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卡尔·威特的教育-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如同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了他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雏形。威廉就曾经教导我们:〃幼儿是成人之母。〃此言千真万确,我们谁也无法否认,成人的基础是在小时候形成的。
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尽早开始,开始得越早,取得的效果就越显著,孩子越有可能成长为接近完美的人。
我想,只要能够尽早地教育小卡尔,他一定能够战胜所有的困难,我也将最终获得教育的成功。
我的教育理想就在于使儿童的潜能开发到十成
这就是我与人们冲突的地方所在了。我的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而时下流行于世的主导思想是:儿童的教育应当开始于七八岁。这种论调为人们所深信不疑。除了这一论调之外,还有一种让许多父母感到十分恐惧的观念,那就是早期教育有损于儿童的健康。
面对这些错误观念我常常感到软弱无力。由于它们的盛行,我的教育理论在世人的眼里简直是荒唐至极,更谈不上指望父母们会运用我的理论将一个〃凡夫俗子〃训练成〃天才〃了。
即便小卡尔经过教育后当时就已表现出许多优于常规儿童的方面,但人们仍然普遍认为,他的才能是天生的,并非教育的结果。对此,我感到实在无可奈何。
卡尔出生时是怎样一个婴儿,我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一些,现在我还想向诸位描述一下他出生时的某些细节。我想,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家有一个准确的印象,看看我的这个儿子是不是什么所谓的天才。
可以这样说,任何人只要在那时看见了我的小卡尔都绝不会说他是个天才,反而会不假思索地认定他是个白痴。
儿子出生时的情形让我伤心极了,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他毕竟是我的儿子。
卡尔是提前出生的,他比预计的时间早了一个月,他还未得到母亲子宫足够的孕育便突然来到了这个世界。
那天妻子不慎摔了一跤,于是卡尔便不顾母亲的疼痛毫不客气地出生了。
出生时,这个小倒霉蛋被脐带缠住了脖子,差点窒息而死。在医生的抢救下,小卡尔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在他表现出能够存活的迹象之后仍然四脚抽搐,呼吸困难。
当时,医生说了一句令人难受而又非常客观实在的话:〃这个孩子虽然能够存活下来,但明显先天不足,他的大脑看起来发育不健全。虽然他今天活了下来,但恐怕将来的生活对他来说比今天更加可怕。〃
事实上,那段日子正如医生所说的那样没有让我和妻子看到卡尔有美好将来的丝毫迹象。
小卡尔不仅没有显示出具有任何一种天赋的迹象,反而连本能的反应都极为迟钝。他不能像其他婴儿那样主动地寻找母亲的乳投,只能靠母亲把奶挤出来一点一点地喂他。
看着儿子的这种情形,我既伤心又着急,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主张。为了儿子在成长中不至于落在同龄人后面,我决定仍然按计划进行早期教育的试验。我想,既然这孩子天生的禀赋不太好,那就一定要尽力使孩子的禀赋发挥出八九成,甚至更多。要做到这一点,对儿子的教育必须与儿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
※虹※桥※书※吧※BOOK。
第15节: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5)
那么,为什么早期教育能够造就天才呢?要明白这个道理,就要从儿童的潜在能力谈起。根据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人生来就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不过,这种能力隐密地潜藏在人体内,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我们称这种能力为潜在能力。比如,这里有一棵橡树,如果按照理想状态生长的话,可以长成30米高,我们就说这棵树具有能够长到30米高的可能性。同样的道理,一个儿童,如果按照理想状态成长,能够长成一个具有100度能力的人,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儿童具备100度的潜在能力。
这种潜在能力就是天才。因此,天才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为的是那种只有少数人才具有的禀赋,而是人人内心都潜藏着的。
可是,要达到理想状态,总是很不容易。所以即使橡树具备长成30米高的可能性,要真长成30米高还是很困难的,一般可能是12米或者是15米左右。假若环境不好,则只能长到6~9米。不过,如果给它施肥等等,好好侍弄,则可以长到18米或者21米,甚至也可以长到24米或27米。同样的道理,即使是生来具备100度能力的儿童,如果完全放任不管,充其量也只能变为具备20度或者3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只能达到其潜在能力的二成或者三成。但是,如果教育得好,那么就可能达到具备60度或者70度,乃至80度或者9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可能实现其潜在能力的六成或者七成,甚至八成、九成。
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儿童的潜在能力开发到十成。只要充分发挥出这种潜在能力,我们便能做出不平凡的事业。遗憾的是,由于教育不得法,人们的这种潜在能力大都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这就是为何天才极少的原因。如何造就更多的天才呢?最重要的就是及早挖掘、诱导孩子自由地发挥出这种潜在的能力……天才。
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
需要提起诸位特别注意的是,儿童虽然具备潜在能力,但这种潜在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比如说生来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育,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即便是教育得非常出色,那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的话,教育得再好,也只能达到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这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的能力实现就越少。这就是儿童潜在能力的递减法则。
产生这一法则的原因是这样的,每个动物的潜在能力,都各自有着自己的发达期,而且这种发达期是固定不变的。当然,有的动物潜在能力的发达期很长,但也有的动物潜在能力的发达期很短。不管哪一种,如果不让它在发达期发展的话,那就永远也不能再发展了。例如小鸡〃追从母亲的能力〃的发达期大约是在出生后4天之内,如果在这期间不让它发展,那么这种能力就永远不会得到发展了。所以如果把刚生下来的小鸡在最初4天里不放在母鸡身边,那么它就永远不会跟随母亲了。小鸡〃辨别母亲声音的能力〃的发达期大致在生后的8天之内,如果在这段时间里不让小鸡听到母亲的声音,那么这种能力也就永远枯死了。小狗〃把吃剩下的食物埋在土中的能力〃的发达期也是有一定期限的,如果在这段时间里把它 放到一个不能埋食物的房间里,那么它的这种能力也就永远不会具备了。
我们人的能力也是这样。最著名的例子是英国司各特伯爵的儿子。司各特伯爵夫妇携带他们的新生婴儿出海旅行,行至非洲海岸时遇到大风暴,船被巨浪打翻,全船的人都遇难,只有司各特伯爵夫妇带着儿子爬上了一个海岛。那是个无人的荒岛,岛上长满了热带丛林。司各特伯爵夫妇很快就被热带丛林里的各种疾病夺去了生命,只留孤零零的小司各特。后来一群大猩猩收养了只有几个月大的小司各特,他就跟着这班动物父母成长。20多年后,一艘英国商船偶尔在那里抛锚,人们在岛上发现了小司各特,他已经长成一位强壮的青年,跟一群大猩猩在一起,像大猩猩那样灵巧地攀爬跳跃,在树枝间荡来荡去,他不会用两条腿走路,也不会一句人类的语言。人们将他带回英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科学家们像教婴儿那样教导小司各特,力求他学会人的各种能力,以便他能够重归人类社会。他们花费了10年功夫,小司各特终于学会了穿衣服,用双腿行走,虽然他还是更喜欢爬行。但是,他始终也不能说出一个连贯的句子来,要表达什么的时候,他更习惯像大猩猩那样吼叫。
▲虹▲桥▲书▲吧▲BOOK。▲
第16节: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6)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学习语言的能力的发达期是在人的幼儿时期。小司各特当时已经20多岁了,他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他的这种能力永远消失了。
以上的事例都说明,儿童的潜在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即使生下来具有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放弃教育,到5岁时就会减少到80,到10岁时就会减少到60,到15岁时就会只剩下40了。
所以教育孩子的第一要旨就要是杜绝这种递减。而且由于这种递减是因为未能给孩子发展其潜在能力的机会致使枯死所造成的,因此,教育孩子的最重要之处就在于要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发展其能力的机会,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尽早发挥其能力。
从儿子出生那天就开始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杜绝孩子潜在能力的递减呢?当然是尽早教育。但是这个〃尽早〃又早到什么时候呢?我的经验是,教育必须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进行。教育家们听了以后可能马上就会站出来提反对意见了,因为他们认为,这么早就开始对幼儿进行教育是有害的。
虽然有许多人反对我尽早开始教育孩子的观点,但我仍然这样去做了。
或许有人会问:〃卡尔先生,您真的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培养他了吗?你难道真的对一个智力低下的孩子抱有如此之大的信心吗?〃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可以肯定地回答:〃事实上,我的儿子卡尔,他从一出生起就开始接受教育了。而且,我从来没有对他失去信心。〃
记得卡尔刚出生的那几天,我们全家人都陷入一种苦恼和不安的氛围之中。这时,就连一直支持着我的妻子也开始怀疑我了。
有一次,妻子悄悄地对我说:〃告诉我,为什么上帝会这样安排?为什么偏偏我们的孩子是个弱智儿?上帝对我们公正吗?〃
我说:〃亲爱的,请相信我,上帝永远是公正的。你还记得我说过的话吗?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没有将自己的潜能完全发挥出来,我教育孩子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开发他的潜能。〃
妻子说:〃这个我明白,可是面对我们的小卡尔,你能够改变这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吗?〃
我说:〃虽然我现在无法改变这个不幸的事实,但我能将他现有的潜能发挥到极点。尽管卡尔现在没有别的孩子聪明,但总有一天他会超过其他的孩子。因为即使是天生聪明的孩子,在出生时有很好的起点,但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培养也不可能充分发挥其潜能,那么他终究也不会成才。我们的小卡尔虽然现在的起点很低,但如果得到了合理的教育,他的潜力一定会充分发挥出来,最终会超过其他的孩子,超过所有人,他一定会成为德国最优秀的人才。〃
不仅对我的妻子,对其他所有关心小卡尔的人我都这样告诉他们我的观念以及我这种永不动摇的决心。
我为什么能够如此自信呢?因为我知道后天教育有多么大的力量。
事实上,从生下来起到3岁之前,是最为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后截然不同。
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分辨人的面孔的能力,到三四个月,或五六个月,就能分辨出母亲和别人的面孔,知道〃认生〃了。但他这时并不是对面孔的特征进行了这样那样的分析之后才记住的,而是在反复的观察中,把母亲整个面孔印像原封不动地作了一个〃拷贝〃印进了大脑之中。
婴儿的这种纯记忆式的识别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婴儿对多次重复的事物不会厌烦,所以3岁以前也是〃硬灌〃时期。婴儿依靠动物的直感,具有在一瞬间掌握整体的记忆识别能力,是成人远远所不能及的。他的大脑还处在一个白纸状态,无法像成人那样进行分析判断,因此,可以说他具有一种不需要理解或领会的吸收能力。如果不把你认为正确的东西,经常地、生动地反复灌入幼儿尚未具备自主分辨好坏能力的大脑中的话,他就会毫无区别地大量吸收坏的东西,从而形成人的素质。
◇BOOK。◇欢◇迎访◇问◇
第17节: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7)
就像古谚说的那样:〃从你小时候就可以看到你成人以后的样子。〃孩子到3岁时,就已形成了长大之后一些基本性格的质素。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所有的人,都毫无例外地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他们3岁以前的环境,以及这种环境对他性格形成及质素的影响。所以,3岁之前的这段时期决定了人的一生。
给3岁以前的记忆时期〃硬灌〃些什么呢?大致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所谓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的模式;另一方面则是输入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
总的来说,生下一个健壮的孩子,这只是父母亲走出的第一步,以后的路更长,事情更琐碎,责任更重大。因为,从孩子出生那天起,父母就必须担起教育者的重担。
专 家 导 读
老卡尔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虽然明白小卡尔在天赋上并没有什么突出之处;但仍然坚信可以通过后天教育的方式,使他的智力超越同龄人的水平。老卡尔的识见的确高人一筹,他完整地掌握了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年轻的父母都能具备老卡尔的这种眼光和信心,就会比较容易使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才。
先天的禀赋固然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但是后天教育对于孩子成长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因为先天的禀赋是一定的,个人在知识、才能、性格甚至道德品质诸多方面的表现都是在后天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
人的一生都是不断塑造和被塑造的过程,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尚处于知识技能获得的阶段,本身还是一张白纸,可塑性最强。所以,老卡尔并没有因为小卡尔生下来并不是那么聪明过人,就放弃对他的培养。实践证明了老卡尔的坚持是正确的。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其中一位告诉大家,在他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从幼儿园学到的。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时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等。我们不得不感慨:人生发展固然要靠不懈的努力,但是,习惯早在学习之初就养成了。正是依赖于儿童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长大之后才会有所成就。
早期教育在全球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些先天发育正常的孩子,通过早期教育都可能被培养成天才。现在的早期教育可以说在胎儿阶段就已经开始了。
最近几十年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儿已经具备初步的认知能力,而且相当善于模仿。如果从婴儿具有求知欲的时候开始,能够用适当的方法引导,都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大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儿童隐藏着未来的命运,隐藏着人性的秘密,早期的毫厘之差会导致日后生活的重大偏离,成人的幸福是与他在儿童期的那种生活紧密相连的。〃天赋优越只提供了发展的基础,而那些卓越有成就的人,大多数受益于儿童期良好的早期教育。
比如动作练习,3岁之前对孩子进行训练是相当有效的。我们应该知道,这个时期的小孩很善于模仿,他们可以一再地重复一个动作,没有失败的意识,更谈不上害怕被人嘲笑了。
早期教育是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一个人后一阶段的智力源于前一个阶段,年龄越大智力越固定,早期跟不上,其损失是任何时期无法补救的。从小在狼窝里长大的〃狼孩〃,回到人间后任凭怎样苦心教育,终究不能恢复人的本性,道理就在于此。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如果把一个人17岁达到的智力水平作为100%,那么4岁就已经达到50%,4~8岁再获得30%,8~17岁又获得20%。
§虹§桥§书§吧§BOOK。
第18节: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8)
部分家长担心早期教育会累坏孩子,出现〃早慧早衰〃。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儿童的身心发展与大脑的发育完善紧密相联,婴儿出生时脑重量就已经是成人的1/4,3岁时已达到2/3。人脑细胞约140亿,其中大约70%~80%是在3岁前形成的,此时大脑结构已接近成人,生理特点与成人相似,这说明婴幼儿具备接受早期教育的物质基础。
儿童每种智能的获得,都有一个敏感期。所以,早期教育不应盲目,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不能错过关键期,也就是敏感期。敏感期是自然赋予幼儿的生命助力,如果儿童在技能发展的敏感期内没有接受相关的训练,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期,带来一些不可逆的严重后果。蒙台梭利指出:〃孩子的智能发展有其敏感期,抓住敏感期进行科学、系统的教育是培养超常智力结构的重要一环。〃
以下列出了孩子的9个敏感期。当然,每个孩子的敏感期会稍有不同,这取决于个体的不同以及环境的影响,父母需要细心观察。
(1)语言敏感期(0~6岁)
(2)秩序敏感期(2~4岁)
(3)感官敏感期(0~6岁)
(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5)动作敏感期(0~6岁)
(6)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7)书写敏感期(3。5~4。5岁)
(8)阅读敏感期(4。5~5。5岁)
(9)文化敏感期(6~9岁)
以上的敏感期,我们还会在下一章结合老卡尔的教育经验更详细地阐述。
※虹※桥书※吧※BOOK。※
第19节:我抓住了儿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1)
第三章我抓住了儿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根据儿童潜能的递减法则,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有某种智力发展最佳时期的。这个最佳期非常关键,它对人一生的智力发展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千万不要错过。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关键,就是抓住最佳期。
孩子爱吃的食物才是最好的食物
为了尽早发挥孩子的能力,怎样对孩子进行教育呢?很简单,如果婴儿已感到了你的关心和爱抚,这就说明你已经在教育他了。这种教育训练是细小而繁琐的。孩子渴了要给他喝水,孩子饿了要给他喂奶,孩子尿布湿了要马上更换……父母要随时随地解除孩子的不愉快,以最敏锐的感觉去感知孩子的需要。能够成功地感知孩子的需要,便是父母成功的开始。这是父母和孩子建立起来的第一条成功的纽带,它会为今后的教育和训练提供良好的感情基础。
我从儿子4个月时起,在吃母乳前,先给他点蜜柑汁,后来又添加香蕉泥、苹果泥、胡萝卜泥、青菜粥等等。再过一段时间,开始给他喂汤,吃煮熟的鸡蛋、马铃薯等。大多数孩子爱吃谷类食物,这是他们最好的食物。然而,我儿子却不爱吃。我认为爱吃的食物就是最好的食物,所以只给他吃喜欢的食物。但是在他两周岁之前,不让他吃肉。
德国有句谚语,意思是〃人的性格取决于食物〃。看来,食物同人的性格确有关系。曾经有人主张〃菜食疗法〃,他们说选择不同的食物,就能使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比如:给孩子多吃胡萝卜,牙齿和皮肤就会美丽;吃马铃薯就能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吃菜豆就能发展孩子的美术兴趣;吃洋白菜和花菜会使孩子思想简单,成为平凡的人;吃青豆易形成轻率的性格。因此,可以让厌恶数学的孩子多吃马铃薯,让缺乏美术兴趣的孩子多吃菜豆,没毅力的孩子禁食青豆,粗暴的孩子禁食洋白菜。
儿子出生后的头半个月,我们坚持定时给他喂奶、喂水,使他的生物钟一开始就形成规律。直到他能吃饭后,两顿饭之间仍然只许喝水不许吃别的,免得他的胃老是得不到休息,血液也老是在胃部工作而不是集中在大脑。如果让孩子的精力只用于消化,那么大脑就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另外,吃得过多除了阻碍脑部发育,也有害于孩子的健康,容易患上胃肠疾病。
人们总以为教育孩子就是教他们读书、识字、学习知识。其实,这些仅仅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我看来一个孩子从初生的婴儿渐渐长大成人,这个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纳入教育的范畴。
遗憾的是,至今许多父母包括许多教育专家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就拿孩子吃东西来说,人们总以为吃得越多越好,越有益于健康。其实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
吃得过多,必然有碍大脑的发展,还会使孩子从小大脑就充满〃吃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概念。因为对于婴儿来说,最令他难受的除了生病之外就是饥饿。如果婴儿一饿就给他大量的食物,让他吃得过饱,就会使他认为吃东西、填饱肚子是排除难受之感的惟一途径。在他长大之后,这种〃吃〃的概念,会转化为过于依赖物质的概念。
当然,在这里,我不是想要求父母对孩子所需的食物加以限制,而只是想提醒那些疼爱孩子的父母:一切都要有个限度,包括吃东西。
有一天,我看见妻子正在喂小卡尔牛奶,便走了过去。
〃怎么?刚才不是喂过了吗?〃我问道。
〃是的,我看他在哭,就想让他再喝点儿牛奶。〃妻子说。
〃不,卡尔刚才就已经吃饱了,〃我从妻子手中夺过奶瓶,〃他没有再吃任何东西的必要,至少他现在还不需要。〃
由于突然失去了美味,小卡尔〃哇哇〃大哭起来。
〃你是干什么呀!〃妻子不高兴地说。
这时,卡尔的外祖母走了过来。
〃上帝呀!你怎么能这样对待这个可怜的孩子。〃外祖母喋喋不休地抱怨起来,〃婴儿都是要喝牛奶的,为什么不让他喝?这孩子自从生下来就那么不幸,为什么还要如此对待他呢?哦,可怜的孩子!〃
〃我不是不想让他喝牛奶,只是认为他现在没有喝的必要。〃我解释道。
〃你总说要把卡尔培养成才,可是不让他吃饭,他怎么能成才呢?你成天大谈教育,我看那些都是无用的空谈。〃外祖母生气地说。
对于外祖母的不理解,我当时并没有说什么。因为对于这位善良的妇女,我怎么能与她争辩呢?
事后,我仔细向妻子讲明了道理,告诉她疼爱孩子并非是一味地呵护他,一味地顺从他,我们应该以谨慎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培养和教育。
妻子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在她明白其中道理之后,便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分地顺从孩子了。
恐怕有人会说我的这种做法未免太过分,但无论怎样,我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培养优秀的孩子正是要从生活中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做起。我们不应该忽视任何一点哪怕看起来微乎其微的东西。
曾经有人说过:〃不同的胃,会造就不同的人。它可以决定这个人变成乐天派或厌世者。〃我想,这句话的含义不仅仅只是说明了吃东西对人身体上的影响,它对人的影响还有许多。
保持儿子健康的心情
人们见到我儿子时常说:〃这孩子体格太好,不像个天才。〃看来他们仍在坚持〃才子多病〃的旧观念。然而,这是毫无根据的。有句谚语〃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这是有根据的。
的确,有的天才体弱多病,但并不是天才一定病弱,这种看法是不对的。那些病弱的天才如果健康,一定会是更加伟大的天才。而且身体健康的天才人物也并不少,如:韦伯斯特、布莱恩特、亨利·比卡、卡尔芬、珍妮·林德、阿德里娜·巴奇、萨拉·本哈忒、朱里亚·乌德·浩、约翰·卫斯里、路易斯、阿尔科克等。这些人不仅身体健康,而且体格魁悟,很有力气。
儿子的健康一再使人们惊异,这是因为我从婴儿期就对他进行体能训练。
▲虹▲桥▲书▲吧▲。
第20节:我抓住了儿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2)
愉快是健康的关键。我首先把儿子周围的环境布置好。周围的气氛阴郁,孩子必然会消化不良,身体不健康。因此,孩子居住的房间从最初起就应是令人心情愉快的。
天气晴朗时,我和妻子把儿子带到田野里,让他眺望绿色的原野。我注意让他的身体能自由自在地活动,不把他包起来,以免妨碍他手脚自由活动。也不给他围围巾,把嘴和脸弄歪。天气好时经常让他在屋外睡觉,以便接受阳光的沐浴,呼吸新鲜空气。当他在屋内睡觉时,在洁白的床上铺上鸭绒褥,便于他的手足自由活动。因为这种活动就是婴儿的运动。所以婴儿睡觉时,决不能像布娃娃那样把他裹得紧紧的。
我把卡尔是否能自由自在地活动看得非常重要,有一次甚至为此还大发脾气呢!
有一天,我和妻子去教堂做弥撒。家中只有我们的女佣柯蒂太太和小卡尔。柯蒂太太是个非常善良的女人,她总是很细心地照顾小卡尔。
可是,当我和妻子回到家看到小卡尔的情形时,简直气极了。
小卡尔被严严实实地裹在被子里,满脸通红,〃哇哇〃大哭着。
〃这是怎么回事?〃我急忙问,〃柯蒂太太,小卡尔生病了吗?〃
〃没有,〃柯蒂太太说,〃今天天气这么冷,我害怕他受冻,所以不光把家里的炉火生得旺,还给他裹上严严的被子……〃
〃喔,我的上帝,你真蠢!〃我忍不住大声嚷嚷起来。
〃怎么?我做错了吗?〃柯蒂太太不解地问。
〃天哪!你没见小卡尔不喜欢这样吗?〃我说,〃这样他很难受。〃
说着,我便把裹着小卡尔的被子打开,让他自由地活动。
〃这会使他生病的。〃柯蒂太太焦急地说。
〃你别把孩子冻坏了。〃妻子也连忙出言制止。
然而,我不顾她们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