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行者-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排他们的。这也是有过经验教训的。
万站长因为是民办教师出身,加上内心深处对明爱芬有愧疚,当站长的第一年,就让余校长代表民办教师上台发言。余校长那时刚从部队复员回来,对民办教师这一行的体会主要来自明爱芬。他在台上说,自己如果再在部队多待一年,就有可能提干,实在是因为妻子当民办教师太苦了。让一个女人在家独自承担,做丈夫的就太没良心了。不当民办教师,就不懂得民办教师难在哪里。当了民办教师后,反而不明白为什么民办教师比在城里当乞丐的人还要苦!余校长在台上发言,台下的民办教师没有不流泪的。因为大家太伤心,才没有闹出什么事。自那以后,万站长再也不敢让民办教师上台发言了。作为不成文的规定,县教育局私下也有相同要求。那次发言,余校长将部队里培养出来的锐气发挥到了顶点,随着明爱芬病情加重,身上的棱角很快就被磨圆了。
万站长眼下最担心的是望天小学的胡校长。瘦得只剩下一根刺的胡校长,资历与余校长差不多,脾气却大多了。此次集中学习,胡校长故意在人多的时候提起张英才代课不到半年就破格转正的事,若不是余校长他们将来龙去脉对大家说清楚了,很有可能在民办教师中酿成风暴。胡校长显然不肯善罢甘休,仍然在串联,想拉上大多数民办教师一起到县里去上访。
胡校长在前面点火,万站长必须马上泼水,忙得连中午饭都顾不上吃,好不容易拿到几个冷馒头,一边啃,一边拨开乱哄哄的人群直奔余校长而来,连个称呼都没有,张口就说:“开学时,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会派一名支教生去界岭小学。”
余校长和邓有米、孙四海还在面面相觑,万站长已转身冲着又瘦又高的胡校长走过去,嘴里还说:“余校长主动找我要支教生,胡校长是我们乡的名师,要不要也派个支教生,跟着你见习一下?”
万站长这样说话,只是找借口接近那些被什么话题弄得面红耳赤的民办教师。
13
支教生夏雪来界岭小学报到。是开学后的第二个星期一。
余校长正在上课,忽然发现靠窗边的学生一齐扭头看着窗外,他也跟着往外看。穿着一袭白色连衣裙,像云一样从山路上飘来的夏雪,让他一时间疑为天人,界岭一带也有穿白裙子的,却不如眼前的夏雪洁白得如此灿烂。万站长在前,夏雪居中,后面的男人是帮她挑行李的。余校长到外面迎接时,邓有米和孙四海也先后从各自的教室里出来了。不等进屋,万站长站在操场上向大家做了介绍。
听说夏雪是本科生,邓有米情不自禁地说:“界岭太小,会浪费人才。”
想不到夏雪说:“我不想被珍惜,浪费几年青春,也是一件好事。”
见大家被这话说蒙了,孙四海便说:“是呀,痛苦也分低级和高级,担心浪费青春是物质层面的,譬如饥饿,只要有吃的,问题就解决了。害怕被珍惜才属于精神层面。就像厌食,所以更加痛苦。”
夏雪不在意孙四海话中带刺:“难怪有人说,深山里的老黄牛都是哲学家。就凭孙老师这句话,来界岭小学的意义就很大了。”
夏雪对界岭小学的生活条件之差确实不大在意,余校长养的那头猪不声不响地用大嘴巴拱她的连衣裙,她不仅笑起来,还说那头猪:“原来你也是咸猪手呀。”
夏雪在张英才住过的屋子里放下行李后,见桌面上摆着玻璃板。便迫不及待地取出一页诗抄压在下面。万站长见了,以为她是诗人。夏雪笑着说,她只是喜欢读别人的诗。
万站长说了些客气话就告辞了。余校长跟在后面送他。山路起伏,到了隐蔽处,余校长才不无担心地说,这么漂亮的女老师。为何不留在乡中心小学,放到界岭,只怕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大麻烦。
“你以为我就不会怜香惜玉?是人家执意要来。”
“也许她读了你外甥张英才老师写的文章。”
“老余,你真是冥顽不灵,外甥、张老师和张英才,有一个称谓就行,每一次你总要说全了。以后再这样,我就装聋。还是说夏雪吧,她的事就像界岭的传说让人难以置信。昨天她来报到。原本已经安排她教初中,她却坚决要求改派到你这儿。最奇怪的是她从县里搭班车来乡里,班车后面一直跟着一辆宝马轿车。那种车,用咱们乡全年教育经费也买不起两只轮胎。夏雪在教育站休息,宝马轿车停在门口,开车的人夜里就睡在车上。我问夏雪,她说与她无关。我不放心,就让乡派出所的人去问一下。开车的人造上三张名片,一张是省公安厅长的,一张是地区公安处长的。一张是县公安局长的,要他什么也别问。派出所的人将车牌号报上去,上面回话让我们放心,人家是风流儒商,不会做坏事。早上我陪夏雪来你这儿,宝马轿车还跟了一阵,一直开到那条没有桥的小河边,然后才响着喇叭,退回到教育站门前。”
“万站长你不要吓唬界岭人。”
“我哪有心劲说着玩。看样子宝马轿车与夏雪较上劲了,要赌个什么胜负。”
黄昏时,余校长见夏雪站在门口欣赏远山落日,就走过去。也是无话找话,他对夏雪讲了之前在这屋子里住过的张英才。夏雪对张英才刚转正就有去省教育学院学习两年的机遇无动于衷,还说,教育学院不算正规大学,就像老山界上的大庙,看上去香火很好,那些敲钟诵经、披和尚衫的人都是半路出家。老山界是界岭一带最高的一座山,大庙里的大和尚的确是半路出家的。明爱芬生前曾说他是假和尚,后来一病不起,躺在床上千思万想,觉得自己是祸从口出,临死的前一天,还在唠叨要亲自上山到大庙里去烧香请罪。
夏雪像本地人一样熟知这些,让余校长不胜惊奇。他变着法问了几次,夏雪就是不肯露半点口风,甚至说自己前世曾投生在界岭,一上山就将上辈子的事全记起来了。
夜里,余校长不敢早睡,担心夏雪夜里做噩梦自己吓自己。熬到三更也没听到任何动静。余校长又生出另一种担心。太阳出山后,该升国旗了,夏雪的身影终于出现在窗口。余校长这才心定了些。如此过了几天,临到周末,余校长以为夏雪要下
山,起码到乡里去转一转。想不到夏雪哪里也不去,一个人跑到后山上挖了一些野菊花,栽在用过的方便面碗里,像盆景一样摆在窗前。
夏雪心如止水,根本不关心宝马轿车离开没有。
又过了一个星期,夏雪终于有话要说了。
夏雪看不惯余校长天天一大早就将学生们从被窝里撵出来升旗,她说:“全中国也就天安门广场是如此,界岭小学更应该做点实事,没必要弄得像是国旗班。”
听说城里只是周一早上举行升旗仪式。余校长张大嘴半天才说:“上面不是有明文规定,要天天升旗吗?”
这一次倒是邓有米反应快。他说:“界岭小学就这么一点凝聚力,若不是天天都升旗,外人还以为这里是座破庙。”
夏雪还主张沿用城市学校里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或者周末进行培优,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适当收取一定费用,提高老师的福利待遇。对后一点,余校长更觉得不可理解:这种在课程之外巧立名目增加学生负担的做法,可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
很明显,夏雪是想带给界岭小学新的变化。夏雪没有说这些时,余校长叫她夏老师,邓有米叫她小夏老师,孙四海叫她夏雪老师,大家的态度都很真诚。她说出这些建议后,再也没有人以老师相称,而是直截了当地叫她夏雪。
头一个月,夏雪除了认真地上课之外,有空就带着几个在余校长家寄宿的学生,到附近风光不错的地方去唱歌,做游戏,甚至还领着学生们朗诵爱情诗。
夏雪从不自己做饭,每天早上用土灶烧一次水,装进几只开水瓶,用来洗脸、洗澡和泡方便面吃。夏雪上山时,带来整整九十盒方便面。余校长以为她吃完这些。就该动手用界岭的生活方式烧火做饭了。哪晓得到发工资时,黄会计专门请了一个人。又给夏雪送来九十盒方便面。那辆宝马轿车还在教育站门外停着,方便面是开宝马轿车的人买好交给黄会计的。夏雪看也不看,就叫来余志和李子,让他们将这九十盒方便面分给全校学生。然后她又请入下山,按照她的吩咐,重新买回九十盒各种口味的方便面。
下一次发工资之前,余校长忍不住好奇,抽空往山下走了一趟。老远就看到教育站门前停着一辆锃亮的宝马轿车,一根临时电话线从乡邮电所一直拉到车窗里。开车的中年男人正抱着一只电话机,坐在车内打电话,大约是通话效果不好,他不得不提高声调,隔着车窗也能听出说的都是生意上的事情。余校长去黄会计那里代领本校几位老师应发的钱,顺便问起宝马轿车的情况。黄会计也只晓得开车的人饿了就去餐馆里点菜吃饭,困了就回车上睡觉,再就是抱着电话机往外打电话。
余校长因此认定,不管夏雪说得如何好听,最终还是要离开界岭小学。
界岭的天气由凉转冷,变化很快。夏雪脱下白色连衣裙不久,就从箱子里翻出一件鹅黄色的羽绒大衣披在身上。天气越来越冷,在余校长带头烧炭取暖后,邓有米和孙四海也一手拿着教学资料,一手提着烘篮到教室上课。夏雪拒绝烤火,她有两双手套,上课时戴着无指手套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字,需要用冷水洗衣服时,就戴上那双薄薄的橡胶手套。至于夜里睡觉,更是冻不着,她随身带着鸭绒睡袋。夏雪预备得再好也还有疏漏的时候。界岭的女人,冬季只会在有太阳的中午洗头。大概是城里有夜生活的缘故,夏雪习惯天黑之后洗头。那天晚上,夏雪洗完头,久等之下不见干,早上醒来,垂在枕头旁边的那些头发冻成了一团。
夏雪悄然流泪时,身边没有别人。
余校长还是有所察觉,升旗仪式结束后,他对夏雪说:“好冷的天啊!”
夏雪装作若无其事:“冬天时我去过九寨沟,那里更冷。”
余校长说:“我们这儿路不好走,只要一落雪,山上的人就下不去,山下的人也上不来。”
夏雪说:“当老师的有教室就行,生意人才会担心物流不畅。”
第二天中午,余校长正在操场边劈柴,夏雪走过来问:“界岭这儿又没有什么污染,怎么天色这样黄?”
余校长用力劈开一块松柴,也不抬头就说:“人黄有病,天黄有雪呀!”
放学时,余校长提醒各个路队的学生,夜里如果落雪,明早上学时,走路要小心,男同学不要在雪地里玩坐飞机,女同学最好在鞋上绑一根草绳。
操场上很快空了,只有寄宿在余校长家的十几个学生还在那里玩。
夏雪像是无意地问每一个从她身边经过的学生,余校长预报的天气准不准,真的要落雪吗?余志将瘦瘦的胸脯挺得高高的,对她说,这种天气,用不着余校长预报,连猪都晓得往窝里拖草,当然是要落雪了。
后半夜,余校长被北风惊醒后,隐约听到细小的人声。他爬起来,见学生们睡得正香,便轻轻拉开门,夏雪的窗口还亮着灯,随寒风扑面而来的还有深情的朗诵声,细细听来,是六年级语文课文中的一篇。
夜里没有落雪。雪落下来时,已经天亮了。
从来起床后都赶不上升旗的夏雪,出现在一排学生身后,郁郁寡欢地望着随风而起的国旗。
升旗仪式结束后,夏雪过来同余校长商量,将自己下午的两节课全部调整到上午。余校长没问缘由就同意了。整个上午夏雪都在教室里忙碌,余校长抽空到窗外看过几次,夏雪讲课的声音比平时温柔许多,还经常走到学生中间,轻轻地摸一下他们的头。
最后一堂课的下课铃响过后,学生们往教室外面跑时,夏雪将李子叫住,要她一会儿去一下自己的宿舍。李子去时,夏雪已吃过方便面,孤零零地站在窗前。
夏雪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李子,要她到孙四海那里递个信,就说自己特别想听他吹笛子。李子去了。孙四海正在吃饭,听说夏雪想听笛声,马上将碗筷放下。李子人还没回,笛声就响了起来。孙四海好像明白夏雪的心事,将一首首曲子吹得如泣如诉。
笛声一响,夏雪就情不自禁地朗诵起一首诗。
虽然只有一墙之隔,那笛声却是从天外飘来,轻轻的,柔柔的,正如连界岭这种地方都剩下不多的老纺车,将人心纺成丝丝线线,再打成千万情结。笛声飘来,再飘走时,连心也一起带走,甚至还能看到她飞出窗口,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追逐笛声的样子。
夏雪一边随着笛声轻声朗诵诗,一边用手指轻轻梳理李子的头发。因为营养不良,李子的头上早早生出一些自发。李子说,这叫少年白。夏雪告诉李子,自己在城里长大,从没见过有谁十三四岁就长白头发。
夏雪说:“长这么大你觉得最好吃的是什么?”
李子想了想说:“最好吃的是妈妈炒的油盐饭。”
夏雪又问:“往后若是有条件了,你最想吃什么?”
李子突然害羞起来,小声说:“我一日三餐都要吃妈妈炒的油盐饭。”
夏雪说:“哪天我去你家尝尝这么好的油盐饭,行吗?”
李子迟疑地说:“不过,要趁爸爸睡着了,才能带你去。”
夏雪说:“你家里的人不喜欢来客人吗?”
李子说:“家里炒菜的油少,我妈只敢趁爸爸睡着时。才敢炒油盐饭给我吃。”
夏雪突然伸出手将李子紧紧搂在怀里。
李子一紧张,竟然开口问:“叶碧秋对我说,夏老师好像失恋了。是真的吗?”
夏雪摇头时。眼泪流了出来。
见到眼泪,李子反而放松了。
“界岭这儿太冷,先前张老师就说过,冬天容易让人抑郁。”李子看了一眼压在玻璃板下的诗抄,又说自己听张英才同孙四海说过,“心情不好时,千万不要读陆游和唐婉的诗,也不要读普希金的诗。”
夏雪于是问,他们是否说过,这种时候读谁的诗最好。李子告诉她,张英才说,失恋时最好大声朗诵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孙四海不同意张英才的说法,认为心情不好时,要读一读错错错和莫莫莫,就像洪水要来,赶紧疏通河道,就不会堰塞成灾了。
“我觉得孙老师说得更有理。”夏雪说,“冬天再冷也还等得来春天,若是心里冷了下来,一生也温暖不了。李子,其实我好羡慕你。就像吃甘蔗,我是从最甜的蔸子往不甜的杪子吃,你是从不甜的杪子往蔸子上吃。我是会越吃越苦,相反,你越吃越甜。”
停了停,夏雪又说:“如果将来你有机会去城里,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有了钱就急忙去买宝马车的男人。更不要相信那些将宝马车停在身边与你搭讪的男人。”
“我早就想好了,除了家里人,我只相信余校长、邓老师、孙老师和张老师。”李子说完,又补充一句,“还有夏老师。”
夏雪说:“你一定要记住,不要急着去城里。如果心里还没有爱的人,更不要不顾一切地往城跑。晚点去城里,身心会更坚强一些。”
孙四海的笛声在余音袅袅中消失了。
紧接着,下午第一节课的预备铃响了。
夏雪将一封信塞到李子的荷包里,要她放学之后再看。
雪花还在不紧不慢地飘落,地上已经有些积雪了。
余校长看到李子从夏雪的宿舍里出来后,才敲响上课铃。余校长走进教室后刚要大家打开课本的第三十一页,就猛烈地咳嗽起来。他用手帕捂着嘴也没用,先是站着咳嗽,然后弯腰咳嗽,最后竟然蹲在地上咳嗽。学生们耐心地听了一阵,大约是听李子说了一句什么,忽然哄堂大笑。余校长的咳嗽声也戛然而止,他站好后,本想再次让大家打开课本的三十一页,不知为何说成了一十三页。学生们又笑成一团。
余校长用教鞭敲着桌子说:“我给你们讲过,咳嗽是给呼吸道做清洁的生理反应,有什么好笑的?”
学生们仍旧在笑,并且眼睛都看着李子。
见余校长也在盯着自己看,李子只好站起来说:“是我说错了,不该说余校长像周星驰。”
“周星驰是是谁?”余校长故意问,“也是民办教师吗?”
李子说:“是夏雪老师说的。周星驰演的电影非常好笑,有一次,他咳嗽时咳出一坨东西,用手接着一看,原来是自己的肺!”
余校长也忍不住跟着学生们笑。直到大风吹开教室的门,卷进许多雪花,教室里才安静。
余校长开始讲课后,李子按照课堂纪律,一只手放在桌面上,男一只手却在荷包里不停地摸索。哪怕发现余校长看到了,李子也只是暂时停一停。若在平时,做这样的小动作不仅会受到批评。还要她当场将荷包里的东西掏出来。通常情况下,被掏出来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东西,如一只熟鸡蛋、一枚硬币等。因为李子是女孩子,又有孙四海这种关系,余校长一边讲课一边想,万一她荷包里装的月经用品,硬要她掏出来,岂不是太丢面子了。孙四海曾在教务会上多次提醒他和邓有米,孙四海也是听王小兰说的,现在的女孩上小学五六年级时就来月经是很常见的。
因为犹豫不决,余校长一直没有做声。
快下第一节课时,李子突然惊天动地地叫起来:“余校长,别让夏老师走!”
余校长似乎早有准备,下了讲台,走到李子面前。
李子将夏雪要她放学后再看的那封信递到余校长手里。
“李子:请代我告诉同学们,非常抱歉,夏老师中午离开界岭小学,不再回来了。余校长这两天一直在催我,怕我被大雪阻隔在山上,因为他早就知道我要离开这里。你们不了解我,我也是昨天晚上才了解自己的。上山时带来的行李都在宿舍里,那是我的青春和爱情,是我的美丽与纯真,我带不走她们了,请你替我继续使用。那件白色的婚纱,是十八岁生日那天,用从小积攒起来的压岁钱为自己买的。从很小的时候我就盼着当新娘子,现在我最恨的就是当别人的太太。若是不觉得这婚纱难看,等到你和所爱的人举行婚礼时,就当它是我送的贺礼吧!另外,你再帮我一个忙,告诉余校长,我将你们的语文作业本带走了,因为它能证明我还有一点人格,还可以继续生活下去。夏雪。”
读完信,余校长一扔教鞭,跑出教室:“界岭的人没福分,这么好的老师却留不住!”
孙四海明白过来,他说:“幸亏吹了笛子,也算是我们几个为她送别吧!”
余校长执意要送一送夏雪。他将学校的事交给邓有米和孙四海,独自冒着大雪往山下赶。
余校长一路小跑,还是没赶上与夏雪话别。
有雪的时候,天要黑了,地面还很亮。
相差只有二十分钟,教育站门前就只剩下两道车辙。
余校长从万站长那里了解到,夏雪从山上下来后,什么话也没说,冲着下车迎接她的那个男人就是一耳光。那男人一点不生气,还笑容可掬地搂着她的腰,将她送进车里,之后,连专门安装的电话机也不要了,关上车门扬长而去。被扔下的还有前两天才从省城运来,供宝马轿车使用的大半桶九十七号汽油。
事实上,宝马车驶到第一个拐弯处后,又停了下来。夏雪从车里探出头来,冒着大雪哇哇地呕吐了一阵,似乎仍不能解决问题,只好从车里钻出来。蹲在雪地里又呕吐了好久。夏雪回到宝马车之前,还捂着嘴大哭了一通。万站长的妻子李芳从计划生育管理站下班回家,正好看到这一幕。她一口咬定,夏雪是怀孕了。李芳异常兴奋地钻进教育站说这些时,余校长还没离开。见她掐着手指反复计算,夏雪在山上待的时间,是否符合妊娠反应周期。余校长很想对她说,你又没有生过孩子,瞎扯什么!
从山下回来,余校长到夏雪住过的屋子里看了看。夏雪来时压在玻璃板下的那页诗抄还在。跟在他身后的李子说,夏雪临走时朗诵的正是这首诗。余校长将这首诗默默地朗诵了一遍,心里也挺感动。
14
放寒假之前,余校长拉着邓有米到村委会去过两次。都没碰上代理村长的余实。村委会门前的路是最好走的,因为快过年了,每走一次,反而觉得心里更凉一些。第三次倒是碰上了。村长余实正在烤火,明知他们是来讨要民办教师工资,却故意指责他们小心眼,为了不让别人知道民办教师素质多么差,而将上面派来的大学生老师排挤走了。老会计也在一旁附和,界岭小学如果全用公办教师,少了这些额外开支,村里的负担就会减轻不少。当会计的人一百当中有九十九个是这样,牙齿缝里冒出丑话了,马上伸出舌头替自己打圆场,老会计解释,他的意思是,希望界岭小学的所有老师,明天就能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村长余实与老会计不一样,说出口的话,连标点符号都不让别人改一下。
村长余实还说:“你们不是总在吹嘘什么三足鼎立,怎么只来两个,是不是留下一个当秘密武器?”
邓有米说:“村长是核武器。有了核武器,秘密
武器就没有了。”
村长余实说:“真的是核武器,我就将界岭的大山全部炸成平原,让北大清华的教授直接来教我们的孩子,免得别人总是说界岭人苕,永远出不了大学生。”
老会计这时又说话了:“余校长,你若敢说句硬邦邦的话,保证村长的儿子将来考上大学,不仅将欠你们的工资全都发了,还将未来几年的工资提前发给你们。”
村长余实也说:“当会计的人开不得玩笑,说的话都是钱呀!”
从门缝里钻进来的冷风将火盆里那些冒黑烟的木炭吹出了火苗,邓有米装作伸手烤火,顺势将头低得让人看不到表情:“只要读书就有希望,不过,最有希望的还是余壮远——村长的爱子。”
没想到余校长不同意,摇了摇头说:“现在的这些学生,要论爱读书并且会读书,最有可能考上大学的是叶碧秋。”
村长余实阴阳怪气地说:“你找叶碧秋的老子要工资吧!”
邓有米连忙说:“村长的爱子还在读四年级,叶碧秋已经是六年级了,余校长的意思只是自然顺序。”
也是太巧了,说话时,叶碧秋的父亲正好路过村委会,村长余实叫住他,将余校长的话重复了一遍。叶碧秋的父亲长叹一声,说只怕叶碧秋有这个天分,没有这个福分,家里早就商量好了,这个学期读完,就该小学毕业了,乡里的初中就让别人去读,叶碧秋要外出找点事做,挣点钱,为自己将来出嫁准备嫁妆。村长余实告诉他,余校长看好叶碧秋将会成为界岭第一位大学生。叶碧秋的父亲倒是乖巧,顺着话说,上大学既要考得上,又要读得起,就凭这两条,界岭的第一位大学生非村长的公子余壮远莫属。
村长余实说:“过了年你到界岭小学去当校长吧,别做砌匠了。”
叶碧秋的父亲这才发现村长余实话里有圈套,赶紧抽身走开:“界岭村村长非你余村长莫属,学校校长也是非他余校长莫属。”
僵持了半天,工资的事还是没有着落。
邓有米很少当面指责余校长,这一次他实在忍不住了,从村委会出来,他就说:“余校长,你怎么也学会孙四海那一套?连顺口溜都不会说了。”
余校长想了想才回答:“不光是孙四海,还有张英才和夏雪,我也觉得自己受到他们的影响。”
他俩灰溜溜地回到学校里,还在操场上吹笛子的孙四海不仅不同情,还说:“我早就说了,这样做是自取其辱。”
邓有米生气地回答说:“清高能当饭吃吗?”
“是你们不敢让我去。”孙四海说,“总有一天我要当面对他们说,学校又不是我们三个人的,谁有种谁来关了这学校。”
邓有米说:“孙主任如此有种,干脆叫余实将村长的位子让给你。”
余校长不让他俩再说下去:“能忍胯下之辱,不吃嗟来之食,各人有各人的活法。”
孙四海硬要补上一句:“上次选举,余实所差的三票,肯定被他记在我们头上了。所以,我们再怎么做也是枉费心机。依我的脾气,下次选举时,干脆明码标价,谁支持我们,我们就支持谁,还可以让学生回去做家长的工作。”
邓有米当然也要说话:“何苦这样拐弯抹角,孙主任干脆挺枪出马,与村长一较高下!”
此话一出。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很难说是不是巧合,第二天上午课间休息时,有人在六年级教室黑板上用粉笔写了两行字:我们想念夏雪老师!我们还想念张英才老师!话虽简单,但在余校长他们看来,却是另有深意的,至于是不是针对几个民办教师,他们也不好说。弄清楚是叶碧秋写的以后,余校长表面上松了口气——自己因为抬爱叶碧秋而得罪了村长余实,叶碧秋心里想念的却是别人,这让他内心压力更大。
期末考试一完,万站长来界岭小学进行例行检查。
夏雪教过的六年级,平均分数比往年低了将近十分。
万站长觉得很奇怪。按照县教育局统一布置,义务教育考试要体现义务教育的目的。相关人员心领神会,由他们统一出题的试卷,明显降低了难度。学生成绩应该超过往年才对。界岭小学三个班,只有三个老师,每逢考试测验,约定俗成,余校长班上的试卷由邓有米改,邓有米班上的试卷由孙四海改,孙四海班上的试卷则由余校长改,虽然孙四海与邓有米之间时有口角,却一直严格遵守规矩。万站长晓得内情,他将余志、李子和叶碧秋的试卷打开看过,这才发现,余校长他们今次阅卷已经不是严格,而是苛刻了,连上面有涂改痕迹,都要扣去零点五分。
万站长于是去问余校长,最近是不是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
余校长也不隐瞒,将村长余实前次所说的话如实告诉他。
万站长心里有数,若论教书,余校长他们虽然当了近:十年民办教师,像夏雪这样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仍比他们稍胜一筹。余校长他们这样做,无非是想表明大学生夏雪的教学能,力不如自己,以保持民办教师那点可怜的自尊。
天气虽然不算好,三五天内却不会有雪。
午饭后,万站长在火盆旁闭目养神,迷迷糊糊地看到一个衣着俭朴腰肢很细的女人在面前走来走去,缝补浆洗忙个不停,万站长很想看看是不是明爱芬,伸手扯她的头发,她也不肯掉头。他正在想余校长为何有如此艳福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