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零到亿万-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退学的处罚,倒没有对青年一夫构成太大的冲击。满脑子狂热思想的一夫,注意力正集中于如何在遭受个人损失时,把他的主义坚持下去、发展开来呢!

    退学通知发到了一夫母亲手中。这恍如晴天霹雳!一夫的父母万没有想到,自己含辛茹苦供养着读书的儿子,竟是这样的不懂事、不争气,惹下这样的祸事!

    父亲与母亲默默无言、沉思对坐了一夜。最初的惊慌与愤怒慢慢退却了,加津的思路渐渐明朗化了。

    母亲说:“儿子有过失,有父母的责任,不能推出去不管。一夫盲目跟从别人闹事,是因为他没有自己的信仰。我相信一夫是个能改过的孩子。我们把他送到‘生长之家’吧!”

    良平没有多言,默然颔首表示同意。

    翌日清晨,父母双亲同去学校把一夫接回了家。母亲立刻收拾东西,让他到“生长之家”教团去反省一些日子。

    不料此一去,揭开了和田一夫人生新的篇章。

    和田一夫是抱着宣传激进思想的念头到“生长之家”去的。他是一个忠实于信仰的人,他要到这个信徒众多的日本宗教组织里,通过争辩与宣传,普及他心目中的正确思想。

    他被安排在一间小房间里自我反省,身边放着那本后来影响了他一生的《生命之真谛》。这是“生长之家”教团导师谷口雅春先生的著作。但此时,他连看都不愿多看一眼。

    很令他失望的是,“生长之家”的师傅及信徒,无人与他争论。他们沉静地反省、思考,一团和气地谈论一些生活和思想。

    和田一夫转而殷切地盼望聚会。他翻阅熟读自己信奉的理论,准备在聚会时,一俟别人开口,立时展开争辩,令正确的思想倾泻而出,在这片死气沉沉的地方生根开花!一夫辩才无碍,这点他深为自信!

    聚会的时间终于到了。出乎准备大施辩才的一夫所料,“生长之家”的信徒们没有跟他争辩对错,只是平静地望着他,就像望着一个受尽委屈又无由申辨的孩子,目光中含着期待,希望他把心中的一切不满全倾吐出来。

    这种温情的目光如同和煦的春阳,一下子瓦解了一夫心中郁闷不满的块垒。一夫不由自主地变成了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他说呀说,把心中积蕴已久的话,全都半讲半骂地吐露出来了。

    人们宽容地倾听着。一夫也觉得心中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

    他开始平心静气地读那本《生命之真谛》。原有的激进思想、攻击行为开始瓦解,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生命之真谛》赋予了和田一夫新的思想,给了他人类之爱的启迪。步入一个有爱的世界,对于培养健全的人格,改变偏执、盲目的仇恨,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人生里程。

    从“生长之家”回到家中,和田一夫觉得有了全新的自我。有爱的人间风光旖旎,有着无尽的诗意。和田一夫胸中再度泛起澎湃的豪情:他要实现高远的目标,创造一番有益社会的大事业!

    和田一夫恭恭敬敬地面对父母,说出自己的收获和想法,请求父母原谅自己的过失,发誓“要做个敬爱父母的好孩子,出人头地的百货企业家”!

    母亲望着父亲,俩人相视一笑,欣慰极了!

    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往往只有几步。和田一夫在人生转折的关头,得到父母深切的关爱和悉心的呵护,确如他所言:“这是我的幸运!”

    和田一夫开始进入父母开创的八佰伴,在商海扬帆远航,去经受人生的风雨。

    和田一夫说

    商店的宗旨理应是为顾客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
第02章 革除赊帐 亿万之路从零起
    初涉商海,便在热海市开改革先河,革除赊帐和标高价的传统商业陋习。一场罕见的大火,将八佰伴化为灰烬。一家人露宿街头,一无所有。但仅仅第二天,和田一夫就在废墟中重新挂出八佰伴的招牌。从零开始,向亿万进发。

    和田一夫说

    我觉得重要的是能否厚爱顾客。如果总是为顾客着想,就会建立一个为他们提供真正价廉物美商品的流通体系。

    热海市位于太平洋畔的相模湾,伊豆半岛北端,东北方距东京仅百余里之遥。因其温泉名闻遐迩,是一个热点旅游都市。东京、横滨等大城市的游客每到周末,大批大批地涌进。假若春和景明、樱花绽放的季节,就更是人满为患,应接不暇。

    因此,日本式旅馆遍布全市。

    旅馆是消耗水果蔬菜杂货的大户。因此,做水果蔬菜杂货生意的杂货店要能拉住一两间旅馆作定期配货,就足可维持,再做任何别的生意都是赚头。

    但是,给旅馆配货,就得遵守老祖宗传下的行规,先送货、记帐。钱嘛,好说,先欠着,将来再给。

    杂货店是不敢得罪旅馆的,甚至是一个小小的厨师一个不满意的眼神,都会令杂货店的人大气不敢喘一声。

    但正所谓中国人所说的,你有政策,我有对策。

    你的政策是交货赊帐,我的对策是提高货价。

    因为热海的市面靠旅游生意维持,旅馆是其支柱之一,财大气粗,更兼不是现货兑现金,所以也根本不在乎货价的提局。

    这么一来,不单给旅馆的配货价抬高了,商店柜面货架让普通顾客以及一般家庭主妇选购的物品也以旅馆的配货标价出售,否则旅馆方面就有意见。

    奇怪的是,旅馆老板只要送货上门,保持赊帐往来,并不介意货价标高,倒很介意别人的货价比自己低。

    就这样,熟悉日本百货历史的人都知道,人口只有四五万的小小的热海市创造了一个日本之最,那就是物价全日本国最高。

    赊账和标高价,这一对孪生怪胎像两条绳索,束缚着热海市的商业发展。

    人们都习以为常。或者说,已经麻木,不觉得这里面有什么不对劲儿。

    年纪轻轻的和田一夫凭着其商业天聪,已经感觉到,八佰伴要发展,就必须改革,首当其冲的拦路虎就是赊帐和标高价。

    赊帐,势必降低资金周转速度。资金周转慢,货品周转就慢;货品周转慢,就形成物资匮乏;物资匮乏,就引致物价飞涨,发展成通货膨胀。

    更有可能,赊账是肉包子打狗,成为死帐。

    非改不可!

    和田一夫心里已酝酿成熟了计划。

    然而,和田一夫深深了解父母的性格,知道自己无法说服他们,只能将宏才伟略隐藏在心间。

    假如没有那一场大火,和田一夫还没有那么快脱颖而出,也没有那么快将理想变成现实。

    1950年4月13日。

    老一辈的热海人说起这个日子,至今仍然心有余悸。

    那一天,父亲良平刚好出门办货,母亲加津陪弟弟去办理新学期的入学手续。店里只有和田一夫。

    随着震耳欲聋的一声巨响,一柱火光冲天而起。

    急风吹过来凌乱肆狂的喧嚣声,接着,逃命的人群潮水般涌来。

    仅仅3分钟,天空完全被烈火烧红。

    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火势迅猛地从街的另一边逼进。

    素来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和田一夫也被那条发疯的火龙那种排山倒海、不可阻挡的态势所震慑。

    漫天大火翻卷着风驰电掣地逼进,可谓是迅雷不及掩耳。

    和田一夫来不及取出任何东西,急急弃店逃命。

    和田一夫前脚奔出店门,火舌就舔上了八佰伴。

    几十年以后,和田一夫谈起这场大火中的逃难,还是一副庆幸的口吻:

    “我幸好急急逃命,才没被烧死。”

    热海市的这一场空前大火,烧去市内1000多间店铺和民房,4000多人无家可归。

    父母在1930年创建,合力经营了20年的小水果蔬菜杂货店八佰伴商店也在这场无情的大火中毁于一旦,化为灰烬。

    家没有了!

    商店没有了!

    父亲和田良平、母亲和田加津面对焦黑的废墟,无法承受20年心血付之一炬的沉重打击。

    母亲当场就晕厥过去。

    父亲面无表情,昂首问天,两行热泪滚过脸颊。

    和田一夫扶着母亲,也是满腔悲枪。

    当晚,一家人就露宿街头。

    夜深了,家人又累又困,渐次睡去。

    星斗满天,依然那么恬然。根本无视这一场人间悲剧。

    和田一夫照例在做“神想观”。

    遥望星空,忽见一颗流星划过,和田一夫顿然感悟到一种昭示。

    在茫茫宇宙中,在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中,一场灾难算得了什么?

    和田一夫当即对天立誓:

    “不能就这样屈服!我要尽全力协助父母亲,把新的家再建立起来。要再次把八佰伴的招牌挂起来。不止要把这小商店变成热海市最大的商店,还要把八佰伴的业务伸展到全世界去!”

    在“神想观”中,在与神的交流中,和田一夫获取了百折不挠的信念。

    只在一天之内,和田一夫就已摆脱了绝望,化悲痛为力量了。

    第二天,父亲及全家还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和田一夫发现附近一个旧仓库尚未遭受大火的浩劫。几经周折,找到旧仓库的主人,商量租下这个旧仓库,立即就将八佰伴的招牌挂了出来。

    仅仅是大灾难的第二天,热海市还是满目疮痍,一片废墟,和田一夫就重新挂起八佰伴的牌于,继续小生意的经营。

    泰山压顶不弯腰,这需要多么非凡的魄力?

    无家可归,全家人赖以生存的八佰伴商店只剩下烧焦的炭灰。

    可是,当务之急不是悲伤,是重建家园,重振八佰伴。

    全家人中只有和田一夫充满乐观的信念。他四处奔走,一面经营旧仓库中的八佰伴,一面筹建新家。

    和田家再一次从零开始,白手起家。

    和田家素来的善良和爱心这时候得到了回报。

    亲戚朋友、街坊邻里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协助和田家搭建新家。

    靠着父母一贯的信用,靠着和田一夫的努力,靠着大家友爱互助,新房屋终于落成。而且,再建的家和八佰伴商店比原来大了5倍。

    一段十分苦难的日子成了历史,但永远留在每一个和田家人的记忆中。

    这幢新建的房屋,实际就是今天八佰伴国际集团的最初的总公司。

    面对重获新生的家和重获新生的八佰伴,和田一夫心潮澎湃。

    多么不容易,这来自一种由信念而形成的超自然力量!

    和田一夫心中充满了感激。

    和田一夫在40年后回首话当年,甚至对那场大火表示感激。

    假如没有那场大火,不可能那么快建造出比原来大5倍的家和八佰伴。

    假如火灾过后,丧失斗志,放弃努力,不单会变成一无所有的人,更没有后来在太平洋区域内开展大规模商业活动的可能。

    是信念促成和田一夫带领家人重建家园。

    这信念,后来就成为八佰伴百货超级市场的发展原动力。

    和田一夫矢志改革热海市赊帐和标高价的不良商业习惯,因这场大火提供了绝好的机会而大大提前了。

    这场大火烧掉了市区大部分的旅馆和商店,市容蓬头垢面,令游客望而却步。

    热海的商业以旅游为支撑,游客倏忽锐减,旅馆生意一落千丈,商店也随之一蹶不振。

    旅馆难以为继,杂货店配货被旅馆拖欠的帐,就难以在商定期限内收回。

    八佰伴也被旅馆拖欠了一大笔债。

    当时,旧的八佰伴荡然无存,血本无归。新的八佰伴正在重建。正是用钱之际。

    靠旧仓库里简陋的八佰伴苦苦支撑。

    由于八佰伴的信用与和田一夫的努力,八佰伴重新一开张就有很好的利润。只是因为款项被旅馆拖欠,因此,经营依然陷入困境。

    形势很严峻。

    全家人都担心:“再这么拖下去,八佰伴就要在有利润的经营下倒闭啦!”

    凭着坚定的信念,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好运总是陪伴着八佰伴。

    这时,转机出现了。

    日本著名的财经界理论权威学者仓本长治、新保民八和冈田彻联袂到热海市附近的箱根镇举办一个经营研讨会。

    大家一致举荐母亲去参加。

    这几名大学者的一个共通之处,就是强调经商要有商业道德,商人的价值不在于赚多少钱,而是由顾客的愉快与否作判定。

    这与和田一夫要当愉快商人的创见不谋而合。

    在研讨会上,母亲得到一条信息:有一位住在郡山市的商”人,在他开设的名叫红九的商店,实行现款交易的买卖。

    他们不做配货生意,不赊账,但所有货品都以最廉价出售。结果他们生意兴隆。

    母亲如获至宝踏上归程。

    回到家里,母亲兴奋异常,她对和田良平与和田一夫说:

    “人家完全是现款交易,不能赊账,不过样样东西都像大减价般卖给顾客,真是值得我们参考。”

    和田一夫早有改革的夙愿,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样的建议会由母亲提出。他自然是一造声地支持。

    母子俩在兴奋之余,全然没有注意到父亲凝重的神态。确实,这样大的改革在热海市还没有人开先河。牵一发动全身。假如八佰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全市商家的利益,破除祖宗流传下来的商规,就有可能招致全市商家的联合抵制甚至是围剿。以小小的八佰伴,大火之后元气未复的八佰伴,根本无法抵御这样强大的对手。八佰伴将不堪一击,唯有倒闭一途。

    决不能以卵击石!

    身为一家之主,八佰伴社长兼总经理的和田良平不能不慎重、再慎重!

    和田良平一盆冷水泼在热血沸腾的母子头上。他断然否决:

    “不可能的。长久以来大家都接受了的商业习惯,我们一家商店,哪来力量去冒这种大改革的危险!”

    任凭母子磨烂嘴皮,和田良平岿然不为动心。

    母子一合计,决定软磨烂缠动员父亲亲自到郡山去现场考察一番。他们相信只要父亲亲眼看到人家的成功,是不难回心转意的。

    不料和田良平依然固执己见,甚至对实地考察的建议置之不理。

    父亲的理由是:“郡山跟热海在商业习惯和人口结构上都不同,不能说人家做得好的方法就能拿来我们的地方照用。”

    最后,父亲还是架不住母子的联合夹攻,答应到郡山考察,然后再作定夺。

    和田良平本是赶鸭子上架。可是到得郡山市红九杂货商店一看,不禁大出意外,不敢相信亲眼所见的一派兴旺。

    和田良平与和田加津一起到达郡山的那一天,正下着瓢泼大雨。两人并没有急着进店里,只站在大街的对面,隔着雨帘看着红丸商店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从店里出来的每一个顾客无不显得愉快和满足。

    他们一并走进店里,只感到一派温馨祥和的气氛。顾客摩肩接踵,密不透风。但一切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两部收银机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他们拜会了红丸商店的老板,受到热情款待。红丸老板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现款买卖的经验和盘托出,和田夫妇深受感动。

    红丸老板在和田夫妇临走时留下话说,什么时候八佰伴要改现款交易,他一定亲自去帮忙。

    在回家的火车上,和田良平一言不发,思想在矛盾、在斗争。

    红丸杂货商店的红火使他震惊,对用现款交易廉价销售的繁荣昌盛不可能熟视无睹。

    可是自己驾轻就熟20多年的老路子,要脱胎换骨再起炉灶,内心实在难以割舍那段“恋情”。

    从郡山市回来,一眨眼就过去了两个多月。有一天,和田良平正式向和田加津与和田一夫等宣布:

    “从来,热海市就是做赊账生意的,我们这么做,也许真的是跟传统对立也说不定。也许,别的同行会联合起来反对我们。但是,现实的形势逼得只好这样改变;放K眼光来看,今天我们即使不改变,也终有一天是要改变的。八佰伴是热海市民支持才建立起来的,在八佰伴做事的人,他们的孩子,是靠热海市民的帮忙才平安成长的。只要现款买卖可以使物价降到最便宜的水平,对大家有好处,我们就大胆放心去做。即使失败,也败得问心无愧。况且凭一番善意去做,根本不该有失败的可能。”

    大家一片欢呼。

    是呀,假如早一点破除赊账,实行现款买卖,八佰伴就不会在最困难的时候,让400万日元欠帐无法追回,打了水漂儿。

    1955年11月1日。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

    经过充分的准备,八佰伴扩大店面后重新开张。新店比原来的店大了5倍。

    八佰伴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改名为八佰伴食品百货店股份有限公司。

    同时,正式实施现款交易和低价出售的新举措。

    还没开门,店门前就已经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一开门,顾客蜂拥而上。一时间,偌大的店堂人头攒动,店员忙得不亦乐乎。

    只见店厅各处都张贴有这样的标语和告示:

    “任何货品,都设法订出比别处便宜的售价,如果你有意见或任何不满意,请向我们提出。”

    “一切货品以现金交易,不接受赊帐。不过,我们的售价订到最低,使大家享受一年365日都大廉售的愉快。”

    第一天的生意出乎意料地兴隆。顾客们都满怀希望而来,满心高兴而去。尤其是不少热心的家庭主妇特地留言:

    “八佰伴作这样的改善,真感激极了。”。

    郡山市红丸商店的老板一诺千金,在这一天带领几个职员千里风尘赶到八佰伴,以他们娴熟的经验帮助八佰伴,令和田全家感激涕零。

    虽然现款交易和薄利多销的相对利润要比原来赊帐经营少得多,但是,红九老板认为第一天的营业额已经很理想了。

    红九老板鼓励和田一夫说:

    “和田兄,恭喜你啦。吸引了这么多的顾客上门来光顾,证实现金交易是正确的办法。不过,你要不断吸引更多顾客,保持最低售价和品质信用。还有,你不能急于马上要有利润,以我的经验,赤字的时间至少要挨上3年。过了3年,你建立了生意的信用,大家口碑流传,把你的八佰伴宣传开来,那时,大笔利润就滚滚而来。”

    八佰伴重新开张、实行现款买卖和最低价出售的消息通过顾客奔走相告,当天就扩散流传开来。

    第二天,顾客有增无减。甚至一些人从几十里外乘车赶来八佰伴选购物品。

    八佰伴的口号是:“能够令一个顾客买1000元东西而满意固然是好事。不过,我们更珍惜100个只买10块钱东西的人的笑脸。”

    在50年代的日本,10块钱几乎是最小的货币单位,这个口号的内涵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一分钱”。

    就是说,八佰伴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到过八佰伴的顾客都感到愉快。

    然而,正如红丸商店老板以经验之谈所预言的,尽管八佰伴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但是赤字一个月接着一个月。八佰伴等于做着顾客盈门却赚不到钱的赔本生意。

    赤字持续了整整半年。

    虽然这样的境况早在意料之中,和田一夫还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半年来,八佰伴始终坚持以最低价出售商品。可是,批发进货依然是原来的价格。

    要使八佰伴增加利润,最便捷的途径就是降低成本。

    既要将进货价格压到最低限度,又要最大限度保证农民、厂家、批发商的利益不受损失。这是基本的维持生意往来的原则。

    和田一夫请出父亲。父亲在这一行中已经滚打了20多个年头,八佰伴的代名词就是和田良平。

    由父亲出面请30多个与八佰伴有往来关系的农民和批发商到热海来。

    席间,父亲和田良平诚恳地痛陈利弊。

    “大家都知道,八佰伴的经营目标,主要是在能收取利润的同时,还要让顾客们在购物上得到满足的享受。八佰伴经历多次挫折仍然继续成长,是因为大家的热诚支持。经过详细研究,也是为大家利益着想,八佰伴在上一年的11月,由传统生意习惯中求得突破,不再做拖欠赊帐形式的买卖,一律现金来往。物品价格因此可以订到最低程度,使家庭主妇的家计负担减轻不少,营业额比过去大有增加。但由于以低价出售,赤字依然存在。现在只好请各位支持这项低价销售的经营行动,在批发价格方面亦配合一下,降低批发价,使这种有益公众的经营行动能够完全成功。”

    话音落定,大家议论纷纷。一些人碍于和田良平的交情,表示支持说:

    “既然是有益公众做好事,我们受点损失就权当积善吧。”

    可是,半数的人表示不同意,认为如若这样,彼此关系难以为继。

    这时,和田一夫站起来说:

    “各位前辈,我们希望大家降低批发价,是以不损害大家的利益为前提的。”

    掷地有声的一句话,将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和田一夫身上。

    和田一夫因势利导,和父亲一道仔仔细细地解释说明。

    先配货后追帐,大家都深受其害,亦都深恶痛绝。大家也都明白,这种落后的传统习惯已经严重不适应今后的商业环境。因此造成的高物价,使顾客、商家、生产者都没得到多大利益,反而家庭主妇被迫购买昂贵生活用品,降低了热海市民的生活水平。

    八佰伴在实行现款交易、薄利多销之后,营业额大大增加。最主要的是顾客从中得到实惠,他们有口皆碑,全力赞成和支持八佰伴的改革。

    有了民众的基础,我们降低批发价以保证有充足的货源,来刺激消费欲望,批发数量也会成倍增长。生产者和批发商的利益与原来相比,不会受到损失。

    随着低价批发——低价而大量的销售——大量低价批发的良性循环的形成,生产者和批发商的收益还会提高。

    多年在生意上密切往来的30多位老朋友顿开茅塞。

    只是改变经营战略,而没有影响他们的实际收益。所以,大家一致表示全力支持八佰伴的改革。

    其中一位最有声望的批发商上前拍着和田一夫的肩膀,鼓励说:

    “既然对公众有好处,帮到八佰伴又没折损生产者和批发商的应得利益,我们当然义不容辞地全力支持这项行动,请安心继续努力吧。”

    一席话使和田一夫热泪盈眶:有这些批发商和生产者的鼎力支持,八佰伴很快就会扭转颓势,起死回生。

    改革的这一步,多么不容易。

    果然,由于降低了批发价格,保质保量的货品又源源不断,八佰伴的营业额一创再创新纪录。不久,赤字消除,利润稳步上升。

    八佰伴终于闯过恶浪险滩,平稳前航。

    和田一夫说

    经济发展后,商品就能大量制造,大量销售,开店的话,定能生意兴隆。在过去的日本,曾经有过这么一个黄金时代
第03章 善心慧性 巧化天灾变人和
    台风中,和田一夫冒着生命危险拉回一车新鲜蔬菜。其时,市场价格已上扬5至10倍。和田一夫按平价出售,人潮如涌。一周后,价格回复正常。奇迹出现,那些灾难中得到八佰伴关照的人,感其善举成为长期主顾。新职员罢工,更显出和田一夫的善心与慧性。

    和田一夫说

    不久的将来,世界的生产据点定会转移到中国。而具在中国,大产业——尤其是骨干产业将会突飞猛进。

    狂风,暴雨,天昏,地暗。

    狂风挟着暴雨,从无垠的太平洋上席卷而来,冲击着本州岛的沿岸。水声滔天,豪雨如注,本州岛如暴风雨中出没水面的一叶扁舟,在劈头盖脸的狂暴袭击下显得瑟瑟缩缩。

    这是1958年9月的一天。

    一场严重的飓风,给日本东海岸地区带来了惨重的自然灾害,也给和田一夫终生留下了一个记忆犹新的“台风的故事”。

    飓风登陆的当天,和田一夫和一位店员,驾着货车,打算到附近的小田原市去收购些新鲜蔬菜。

    风渐疾,雨渐骤,飓风的前奏已经来临。和田一夫的车沿着海岸道路行驶着。他发现许多小商店都已关门闭户歇业了。

    沿途的菜农,正为摘收下来的蔬菜找不到买主而一筹莫展。见到和田一夫的收购车,他们争先恐后地以最低的价格,将蔬菜脱手,卖完了的人还千恩万谢地道着“承蒙关照,太感谢了!”

    待最后一笔生意做完,菜农顶着风雨匆匆消逝在视线中时,和田一夫已收购了两吨多蔬菜,满满一大车!价钱也比平时低多了,真令人高兴!

    但没多久,这股高兴劲儿便云消雾散了。

    货车载着蔬菜踏上归程,往热海市方向驶去。台风开始肆虐,雨疾风大,暴雨如泼!货车将速度放到最慢,依然如浪里行舟,颠簸摇晃,把人心都摇到嗓子眼了。若是胆小的人恐怕得闭住眼睛尖叫连声了。

    和田一夫自不是一惊一乍的女人样的人。他冷静、笃定,一副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两眼紧盯前方,似要穿透这密匝如帘的斜雨横风。可当他看清了道路情况时,也忍不住惊叫失声了:“呀,波浪都淹过了防坡堤,涌到道路上来了!”

    因为车速缓慢,原计划傍晚到家,现已变得不可能了。天色愈发黑了,雨帘中的道路更加模糊了。

    “嘎!”小心翼翼行驶着的汽车突然来了个急刹车,原来是保安警察招手拦车。

    警察一脸严肃,警告他们说:

    “路上发生山崩,你最好别冒险前行,还是等风暴过去再回家吧!”

    这是一个极负责任的对生命的忠告!和田一夫对这位尽职尽守、在恶劣环境中一丝不苟的警察投以钦佩的目光,同时毕恭毕敬地回答:“是!”

    但略一沉吟,他还是决计要冒险开车。他何尝不想把车停下来,悠闲自在地吃顿热饭,待风消雨退后再轻轻松松地上路呢?

    他首先怕母亲耽心。按这段路程算,傍晚到家是绰绰有余的,可这么一来,起码还得五六个小时。若是平时尚好,现在这么暴风骤雨的,要是一夜不回去,母亲恐怕头发都要急白了。

    另一方面,他亦希望这车新鲜的蔬菜,能在明早如期上市。按经验推断,遇上这样的台风天气:蔬菜水果这类的新鲜物品定然会有某种程度的紧张。经商的人,拾遗补缺可是天赐良机——当然,他并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