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零到亿万-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不少中国餐馆老板,通过老客户、金融机构、证券公司等可靠的中介,上门推销转让。而这些中介入会主动把对方的情况调查清楚,如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等,并客观地予以介绍。
有时,还委托专业从事企业收购的会计师事务所,调查对方公司情况。
一句话,经过筛选确认对方情况良好时,才列为收购对象予以考虑。
虽然有3年创百家店的明确目标,但绝不允许一丝半点滥竿充数。
要在香港成为中国餐馆之王,作为一个“日侨”,需要多大的气魄?
然而,和田一夫是个善于创造奇迹的非凡人物。
仅仅到1990年底,通过收购和自己开店,八佰伴的中国餐馆已达30家。其时距和田一夫移居香港只有半年时间。半年的时间就完成了目标的1/3。
以和田一夫迁总部到香港为始,至1993年5月为整3年创百家店,成为香港中国餐馆之冠。
更骄人的成绩在于1990年12月12日,八佰伴国际饮食公司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税后利润14%,成为超级优秀企业。
赤手空拳从零起,八佰伴国际饮食公司不到一年就能上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以至于和田一夫都引以为自豪,并且告诫八佰伴高层领导:今后在香港发展事业时,应积极活用这不到一年就能上市的经验和诀窍。
目前,八佰伴中国餐馆已在世界各地扎根、开花、结果。
国际饮食连锁店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成为八佰伴继大型商场零售业之外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几年来,八佰伴饮食持续稳步发展,包括八佰伴中国战略的第一步,就是于1990年10月和田一夫访华期间,与北京东安集团达成协议,在香港、日本等海外地区合作开设中国特色饮食店火锅餐厅“东来顺”。
到1995年,步幅已趋平缓,但仍稳健发展。
上半年,开设了一间新酒楼。据八佰伴国际饮食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伟彰(他是进入八佰伴总部的第一位外国人)宣称,公司下半年将再开设两间新食肆,即铜锣湾世贸中心之绿杨川上海菜馆和乐富粥面店。
连同开设4至5间包饼店,投资额达1000余万元。
食品制造贸易方面,在和田一夫移居香港不久,八佰伴食品加工公司就收购了有相当实力的火腿公司和精肉公司,使之成为八佰伴集团国际连锁餐馆的原料供应基地,而且实行产销一条龙体制。
八佰伴食品制造贸易一直向中国内地进行冻肉批发销售。
“据八佰伴食品制造贸易透露,1995年除维持冻肉批发销售外,计划在上海浦东加开大型超级市场,以零售方式发展食品业务。
1991年5月,和田一夫亲自对他和全家移居香港以及设在香港的八佰伴总部正式办公一年来的发展作了一个精辟的总结。
和田一夫认为,在这短短的一年里,八佰伴已走出流通领域的单一樊篱,全面开花,形成了七大支柱产业,并且继续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第一支柱仍然是百货商店。它是一个与顾客密切相连,同当地社会进行交流的接点。
“八佰伴在香港拥有1至3号店,在1993年之前将增加到6号店铺,并预定在深圳和澳门开设商店。这两年内,在香港及其周围地区,店铺数目预计有一倍以上发展,从原来4家增加到8家之多。
“第二支柱是以中国餐馆为核心的餐馆业,为此已买下了国际饮食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优秀企业,1990年12月已上市,利润迅速增长,几乎快跟八佰伴香港百货公司平起平坐。据预测,1992年5月将会超过1号至4号百货店的总利润,股价也已和百货店相等。
“第三支柱是不动产开发业。由八佰伴国际不动产开发公司来主持具体业务。现正在香港以及世界各地开展不动产买卖。最近,在香港蓝田以150亿日元收购了用来建造购物中心的地皮,这块土地就由八佰伴国际不动产开发公司管理经营。
“第四支柱是八佰伴肉食制品贸易公司。买下该公司的80%股权后,心里就有得‘天时’之感。这个公司既向餐馆、超级市场等大量供应火腿、香肠,又有定点零售,在整个香港市场占有率高达67%,经营出色,没有债务,1992年可能上市。
“这家公司肉、鱼制品特别有名,它在中国拥有养猪场。八佰伴购下来后,先将在中国饲养的生猪肉冷藏,然后运至香港,还采用电脑建立最新制度:上午10点前,如有超级市场、餐馆、旅馆来电订货,傍晚时分就会把火腿、香肠送上门去。
“鱼的方面,先把在印度洋捕获的、中国菜谱里不可以缺少的带鱼增加到8000吨,现已制定迟早要达3万吨的目标。该公司在中国各地拥有销售权,所以如果活用日本生鲜食品的诀窍,就能获得巨大市场。
“第五支柱是西饼连锁店。我们收购了香港具有37%市场占有率的西饼连锁店圣安娜公司,获得了80%的股份。该公司拥有18家直接销售店,制作工场与店铺相连,刚烤好的西饼马上拿到店堂出售。该公司有其独家制作的名牌产品,比如果汁甜酸蛋糕,一天平均出售4万个,周末和周日能卖5万。
“材料都是从原产地国家进口。砂糖来自南韩;面粉是日本面粉和香港面粉的混合物;草莓是美国加州私人种植园里栽培的,每周两次空运到香港。这种糕点正扩大销路,不久将在新加坡以及整个亚洲出售,即使在日本也能获得市场。
“第六支柱是意大利的鞋子和手提包:妙丽鞋包公司在香港、台湾拥有零售店34家,是直接进口意大利生产的皮鞋及手提包来销售的。我们已买下该公司90%股份,剩余的10%股份由赚钱之神邱永汉先生拥有。我正在考虑,将来不仅直接从意大利进口成品,还要建立一个新制度:由意大利工匠师傅指导管理,在中国工厂进行式样设计和制作,这样就能向包括日本在内的广大亚洲提供价廉物美的皮鞋和手提包。
“我正打算积极扶植该公司,使其也能在不远的将来上市。”
“第七支柱是名为‘八佰伴最好’的家电产品公司,计划将使其下属专业店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到30%,一举成为该领域香港之冠。该公司的优点是能向顾客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因而股票也可上市。”
仅仅一年时间,在和田一夫精心策划和指挥下,八佰伴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型国际综合企业。
自从总部迁到香港,作为国际战略,和田一夫收缩八佰伴在日本的投资,扩大亚洲(重点在香港和中国内地)的投资。
但是,日本毕竟是和田一夫的祖国和故乡,无论怎样也扯不断血脉相连的情结。
在迁都香港的时候,和田一夫就梦牵魂萦着未竟的札幌国际购物中心。
因此,到港之始,和田一夫第一次会见李嘉诚时,就谈到了札幌国际购物中心。李嘉诚爽快地答应,与和田一夫合伙作长江实业在日本的第一桩投资。
在札幌建造国际购物中心的构想并非空穴来风、心血来潮。
它来自和田一夫的“东京构想”。
“东京构想”源自于一个和田一夫颇有点耿耿于怀的心结。
许多人向和田一夫提出不好理解的问题:“八佰伴在海外10多个国家拥有庞大而众多的商店,为什么不在东京开店呢?如此有名的八佰伴在东京没有分店,实在不可思议。”
每每听到这样的一些提问及议论,和田一夫就心潮起伏。他暗下决心:无论如何要在东京打开市场,扬出八佰伴商号。
尤其是1986年纽约开店,这个问题显得日益令人瞩目。
和田一夫几乎是横下一条心,要在东京开设大型国际购物中心,而且将在那里集中运用八佰伴在海外开店的所有经验和诀窍,还要考虑邀请那些在海外与八佰伴有业务关系且合作愉快的专业商店,一起来经营这家东京国际购物中心,以此确保这家中心旗开得胜,并且声誉日隆。
正当和田一夫雄心勃勃准备大展宏图时,1987年,东京地价突然飞涨,成本急速上升。海外专业商店进入东京市场已不可能,除非赔本。
东京国际购物中心的构想便触上暗礁。
及至两年后八佰伴又向伦敦挺进时,“东京构想”依然束之高阁。
但正是,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正在这时,札幌邀请和田一夫去作经济演讲。100多位北海道经济界人士前去参加这个演讲会。
札幌与和田一夫情投意合,缘份非浅。
一走下飞机舷梯,踏在札幌大地,和田一夫倏而冒出一个异样的感觉:这不是在日本,而是在异域,这是一个新国度!
其实,札幌是日本七大城市之一,北海道的道府。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异样的感觉?多年以后,和田一夫依然觉得不可思议。
更不可思议的是,和田一夫的“东京构想”立时在札幌扎下了根。他在脑中当场拍板:放弃东京,在札幌建立国际购物中心,把札幌建成国际城市。
或许只能解释为冥冥之中的缘份。
和田一夫先后拜会了美国驻札幌总领事、北海道知事、札幌市长、札幌城市规划局长、北海道旅游局长、北海道商工会议所联合会会长等要人,陈述了他的想法。
美国总领事对和田一夫说:“希望把北海道建成亚洲的瑞士。”
美国人十分欣赏北海道的风景。北海道的气候与波士顿等美国东部城市颇为相似,风景又酷似加拿大。驱车疾驰,仿佛异域风光不断闪现。
确实,北海道与瑞士有其相一致的地方,人口也是五六百万,也是个美丽的雪国。在亚洲,很多国家都没有雪,北海道可向渴望赏雪的人们展示富有诗情画意的大自然雪景。
听到美国总、领事提出“希望把北海道建成亚洲的瑞士”的设想时,和田一夫不禁激动不已,决心为北海道作出贡献,并为札幌建成国际城市尽最大努力。
八佰伴在海外开店的哲学,不仅仅为了盈利,而且还要为该国及该国人民作出贡献。在这样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和田一夫从心坎里愿为北海道及札幌作出奉献。
或者,札幌引起和田一夫共鸣,让他感到亲切的是一种精神——北海道精神。
北海道的人文历史十分短暂,甚至比美国的历史还要短。
北海道地处日本北端,跨过津轻海峡与本州岛隔海相望。历史上人迹罕至,曾作为日本的流放地,相当于俄国的西伯利亚,中国的北大荒、大西北,美国的西部。
北海道是在明治维新之后,由农垦兵和追求新天地的人们开垦而成。当时,开垦北海道的仁人志士从美国波士顿请来一位美国人,他就是克拉克博士。
克拉克博士在这块新天地里用英语发表了演讲。他只在北海道逗留了短短的10个月。回国前,留下一句名言:Boys,beambitious!意思是:年轻人啊,要有雄心壮志!
和田一夫经常对八佰伴的年轻职员说:“理想一定要实现。”克拉克博士留给日本青年的“要有雄心壮志”这句名言与“理想一定要实现”内蕴一致。换言之,就是开拓精神。
克拉克博士带给北海道最珍贵的礼物就是开拓精神。
受到克拉克博士教诲的学生中,涌现了不少杰出的先辈。哲学家内村鉴三、同志社大学的创始人新岛襄等,就是从克拉克博士众多弟子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代表。
和田一夫凝望这个仅用百年就建成,充满开拓精神的北海道,不禁想起八佰伴就是带着这种开拓精神在世界各地开店设铺的。
和田一夫还仿佛觉得北海道也是八佰伴开过店铺的许多国家之一。
和田一夫一踏上札幌大地,就感到简直进入了一个新的国度,不能不说这或许是主要的缘由。
此时的札幌正在朝国际城市的路上迅跑。国泰航空公司已经决定开辟从香港直飞札幌子岁机场的航班。
和田一夫要在札幌开设八佰伴国际购物中心,就是要帮助札幌迅速建成国际城市。
根据和田一夫的规划,札幌的八佰伴国际购物中心,将是日本首家集世界商品于一处的大型商场。
八佰伴将在该中心开办商店,摆上从八佰伴开在新加坡的国际批发中心直接进货的种种商品,来显示八佰伴的特色。考虑请世界各地的零售商来开设专业店铺,直接销售该国的特色商品。另外,还打算在这个中心内,开设以香港中国餐馆为中心的世界各地饮食街。
再有,和田一夫还有一个构想,就是国际购物中心不仅仅要引进商品和餐厅菜单内容的国际化,而且还必须引进人的国际化。
也就是说,就像中国餐馆从香港请来厨师一样,当地职工也要来个国际化。只有日本人工作的国际购物中心,与“国际”二字不甚相称。在国际化时代的国际城市里,人也必须国际化。因此,在国际购物中心工作的所有人员也要名副其实,应是国际化的、跨国界的。
和田一夫的理想,就是要为这个在感觉上犹如新国家的札幌,吸引世界各地的零售商。
世界各地的许多经营者虽然想到日本发展,但因地价昂贵,最后都摇头作罢。和田一夫想充当一座桥梁,帮助那些有意到日本发展的海外经营者,使他们能安心投资,也借以实现他的理想。
和田一夫积极向北海道经济界人士及东南亚财界人士宣传他的构想。亚洲第一大财问李嘉诚热烈响应说:“只要和田先生干,我也干。”
就这样,帮助札幌成为国际城市的规划就变成了国际性规划。
和田一夫年轻时代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外交官,充当日本与外国之间的一座桥梁。今天,他以自己的意志所从事的工作,就是要架起一座桥梁,来沟通日本与外国之间的商业、文化方面的交流。
此刻,和田一夫也正是通过把世界文化、商品或经营管理介绍到札幌,来实现自己年轻时代的理想。
札幌八佰伴国际购物中心于1991年完成土地征购,1994年如期开业。
和田一夫如愿以偿。
和田一夫说
邱永汉的名字,我想多数人都知道。他著作等身,在日本拥有几百万的追随者。
邱氏以身作则,实践了自己在书中提到的经商致富理论,不仅是个作家和财经学者,同时也是十分成功的实业家。”
成千上万的日本人,从邱先生的著作里或是他的直接指导下,成为成功商人。更有些人在商业危机中得邱氏施以援手,然后起死回生地重振事业。
在日本,人人尊敬邱永汉先生为财神爷
第17章 亚洲第一 扬名世界八佰伴
和田一夫有一个宏愿:使在各国开设的百货店都成为该国百货店之冠。他实现了。在其开店的几乎每一个国家,八佰伴都执该国百货业的牛耳。比如在香港,非但成了百货业霸主,还当了中国餐馆之王。如今,和田一夫要稳居亚洲第一,并且要扬名世界。为此,他设立了一个独具创意的青年参谋室。
和田一夫说
八佰伴的成长,是我凭不屈的信念,逐步实现我多年以来的美梦。
和田一夫的办公台上又摊开了一张巨幅的世界地图。光阴荏苒,时序已步入90年代了,和田一夫手中的这张图也与20多年前赴海外发展前夕的那张图大不一样了。
如今这张图在和田一夫的眼中份量变得轻了,距离也近了。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山川广厦都已隐去,化作八佰伴活动的舞台一个喧嚣热闹的布景。
世界地图上只剩一个内容:“八佰伴开店一览图”。世界如同村落,八佰伴店铺星罗棋布,已蔚然连成阵势,端的是今非昔比了!
八佰伴已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它的商号遍及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香港、台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澳门、中国大陆、哥斯达黎加、巴西、智利等世界各地。
面对地图,和田一夫有一种“世界是我家”的君临天下的豪情,他作为八佰伴国际企业的领袖,亦如古时的国君帝王,有天下盈于一握的感觉。
和田一夫满怀豪情壮志,正在雄心勃勃地推进他的宏愿:在亚洲各国发展国际连锁商店时,力争使在各国开设的连锁百货店都成为该国百货店之冠!
和田一夫的雄心壮志是:要稳坐亚洲第一把交椅!八佰伴商号要扬名世界!
日本是八佰伴的发祥地,但因为发展较早,店铺老化,不少地方还残留着地方流通企业的旧痕,和田一夫在日本本土进行了一番大动作。
这项工作由他的二弟和田晃昌董事长主持。
以半田购物中心为起点,在日本各地迅速开设大型商场。
半日购物中心全名为“新世纪半田”,意即它将是八佰伴集团面向21世纪的最大规模的购物中心。
“新世纪半日”实际上是一个建筑群。它以百货商场为核心,周围环绕着当时日本国内最大规模的世界饮食街、名店、文化体育设施、宽敞的圆顶演出大厅等等。
“新世纪半田”的整个建筑面积为5。8781万平方米,其中百货商场营业面积为1。5万平方米,饮食街、文化体育设施等建筑面积加起来跟百货商场差不多。
其中的体育设施有室内游泳池、溜冰场、健身房。圆顶的演出大厅又叫国际文化会馆,它在日本流通业同行中规模最大,面积为2310平方米。
汇集了世界各地风味的饮食街面积为8362平方米,60家饭馆鳞次栉比、济济一处。其中有在香港盘进的正宗中国餐馆、意大利餐厅、日本菜馆、牛排店、小吃食堂等等。在当时(1991年),它是日本最大的一条世界美食街。
由于充分利用了八佰伴的销售进货网络,尤其是同新加坡政府合作建成的新加坡国际批发中心的优势,新世纪半田的百货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新世纪半日”还有另一大特点,即开发了电脑系统,来管理自己的顾客。具体做法是,将信用记录卡发给顾客,对信用销售和购物情况进行综合管理。此举既方便了顾客,也有利于商店获取与本店经营有关的信息,可谓一举两得。
尝到了以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管理经营的和田一夫,马上思考如何在八佰伴集团下属的其它商场也推广这一系统。
“新世纪半田”拥有一个能容纳2000辆汽车的停车场。这家大型商场的总投资额是135亿日元,当年的经营目标也是这一数字。
“新世纪半田”在八佰伴集团内的落成次序为:在爱知县是第4家,在国内直接经营店中是第55家,在包含国内外在内的整个集团中的顺序是113家。
早在1989年3月,和田一夫即组织了一个创办新型百货店的项目研究小组,以三岛的大型百货店为试点,研究创办新型百货店。
和田一夫亲自担任项目小组的主任,组员全由30岁以下的青年组成,其中有采购员、柜台销售部门负责人等。
他们研究的内容是,改变以往日本百货店向租赁者出租店铺,由租赁者自己采办海外商品的做法,自己到日本国外采购商品。因而可以保持成本低于其它百货店的优势,海外商品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
通过三岛的试验,和田一夫得出了很乐观的结论:这种新型百货店,不仅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的黄金地段,即使在地方城镇,也能开办营业。
“新世纪半田”可谓这种新型百货商店的一次大规模的实践。
此外,在日本国内,和田一夫还有一项大的计划,即预计1994年在札幌建成八佰伴国际购物中心。这个项目将成为向日本国内展示和确立八佰伴商号的一个大好机会。
和田一夫计划把札幌国际购物中心办成日本首家集世界商品于一处的大型商场。又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
在1997年之前,和田一夫还计划在日本开设富士官百货店、知立购物中心、冈崎购物中心等大型商店。为完成创一兆日元的营业额奠定基础!
6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腾飞的时期。亲身经历了这一时期的和田一夫,曾半是自谦半是惋惜地说,他没有抓住国内的机会。这句话的真实内涵应该是,八佰伴未能在此时期发展到理想的规模。
但和田一夫却以此为鉴,抓住了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的机会。那种当年发生在日本的,只要开店设铺,商品顷刻就会被一抢而空的景观,正在各新兴工业国发生。
和田一夫看准了这一势头,集中精力,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举向海外发展店铺。
此时亦正值各新兴工业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购物中心热迅速兴起,正与和田一夫的愿望相吻合。各国的房地产开发业者相继与他接洽,希望八佰伴作为购物中心的主要租赁人参加投资。和田一夫从中选择合乎条件者,果敢地开店设铺。
新加坡国际批发中心,就是其中具有“90年代挑战意义”(和田一夫语)的佼佼者。
新加坡国际批发中心占地16。5万平方米。在地域狭小的新加坡要确保这一广阔的土地面积是极为困难的。但因为此建设项目已被列入新加坡国家计划,所以得以由政府出面斡旋,土地问题顺利解决。
这片土地的租赁期为60年,新加坡政府为这个项目投资10%。
和田一夫曾评价新加坡政府说:“这是一个非常认真的政府,法制健全。”能得到新加坡政府的青睐,和田一夫非常自信:这是因为八佰伴新加坡公司成绩卓著之故。
自1974年,八佰伴在新加坡的1号店诞生以来,已接近20个年头了。在新加坡八佰伴已拥有了4家商店,成为了新加坡最大的百货企业。得到了许多一流厂家的支持。
在新加坡创建国际批发中心,是和田一夫很具独创性的想法。他觉得,仿效、学习美国超级市场和连锁商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形势要求我们做出独创革新的答卷。
于是,诞生了这一建立国际批发中心的设想。
一方面是基于现实的需求。1988年和1989年,八佰伴在马来西亚、香港、文莱、泰国和台湾先后开店。在经营过程中,和田一夫深感东南亚各国的商品供应十分困难。
在马来西亚分店,大部分商品在马来西亚国内采购不到。文莱分店更是困难重重,因为该国几乎不生产商品,要依赖进口。
与这些国家相比,新加坡的商品供应情况尚属不错,八佰伴在新加坡的公司还得到了许多一流制造厂家的热诚关照。
另一方面,建立国际批发中心源于这样一个着眼点:令那些为八佰伴新加坡公司提供商品的批发商集团化,请他们作为租赁者来到这个批发店云集的现金批发中心设铺营业。
不仅如此,八佰伴还盛情邀请那些与他们有密切的业务联系,在东南亚开设工厂的日本公司,香港、台湾等地的厂家,踊跃来此批发中心开店设铺。这样就可配齐在新加坡无法配齐的商品。
和田一夫建立国际批发中心的设想,目光长远,思路开阔,堪称是国际流通企业领袖放眼全球的世界性战略。
他想:新加坡恰好位于南北两个半球的中心,这一地理位置有利于采办商品。比如时装和季节性用品,可利用日本和澳洲双方的长处打个时间差。即,把一方因季节关系滞销的商品,通过国际批发中心的中介,推销到另一方。
另一种情况,则可发挥这一批发中心的作用,调剂时髦与落伍商品的余缺。因为在先进国家已落伍的商品,在发展中国家可能成为时髦商品而受到顾客青睐。
和田一夫有这样的经验:某些日本的厂家生产了大批优质产品,但由于受到流行因素的制约,卖不出去,只能处理销毁。这种浪费,实在可惜!若通过国际批发中心的中介,把这些产品顺利推销到发展中国家,对双方都非常有利。
它是一个具有辽阔视野的立足国际舞台的大企业家左右逢源,滴水不漏的思维。从中还能觅见当年在热海台风中顶风冒雨抢运蔬菜的八佰伴少东家的痕迹吗?从这一起点开始,和田一夫已经走得很远了!
在国际批发中心,和田一夫也准备使用电脑管理。正着手与伊藤忠商事、新日铁正共同开发。有了这一套现代化的管理设施,就能立刻掌握商品信息,随时知道某国购买了何种商品及其数量,还能随时掌握整个亚洲的消费信息。
这个富于创见的设想,确实带来许多有益的效用,说它一石三鸟毫不过分。
对八佰伴本身来说,也极有价值。就拿买玻璃杯来说,瑞典的杯子,意大利的杯子,只有在各自的代理店才能买到。过去如果要买齐这样的商品,就要通过成千上万的代理店。如果有个各国商品应有尽有的国际批发中心,那么这件事就好办多了。
所以,即使对八佰伴内部那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店来说,它也是一个具备独立批发机能,很有价值的机构。
新加坡国际批发中心的建立,为和田一夫的国际流通事业搭起了一座重要的舞台,为他扬名世界的宏伟设想的实现,描画了重要的一笔!
和田一夫说,这是他为走向21世纪做准备的90年代的挑战。
该国际批发中心于1991年12月全部开馆(其中一部分于1990年5月先期交付使用)。该中心全部投入运转后,超过了新加坡4个分店的总营业额。
新加坡4个分店和国际批发中心的总营业额总和,使八佰伴成为新加坡百货业之冠,超过香港的营业额。
在百货业经营上,八佰伴在香港同样成绩斐然。
自1984年开设了1号店之后,八佰伴已于1991年在香港开到第4号店了,5号店也于1992年开张。这些店建成之后,八佰伴连锁百货公司无论是营业额,还是营业面积,都已是鹤立鸡群的香港之冠!
此外,3年创百店,为稳执牛耳的香港中国餐馆之王。
香港这个“自由的跨越国界的市场”(和田一夫语),为在日本饱受日本流通体制关卡林立、手续繁多的形式拘牵的和田一夫,提供了一个腾挪跳跃、一展宏图的国际商业大舞台。
得天时、地利、人和的和田一夫在香港顺风、顺水。他立足香港,放眼亚洲,与香港相得益彰。八佰伴攻城掠地,势如破竹,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香港是和田一夫发展事业的风水宝地,他由衷地感谢香港。爽快的和田一夫不止一次地向报界表示:八佰伴的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