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少林禅机-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坚不觉抬头寻声瞅去,就见牡丹花圃的尽头,几株梨花丛下,倚着一枝斜曳的花枝,一位身材窈窕的青衣青裙的宫女,正背对着众人兀自全神贯天注地吹着一曲《汉宫秋月》……
  风吹花落,花瓣拂拂扬扬地落在女子的衣裙上。
  她吹得恁般专注深情,这边,牡丹花圃前赏花的当朝天子和诸多内官宫人,她竟全然不觉,只是呜呜咽咽地吹着。
  箫声呜呜,衣袂曳曳,音韵幽幽,梨花飘飘……
  

第四十一章 美人如酒(2)
此情此景,任是无情也动人。
  杨坚不觉呆住了……
  美丽到了一种极致,或许会带来幸运,也或许会是灾难的根本。
  美丽的女人,再加上才学和智慧,若不是上天送到人间专门享福来的,便是遣她受苦受难来的,要么就是派她来扰乱原本宁静的红尘俗世的——
  前朝宣帝的天左大皇后,美丽倾国的尉迟炽繁没有料到:自己当初忍辱负重入宫做了宣帝的后妃,也并未能保全夫家老少的性命。
  从大象二年三月开始,炽繁被前朝宣帝强纳入大周帝宫并封为五皇后之一的天左大皇后,到大象二年五月宣帝骤然崩驾,入宫拢共未足三月,便同宫中其他三位皇后一起,被驱逐宫门削发为尼。
  前后三个月,十五岁的她,命运竟翻了几个过儿——从王公命妇到大周皇后,又从大周皇后成了一介尼僧,出俗为尼不久,祖父尉迟迥因兵败自杀,蜀国府阖府获罪,她又成了谋乱叛逆的罪人之后。
  她却无法挣脱上天为她命定好的归宿。
  炽繁有个两岁多的异母胞妹,名叫尉迟明月。明月是父亲的小妾所生。尉迟府罹难的那几天,明月正好和她的奶妈一起来山寺,替明月的母亲还愿并捎带探望炽繁,因此逃得一劫。
  在山上,闻知尉迟府上遭受大难,奶妈当即将两岁的明月留在寺中交炽繁抚养,自己却匆匆逃回乡下老家去了。
  炽繁将明月收养在山寺,渐渐地,发觉同样天生丽质的尉迟明月自幼便聪明过人。
  一天,有位善相的居士来到寺中,见到小明月后,不觉对炽繁惊叹道:“啊!令妹似有大贵之相啊!”
  炽繁敬请居士明示。
  居士留下十字禅谶:明月破云出,幸泽帝王露。
  居士去后,炽繁望着乖巧可爱的明月,突然涌出一个念头来:或许,这小妹会成为尉迟家族复兴的一份希望?
  于是,炽繁开始亲自教导堂妹,令她修习琴箫书画和诗词歌赋。
  明月不负炽繁的希望,十年之后,果然出落成了一位绝色女子,且集诗词歌赋、琴箫丝竹等诸般才艺于一身。
  开皇十五年,仁寿宫建成,召天下乐伎宫人。
  那天,姐姐炽繁把明月叫在身边,命明月把家族的仇恨再次复述一遍:她们的祖父和父亲死后,头颅被悬在城门整整三天三夜。从此,朱轮叠鼓,三世出将入相的附马世家,蜀国府的男丁子孙,或是充军,或是作奴,或是被诛……
  尉迟炽繁把尉迟家族复仇和复兴厚望,郑重托付与十七岁的尉迟明月后,托人花钱,将她辗转送入仁寿宫乐坊做了一名乐伎。
  未几,尉迟炽繁在山寺圆寂……
  在山寺长大的尉迟明月虽自小在众尼姑居士信众中长大,却不像姐姐炽繁那样心灰意冷。
  她天真,快乐,无忧无虑,无拘无束,随着年龄的一天天增大,越发出落得风情万种了。
  对于姐姐的临终托付,她虽铭记在心,然而,她想入宫的心绪却和炽繁姐姐不大相同的。
  她同意入宫,只是想过另外一种完全不同姐姐的日子。
  那日子,她只听姐姐描述过,从未见识过。那样的日子是和山寺的清冷幽寂,与尼姑僧人的淡泊清净,和庶民百姓的贫困寂寥完全不同的。
  那应是满眼繁华富贵,处处歌舞锦花的。
  她是抱着某种莫名的希望和快乐飞入宫中的。
  转眼之间,明月入宫已是第五个年头了。
  整整五年过去了。
  眼见岁月一天天的流逝,望着镜中自己如花的脸庞开始因憔悴和无望而出现细小的绉纹那时,她开始惊惶了。
  这张脸儿,总有一天会满是皱纹,发黄发暗,像宫中那些厨娘绣女一样,如凋枯的花朵,枯朽满面。
  日子仍旧不急不缓,一天天地流逝着。
  她不知道,这样无望的日子,究竟还要煎熬到什么时候?她恐惧自己如花年华,终究会像许许多多的后宫女儿一样,年复一年,花开花落,幸运的会被放出宫去,不幸的,竟默默老死……
   。 想看书来

第四十一章 美人如酒(3)
她开始怨恨炽繁姐姐了:她不该把她们那一代的恩仇,硬掺和到自己身上来。不该为了她的复仇和复兴尉迟家族的计划,拿自己来做最后的赌注。
  像这样没有出头之日,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日子,何如当初自己嫁与普通渔樵,哪怕清贫辛劳,毕竟可以夫妻相厮相守、相亲相爱一生。
  再怎么着,也总比待在这金碧辉煌的囚笼里,默默一生,做乐伎宫人快乐得多啊!
  姐姐在山寺,她怎么会知道,如今的大隋后宫,根本不是她做天左大皇后那时的大周帝宫了?她怎么知道,如今的大隋陛下,所有的宠爱俱集于大隋皇后独孤伽罗一身了!哪里像当年那个多情好色的姐夫宣帝陛下,见一个爱一个,并立五皇后,后宫美女成百上千,左拥左抱的?
  如今的陛下,几十年来不仅从未设有三宫六院,甚至从没有听说过陛下曾偶尔私宠哪位宫人的事。
  刚入宫那会儿,明月偶尔闻听此事,心下还有些不服。她以为,大隋后宫,只因独孤皇后一向有“奇妒”的恶名,不许陛下私宠他人倒不是主要原因。
  她见过的宫中诸多女子中,也只有她们这些歌伎舞伎乐伎们稍稍有几分的姿色罢了,其余服侍于陛下皇后左右的,统是出身民间的粗俗女子,生来就是做杂役奴婢的命相罢了。
  哪有一个似自己这般?出身高贵且天生丽质,并且还是被炽繁姐姐用全身心,整整造就了十数年后才送进宫,集才艺和娇美于一身女孩子的?
  她相信,陛下只是没有见过自己罢了。只要他看到自己,无论独孤皇后再怎么美丽,再怎么风韵犹存,毕竟已是韶华飘逝,比及天生丽质正花开妙龄的自己,自然相形见绌!
  然而,当她第一眼看到独孤皇后那时,便被她高贵的气质、天赐的美丽而惊倒,开始叹憾自愧弗如了!
  皇后之美,是除了上天厚赐予女人发肤身段之美外,更有通常女人无法企及的典雅之美,高贵之美,自信之美和睿智之美。
  明月当即就明白了:为什么几十年来,陛下对别的任何一个女人从来都目不斜视了。
  如果不是记起了复仇和复兴,她当时就要死心了。
  她寻找和等待的,不仅仅只是一条能够攀附到荣华富贵的藤蔓,更是复兴整个尉迟家族的希望。
  因而,不管那希望是多么的缈茫,她也不能够放弃最后的努力……
  她明白,有一样,是独孤皇后任拿什么都无法换取的东西——青春芳华。
  没有人清楚大隋皇后究竟有多大了。即令在前不久皇后的生辰上,也没有人清楚她是过多少岁的生辰。
  私下里,有人猜她四十,也有人猜她五十。更多的人,对皇后的年龄则根本缄默无语。
  当今皇后的生辰和太子杨勇的生辰,是帝王家的秘密。
  然而,无论皇后再怎么年轻,再怎么美如仙子,她总也有个大致的年纪。
  五十岁的女人,即令看上去只有三十七八岁不足四十,毕竟已是韶华将尽了。即使她用天下最昂贵的脂粉和珠宝,用天下最华美的锦缎和绮罗修饰那残存的魅力和风韵,在芳华四溢的青春面前,都会黯然失色的。
  平时,除了宫中二圣临幸仁寿宫,或是二圣在此宴赏朝廷百官,举行一些什么庆典觐见之外,她们这些歌舞乐伎要为陛下和皇后,为文武百官、他国使臣和王公命妇们歌舞演奏忙碌几天,有时还要在司乐的引领下演练些新曲之外,平素大多时间倒也算清闲。
  入宫的日子久了,她才知道,如果每天只是像眼下这样,待在仁寿宫乐坊女伎们居住的小院里,这辈子也休想有让陛下认真看上自己一眼的时候。
  因为,当自己和众位乐伎们一起演奏时,钟磬鼓钹、丝竹管弦齐发时,无论自己多么出色,也不可能引人格外注意的。更不用说,当今陛下每逢听音乐时,总是半闭着眼,以手击节为拍,全神贯注融入音乐旋律之中的。
  

第四十一章 美人如酒(4)
入春以来,她发觉:近段日子来,独孤皇后并不是每次都和皇上一同来仁寿宫的。
  她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她一面和诸多乐伎一起为神情落寞的陛下奏着乐,心内一面咚咚剧跳:怎么才能让陛下注意到自己呢?
  她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
  尉迟明月用姐姐送自己的一块玉佩买通了乐坊守门的宫监,请求准许她偶尔到外面的御园玩耍。
  太监认得她这块玉佩的价值不菲,把玩了好一会儿后便点头默许了:反正她又逃不出仁寿宫的大门。年轻女孩儿喜欢到花园里玩耍玩耍,也是人之常情。
  明月又以一支金钗贿赂了一位花园的宫监:恳求他准许自己偶尔到花园中的牡丹圃、梨花坞看花看果,她说,自己一向喜欢花草树木。宫监抚着金钗,忙点头允准:年轻女儿孩子,大不了就是掐两朵花儿,偷吃个把儿果子的事儿。
  她还打听到,仁寿宫牡丹圃的牡丹阁里,有位专司宫中二圣烹茶用水的宫人。明月无意听见他对园丁说,“昨天专司饮茶的宫监交待要我事先备下泉水,可能明天二圣又要驾临。瞧你这里一地乱树枝,快收拾干净吧,免得被上头看见处罚。”
  原来,二圣哪天要来仁寿宫,他竟事先就能得知!因为,陛下和皇后都爱喝茶,所以,他要事先备好新鲜的泉水,还要用泉水事先清洗一遍茶具,以备司炉司茶燃炭烹茶所用。
  虽说并非每次陛下和皇后驾临仁寿宫都会在牡丹阁停留,不会在此品茶。但是,他每次都得备下。
  明月却清知:如果陛下近日再来仁寿宫的话,一定会到牡丹圃的!因为,这几天正值牡丹花盛开的季节。
  明月在他路过的小径拦住了他,用自己最后一件带进宫的宝贝:一支离开家时戴在项上的小银锁,买通了这位司水的宫人。希望二圣再来仁寿宫牡丹圃时,他能事先告诉自己一声。
  这位专司泉水的宫人有些诧异了:“你为何想知道这个?”
  明月满怀憧憬地说:“我想在二圣来牡丹圃时,能够近一些瞻仰二圣一番。”
  二圣是他们这些成百上千的宫人共同崇敬的至高无上的神祗。
  他们当中,谁又不希望能够近一些距离的瞻仰二圣、能到二圣近前和身边效劳呢?
  他接过金锁看了看,随手又递给明月:“唉!我家中已无他人。听说,你也是孤儿一个。看这东西,定是你儿时所戴之物。我放着也是无用。你留着吧,以后有事相互关照就是了。”
  明月喜不自禁,忙屈身一拜:“如此,妹妹谢过哥哥!”
  明月终于从司水的宫人那里得知:二圣明天又要驾临仁寿宫了。
  她默默祈祷:上天佑护,明天,陛下仍旧还是独自一人驾临……
  欣喜之余的明月,转而忽又有些悲哀涌上心来:明天面君,自己可穿什么好呢?
  自入宫以来,除了演奏时所穿的一身衣裙是绮罗布料之外,平素所穿常服,统是和普通宫人一样的青蓝粗布衣裙,因漂洗的缘故,又绉又旧,这样的衣裙,何以悦主?又何以让陛下注意自己呢?
  明月不觉凄然泪下。
  夜晚,她独自一人跪在月下默祷:上苍,明月乃四代垂朱拖紫的王公之后,附马世家。太祖母,祖母,母亲,嫂嫂,姐姐,或为前朝公主或是前朝皇后。然而,家门不幸,罹此大祸,明月竟被流入掖宫为奴为婢!请上苍佑护明月,使陛下看到明月的第一眼,就能龙目悦愉,龙心欢喜……
  末了,她决定,就穿乐伎们的演出衣裙。
  只有那一身青罗衣裙,能够衬托出她娇好的身段。
  为了不让人起疑,她把粗布衣裙套在青罗衣裙外面,若是陛下和皇后一起进园,就躲在远处,悄悄溜掉;若陛下果然是一个人到来,再钻到树丛,迅速脱去粗布外衣藏在花丛……
  大隋皇帝陛下杨坚在诸位宫人的伴侍下,正在赞叹今年的牡丹开得鲜艳,姚黄魏紫令人目不暇接之际,忽闻何处竟有胡箫扬起,于梨花风中呜呜咽咽,音韵尤美摄人魂魄,旋律凄切如怨如慕。
  

第四十一章 美人如酒(5)
杨坚寻声望去,见不远处的梨花丛中,隐隐约约一位青罗衣裙的女子,背对着这边,正在兀自吹箫呢。
  左右宫人见有人惊驾,正欲上前喝止驱逐,杨坚忙用手势拦住。一面又缓缓前行了几步,伫足聆听起来。一面听,一面还频频地点头称赞,渐渐地,竟被箫声吸引住了!
  杨坚实在没有料到,这位女子的箫技竟然是如此的美妙绝伦!一咏三叹,一波三折,时而如春风拂慰,时而如江河低吼,或如潜龙舞之幽壑,或如细流泻于江河,令人神魂俱醉,缠绵九回。
  一曲渐歇时,万籁俱寂,只见满天的梨花花瓣竟如雪花一般飘飘坠坠,一时,连鸟儿都停止了啼鸣。
  杨坚不禁沿着青砖小径,朝梨花坞走近。
  牡丹的明艳,与这厢梨花的清丽,恰成对比。
  蓦地,树下那位女子回眸过来——
  杨坚即刻惊呆了——
  那是一位年轻俏丽的女孩儿,头发天生有些卷曲,长而乌亮,瀑布般飘垂。发间仅饰以几朵梨花于鬓间,青罗裙裾微曳于风中。
  素面朝天,更显得难得的天生丽质!极像传说中的湘妃夫人,洛神,或者是山鬼夫人。
  杨坚认出,她身上的衣裙不过是宫中乐坊女子通常所穿的罗裙,此时,穿在她的身上,竟衬托得她的腰身如此婀娜动人。白晰微红的脸庞和清丽的五官,如水如梦的眸子,令人魂魄摇曳,难以自持。
  杨坚平生第一次为伽罗之外的女子感到砰然心动了!
  跟随杨坚左右的大宫监何泉从吹箫者的衣裙上,认出她是乐坊的乐伎,不觉上前喝斥:“咄!你一个乐坊的伎人,不老实待在乐坊练曲,为何在跑到御苑乱闯?惊了圣驾,该当何罪?”
  明月闻言,惊惶万状地急忙跪下:“啊!奴婢不知是陛下驾临,惊了圣驾!奴婢罪该万死!”嘴里说着,眼中不觉噙满了泪水。
  杨坚不忍,忙道:“她不知朕来,恕她无罪吧。”
  明月怔怔地望着陛下,何泉喝道:“贱婢,还不不谢主隆恩?”
  明月忙道:“啊,奴婢谢主不罪之恩!”
  杨坚静静地望着她,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问:“你叫什么名字?”
  明月抬起如梦如雾的眸子,深深地望着陛下一眼,突然之间,她觉得面前光芒四射!
  陛下的目光竟是恁般温和,那样专注!
  凭女人的天性,她骤然预感到,人生的转机就要来临了!
  她觉得自己的一颗心就要跳出来了,却强令自己镇定下来,缓缓而禀:“启禀陛下,奴婢名叫尉迟明月,见今日风和日丽,林花繁茂,禁不住信步来到此处。因见这里又格外清静幽雅,情之所致,便吹起随身所携胡箫。万没料到,陛下此时驾临,惊扰了圣驾。”
  杨坚沉吟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说:“嗯,你的箫吹得甚好。平时都吹些什么曲子?”
  明月忙答道:“奴婢平时吹的不过是胡笳十八拍,高山流水,苏武牧羊等一些曲子。”
  “还会些什么乐器?”
  “除了箫笛和胡笳,奴婢也会弹几下箜篌。”
  杨坚望着明月一张明月般皎洁的脸庞,雾一般的眸光,不觉有些微醺的感觉浮上心头。
  这感觉,实在久违了。
  他一面点头,一面微笑道:“甚好!朕此时也走累了,也有些渴了。何宫监,将新茶烹上,朕想在这梨花坞的亭阁里,喝杯茶再走。”
  又对左右宫人交待:“你们去乐坊取一架箜篌来,朕一面在此品茶,一面听明月在此间弹琴吹箫,倒也有些雅趣。”
  陛下今天的兴致显得格外好。
  琴来了。陛下一面品着新茶,一面静静地望着尉迟明月调弦试音。
  只听一串玎咚的琶音后,妙律清音似流芳泻玉一般从明月那娇柔的指尖缓缓淌出……
  接着,明月轻启歌喉,且弹且歌起来——
  杨坚听歌词的大意是: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十一章 美人如酒(6)
“秋色如水浣寂寥兮,新月似簪笼思慕兮,心郁郁兮,意憧憧兮,蓼晴荻暗空杳杳兮……
  “玉阶萧瑟空相守兮,佳人倚栏独嗟叹兮,情绻绻兮,神缱缱兮,星移斗转遥缈缈兮……”
  杨坚心醉神痴,寸心难已了!
  琴歌结束时,杨坚一面点头,一面击掌为赞,尔后,望着明月笑问:“嗯!太美妙了!这是什么歌?朕往日怎么没听过?”
  明月此时已经没了拘谨,她莞尔一笑:“启禀陛下,这是奴婢自己谱曲填词,歌名是《思慕》。”
  “哦。你家住何方?是哪家的孩子?”杨坚越来越觉得面前这个女孩子曾似相识。
  尉迟明月见问,急忙提裙跪下,满脸愧怍的据实而禀:“启禀陛下!奴婢不敢隐瞒陛下——奴婢乃罪人尉迟迥之女孙。”
  杨坚闻言,半晌没有作声。
  他突然记起来了:这个尉迟明月,和她的姐姐尉迟炽繁长相竟是如此相似!
  尉迟炽繁原是前朝宣帝的堂侄宇文温的妻子。当年,尉迟炽繁入宫为李太后贺寿,被宣帝撞见后强纳入宫。因为她,当年宇文氏宗室之间还引发了一场兵变###呢。
  当年自己伴驾宣帝左右时,曾眼见过那个名叫尉迟炽繁的!怪不得自己乍一见到她,竟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
  她们姐妹俩,皆堪称是倾城倾国之色啊!
  杨坚思量,二十年的时光一晃便过去了。看面前的尉迟明月,猜想她的年龄,他祖父和父辈犯乱,家门被抄那会儿,她恐怕还是个一两岁的婴儿。
  如此看来,今天的一切,应是她有意设下的了。
  即使如此,又如何?
  一个美丽活泼、正值思春妙龄的女孩儿,即使想使个什么小小的心眼儿取悦帝王,以改变自己卑下的身份,又有什么可指责的?而做为男人,对一个处心积虑想要取悦自己的女孩子,他倒感到一种自尊和满足。
  何况,她真的太美丽也太可爱了。
  沉默了一会儿,杨坚转而问道:“朕听你刚才的词韵曲调之中隐隐含有忧怨之情。莫非,你不喜欢在掖宫做事么?你若真不喜欢这里,朕倒可以特敕你出宫。”
  明月忙道:“啊!陛下!奴婢喜欢待在这儿。奴婢其实是自己想来仁寿宫做事的。”
  “哦?这是为何?”杨坚望着她明眸皓齿的一张脸儿问道。
  “陛下,我姐姐尉迟炽繁因先帝崩驾奉旨出家。开皇十五年病死山寺后,奴婢便别无去处了。仁寿宫选招宫女后,奴婢因有音乐之技,便入宫享福来了。明月自从第一次见到陛下,明月便有了心中崇敬谟拜的神佛了!所以,明月谱下《思慕》一曲。明月没有料到,今天能在梨花坞意外撞见陛下,并蒙恩为陛下弹琴唱歌。这真是明月此生再也想不到的荣幸和快乐。”
  尉迟明月的声音有些呜咽了。
  闻听尉迟明月这番话,杨坚感觉到心里脸上皆有些热热的。
  沉默了片刻,却微笑着转移了话题:“尉迟炽繁,尉迟明月,炽繁,明月,嗯,你们姐妹俩的名字都很清雅别致。”
  明月即刻笑道:“陛下,明月和炽繁皆是佛名,原是从佛教大宝积经得来。大宝积经云:天人炽繁地,悉平等犹如砥掌。无沙尘秽荆棘瓦石。唯琉璃水精明月珠玉。”
  自从鲜卑入主中原,人们崇尚佛教,王公世家的孩子一生下来,几乎人人都有佛名。
  杨坚点头微笑,这个女孩子,秀外慧中,甚是可人。一面命明月坐在自己身旁,又命左右宫人赐坐,并赐茶明月。
  “陛下是不是很喜欢这园子啊?”明月问。
  杨坚放下茶瓯,笑道:“是啊!朕是很喜欢这里。你喜欢这里么?”
  “啊!陛下,明月太喜欢了!只是,奴婢虽说常年住在园子里,也听说好多地方都美若仙境,可惜,明月却未敢奢望过走一走,看一看。”尉迟明月满脸向往,笑吟吟地望着杨坚道。
  杨坚呵呵一笑:“这有何难?今天你就来陪驾,伴朕各处走一走,不就一一见识了?”
  

第四十一章 美人如酒(7)
明月喜出望外,忙提裙跪谢:“啊?太好啦!明月,明月叩谢陛下格外隆恩!”
  杨坚觉得自己今天一下子变得年轻起来了,所有的积郁愁闷如风吹一般忘怀了。
  他无法不被明月的快活和天真所感染。
  一路之上,他不乘轿马,坚持说步行沿湖走上一走。
  于是,两位宫女引路,众宫监内官尾随其后,杨坚与明月并肩而行,一种拾级过桥,度廊穿阁。满目春光明媚,花香草新,加上有明月相伴,一路之上莺声燕语,蝶儿翩飞一般,杨坚越发心荡神怡、兴致勃勃了,不仅不觉得疲劳,反倒觉得脚下如同踩云踏雾一般,欲仙欲醉。
  走近一片海棠花丛时,杨坚突然站住脚,转过脸来,紧紧地望着明月的眼睛问:“明月!朕以朝廷律令惩治了你的家人,难道,你不记恨朕么?”
  明月站在那里,如梦如雾的眸子深深地凝视着杨坚,一字一句地答道:“陛下!明月虽系一介女子,却亦清知是非曲直!普天之下谁人不知,家祖不自量力,假令天下,出师不义,以乱而始,自毙而终。陛下励精图治,南平朽朝,北降胡虏。一统天下,海宴河清,乃千古第一明主!明月和天下万民百姓,和宫中诸多姐妹一般,敬仰和思慕陛下尚憾缘薄,而明月今日却蒙陛下格外厚爱赏识,明月就是想恨陛下,也找不到原由恨啊。”
  杨坚心下一动:嗳!好个明月,好个乖巧可人的人儿!
  一时,自己心内反倒有些淡淡的疚意浮上来,于是,将眼睛移向烟波洇润的湖面,不敢再看明月那如梦如雾的眸子了。
  又缓缓走了一段,正兀自沉默间,就听明月笑吟吟地指着小径旁圃中的花儿道:“陛下,明月打小在山寺跟着比丘尼种药采药,认得这是胭脂花,那是茉莉花。啊,陛下闻闻,这茉莉花好香啊!”
  杨坚接过花,不觉一笑。
  正行处,忽然一阵芳香沁人心脾。杨坚放眼去寻,却不见哪里有花开?
  明月笑道:“陛下闻到花香了么?嘻嘻,陛下别找了,其实这花圃里种的不是花,是香草。这些草都还可以入药呢。像这种叫颉草,可以用来泡茶喝,又香又甜,还有安眠安神的用途。嗯,那边开小白花的,叫百里香,这开淡紫穗花的是薰衣草。”
  杨坚随着她指点,一样一样的观看,又听她说,“这是杜若,也叫杜衡,‘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这几句诗中所指的,全是香草。”
  杨坚见她的对花草植物懂得的这么多,又听她流利地吟诵屈原的《湘夫人》,一时间,觉得她的神态极像伽罗年轻时的模样!
  只是,比起伽罗来,她少了许多心计,多了几分的天真。
  这样一位单纯可人的女子,虽说不能帮男人打理天下,然而,要想过一种休闲放松的日子,似乎更能让人感觉怡然悠然……
  可惜,他半生亲爱的伽罗,眼下不知为何,对朝廷权力,对江山社稷,似乎比自己这个一国天子的皇帝陛下更有激情和兴致。
  现在,她每天大多的时间,都是忙着去署理审阅那些二流三流的奏章。要么就是觐见和宴请南北东西各国使臣,召见诸多命妇……
  已经很少顾得上与自己闲情逸志一番了。甚至不愿像明月这样,一心一意地陪着自己,在林荫花茂的仁寿宫各处走一走,看一看,泛舟垂钓,看花论草的。就算是强拉她来,她也常常是一脸的凝重,心中嘴里仍旧牵念着国事,扰人清兴……
  自从三子杨俊去后,杨坚越发感到一种莫名的忧郁感和孤独感了。以往,自己身边左右曾有那么多的属僚好友,谋士宾客,众人在一起无拘无束,无话不谈。
  渐渐地,他们或因忌讳尊卑,或对赏晋不满,或是骄功狂妄,对自己有敬而远之的,有畏而避之的,有公然或是暗中与自己为敌,甚至谋反叛乱的……即使还有三两位故人臣僚,君臣对坐时,即使闲暇叙谈,他们也个个显噤言缄口,哪里得似潜龙布衣之时,彼此信口古今的快意无忌?更遑论同学少年时的率真,同朝为臣时的投机,彼此无忌的融融友情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十一章 美人如酒(8)
此时,他想起了被自己贬谪后闲居在家的郑译,想起了被自己疏之不用的李德林,想起了被自己处死多年的刘昉、梁士彦、王谊……
  俱逝矣……
  高处不胜寒。
  然而,他们谁能知道,即使贵为至尊天子,他的内心深处,仍然渴望友谊,渴望温柔,渴望倾诉,渴望聆听?
  谁能料到,万民景仰,百官朝贺,万国觐拜的大隋皇帝陛下,仍旧也会感觉到一种无以言说的虚弱和一种无法挥去的无奈,也会感到莫名的孤独?
  也许是自己变了?
  是自己变得多疑了,深沉了,暴戾了,令人不可接近了么?
  可是,做为一国之君,每天内忧外患,万机如山,他又怎么能不变?
  环顾左右,如今,这个世界上,与自己生死荣毁与共者,也最知自己者,似乎只有皇后伽罗一人了。而她又是每天每夜地伏案审阅那永远也看不完,其实也根本不必认真去看去审的奏章。
  很多时候,当他不想独睡,一直等她到深夜,等到她终于上床,想要拥她入怀,想她能向以往那样,跟自己撒娇撒痴,依偎贴紧自己,而自己也想对她倾诉某种莫名的忧郁和孤独感时,她却打着呵欠,满口地喊累说乏。末了,往往连和自己说几句话的精神都没有,人便已睡着了。
  他很少写诗,做了天子,平定南朝之后,一次与秦王和臣属对酌时,却挥笔写下这样一首诗:
  红颜讵几;
  玉貌须臾。
  一朝花落;
  白发难除。
  明年后岁;
  谁有谁无?
  伽罗看了诗,哂笑他说,“陛下!是不是天下太平了,敌国尽除,陛下这个大英雄没了对手,故而变得伤春悲秋起来?陛下,南陈虽平,北方突厥虽已暂时称臣,却不能保证没有内无###,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