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高科技霸主-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报告舰长,我舰遭到日舰猛烈轰炸,无法还击。”

艾天明在指挥室内紧张地来回踱步起来。

“我们离日潜艇距离多少?”艾天明焦急地问道。

“距离已经接近到…五公里,是否发射鱼雷?”

艾天明有些难以下定决心,如果不发射鱼雷攻击,一五三号很快就要被日舰击沉了,如果现在发射鱼雷,没有绝对命中的把握。

艾天明不敢再犹豫下去,铿锵有力地下达了命令:“立即发射两枚鱼雷,击沉敌军潜艇”

“是”

鱼雷手果断的按下了发射钮。

“嗖,嗖”两声之后,两枚拖着长长尾线的线导鱼雷飞射而出,朝日舰射了过去。

鱼雷发动机发出的声响使得日潜艇立即用声呐探测到了它们的位置。

“躲避,鱼雷攻击,躲避”日潜艇内立即传来一片混乱,战斗打了这么久,他们早已领教过,振国军的鱼雷是可以改变方向攻击目标的,顿时惊慌失措起来。

“日舰在躲避鱼雷攻击,注意控制鱼雷航行,改变鱼雷方向,往右调整十五度”一五三号上面鱼雷手开始用铜线操控鱼雷改变方向,朝正在机动的日潜艇扑了过去。

“他们的鱼雷改变方向了,左拐三十度,快”日潜艇也急忙调整方向,准备继续躲避鱼雷的攻击方向。

两枚鱼雷很快便离日本潜艇只剩下一百米左右的距离,鱼雷操控手继续做最后的调整,改变方向,让两枚鱼雷以最大的命中概率角度朝日舰射去。

“就要到了,再等几秒钟”鱼雷手十分焦急,因为他们担心最后的时刻会出什么状况,要是鱼雷故障或是导线突然断了,都会导致鱼雷偏离目标的位置。

“轰”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传来,几名鱼雷手的心为之一颤,而几名鱼雷手却清楚地听到,这一声巨大的爆炸并不是从远处的日本潜艇上传来的,而是从自己身边某个地方传来的,他们没有猜错,一枚从日本军舰上发射的鱼雷击中了一五三号左舷,发声了巨大的爆炸,与前几次不同的是,这枚鱼雷让一五三号发生了巨大的爆炸立即起火。

几名鱼雷手离起火区的位置很近,立即被炙热的热浪覆盖,一团巨大的火光朝他们扑了过来,这几名英勇的振国军战士还没来得及等到他们发射的鱼雷爆炸,就光荣牺牲了。

“我舰遭到重创,已完全失去动力。”艾天明接到了最不幸的消息。

但他去并不关心这个问题,而是在声呐手旁边静静等候,监听着两枚鱼雷的动向。

“轰,轰”两声巨响终于在所有的期待之中发生了。

“鱼雷准确击中目标。”

“喔……。”艾天明和大副,还有几名士兵欢呼了起来,他们仿佛已经忘记了自己濒临死亡的处境,一五三号此时已经沦为了一个靶船,只等待着日舰将它击沉,随后舰上幸存的官兵都在默默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而就在此时,天空之中突然传来了一阵轰隆隆的声音。

“我们轰炸机来了”一五三号上的水兵纷纷仰头望向天空,他们突然看到了希望,五架从上海松江机场起飞的轰炸机飞到了上空,他们是最后一次轰炸第一批返航的飞行员,此时紧急加载弹药之后,再次投入了战斗。

“所有人弃船,跳入水中”艾天明见日舰此时突然将注意力转向了天空,他们的高射炮已经打响,趁着这个空档,他作出了弃舰保护士兵的决定。

一五三号上的水兵开始纷纷朝江面上跳去,艾天明和大副跟着跳了下去,几百名水兵在江面上开始奋力划水,朝长兴岛方向游了过去。

一五三号上面熊熊燃烧着的大火渐渐将整个舰身都吞没了,里面也留下了几十名振国军士兵的遗体。

“轰”又有一枚日舰发射的鱼雷击中了一五三号,它摇晃了几下,发出了一阵巨大的爆裂声之后,最终缓缓沉入了江面之中,完成了它光荣的使命。

“嗖,嗖……”五架轰炸机迅速投下了十枚鱼雷,朝着四艘日舰射去。

“瞄准,射击”日本兵疯狂地嘶喊着,想要用高射炮将这最后跑出来搅局的五架飞机打掉。

不过让他们惊恐的事情再次发生了,后面的天空再次飞来了几架轰炸机,看到他们之后,几乎所有的日本兵都露出了绝望的眼神。

“完了,一切都完了”吉松茂太郎望着天空之中的十几架来回盘旋的轰炸机,机上闪耀着的七颗闪亮的星星,如同七把锋利的刺刀般,让他感到心惊胆寒,他的心立即陷入了无比冰冷之中,口中哆嗦着嘶喊道。

吉松茂太郎最后的希望破灭了,最后一艘潜艇也已经报废。

“开炮,给我轰击他们的船厂”吉松茂太郎不甘心,他临时也要让敌人尝到一点痛苦的滋味,涨红着扭曲的脸,疯狂地嘶喊起来。

“轰”在吉松茂太郎喊出这一句话之后,一枚鱼雷命中了他所在的驱逐舰,巨大的爆炸气浪直接将他的身体抛射了出去,将跑到甲板上怪叫着的他抛到了高空,随后重重地落入了水面之中。

“轰轰轰…。。 ”二十几枚鱼雷朝四艘日舰射了过去,四艘日舰均被命中,两艘迅速起火爆炸,两艘冒着滚滚滚浓烟。

随后又有几吨炸弹落到了日舰周围,让他们彻底死去,一艘日舰在临死之前匆忙朝长兴岛造船厂方向发射了几枚炮弹,但不幸都打偏了,炮弹落在了附近的海面上,巨大的爆炸和水花引起了船厂内的一阵虚惊。

萨镇冰和李国强在海神号指挥舰上焦急等待着,海神号此时和两艘航母都已退入了长江口内,整个航母舰队都已躲避到了长江上,而此时两艘潜艇已经开始在补给船两侧浮出水面进行补给,但此时对于战局已经意义不大了。

“刚刚发来的战报,日军最后四艘军舰和一艘潜艇被击沉,长兴岛船厂险中无损失。”通讯兵拨响了萨镇冰的号码,向他通告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太好了”刚刚一直愁眉不展的萨镇冰突然惊呼了一声。

李国强立即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脸上顿时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随后萨镇冰的脸色又变得稍稍阴沉了一些,因为他想到了振国军也损失了两艘驱逐舰,还有几艘驱逐舰受伤,目前完好无损的驱逐舰只有一艘,其余几艘必须回船厂接受检修。

“一五八号沉没,全体官兵阵亡,一五三号沉没,阵亡三十八人,我军到最后的战斗也十分惨烈啊。”萨镇冰徒然升起一丝伤感道。

“是啊,空军的损失也不小,这次大规模的歼灭战终于以我军大胜圆满结束了,幸好两艘航母保住了,没有耽误我们接下来的重大计划,这些英勇战士的英灵也应该含笑九泉了。”李国强也神情凝重地说道。

“命令下去,全力抢救落水士兵。”萨镇冰发布了最后一道命令。

随后江面上的振国军士兵纷纷被民船和军舰救了上来,虽然他们成了落汤鸡,但在水中时,他们却会心地笑了出来。

当一艘军舰救起一名穿着日本海军军服的男子,立即将他肩膀上的日本海军中将军衔认了出来。

“你官还不小,叫什么名字?”一名振国军士兵拿着枪抵着男子的头喝问道。

“吉松茂太郎。”男子用一口地道的日语说了一句。

“这家伙说他叫吉……。”这名士兵听不懂日语,立即摸着脑袋疑惑道。

“谁懂日本鸟语的,过来盘问一下?”

很快有一名懂日语的军官走了过来。

“他是日军第一舰队司令吉松茂太郎,这回我们抓到一条大鱼了,他说他们的司令官伊集院五郎和奥斯别佐夫已经战死。”

“带走”吉松茂太郎低着头,垂头丧气地被押上了船上,这一刻他代表全体日本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耻辱。

此时一直从长江口的江面上,往东海方向延伸了下去,都是受损失去动力的联合舰队的各种吨位的军舰,四处都冒着滚滚浓烟,江面上漂浮着大批日本士兵和俄国士兵的尸体,一路从上海,延绵到了对马海峡,可谓是壮观之极,史无前例。

振国军海军第一舰队立即接到命令,北上去收拾这些残兵败将了,此时还活着日本兵失去了日本国内的支援,基本无人理会,只有举手投降。

有些日本兵逃到了路过的日本民船上,抛弃军舰离开了,有几艘军舰在几个小时之后被修复了,准备南下参加战斗,但随后便被轰炸机和第一舰队的鱼雷给收拾了。

在之后的近一个月时间内,振国军完全控制了东亚从南到北广阔的海域,军队租赁了大量的拖船,将受损的联合舰队的军舰慢慢拖回港口,其中大部分都可以进行维修,然后继续使用,这样的军舰占到了近六十艘左右,其中包括两艘万吨级战列舰,其余的军舰受损过重,被振国军用火炮和鱼雷击沉了。

而此时东京日本军部内,山县有朋正在等候着联合舰队的消息,但随后他们和联合舰队失去了联系,焦急等待了半个小时之后,他们开始从外界寻找消息,终于打听到了从上海传来的消息,联合舰队全军覆没,振国军航母毫发无损,日本海军全军覆没,彻底失败。

“为什么,这是为什么,老天对日本不公平?”山县得知这个噩耗之后,立即失声惊呼起来,浑浊的老眼分不清东南西北,抢天呼地起来。

“日本战败了”陆军大将楠濑幸彦重重地坐到了椅子上,目光呆滞,如痴傻了一般。

“大日本帝国就这么完了吗?”

第一卷 辛亥大战 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宝贝

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宝贝

日本军部内传来一片哀嚎声,随后的半个小时,日本政府内阁和军部陷入了恐怖的沉默之中,没有人讲一句话,外面的记者过来采访,也无一人搭理,政府停止了办公。

“砰”一声来自军部大楼的枪声结束了这片可怕的寂静。

“山县长官”

山县有朋开枪自杀,结束了他七十六岁的生命,以向全体日本人谢罪。

而在华夏国国防部内,却是出现了另外一个极端,极端的欢喜景象。

“我们终于赢了”李天成完全不顾总统的身份,跑过去紧紧地和谭建业拥抱到了一起,相互拍打着对方的肩膀,如未长大的孩童一般嬉闹起来。

他们的心情既激动又兴奋,这是从未有过的欢欣鼓舞,是中国近代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对外战争的大胜利。

总统府、国防部和华夏国南京政府各办事机构内一片欢腾,政府工作人员纷纷奔走相告,鼓掌欢庆,欢声笑语从政府办公楼内频频传出。

多日紧张的战事终于告了一个段落,也使得政府和军队工作人员的心得到了久违的松弛,他们终于可以吃一顿轻松愉快的午餐,晚上早点回到家中睡一个安稳觉了。

中午,李天成带着国防部的官员们在国防部宴会厅举行了小规模的庆功宴会,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吃过饭的官员们尽情享受了一个下午的美好时光,大家有说有笑,尽情宣泄着近几日的沉闷。

南京市各地很快出现了欢腾景象,街头小巷,鞭炮声在四处隆隆响起,消息很快传到了全国给地,这次重大的胜利让全体华夏国国民看到了新的希望,刚刚笼罩在上海市的战争阴霾也立即消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立即恢复了正常,海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华夏国人民的生产热情,工厂内工人们干劲十足,加大力度加班加点地生产各种战备物资,迅速交付到部队手中。

而这次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对外作战的一次重大胜利,立即使全体华夏儿女失去已久民族自信心渐渐恢复了起来,人们不再沉浸在失败赔款、丧权辱国的悲哀氛围之中,而是可以抬起了低下已久的头颅,挺着胸膛自豪地面对整个世界,中国人民在近代饱受屈辱和迫害之后,终于在这一天站了起来,而世界也被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再次发出让人颤栗的嘶吼彻底震惊了。

到了晚上七八点钟,李天成回到了总统府内,穿着清淡花色长裙的杨紫茵早就在家做好了丰盛可口的晚餐,等待着李天成的归来,而她在战争爆发之后,也没有继续外出上班,呆在家里做起了家庭主妇。

杨紫茵改变了发型,扎着一个修长的马尾辫,如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女般青春靓丽,一进门,李天成便闻到了一股醉人的清香迎面扑来,那是一股自己熟悉的香味。

杨紫茵洁白无瑕的肌肤和飘逸的秀发很快一股脑扎到了连天成的胸前,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半个月没回家了,想死你了”感受着杨紫茵娇柔而富有弹性润滑肌肤,李天成奋力将杨紫茵娇嫩的身躯搂向了自己的怀中,紧握着她盈盈一握的小蛮腰,将她抱了起来,在客厅内肆意旋转了起来。

李天成最近一直在临时指挥部内,二十四小时都在执勤,因为前方的战斗激烈,随时都会收到来自前线的战报和紧急情况,需要他作出临时指示,所以常常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被警卫打扰而醒过来,一直都没有睡一个好觉,显得有几分疲倦,但脸上的倦意已早已被前线胜利的喜悦所掩盖,消失得无影无踪。

“坏蛋,放我下来”杨紫茵娇羞地在李天成的怀中嗔怪了一句。

“今天我就是不放过你。”李天成在杨紫茵粉嫩的脸蛋上亲了一把,然后凑近了过去,狠狠地在她润滑的红唇上咬了上去,顺势勾出了她粉嫩的舌尖,肆意品尝起这久违的味道。

“你想做什么?”杨紫茵立即明白过来,狠命在李天成怀中挣扎了起来。

“想跑,没那么容易。”李天成嬉笑着将杨紫茵抱得更紧了。

“坏家伙,今天恐怕满足不了的你的**了,我今天有状况。”杨紫茵面上的笑容立即一收,看起来很正经的说道。

“不会吧,今天好像不是你大姨妈来的时候,还没到期吧?”李天成有些纳闷,将杨紫茵放倒在了沙发上,顺势贴了上去,不让杨紫茵起来,开始上下其手,不老实起来。

“坏蛋,这次是真的不行,我大姨妈已经一个多月没来了。”杨紫茵见无法挣脱李天成按在自己胸前的魔爪,顿时也放弃了抵抗,又用无辜的眼神望着他,一本正经的说道。

“那是怎么回事,没去医院检查一下?”李天成脸上的笑容一收,疑惑道。

“傻蛋,连这都不明白,还当什么总统?”杨紫茵见李天成的样子,顿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伸出纤纤玉指在他的鼻头上面轻轻戳了一下。

李天成脑子一转,眸光一闪,面上顿时露出一丝喜色:“难道是……?”他已经反应了过来。

“我倒是请了总统府的专业医生替我做了一下检查,医生证实我已经怀孕了,你就要做爸爸了。”杨紫茵淡然笑着说道。

李天成立即如弹簧般从杨紫茵柔软的身躯上坐了起来,口中惊呼道:“差点压坏我们的小宝贝。”

“不用担心,小宝贝还没这么脆弱,他刚才在我肚子里面动了几下,我听到他跟我讲话了。”

“他说什么?”

“他说坏老爸,又在欺负妈妈。”

“切,胡扯。”

“我早就知道自己怀孕了,最近战事紧张,没有来得及告诉你。”杨紫茵慢慢坐了起来,轻轻地靠在了李天成厚实的肩膀上,柔声道。

“今天真是一个好日子,双喜临门啦,国事家事都传来重大喜讯。”李天成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咧着大半天没有来得及合拢的嘴笑道。

“你这阵子辛苦了,我去给你端枸杞排骨汤过来补补身体。”杨紫茵站了起来,开始往厨房走去。

“还是不要去了,这段时间吃点素的得了,身体补得太厉害了,也没地方泻火,这么漂亮的老婆,从此只能看,不能摸,悲惨啊”李天成又戏谑道。

厨房内传来杨紫茵的笑骂声。

振国军大胜日俄英法四国联合舰队的消息立即传遍了全世界,同盟国集团一片欢庆,协约国集团则大受打击。

这意味着在远东地区的海上战斗已基本结束,此后没有任何一支协约国海上力量近期内可以威胁到振国军海军,振国军海军随后将完全控制东亚海域,而英法等国受到欧洲战事的拖累,和他们的航母还没有形成战斗力,根本无法派大舰队来远东地区作战,因此日本和俄国政府向英法求援之后,得到的答复是让他们失望的。

英法两国都已欧战脱不开身为由,拒绝派舰队赴远东地区作战,基本上放弃了日本。

此时的欧洲地区,西线德军和英法联军陷入了胶着状态,双方在法国北部的马恩河一线一直到海边形成了长达几百公里的前沿阵地,双方互相发起了数次对攻战,但战果都不大,依旧在附近地区展开局部的战斗。

远东地区盟国军队的大胜利,也很大鼓舞了德军的斗志,使得德军在十月十五日对英法联军展开了一次马恩河沿线的进攻战,这一战德军出动了九个师团,近十五万兵力,企图依靠这次胜利对英法联军士气的打击,展开一轮攻坚战。

但英法联军似乎并未被远东地区的局势所影响,因为实际上除了日本和俄国,英法两军的损失都不大,他们已经放弃了远东地区的利益争夺,准备集中精力来对付德国。

结果这次历时三天的大会战,德国人仍然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撕开对方的防线,双方各自损失了近万兵力,最后无奈地重新退守到了己方的防御工事内,战争再次陷入了胶着状态。

东线德军正在和俄军展开激战,就快要将进入东普鲁士的俄军逐渐被赶回了俄国境内,同时德国大规模对被俄军打击的奥匈帝国军队提供援助,使其能够抵挡俄军进攻。

在海军方面,由于德国海军实力不足,所以德国人选择了让海军保存实力,躲在本国港口内,用密集的水雷封锁了港口航道,英法两国只能封锁德国海军港口,使其无法进入大洋作战,自己的舰队也不敢进入德国港口展开战斗,所以海上的战斗并不激烈,主要以袭击对方的商船为主要战斗方式。

这时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还没有展开,德国有限的潜艇,对英国商船的袭击造成的损失还没有大规模显现出来,英国在早期也还不怎么重视潜艇这种装备,仍然坚信战列舰等水面舰艇是决定海战的核心力量,潜艇只是海军弱国玩偷袭的把戏,不足为惧。

第一卷 辛亥大战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尼古拉二世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尼古拉二世

但此时当日本人的大批战列舰被华夏国海军潜艇击沉之后,英国人才意识到潜艇的加入,将改变海战的历史,开始逐渐重视这种武器装备的发展。

在海战结束的第三天,华夏国政府发表通告,敦促日本政府向华夏国和同盟国投降,但得到的回应是否定的,日本政府态度十分坚决,拒绝向华夏国和盟国投降,日本国内已开始最大规模的战争动员,陆军很快将扩大至一百万人,振国军想要进攻日本本土将付出沉重代价。

而在中国北方的近十五万日军此时已与国内失去联系,他们的给养和补给已经断裂,日后只能靠袁世凯政府和满蒙政府提供补给,但显然这两个政府也是不可靠的,他们的财力也有限,根本无法向日军提供大量必需的战略物资,日军的持久战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在华日军将官已看不到日本战胜的希望,整个军队陷入了悲观情绪之中。

摄于振国军的强大装甲部队,日军根本不敢主动进攻振国军阵地,振国军还有着日军不可比拟的强大后勤保障支持,日军打完一仗就会弹尽粮绝,所以只要振国军发动大规模进攻,日军的失败是迟早的事情,在华日军的士气十分低落,撤退的念头占据了大多数日军士兵的思绪,而他们此时已无法退回本土,出海口已被振国军完全封锁,日本舰只根本无法从日本本土到外海航行,接这些日本士兵回国。

由于李天成的战略是以最小的损失威逼日军投降,所以他根本没打算利用陆军去与日本的十五万军队进行阵地战,而是采取了另外的方式威逼敌人投降。

李天成下令,振国军海军立即封锁日本沿海的所有出海口,将冲绳、台湾和日本本土的联系彻底割裂开来,重点封锁日本海、对马海峡、台湾海峡、日本东面的西太平洋海域,让日本变成一座死岛,他们所需的资源和商品无法输入,本国商品也无法输出国外,经济受到史无前例的封锁,没有了海外进口的原料,日本的生产和生活立即受到巨大影响,工业生产很快便陷入了倒退。

由于振国军的驱逐舰损失了两艘,另外几艘在船厂接受检修,所以振国军海军第一舰队派出十艘驱逐舰加入两个航母舰队,以保护航母舰队的安全,第二舰队封锁日本海、黄海、东海,第三舰队封锁日本东太平洋沿岸地区。

第一舰队的任务在于封锁台湾海峡,以及台湾以东洋面,阻止日本商船出海获得原料,使得日本控制区域完全与外界失去了联系。

而在三个月之后,六艘驱逐舰已完全恢复战斗力,开始逐渐加入舰队之中,第一舰队的十艘驱逐舰逐渐返回舰队,另外海军和空军损失的飞机也很快生产了部分出来,海军舰载机完全得到补充,空军飞机也将陆续得到补充,预计在半年之内恢复原来的规模。

一九一四年年底,远东战场已经基本恢复平静,日军龟缩在华北不敢乱动,东南亚的英法军队更不敢北上侵犯,他们只期望振国军不要南下东南亚进攻他们的殖民地,但这也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此时俄国虽然深陷欧洲对德战争之中,太平洋沿岸的海参崴港口他们也不会放弃,俄国开始沿着西伯利亚铁路往远东地区运兵,逐渐俄军的兵力已达到十七万之多。

俄国人已认准日本人抵抗不了多久,华北迟早会被华夏国收复,因此他们想要早作准备,经过与日本人协商,俄军部分军队陆续进入东北,先期进入东北的部队大约有四万人,企图和日军一起形成对振国军的威慑,但俄国也不保证日军在东北的给养问题,日俄两国的部队随后都威逼满蒙王国,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迫于两国的强大武力,满蒙王国不得不将国内的资源都置于两国控制之下,使得实际上成了他们的前沿基地,任人鱼肉。

在莫斯科河北岸的古老气派的宫殿克里姆林宫内,四十六岁的俄国末代皇帝沙皇尼古拉二世正在紧急召见他的叔父,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尼古拉耶维奇此时是俄军最高统帅。

尼古拉二世坐在舒适宽敞的靠背椅上,旁边坐着一名年仅六旬的老者,便是尼古拉耶维奇。

“叔父,你对远东地区的局势是怎么看的,我们究竟要不要继续和日本人联合起来作战,还是干脆将他们踢开?”尼古拉二世刚刚在和尼古拉耶维奇讨论是否将日本踢出局,俄国独霸东北的问题。

“陛下,臣认为此时甩掉日本尚未到最佳时期。”尼古拉耶维奇深邃的眸子闪动了几下,立即恭敬地回应道。

“哦,何以见得?”尼古拉二世面上带着至高无上的威严,一股让人不敢逼视的冷厉浮现出来,淡然问了一声。

“臣以为日本海军虽然全军覆没,但日本人的战斗意志并未完全被打垮,他们国内依旧在积极备战,随时可以组织起一百万军队投入战斗,只不过是他们只能固守本土,无法再派兵到中国增援他们已被孤立的军队。”尼古拉耶维奇继续说道。

“如果我们现在对日本人不管不顾,就得不到他们在中国的十几万军队的帮助,会将他们逼迫到我们的对立面上去。但如果我们先给日本人提供补给和援助,让他们在中国北方继续和华夏国作战,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十几万日本兵,替我们守住中国东北地区,俄军的防御任务也会大大减轻。”

“难道你不认为这十几万日军士兵会和我们抢夺东北的地盘,让俄军无法肆无忌惮地充满东北各处,从而实际占领整个东北?”尼古拉二世又问道。

“陛下的担心是多余的,在中国的日军已与本土失去联系,没有我们的支持,他们能坚持到什么时候,估计很快就会被华夏国的军队击溃,华夏国强大的空军将使得日军无处藏身,会慢慢被炸到体无完肤,气绝身亡。”尼古拉耶维奇摆摆手道。

“我们大可不必担心这十几万日军,反而可以利用他们,日本人此时已经只能背水一战,必然以最大的力气与振国军拼死到底,等到有一天日本人一个个战死沙场的时候,俄军自然就可以接替日本人接管资源丰富的整个东北地区,也可以大大延缓振国军北上的时间,做好准备,抵抗振国军的进攻,如此我们既做了帮助日本的大善人,又实际上不费多少力气得到了东北,又何乐而不为之呢?”

“而这段时间,我们可以从国内运输大量的战略物资,包括我们即将生产出来的装甲车和飞机,有了这些与振国军抗衡的武器装备,我们不但可以保住海参崴,还可以在中国东北长期立足。”尼古拉耶维奇又道。

“嗯,叔父的计划如果能够得到圆满实施,那将会给俄国带来全新的希望,不过我担心振国军会不会放手东北任由俄军占领,一旦他们倾尽全力北上进攻,我们在欧洲已陷入与德国的苦战,远东的大规模战争可对我们不利?”尼古拉二世点点头道。

“如果我们最终无法长期占有东北,那我们也可以利用东北作为和华夏国谈判的筹码,使得他们放弃对海参崴军港的威胁,然后和华夏国达成和平协议,解除远东地区的重大威胁。”尼古拉耶维奇回应道。

此时振国军的海军已封锁海参崴港口,俄国太平洋通道已完全封闭,海参崴已成为一座死港,完全失去了海上的联系,尼古拉耶维奇担心振国军会登陆海参崴,然后挥军直逼西伯利亚俄国领土。

“同时进行东西两场大规模战争,将使得我们分身无术。我们的兵力主要应该放在西线地区对德国和奥匈帝国作战,远东地区只能当做一场赌博来看待,如果结果好,我们可以占据中国东北,如果结局不妙,也要尽量把我们的损失降低到最小,至少不能让中国人进入海参崴和西伯利亚,那样的话,对于俄国而言,失去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将是极大的不幸。”尼古拉二世微微点头应道。

“远东的事情就由叔父去统一安排吧,一切都拜托了”

“是,陛下,我一定尽力而为,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一月中旬的南京早已经进入寒冬季节,雪花在街头小巷四处飘舞着,没过多久春节就要来临,而人们没有继续沉浸在对日海战大胜利的喜悦之中,因为北方的国土依旧被日俄控制着,振国军担负的任务依旧繁重,各地的兵工厂一刻都没有松懈下来,继续开足马力,扩大生产。

华夏国颁布的战时经济政策,使得社会一切可用资源都涌向了军工行业,民用工业受到战争影响而使得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放缓的损失,被军工生产的红火掩盖了下去。

第一卷 辛亥大战 第二百六十九章 台湾省

第二百六十九章 台湾省

华夏国的工业生产依旧保持着迅猛发展的势头,不过此时出口已明显不足,国内市场却开始逐渐被打开,慢慢繁荣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