先生,估计这会已经在路上了。”赵高能一直得到赢政的信任,其实也并非偶然,至少在揣摩赢政的心思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
“好,你先去外面等着,先生一到立刻请进来。”赢政似乎也没觉得有啥不妥,吩咐赵高出去等韩非,李斯在一旁微微的皱了下眉头,想说点啥又闭上了嘴巴。
李斯的这个表情被赢政看在眼里,便笑着问:“怎么?李卿有话要说?”
李斯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大王,赵高虽然是您身边的人,然其不过是内侍,适才没等大王下令便先去请韩非,微臣以为此举大大不妥,此风断不可长。”
赢政听了脸色也是微微的一沉,略微思量一番后,点点头道:“嗯!说的有理,李卿提醒的是,不能没了规矩。”
赵高出了书房,正往宫门去时,身后一名小黄门一溜烟的小跑追了上来,喊住赵高后在其耳边一通嘀咕,赵高听了脸色立刻就变的阴沉无比。
“哼!”冷冷的哼了一声后,赵高这才继续往前走。
宫门外韩非已经到了,见了赵高跟着进去,直奔赢政的书房而来,赢政见了韩非心情更是好了,笑的何不拢嘴巴,拉住韩非的手道:“先生辛苦了,找先生来是想好好谢谢先生。”
“为大王做事,是臣的分内之事,大王何谢之有?”韩非微笑的退后两步,按照规矩先把礼数做足了。
赢政对韩非表现出来的保持距离的态度也颇无奈,伴君如伴虎,韩非刻意的与赢政保持一定的距离,与皇帝太亲热了,其实未必是好事。
“先生还是见外了,寡人请先生来,是想封先生为长安侯,食三千邑,稍后寡人就拟旨。”赢政只得苦笑着将打算说出来。
边上的李斯听了这话,猛的抬了一下头又立刻低下头去,韩非看的清楚,李斯的眼睛里嫉妒的都要冒火了。
“大王,此举不妥。”韩非微笑拒绝道,赢政听了微微的现出不快道:“怎么不妥?先生觉得赏赐轻了?”
韩非笑道:“非也,大王要赏韩非,那是大王对臣下的恩德,韩非感激不尽,只是贸然封赏韩非,似乎师出无名,对外也无法说的清楚,是以不妥。”
赢政被韩非说的一怔,想想觉得也是,坐会位置上略微思索一番后,微微叹气道:“寡人还是年轻了,许多事情都需要先生和李卿多多提醒才是。这样吧,前日燕国使节来访,送来二十名美女,回头寡人让人给先生送去十个,另外赏先生锦缎百匹金三万如何?”
这种赏赐还是比较有分寸的,韩非也知道过分的拒绝反倒会引起赢政的不快,于是便笑的退后一步,朝赢政行个礼道:“如此,韩非谢过大王。”
“呵呵,这是先生应得的,其实应该是寡人多谢先生才是。”赢政心情又好了起来,韩非听了赢政这话,张口要说不需要谢的话时,赢政已经抢险说道:“先生您不用说了,我知道,不需要谢,呵呵。”
韩非只得微笑着摇头,不再说话。赢政这才招呼韩非坐下,李斯在一旁也坐好后,赢政开口道:“先生,一个月前赵将庞援领十万大军攻燕,连下八城,燕国不支,派使节前来请国相救,提出割让五个城池,派太子燕丹来咸阳为质子,寡人想知道先生怎么看这件事情。”
“燕赵相斗,这肯定是好事。以韩非看,大王不妨答应燕国的请求。”
现在对韩非已经彻底信服的赢政,见韩非说好,想都没想就点头道:“先生说答应,寡人回头就找丞相来,让他令王翦立刻出兵救燕。”
韩非听了微笑着摇头,赢政见了奇怪,问道:“怎么?先生不是让寡人答应燕国的请求么?如何又摇头?”
韩非脸上露出神秘的微笑道:“大王,答应燕国的请求是一回事,救不救燕国又是一回事。”赢政听了大惑,故摸着韩非的意思是想收了好处然后赖帐,估计燕国也不能把秦国怎么样。赢政想到着不由露出阴险的笑容道:“好!寡人就算失信于燕国,谅燕国也不敢怎么样。”
李斯在一边立刻就急了,连忙插话道:“大王,万万不可因小利而失信于天下。”说着还狠狠的瞪了一眼韩非,回头又道:“大王,韩非此举陷大王于不信不义之地,其心当诛。”
赢政天性多疑好猜忌的毛病这时候表现出来了,脸立刻就沉了下来,冷冷的看着韩非,意思是等待韩非的解释。
韩非不慌不忙的笑了起来,朝赢政拱拱手,又朝一脸愤愤的李斯点点头后,不急不徐的开口道:“大王,微臣有说过不救燕国么?”
第七十七章 葭如的消息
嬴政与李斯是何等聪明的人,韩非的话刚说完,他们立刻就明白了一点什么,一起都沉默着默默地想了一想,赢政想着想着脸上露出微笑来。
“寡人立刻让人传令王翦,命其按兵不动,待燕赵两国两败俱伤之时,大举进攻赵国,不怕庞援不回兵。”赢政很快就拿出一个方案了,见韩非听的连连点头,很是得意的看看韩非和李斯。
“大王英明!”李斯不失时机的奉承一句。
“万一庞援不肯回兵呢?”韩非追问一句,赢政听了不由想了想道:“那寡人便令王翦,直捣邯郸。”
“不可,邯郸距离遥远,万一赵军将李牧从匈奴边境调回来,庞援回师邯郸,恐怕王翦将军要吃大亏。”韩非这话赢政就有点难理解了,皱着眉头不说话,李斯出言道:“大王的意思大方向绝对没问题,战场上如何能有不冒险的,关键还是看王翦将军临机的应变,掌握好退兵的时机最为重要。”
赢政听了点点头表示赞许,看了看韩非见韩非脸上笑的有点怪,明白这与韩非的想法还是有出入,必有开口问韩非道:“先生以为李卿说的不对?”
韩非这才端坐身子道:“大王,微臣想说的是有的时候,要达到目的,并不一定要采用武力解决,武力是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的。我军的目地是夺取赵国的城池。迫使庞援退兵。第一个目的不难达到,第二个目的呢?正入我刚才说的,进军邯郸过于冒险,那有没有不冒险的办法呢?”
韩非地意思已经脱离了战略战术的层面了,赢政心里知道韩非肯定早有主意,于是甚为恭敬的朝韩非拱手道:“寡人请先生教我。”
韩非这会也不客气。对赢政这个礼却之不恭后,这才慢悠悠的说:“大王!王翦兵发战国,理应事先确定好哪些城池能拿下,一旦发动便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城池,之后立刻转入防御状态,防止赵军反扑。赵王生性昏庸胆怯,大王可令王翦提前使人进入邯郸,待王翦发动进攻后,可派一只小部队,打足旗号直奔邯郸。同时事先混进邯郸城的人等,借机大肆散布谣言,造成秦军要直取喊道的态势。庞援要是退兵也就算了,如果不退,可让城内的眼线散布庞援有心造反。坐视邯郸危险不救的谣言。另外,赵王宠信郭开,大王大可以派人贿赂郭开,让他在赵王身边说点庞援的坏话便是。以我看,庞援退兵也还罢了。一旦迟迟不退,日后必不容于赵王,恐其将步廉颇后尘也。”
赢政仔细听完韩非地话。脸上的表情也变的严肃起来,正色道:“先生用这种方式告诉寡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战争不是唯一解决问题的途径,寡人受教了。”
赢政地悟性实在是高,可以说一点就透,韩非有点担心,自己肚子里的那些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阴谋诡计,估计不用多久。赢政便能用的比自己还顺溜了。
“大王不愧为真龙天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较量,从来都是多层面,多方位地较量,综合来讲,那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仁义礼信这些东西都是虚的,不过对内还是需要靠这些来统治。”李斯这时候也接了这么一句,听地三人一起笑了起来,谈话的场面有点宾主皆欢的味道了,气氛也显得颇为融洽。
……
……
马车上的韩非有点累了,和赢政谈话实在是一件很费脑筋的事情,雄才大略的赢政有着敏捷的思维,对事情的领悟速度很块,说话的节奏也很块,韩非必须得集中精神应对,一个时辰地谈话下来,韩非脑子也有点发胀了。
马车刚到家门口,便看见喜儿站在门口不住的张望,韩非溜下车来的时候,喜儿已经急忙扑上前来,拉住韩非的手就往书房里跑,也不说为什么。
小丫头的举动有点反常,韩非不明就里,只能跟着一溜烟进了书房,喜儿关上门,确定没人可以偷听的到时,这才回头坐到韩非身边低声道:“公子,刚才葭如夫人派人来偷偷的找我,约公子去见面。”
葭如名义上还是韩非的后娘,两人之间的芶且关系还是不能摆在明处的,也正是因为有偷情和乱伦的成分在内,韩非始终觉得与葭如的奸情有一种格外刺激的兴奋。之前韩非只是知道葭如逃亡咸阳,具体情况并不明了,韩非初到咸阳也不好大摇大摆的去找,只能私下派人去打听,只是知道葭如来到咸阳后,是李斯负责安置的,具体安置在了哪也没打听出来。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葭如的活动自有似乎并没有收到限制,不然怎么能约韩非去相会呢?
“葭如现在的情况如何?”韩非迫切的想知道具体情况,急忙追问。
“葭如夫人派来的侍女说,她现在一切都好,住在一个名叫清的女人在咸阳的别院中,据说这个叫清的寡妇,早年跟夫人是好姐妹,后来嫁到巴蜀,夫家姓石,是巴蜀之中的首富。”喜儿这些话估计都是刚才打听来的,韩非听了不由的沉思起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