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高科技霸主-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营的步兵开始向英军城墙冲去,墙头上有几队英军在朝下方射击,振国军的机枪手也在对着墙头扫射,双方展开了短兵相接,四处枪声不断。
为了减轻步兵攻城的难度,振国军坦克开始继续朝几个方向齐射了起来,很快便打通了另外的四五个缺口,有三个连队开始朝缺口的方向冲了过去,后方的坦克用机枪掩护他们一直冲到了城墙下,墙头上依旧又很多英军士兵在开枪射击,振国军士兵也偶而倒下几个。
“打。”一个连队从左边的一个缺口冲了进去,他们发现里面埋伏了一队英国兵,前方几十米开外的地上堆积了很多汽油瓶子,有一个沙包堆积成的堡垒上趴着一队英国兵正在朝他们开火。
“砰砰砰,……”一阵密集的枪声响了起来,双方开始了对射。
“扔手雷过去,引燃那些汽油瓶。”
几名士兵弯着腰往前冲去,然后拉下了手雷的拉环,将几颗手雷朝前方的英国兵扔了过去。
随着几声爆炸之后,英国兵旁边堆积着的汽油瓶被炸得漫天飞舞起来,汽油溅到了正躲在沙包后面射击的英国兵身上,大火迅速在地上和周围燃烧起来,英国兵的身体纷纷着火,他们顾不得开枪射击,纷纷放下了手中的枪,开始满地打滚起来,一阵嚎叫声从前方传来。
“冲啊。”振国军士兵顿时一窝蜂地朝前方冲了过去,夺下了由一个班的英军防守的这个沙包堡垒。
战士纷纷朝着痛苦地在烈火之中挣扎着的英国兵开枪射击,帮助他们结束这种撕心裂肺的痛苦,然后开始朝城墙附近其它地方攻了过去。
“中国人攻进来了,赶快到这边来。”有一名发现这边已经失手的英国兵发出了怪叫声,顿时引来了几十名英军士兵过来阻截。
“看到没有,英国人堆了很多汽油瓶,看到瓶子就开枪,把它们引燃。”连长大喊着交代其它的战士,他已经见到沿着城墙摆放了很多一样的一尺余长的汽油瓶,很显然是英国兵准备用来引燃坦克的。
“杀。”
一个排的战士朝右边杀了过去,其余人朝另外一个方向冲了过去,城墙内并没有多少房屋,这边是一片较空的场地,附近很远的英国兵都可以看得见,双方开始近距离对射起来。
在步兵的指引下,两辆坦克立即从刚才攻破的入口冲了进来,他们离英国人摆下的汽油瓶的位置较远,不用担心汽油瓶的攻击,这边已经被步兵扫清了障碍,坦克开始转向,配合步兵朝里面的英国兵开炮射击了。
噼里啪啦的枪声响起,英国兵准备的汽油瓶纷纷着火燃烧,本来准备引燃振国军坦克的汽油瓶顿时将英国兵自己的身体都点燃了,到处都是冒着火光的士兵和鬼哭狼嚎的声音。
“哒哒哒……。。”一队英国兵从前方房屋密集的地区赶了过来,从前方的街区跑出来,坦克发现之后,立即朝他们开枪射击,英军顿时倒下了一大排。
迅速捣毁了英军的大部分汽油瓶和易燃物之后,消除了火攻的威胁,等候在外的坦克立即一窝蜂地从几个入口冲了进来,向永盛地区冲了进去,挡在里面的英军立即成了坦克碾压的对象。
赶来驰援的英军第九旅士兵分布在不足两平方公里的永盛小镇各处,四处都可见到英军穿插跑动的身影。
“轰轰轰……。”振国军坦克没有丝毫留守,立即对各处英军进行了猛烈炮击。
这个小镇早已无人居住,被英军占据多时,划为了战区使用,随后只见一头头怪兽向英军所在地横冲直闯了过去,到处都是英军的哀嚎声,企图利用汽油瓶阻止振国军坦克进入,而迅速将物资转移的英国人彻底绝望了,很多骡车马车的马匹和骡子、牛受到惊吓四处跑动,英军的物资散落在四处,乱成一团。
装备低劣的英军毫无还手之力,许多地方的坦克已经停止炮击,而是直接向英军所在的地方冲压过去,很多英军被坦克直接碾死,大量的房屋和仓库被坦克撞毁,英军找不到办法对付这种钢铁怪兽,只得四处躲藏。
战斗只进行了十五分钟左右,大约五千英军便开始大规模撤退,英军仓皇炸开了北部城墙,以方便大部队撤退,振国军坦克依旧不依不饶地追击了过去,从屁股后面用机关枪猛烈射击,英军逃跑过程之中慌乱不堪,在出口处还一度发生了踩踏,致使很多英军士兵被踩死踩伤。
这场战斗如同大屠杀一般,在进行了半个小时之后,便结束了,永盛镇内尸横遍野,到处都是英军尸体和鲜血,俨然成了屠宰场。
除了永盛地区之外,类似于这样的战斗一共进行了五六场,英军在撤退的过程之中,受到了坦克、飞机的猛烈炮击和轰炸,英军企图带着的辎重物资几乎全部被炸毁,人员伤亡惨重,又有大约五千英军倒在了战场上。
随后英军一路惊慌失措地退出了仰光北部地区,一直向北逃窜,退至两百公里之外的泽伦和内班地区,开始组织第二道防线的阻击战,振国军大部队稍事休整之后,继续向北追击,三个师近四万人接近了内班和泽伦地区南部,造成了一股强势兵临城下的态势,让防守英军心惊胆寒,不敢露头迎战。
而此时驻印度的英军和英国人领导下的印度军队已经开始陆续抵达印缅边境地区,只需要一两天的行程便可进入缅甸北部丛林和高原进行作战,这次的援兵多达十五万人,但其中只有三万是从印度赶来的印军,其余都是英国人领导下的印度人组成的军队,一共有八个师,两个英军师,和六个印度师。
英军在武器装备上处于劣势,而想要在人数上有所加强,以获得缅甸战役的胜利,但英国人领导下的印度军队却并不很牢靠,因为印度人早在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就兴起来民族独立运动的浪潮,印度人想要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已经很久,国内也存在多股暗流,企图推动印度独立运动,只是此时并没有在全国大范围地表现出来,还缺乏一定的积累和群众基础罢了。
此时的印度西部港口大城市孟买,几个世纪以来这个地区就一直作为印度屈指可数的繁华大都市,印度进出口货物集中流散的大港口之一,有着印度最多的人口和各行业的商人。
一艘外表为乳白色的南非籍客轮正缓缓从海面上向孟买港口码头驶去,轮船传出的汽笛声悠远流长,回荡在海面上久久不绝,这艘客轮载客量达到五千余人,分为三层,是南非较大的客轮之一,目的地是印度港口孟买,船上大多数都是从南非到印度的印度人,有些是在南非做工,回国探亲的,有些是来印度做生意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在客轮第三层靠近孟买港口一侧的船舷走廊上,人们开始纷纷站在船舷边缘,望着远处已经渐渐显出轮廓的孟买城,一个充满朝气的城市。
清晨的孟买,在遍布海湾薄雾之中显得烟雾迷茫,更增添了一份朦胧之美,穿过薄薄的雾霭,人们开始翘首以望眼前这一座美丽而让人向往的大都市。
客轮第三层站在船舷的人群之中,有一个提着黑色大箱子的印度男子,他光光的脑袋格外引人瞩目,油光水亮的秃顶在朝阳下闪耀着刺眼的光芒。
男子今年四十几岁,皮肤黝黑,有着印度人典型的尖鼻头,他依靠在栏杆上,深邃的眸子朝远处的孟买望了过去,露出了一丝久违的惬意。
“印度,我回来了。”男子放下手中的箱子,张开双臂,深吸了一口家乡港湾的海风,朝着远处的朦胧的城市轮廓深情地说了一声。
第一卷 辛亥大战 第三百零三章 莫格
第三百零三章 莫格
轮船很快便抵达了港口,冷清的码头立即变得熙熙攘攘起来,码头站了很多来接客人的印度人,有些人已经在喊着一些亲友的名字,有些人举着牌子,牌子上写着人名,是来接某人用的。
刚才那名提着箱子的男子快步走下了客轮甲板,夹在拥挤的人群之间,朝码头上走了过去,男子没有其他伴侣,是一个人从南非到印度的,他阔别印度家乡已经许多年了,一直在南非生活了十几年。
男子知道他回国没有通知亲友过来接,所以没有人会来码头接他,出了码头内部便直接往外面的街道走去,走到一个大约五六米宽的铁门附近,再往前走出门,他就走出码头区,到了街道上。
门口处站了两名印度男子,两人穿着便服,一人戴着印度人头上缠起来的帽子,样子很普通,男子没有盯着两人看,直接走出铁门,准备向外面的牛车招手,让它拉着自己到想去的地方。
“甘地先生,请留步”而站在门口的其中一名三十出头的印度人却突然上前拦住了男子的去路,对其十分有礼貌地点了一下头,然后说了一声。
从南非回来的男子即是印度历史上被称为圣雄的甘地,在他的领导和努力下,印度最终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成为独立国家,此前他是南非一个印度人组织的领导人,负责替印度人和欧洲白人争取平等权利的工作,在南非当地的印度人之中地位崇高,在印度国内也有很多人知道甘地的名字,威望颇高。
甘地转头望了一眼伸手拦住自己去路的男子,诧异地望着这名留着浓密胡须的印度男人,皱眉低声问了一句:“先生认识我?”
“阁下威名远播,我等仰慕先生已久,近日从友人那里得知先生要从南非回到印度,我等非常高兴,为表达对先生的敬意,我们特地前来码头迎接先生大驾光临孟买。”男子十分有礼貌地对甘地说道。
此时另外一名男子也走了上来,朝甘地点头敬礼打了一声招呼,样子也十分客气和恭敬。
甘地见两人似乎没有恶意,顿时放下心来,皱起的眉头舒展了开来,然后将箱子往地上一放,又问了一句:“我想我并不认识两位,不知两位是什么人,又是如何认得我的?”
“先生无需奇怪,我们是印度军方的人,是受人委托,专门在这里等候先生的,我们希望接先生过去商议一些事情,冒昧在这里打扰先生,还请原谅。”大胡子印度人立即解释道。
“噢,军方的人,我甘地可不认识多少,你们找我有事吗?”甘地感到有几分怪异,面上露出一丝疑惑之色,缓缓说道。
“是这样的,我们是印度东部军第二十八师第三旅麾下的军人,我们受到旅长莫格先生的委托,请先生去寒舍会晤,这是莫格先生的亲笔信,请先生阅览”另外一名二十几岁,留着分头的年轻人立即走了上来,从口袋内掏出一个黄皮信封,然后伸手递给甘地道。
甘地接过年轻人手中的信封,低头眯眼一瞧,看到上面有莫格的署名,然后撕开封口,将里面的信函拿了出来,开始仔细阅读起来。
“哦,原来是莫格先生派来的人,幸会幸会”甘地见了莫格在信中写到以前与甘地交往过的一些细节,知道他们不是冒充别人的骗子,一定是莫格派来的手下,顿时对两人笑道。
随后甘地伸出手去,和两人握了握手,相互寒暄了几句,两人便带着甘地朝外面走去,随后甘地欣然接受了两人的邀请。
莫格是一名军人,他和甘地有过几面的交情,不算太熟悉,不过莫格对甘地十分仰慕,甘地给他留下了一个能做大事的精干大人物的印象,使得莫格十分欣赏。
两人带着甘地上了一辆牛拉车,朝孟买市区内行驶了进去,渐渐穿过人潮耸动的街道,抵达了一个位于海边,带着欧式风格的房子面前。
甘地望着这栋大约有五百个平方院落的大房子,漆成白色的外墙,渐渐的屋顶,墙外还有爬墙虎围绕左右,院子里栽种了一些低矮的花草,有两名园丁在花园内提着水壶给植物浇水。
“你们旅长住这么豪华的房子?”甘地带着几丝夸赞的表情转头对大胡子说道。
“这里不是我们旅长的住所,是孟买当地的富商送给我们的一所私宅,平时用来接待宾客和商讨一些事情所用。”大胡子微微一笑解释道。
三人在门口站着的一名中年印度男子的带领下,走入了院子里面,然后进人了这栋房子的大门里面,走进了客厅内。
客厅非常宽敞,大约有一百个平方,铺着红褐色木质地板,里面的摆设却很简单,几张茶几,一张大长桌子,摆在桌子旁的几张靠背椅,看起来的确不像是有钱人住的地方,与屋子外面看起来的气派不相适宜。
“先生请坐”大胡子将甘地请到一张靠近左边墙壁的椅子上,然后命令年轻人去屋内给甘地倒茶。
客厅左边有一个楼梯,一直延伸到了二楼,楼上还有几个房间。
“先生请稍坐片刻,我上去请我们旅长下楼来,他正在上面休息。”大胡子随后又对甘地说了一声,然后便离开,从左边的楼梯走上楼去了。
甘地坐在椅子上,抿了几口茶,静静地等待了片刻,很快从楼上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有两人从楼上下来了,先走入客厅内的是一名四十出头的矮胖男子,长着圆圆滚滚的脑袋,头上有些秃顶,四周围留了一些卷毛,脸上倒是很干净,没什么胡须。
“甘地先生,我可把您盼来了,我是莫格,您可还记得我,我们在五年前的德里见过一面,当时您从南非回来办事,我特地从孟买跑到德里去见的您。”男子快步走到甘地面前,立即热情地伸出手去,紧紧握住甘地的手,激动地说道。
“莫格大校,你又胖了几分,我差点没认出来,我当然不会忘记阁下,当年和阁下长谈过一下午的事情甘地怎么能忘记呢?”甘地立即放下茶杯,站了起来,握着莫格的手,笑着说道。
“请坐,请坐”莫格松开甘地的手,然后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两人一左一右坐了下来,中间隔着一个茶几,大胡子随后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了起来,那名青年则走到外面的门口去左顾右盼起来,他是在门口放哨,以防有外人靠近偷听。
“甘地先生一路旅途劳顿,辛苦了,这次来这里一定要多住几天,我才能放先生走。”莫格笑着开玩笑对甘地说道。
“阁下请我到这里来,恐怕不是多住几天这么简单的吧,阁下一定还有什么事情想与我商谈,不妨讲出来看看,我甘地是个爽快人,有什么事情可以直说。”甘地知道莫格盛情邀请自己到这所别墅里面来,一定不那么简单,顿时便微笑着询问道。
“果然什么事情都瞒不过甘地先生,先生精明得很啦。”莫格又笑了两声。
说到这里,莫格突然缓缓收起脸上的笑容,将头向甘地的方向凑近了一点,望着甘地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先生可知道英国在缅甸遇到**烦了?”
“当然,这一点全世界的报纸都登了,我怎么会不知道,中国人在进攻缅甸,英国人大败,被中国军队南北夹击,很快就要丢失整个缅甸了。”甘地点点头道。
“既然先生知道这件事情,难道先生就没有什么别的看法?”莫格又说了一声。
“看法?”甘地不知莫格是何意,摆头表示不解。
“先生以为这件事情难道与印度没有关系吗?”莫格继续问道。
“当然与印度有关,印度是英国人统治的地区,缅甸现在是印度的一个省,缅甸出事,印度当然首当其冲受到威胁,你们的部队不是已经接到命令,要去缅甸增援作战了吗?”甘地神色未变地回应道。
“看来先生久居国外,对国内的局势还是很关心的。”莫格也点点头。
“我就不跟先生兜圈子了,我直话直说了吧。”看到甘地没有反感自己提出的问题,莫格又话锋一转。
“虽然英国人让我们积极参与到缅甸战争之中去,但此时印度国内已经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些人认为印度不应该卷入此次纷争之中,而是应该借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争取摆脱英国人的控制,不知道先生听说过此事没有?”莫格的神情变得有几分深意起来,试探着说道。
“噢,这一点我略有所闻,但不知其详,你的意思是?”甘地似乎从莫格的话之中听出了几分意味,但还不确定,立即盯着莫格问道。
“我早有耳闻先生在南非时,就不满欧洲白人对印度人的歧视与偏见,组织印度人与他们作斗争,争取平等的权力。我也知道先生是支持印度独立自主,有先见之明的人,所以才与先生探讨这个问题,想听听先生的高论。”莫格解释道。
第一卷 辛亥大战 第三百零四章 第三方人士
第三百零四章 第三方人士
“先生以为印度此时应不应该借着中国人进攻缅甸的机会,深思一下如何摆脱英国人的统治?”莫格观察着甘地的神情,见他依旧十分淡然,便直接说道。
“原来莫格先生请我来做客,就是为了这件事情,既然你想听听甘地的意见,我就直言不讳,我向来是个不愿意隐藏自己观点的人。”甘地已经听出莫格在说什么,莫格对于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抱着支持的态度,而且似乎有亲身参与进去的念头。
“我在国外时,深刻体会到欧洲白人对印度人的歧视。我曾经在南非有过这样难堪的经历,因为我又两次在不同的火车上要求坐在欧洲人坐的位置上,而被他们两次扔出了列车之外,这种奇耻大辱,让我一生都铭记在心,让我深感印度人在他们眼中的地位卑微。”甘地开始娓娓道来,面色渐渐阴沉了下去。
“正是深刻感受到这种种族歧视,让我在国外抬不起头来,才使得我组建了专门为印度人谋取与欧洲人平等权利的组织,用来声讨和反抗欧洲人在南非的主导地位,为印度人争取到了一些权力和就业岗位。”
“但我也深刻体会到,这一过程的艰辛,埋藏在欧洲人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使得他们根本不愿意接受与印度人和非洲人平等相处的建议,他们高高在上已经有了几个世纪的光阴,似乎已经习惯了印度人向他们卑躬屈膝,已经习惯了印度人为他们跑腿卖命当狗腿子的事实,而不愿意在权力这个问题上和我们有半点分享。”甘地略微一顿,继续说道,莫格在一旁点着头。
“那依我看来,先生是支持印度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莫格听到这里,眉梢上露出了几丝喜色,顿时问道。
“当然,我不但支持这种运动,而且我这次回国就是因为看到印度民族解放出现了不同寻常的历史契机,我怎能看到如此大好的机会而错过呢,我回来的目的就是要组织印度人展开进一步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活动,这次遇到将军,我们倒是可以好好探讨一下这个问题。”甘地坚定地回应道。
“太好了,既然先生表态,我就不再隐瞒先生。其实我这次想请先生出任印度民族解放组织的最高领导人,以先生的巨大威望,号召印度人团结起来,反抗英国人的统治,有了先生振臂一呼的巨大威能,我想整个印度一定会听从先生的领导,拿起武器将英国殖民者赶出印度。”莫格笑道。
“这怎么可以,我甘地何德何能,能担当此重任?”甘地闻言,有些受宠若惊,顿时摆头道。
“先生太谦虚了,如果先生愿意充当我们的领袖,出面组织印度群众起来反对英国人,我们的民族解放事业便有了更大的希望,希望先生为了千万印度人民的切实利益,不要推辞。”莫格却立即劝道。
“看来你们似乎已有所准备了,先谈谈你们准备怎么做?”甘地没有继续推脱,而是转而问道。
“不瞒先生,我已经在军中联络了许多爱国将领,我准备和他们一起发动暴力起义,这件事情还在商议之中,如果先生加入,我们起义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加许多,我对先生如此坦诚,还请先生立即答应我的请求,担任我们这次起义的最高领袖。”莫格继续请求道。
“这是你个人的意见吗?”
“当然不是,这是全体起义将士共同的愿望,要不然我怎么会派人去探知先生行踪,将先生从码头请到这里来详谈,这一切都是起义众将士委托我办的事情。我个人也对先生十分仰慕,早已将先生奉若神灵,如果先生不出任起义领袖,在印度就找不出第二个能代替先生的人了。”莫格又真诚地说道。
“看来你们早有准备了,我就知道我这次回国之旅一定会不简单,会有一个刺激的旅程,只不过我没想到这么快就赶上了这么重大的事情,看来我甘地想不参与是不可能了。”甘地淡然一笑道。
“先生是答应了?”莫格立即露出欣喜之色道。
“我暂时接受你们的请求,负责发动群众,参与起义,你们可以放心地去组织军队起来造反,我相信我的能量能够对你们起到一定的作用。希望我们的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那么我甘地就是算是肝脑涂地,也死无遗憾了。”甘地意味深长地说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我们这次起义暂时成立了一个叫做自由真理的组织,我们将拥戴您作为这个组织的领袖,来领导广大军民积极投身**事业之中。”
“你们准备得怎么样了,军队有什么打算?”甘地立即转入了正题,有了这样的机会,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我们这次有六个师受到英国人委派,要进入缅甸对抗中国军队,这六个师里面都有我们的同志,其中第五十六师第二旅的旅长买哈提是我们坚定的**战友,他已经加入我们的自由真理组织,准备伺机发动起义。”莫格带着兴奋之色道。
“你们准备什么时候动手,是不是趁英国人进入缅甸之后?”甘地追问道。
“时间定在六月二十五日,买哈提已经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他和其它六个印军师内的同志都沟通好了,一旦买哈提打响第一枪,他们会纷纷响应,然后尽量发动更多的印度人参与进来,最好能将六个印度师全部策反,让他们都加入到这次起义之中来。”莫格讲述着自己的计划道。
“你们有多大的把握能成功?”甘地是刚刚参与计划之中的,他不知道莫格等人先期做了多少准备工作,于是又问道。
“我们的军队到了印度和缅甸边境地区之后,将突然对英军的两个师发动攻击,他们猝不及防,一定会被我们包围在这一地区,然后我们在孟买和其它地方的另外三支部队会立即加入响应,从几个地区不同方向同时向英军发动挑战,然后再发动国内群众,从全国各地对英国人形成威迫之势,让他们在人民**的滚滚浪涛之中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包围,如果我们的声势浩大到足以遍布全国,最后英国人一定吓破胆,会放下武器和我们讲和的。”莫格带着几分期许回应道。
“这一切还只是个美好的期望,不知道这一次印度能不能获得神的眷顾。希望将士们旗开得胜,一举击败英国人,让他们早点滚出印度,恢复印度独立和自由。”甘地微微点头,淡然说道。
“难道先生对这次起义信心不足?”莫格从甘地的眼神之中,看到了几丝忧虑,顿时问道。
“一切历史事件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之分,虽然我一直认为印度独立将是历史的必然,迟早都会实现,但偶然性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不敢肯定你们这次任务能不能圆满完成。如果这次起义能够立即得到国内有识之士和广大人民的响应,让印度全国人民都迅速参与进来,那么我相信英国人被推翻是自然的事情。”
“但如果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发展下去,过程之中出现了种种变故,或是其它阻力,那么结果就很难讲了。”甘地还是有些担心。
“看来先生还是对我们没有信心。。”莫格摇了摇头道。
“其实为了保证这次起义的成功,我们还特地争取到了第三方的支持,我现在可以跟先生讲出这个事实了,好让先生更加安心。”莫格的眸中突然闪过一丝神秘的色彩,神秘兮兮地对甘地说道。
甘地闻言,顿时抬起头来,诧异地望着莫格:“第三方,你指的是国外势力?”
“对,先生果然英明,立即就想到是怎么回事情了。”
“这个第三方到底是哪一方?”甘地立即来了兴趣,追问道。
“我请先生见一个人,先生立即就会明白了。”莫格继续卖着关子说道。
甘地更加疑惑地望着莫格,不知道他要跟自己介绍什么人。
莫格立即从坐位上站了起来,对坐在旁边的大胡子挥了一下手,大胡子顿时也站了起来,两人随后转身便上楼去了,很快在甘地的期待之下,楼上又走下了另外一个人,一个早就在楼上等候多时的人。
来人是一个三十左右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的样子却让甘地吃了一惊,因为他既不是英国人,也不是印度人,更不是欧洲人,而是一张长着标准黄种人面孔的东亚人。
“这位是?”甘地不知道来人是谁,对他的外貌也感到很惊奇,顿时站起来问道。
“先生,这位就是我刚才想跟您介绍的那位第三方派来的人士,他来自中国,是中国政府派来和我们合作的人。”莫各色知道甘地肯定会感到奇怪,顿时对其解释道。
第一卷 辛亥大战 第三百零五章 异动
第三百零五章 异动
“中国人?”甘地此时才明白,莫格说的第三方就是中国,但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是一张略显英俊和儒雅风度的面孔,皮肤有着东亚人特有的深黄色,头发笔直得没有任何卷曲,高耸的鼻梁上驾着一副黑框眼镜,透出一股子书生气的意味。
“你好,甘地先生,久闻大名,我是来自中国的中国人,我叫陈俊生。”身高大约只有一米七左右的中国男子立即向甘地友好地伸出了手来,礼貌地笑着说道。
“陈先生,你好,你好。”甘地还没有从惊讶之中恢复过来,神色有些复杂,一时间难以恢复平静。
两人握了握手,然后又坐了下来,莫格将位子让给了陈俊生,自己和大胡子坐到陈俊生和甘地对面去了。
“甘地先生,这位陈先生是来自中国国防部办公室的秘书,他是代表中国政府前来孟买和自由真理组织联系的,陈先生已经答应帮助印度发动起义,共同对抗英国人,他已经成为我们密切和不可或缺的朋友。”莫格立即伸手指了指陈俊生,向甘地介绍道。
“哦,原来如此,原来这次起义有中国人参与进来了,怪不得莫格先生如此自信满怀,原来是得到了中国人的有力援助。”甘地神色渐渐恢复了自然,笑着说道。
“不知道陈先生向我们提供了什么帮助呢?”甘地随意问了一句。
“这位陈先生是一直以来都在和我们进行密切联系的国际友人,早在几个月之前,陈先生就到了印度,他得知我们刚刚成了自由真理组织,就找到我们这里,主动提出要对我们进行援助的事情,我们的计划陈先生也有参与其中,而且中国已经向我们秘运了一批军火过来,帮助我们取得这次起义的胜利。”莫格又解释道。
“陈先生向起义印军提供了一万支先进步枪,大量的弹药,足够我们武装一个师的,这还是前期的资助,中国答应在起义之后,还会陆续向印度提供更多的援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