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悍卒-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你看,山上怎么有火光!”那个哨兵指着自己刚才看到光亮的方向,对另一个哨兵说道。
另一个哨兵向着那里看去,可是山上黑压压一片,什么也没有,他打了一个哈欠,白了那个看到火光的哨兵一眼。
“难道是我看错了,哎,大概是我看错了!”那个哨兵在安慰自己。
此时的刘山终于带着队伍走过了那处窄路,可是前面还有几处险地要大家通过。看着身后因为道路艰难而拉的很长的队伍,刘山走到了队伍最先头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刘山需要自己给自己拿出勇气,更需要给身后的队伍带来勇往直前的勇气。刘山毫不怀疑他们这些人在战场上的勇气,但是此时不是战场,对于前途莫名的恐惧感和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恐惧是不同的。
走这样的险路,需要一个领路的人,而在此时的情况下,刘山走在最前面,无疑就是给了身后队伍莫大的勇气。既然前面自己的头领都能走过去,为何自己走不过去。或者,刘山哥都走在最前面了,自己走不过去,不是太怂了。
两个樵夫看着刘山,本来,他们以为是要他们走在最前面的,可是此时他们才发现,这个农民军的头领比他们以前见到的那些有所不同。他做事的时候,往往事必躬亲,他们两个原本的领路人此时要做的只是指明前面的道路,而这个农民军的头领就会毫无顾忌的走过去。他们当然知道,像这种山间小路,而且因为太过崎岖难走,很少人走。第一个走过的人无疑是最危险的,而这个农民军的头领将危险全部留给了自己。
刘山的举动给了队伍莫名的勇气,前路虽然崎岖,但是身后的路也并不好走。虽然有困难,有危险,但是,既然前面有一个人带着他们,他们就像是在荒漠里看到一星远方的灯火一般。
队伍之后走过的路果然如同两个樵夫说的,非常的难走,那种紧靠山壁的狭窄道路就有好几处,但是因为刘山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这支队伍丝毫没有停留,竟然奇迹般的没有再损失一个人走到了目的地。
目的地是一个突出的陡峭崖壁,崖壁下面就是郑王边境的关卡,此时,人从陡崖上探出身子向下看,都能看到下面关卡的灯火。
“全体休息,大家缓一口气,恢复恢复体力。”一路走来,艰难万分,此时终于到了目的地,刘山也长出了一口气,看着自己身旁大家都已经上来了,刘山命令大家休息。
刘山也坐在陡崖上,已经有人拿了干粮分给大家,还有人去找可以固定绳子的地方。
“给,你们也吃一些。”刘山将干粮递给两个樵夫,两个樵夫接过干粮,感激的看了看刘山。
“我知道在这里不远还有水,你派两个人,我们去打一些水。”刘山也觉得干粮这么吃有些难以下咽,就派了几个人拿着水囊和樵夫去寻找水源了。
“将军,我们已经将绳子固定好了!”几个固定绳子的已经前来报告了。
“你们给我把称呼改一改,我可不是什么将军。”刘山听几个军士喊自己将军,也是很无奈,农民军里面的人都喊自己刘山哥,刘山觉得这个称呼就很亲切,自己和兵士没有距离感。此时,这些人都是陈虎和张彪带来的。而在军队里面盛传自己和怡儿有那么一点关系,他们归根结底是怡儿的手下,就将自己和怡儿称呼统一了,称为将军,刘山听着就别扭。
“那我们叫你什么,不叫将军叫什么?将军!”几个兵士都是摸着脑袋,有点不知道怎么说了。今天晚上,他们跟着刘山上山,在路上走了一路,他们都很佩服刘山,觉得刘山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只是依靠和怡儿的关系而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这所谓的裙带关系根本不存在。
幸好这个时代还不流行小白脸的称呼,不然,刘山暗地里就会被冠上这个不好的名声了。
“那些义军叫我什么,你们就叫什么。”刘山想了想。“这是命令!”
“是,刘山哥!”几个军士大声报到。
刘山起身和几个人查看了绳子绑着的地方,那是几颗粗壮的树木,绳子打的死结,非常的结实。刘山仔细查看了一遍,然后点了点头。
此时樵夫带着的人已经将水拿了过来,刘山就着甘冽的泉水,吃着干粮,身下就是敌人的关卡,关卡的火光隔着成百米的距离可以很清楚的看到。
刘山望着山下,心中有些感慨,没有想到,他平生也有这么一次机会,在百米高的悬崖顶端,坐在敌人的脑袋上,啃着干粮,喝着泉水,然后被有些冰冷的山风吹着。
人生际遇,着实奇妙,刘山以前绝对不会想到,自己一生之中还会有这样的经历。
此时,怡儿已经带着人出发了,黑夜里面,大军慢慢向着关卡附近摸去,队伍里不准点火把,不准大声喧哗,两千多人的队伍静悄悄的向着山道里面的关卡进发,像是一条安静的巨大蜿蜒巨龙一般。
他们摸到关卡下面,战士们都藏身在密林之中,怡儿带着几个人来到开阔的地方,只等关卡上方的信号亮起。
时间慢慢过去,等待的时间过的异常的缓慢,到了后半夜,有些军士都已经耐不住疲惫和山顶的寒冷,几个人靠在一起眯起了眼睛。
刘山坐在崖边,下面关卡的火光在视线里闪烁跳动,看了看天空月亮的位置,刘山问了几个靠近的老兵,知道此时大概是晚上的三点左右,半夜三更,月上柳梢。
“兄弟们,我们出发!”刘山低声对身边的士兵说道,士兵们一个传一个,很快,大家都站了起来,一百多人的队伍站在陡峭的山崖上,像是一面招展的旗帜。
刘山是第一批,已经顺着绳子向着关卡遛了下去。
此处山崖距离关卡还有成百米,在黑夜里面,火把全部熄灭,唯一的亮光就是来自关卡,刘山双手攥着绳子,手上戴了特殊的工具,害怕手与绳子的摩擦太过厉害,保护手掌。
像是一个黑色的幽灵,刘山沿着山壁向下落去,刘山的旁边,一个个的战士也顺着绳子和刘山一起下来。
一百节,纪念一下。
第一百零一节破关而出(四)
很快刘山就到了关卡里面。
这里因为靠近山崖,山崖很高,守关的将士根本不怕这里有失,在这里把守的哨兵都没有,而且,这里漆黑一片,靠近的火光照在这里已经非常的微弱,若是有人从亮的地方向这里看,根本什么也看不到,打眼只是一抹黑。
所以,第一批人下来的非常顺利,根本没有被人发觉,紧接着第一批下来的军士,第二批也很快从山顶向这里溜了下来。
一批一批的人从山顶下来,恍若来自天界的战士一般。刘山站在队伍的最开始,没有发一言,周围的军士下来以后也没有发出太大的声音,因为四周全是敌人,此时若是将敌人吵到,在这里几乎就是死路一条。
等人下来完了,刘山带着几个人已经向着就近的哨兵摸了过去,此时正值晚上三四点的时间,正常的情况下,人都已经睡了,即使把守的哨兵此时也困的要命,更加上这里把守的人看管的地方根本不是很重要的地段,所以仅有的几个哨兵也轮番睡觉,只有一个人拿着长枪,长枪拿在手里,像是支撑身体的拐杖一般,眼睛都已经快睁不开了。他眯着眼睛,忽然感觉眼前有一道黑影迅速的闪过,他马上睁开眼睛。
“谁?”他正要开口,忽然感觉自己的脖子上一抹冰凉划过,他睁着惊骇的眼睛,嘴巴里殷红的鲜血从嘴角流了出来,脖颈那里,一道细细的血线被火光照的异常艳丽。
刘山一刀抹断了对方的咽喉,将对方的身体抱住,缓缓放在地上。旁边的几个战士已经向着休息的几个哨兵摸去。
火光里,只听见几声细微的呻吟,几个哨兵全部被刘山带来的战士杀了。杀他们的时候,兵士先捂住他们的嘴巴,确信他们不能发出一点声音。
解决了就近的几个哨兵,刘山继续向着关卡前门摸去。这还是刘山第一次做这种夜间袭营的事情,不过,看刘山的架势,却非常的熟悉和专业,连身边几个在战场上拼死拼活好些年的老兵看到刘山的样子,都觉得刘山是经常做这种事情的。
其实,是他们误会了,刘山哪里干过这种事情。不过是以前看的片子多了,里面夜晚袭营抹脖子,杀哨兵的场景实在是多的不能再多了,刘山都已经看到不知道看多少遍了。
刘山本来也就看的是热闹,可是天意让刘山来到了大唐初年,刘山以前绝对没有想过,做梦也没有想过,即使大白天做梦也没有想过,连幻想都没有幻想过,自己有一天真的拿着匕首干了抹脖子的事情,当然,抹的不是自己脖子。
一百多人的队伍向着关卡前面大门摸去,一路上尽量的避开哨兵,实在避不开了,刘山就带人上去将对方干掉,队伍竟然就这么奇迹一般的摸到了关卡前面。
火光里,刘山看到在关卡前面,此时城墙上有好几十的人把守着,城墙下面,也有十几个兵士的队伍在来回巡逻。这里火光很亮,而且地形非常开阔,人一旦出去,肯定会被发现。
而且这里的位置也非常的重要,所以把守的卫兵都强打着精神,那种开小差,睡觉的事情在这里根本就没有。
刘山看了看这里,实在没有办法神不知鬼不觉的拿下。那么,只有强攻了。
刘山的身后,兵士们都靠了过来,看着这里,每个人脸上都露出有些紧张的神色。
“你们两个,给我摸到靠近大唐那边的关卡,记住,离那里越近越好,到时候你们在那里看到营帐或者草料,给我放火烧。”
“你们几个分成几队,给我在关卡里面找对方看重的几个地点,营帐,草料,军械,粮食,看到那边起火,你们也赶紧给我点火。”
“剩下的人跟我留在这里,拿好武器,等火光一起,听我的命令行事。”
刘山经过思量,给身边的人布置下任务,几个人迅速的向着四周散去,刘山带着大队人马,只等关卡里面亮起火光。
这里是靠近郑王势力的一方,防守应该不是最严的,而那边才是靠近大唐的所在,防守应该是关卡里面最严的。到时候那边一起火,马上就会炸营,营里的人都会向那边集中,而这边的防守也会派人过去。
而紧接着,关卡里面几个重要的地方都起火了,那么,关卡里面肯定会混乱不堪。到时候自己带人以雷霆之势拿下这里,只要怡儿的大军开进来,这场仗就算打赢了一半。
刘山在等待的时候,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只感觉自己从没有这么紧张过,此时派出的十几个人都已经走了一会了,身后也没有什么响动,应该是没有被对方发现。但是刘山心脏跳的厉害,毕竟这一仗关系重大,自己顺利拿下关卡,怡儿顺利攻进来,那么,自己就能带着人马离开这里,若不然,一旦计划失败,自己这一百多人处在别人的关卡里面,无异于瓮中之鳖,个中险恶,唯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深深感受。
刘山此时不禁想到了特洛伊城里躲在木马中的希腊战士,他们当时的心情也会如此,周围全部是特洛伊人,他们身陷重围,一旦计划失败,城外的军队还能撤离,可是城里的少量军团只能是被对方全歼。
正是因为如此,刘山才不敢让怡儿来这里。
刘山身旁的战士也是一身的紧张,刘山观察到,身边的一个战士手中的武器都开始抖动。刘山此时的手心也有汗水,拿着刀柄,刘山的手都有些滑腻,夜晚的风吹来,带来了不远火堆里燃烧的木柴发出的噼啪爆裂声,士兵的脚步声,衣甲的铿锵碰撞声。
然后,剩下的一切都安静下来,而身边战士的呼吸已经越来越粗重,有不少人都回头向着刚才出发的战士消失的方向看去。
夜晚寂静无声,远方传来野兽的嚎叫,山林里风经过树梢的声音也传了过来。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刘山此时才真切感受到这种不为人知的意境,只觉得时间分分秒秒都过得极慢,像是谁故意将时间的钟调的慢了好多。
忽然,极远的地方传来喧嚷的声音,接着,就像是在夜晚睡着的羊群里放了一个大炮,马上,周围响起了热闹的喧哗声。
今天有事,这节就提早更了。那天欠下的一节明天更,大家冬至记得吃饺子。
第一百零二节破关而出(五)
喧哗声很大,即使离的很远,此时隐蔽在关卡里面的刘山也能清晰的听见。
“火,救火!”有人在黑夜里大喊,接着,就是急匆匆的脚步声,接着,更多的人大喊。
“粮草着火了,快救火!”又是一声大喊,军营里响起了鸣钟的声音,报警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关卡,关卡里面此时所有的帐篷和营房里,睡的正香甜的战士被警报和大喊声惊醒,然后什么也来不及穿就跑到外面,外面冲天的火光在粮草军械中燃烧,橘黄色的光芒照的战士的脸都被渡上一层薄薄的颜色。
“袭营,袭营!唐军袭营!”不知道谁这么喊了一声,接着,众多还在懵懂中的战士已经操起武器,向着靠近大唐一边的关卡跑去。
“队长,西边好像出事了?”此时,在东边的关卡,已经有兵士气喘吁吁的跑到队长睡觉的地方报告了。
队长什么也来不及穿,穿着一条裤衩就出来了,夜里,西面的火光非常的刺眼,不仅是西面,放粮草的地方,军械的地方,营地的地方都传来了火光,像是关卡里面瞬间被天火点燃一般。远处的嘈杂声传了过来,队长着急的跑回房子,用了不到一分钟就将全身的披挂弄好,这种神速让刘山看到都不免震惊。
“第一小队刘山,二三小队跟我支援西面!”队长一声大喊,马上城边巡逻的和城上的人大批的跑了下来,跑下来的人也不敢多做停留,马上就向着西面跑去。
此时唐军袭营的声音已经传到了这里,警钟在耳边长鸣,像是要将耳朵震聋。
看到火光和听到警钟和大声的喊叫,刘山此时心已经放了下来,身边的战士也已经拿好了武器,只等刘山一声令下,马上就要抢夺关卡。
刘山在等待,此时还不是出击的最好时机。
一会,关卡里面越来越乱,几个地方都被点燃了,大批的兵士从着火的帐篷里跑了出来,他们的速度那是相当的快,至少比被点了尾巴的兔子快。他们拿着各种的东西去灭火,扫的只剩下一个把的扫把,军士晚上晾在外面的换洗衣服,更多的人拿了自己的被子就往火上盖,灭火的工具真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只要是趁手的,就近的,马上被兵士拿来用上了。
而在井边,取水的人都已经排成了长龙,只可惜井口就那么大,根本就快不了。
“快去抢救粮草,粮草也被烧着了!”兵士们正在抢救自己的帐篷,忽然一个军官跑过来,抹着自己脸上被火熏黑的皮肤,像是一个黑包公,黑炭头一般大声命令兵士。
兵士们取了灭火的工具,马上去抢救粮草。
但是他们才刚刚到粮草所在的地方,此时一个骑马的就跑了过来。
“马厩着火了,快去救火!”
由于马厩着火,战马在火光里受惊,战马彭开了拴着的缰绳,马群冲出马厩,满关卡的乱跑。
乱上加乱,乱上添乱。
兵士们跑的像是无头的苍蝇一般,营地里像是所有的地方都着火了。
“快到西边,唐军劫营!”又一个军官跑了过来,于是,众多的兵士又向西边跑去,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像是久病的奄奄一息的人一般,若不是军官此时在身边急催,这些战士多想坐下歇歇。
刘山眼看着东边成群的兵士向西面增援,待到军士的队伍都跑出了视线,刘山从隐藏的地方一跃而起。
“兄弟们,给我杀!”刘山一声暴喝,身边一百多人从黑暗里冲了出来,他们都拿着短武器,有十几个人还拿着漆黑的战弩。
“什么人?”留下把守的守军马上看到了火光里闪亮的刀芒,举枪大声叫道。
“友军!”刘山大声回道。
“哦!这边没事,快去支援西面!”此时,这个兵士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看到一百多人的队伍从他的身边跑了过去,在队伍里面伸出一把战刀,已经将他的脑袋剁了下来。他的眼睛还不敢相信的看着这支队伍,或者,他的心里还在想,为什么友军自己人却砍了自己。也许他再也想不明白,因为他的脑子已经停止了活动。
刘山带着人冲到了防守稀薄的敌方之中,本来这里的防守就不是很严格,刚才又被人带去大半的人支援所谓的被唐军猛攻的西面,此时把守这里的人满打满算也不到四十人。
,刘山很快带着人将关卡的大门打开,此时只剩下城墙上的人还在做无谓的抵抗。他们那个忙呀,一个人拿着武器要招呼好几个人砍来的刀子,往往胸口的一刀躲了过去,却感觉自己屁股冰凉冰凉的,他们还没有回身,就发出非人的惊叫惨嚎,接着,倒在了地上。
很快拿下的关卡,刘山拿起插在墙边的火把,在黑夜里晃了三下。
忽然,在东边响起如雷的呐喊,隐藏了一晚的战士如狼似虎一般的冲向打开大门的关卡。人流滚滚,像是汹涌的江水一般涌进了关卡里面,零星的抵抗很快被肃清。但是警报的钟声已经传了出来。不过,这已经不要紧了,此时,关卡里面的大军都集中在大唐边界那一方,这里的守卫兵士极少。
而且,营地几处失火,兵士都很分散,刘山的人一进关卡,很快就排成密集的阵型向着西面压去。
此时救火的士兵还在用茫然的眼神看着这些冲进来的大批义军,他们还没有弄明白对方到底是谁,是哪一方的人,脑袋已经搬了家,再也不能思考了。
刘山根本不给对方准备和思考的机会,此时,关卡里面的大量军士都集中在西面,营地里只有少数的人在着急的救火。刘山带着人就像是黑压压的一片乌云掠过关卡之中,所到之处,搅起一片的腥风血雨,断肢残体横铺关卡的青石地面,战士的血渗进青石地砖的砖缝。道路上,营地中,马厩旁,刘山的人马迅速的冲杀而过,这些人马如同怒啸的洪水一般压向西面。
此时,西面已经听到东面的警报声,已经有人带着队伍向着东面赶来,但是去救援或者查看的队伍还没有走出多远,就全部齐转身向着来路冲了过去,他们冲回去的架势比冲过来的更加的猛烈,因为他们看到黑压压一片兵潮,在兵潮之中,凡是遇上的兵士很快被绞杀一空。
比起对方的兵潮,他们的队伍像是小老鼠面前的小蚂蚁,只有掉头逃命的份。
第一百零三节破关而出(六)
此时的关卡守军无比的混乱,开始的时候,也不知道谁喊的唐军袭营,结果大家以为唐军真的打了过来,各营的战士纷纷拿起兵器,有些甚至战甲都来不及穿就急急忙忙赶到西面的关口。
一时间,大家都在关卡西面拥挤着,混乱着,甚至带兵的将官此时都找不到自己的士兵,而因为西面还有火光,有人正在救火,救火的地方是堆放马料粮草的地方,大家还要抢救粮草。
灭火的兵士,抢救粮草的兵士,前来巩固关卡的兵士,后面前来巩固关卡的兵士,原本就在这里把守关卡的兵士混在一起,要多乱有多乱。
可是,当这些兵士都集中在关卡西面的时候,视线里面,火光打到的地方只看到郁郁葱葱的密林,密林在黑夜里,异常的幽静,根本就没有一个唐军的影子。要说有的话,也只可能有鬼影子。
等到混乱的局面刚刚好转一些,在大家盯着本来大唐军队应该攻打过来的方向看的时候,忽然东面响起了预警的钟声,也传来激烈的打斗声,此时,场面又开始混乱了,有人已经带着军队赶向东面关卡,毕竟,救兵如救火,来不得半点耽搁。可是,这种情况下,所有的调度几乎都是混乱的。有人带着兵士前去支援东部关卡,只能让混乱的场面更加的混乱。而即使前往支援关卡的军队此时也装备不齐,没有一点丝毫关卡守军的威武雄壮和坚毅不拔,有的只是混乱,彻底的混乱,即使将官夹在军队里,想要维持秩序,但是因为急于救援东部关卡,场面根本维护不下来,混乱依旧。
当这些人看到掩杀过来的刘山军队的时候,这些穿着战甲的,拿着武器的,忙的救火连武器都没有拿的,忙的抢救吃的,连衣服都没有穿的混乱的兵士们赶忙转身逃命了。
这一逃不要紧,可是刘山干惯了在后面掩杀,让混乱的敌军将敌军的大军冲击的更加混乱的事情。此时,看到这样有利的情况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发生,刘山怎么可能放过机会。
顿时,刘山的军队里爆发出一阵怒吼,怒吼声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试想一下,几千猛虎一起吼叫是什么场景。此时关卡里面像是突然打下了阵阵的狂雷,军队的怒吼声恍若实质一般向着关卡守军冲击而去,若是声音可以化为实质,那么,这阵吼声就相当于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空气震荡波一般。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这种东西。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这正是对大军前行怒吼的一种生动写照,声壮军威,声震敌胆。仅仅只是这阵怒吼,其中就仔细诠释了军威和气势的重要。
在这声怒吼声之中,守军的兵士只感觉自己的耳膜似乎都要被怒吼震破,他们感觉脚下的大地都要被对方军队的脚步踩的下陷下去。他们甚至惊讶的发现,手中拿着的武器都开始嗡嗡响个不停,像是被空气里的声音震动一般。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队伍此时混乱的向着他们冲来,他们就像是被人驱赶的野马群一般,没有丝毫的秩序,没有丝毫的抵抗意志。溃退的时候,他们甚至丢掉了武器,如果有自己的人挡在他们前面,他们甚至会一脚将对方踢开,甚至挥动武器夺路杀过去。
溃败的军队毫无秩序可言,毫无军人形象可言。让刘山都感觉汗颜,敌人的守关军队竟然被自己的大军气势一逼,就瞬间转身溃败,怎么说也该上来抵挡一阵,实在打不过再跑也像个军人,可是事实是,抵抗的人寥寥无几,在大军如同雪崩一般压来的时候,这些军队瞬间就崩溃了。
刘山的人在敌人的身后一阵驱赶和掩杀,这种驱赶和掩杀选择的角度和部位非常的好,往往可以让溃兵瞬间将自己人刚刚整顿好的队伍冲散,让乱兵搅到整顿好的队伍里面,简直是一场灾难。
而刘山的人在经历了几场刘山带领的战斗以后,将这种灾难嫣然已经变为自己手中的武器。敌人的混乱就是自己的幸福,这是多么真实的话语呀。
兵士们大声怒吼的挥动着手中的战刀和长枪,刀锋的寒芒在火光的掩映下成了一片冰冷的霜华,如同死神的冰冷凝眸一般,瞬间带走了鲜活的生命,鲜血狂飙而出,在敌军的身后,嫣然下起了一场血雨,崩溃的敌兵将自己的队伍冲击的支离破碎,混乱不堪。
在这种情况下,偏偏守关的兵士已经没有路可以逃了,身后就是大唐的边界,身后就是关卡的西墙,身后就是他们能站立的最后一处地方。
“放下武器,投降不杀!”刘山在军中一声暴吼,几千人的大军里面,刘山的吼声如同炸雷一般响起,震得身边的人赶紧捂住耳朵。而稍微远一点的人只感觉耳膜嗡嗡响个不停。
“投降不杀!”此时,刘山的军士们也发出如同狂雷一般的怒吼声,声音传出关卡,震得关卡周围的宿鸟都不得安生,发出各种呱呱乱叫的鸟鸣,扑啦啦拍动翅膀飞了起来。刘山的军队彻底阐述了不爱护鸟类的不良作风。
在刘山的气势逼迫之下,对方的军队已经完全崩溃,而在两千多人众口一声的怒吼里面,守关的兵士纷纷放下武器,顿时,武器掉落的声音响成一片,就像是下起一阵金属的冰雹一般,放下武器的兵士抱头蹲在地上,只希望此时能够活命。败军里面,这种投降的势头会像台风一般席卷蔓延。
在刘山的视线里,守关的军士全体瞬间矮了半截,只是瞬间,大部分的人已经放下了兵器,兵士的群落里,就像是荒草被劲风一吹,顿时矮了一片。
自然,还有死抗不降的兵士,而且,这种兵士也不少。
对于这些人,刘山给了他们选择的机会,既然对方要顽抗到底,那么,为了打通这道关卡,刘山只能血染关卡。
农民军迅速冲进人群里,在兵潮袭来的时候,刚才还顽抗的人也纷纷放下武器,少有几个抵抗的像是鹤立鸡群的楷模一般,不过,在下一刻农民军已经很好的诠释了杀鹤给鸡看的道理。
第一百零四节出兵凉州(上)
大唐武德三年八月中旬,公元六二零年八月中旬,刘山带着自己辛苦组建起来的农民军和从新安,宣阳一带带来的上万百姓走上了大唐的国土,刘山第一次真正的进入了大唐的疆域。虽然此时的大唐还没有统一华夏,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唐风烈烈,将吹过华夏的每一寸土地。
刘山站在大唐边界线上久久矗立,身边都是陪同自己一起浴血奋战的战士,此时,晨光依然朦胧,吹过脸颊的风带着夜晚的薄凉。在大军的身后,还有近七百多人的关卡守军俘虏,而在更远的身后,郑王洛阳政权的边境关卡此时竟无一人把守。
刘山站在清晨的冷风之中,淡淡的晨光衬托着这位年少长的还不算太过寒颤的农民军首领,他的身上遍染鲜血,血色征衣下的年轻人,目光微微抬起,视线里,大唐的国土广袤无边,远处像是连着天际。
而事实上,从郑王政权的土地上走出来,天空依然还是头顶的天空,懒散的飘着几朵朦胧飘逸的云朵。土地还是脚下的土地,被农民辛苦耕耘,世代生养的土地。其实,一切都不曾改变,可是这个年轻人却是感慨万千。他没有说一句话,没有做一件事。只是将目光望向大唐的国土。
没有人知道他此时在想什么,没有人知道他此时的心情,即使亲如兄弟的张彪等人,即使亲密如怡儿,他们也不知道刘山此时在想着什么。
队伍一直陪着刘山矗立在那里,上万人的队伍像是广袤大地上一个静静的坐标,直等到远处卷起一片尘土,刘山才迈动脚步。
“总有一天,分裂终将终结,兄弟之间不再挥动屠刀,百姓不用生活在战乱的烈火之中。这些只是需要时间,对,华夏土地上会重新浮现繁荣盛隆之像,万邦朝贺,恭祝我华夏盛世。”刘山在心里说着,少年头领的眼角渐渐湿润,踏步向着迎来的队伍走去。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秦王的使者李毅,他是奉秦王命令前来迎接的,身后还有近两千的兵士,看着唐旗烈烈飘扬,秦字大旗在晨风中鼓动如同被劲风吹过的风帆。
望着这一片沉默威武的兵士,刘山自然知道,说是欢迎自己,其实自己还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和魅力。果然,一番客套以后,有人已经帅着大军向着此时已经没有人的关卡前去。看来,秦王已经算好刘山到来以后,关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