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高科技霸主-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振国军位于关口的防线,两侧的高地上,士兵们依据有利地形,躲在岩石、大树、土坡、山坳等隐蔽地带,对关口南面的山谷实施封锁,露出一个个戴着浅绿色钢盔的脑袋和一身浅绿色的军服,钢盔和军服的颜色和周围的绿草、枝叶相差不大,不仔细看难以发现他们的位置。

这些士兵从不同角度封锁着关口附近的山谷和山地,一旦敌人从狭窄的山路进入山谷内,立即展开射击,清兵两个骑兵营的疯狂冲击,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到目前为止,振国军士兵只有两人阵亡,五人负伤,战斗力几乎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直升机运动补偿的弹药,一时间还较为充足,只不过是火炮打时间长了,需要轮换休息,所以炮火的猛烈程度,较开始时减弱了三分之一以上。

“这个伤兵的情况怎样?”年轻而健硕的陈禹长着两道斜飞入鬓的浓黑剑眉,透着一股子威武之气,他趁着敌人第二骑兵营全军覆没,而暂时出现的间歇,出现在了位于一处土坡后方的阵地处,看到一名救护兵正在替另一名伤兵包扎腿上的伤口,顿时走近了过去,蹲下来关切地王望了伤兵一眼询问道。

地上放着一个医药箱,里面有有一个小铁盘上放着一颗带血的子弹头,草地上还散落着几块染红了血液的棉布。

“报告营长,他的伤势无大碍,这小子运气还不错,子弹没有穿过小腿骨头,打在了脚肚子的肌肉上,我给他抹了消炎药,取出了弹头,包扎好了伤口,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救护兵见陈禹过来巡察,立即站了起来,笔挺挺地行了一个军礼回禀道。

“那就好,这位兄弟就不要留在阵地上了,到后面营部去休息吧”陈禹伸手拍了拍伤兵的肩膀,温声道。

“张营长,我的伤势无大碍,我可以继续坚守阵地。”

“主席曾经教导我们,对于一名战士而言,战斗就是他的生命,失去了在战场上表现的机会,就等于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就算是给他重活十次的机会,那也不过是一具没有斗志和尊严的行尸走肉,是一个没有热血的懦夫。”这名年纪才十八九岁的伤兵却坚毅地摇了摇头,眸中闪烁着倔强的光芒回应陈禹道。

“这是李天成先生说的吗,好像我在振华学习军事指挥学的时候,也听过类似的教导,原来这是李先生给我们灌输的政治思想”陈禹听了伤兵的话,顿时无形之间对这名普通的士兵产生了一股由衷的敬意,轻轻点着头淡然一笑地说道。

“振国军的政治思想工作做得很到位啊,这位小战士有如此高的觉悟,真是令人欣慰”陈禹站了起来,环顾了一下周围的正坚守在阵地上的士兵,从那些士兵无比坚毅的眼神之中,他似乎看到了他们灵魂深处的那股子军人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英雄气概,而这些正是清兵和国内其它部队所不具备的,这些士兵是李天成的新式政治思想教导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操的战士,顿时感慨地喟然叹道。

社么是同胞,什么是国家,什么是民族,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军人的铁血气概,什么是精忠报国的岳武穆精神,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是李天成穿越到这个时代,带给这些原本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新的思想认识。

通过振华毕业的各级指挥官,向这些士兵灌输这些基本的lun理、爱国主义思想花去了几年的时间,才初有成效。刚开始军官们向士兵提出这样的概念时,很多士兵并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也没有多少人真正体会到它们蕴含的实际意义,更没有多少人切实地心领神会地去贯彻实行。

PS:这个月没多少存稿,每天两章维持不变,下个月开始准备时常爆发一下,书写快了,有时难免出现小BUG,希望大家及时指出来。

第一卷 辛亥大战 第一百一十三章 政治思想

第一百一十三章 政治思想

“同胞,你说那些平时喝我们的血,吃我们肉的狗腿子、贪官污吏,他们也算是我们的同胞,难道我们还要为他们战斗?”当军官们提到同胞和为了自己的同胞而战这个概念时,士兵之中立即有人起哄发出了不屑声。

“我有很多兄弟姐们,很多父老乡亲,我当兵出发的那天,他们拿着窝窝头,捧着玉米棒子,一直把我送到村头的大杨树下,他们含着热泪送我来当兵,都盼着我在部队混出个摸样出来,我想他们算是我的同胞吧,至于其他人,很难讲,他们跟我又没有什么关系,算什么同胞呢?”

“同胞,不知道,我只知道兄弟这个词,应该是与兄弟差不多的意思吧?”

士兵们对于同胞一词的理解显然没有后世的国人那么清晰,大多数大字不识的农民根本没有这个概念,他们心中除了养家糊口,填饱肚子,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之外,似乎没有其它的思想能占据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去保卫自己的家人或是狭隘的族人,他们或许会挺身而出,让他们的去为国家民族牺牲,他们的思想远远没有达到这个高度。

但他们这些人是朴实的,心灵是纯净的,是可以教化的,只要给他们一盏思想启蒙的明灯,指明正确的思想道路,他们就会渐渐从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之中慢慢觉醒过来,这一点在后世的政治思想教育之中,已有了切实的体现,被灌输了先进思想的农民如同重生的春笋,纯净无瑕,他们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

“你们的回答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是非常错误的认识,我们不只有自己家族的兄弟姐们,还有全中国四万万兄弟姐妹,四万万华夏儿女都是我们的同胞,我们振国军是为了四万万同胞,四万万人民而战,而不是为了个人,或是为了你们狭隘的小家族利益而战,是为了实现四万万人民翻身做主,民族兴旺富强而战,是为了驱除洋夷,反抗压迫、占领而战。”经过振华政治思想***出来的教官,对士兵们诠释着自己对于同胞的深刻理解。

“我再问你们一遍,你们是为了什么而战斗?”

“老子只认钱,谁给我钱,我就为谁而战?”一些士兵继续发表者自己肤浅落后的见解。

“家里有老婆孩子要养,还有岁数大了的爹娘等着我给他们带饭给他们吃,我当兵就是为了多挣几个军饷,好让老婆儿子过得舒服一点吧。”

“为什么当兵,还不是为了那啥吗,白花花的银子呗,没这玩意,谁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出来拼死拼活?”

“我当兵是为了杀洋人,杀贪官污吏,不是为了自己。”

“我记得那天我躺在正在被窝里做好梦呢,我爹突然一脚踹在我的屁股上,把我从床上拉起来,让我马上去振国军部队报名参军,我这就来当兵了,至于为什么当兵,原先我还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哈哈哈哈。”

……。

“看来要给你们好好洗脑子了,这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初见成效,刚才我讲的话,你们还没有领会其中的要义。”军官们知道,要这些骨子里满是几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小农意识的人,短时间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是不现实的,政治思想工作还任重道远。

随后经过了几年时间的长期灌输和教化,和军官切实带头履行的模范作用,士兵们逐渐接受了这些新的思想,一批思想意识改变较大的士兵被提拔起来,成为了班长、排长、连长一级的指挥官,思想意识落后或是腐化堕落的士兵,振国军是不会重用他们的,严重到有抵触情绪、反抗行为,在队伍之中散布极端错误言论的士兵,大多被劝退回家,振国军是不允许部队有影响战斗意志的老鼠屎夹在其中捣乱的。

剩下的振国军战士手中人手都有一本政治思想手册,里面有军人的基本守则,类似于后世三项纪律、八项注意的指导思想原则,以及为人民、民族、国家而战的思想理念,他们时刻都会被指挥官抽查到去参加思想政治考试,成绩将直接与他们日后的升迁任用密切相关,而振国军的军衔制也在逐步推行,军衔结构类似于后世的解放军。

“政治思想工作是重中之重,这关系到士兵们的战斗意志问题,是一切工作的基础。”这也是李天成从后世学习来的经验,在这个时期的军队之中,还没有明确的政治思想教育这个概念。

“兄弟们,大家再坚持三天,到了三天之后,李主席和马委员的大部队就要赶过来了,到时候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

“关于武器弹药的补充,大家不必担心,我们有两架直升机,运能达到六千斤以上,一次就可以运送一千枚以上的炮弹过来,而且此时中路军的后勤补给部队离武胜关只有不到两百公里的路程,直升飞机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就可以跑一个来回。上海方面的预备役部队规模还在继续扩大,他们的部分战士都投入到了后勤补给线上,源源不断地将军需物资从上海向前线运输过来,只要坚持三天时间,我们就胜利了。”

“接下来就是解放全中国的大胜利,解放了全中国,就是解放了你们的父老乡亲,就是帮助你们的兄弟姐们和全国同胞走上新的民主富强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腾飞的新起点。”陈禹带着几分激动之情,挥动着双手向周围的战士们鼓劲打气。

士气对于战士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今天清兵的猛烈进攻对于振国军,在心理上也形成了一定的威慑,毕竟清兵人数众多,可以源源不断的用车轮战来对付少数的振国军,保持军心稳定和战斗意志的坚强,是一个前线指挥官不可或缺的任务。

“报告陈营长,我是二连三排的排长吴海生,前来换防”

这时有几十名士兵从后方的树林之中穿梭了出来,一名肩扛一杠一星的军官走了上来,向陈禹行礼道。

“好,一排的都下去吧”陈禹随后转身向阵地前方的士兵们命令道。

随后这一大片山林的防御就交给了第三排负责,第一排下去休息一阵子,队伍打疲劳了,必须要换上预备部队上来,否则战斗力会持续下降,如果战斗伤亡过大的情况下,换防就更加有必要了。

位于F高地上的侦察兵依旧在密切注视着视野方圆几公里内的动静,一名士兵拿着双筒望远镜匍匐在杂草内,向四周围的山下观望着,他旁边几米开外有一名狙击手正匍匐在岩石缝隙内,借着草皮掩护拿着枪警戒。

“看到什么没有,都好几分钟了,清兵怎么没什么动静了?”狙击手刚才一口气射杀了进入山道上的十几名清兵,还觉得不过瘾,正等着下一批送死的清兵过来,有些急不可耐地询问道。

“别急,兄弟,你要的货色就要到了。”侦查兵眸光一闪,眸中突然露出了一丝警惕之色,因为他看到又有一大队清兵正朝山路上奔袭而来,渐渐进入了振国军火炮射程之内。

“什么,又来了,好小子,给老子送菜过来了,刚才我枪法有失水准,这次我要杀个痛快”狙击手脸上露出了一丝狠厉的窃笑,手指兴奋地弹了几下,然后熟练地扣到了扳机上,小声回应道。

“还看不大清楚,估计有一个营的兵力,有炮兵夹杂在其间。”

“轰轰……”山地上双方相互炮击的声音还在四处回荡。

清兵的十几门火炮唯恐遭到振国军的打击,为保持来之不易的实力,都隐蔽在周围高地视野范围之外的山林或是高坡、岩石下,他们的反击能力有限,因为只要他们一露头,振国军的炮火便打了过来,而且他们的炮弹打不了几下就耗尽了,所以只有等待后方支援赶至。

一队赤着上半身的清兵突然出现在了山道上,大约有三百人左右,是王遇甲刚刚组建的敢死队,他们手里扛着枪开始疯狂地往前奔跑起来,几十门火炮夹在他们之间往前挪动,到了振国军炮火射程内之后,这些敢死队的清兵开始拼命地往前呐喊着冲刺起来,山路上杀声震天。

“轰轰……”振国军的十门一百毫米迫击炮再次朝山地上倾泻着炮弹,另有五门火炮正在冷却炮管、清洁炮膛等必要的休息保养。

“轰轰……”清兵推进到关口附近的十几门火炮,此时离关口只有四点五公里的样子,只有十五门中等口径迫击炮可以威胁到他们,六十门小口径迫击炮射程不够,不足以对其形成威胁,所以清兵听到振国军的炮响,根据炮弹落入的地点约莫估计,知道己方的士兵又开始进攻了,于是冒死都将火炮拉了出来,开始利用剩余的少量炮弹回击。

第一卷 辛亥大战 第一百一十四章 狙击手

第一百一十四章 狙击手

其中有七八门火炮立即曝露在了振国军侦察兵的视野内,其余几门火炮虽然依靠两侧山体掩护,没有曝露出来,但侦察兵能见到炮弹是从何处打出来的,根据弹道分析,很快便可知道对方火炮的大致位置,指挥己方的炮火还击。

清兵的炮火都集中在关口附近,他们也根据振国军火炮的弹道,初略计算着对方火炮的位置,但没有侦察兵的指引,很难打得准,而此时附近一些利于侦查的高地都被振国军士兵把守住了,清兵的侦察兵无法占据有利地形,实施有效侦查。

当时清兵也有高空气球侦察队,湖北第八镇的新军就配备了这种侦查装备,但在起义过程之中,气球侦察队也落入了起义军之手,此时第四镇和第一镇的新军没有装备类似的侦查设备。

几次清兵派小股部队上去,企图夺取一个可以将关口的布防都一览无余的高地,但都被振国军打退,进入这个高地要攀爬一处十分陡峭的山坡,没有半个小时以上,根本爬不上去,山顶上的狙击手封锁了山坡各处容易攀爬的要地,来一个打一个,清兵无法得手,到目前为止,清兵都没有占据一个重要的侦查高地,对于对方的火炮和防地无法摸清,也只能根据弹道来估计对方火炮位置,实施打击,振国军十五门一百毫米迫击炮因此也时常变换一下位置,防止被对方盯上。

“娘的,后面还有一批赤膊子的清兵,清兵又派来至少一个营的士兵上来了,火炮也有几十门,看来他们是要强攻了,这么多人一窝蜂地冲上来,我们的炮火根本应付不过来,这样下去,我们火炮的优势将会荡然无存,接下来很可能遭到他们的炮火的报复性打击。”

陈禹接到了侦察兵传来的又一次信息之后,面色顿时阴沉了下去,于此,段祺瑞的战术意图他已经十分明了,对方就是要以人数优势,牺牲一部分步、骑兵,将炮兵顶到前面,然后以优势火炮来炮轰关口。

“炮火打击的效果如何?”陈禹额头上的汗珠子渐渐渗透了出来,焦急的向通信兵询问道。

“清兵在山路上损失了三分之一左右的兵力,剩余的清兵都还在往前冲锋,用身体吸引我方炮火,将他们火炮顶到前面。”

“有两百名清兵已抵达关口附近,就要进入山谷,后面的清兵还在源源不断从山路上冲来。”

一个个不利的信息如重锤般砸到了陈禹心间,使得他越发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他最担心的就是清兵用这种不要命的战术,一旦他们的火炮占据有利位置,己方关口的防地就会遭受重大损失,战斗减员将会急剧增加,接下来一环套一环的失利局面将会一个接一个地出现,陈禹开始想象振国军士兵人数逐渐不足,最后被对方从山林渗透进来之后的恶果,之后不但他们的侦察兵可以摸清振国军的各防地人员和武器装备情况,他们的突袭士兵也会出现在关口后方实施奇袭,直至振国军士兵被一个个地拼死掉,后果不堪设想。

“报告营长,清兵再次从山口攻入山谷内”

“打,狙击手,步枪手,都给我狠狠地打。”陈禹此时只得命令部下死死顶住,他明白这种车轮战对于己方实在是不利,部队迟早会出现过度疲劳而战力下降,但也没有别的办法可取。

“姥姥的,这帮小子都不要命了,光着膀子就这样往前冲,来来来,吃几颗大爷的花生米”刚才占据高地的那名狙击手眼中渐渐露出了兴奋的神采。

透过瞄准镜的十字星,他看到一个个如打了鸡血般的清兵从山路上奔跑了过来,但山路有较大的坡度,遇到瓶颈处,这些人前进的速度并不快,很快他的十字星便随着一名长着圆圆胖胖大脸蛋的清兵额头上移动起来。

找准时机之后,狙击手右手手指迅速果断地扣动了扳机,一声枪响之后,肩膀上传来了巨大的反冲,使得他的身体骤然一抖,但早已习惯了这种美妙节律的狙击手却丝毫体会不到这股后坐力,精神全部集中到了漫山遍野的清兵身上,口中发出了一声低沉的口哨声之后,继续寻找着下一个目标起来。

振国军分布在各处的狙击手如同一个个死神般,开始有节律地收割着清兵的生命,一个个清兵敢死队员的身体歪倒在山地上,横七竖八地躺倒了一大片。

“人越来越多了,他们的火炮也上来了。”

“打,狠狠地打”

随后有两名赤膊子清兵竟然从山谷左侧的斜坡摸爬了上去,冲到了一个阵地上方,举着枪朝阵内内的士兵射击,阵地内有十几名士兵疲于应付,竟然漏了他们两个。

“砰砰砰……”士兵们立即反应了过来,举枪齐射,朝两名清兵疯狂的射击过去,但己方一名士兵也被击中了左臂负伤,两名清兵很快毙命。

“这两个人是怎么漏进来的?都给我看紧一点”班长立即开始在旁边瞪眼训斥起来。

刚才有三名士兵打得兴奋,竟然私自挪动到了几十米开外的地方开枪射击,因为哪里视野更加开阔,这两名清兵随后便从他们视线的盲点处冲了上来,若不是有几名士兵反应及时,差点被对方打了个措手不及。

“营长,直升飞机送弹药过来了。”

“好,赶快把弹药分配下去,这样的打法,消耗实在是太大了,炮弹就快用完了。”陈禹总算是等来了返回运输弹药的直升机,此时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不过陈禹算了算,直升飞机每次能运输两千多枚炮弹和榴弹过来,而密集齐射每分钟消耗的炮弹和榴弹有几十枚,特别是一百毫米火炮的炮弹重量在三公斤以上,一次运输过来的炮弹只有几百枚,打不了多久就会消耗殆尽,到最后只能依靠枪弹射击顶一阵子了。

枪弹对冲锋的清兵倒是有作用,但对于他们的火炮却威胁不大,等对方后勤部队都跟上来,清兵就可以利用火炮肆无忌惮地炮击关口了。

“小李,你通知一下直升机排的排长,把我这份命令传达给他。”陈禹经过慎重考虑之后,随后拿出一张便笺,在上面写下了一排字,让通信兵小李拿过去通知直升机排的排长罗少彬。

“是”

“让炮兵节省一点炮弹,从现在开始,炮火只用来打击对方的火炮,不再瞄准冲锋的清兵,那些清兵就交给弟兄们手上的步枪吧”陈禹随后便又发布了一道命令,他知道这样拼下去,炮弹很快就要用完,只能选择性的让炮火集中打击敌军驰援的火炮,以毁损他们的炮兵为主要目的,至于大队的清兵就只好放他们冲到山谷内,依靠步兵阻击。

“来了几个敢死队了?”

“又上来一个,大约五百人左右,一共上来千人左右了,后面还有火炮在朝山上推进。”

“给我轰击他们的火炮,打准一点,别浪费太多的炮弹,发射频率可以稍稍放缓一点。”

得到炮弹补充的振国军火炮再次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这一次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不再对准清兵敢死队射击,而是只找那些夹杂在其间的牵引式火炮,经过几轮打击之后,炮弹的准确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为进关的道路只有一条,清兵必须沿着这唯一一条山路上来,当清兵的火炮出现在一些难以跨越的陡峭山坡上时,就会立即遭到火炮的打击,趁他们行动迟缓的时候实施炮击,效果要好很多。

“砰”

一颗子弹穿过了正在疯狂奔跑着的一名清兵的脑袋,清兵立即脖子一歪,噗通一声倒到了地上,后面的清兵立即踩着他的身体朝前面继续冲锋起来,如鬼哭狼嚎般的嘶吼声充斥在漫山遍野之中。

“砰砰砰……”连续密集的枪声在山谷内回荡着,刺人心魂,振国军士兵换防休息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已经达到了只下去休息每五到十分钟就要继续上阵的高频率,有些士兵由于过度紧张,还出现了昏厥现象,从十点钟开始,战斗持续了将近两个多小时了,就一直没有停过,到了吃饭的时间,也来不及吃干粮。

“敢死队又上来了,他们死了差不多两千多人,还在亡命地往上冲,难道段祺瑞就不爱惜这些士兵的生命?”陈禹被漫山遍野的清兵敢死队士兵给惊呆了,这些人爆发出的惊人战斗意志使他感到震惊,有些目瞪口呆的感觉。

不过陈禹却不知道,这些人是段祺瑞命人拿着枪顶在他们屁股后面赶上前方的,清兵都知道前方的战士几乎全部阵亡,除了少量伤兵躺在周围的隐蔽地带,无法继续前进之外,没有留下多少存活下来的,所以到后来清兵之中再也无法找出敢死队员出来,只好命令军官强拉士兵组成敢死队。

第一卷 辛亥大战 第一百一十五章 鏖战正酣

第一百一十五章 鏖战正酣

“段司令,再这样下去,唯恐军中滋生哗变。”第四镇第七协的统领陈光远站在段祺瑞身旁,他对这种拼死的战术也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此时又对段祺瑞提醒道。

“哗变,他们敢,谁敢临阵脱逃,老子立即毙了他,让他们都给我顶上去,怕死的就不要出来当兵。”段祺瑞此时已铁了心,根本不打算改变战术,他认为自己长达几个小时的不间断冲锋,已给振国军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他已开始想象振国军阵地士兵手忙脚乱地更换弹夹和炮弹的场景,认为再过几个小时,他们的阵地就会崩溃。

“火炮上去了多少门?”段祺瑞随后又询问他最关心的问题。

“现在一共上去了二十几门,但我们的后勤部队却跟不上,炮弹运不上去,振国军现在重点打击我军的后勤补给和炮兵部队,步兵则依靠近战进行阻击,他们的步枪可以连发子弹,对我们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他们的狙击步枪,一打一个准,杀人如切菜一般容易。”一名下级军官在一旁带着难堪之色回应着。

“这样下去,我军的处境将会更糟,损失过大,对于士气而言,将是致命的打击,我看我们不妨缓一缓,到了夜间再实施偷袭如何?”陈光远继续见缝插针地劝诫道。

“缓一缓,到现在我们已经损失了几千名弟兄,他们的牺牲不能白费,到下午…之后你再看看,你看看振国军还能顶多久,我估计他们现在已经够呛了,现在他们的炮火已明显不足,到了下午…左右,我预计之中的转折点就会出现。”段祺瑞仍旧坚持他心中的想法,用人数的优势消耗振国军的炮弹,和使他们的士兵疲劳应战,迟早会出现坚持不住的时候,他甚至想到了振国军内出现兵变的情景。

时间很快又往前流逝了一个多小时,山道上清兵依旧一波接着一波地往上冲,但他们的速度也有所减缓,因为清兵内已出现了部分部队拒接执行命令的情况,虽然段祺瑞命人枪决了几名抗命的下级军官,但这种势头愈发难以遏制,敢死队也没有刚开始那么卖命了,而是在山路上走走停停,借着地形掩护缓慢前进,段祺瑞看在眼里,心中十分焦急,他计划的强攻未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完全实现。

“报告司令,我们的火炮已开始发挥作用,二十几门火炮对振国军的山头造成了很大压制,他们的炮弹此时已落不到山道上,只能和我们的炮兵进行对攻了,不过双方对射之后,我军的火炮也损失近半,振国军方面估计也损失了一些火炮,他们的炮弹密度明显减少了。”一名下级指挥官传来了令段祺瑞为之欣喜的消息。

“好,他们火炮就快要完了,而我军还有四个炮兵营,等他们的炮火消停之后,让炮兵一个接着一个地推到前沿阵地,到时候就是我们取胜的关键时刻。”段祺瑞面上神色一缓,立即露出了一丝笑意,略带兴奋地说道。

而在关口周围的各阵地内,振国军士兵的伤亡开始逐渐扩大起来,被敌人炮火打击造成的伤亡已扩大到了三十几人,其中有五六名炮兵伤亡,损失三门迫击炮,山谷两侧步兵的伤亡也在继续扩大,整个阵地伤亡总数已扩大至五十人左右,但这个数据也只是清兵伤亡数字的四十分之一。

随后双方展开了火炮和步兵的直接对抗,有了炮火的掩护,清兵敢死队再次有了胆气,开始从山口处往山谷内冲了进去,而迎接他们的依旧是振国军的狙击手和机枪扫射,振国军的机枪手也成了清兵重点关注对象,一旦被发现,清兵就会瞄准机枪手的位置射击,所以振国军有些机枪手的位置也会稍稍变动,死了一个机枪手之后,立即换一个地方射击,多数地方还会重新有人顶上继续射击。

时间也很快到了段祺瑞期待的转折点,下午…左右,段祺瑞还在营房内来回踱步,随后便从怀中掏出怀表,看了看上面的时间,指针已指向了…钟位置,而此时前方并未传来己方得利的好消息,心中隐隐有些焦急起来。

“对方的炮火情况如何?”段祺瑞不打算继续等下去,准备展开进一步行动了,他立即询问一名下级军官道。

“前方只剩下零零星星的炮声,估计他们的炮弹消耗一空了。”下级军官给出了一个推断性的结论,使得段祺瑞的决心更大了,手指不自禁地用力收缩着,将怀表紧紧地捏在了冒汗的手心。

“是时候了,炮兵营都准备好了吗,让他们立即出发,跟在步兵后面冲上去,把敌人的阵地炸开花”

“是”

随后只听得一阵马匹希律律的嘶鸣声在山路上频频传出,清兵的四个炮兵营开始全面出击,朝蜿蜒扭曲的山道上前进,而前方他们的步兵依旧在蜂拥前行,向关口附近的阵地缓缓逼近,只不过是他们不再亡命地冲锋,而是借助地形掩护,步步紧逼,伤亡也渐渐减小起来。

“营长,我们的炮弹快打完了,敌人很快要发起下一轮冲锋,他们的炮兵正在大规模进发,我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一名骑兵连的连长带着急切的语气向陈禹汇报道。

“直升机联络上了吗?”陈禹比他更加心急,额头上的青筋蹙在了一起,此时关口的部队已渐显颓势,炮火还能支撑十几分钟时间,炮击密度也大大降低了,根本无法维持接下来的需要。

“还没有,我们的通信器通信距离只有几公里,直升机还没有出现在周围地域。”

“再等等,再等等。”陈禹用手指敲打了几下旁边的一颗大树的树干,脸上的热汗沿着面颊流淌了下来,也没有心思的去擦拭,难以掩饰心中的焦虑。

“营长,对方的炮兵大量增加,我们很快就要面临危险境地,该怎么办,要不然将阵地向后转移如何?”随后一名下级军官突然跑了过来,用沙哑的破锣嗓子对陈禹大声报告道。

“我让你们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