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风雷-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红尘紫陌

【由文,】

【作品相关】

为什么写《天下风雷》?

2007年四月,在百度“张学良”吧同网友们为少帅张学良的是非功过争论得如火如荼。

一个念头忽然从脑海闪过,为什么不把这些感人的历史融入一段故事呢?

这样比枯燥的历史更能引人入胜,更能让更多的人感受英雄伟人的悲欢与无奈。

自《代人受过》结文后,应读者朋友们的盛情要求,于8月份开始写《代》的前传《天下风雷》,把时空从1936年切回到1919年那风云跌宕的岁月。

感谢群里的朋友们一如既往的支持,大家的鼓励让我鼓足勇气把书写下去。

感谢安刹、海燕、双儿为书建了群和贴吧,给了大家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

感谢小呵呵,为我找了那么多小张少帅的趣事,让我有足够的资料去YY~~

感谢毅贞,从台湾为我寄来书籍和少帅的光碟,受益匪浅~~

还有很多在群里支持帮助我的朋友们,在此谢过~

就连为了一个人物塑造而被怕砖头,或是看了大家在群里为了各自的偶像争吵,现在回想都是趣事。但愿汉辰、子卿、小七、于远骥等人物能带给大家欢乐。

关于民国文

很多朋友一提民国文就不忍看下去,因为那段历史太沉重。

但是,只有在那个风云叱咤的年代,才能有英雄辈出,才会不拘一格的造出少年英雄。

和平年代,19岁当少将的事情会成为天方夜谭。但那个乱世里,八岁当师长的军阀公子都大有人在。

试想那些叱咤风云的少年英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指点江山,万丈豪情,该是何等的豪迈。

关于少帅张学良

这位号称“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张少帅,“民国四大公子”之首,东北王的“太子爷”究竟是个什么人物?

他,16岁从军,18岁进东北陆军讲武堂,19岁当上少将旅长。

他曾遗憾的说,他都花了70美金,偷偷买好了去美国的船票,立志要当名治病救人的医生。但命运的捉弄却让他拿起了杀人刀,当了将军。

如果说他是“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只是摊上了一个好爸爸而成名,可他却在20岁率领部队进山剿匪,粉碎了日本企图利用“匪患”为理由出兵吉林的阴谋。20岁,应该是我们读大学的年纪吧?老帅张作霖就把年少的儿子推上了历史舞台。

之后的直奉大战,东北军败给了直系军队,但惟一支获胜的军团就是21岁的张学良少帅指挥的团队。

“自古不以成败论英雄”,但直奉大战的局部胜利,真正的把小张推到了当之无愧的少帅宝座。

23岁,他开始组建东北航空大队,买了200多架飞机,自己也学会开飞机在蓝天翱翔。

23岁,他领兵在山海关大破老帅吴佩孚的军队,威名赫赫。

27岁那年,在他过生日的那天,他的父亲被日本人炸死了。从此他继承了父志,当上东北王。

他曾毫不避讳的说,他身边不乏女人。放浪形骸的公子哥他当之无愧。

他曾经吸毒,但以超凡的毅力戒毒成功。

面对刺客,上百名声名赫赫的中央大员和将领们四散逃窜时,他却义无反顾的冲上去抓刺客。

那么为什么一位少年英豪,最后沦为了“九一八”事变中,对日本人一枪不发,畏首畏尾的“不抵抗将军”?为什么5年后,他又甘愿抛弃自己的一切名利地位,去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全国上下一致抗日?

请大家耐心的看《天下风雷》和《代人受过》来找到答案吧。

熟悉民国史的朋友可以进来

文中,大家可能能找到一些风云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影子。

段祺瑞、徐树铮、张作霖、张学良、曹锟、袁世凯、蒋介石……

1918年总统大选、徐树铮暗杀陆建章、秦皇岛截军械、五四运动、安福国会、直皖大战、一、二次直奉大战、郭松龄反奉、徐树铮收复外蒙古、袁世凯出兵朝鲜、戊戌变法~~

写文的过程中,让我也认识了原来不曾关注过的历史人物。

比如,13岁中秀才,能文能武,潇洒倜傥的“小扇子”徐树铮。时而吟诗作赋,低唱昆曲;时而挥师西北,收复了外蒙古回归祖国疆土。这段被人淡忘的历史,真是感人至深~~

《天下风雷》创作过程中的史料、资料

群里有朋友问我在写《代人受过》、《天下风雷》时参考过哪些民国和抗战历史的资料,于是整理了出来,顺便发给大家参考。时间仓促,还有些书我陆续列给大家。

从07年9月到08年3月,五个月的时间。边看边写边同大家交流,《天下风雷》总算结文了。近来紫陌在研究“九·一八”,预计在六月开始写《天下风雷》的续集,即《代人受过》的前传。希望汉辰、子卿和小汉威这些人物不会令大家久等,带给大家另外一场对人物的争议评判。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册)

经典之著,不得不读

《奉系军阀大事记》

喜欢小张的读者建议去留这本书,从张作霖出生到1931年,详细到每天东北土地上发生的大事。

《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中国故事(1923~1946)

不同的角度看中国,不错的书。里面有段儿对小张的评论。

《民国那些事儿·禅机卷》

有趣的书

《扒蒋介石的皮》李敖

两个字,厉害!

《张学良遗稿》幽禁期间自述、日记和信函窦应泰著

这本自述应该和《口述历史》一起看。《遗稿》是小张比较早的回忆,写的毕竟真实;《口述》中同这本有出入。两本一起看一起推敲,很有意思。

《张学良口述历史》唐德刚著

《张学良三次口述历史》窦应泰

《乱世掌国》评议民国大总统夏双刃著

这本书我只能说,佩服!很好的一本书,有见地,点评透彻,尤其对徐树铮。

《民国四公子》

这本书有很多珍贵的照片,在外面似乎不是很易找到的。比如小张开飞机、骑马飞奔~~

《我做蒋介石特勤总管40年》黄仁霖

我爱看当时人的回忆录,不同角度看历史。

《在蒋介石宋美龄身边的日子》侍卫官回忆录

这本书也是老蒋侍卫官的纪实,很有趣

《旧中国空军密档》

《浴血长空》–中国空军抗日战史

以上两部空军的书特别详尽。

《民国军服图志》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这本书是本大画册,花了偶200大元

《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军队》

《揭秘西安事变》

《北洋军阀大结局》

《南京浩劫》张纯如

《战争论》

《项城袁氏家传》

《蒋介石五大主力兴亡实录》

《1936历史在这里拐弯》–西安事变始末纪实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境内外国军事势力研究》

以下的书,是在《天下风雷》创作中,毅贞从台湾寄给我的,万分感激!

《世纪行过》CD

那个封面的确比大陆版的让人HC多了~~~

《民国十大军阀》

这本书很有趣,调侃的故事很多,令人难忘。

《碧海钩沉回忆思录》孙立人将军功业与冤案真相纪实

可能是喜欢孙立人,所以很喜欢这本

《张学良宋子文档案大揭秘》

有些不为认知的历史,值得一读的书。

《民国十五疑案》

《黄埔十大名将》

《国民党十大上将秘密档案》

《民国十大地方王大结局》

《天下风雷歌》 作者:烛影摇红

岁月悠悠,不废江河万里情柔;

狼烟滚滚,又夹红颜春梦几多愁。

何时辱须尽,甚日恨方休?

举目齐下泪,何处是神州?

风云正会当此际,豪情万丈亦纵酒。

莫道英雄不见,今日豪肠如故

应洒千里热血,怎惜十万头颅?

举策振内宇,拔枪灭外胡

但求国耻一朝雪,还我山河颜色故!

女:今日与君歌,逍遥旧山河。

带到春草莺飞时,红妆伴君共蹉跎。

寰宇尽我手,忍看颜色瘦

担当方国难,男儿志应酬

乾坤戎马定,华夏风雷收

来日满江红遍时,再为中华天地寿!

【读者精品长评区】

得之吾幸,失之吾命

【作者:江南水草】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那曲“平沙”奏响时,于远骥的大幕就要落下了。遇祸不惊、笑对苍茫,这是怎样的历练和心胸才能有的境界。“美人颜色千丝发,大将功名万马蹄”,此等豪情才是风雷真正的基调。

相比较代文的行云流水和主线突出,风雷更加的起承转合和主线暗线交汇。行文至今,觉得风雷更像一部武侠片,烟雨飘摇,侠骨柔情:温柔缱绻中,一代风流少年泼墨挥毫;波涛诡谲中,几家末世枭雄光芒尽显。代文中,是背景跟着人物走,风雷中,则是人物随着时代转。不知道陌大是何时开始准备小于这位骄子,但是不得不说,随着戏份的增加,小于和小7在我眼里是真正的“风雷双璧”。

现在还经常回味,杨家小柴房里四个人的对坐品谈,两股思潮的碰撞,两条道路的抉择,两代领军人物的交接,简易的场景,小小的浓缩,真的是点睛之美。代文中的时代路线的冲突,是从汉辰子卿老何他们跟小亮夫妻及中年秋月的纠葛冲突中体现出来的,虽然也是主要矛盾,但一直是暗笔。而风雷中,时代趋势的把握,历史潮流的顺逆这个大命题则摆在了明面上。最突出的演绎者则是杨小7和于小骥。

老7在代文中充其量只能得最佳男配奖,有责任,有担当。而在风雷中,无论是由对于他对家法的承袭的诟病,还是其他,小7短短的一生可以说是仰不愧天。而小于在南下谢绝了老孙时,他悲剧的人生则已经无从掩盖了。小7和小于从开场时就一直是对比着出现。同样是世家出身,传统熏陶,少年从军,一路风口浪尖,忠孝之准则傍身。但是,数年后同时成为当世骄子之时,分水岭也随之出现。小于和小7都是叛逆者,小于背叛了传统仕子的自持内敛(咱汉辰是活标本),临床症状表现为桀骜轻狂,但没办法,爱的就是他的狂他的傲。而老7则真的背叛了他的家族。

一曲平沙,“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只可惜“孤客不堪听,最可怜山高月冷”。最爱遐想,老7和小于登高远眺,指点河山时的壮怀疏朗,如果不是簪缨出身,不是风雨惨淡,哀嚎遍野的乱世,小7和小于也许真地会成为抚琴弄玉的翩翩佳公子,而不用戎马一生,悲酸落幕。

“这人的眼睛能看多远,注定他能走多远;心有多宽,注定能撑开多大的船。”一直在琢磨这句话,这是对老孙的评价,也是对小7“叛变的感叹”,更是对自己的自嘲吧。小7站在封建世家的桎梏里,能看到这个高度,难能可贵。小7在外的几年,跟南方政府的关系到底发展到了什么地步?他的分寸真的是那捏得太到位了,诸事爆发后,他居然还保住了性命。可惜更可悲的是,小于在大势已去之后,终于了悟,去再无法更改。小于坚守着“忠贞”二字,不会背叛他的阵营,不会背叛他最初的誓言,可敬可叹。“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用在这里就是对小于的侮辱了,虽然为老孙未能得到小于掬了一把同情泪,但是也只能赞其气节,悯其无奈了。

小于选择了坚守,虽然他知道自己的帮派已是强弩之末,但是“从一而终”的气节他不想违背。陌大的笔好像在通过小于影射一群人才的悲剧,最大的悲剧不是不努力,而是努力了却走错了方向,但更可悲的实再无法回头。于远骥永远不会做钱谦益,洪承畴,为“潮流”“天下计”而“变节”,可能也没有机会当顾炎武,黄宗羲,在清平盛世下与明主相互退让。一匹良骥要埋于浊土,掩于烟尘,虽仍是千里名骥,却也让人扼腕,一如多年后汉辰的感叹“再难择木而栖”。千里良骥,得之,北洋之幸,失之,国民之命。

小大之辩——关于《天下风雷》的格局

【作者:流泪的猴子】

题记: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之南冥也。斥鹌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庄子·逍遥游》

游走在紫陌的笔墨间,有一种极度真实和极度不真实的交错感;她的文字,总能最直接的触及我心中最无法阐明爱憎的那个领域。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觉得,人类对喜怒哀乐的划分太过于简陋,或许,在某种情况下,这样的划分已无法承担起文字的重量。

正当提笔之时,窗外弥散着漫天的飞雪。恍然记起,近来紫陌的笔下似也时时流露出冬日的严寒。外蒙古的惨淡收场,龙城被围的劫难,许北征的两面三刀,小7柴房中那碗结冰的水,还有,汉辰那尊四分五裂的玉佛,我想,如果像阅读《代人受过》时那样执着于兄弟亲人之间的相濡以沫的亲情挚爱,那又情何以堪?所以,这篇评的最开头,我送给汉辰,在我看来《天下风雷》很大一部份描绘了这位清减少年的成长,从小龙官儿到杨明翰的兑变,撕心裂肺的成长的痛苦。

执着于亲情与恋情,又在一次又一次的事件中心灰意冷的汉辰实在是让人心疼的。杨焕豪这位父亲早已被几乎所有的读者以全面立体的方式进行了批判,我无意为他辩解,汉辰与他的父子之情被他以暴虐的方式肆无忌惮的挥攉掉了,《玉碎难还》的那一段我至今为止不忍再看第二遍。杨家的男人对于血源同心力有着盲目的信心,所以,他们发现事情不容乐观的时候,情况基本已经无法收拾。当杨爸爸惊讶的看着自己平乱回来的长子口吐鲜血从马背上摔下来,当他亲眼看见汉辰抠着喉咙把汤药呕出来的时候,也难怪他心寒难忍,那一时,他才意识到,他真正要失去他的儿子了,失去他最赏识的,从小就和小一起培养的那个龙官儿了。那时的汉辰,原谅了把棍子往他断腿上捅的二弟,原谅了收买道士陷他于死地的四弟,原谅了一再与他过不去的三姨太,唯独不肯原谅他的父亲,他的态度越来越恭敬,行事越来越老练,却越来越冷漠、疏远,无懈可击。他总能用最简单的办法挑起杨焕豪心中沉睡的父子之情,又能用最直接的态度表明这段父子之情的不可挽回,如果不是小的介入,不知道杨爸爸还能不能再听见汉辰叫一声“爹”。他小心翼翼的收藏着那尊打碎了又重原贴好的玉佛,直到某一个时候那个玉佛成为了杨焕豪大帅的梦魇。

没有人能够预料到这段冷到冰点的父子之情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它成为一个枷锁,不但拷着杨爸爸,也没有放过汉辰。看到最近,我才发现汉辰对于亲情的执着远甚于我的想像,不然他也不会为了杨爸爸偏爱乖儿再次失落,那个大力关上书房的声音,与其说他是在生父亲及乖儿的气,不如说他是在生自己的气。他花了太多的时间在与父亲的别扭中,而这时候,子卿在小的教导下迅速的成长着,所有的局势都与当初不同了。

小是在读者们的不解与责备声中介入杨焕豪与汉辰的矛盾中的。从在青石滩逼回汉辰开始,小就用一种骄横的姿态促成汉辰与杨爸爸的和解,直到在《心魔》一章中,他打碎了汉辰的那尊玉佛。

无论他的方法得当不得当,我想,汉辰那尊打破了又补好的佛像早不该留着了。它是汉辰的心结,有它在眼前,汉辰就会一直处于自怨自艾的伤怀中,执着于那冰冷的枷锁,汉辰在这负面的情绪中沉溺了太久太久。就好像,当初老杨拿把刀捅了汉辰一下,然后把刀扔了,汉辰却自己把刀捡起来,不停的刺自己。何必,何苦?其实之前就有人看出那尊玉佛的症结,曾经有一次娴如把它藏了起来,引起了汉辰的暴怒,那一时我为娴如悲伤,她不是一个不聪慧的女子,只是时也命也,汉辰不能发现她的美好,不能只说是娴如一个人的悲剧。

那个玉雕不该留着,不是为了老杨,是为了汉辰,他折磨自己,也太久太久了。

顾老夫子一再的用“凤凰腐鼠”的典故提醒汉辰,汉辰其实没有懂,如果懂了,他就不会有离家出走的举动。小逼着汉辰回家,是要他不懂也先做着再说。凤凰当然不会在乎那只死老鼠,不过也不会看到老鼠就避开以示根本不在乎。人生当然有诸多的喜怒哀乐,但在杨家的男人们看来,个人的喜怨从来都不应该是囚困自己的理由,生在杨家,家族的责任才是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

当明白了这些,龙官儿身上才真正有了杨明翰的影子,也可以看出,他也是这样教养汉威与亮儿的,很遗憾,在亮儿身上,他失败了。

了解汉辰少年时代的种种经历之后,亮儿的委屈的确就不算什么了,也就是在这里,我才真正对玉凝有所释然。为什么汉辰会对玉凝的种种手段视而不见,为什么他会在明显的诬陷中责打亮儿,为什么默许凤荣能在杨家毫无顾忌的打骂小弟,为什么他会在阎崇民告状之后痛责抗洪保提的汉威,除了直接的原因之外,还因为他暗自希望他教导下的子弟有着超越个人情绪,对错之争的豁达胸怀。他对汉威说过,“其实很多事情没有对错,只是哪种方法做了更妥帖,或者说,哪种方法做得让方方面面的人都舒服些。”龙官儿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吗?不能,所以,这是杨明翰。

“自古英雄如美人”,下面这一段,我送给于远骥。远骥与焕雄真是出奇的相似,所不同仅仅在于在“家”与“国”的抉择上,于远骥往往选择对兄长的忠诚。正如他对汉辰说的:“真正的英雄就如忠贞的美人,是不事二主的”。所以,他拒绝胡云彪的拉拢,暗算荀世禹,企图谋杀子卿的爸爸;他收复外蒙古,教导汉辰立峰,无论这些事件最后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远骥行动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帮助他的大哥;他张狂骄横,行事肆无忌惮,有时甚至阴险狠毒,为自己树了无数的敌人;他信仰强权,认为掌握霸权是实现理想的基础与前提;他的忠贞,其实是传统对于忠贞要求的延续和体现,当他把胡云彪对他的拉拢用“上马金,下马银”来形容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所比较的。然而,也正是这样的忠诚束缚了他的眼光与胸怀,他把秦总理的事业等同于国家的事业,把淮军一系的成败得失看做他理想实现与否的标志。“这人的眼睛能看多远,注定他能走多远;心有多宽,注定能撑开多大的船。”当他最终见到孙中山,说出上面一段话的时候,他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无限感伤的望着银装素裹的天地,眼色中掠过一丝遗憾。”他仍然选择了他的忠贞,即使这种被颂扬了上千年的忠贞让他与接下来的时代风云擦身而过。他再也没有可能完成他的理想,留在后人心里的,他的事业停在他收复外蒙古的昙花一现的辉煌上。这样一个悲剧英雄,以及他以后可以预料的死亡,我只有深深的叹息。

本文的最后,我送给杨焕雄,这样一个美玉般的男子,即便是在笔墨中诞生也注定不能长久。在《代人受过》中初识此君,只能通过汉辰、通过子卿,每次有关他的回忆都弥漫着无法言尽的尊敬、喜爱、愧疚,在岁月的沧桑轮回中,只有他保持着最初时的容彩,永远有着少年意气的侠骨豪情,成为一个时代的传奇。如果说,少年时代的龙官儿在亲情爱情的恩怨纠缠中无法自拔,于远骥盲目执着于派系的争斗,摆不脱狭隘的忠贞要求的话,焕雄无疑是第一个将目光扩展到整个民族命运的世家子弟。

于远骥曾以关羽的典故为例向汉辰讲述过“英雄自古如美人”的人生哲学。无独有偶的,杨焕雄也曾经有过类似的举动,那一章的名字叫《风骨胆气谭嗣同》。在经历了母亲的早逝,教养的严厉,少年时代磨难之后,仍然能够执着于亲情,最终打破人生狭小格局的限制,走入一个广大的心灵空间,去看待人生的价值。焕雄的胸怀,仿佛正是《天下风雷》的格局,紫陌笔下的小大之辩,如此尽现矣。

那个谭嗣同的故事,最终通过焕雄影响了汉辰和子卿。当我重温子卿“兵谏”何文厚,又自投虎口送他回西京的行为,汉辰忍受着众叛亲离的痛苦与日本人斗智斗勇水淹龙城壮举,那封和着汉辰鲜血的《正气歌》送往西京的时候,我想,小有灵,当含笑矣。

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才又恍然记起小7,记起世界上曾经存在过这样的一个人,最终的尘埃落定之后与所有的人擦肩而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依人,在水一方”。

(完)

百炼成钢杨汉辰

【作者:毅貞】

叱咤风云足智多谋的杨汉辰是如此的成长,表面是人人称羡的杨家少帅,却成长在令人心酸的生长环境,父亲因他是嫡长子视其为杨家家业的继承人,所以对其一味的苛求,几乎没有什么父子温馨的相处,难怪汉辰曾在回忆时说过,这辈子都后悔投胎在杨家,何况下辈子?世家子弟人人称羡,但是其成长的心酸也非平常人所能了解的,家族中的争权夺利,这样的生活环境除了物质之充足之外几乎感觉不到幸福。

汉辰因为父亲和师父把他当做家业的继承人,对他期望高、要求也高,在这样的环境下,从小就受到严格的训练,让他有一身的本领,所以后来在面对乱世的风浪时可以显现出其当帆领舵的足智多谋,但也因其生长环境和教育让其凡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心境上无法和子卿般的纯真的活着,让大家总是看到汉辰辛苦的活着。

这样的成长环境,连在家里都要用智计才能生存,也难怪最后大家看到叱咤风云的小诸葛杨汉辰,但这样的人中之龙也是从百炼成钢的心酸中锻造出来的。大凡不凡之人都有不平常的生长环璄,所以说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恶其体肤,所以当大家看到人人称羡的英雄时,要知道他也付出了超出常人的代价才能得到今日的成功与地位,身为杨家军统帅的责任让他必须坚强孤独的活着,无其它选择只能坚强的走下去,因为他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性格和教育让他不能自私的活着,他的生活似乎都是为了杨家、国家承受了千金重担,难以有一丝自己的空间,而杨家的生成环境也养成其淡如菊的人格特性。

紫陌用了很多的场景和事情来描述汉辰的生长环境,一步步塑造出这个角色丰富的人格特性,让大家对汉辰既心疼又敬佩,杨家的严格家法所调教的出色杨家子弟——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杨汉辰,这样的人在乱世本不应只是龙城少帅,也不应只是杨家军的统帅而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但因他身处显赫豪门对家中的争权夺利失望,所以连龙城的少帅头衔都被其视为腐鼠,也让其后对政治上的野心其淡如菊,紫陌对汉辰这个原创角色塑造是相当成功的,所以才让读者爱不释手。

再谈杨家的教育对汉辰的影响,杨家的严厉家法与教育对汉辰的谋略武功方面是成功的,可培养出了那么出色的人才,却让他的心对富贵权势是失望的,对政治上的龙争虎斗总是冷眼观之,无一统天下的企图心,培育出那么优秀的人才却不能为国家乱世的黎民百姓尽最大的力量,只因其对争权夺利累了,在这点看来,杨家的教育对真正的人才人格养成的培育是失败的。并不是说政治上争强斗胜是好的,而是聪明才力愈大者,当尽其能力而服千万人之务,造千万人之福这对国家才是有利的人才。汉辰有能力却没野心,主政者有野心却没能力,对国家对人才都是伤害。

杨汉辰——紫陌原创的一个人物,却给与了丰富的血肉性格,可见紫陌的文笔之细腻、同时又具有磅礡的气势,可以感动人心。除了人物的描写鲜明外,文章的剧情和背景《代》是抗日,《天》是军阀内战,其设定的时代背景为民初乱世,多少豪杰在此时代中为国为民奋斗,那个大时代的故事本就容易让人动容,再透过紫陌精彩的文笔描述更是成为令人一再回味的好文,值得广为推荐。

由衷的喜欢汉辰和汉威两兄弟

【作者:韵柔】

从看《代人受过》开始,我由衷的喜欢汉辰和汉威两兄弟,为他们所表现出的兄弟之情感动不已,为什么?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是因为在我们这一代中大都是独生子女,很少有兄弟姐妹,而且在这个金钱万能的时代,亲情更是淡薄,常看法制案例就会发现,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闹得兄弟之间公堂相见的事情屡有发生,“长兄当父”这样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字眼已经鲜少看到了;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吧,对于小威和汉辰俺喜欢,非常喜欢!!!

从《代》到《风》从杨小7和杨大帅兄弟到汉威、汉辰兄弟,以及小秦和小于兄弟,等等来看,在紫陌的笔下兄弟情无疑是最感人的,大都是爱弟弟甚至于多过爱儿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俺思索良久,得出了一点结论,写出来大家讨论一下!!

首先来说:应该是封建礼教的原因,从小男子汉从父母或从师长那里得到的教育就是长兄当父,女儿嫁出去是婆家的人,但儿子总是自己的,所以长男就是家里的支柱,要负起家长的责任,对于小弟是有养育和教导的责任的,这一点在当时应该是通行是,(当然也不排除有无良大哥、大嫂虐待弟弟的情况)这样一来把弟弟当儿子来管似乎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

其次,从岁数来讲,叹息!旧社会的大家庭老爷都可以三妻四妾,所以造成了孩子的年龄分布不均匀的普遍情况,小乖就和汉辰就大概相差了十三四岁,小7也比杨老帅小得多,这样一来,从岁数上来看小乖和小7就比兄长的儿子大不了几岁,大家都知道男孩子的成长和父亲这个角色是息息相关的,如果父亲早亡(至少对小儿子来说是早亡)自然而然,就容易把兄长当作父亲来看待,而对于哥哥来讲,小弟是自己的责任而且又比儿子大不了两岁,所以也就把弟弟当作儿子来管了。(小小声说:这样用家法来管教更加名正言顺)记得在汉威放小亮儿离家,被大哥赶出家门,从求他大哥放过小亮时所说的:亮儿能做的威儿也都能做,大哥要威儿娶谁,威儿就娶谁,等等这样的言词来看,在内心深处小乖已承认了和亮儿相同的地位,即与其说小7和乖儿是幼弟不如说是长子,对于汉辰和小亮儿名份上是叔侄,但从感情上来说更接近于兄弟。

其三,弟弟总比儿子要懂事贴心,笑!!为什么呀???从小7比汉辰容忍(单指对杨老帅),小乖比亮儿贴心来看的确很有意思。其实仔细想来,弟弟是可怜的,因为如果把兄长当作父亲,那么他的父母就因该不在了。在封建大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