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共和国元帅:叶剑英的非常之路-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七篇(4)
同时,他根据南越当局已派出舰艇,侵入永乐群岛海域,向从事生产的中国渔轮挑衅,并派兵侵占了甘泉、金银两岛的情况,命令海军部队立即派出舰艇进至永乐海区,监视敌人,保护渔民生产,并派武装民兵进驻琛航、广金、晋卿三岛。
为了加强战备,保卫祖国边疆海域,周恩来于1月18日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提议中央军委成立由叶剑英牵头,有王洪文、张春桥、邓小平、陈锡联参加的5人小组,讨论处理军委的大事及紧急作战事项。
中央政治局正式向毛泽东提此建议时,将原5人小组增至6人(加苏振华),并确定:军委6人小组“大事视情况或直报主席或经过中央政治局讨论后再报主席”,“对内对外……一律以军委名义下达”。
毛泽东阅报告后表示同意。
这时,南越西贡当局接连出动海空军入侵中国南海西沙群岛领海、领空,撞坏中国渔轮,强占中国岛屿。
1月19日,又向中国驻岛部队武装进攻,西贡海军亦向中国舰艇首先开火。
在危难之际,叶剑英受命于毛泽东、周恩来,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卫还击,同南越军队在西沙海域激战。
叶剑英立即给广州军区指挥员打电话,了解详情,然后,向周恩来作报告。
根据周恩来指示,叶剑英到达作战部指挥室指挥作战。
不一会儿,邓小平等同志陆续到达。
叶剑英非常敬重邓小平,凡事都同他商量。
他俩同大家一起听取汇报,研究敌情,制定作战方案,调配兵力,向前线发出一道道命令。
我守岛的民兵在自卫还击中,打得十分英勇,迫使上岛敌人狼狈逃回。
到了上午10点多钟,敌舰突然向我军舰艇开火。
叶剑英命令我舰艇立即坚决还击。
并将战情随时向周恩来报告。
当天下午和晚上,叶剑英一直守候在指挥室。
前线虽然未再发生战斗,但情况仍很紧张。
特别令人担心的是,当时支持南越反动当局的美国政府,派出一支舰艇编队,从菲律宾附近海域向我南海方向驶来。
叶剑英经请示周恩来同意,立即派出一支舰队南下,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随着我舰队的胜利行进,叶剑英同邓小平等商量,决心乘胜收复被南越反动当局侵占的甘泉、珊瑚、金银三岛。
经报告周恩来、毛泽东批准,1月20日,叶剑英签署并向前线部队发出了坚决收复甘泉、珊瑚、金银三岛的命令。
前线部队立即出动,向岛上的敌人发起攻击。
然而,西沙之战并未摆脱“四人帮”的干扰,更未阻止住“批林批孔”运动。
叶剑英一边指挥作战,一边抵御“四人帮”射来的“批林批孔”冷箭。
他和邓小平排除王洪文、张春桥、江青等人的干扰,共商对策,共同指挥,迅速击退了南越入侵军队,全部收回了敌占岛屿,西沙自卫反击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
1月下旬,叶剑英刚刚指挥打完西沙之战,正在组织总参谋部、海军机关和广州军区总结经验,突然接到通知,要他参加政治局会议。
到会上一看,内容不是别的,原来是江青要大家讨论她的御用文人们整理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
江青俨然以会议主持人自居,要求与会的老同志们对照《林彪与孔孟之道》的材料,“联系实际”发言。
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们名义上是批判“林彪与孔孟之道”,真实用心却在“联系实际”上,会上抓住某些领导干部子弟当兵问题大做文章,影射叶剑英。
过了几天,江青居然以个人名义直接给叶剑英和军委领导同志写信,要求军队系统大力开展“批林批孔”,并要求召开军队驻京机关“批林批孔”大会,由江青的两个干将迟群、谢静宜作报告。
她还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军委和全军指战员以及参加西沙之战的全体军民写信送材料。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七篇(5)
江青在给中央军委领导人写的信中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批孔“深入不下去”,对林彪的思想体系和孔老二的关系,“更是不清楚”;“因此我特请谢静宜、迟群二位同志向全军指战员宣读中央的通知(即中共中央1月18日《批林批孔》的通知),张春桥也批示说:建议军委议一议如何抓好批林批孔,并商量一下江青同志的信如何落实。
叶剑英接到信,十分气愤。
江青没有在军队任职,为何要插手军队?她一个政治局委员,怎能背着中央,凌驾于国务院、中央军委之上,以个人名义指手画脚,指挥部队?这太不正常了!但是,叶剑英考虑到江青的信和报告是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向全党转发的,如果进行公开抵制,显然是违背党的组织原则的。
于是,军委只好于1月24日在北京首都体育馆召开军委机关和驻京部队 “批林批孔” 动员会。
出席会议的中央领导人有叶剑英、 王洪文、 邓小平、陈锡联,有军队驻京14个大单位的干部战士18万人。
会议开始,叶剑英作了简短的讲话。
他首先申明这个会是江青提议召开的,接着又列举了江青给空军写信,给海军送材料的事,然后说:我们对于批孔与批林的关系理解不深,指导不力,没有把批林与批孔结合起来,因此,批林批孔运动不够深入。
叶剑英的讲话,十分巧妙,明白人一听就知其本意指的是什么。
迟群、谢静宜在会上盛气凌人,信口雌黄。
军队许多老同志根本听不下去。
1月25日,江青又以突然袭击的方法,迫使周恩来参加中央、国家机关“批林批孔”万余人的动员大会。
在江青策划下,迟群、谢静宜在会上发表长篇煽动性讲话,借介绍《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的产生过程,大谈所谓“反复辟”的主题,强调“批林批孔”要联系的现实之一,就是猛批“走后门”,“走后门”实际上就是对马列主义的背叛。
他们始终把攻击矛头对准周恩来、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和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
在江青一伙长达几个小时的发言中,周恩来、叶剑英等始终以沉默对抗,一言不发。
这还不够,1月28日,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召集有关新闻单位开会,公开指责《解放军报》根据周恩来、叶剑英讲话精神而写的《既要讲批评,又要讲谅解》,是一篇“很坏”的文章,并布置予以反驳批判。
在他们授意下,发表的批判文章说《既要讲批评,又要讲谅解》一文“离开批林批孔斗争大方向来讲团结问题”,“大讲谅解,貌似全面,实际上宣扬了折中主义、中庸之道”。
更为恶毒的是,江青在1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借口“联系实际”批林批孔,竟公开点名批评叶剑英抓军队运动不力,指责叶剑英“走后门”送子女当兵……叶剑英不予理睬。
为了稳住军队,他仍然不具体布置全军如何进一步开展“批林批孔”。
江青一伙见此情景,气急败坏地说:“军队最难办”,“要放火烧荒”,“要整整军队”。
为了使“批林批孔”加上“走后门”,批评叶剑英等老同志,迟群于2月2日主持的国务院科教组在《教育革命简报》上登载一批教育系统批“走后门”材料,并加编者按语:“在批林批孔中,要抓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严肃检查、批判和纠正‘走后门’这种背叛马克思主义的不正之风。”
之后,一些高等院校开始揭发、追查“走后门”上大学的问题。
“四人帮”玩弄“批林批孔”加上“走后门”,“三箭齐发”,掀起了一股新的反动逆流。
局势险恶,派性再起,人心动荡,生产严重下降。
叶剑英决定顶住逆境,采取迂回的方式予以反击。
他配合周恩来给毛泽东写信反映批“走后门”问题,2月15日致信党中央和毛泽东,表示接受江青等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对他的“帮助”。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七篇(6)
次日,毛泽东在叶剑英信上批示:剑英同志:此事甚大,从支部到北京牵涉几百万人,开后门来的也有好人,从前门来的也有坏人,现在,形而上学猖獗,片面性。
批林批孔,又夹着(批)“走后门”,有可能冲淡批林批孔。
并指出,迟群、谢静宜在“一?二五”大会上的讲话“有缺点,不宜向下发”。
次日下午,周恩来约迟、谢谈话,明确提出:毛主席讲的“形而上学猖獗”,是批评江青的。
随后,他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毛泽东的指示。
20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提出对“走后门”问题应进行调查研究,确定政策,放在运动后期妥善解决。
江青、张春桥对此极为不满,张春桥竟然说:用检讨的办法来告状,这也是一大发明。
这从反面证明,叶剑英给毛泽东写信的做法,确实击中了他们的要害。
在毛泽东的干预下,“四人帮”妄图利用“批林批孔”,打击周恩来连同叶剑英,进而大整老干部的阴谋宣告破产。
三、协助周恩来,挫败“四人帮”破坏四届人大和政府组阁的阴谋活动
70年代初,中国政治活动的一件大事,是筹备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们思考着观望着,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人事任命将做出如何安排?围绕着这个重大问题,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等人同江青一伙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
早在1973年8月党的十大开过之后,中央即开始酝酿召开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四人帮”在十届二中全会和四届人大召开之前,加紧活动,阴谋组阁夺权。
他们私下商议,拟定名单,在政治局会议上你唱我和,为窃取人大和国务院的领导职位起哄。
对“四人帮”这种宗派活动,毛泽东有所察觉,并在政治局会议和其他场合对江青多次提出严厉批评,警告她不要“动不动就给人扣帽子”,“不要搞四人小宗派”。
叶剑英也打电话给王洪文,要他站稳立场,和江青划清界限,不要同她搞在一起。
王洪文不仅不接受叶剑英的忠告,反而把叶剑英的话,看成是挑拨他与江青的关系,与江、张、姚拉得更紧了。
“四人帮”蓄意制造事端。
10月17日,江青等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借“风庆轮”事件发难,有预谋地围攻邓小平,影射周恩来。
当晚,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密谋策划,决定派王洪文去长沙,向毛泽东告邓小平和周恩来的“状”。
第二天,王洪文背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周恩来等飞抵长沙,借向毛泽东汇报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情况,诬陷邓小平和周恩来。
说:为“风庆轮”的事,江青和邓小平在会上发生争吵,吵得厉害。
看来邓还是搞过去“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那一套。
又说,邓有那样大的情绪,是与最近酝酿总参谋长人选一事有关。
北京现在大有庐山会议的味道。
周总理虽然有重病,但昼夜都忙着找人谈话,经常去总理那里的有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
他们来往这样频繁,是和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有关。
王洪文还向毛泽东吹捧江青、张春桥和姚文元。
毛泽东听后,当即批评王洪文:有意见当面谈,这么搞不好!要跟小平同志搞好团结。
并要王回京后多找周恩来、叶剑英谈谈,不要跟江青搞在一起,提醒王要注意江青。
10月20日毛泽东让王海容、唐闻生回京后向周恩来、王洪文再次转达他的意见:总理还是总理,四届人大的筹备工作和人事安排由总理和王洪文主持,同各方面商量办理。
毛泽东还要王、唐转告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不要跟在江青后面批东西,并明确建议,邓小平任第一副总理兼总参谋长。
但是,江青一伙根本听不进,继续耍两面派,捣乱破坏。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七篇(7)
这时,周恩来在病中同叶剑英商量,他要去长沙面见毛泽东,医务人员发现周恩来便中潜血,需要立即检查治疗,请示叶剑英是否同意周总理去长沙?叶剑英考虑,当时正值筹备召开四届人大的关键时刻,如果总理能够亲自出马向毛泽东建议,对击败“四人帮”组阁的阴谋将十分有利。
他当即与医疗专家、教授商量,制定了一个保护治疗方案,坚持总理依期南行。
12月23日周恩来乘飞机抵长沙,准备向毛泽东汇报四届人大各项工作筹备情况,王洪文另机前往。
行前,周恩来对医生说:既然把我推上历史舞台,我就得完成历史任务。
叶剑英再三叮嘱随同周恩来前往的医护人员:为了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不能改变计划,但要想尽一切办法,无论如何,也要保证总理安全回来。
这是政治任务。
周恩来冒着严冬的风雪,以重病之躯远行千里,到达长沙,略事休息,即与王洪文一起前往中共湖南省委宾馆见毛泽东,询问毛泽东的健康情况,并转达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员对主席的问候。
他向毛泽东报告四届人大的人事安排,说到叶剑英任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毛泽东立即表示同意。
从12月23日—27日,毛泽东在长沙听取汇报过程中,同周恩来、王洪文多次谈话,批评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毛泽东对王洪文说:不要搞“四人帮”,“不要搞宗派,搞宗派要摔跤的”。
26日那天,毛泽东81岁诞辰,他和老战友周恩来彻夜长谈,表示已经知道有关江青、张春桥有严重政治历史问题的情况。
周恩来于12月27日晚,乘专机飞回北京。
第二天,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同叶剑英、邓小平等研究传达毛泽东几次谈话。
一年以后,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准备,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终于在北京召开。
周恩来抱病做了“政府工作报告”,重申了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给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四人帮”活动已久的通过组阁夺取党和国家领导权的阴谋,以失败告终。
四、全力支持邓小平,召开军委扩大会议,整顿军队,抵制“反军乱军”
1975年,春回大地。
邓小平被正式任命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在党的十届二中全会上又被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
四届人大批准了周恩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选出了以朱德为委员长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彻底挫败了“四人帮”的组阁阴谋。
会后,周恩来病重住院,在毛泽东的支持下,邓小平代周恩来主持中央的党政日常工作。
叶剑英被任命为国防部长,继续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邓小平和叶剑英,一个主政,一个主军,持正相依,亲密配合,为挽救危局做出了巨大贡献。
1月26日,叶剑英致信给毛泽东,建议以西沙战后成立的军委6人小组为基础,扩大组成军委常委会,并提出了人选名单。
2月15日,中共中央决定取消军委办公会议,成立叶剑英、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等11人参加的军委常委会,由叶剑英主持工作。
但是,天下并不太平。
江青一伙感到危机来临,继续制造各种事端,决意搬倒邓、叶这两块绊脚石。
邓小平、叶剑英铁骨铮铮,坚持抗争。
邓小平全面担负党、政、军领导的重任以后,根据毛泽东、周恩来的指示,在叶剑英等许多同志的支持和协助下,以非凡的革命胆略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实行全面整顿,决心同“四人帮”进行一次大较量。
4月27日,邓小平征得毛泽东同意,主持中央政治局开会批评江青等人“反经验主义”的错误。
叶剑英坚决支持邓小平对江青等人进行严厉批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七篇(8)
在6月3日继续的政治局会上。
叶剑英首先打破僵局,作了长篇发言。
他说,政治局讨论主席的批示和指示,是非常正确的。
接着,他谈了三点体会:第一点,要学马列。
他说,3月1日出现“反经验主义”,全国报纸跟着来了,用“反经”代替“反修”。
主席提出批评,不要只提一个(经验主义),放过另一个(教条主义)。
我党真懂马列的不多,有些人自以为懂了,其实不大懂,自以为是,动不动就训人,这也是不懂马列的一种表现。
主席批评得很尖锐。
这个问题很重要,马列弄通可是难。
一定要学习,非常必要。
不学好就没有武器。
今后中央要带头学。
第二点,要团结,不要分裂。
他严厉批评,不能借口“对付林彪”搞小宗派,大搞“四人帮”。
他说,团结的方法,一手是批评,一手是团结。
过去一个时期不正常。
如果保持非法的小组织,搞“四人帮”,就有害团结,分裂党。
第三点,要请示报告,严守纪律。
他指名道姓地说,几乎重大的问题都不请示。
主席、小平同志的批评是完全对的。
你们搞所谓“十一次路线斗争”,事先未请示;“批走后门”,也是事先未请示;“批经验主义”,又是不请示,要主席来纠正。
要正确对待个人和组织的关系问题,严守纪律。
以后凡是重大问题,都要提交政治局讨论。
过去的错误,要引起严重注意。
为什么不请示?使主席有感觉?事先不请示,事后来纠正。
不要干扰主席,这是最大的干扰。
他最后激动地说:什么是背叛马列主义?搞得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叶剑英仗义执言,击中要害,“四人帮”被震住了。
王洪文被迫作了检讨。
江青在强大的批评压力下,摆出“弱者”的姿态,承认自己“自我批评不够,表示再作进一步检讨。”
可是,事后她到处造谣说,政治局开会,斗了她几个月。
不久,邓小平向毛泽东汇报政治局开会批评“四人帮”的情况。
毛泽东听后说:他们过去有功劳,现在就不行了,反总理、反邓小平、反叶帅……在政治局,风向快要转了。
他鼓励邓小平说,没有大问题。
你要把工作干起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邓小平感到担子很重,说:工作开始时,主席给我这个工作岗位,我说主席是把我放在刀尖上了。
毛泽东再次说:这是叶帅提议的,我赞成的。
事实的确如此。
邓小平的复出,是同周恩来、叶剑英多次提议,并抓住时机巧于安排分不开的。
1975年6月24日至7月15日,叶剑英和邓小平主持召开了中央军委扩大会议。
会议开了22天,中心议题是整顿军队的思想作风和解决组织问题。
邓小平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强调军队抓编制、抓装备、抓战略,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加强军政团结、军民团结,要克服“肿、散、骄、奢、惰”,在军队领导班子中要解决“软、懒、散”的问题,自上而下调整好领导班子。
叶剑英在会议总结讲话中,首先完全赞同邓小平的讲话,强调发扬我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作风,严厉地批判资产阶级派性,提出要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作风的影响和腐蚀,自觉地改造世界观,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他说:军队要高度集中统一,决不允许资产阶级派性存在。
要使广大干部战士认识资产阶级派性的反动性和危害性,警惕阶级敌人混水摸鱼,乘机进行反革命破坏。
他在小组会上说:有个别中央领导人,不通过组织,自己发指示搞运动,这是不正常的。
。 想看书来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七篇(9)
大家一听就明白指的是什么人。
这样,通过会上会下,大会小会,小组会和个别交谈相结合的方法,叶剑英做了大量工作,进一步统一了高级干部的思想。
“四人帮”对这次会议又恨又怕。
王洪文,张春桥出席会议,以沉默对抗,一言不发,暗地里极力干扰破坏,大搞两面派手法。
散布流言,准备“秋后算账”。
叶剑英对“四人帮”玩弄的伎俩默然置之,成竹在胸。
军委扩大会以后,他请示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批准,由叶剑英、聂荣臻、粟裕、陈锡联等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从8月底至年底,对军队25个大单位的领导班子逐个地进行了调整配备。
对各单位的领导班子的主要成员,他亲自了解情况,特别注重了解同林彪集团斗争的表现和对“四人帮”的态度。
政治上不强的,坚决不予重用。
对于那些犯了错误而又能改正的同志,本着党的干部政策也予安排适当的工作。
在调整大单位领导班子的同时,叶剑英还着手对驻北京市及其附近战备要地的部队进行整顿和调动。
这些措施的实行,对于后来稳定全国局势,特别是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组织基础。
五、巨星陨落。
周恩来临走时叮嘱老战友:“大权不能落在他们手里。”
“四五”运动掀起驱妖巨澜
1976年,不平常的一年,中国的一个哀年。
这一年刚开始,1月8日上午9时57分,中国人民非常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
巨星陨落,江河呜咽,大地哀号,整个中国在寒风和哀乐中震颤!在举国悲痛的时刻,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却得意忘形地认为“批林批孔批周公”已经取得“彻底胜利”,妨碍他们篡党夺权的最大威胁已经消除,但后来发现周恩来的巨大影响依然存在,于是极力贬低他的光辉形象,压制人民的悼念活动。
追悼会不准开!灵堂不准设!黑纱不准戴!怀念周总理的诗文不准发表!然而,人心是压不服的。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绝不理会这些“禁令”!人们在各个单位里设了灵堂,开了追悼会,大家自动地佩戴了黑纱!此时此刻,79岁高龄的叶剑英元帅在他的北京后海小翔凤住地,也为总理佩戴了黑纱,陷入无限悲痛之中。
1月10日,叶剑英在北京医院向周恩来的遗体告别。
他含着热泪,默默地注视着这位领袖和战友,回忆自己和他相处的那些日日夜夜。
尤其在周恩来病重的那些日子里,叶剑英几乎天天去看望他陪伴他,只要见他精神稍好的时候,总是要向他汇报党、国家和军队的大事。
他们共同关心的头等大事就是同“四人帮”的斗争。
周恩来临走前,语重心长地说:要注意斗争方法,无论如何,大权不能落在他们手里……叶剑英深深懂得这句话的分量。
在“四人帮”的眼里,周恩来逝世之后,继续妨碍他们夺权的,也是他们最害怕的,还有两个代表人物:一个是代替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坚持实行“全国整顿”的邓小平;另一个是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掌握兵权的叶剑英。
对这两个“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因此,他们紧锣密鼓,异口同声地在中央政治局和其他会议、各种场合,攻击邓小平和叶剑英。
不久,经过毛泽东提议,中央确定华国锋任国务院代总理,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并于2月2日发出中共中央一号文件通知全党。
邓小平被迫停止了中央的领导工作,“专管外事”。
叶剑英被宣告“生病”,由其他人负责主持中央军委工作。
“四人帮”在中央连续召开各省、市、自治区的负责人会议,即所谓“批邓打招呼会”,鼓噪“反击右倾翻案风”。
王洪文吹风说:邓小平是还乡团长,叶剑英等人就是还乡团的分队长……。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七篇(10)
姚文元在审发新华社内参稿件中,公然点名攻击叶剑英。
叶剑英的健康状况究竟如何?这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许多关心国家大事、爱戴叶帅的同志纷纷给叶帅办公室打电话、写信问候叶帅病情,叶办同志只好悄悄地如实以告:叶帅身体和往常一样。
早在1927年在江西吉安同叶剑英一起从事革命活动的空军副司令员吴富善,特地去看望叶帅,一见面就问:首长,为什么不干了?叶帅回答:谁说不干了?他们不叫我干,只好不干!“四人帮”造谣叶帅不能工作,还不过瘾,2月16日,他们又搞了个中央第三号文件,通知全党全军:1975年7月,叶剑英、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两个讲话是“有错误的”,“停止学习和贯彻执行”。
同时下令封闭军事博物馆的“历史综合馆”。
因为这个馆是叶剑英批准开展的,有人竟诬告它“紧密配合了右倾翻案风”,“树立邓小平”,“不适当地突出了叶剑英”等等。
为了搞乱军队,摧毁“长城”,他们采取“打进来,拉出去”的手法,插手军队,诋毁几位老帅和高级将领,到处“放火烧荒”。
“四人帮”所进行的这一系列罪恶活动,不只是明目张胆地罢掉叶剑英、邓小平对军队的领导权,而且要一笔抹煞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功绩,否定我军的光荣传统,其险恶用心在于搞乱军队,篡夺党对军队的领导权。
“四人帮”在“反击右倾翻案风”中,并没有放弃继续迫害周恩来。
他们明白,要篡党夺权,必须清除此人的巨大影响,要深入“批邓”,必须揪出这个老“后台”。
于是,他们动用舆论工具和政权力量,极力干扰、破坏人民的悼念活动,同时对刚刚故去的周恩来极尽造谣、诬蔑之能事。
对于“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人们再也不能忍受了!4月4日,清明这一天,首都人民长期蕴藏在心底的愤怒如火山般爆发了!人们走上街头,涌向了天安门广场,庄严沉痛地悼念周恩来总理,愤怒声讨祸国殃民的“四人帮”。
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草坪栏杆上面,苍松翠柏枝头,到处是花圈,挂满了悼念的洁白花束。
人们聚集在那里发表演讲,朗诵诗词,“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哀思念总理,誓言动天地。
鬼蜮欲出乱,九天有霹雳!”许多诗篇,互相传抄,卷起了哀歌的浪潮。
一首首诗词像匕首和投枪,刺向“四人帮”。
一幅幅挽联像誓词和号角,表达了人民扫除奸佞、建设祖国的意志。
叶剑英的心和千千万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