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高科技霸主-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袁世凯和隆裕查探清楚了实情,日本人将他们都耍了,竟然脚踏两只船,分别同隆裕和袁世凯私自秘密达成了协议,一只手插入了袁世凯的荷包,另只手插入了隆裕的口袋,两边忽悠着大摇大摆地进入了中国。
袁世凯大为震惊,破口大骂日本人狡猾奸诈,竟然事先不打招呼就暗自与隆裕勾结上了,而日本人回之说,咱们彼此彼此,谁也比谁好不到哪里去。
隆裕太后更是大惊失色,痛斥日本政府不守信誉,帮助自己的同时,暗中帮助袁世凯,简直是无耻小人,而日本人又说了,这个小人我们做定了,如果不是我们这些小人,你老人家就等着被袁世凯啃光你的骨头吧,你还要感谢我们日本人才是。
随后的一天京城大乱,北洋军和禁卫军出现了交火,双方都痛恨对方勾结日本人对付自己,而丝毫都不觉得己方也是无耻的,双方在北京城南一带发生了几次小规模交火,但相互各有胜负,没有大的交锋。
而经过两天三夜的强行军之后,日本人的铁蹄踏入了中国腹地,北京城的郊区,日本人的特派代表随后便进入紫禁城,来到了隆裕的身前。
来人正是日本陆军派入中国的间谍头子本田纠夫,此人早已潜入北京,只等着野田和一的军队进入京城,然后便展开已拟定多时的政治活动。
同本田纠夫随行的是日本天津登陆的第十二师团的少将山本次郎,二人被隆裕派去人接入了紫禁城,隆裕原本为日本人准备好的隆重接待仪式,也因为日本首鼠两端的行为而取消了,隆裕只派了一辆普通的马车去接本田纠夫和山本次郎进入紫禁城,为他们准备的盛宴也改成了家常便饭,两人损失了隆重的接待仪式和美味佳肴,丝毫都没有觉得失落,他们获得的东西比这些虚荣要重要得多。
“大日本帝国陆军中将本田纠夫参见大清国隆裕太和阁下,我谨代表日本天皇阁下,表示对贵国太后和溥仪皇帝的亲切慰问和崇高敬意”本田纠夫鞠躬向隆裕太后行礼,嘴里说着心口不一的话。
此时外国人见满清皇帝是不用下跪的,他只是微微躬身即可,而这一点在英国人刚刚来拜见清朝皇帝时被认为是蔑视天朝君主的行为,当时英国使臣因为没有跪拜天子,他们送给清朝的枪炮都被满清贵族大臣堆放到了皇宫厕所里面,以示对英国人的不满。
但当时满清纯属于夜郎自大,英国人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个蛮夷小国,英国人的枪炮也是一些没有创意的玩意,比之于天朝的地大物博而言,简直是九牛一毛,当时清廷对这些枪炮竟然毫不理会,不屑一顾,也不去研究仿制一番,可见满清统治者的极度愚昧无知。
枪炮本来在明朝时已获得极大发展,满人入关之后,竟然严禁继续研制枪炮,视之为邪物,导致中国军事科技几百年发展的严重停滞,可见他们的短视极其严重,完全没有意识到枪炮会在未来对外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这一点看来,根本原因是此前满人久居关外,以游牧为生,思想和文化极度保守和落后,从而导致其统治下的中国近代处于了落后挨打的局面,和日本的明治天皇和具有远见卓识的大臣们一比,高下立现。
“大日本帝国陆军少将山本次郎见过隆裕太后阁下。”山本次郎带着一股冷然傲气,傲然面对着隆裕太后,勉强鞠了一躬道,骨子里根本瞧不起大清的皇帝和皇族亲贵。
此时溥仪没有在场,这种场合他不必参加,而在一旁落坐的有奕劻、载沣,他们和两名日本军官一一回礼之后,本田纠夫两人也被隆裕赐座,坐到右侧的木椅上,这里是东暖阁养心殿,是隆裕经常接见大臣的地方,也是前清皇太后慈禧经常的办公之地。
“日本政府是否需要解释一下你们的行为,根据我国与贵国达成的协议,贵国军队只允许在天津塘沽口登陆,你们在山东东营登陆的海军陆战队是怎么回事,你们还有没有把我大清皇帝放在眼里?”载沣第一个出来恼着脸质问本田纠夫道,他通过日本公使引荐,与本田有多次会晤,此前的协议也是二人亲手签字的,刚开始对本田是十分客气的,但此时却也十分不给面子。
“载沣大人,您有所不知,日本这次的行动实属无奈之举,因为日本也是十分为难啊。”本田纠夫却出人意料地长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露出一副被人冤枉了的无辜表情说道。
“你倒是说说,你们日本人究竟难在哪里?”载沣阴沉着脸,继续追问道,心想我倒是看看你们这些小鬼子如何狡辩。
“当我国收到袁世凯请求出兵,针对太后和皇上的消息之后,大感震惊,我国天皇对于贵国太后和皇上一向敬仰有加,他得知袁世凯想推翻溥仪皇帝,而自己做大清国君主之后,顿感震怒,怒斥袁世凯是狼子野心,恬不知耻,是忘恩负义之徒,他竟然企图颠覆大清政权,实在是罪不可赦。”本田纠夫眸中闪烁着狡黠,继续狡辩着,一旁的山本次郎依旧一副傲然而坐的姿态,没有正眼瞧载沣。
“既然如此,贵国天皇为何还要派兵进入山东去帮助袁世凯?”载沣听本田这么一说,有了几分动容,随后急不可耐地追问道。
隆裕和奕劻听到这里,也不知日本人究竟是出于真心还是假意的,只等着本田纠夫继续往下说再做判断,两人面色都比较难看,一时没有开口。
“袁世凯的意图是利用我x本天皇的善良和热心,去帮助他对付继续北上的振国军,二是协助他推翻溥仪皇帝,好让他登上帝位。正因为袁世凯的行为大逆不道,企图篡取大清政权,我天皇则决定将计就计,暂时答应袁世凯的请求,出兵山东,一来我皇军可以在山东战场阻止振国军北上,保护大清皇帝的安全,二来也可以在袁世凯的脊梁骨上抵上一把刀,从而要挟他,使其不敢乱动,这样一来,我x本皇军便可以起到遏制振国军和袁世凯的双重作用,如此便可保住大清皇帝的帝位稳固,大清江山万年不倒,我x本天皇阁下的一片真心诚意,还希望隆裕太后阁下能够切身体会到,切莫被小人谗言而误会了我国的良好愿望,请太后明察”本田纠夫将自己心中早已准备好的台词搬了出来,他将继续在中国忽悠下去,忽悠完袁世凯再在这里忽悠隆裕太后,而他所言似乎听起来也合情合理,没有什么破绽。
“哦,明治天皇果真是如此想的?”隆裕太后听了本田纠夫的话之后,似乎觉得他所言有些道理,顿时秀眉一展,有些释然地问道。
“当然如此,我天皇阁下拳拳之心,天地可知,日月可鉴,大日本帝国与大清帝国一衣带水,乃是亲兄弟,好邻邦,大清帝国有难,我x本岂能袖手旁观,天皇阁下已制定了帮助溥仪皇帝对付袁世凯和南方**党的一些列具体方针,让我转呈给太后,请太后亲览,相信在我x本帝国善意的支持下,大清国必然可化解此次史上最严重的劫难”本田继续恬不知耻地胡诌着,却面不改色心不跳,可见其用心之阴险。
“若真如本田先生所言,贵国天皇果真是这样想的,那哀家真是万分欣慰,难道是哀家错怪了贵国天皇阁下的一番美意?”隆裕太后被本田这么一忽悠,心中开始转变了几分念头,但她还不敢确信本田的话是真心的,带着疑问说道。
“太后如果不相信在下所言,尽可观我皇军日后的动向,我皇军绝不会进入紫禁城一步,只要在城郊遏制住袁世凯的军队,能保皇宫安全即可,若是我皇军有侵犯大清皇宫之行为,我必遭天谴,五雷轰顶而死”本田纠夫继续装出一副无辜受害者的样子,替自己申辩道。
第一卷 辛亥大战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迁都
第一百三十五章 迁都
“这是天皇阁下呈给贵国皇帝的建议书,里面有天皇阁下的若干具体方案,里面的方案太后看过之后,也许会觉得有些不妥,但如今艰难的局势下,太后必须尽快做出选择,我皇军可保太后一日,不可保太后一世,请大清国皇太后阅览”本田纠夫继续扮演着大善人的角色,忽然伸手从怀里掏出一本类似奏折的黄色小本子,起身走了几步,向前呈递给站在隆裕身旁的一个年轻小太监。
小太监连忙上前去接过本田纠夫手中的折子,然后小步走回到坐在椅子上的隆裕太后身旁,恭敬地低下腰去双手呈递到隆裕太后身前。
隆裕接过折子便翻开来微垂着眼帘,慢慢阅览了起来,修长的指甲在折子的纸面上滑动着,翻了几页之后,瞳孔便渐渐开始放大,心脏也咕咚咕咚地加速跳动起来,一旁的载沣和奕劻见到隆裕太后的表情,心也开始悬了起来,纷纷凝望着太后脸上的表情变化,急切等待着隆裕太后讲出折子的内容。
“迁都,这就是明治天皇给我的建议,这件事情实在是太难了,我们很难做到,恐怕要让贵国天皇阁下失望了。”隆裕太后看完折子之后,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原本以为日本人有什么好注意,日本人却提出这个令人头疼的点子,隆裕的心一下子再次沉入了海底,刚刚恢复一点血色的面容再次苍白了下去。
“什么,迁都,这不可能,我大清在北京建都已二三百年之久,根基已稳固在此,就像是久居一地的大树,若是连根拔起换到别的地方,恐怕是很难存活下来啊。”奕劻听了迁都两个字,老脸上的肌肉顿时也是一阵抽搐,嘴哆嗦着说道。
“迁都需要花费多少银子,你们日本人算过没有,你们说得倒轻巧,你们到底要我们把皇宫迁到哪里去,无论到哪里总需要再重建一座宫殿起来,我大清国库早已空虚,那还来的钱去迁都,真是无稽之谈?”载沣也立即面色一沉,撇嘴道。
“折子上面写得很清楚,天皇阁下建议大清皇帝将皇室和宫殿都前移到关外东三省境内,最合适的地点就是长春,只有在这个地方,我大日本帝国才能拍着胸脯保证,无论是袁世凯,还是李天成,亦或是孙中山,他们都无法对皇帝和太后构成威胁,日本陆军在朝鲜的军队随时可以南下保护大清皇帝的安全。”本田纠夫继续发挥其狡辩的功夫,义正言辞地说道。
“你们日本人难道就不能替我们保住这北京城吗,你们不是已经抵住袁世凯的脊梁骨了吗,也有能力阻止振国军北上,为何不能替我们将京城守住呢?”隆裕太后有些花容失色,心中焦急难耐,有些失态地大声喊了出来。
“请太后冷静下来,听我慢慢解释”本田纠夫见状,顿时便小声宽慰了一声。
“还解释个屁,我大清就这样完了,我们完了”载沣此时心中也急得直冒汗,顿时口不择言地吼了出来。
“载沣,你不要乱讲话,先听听本田先生怎么讲?”隆裕虽然着急,但也听不得载沣这般胡言乱语,顿时冷声呵斥其闭嘴。
载沣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态,顿时低下头去开始生闷气起来。
“太后,目前的局势希望您能看清楚一点,中国有句古话,就是要知道审时度势,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如今南方**党势力极为强大,相比于贵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而言,他们相当于曹操,而袁世凯相当于孙权,您和皇帝阁下则相当于刘备,而且是最落魄时期的刘备,实力是最弱小的一个,现在你们又被孙权抛弃了,四面受敌。你们现在还想要保住北京是十分困难的,也是非常不明智的,如果要保住北京当然也有办法,那就是让我大日本帝国的士兵用血肉之躯去替你们抵挡住敌人的猛烈攻势,但太后您想过没有,这样我们大日本帝国要牺牲多少士兵,才能保住这北京城,我天皇阁下派兵进入贵国,为的是帮助贵国渡过难关,保住大清皇帝地位不失,而绝不可能将我x本国士兵的性命不管不顾,拿来填**党人的炮弹,这一点,您必须记清楚,我们日本士兵的生命也是宝贵的。”本田纠夫随后便继续滔滔不绝地解释着,企图尽快说服隆裕等人,使他们不得已迫于形势而按照日本人所设想的路线图去执行,而此时隆裕的确已没有多余选择的本钱,一切还要看日本人脸色行事,本田说的话,一部分还是很现实的,那就是日本人有自己的打算,不可能完全按照清帝的要求办事。
“我军进入贵国的目的在于充当调停者的角色,使得贵国各路军队都保持在目前的势力范围内,而不可随意将战火继续扩大,使得大清国百姓遭殃,民不聊生。而我军绝非到贵国来与你们的军队作战的,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难道太后忍心看着我们这些远隔万里,不辞辛劳地前来帮助贵国稳定局势的士兵都死在贵国国土上,那也是天皇阁下所不允许发生的事情,所以我军在出发前,已接到天皇命令,如若贵国叛军势不可挡,实在无法抵抗时,则明智地尽快选择放弃,重新撤回日本本土,以免造成我军过大伤亡,以上所述乃肺腑之言,请太后早日定夺”本田稍稍一顿,继续一本正经地说道,实则是在威胁隆裕,只要日本愿意,他们随时可以放弃任何人和任何势力,想要真正获取他们的帮助,就只能按照日本人安排的路线去执行。
隆裕听了本田纠夫的话,也觉得他说得倒是很有道理,日本人可以帮助她威慑袁世凯和李天成,但要日本人真的付出巨大的牺牲来帮中国人打仗,恐怕也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们的作用顶多是作为一个调停者的角色存在,如果振国军不顾日本人的威胁,长驱直入,那日本人搞不好还真的就会再次撤出中国,放弃保住大清皇帝,不过她却不知道,日本人虽然不会为了保住大清而血战中国战场,但他们却会为了实现自己的大陆政策,侵略中国领土而不惜牺牲一切,这一点隆裕还没有清醒地认识到。
“奕劻,哀家头疼得厉害,不知该如何处置,你的意思如何?”隆裕太后此时也没了主张,若是不按照日本人说的把都城迁到东北腹地,很难保证袁世凯和李天成会因为日本人的威慑而放弃进攻北京城,倒时若是日本人真的如本田纠夫所言,直接放弃京城,那紫禁城和皇族真的就完了,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于是只好询问奕劻的意见。
“微臣……微臣也不知该怎么办,我大清江山啦”奕劻早已是老泪纵横,此时听到这里,便抑制不住地哭了出来,高声哭泣着说道,他心中此时有着一股浓郁的凄凉感,除此之外,心想他们不但要受到袁世凯的背叛,李天成威胁,如今还要被日本人牵着鼻子走,心中悲痛难耐,随即便开始泣不成声。
“哎”载沣此时也明白,日本人怎么可能用自己士兵的身体替满清皇帝卖命,他们也是见风使舵的人,随时都会抛弃满清皇室,这里又不是日本人的疆土,他们绝不可能卖命去阵前冲杀,于是只好垂头丧气地哀叹了一声,而且对于日本人话,载沣也只相信了一部分,不敢全信。
“大清在我手上落到如此地步,叫我怎能对得起开创大清基业的列祖列宗啊?”隆裕见奕劻失声落泪,眼眶也渐渐湿润了以来,秀面上肌肉微微抽搐了几下,口中哀呼道。
“太后,此言差矣,如若您按照我们的建议去做,将都城迁移到长春府,我大日本帝国的军队就有能力保证您和皇族继续在中国长治久安地统治下去,只不过你们在关内的土地一时间恐怕是没有能力再夺取回来了,这种时刻,做出一定的牺牲是必须的,要想全身而退,恐怕已毫无希望。”本田纠夫见三人已毫无底气再与自己争辩,本来痛打落水狗就是他原本拟定好的计划,此时见时机已到,就继续扮演者好人的角色好言规劝道。
“本人虽愚钝,但也略通中国历史,知道你们满人的先祖是女真人,你们本来就是生活在关外的游牧民族,这关内中原土地原本就不属于你们,此时再度失去虽属遗憾,但你们可暂退至祖先繁衍生存之地,休养生息,养精蓄锐,待到时机成熟时,再一举南下,夺回失去的土地,再创先祖努尔哈赤的光辉业绩,也未尝不可。此时属于隐忍之机,还需忍耐一番才可,如果一意孤行,选择死守京城,满清和你们满人就真会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不复存在。”本田继续发挥其说客的巧言如簧本色,趁势追击道。
第一卷 辛亥大战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方角力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方角力
“本田先生的话很有道理,只是此事事关重大,容哀家再下去和群臣好好商议一番,才好做出最终决定。”隆裕已被本田说动,她也知道此时满清气数衰竭,只剩下一口气苟延残喘,还有什么本钱去作为保住都城的筹码,如今完全要看日本人的脸色行事,于是便哀声有气无力地说了一声。
“那在下便下去等候太后的好消息,太后可不要考虑太久,夜长梦多,时间久了,我们日本人也很难保证能压制此时北方的乱局。”本田见隆裕还有所推脱,顿时嘴角勾勒出一丝诡笑,提醒道。
随后本田纠夫就带着趾高气扬的山本次郎离开了,山本次郎自进入大殿都没有正眼瞧隆裕等人一眼,冷傲之极。
山本次郎离开时还在大殿门口小声嘀咕了一句:“哼,跟他们罗嗦什么,是他们来求我们,还是我们求他们,要是不答应我们的条件,我明天就带兵回日本,把振国军和北洋军都引到北京来,让他们后悔莫及。”
山本次郎这句话虽然是出了大殿门口讲的,但却故意用一口蹩脚的中文字一字一字地说得很清楚,好让里面的隆裕太和和奕劻等人都听见,威胁之意溢于言表,估计这也是本田纠夫预先设计好的内容。
隆裕和奕劻、载沣三人听在耳中,也立即猜测山本次郎是故意留下这句话给他们听的,此时已完全看穿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他们根本不是作为一个热心帮助者的角色出现,而是想要作为一个主宰者的姿态来操控满清皇室,使其服从他们的意志从事,三人立即陷入了痛苦的沉思之中。
隆裕坐在宽敞舒适、雕龙刻凤的暗红色黄梨木座椅上,身体无力地歪向一侧,用一只手肘支撑在椅子把手上,单手撑着面颊,呆呆地望着殿前的金黄色地面,沉默了许久,脑中闪现的尽是本田纠夫所讲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和临走时山本次郎说的那一句带着威胁的话语,思绪沉浸良久,都理不出一个合理的头绪,脸上阴晴不定。
大殿之中的三个满清权贵和一个小太监都在无声之中度过着每一分、每一秒,仿佛这是一座空殿一般,里面寂静无声,安静到了让人心生恐惧的地步,大殿内的空气似乎都凝固了起来,气氛压抑到让人窒息。
小太监很不自在地站在隆裕身旁许久,腿都快发麻了,还不敢乱动,身体觉得很难受,不禁轻微地动弹了几下,想要活络一下僵硬的肢体。
“小德子,你先回去休息吧,站着也够累的了,我和几位大臣还有些话要说。”隆裕用眼睛的余光观察到了小太监有些拘谨和难受的表情,顿时稍稍清醒了过来,朝小太监一挥手,示意他离开。
“啧”小太监知道他们要商议重要事务,自己也不便在场,于是便轻应了一声,然后便转身小步退了出去。
“关于迁都的事情,你们两人还有什么意见吗?”隆裕刚才左想来,右想去,想想除了接受日本人的摆布,退出北京城,还真的没有什么办法可想,要是袁世凯没有背叛大清,她还有抵挡振国军的希望,此时举国之人皆背叛了她,实在是无翻盘的力量和机会,只得认命了,心中已渐渐打定注意,接受日本人的所谓良好建议。
“太后……”奕劻只感到一股痛彻心扉的难受,涨红着脸想要反对,但的确拿不出半点可行的办法出来,话到嘴边,不得不如吞骨头般难受地咽了回去。
“哎太后,臣早已知道把日本人引进来没有什么好结果,却没料到日本人这么快就露出狐狸尾巴,还要装出一副大善人的样子,说是为了我们好,其实就是想要把我们控制在他们手里,成为任其摆布的棋子。不过目前如果不听从日本人的建议,我们还真的无路可走了。”载沣接到隆裕求助于日本人的委派任务时,早已担心被日本控制,此时已即将成为事实,而自己也不得不接受这种无奈的结果,哀叹着说道。
“那目前只好委曲求全了,既然决定下来了,就不要再拖延,下面的臣子们的意见我们还需再去征集一下,不过有一点,不管反对的声音有多大,我们都这样决定下来,那些想冒死谏言的大臣,就让他们自己留在北京吧,我们只管迁都便是。”隆裕太后很想把这件心烦意乱的事情定下来,连日以来的焦虑使得她的身心早已陷入极度憔悴之中,她无法再经受住任何的折磨,她已想到朝中有人会竭力反对,但她已决定将这些人抛弃,自己带着一干人去长春即可。
第二天,隆裕太后就替溥仪颁布了迁都的圣旨,她本人为躲避朝臣的质询,没有上朝,在后宫休憩和准备迁都的一干事宜。
载沣和奕劻、载涛等人主持了朝议,不出所料,当朝臣们听到迁都的圣旨内容,而此前却完全没有通过朝议征询众人意见,就这么仓促地定了下来,果然有大批反对的声音,此时袁世凯一方的朝臣几乎都没有来上朝,而原本满清皇族的大臣也有多人表示反对,但奕劻随后宣读了隆裕的懿旨,让那些不想迁都的人自己留在北京城,他们是一定要走的,朝堂之上顿时沸腾了起来,不过载涛军权在握,还没有人敢做出出格的主动,只是不解和发泄愤慨罢了,有几人接连上演了以头抢地、挥泪痛哭的把戏,但丝毫都不奏效,最后也不得不作罢。
第二天一大早,袁世凯便命令北洋军第五镇开始从城南向城区发动进攻,因为他们的已得知隆裕决定迁都的消息,袁世凯知道满清皇室一旦迁都,就会带走紫禁城内的所有珍贵物品,包括他们的龙椅、玉玺和各种奇珍异宝,还有后宫的众多美人佳丽,而这些是袁世凯梦寐以求都想要得到的东西,怎能轻易放弃。
袁世凯早上起床后听闻朝中传出迁都诏书之后,顿时大感震惊,此时他才明白日本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是想扶持满清在长春建立一个新的政权,而这个政权将完全受到日本人控制,成为日本人的傀儡,也就是说今后日本在东北需要得到任何利益,都可以通过这个傀儡政权代表他们去获取,近乎于日本直接在东北取得殖民统治权,其侵略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
对于国土的流失,袁世凯只产生了一丝微薄的愤怒,而对于日本人帮助满清搬走北京的紫禁城,袁世凯则是大为震怒,这原本是他的囊中之物,由于日本兵突然出现在京城,而使得袁世凯彻底霸占皇宫的计划得以破产,他所要的绝非一个空壳子皇宫,而是皇宫内一切珍贵之物,包括他朝思暮想的无数美艳女子和清帝代表至高无上统治权力的玉玺。
袁世凯原本的计划是威逼清帝退位,让清帝名义上自觉自愿地将玉玺交到他手中,而自己也名正言顺地接受溥仪的禅位,当上新任的中国皇帝,这样总比自己强夺过来要好听,也好让天下人能很快便承认他这个皇帝的合法性,如今一切如意算盘却都被日本人打破了。
震怒之下,袁世凯立即下令北洋第五镇新军从北京城南东、南、西三个方向,向京城守军禁卫军发起了猛烈进攻,以满清卖国求荣为征讨口号,发布了简短的征讨檄文,宣布自己替天行道讨伐满清皇帝和皇太后。
在紫禁城的朝议才进行了半个时辰之后,北京城南就传出了猛烈的炮火声,随即北洋军进攻城区的消息立即传到皇宫,载涛随后便紧急出宫去组织禁卫军抵抗,同时载沣立即通知日本人事态的最新发展,要求日本驻扎在京城东北部的第十二师团立即南下,帮助压制北洋军,但日本人以立足未稳,军需不足为由,断然拒绝了载沣的要求,实则是想等待隆裕最后的决定现身。
隆裕太后也意会到了日本人的意思,随后便立即将刚刚拟定好的迁都诏书原件和复件全部带去本田纠夫的寓所,本田纠夫看到圣旨之后,才通知了第十二师团,野田和一随后才命令山本次郎率领一个旅团五千多人南下,向第五镇新军的侧翼进发,但却命令他们不可首先开枪,只要威逼北洋军撤退则可,日本人自然是想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取最大的利益。
北洋军见日本人大军南下,看起来气势汹汹,目的十分明显,就是要阻止他们进城,顿时慌了手脚。袁世凯对于日本的首鼠两端愤怒之极,但自己此时还要依赖日本在山东的军队抵挡振国军的攻势,不敢与日本人撕破脸皮,于是只得下令北洋军暂时停火,后撤十里,退回原来的驻扎地,原地待命,然后紧急派人去与日本人谈判去了。
第一卷 辛亥大战 第一百三十七章 高射炮
第一百三十七章 高射炮
日本政府得知隆裕太后决定迁都的消息之后,大感欣喜,对于迁都的费用,日本人自觉自愿地抛出一个同意借款白银一百万两的协议,以帮助皇室搬迁至长春,而长春的新皇宫建设也随即启动,但新皇宫显然比不上紫禁城,甚至连它的十分之一都比不了,这一点满清皇室也只得认命了,一个逃亡的政府能保命就不错了,还讲究什么排场。
紫禁城内随后便开始出现了一大批临时征用来的马车、骡车、牛车等运输工具,皇宫内外人潮耸动,比平日里要热闹好几倍。
皇宫卫队也在城内四处加紧巡逻,以防那些参加搬运的民夫偷窃皇宫内的珍宝,所有的珍宝都在上车前做好了详细登记和记录,由专人负责几辆车,要是路上丢失了东西,这个人和他下面的民夫的头头都要负责。
一副热火朝天的气象顿时在皇宫各殿宇楼阁、大路小径内展开,平时闲着没什么事的妃子、宫女、太监们,此时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四处吆喝张罗着,妃子们忙着指手画脚地指使宫女和太监干活,太监则忙着指使民夫将封好的箱子一个一个地搬上车,旁边都有卫兵亲监督着,以防失窃事件发生。
但如此大规模和急促搬迁,难免出现几件宝贝丢失的事件,那些侍卫的眼珠子也不可能一眨不眨地盯着每一只蠢蠢欲动的手,也不敢保证那些宫女太监不在东西入录之前就顺手牵羊,不过丢失几件东西对于皇室而言,也是九牛一毛,如果到时候查不出个结果,他们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过去。
而在武昌的李天成接到日本人进入山东、天津的消息之后,也极大地震惊,对于袁世凯和清室的引狼入室表示了强烈愤慨,而此时日本海军的舰队也频频出现异动,除了向山东继续运兵之外,另外派了一支有二十艘舰艇组成的舰队朝上海方向开进,似乎是针对振国军上海军政府而来。
由于上海离东海距离过近,容易受到外敌海上军舰的炮击,李天成立即决定将军政府的政治机构迁移到南京,随后谭建业接到命令,已动员政府工作人员即日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