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之风云路-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隔壁看王晓燕去了。
    王晓燕没有关门,正在房间里收拾一些零碎物品,脸上已不见了忧伤之色。见林海站在门口便问道:“怎么没有休息?”
    林海道:“怕你难过,准备来安慰你,看来没有必要了。就只当来参观一下闺房。”
    由于是一个人住,王晓燕的房间显得宽敞整洁了许多。床上铺着镞新的花床单,上面放着一床大红被面的棉被,桌上摆着一个人头般大小的圆镜。屋子里透着一缕淡淡的清香。公安局那个司机挺能干,连窗帘都给挂好了。
    林海坏笑着说了一句:“你这新房布置的不错嘛!”
    王晓燕得意的回了一句道:“那当然了!你也不看是谁在布置?”言毕猛然醒悟到林海话中的另有意思,脸一红抄起枕头就往林海身上砸。
    林海祭出应对王晓燕发飙的法宝:“跑!往人多的地方跑!”一瞬间,林海就出现在了厨房。
    厨房里孟凡英正在用热水洗碗,今天的油水大,不用热水洗不净。孟凡军挑了副水桶正要出门。林海问道:“凡军,要挑水去吗?我和你一起去。”
    孟凡军点点头,挑着桶在前面走,林海在后面跟着。从房子的侧面转入了一条弯曲的小路,走了五六十米,转过一个山脚,一条小河出现在了眼前。
    这条小河的河床很宽,但水面只有二十多米。水不深,中间一溜石头露出水面,一看就是平常过河用的。河水流速缓慢,清澈透明,河底的鹅卵石清晰可见。林海想起快到大队部时过了一个桥,应该是同一条河。
    孟凡军顺着河边往上走到了一处水稍深一些的地方,用扁担的一头钩住一只水桶,把桶放到河里一摆一压,另一只手拉住另一头的钩链一带劲,借用肩膀当支点,很轻巧的就把一桶水提上了岸边。林海看着有意思,见孟凡军要去打另一桶水时忙抢了过来,说想自己试上一试。林海一试才知道,这看似简单的活还真不好干。先开始几次不是脱钩了就是桶按不下去,再不就是只提起了半桶水。在孟凡军的指点下,林海经过十几次努力,最后终于把一整桶水提了上来,人也累得直喘。
    回去的路上林海问孟凡军道:“你们平常都用这河里的水?怎么没见其他人来挑水?”
    中午在一起吃了一顿饭,刚才又指点了林海一阵,彼此间有些熟了,孟凡军的话语也就相应多点,他回道:“我们离河近一些的人家用河水,远一些的用井水或者塘水。一般都是早晚才来挑水,这都是男人的事。女人到这里都是来洗东西。”
    “这条河水一直都这么干净吗?”林海关心的问。
    “不是。一涨大水就不行了。到时候就得走远一些挑井水。”
    “涨水的时候水有多大?”
    “不一定,最大的时候河床都满了。每年都要涨好几次。”
    “河里有鱼吗?”
    “这一段有点小鱼。再往上走几里,那边的河窄水深,有鲶鱼和鳌花(桂鱼)。”
    林海一边和孟凡军聊着一边向四处观望。见这一片除了大队部这一块有几栋相对集中点的房屋外,眼光所能及的地方也就只能看到山坡旁星星点点、相隔较远的几户人家。
    孟凡军见林海往远处看,猜到了他的意思,就主动道:“我们这条沟里除了大队部以外还有两个小队。我们是十队,九队还要往里面走三四里。房子都是顺着沟盖的,有好几十户,你现在看不到几家。等哪天我领你们到里面走一走你就知道了。”
    回到厨房,孟凡军把水倒在水缸里后还要再去挑一趟,林海见孟凡英还在厨房里收拾,觉得也应该和她沟通一下,就没有再跟去挑水。他知道孟凡英不会主动开口,便先问道:“凡英你是哪一年出生的?”
    孟凡英道:“是58年元月。”
    林海道:“那你应该已经初中毕业了对吧?”
    孟凡英道:“没有,初中上了不到一年我父亲就去世了。家里欠了债,上不起学,我就回来了。”
    林海一听这个话题有些沉重,就转而道:“你今天的面条擀的真不错,我都吃上瘾了。以后还要麻烦你经常给我们做点。”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txt电子书下载
    孟凡英犹豫道:“做饭的事你们还没有定下来呢。大队里说了,你们愿意自己做饭就自己做。如果不想做就让我给你们做,每天生产队给多记两个工分。你们能不能赶紧定下来。我也有个准备。”看样子孟凡英很在意这两个工分。
    林海又问道:“你平常出工记几个工分?”
    “六个。比半劳力多一分。”
    “你哥有几个?”
    “原来是九个,今年刚算十个。”
    “一个工分值多少钱。”
    “每年都不一样,去年好一点,去掉分的粮油以后有一分一。”
    “多少?你没有说错吧?”林海瞪大了眼睛。
    孟凡英肯定的又说了一遍:“没有错,是一分一。”
    林海拿了个树枝蹲在地上就算了起来。过了一会他把树枝“啪”的一下撅断了道:“这么说你和凡军两个人去年才挣了五十多块钱?”
    孟凡英道:“没有那么多。下雪下雨、请假、还有过年不出工,都不计工分。总共只有四十三块钱。”
    林海蹲不住了,他站了起来在厨房里来回的走,嘴里不断的念叨着:“四十三块,四十三块”
    孟凡英也不知林海是什么意思,只是有些怪异的看着他。
    林海转了一阵,瞥见院子里有几只鸡在刨食,便问道:“这里鸡蛋卖多少钱一个?”
    孟凡英道:“供销社收是三分一个,要到军工厂那边去买大的四分一个,小的三分一个。要到供销社交完了两百个的任务以后,多的才能自己去卖。”
    林海又问道:“为什么不多养一些鸡?卖鸡和卖鸡蛋都可以赚钱。”
    这时孟凡军挑水回来了,听到林海的问话后接过来答道:“不行啊!上面规定每家只能养五只鸡,超过了就要当资本主义尾巴割,还要挨批斗。到庄稼快熟的时候,各家的鸡都得关起来,怕糟蹋粮食。”
    林海苦笑着摇了摇头,想了一想道:“凡军凡英,麻烦你们回屋子里,把你们去年的收支情况细细的给我说一遍,我得好好记一下。”
    兄妹俩放下了手头的事,随着林海回到了堂屋。林海把睡着了的许亮叫醒,又把王晓燕喊了出来,说有事情要商量。看林海手里拿了个本子,和孟家兄妹一本正经的坐在桌旁,王晓燕和许亮都被弄糊涂了,不知林海出去转了这么一会,回来就开始发哪门子神经。
    林海道:“你们俩人快过来坐好。现在请凡军凡英给我们讲一个四十三块钱的故事。”
 第十六章 沉重的帐
    孟家兄妹的帐是这样算的。
    去年从生产队得的劳动收入是43元,卖鸡蛋的收入是28元,孟凡军的一个初中老师家里盖房子找他去帮了八天工,有意帮他给了他6元钱。这样全年的总收入就是77元。除去父亲看病住院时所借的钱每年要还10元外,今年可供家里支出的就剩下67元。
    这67元准备怎么用也经过了详细算计。买衣服和鞋子预计要10元,因为兄妹俩都在长身体,再加上孟凡军经常要去砍柴很费鞋子,这个支出不能少;因为队里分的粮食不够吃,要买一些杂粮来补充,预计要花10元;然后要买盐、肥皂、牙膏、毛巾、草纸、火柴、针线等生活用品,每个月支出2元5角;过年时再多支出5元卖点猪肉和粉条,其它东西就不敢买了。这样全年总共要花掉55元。还余下12元以备急需。另外原来每年还要花几元的煤油钱,今年因为林海他们来装了电灯,还不知道电费该怎么算。
    兄妹俩的一番精帐算得让林海三人是目瞪口呆。三家虽不是大富大贵,但家庭收入最低的也接近两百元。几人从小到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不用为吃喝用度操心。特别是林海,家庭条件最好,前世先是当兵,后来又是亿万富翁,过手的都是几十几百上千万,哪里算过这些生活细账?这兄妹俩活的也太沉重了。
    林海感慨的看着兄妹俩,心里想道:“既然我林海来了,从今天起你们的苦日子就结束了。”又想到来此的目的,就问道:“你们的收入比较别人家怎么样呢?”
    孟凡军道:“算中间吧。虽然我和凡英都在挣工分,但我们没有喂猪,不然去掉买糠的钱,一年还可以多挣几十块。有些人家有人在外面工作,日子过得好一些。像那些人口多劳力少的人家,或者是碰到有个灾病什么的,每年分口粮的时候还要往队里倒贴钱呢!你们以后到处一转就可以看到,我们这里大部分人家房子上盖的还是茅草。我们家也是因为你们这次来,大队里帮着换了瓦和接了电灯。有些家里每天的煤油灯就是吃晚饭的时候点一会,吃完饭就上床睡觉。女人的针线活都是白天带到地里,趁歇歇的时候做。”
    孟凡军歇了一口气,看了看孟凡英,又接着道:“有一些家里的小孩连小学都上不起,更不要说是上中学了。我妈在凡英两岁的时候就去了,我父亲在的时候会篾匠活,白天在队里干活,晚上就在家里偷偷给别人编东西换点钱,每天差不多都要到半夜,这才养活了我们两个,还让我们都上了学。他是为了我们累死的啊!。我父亲一走家里一点钱也没有了,凡英也只有退学回来干活了。我这个当哥的没本事,对不起凡英!也对不起我父亲和我妈妈!”说罢,一双凄凉的眼睛凝视着门外,好像在期盼父母会突然走进来。
    那边王晓燕和孟凡英早已抱在一起泣不成声了。林海和许亮的眼眶也湿润了;心里如同刀绞一般。也不知用什么话来安慰兄妹俩才好。
    过了一阵,林海试图转移大家悲切的情绪,他问了一个现实的问题道:“凡军,你不是说粮食不够吃吗?现在你们还有多少粮食?”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孟凡军道:“还有八九十斤,过几天就要去买杂粮来掺着吃。”
    “买什么杂粮?”许亮问。
    孟凡军道:“就是豆面和红薯干。”
    许亮又问:“有没有玉米面?”
    孟凡军道:“玉米是粗粮,不算杂粮。要统购统销的。没有粮票买不到,再说也贵了买不起。我们家里剩的粮食多半都是玉米面。”
    林海问道:“别的社员家缺不缺粮?”
    孟凡军道:“没有不缺粮的。连何书记家也要买。去年我分了二百八十斤,凡英分了二百二十斤,有一半是粗粮。”
    林海的心一个劲的往下沉。光明大队的条件还是中等的,就连大队书记家的粮食都不够吃。那些差一些的大队怎么办?农村的现实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他又继续问:“那我们三个人的粮食怎么办?”
    孟凡军道:“公社把到麦收前的粮食都给你们发到我们这里了。有三百斤粮食,大米、白面和玉米面各一百斤。”
    林海简单一算,平均一个月三十斤,很紧张啊!不过可能知青开始都是这个标准。只有剥削王晓燕了。
    林海刚想到王晓燕,王晓燕就说话了。她道:“凡军,你们可以暂时吃我们的粮食,先不要去买杂粮。我身上还有几十斤粮票,林海他们肯定也有,等实在不够吃了我们拿粮票去买粮。”
    孟凡英赶紧道:“那可不行!你们的粮食我们不能动。我们灶上有两个锅,饭要分开做。”
    “不行!”三个人异口同声喊道。把兄妹俩吓了一跳。
    林海心里已经有了盘算,他耐心解释道:“凡军凡英,既然我们已经住在一个屋子里了,就要彼此当做一家人。你们农村好像都是这个道理吧?一分家就得搬出去住,另起炉灶。可现在我们住在一起,也没有另起炉灶,所以吃饭就不能分开了。那样大家也不方便,说简单一点,连烧火都要从头学。晓燕(林海仿照称呼兄妹俩的方式,趁机对王晓燕在称呼上又套近了一步),等会你和凡英核算一下,包括我们的粮食在内总共还缺多少?不足的部分还是去买杂粮来掺着吃。这也是对我们的一个锻炼。另外我们每个月再交五块钱的伙食费,把带来的食品和油都交给凡英统一保管。伙食费不够再补。凡军你们俩就用地里的菜入伙,多余的鸡蛋也不要买了四分钱一个都算在伙食里。至于烧的柴火,凡军你原来多长时间去砍一次现在还照样,不够就买。以后凡英就负责做饭,晓燕协助,伙食标准你们俩制定。我们就不操心了。看大家对此有什么意见?”
    王晓燕道:“我有意见。林海你凭什么就不管做饭的事?我听说你的手艺不错,本来还指望你给我做饭呢!”
    林海呵呵笑道:“关于这个问题吗我是这样想的,我们还是要充分的信任凡英和晓燕同志,再说你们在负责做饭的同时也可以根据你们的口味选择饭菜种类,这叫女士优先。当然做大餐的时候我还是当仁不让了。”
    王晓燕道:“狡辩!明明是想偷懒还说什么女士优先。好!每天等我们优先吃完了饭你再吃。”
    林海道:“吃饭也是有危险的,会被噎着烫着。在这种情况下出于对女士的保护,男人当然应该冲在前面。”
    林海一番歪辩说得连孟凡英都笑了。不过她和孟凡军还是提出来不能沾林海他们的便宜。最后林海提出来举手表决,兄妹俩就不再吭声了。林海三人拿了十五块钱交给了孟凡英。然后再一盘存,共带来有三桶大罐头、四桶小罐头,十几斤油、两块腊肉、十多根香肠,还有什么味精、胡椒、辣椒面、五香粉、花椒大料等都一并充了公。
    晚饭孟凡英把中午剩的面条加了一些水和大白菜做了一盆汤,又贴了十几个焦黄的玉米面饼子,切了一碗酸萝卜滴了几滴麻油,虽然看着简单倒也是香气扑鼻。
    几人正吃着饭,大队书记何本志带着十队的生产队长来看望知青了。实际上何本志特意等着这边开饭了才过来的,想看一下知青和孟家兄妹的生活问题是怎么协调解决的。看到五个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吃着一样的饭菜,何本志这才放了心,心里对三个知青也高看了一些。
    把何本志迎进屋坐下后,林海回房间里拿了一盒大前门,撕开了封口就给何本志和小队长一人递了一根,然后划着了火柴要给何本志点上,何本志忙缩头躲开了,从林海手里接过划着的火柴棍自己点上了烟。见林海又叫王晓燕泡茶,忙摆手叫道:“不用了!我们坐一会就走。”
    王晓燕没听见一样的还是泡了茶端了过来,不过没有茶杯,只得用碗代替了。林海见此直后悔,茶叶倒是带了,可家里有好几套茶杯怎么没想到带来一套,以后得抽时间去买几个来。
    等何本志喝了一口茶后,林海适时的道:“我们有些事想向领导汇报一下,不知耽误不耽误何书记的时间。”
    何本志再次摆手道:“不要这样喊!我算是哪门子领导?叫我一声书记就是高抬我了。最好叫我老何。有什么事你尽管说,我们尽力想办法解决。”他想几个知青一定是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了。
    林海心道:“我可不敢拿村长不当干部。我俩差着二十一岁呢!要是真叫你‘老何’,我还在不在这里混了?”接着嘴里照样叫着“领导”转入了正题。
    林海先是把生活安排的事作了汇报,但交五块钱的事没有说,并对大队和生产队在各方面的周到考虑表示了感谢。他说:“来到农村的第一天我们就感到了党组织和贫下中农的温暖,更坚定了我们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决心。”
    此话说完不光王晓燕和许亮在一旁偷着乐,连林海自己都感到了不好意思,就赶紧往下说别的。他又道:“我们吃住方面的事基本都解决完了,希望大队和生产队的领导能尽快安排我们熟悉队里的情况和参加劳动,使我们能及时得到锻炼,早一点社员群众们打成一片。”接着拿了烟又往俩人面前递。
    香烟、好茶和恭维话让何本志受用无比,最意外的是林海居然没有提任何生活上的要求,把该解决的事自己都解决了。何本志心想:“这个小年轻可不一般,说话办事让人感到心里舒坦。”一高兴就道:“干活的事先不急。现在是农闲,地里也没多少活干。再说你们刚来了就让你们干活,社员群众也不答应。这几天先让凡军带你们到处走一走,凡英就留在家里做饭,差些什么东西也让她帮着置办一下。工分照计。另外队里也要给你们准备工具,过几天都准备好了你们再上工。”
    何本志的安排正和林海的意。所以当何本志和队长要离开时,林海又回屋里拿了两盒烟硬塞到了他们手里。俩人嘴里说着不好意思,手上推让了几下便收下烟高高兴兴的走了。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一回到屋里,王晓燕就道:“林海,你哪里学来的这一套,我腻歪得都要吐了。”
    林海心想:“这要和前世那个在官场上左右逢源的美女市长的你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第十七章 心结
    何本志走后,林海将今天所经历的事情在脑海中过滤了一遍。他觉得对于王晓燕和许亮两个人,在初次远离父母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如此之大的条件差异,接着又体验到了普通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孤儿兄妹的无奈挣扎。现在他们还能不能保持一个正常的心态?会不会为此产生退缩的心理?自己应该和他们谈一谈了,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想到此,他先和许亮打了个招呼,接着又到厨房找到了正在和孟凡英一起烧水的王晓燕,对她道:“你到我们房间来一下,我有话想对你们说。”
    三人坐下了以后,见王晓燕有些缩着手脚,林海就把自己的军大衣给她披上了。然后郑重说道:“许亮、晓燕,对这里的条件你们今天也初步有了个了解。说实在的,比我原来想象的要差,最起码生活上的这一关就不好过。接下来我们还要过劳动关,还要设法实现我们的立志,其中的困难肯定不小。我是这样认为的,下一步生活上的艰苦只是相对于我们在家的时候而言,比起孟凡军他们以前过的日子已经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了。今天我决定和他们一起吃杂粮,并不是说我们没有条件吃细粮,也不是要折磨和锻炼自己。这样做是一种代价,是要在这里扎下根来,让这里的干部社员能从心里接纳我们,为我们的事业打好基础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今后在劳动中我们绝对不能落在社员的后面,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在远离父母,吃不好,还要在体力上多付出的情况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坚持下去的思想准备?如果认为自己做不到或者不值得这样做,就趁现在还没有和社员见面这个机会赶紧退出还为时不晚,不会造成大的不良影响。至于我本人,我是肯定要留下的,先不谈事业怎么样,就是为了凡军凡英他们兄妹,我也会留在这里。我希望、同时也需要你们在这里帮助我,但我也会尊重你们的选择,请你们郑重考虑一下。但是我要声明,一旦留下了就要坚持到底,否则我就一生不会再把他当作朋友和同学看待了。”
    林海刚一说完,王晓燕就道:“我没有什么可考虑的,我跟着林海。为了成功付出代价是应该的。再苦再累,我也要亲眼看着林海怎么闯出这条路。许亮你呢?”
    见俩人都看着自己,许亮刚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犹豫了一阵才道:“林海,我现在不能马上回答你,但原因绝对不是怕吃苦,我想单独和你谈一谈再说。你看怎么样?”
    林海道:“可以,本来我就想晚上躺在床上和你好好聊一聊。看来是不谋而合。”
    王晓燕道:“哪来的那么多事?你们谈,我去洗了。”把大衣往林海身上一扔,辫子一甩就出去了。
    林海看着王晓燕的背影道:“这小姑奶奶今天这是第几次了?咱们也先洗一洗,躺在床上慢慢说”
    林海和许亮躺在了各自的床上心里都在盘算话该怎么说。沉寂了一会许亮终于开口道:“林海,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
    林海道:“我现在不能下最后的结论。就同学这两年的时间看,在同学中你算是比较成熟的一个,有一定的主见和凝聚力。但是你在班上的处事方法和我不同,你是自己给自己定位,实现目标的手段过于直接和外露。而我平常看似无为,不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大小事都不理会,但一旦遇到了有把握展现自己的机会,就绝不放过,然后让别人来给自己定位。我认为你的方法在一时一事上可能会有用,但只能用在人生及其关键的时候。你要是经常这样做,别人就会对你产生戒备心理。君子就会离你而去,周围只剩下对你有所图谋的人了。这也是我一直和你保持一定距离的原因。所以这一次在全新的环境下你是按以前的老套路做,还是选择新的方式?你自己应该很好考虑一下。”
    许亮道:“我一直再考虑我们两人的不同之处,开始是认为你的运气好,还有和女生的人缘好,后来又感觉摸不透你的实力,不知道什么时候或者在哪一件事情上你就会爆发。刚才你的话说的很透彻,让我一下就明白了我们的区别所在。我今天没有马上答复你是走还是留,原因是我的确有些拿不定主意。我和王晓燕不一样,她是自愿跟你来的,你们俩人的关系全班都知道。你护着她,她向着你,你们之间没有隔阂。我敢说只要你在这里,就是吃糠咽菜她也不会走。可我是被父母逼来的。虽然到哪里都是下乡,但跟你在一起我有一些惧怕。在学校的事就不说了,只说你下乡的目的和你今天的表现,我发现我和你之间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想玩我真是轻而易举的事。在没有得到你把我当自己人看待的亲口承诺前,我是不敢下这个决心。但我要是就这么走了也有一些不甘心,一是我感觉到你在这里肯定会有奇迹发生,跟着你可能会沾光。再就是我如果提出换一个地方,我父母肯定也不会答应,相反还会看扁了我。一旦你们在这里干出了成就,我在家里和同学中间就一辈子抬不起头了。我想留下来的成分占得大一些,可就是不愿意夹在那种将将就就的关系中。我可以保证不会再犯以前的错误,但无意中的错误我也不敢保证就不犯。就看林海你对我是什么态度了。”
    林海心想:“闹了半天这俩人是走是留的根子都在自己这里,与条件是否艰苦竟没多大关系。”既然许亮的话已经说到这种份上了,也应该让他放下心理包袱了。
    于是林海就对许亮道:“我曾经对许伯伯闵阿姨说过,相逢就是缘,何况人生一世,几亿人里偏偏我们做了同学还一起下乡,所以我对以前的事不会有任何计较,这一点你放心。再一点我可以明说,我以后想要做的事情不是谁都能做的,我的事业会越走越大,这是你许亮无法超越的。所以一旦决定跟了我,感情上可以象兄弟,但事业上必须要服从和配合我。两年以后,如果哪一天你不愿意受我的制约了,只要你正大光明的对我说,我肯定会帮你一次的。”
    许亮道:“有了你这个保证我就安心了,我决定留下来。明天我自己去对王晓燕说。”
    由于放开了心结,虽然是换了一个新环境,但林海和许亮都睡得很香沉。
    当睡梦中的林海和许亮同时被窗外的鸡鸣声吵醒时,一看表还不到六点钟,外面天还没有亮。听听没有什么动静,两人又继续睡了一会。到约六点半时,听堂屋有了响动,估计是孟家兄妹起来了。林海没有叫醒许亮,自己穿了衣服轻轻地开门出了房间。他见堂屋的门虚掩着,厨房那边传来柴火燃烧的“啪啪”声,从门缝里都可以看到映出的火光一闪一闪。
    林海走到了王晓燕的门边,想听听她起来了没有。谁想脸一贴到门上,门就突然被打开了,王晓燕穿戴整齐的站在他的面前,林海吓了一跳,忙道:“大姐晓燕姐,我是想”
    王晓燕道:“林海,怎么了?你平常说话不是挺麻利的吗?好了!你不要再解释了。其实我早就起来了,就是想试试你是不是真的挂心我。”
    林海汗颜。偷听闺房这样的龌龊事居然还做对了。臊红的脸瞬间便转为了正色。
    王晓燕又道:“还有,以后不准叫我晓燕姐,M主席教导我们要节约闹革命你还是像昨天一样,就把最后一个字省掉吧。”
    刚醒过来的林海接着又晕了。“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一清早就被小姑娘连涮了两次。非要找回点场子不可。”于是接着王晓燕的话道:“你落实M主席的指示还不够彻底,其实还可以把前面的一个字同时省掉。”
    王晓燕略一琢磨,脸一红居然没有发飙,指示还了林海一个白眼。让林海准备的法宝没有用上。女人心真是摸不透!
    林海又问道:“晓燕,换了一个地方,晚上睡得怎么样?”
    王晓燕道:“开始睡不着,看书看困了就睡着了,天没亮又醒了。林海,能不能把灯泡换大一点?不然看书眼睛都疼。”
    林海道:“好的,这个钱不能省。我和许亮晚上也要看书。把凡军凡英的也一起换了,让他们有时间也多看点书。不过你以后不要看的太晚,睡眠少了容易老,十七岁就起皱纹,十八岁就长白头发。”
    林海的话捅在了女孩子最在意处。王晓燕下意识的抬起手想摸脸,突然意识到上了当,已抬起来的手顺势就向林海打去。林海总算找平了一些。便和王晓燕回屋各拿了洗漱用品出了门。
    孟凡军此时正在菜地里用铁锹翻着土,虽然天气还有些冷,但他头上已经冒出了热气。
    林海示意王晓燕先去厨房,自己走过去对孟凡军道:“凡军,这么早就开始干活?”


    “自家的活都是早晚干,白天要出工。”
    “这是你们家的自留地吧?不算大,种的菜够吃吗?”
    “原来够,现在你们来了就不够了,我和凡英商量了,每天要多做一些菜,管你们吃够。”
    “那种的菜不够怎么办,要不然我们再开一块地?”
    “不好搞,我们这里开一块地不容易,要费好大劲,就是开出来了也是生地,当年的菜也长不好。你们不是交了生活费了吗?菜不够吃叫凡英到其他社员家里去买一点,每个月几块钱足够了。”
    林海明白,孟凡军是怕别人说他靠种菜赚知青的钱。
    两人正说着,王晓燕在那边叫林海去打水洗脸。林海对孟凡军说了一声就过去了。
    厨房里孟凡英已经烧好了一锅水,除了灌了几暖瓶外,还余下了一些供做饭和洗脸。林海早上从不用热水洗脸,对王晓燕孟凡英说原因,一个人端着脸盆就向河边走去。
 第十八章 活原来是这样干的
    二月下旬的河水还很凉,但擦到脸上却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