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从零到亿万-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心思定,和田一夫及八佰伴总部迁至香港的行动,恰恰顺应了这一基本定则。

    因此,在商业战略上也节节得胜。

    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中将总部迁至海外者,八佰伴属第一家。但在此之前,日本不少流通企业已经不断向香港发展,但因其总部及其总裁都坐镇日本,信誉度和影响力均逊于八佰伴。

    八佰伴总部及其总裁一并迁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例如,香港某购物中心要转让,便有8家日本大百货公司、大超级市场提出申请。同时,香港的百货公司及欧洲的流通企业也参加竞争。但最后,该购物中心只选定八佰伴。

    理由很简单,八佰伴信誉好,最重要的是和田一夫及其总部都在香港,给人以巨大的安全感。

    为此,和田一夫曾经不无自豪地说:

    “八佰伴向香港发展的方针,无论对香港还是对外国企业来说,犹如一道强烈的光芒。”

    和田一夫一到香港,立即将目光瞄准中国大陆这个最大的市场。

    于是,未雨绸缨,决定在香港招收精通普通话、广东话、英语的高素质大学生职员。

    这些新职员经过培训,在几年后将会在八佰伴对华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八佰伴对华策略方面不可缺少的人才。

    但和田一夫是知其难的。日本几乎所有的大百货店都在香港设有分店,但招聘职员却很难招到大学毕业生。

    和田一夫1990年5月份移居香港,就立即招聘了预定6月份毕业的大学生。

    计划只录用12至15名,但出乎意外,应考者竟超过百人,而且都是极其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其中包括48名香港大学的毕业生。还有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的大学里留过学的学生也前来报考。

    香港大学是香港的王牌大学,相当于日本的东京大学,中国大陆的北京大学。

    而在香港的日本企业、证券公司或者商社,只要能招进一名香港大学的毕业生,就算是招聘工作结果良好,确保了人材。

    八佰伴一下子吸引了众多优秀的应考者,令和田一夫信心倍增。

    和田一夫认为这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八佰伴总部设在香港以及其本人已成为“香港居民”这两大因素。

    移居香港后,和田一夫才感受到国际大都市的真实内蕴。

    在和田一夫看来,东京的人口是香港的两倍,但充其量算是个大都市,若冠以“国际”,便令人感到名不副实。热海就更不用说了。

    就拿看电视来说吧,在日本时,有关布什总统和戈尔巴乔夫总统的会见情况,就只能听到日本方面的一面之辞。而在香港,通过卫星直播,就能了解到美国、苏联、中国的电视新闻是如何报道美苏首脑会谈的。

    这样有助于和田一夫客观而真实地了解事实的真相,考虑美苏首脑会谈对世界的影响,以及世界今后的动向和变化。

    又如日裔藤森先生就任秘鲁总统一事,日本电视台都大张旗鼓地予以报道。但欧洲反应冷淡。美国却又热闹非凡,又是发消息又是发评论,寄望于藤森上台加速民主化进程。

    和田一夫不由感叹,区区一条消息,国家不同,其态度有着多大的差别呐。而这样全球范围的及时、客观、真实的信息网络,是在日本享受不到的。

    和田一夫移居香港之时,中国电视的热点是即将开幕的亚运会。

    举国上下,全力以赴。

    这就给和田一夫一个信息:

    “中国希望回到国际社会,也不想孤立啊!”

    从中国的电视新闻中,和田一夫更加明了,中国正努力向世界强调,中国国内洋溢着友好气氛,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为亚运会的圆满成功竭尽全力。中国人民以满腔的热忱迎接亚洲各国的宾朋,迎接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和田一夫强烈地感到,身在日本,就缺乏实际感受,把握不住这种世界动向。

    总部设在香港后,和田一夫便感到可谓是耳聪目明,八面玲珑。超国界的全球商业信息网络敏捷、准确地连接上和田一夫八佰伴世界战略的每一根神经。

    为了准确及时地把握世界经济脉搏的跳动,和田一夫一到香港,就定下例规,每月举行两次集团最高会议,由美国、东南亚、日本等世界各地八佰伴的首脑参加。

    而总部在日本时,海外赴任首脑每年仅能参加两三次。

    这样的会议,无疑是八佰伴的“联合国成员首脑会议”。

    远至北美洲,一个单程就近20小时。因此,和田一夫要求全部乘坐头等客位,以保持精神饱满,思维敏锐。

    和田一夫认为,毕竟,国际战略思想,只有在优裕的环境中才能诞生。

    八佰伴的“联合国成员首脑会议”所汇集的全球性的商业信息价值惊人巨大。每次,将各地的信息记载在会议的记事板上,然后对照研讨,确认有价值,马上作出决定。

    惊人的战略很多时候就这样产生。这是在日本举行会议时无法考虑到的。

    和田一夫移居香港之时,心胸中已构想好21世纪的八佰伴形象:以国际流通事业为核心的综合大型企业。

    就是说,以移居香港为契机,突破零售业的单一化,而转向综合化。

    全球范围的不动产开发是这一战略理想的一枚举足轻重的棋子,是八佰伴世界战略中的一大支柱。

    八佰伴以前一直是以租借店铺的形式,在海外开店营业。因为没有“主权”,所以时有遭掣肘之事。例如巴西开店时,就曾遇这样棘手的麻烦。

    不动产开发业就可以扭转这种被动的时常让人觉得寄人篱下的局面。

    把总部设在香港,就为实施开拓全球性不动产开发业这一战略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如果以日本为根据地开拓全球性开发业,那实在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因为在日本,单靠日语不可能收集到世界各地的信息。另外,日本地价昂贵,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习惯于这样昂贵的交易,就会产生海外的地价过于低廉的惯性思维,导致判断失误。

    比如,在某国购得一地皮,以日本的地价作参照,便宜得简直匪夷所思。但那个价格在某国是正常的,并不是特别便宜,那是某国行中人所共知的常识。

    同样,日本的常识,在海外有时就成了非常识。如果偏居日本一隅,就会错失许多良机,甚至会作出许多错误的判断。

    八佰伴集团最高会议给和田一夫带来了大量的地产信息。

    八佰伴在加拿大温哥华买下了2。1万平方米的土地。这时,担任加拿大投资事务的八佰伴驻美国代表给会议带来一个信息,说相邻的土地也要出售。

    和田一夫这时已在香港掌握了另一条信息,就是香港的不动产开发业者也想购买温哥华连同土地在内的购物中心、中国餐馆、旅馆等设施。

    两条信息一下子就挂上钩,和田一夫当即拍板,将那相邻的土地购买下来,扩大八佰伴在温哥华所拥有的土地面积。

    在这块土地上建造香港不动产开发业者所瞩意的购物中心、中国餐馆和旅馆等设施,将其一部分转让给香港的不动产开发业者。

    八佰伴买下的是温哥华富人地区繁华大街上的地皮,而在该繁华大街已找不到如此广阔的土地。这么一来,香港不动产开发业者无可选择,只有求购于八佰伴。

    购买美国纽约哈德孙河畔八佰伴购物中心那块接壤地,也是集团最高会议的成果。

    会议上,和田一夫得到信息,估计这块土地马上要改为商业用地。

    和田一夫立即决定购买那块接壤地。

    并且决定进行第二期工程,建造纯日本式高级旅馆。

    说来,建造纯日本式高级旅馆的主意,和田一夫是蓄谋已久,并且纯属出于一个偶然的灵感启迪。

    移居香港的前一年暑假,和田一夫家族进行了一次旅行。

    在风景如画的下吕温泉,和田一夫住进了一家旅馆。

    这家旅馆的三楼设有一个用扁柏树板建造的漂亮大池。

    大池前河水潺潺,对面的街市历历在目。

    和田一夫跳进扁柏板的大池,观赏着流水和街景,感到十分惬意,心情无比舒畅。

    和田一夫突发奇想:“也应该让顾客来品味品味这无与伦比的情趣啊!”

    在这一闪念之间,同时闪出八佰伴纽约购物中心接壤的那块约1。6万平方米的地皮。

    那块土地面临哈德孙河,对面便是曼哈顿的摩天楼,自由女神像也依稀可见。

    “如果泡在扁柏板的浴池里,一边聆听哈德孙河的淙淙流水声,一边眺望曼哈顿的夜景,那该多美啊!”

    这一主意浮现脑海,和田一夫完全被攫住了。着了魔似的,一天好几次跳进下吕温泉扁拍板大池,使主意完善定形。

    和田一夫沉浸在飘飘欲仙的想象之中。

    披着浴衣,坐在榻榻米上吃日本式早餐。泡在扁柏板浴池里尽情欣赏曼哈顿的夜景。能过上这样一个周末,纽约的公司职员们将会多么高兴啊!

    有了这个奇妙的设想,和田一夫立即着手论证。

    正好,在美国的亚洲协会邀请和田一夫赴纽约演讲。演讲期间,和田一夫提及这个设想。美国人异口同声:“这主意太棒了!”并一致跃跃欲试,以先享受为快。

    亚洲协会的美国人强烈支持这一设想,使和田一夫更加坚定了信念。于是,趁热打铁,调查了美国是否有如同和田一夫所设想的这类旅馆,结果大出意料,居然是零的纪录。

    和田一夫曾经听说外国人到日本,下榻在日本旅馆里,一看到大浴池,还以为要穿着裤衩下池呢。但只要下一次日本大浴池,体会一下只将头露出、赤身裸体地浸泡在温泉里的滋味,一定会完全沉浸在舒适无比的感觉里。

    八佰伴的目标是发展成举世无双的企业,和田一夫认为他的这一创造性设想也是独一无二的。

    在下吕温泉的那个扁柏板大池里沐浴过的人一定很多,但从来未有人想到将木曾川变成哈德孙河,把木曾川对岸的街市化为曼哈顿摩天大楼。从这个意义上讲,和田一夫的设想的确是独一无二的。

    在八佰伴集团最高会议上,和田一夫决定请求日本静冈县伊豆市的旅馆业山本董事长合资经营。

    会议还决定,要求把伊豆温泉的日本情趣移植到纽约,并立即向旅馆业山本董事长提议:

    “我们这就具体实施计划吧!”

    建造槟城休养胜地,也是最高会议的成果。

    和田一夫正在寻找为八佰伴经营高级休养胜地设施的企业。可谓是天赐良缘,某公司的一位董事,正好在八佰伴举行集团最高会议时光临香港。

    某公司与八佰伴曾经是愉快的合作伙伴。八佰伴在纽约设店时,某公司就与八佰伴的购物中心合资开办过餐厅。

    和田一夫立即邀请这位董事出席会议。

    这位董事表示全力支持和田一夫的计划,并建议请求让与某公司有合作关系的另一家旅馆参加经营。

    郎昆岛休养胜地开发,首先由日本八佰伴获取信息,担任马来西亚开发工作的地区代表向最高会议提交了开发方案。会议决定该开发事业由国际八佰伴投资。

    而在香港,则更是近水楼台。和田一夫到香港的第二个月,就签署了蓝田购物中心的买卖合同。

    和田一夫把占总面积一半的主店铺出租给香港八佰伴百货公司,把20%的面积出租给八佰伴国际饮食公司,剩下的30%则分别租赁给麦当劳快餐店、银行和专业商店。

    就这样,仅仅一年时间,八佰伴就购买下了纽约1。6万平方米、伦敦4。3万平方米、槟城6。6万平方米、温哥华2。1万平方米、芝加哥3。3万平方米的土地。

    另外,还购买了雅加达等地的一系列土地。

    在香港,和田一夫以150亿日元在蓝田买了两万平方米土地,用于建造八佰伴第5号购物中心。

    在澳门,和田一夫与“一代赌王”、澳门“无冕总督”何鸿囗(请参阅冷夏著的《一代赌王——何鸿囗传》一书)携手合作,购买澳门的土地。在该地皮上建造购物中心,在中心里开设百一商店和香港中国餐馆的分店。这就是所谓购物中心、百货店、中国餐馆的一条龙工程建设。

    在日本举行的董事会议上,是绝对不会产生这些项目,取得这些成果的。因此,和田一夫甚感欣慰:香港的集团最高会议所取得的成果,岂止十分显著,简直是数不胜数!

    不动产开发业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崛起,成为八佰伴国际流通集团的支柱之一。这在日本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值得和田一夫欣慰的还有,香港的自由竞争机制非常完善。香港的店铺税公司税又异常之低。

    香港的公司税只有16。5%,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香港的国际流通集团八佰伴,是拥有日本八佰伴百货店10%股份的头号股东。在日本,控股公司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但在海外,控股公司就不算违法,国际性企业不管在何处都采用这一方式。

    作为一种股份对策,国际流通集团八佰伴将不断收购日本八佰伴的股份,计划成为它的最大股东。比如,国土计划公司拥有西武铁路43%的股份,和田一夫打算在海外成为控股公司。

    与香港相比较,日本的经济法规以及流通体制存在着诸多弊端。

    关于这个问题,和田一夫在香港《信报》答记者问中作过精辟的论述。

    记者问:在日本一直可以听到批评日本流通体制的声音,对日本的流通体制你怎么看?

    和田一夫答:日本的流通体制从德川时代(德川将军制度建立于公元1603年,标志着日本近代史的开始——作者注)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没有改变过,关卡林立,手续繁多。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上需要很长的时间。由于关卡林立,商品价格就变得很贵了。以前外国商品进入日本很少,这个体制还能维持。现在很多外国商品开始进入日本,这就产生了激烈的竞争,所以简化手续、减少关卡、缓解限制,就变成了当务之急。不这样做的话,便宜、好的商品就到不了消费者手中。

    记者问:你是否认为日本的市场已经开放?

    和田一夫答:还完全没有。如果要设立一家百货公司,仍然会受到《大型店铺法》的限制。规制是很多的,这样就增加了成本。日本人在香港设立店铺是很自由的。反过来看,亚洲人要在日本设立店铺,则有各种各样法律的限制,手续繁杂,成本也很高。日本不改革不行,日本的国际化会受到影响。

    和田一夫一直以来,对《大型店铺法》深恶痛绝。认为对消费者来说,没有比此法更坏的法律了,简直称得上天下最坏之法。

    大店法施行于1974年,当初的目的在于保护中小零售商店。其实,最受其保护的却是日本的大型商店。

    违悼初衷,大店法几乎成了阻遏竞争的代名词。

    何谓大店法?

    假定某人计划在某地区开设店铺,他首先必须公开其开店计划的所有内容。这一规定原本旨在保护该地区的中小商店,却实际保护了原有大型商店。原有大型商店为防止其他大型商店来分一杯羹,便同中小商店一道,对其开店计划进行研究审议。

    也就是说,公开开店计划等于向竞争对手亮出底牌。

    这且不说,公开开店计划之后,计划的审议调整竟需5年至8年之久。这期间,计划开店的企业只有干等,工资一涨再涨,商品亦一涨再涨。而最坏的结果是开店申请遭到拒绝,计划落空。

    因此,这样的大店法,实际上就是阻止开设像美国超级市场那种商品价廉物美、应有尽有的商店。

    八佰伴正在美国和东南亚开店设铺,但谁也料不到哪一天,八佰伴店铺隔壁的空地上,会突然冒出一个成为竞争对手的大型商店。

    不存在大店法,竞争是何等激烈。

    激烈的竞争,就迫使商家想方设法使商品价廉物美,去争夺消费者。

    因此,商店之间的这种竞争,受惠的是消费者,而受惠又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商店又得到盈利的回报。

    和田一夫在日本就亲身深受大店法之苦。

    一家厚爱顾客的商店的宗旨,应该是为顾客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可是,八佰伴在日本开店时,和田一夫得费尽心血说服当地店家同意,然后请求商业活动调整协议会通过开店计划,等等,不一而足。假如把这巨大的精力花耗在为顾客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这个原始目的上,那该多好!

    八佰伴在美国三藩市(旧金山)郊外开设店铺,办理所有事务仅用了1个月时间。但在日本汤河原设店,前后竟然耗去了9年!无怪乎和田一夫要冲出日本流通体制及经济法规之“围城”。

    无怪乎和田一夫矢志认定,八佰伴要创建成一个真正的国际企业,就一定要把国际流通集团八佰伴的根据地由日本迁往海外。

    如今,总部迁到香港,和田一夫也成了香港居民。坐镇香港,八面来风,雄才韬略,尽情挥洒。

    和田一夫说

    今天,我自己时常在沉思中想到一个道理,就是每个人都具备成为富裕人家的条件,你没有成功,是因为你没有诚意和信心,更可能是你没有持续努力。

    真实的世界,是个富裕的世界。你如果心里有个美丽的梦想,你开始认真地探寻和实现梦想,终有一天,你会看到梦想变成理想,而理想最后一一成为事实
第15章 入主楼皇 豪艇驶进巨富湾
    入乡随俗,和田一夫摇身一变成了地道的香港华人。会见李嘉诚,两人相见恨晚,引为知己。他买下山顶“香港第一豪宅”,买下香港排位前五名内的豪华游艇、三幢海滨私人别墅,装修香港独一无二的日式房和宴会厅。与李嘉诚、郭鹤年、郑裕彤、何鸿囗、蒲伟士等华英顶尖富豪结成亲密朋友。他比较日华经商风格,总结出一种完美的经营方式。

    和田一夫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

    理想在实现之前,都只是藏在内心的梦想。但是,一个没有梦想的人,他不止一生没有光彩,而且日子过得很没意思。

    在会展广场办公大楼第50楼的办公室里,和田一夫手中端着一杯中国西湖龙井香茗,缓缓地走到落地窗前。

    会展广场坐落于香港岛湾仔区,面临美丽的维多利亚港。站在50层的高处,旋目四眺,湾仔街市自不必言,东到维多利亚公园、南到跑马地、西到扯旗山、北到九龙半岛尽收眼底。

    而此刻,和田一夫的目光正越过维多利亚海面,越过九龙,越过新界,越过罗湖桥。

    每每这么远眺九龙,和田一夫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涌上一股豪情:九龙半岛背靠着的那一端便是中国内地。

    而和田一夫则是胸怀着一个包括中国内地在内的国际经营战略,站在这香港湾仔的办公室里的。

    中国将是八佰伴21世纪最大的市场!

    和田一夫心潮澎湃。

    展望未来,香港将于1997年归还中国,也就是说,归还那天,1997年7月1日,八佰伴的总部就是在中国了,而自己则成为一个中国公民。

    而现在,首先要将自己变成一个香港人,一个名副其实的香港人。

    和田一夫一到香港,就受到卫奕信总督的热情会见。

    走出总督府,和田一夫就立即决定,求见亚洲第一大财阀李嘉诚先生。

    李嘉诚是世界超级巨富,华人商界的当然领袖。80年代初期,李嘉诚以“蛇吞象”方式收购英资和记黄埔,成为轰动整个香港以及整个国际商界的“入主英资洋行第一人”(请参阅广州出版社出版、陈美华著的《香港超人——李嘉诚传》一书)。

    李嘉诚可称是香港商界的“无冕总督”,是个超级大忙人。因此,要拜会李嘉诚,就像拜会港督一样,必须提前几个月预约。

    令和田一夫感动的是,仅仅过了4天,李嘉诚就亲自通知和田一夫,表示愿意会见。

    李嘉诚亲自坐镇的旗舰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坐落于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华人行21搂。

    和田一夫一行踏入华人行,坐上专门通向李嘉诚办公室的电梯。

    到21楼,电梯门一打开,只见李嘉诚先生已经站在电梯口,亲自迎接,令和田一夫颇为感动。

    和田一夫本来计划初次见面,只是作一次礼节性拜访,告知李嘉诚先生八佰伴在香港正式开业,5分钟左右便要告辞。

    出乎意料的是,李嘉诚将和田一夫领到他的楼顶豪宅。两人一见如故,甚是投机,像多年知交一样,促膝谈心,全然不觉时间一分一秒地已过了1个多小时。

    两人有许多作为顶尖战略家所具有的殊途同归的共识。

    比如说,李嘉诚盛赞和田一夫在香港资本动荡不安、迁册成风的当口,毅然决然携巨资扎根香港的气魄和胆略。

    而和田一夫也熟知李嘉诚的雄才伟略。比如1967年,北京发生了令香港人惶惶不可终日的火烧英国驻华代办处的事件。这年夏天,香港发生“六七暴动”,“左派”人士组织“斗委会”与警察发生武装冲突。“左派”“斗委会”组织工人大罢工,全港交通一度陷于瘫痪。最后,双方的冲突发展到城市游击战式的对抗,满地真假炸弹。有一次,警方竟出动1000多名警察,动用直升飞机,携带现代化武器,进攻北角的华丰国货公司。

    香港社会出现了空前的混乱,经济陷于低潮,人心惶惶,市民和资金大量外流,香港岌岌可危。

    独具慧眼的李嘉诚果断地大批量地收购物业,为后来一日千里的长江实业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可谓“时势造英雄”,“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这与和田一夫的“进入香港,现在是最佳时机”的眼光和胆识,是多么惊人地如出一辙!

    和田一夫一进入香港,除了八佰伴传统的百货业外,对餐馆业、不动产开发业、肉食制品贸易公司、西饼连锁店、鞋包公司、家用电器等领域全线出击。

    尤其是狂迷般地收购中国餐馆,从零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八佰伴中国餐馆国际化。

    此是后话。

    再如,作为炎黄子孙的李嘉诚不无自豪地宣称:

    “由今天起到跨越21世纪,我们可以展望到的是亚洲人的时代,亦是中国人的时代。”

    这与和田一夫21世纪八佰伴世界战略的宣言,简直就是异口同声。

    谈到敏感的“1997”,两人的见解竟又是惊人地一致,确信中国的前途一片光明!

    一个日本人,一个中国人,而他们又共同是香港人,一样是超凡的战略家!

    一面之下,相见恨晚。

    谈到商业实务,两人竟也是一拍即合。

    新加坡八佰伴国际批发中心是国际流通界的一大创造性发明,是和田一夫的得意杰作。

    李嘉诚对此表示了高度的评价,并接着说:

    “实际上我也想过,要在香港建造一座国际批发中心,希望能和八佰伴进行一些业务合作。此事务清考虑。”

    和田一夫当即允诺,表示不遗余力。

    又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

    香港的华人可以毫无顾忌地去东南亚做各种生意,但对日本却望而却步。和田一夫就此请教李嘉诚,并问李嘉诚道:

    “你是否有兴趣在日本投资呢?”

    确实,作为亚洲第一大财阀的李嘉诚在亚洲第一经济大国的日本没有投资,是颇为令人费解的。一如作为日本国最大的国际分销商,在东京没有八佰伴分店。

    李嘉诚沉吟片刻,以实相告:“兴趣有是有,不过诸多情况不详,让人放心不下,难以投资啊!”

    其实,李嘉诚的担心代表了华裔财阀的普遍心理。不独李嘉诚一人,不少华裔财阀也有愿望到日本投资,但与李嘉诚一样,因诸多情况不详,颇为担心,结果只好作罢。

    这时,和田一夫心目中正有一个将日本北海道道府札幌建成国际城市的蓝图。于是和田一夫向李嘉诚介绍了预定在札幌建造国际购物中心的设想。

    和田一夫说明道,为了帮助札幌尽快发展成国际城市,打算从世界各地征募租地人,而且地价便宜,仅为东京的1/10。

    李嘉诚听罢,饶有兴趣地说:“等到蓝图设计完毕,请最先送到我这儿来。”

    和田一夫也显得十分高兴。初次见面,就和李嘉诚达成了愉快合作的心灵默契。可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是一份缘吧。

    李嘉诚此刻也没有想到,他竟有可能以与和田一夫合作的形式,第一次在日本开展商业事务。

    和田一夫则十分庆幸找到了一位令人钦佩的商业伙伴。

    这次与李嘉诚会晤,使和田一夫萌发了一个心愿:要作日本与亚洲之桥!

    这之后,和田一夫又会见了许多华人,他们都感于一来没有可靠的伙伴,二来不懂日语,无法把握日本的经济形势,以致不敢贸然踏上那陌生的疆土。

    同时,他们给予八佰伴很高评价,看作帮助打消上述不安,重新燃起去日本经商欲望的伙伴。

    和田一夫幽默地说,和华侨对照的话,他可算是“日侨”了!他年轻时的理想是当一名外交官。他认为,通过商业来连接亚洲和日本,跟外交官一样,也能起到国际桥梁的作用。

    这次拜会之后,和田一夫与李嘉诚就成了知交和挚友。

    以至于和田一夫将有“香港第一豪宅”之称的云峰居装潢成独树一帜的八佰伴迎宾馆之后,第一个邀请的客人便是李嘉诚。

    云峰居别称“楼皇”,因其位于山顶之巅,地理上占尽优势。1990年,和田一夫迁居香港,英资汇丰银行大班蒲伟士以8500万港元的售价,转给和田一夫。和田一夫随即将“楼皇”装修成迎宾馆。以后,1993年再转售给他的女婿河合宏昌,作为女儿和女婿的居所。以1996年初的市值计,大约值3亿港元。

    云峰居坐落在港岛第一高峰大平山之巅。

    正面的太平山,常常是香港的象征。

    英人统治香港初期,达官显宦有感于沿岸地区低卑潮湿,又还没有空调机,于是就登至山腰建筑欧式宅邸。是故香港传统中有牢固的上富下贫、上官下民的概念。

    自半山起,越往高处,官富越显赫。

    最早在山顶筑别墅的,是第5任香港总督罗使臣。

    现在,太平山顶变成了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