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回之风云路-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央是不是上面?M主席的著作是不是书?这句话确实给了想扣帽子的那些人太多的理由了。
林海道:“没想到领导们为我考虑得怎么周全,我还有什么话可说?”
严明道:“宣传部请示了好几次,想让你到各地去作报告,还要把你的事迹向上汇报,被我压下来了。对你事迹的学习宣传仅局限在省内,为了不影响年底的工作,再过几天也就告一个段落。明天你就可以回去了,如果愿意在万阳呆两天也可以。上次你提出不愿意当公社书记,后来把数千元的慰问品捐赠给了别人,今天的发言也表现得很谦虚,不贪一时之金钱名利,这很好!你的路还很长,要学会善于保护自己和发挥其他人的作用。你再谈谈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林海道:“我想利用这次受伤的机会逐步摆脱公社的日常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公社、大队两级干部的能力、培养后备力量以及建全销售渠道上面,另外想改善一下小河公社的医疗及教育状况,然后明年下半年去上大学。”
严明道:“你的这些想法不错,都比较实际,可以说是两社一大活动成果延伸。就是应该走一步往下想一步。你上大学的事我全力支持,也不要到别处去了,就到万阳来,到时候我和汉杰同志来安排。你对今后一些问题的看法和目前所做的一些工作,民远和汉杰同志都对我说了,包括刚才你说的几件事都很有见地。我还指望你这个小书记在身边多给我出一些主意哦!现在除了农业以外,我们河中省的情况也不是很乐观。商业产值受农业的影响有所上升,但工业产值还在下滑,一些国家下达的生产计划都迟迟不能完成。这只是表面上的,暗地里的派系斗争也越来越复杂。除了有文革派和我们这些务实派以外,前些年造反夺权时候留下来的派别矛盾还相当严重。我是后调来的,但省委领导里的大部分人都陷在其中,这些矛盾一下积重难返,只能靠时间来消化了。我和你说这些的意思是要你头脑放得更清醒一些,看问题和考虑问题角度更开阔一些,不要轻易被别人左右。”
林海道:“严书记,我会记住您的话的,我也想离您近一些多受些指点。您工作忙,我上学的事情您就别操心了,有什么我找宋伯伯就行。”
严明没有回答林海的话,而是话锋一转问道:“怎么叫汉杰同志宋伯伯,叫我就是严书记,我好象没有那么不可接近吧?”
林海道:“严伯伯我错了!您大人别见小人怪。”
严明道:“这还差不多!另外听说国家和越南已经就援助换军舰已经开始进行商谈了。为什么告诉你,原因就不用我说了。你这小书记啊!看来一个公社真是容不下你了。”
林海道:“严伯伯,我也就是敢想而已,要论实际的工作能力我还差远了。”
严明道:“敢想并且做了那么多的工作,这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你还年轻,以后实现你想法的机会还很多,‘事业无尽少年郎’嘛!这包东西是L副总理视察小河公社时的照片,里面他给你的还有一封信。你回去以后把照片分给给那些孩子和大队干部们,代我向他们问好,也向你的父母问好!”
林海感谢了严明,说一定会把他的问候转达到。
金天悟和饭店经理等就在林海的对面房间里开着门等候。林海送严明出来时只见到了黄秘书,却没见到那位年轻女子。
严明走后林海仔细想了想,觉得自己虽然对历史发展能先知,但在具体的谋略方面比起严明来就差远了。今天这场谈话就象上了一堂课,今后应该注意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这样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林海和王晓燕都有些想家了,再就是自己如果不走其他人也不好走,于是俩人商量后决定不再万阳呆了,明天就回家。俩人就到金天悟的房间里把严书记的意思和自己的打算告诉了金天悟。
金天悟也已得到了林海可以回去的通知,于是问林海是想和他一起坐小车走,还是坐火车走?
林海觉得带着王晓燕和苗云挤在汽车里不方便,再说几个小时腿都伸不直,说还是坐火车走好一点。反正金天悟的车自己不坐也有人抢着想坐。
金天悟听了林海的话后,就告诉秘书把车票及送站接站的事落实好。今天严书记说是来看林海,可关起门来一谈就是一个多钟头,鬼才相信就只说了林海回家的事!就是自己这个地委书记也从未捞着和严书记单独在一起谈话的机会。对这个林海,还是小心侍奉为好。
林海和王晓燕从金天悟的房间出来以后又到邱一鸣和王士安的房间里坐了一会。河中饭店的工作很细致,把平阳地区的人都安排在了一楼。
自己洗一回澡太麻烦。睡觉前林海就不敢再提洗澡的事了,只是用热水擦了一下。倒是王晓燕昨天没洗好,今天就痛痛快快的洗了一个。
林海给宋汉杰家打了个电话,孙云霞听说林海他们明天上午就要回去略有些失望,但在林海说明原委后也就表示了理解。
林海道:“孙阿姨,今天严书记要我明年到万阳来上大学,再过几个月我和晓燕就可以经常到你家里了。你给我们留一间屋子。不,是两间。”
电话那头孙云霞笑得很暧昧!
不过第二天上午孙云霞还是提前了近一个半钟头就来到了到万阳饭店,说要把林海他们送上火车。她给林海和王晓燕都买了东西。但收获最大仍的是萍萍,吃的穿的用的给她包了一大包。
林海在出发之前一直忙个不停。《河中日报》今天在头版报道了昨天命名表彰大会的新闻,还全文刊登了修改过的林海在大会上的发言。结果林海从到服务员送早餐来开始,一直到省委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等来饭店送他为止,给饭店的工作人员不知签了多少字。
数台卧车把林海送到了火车站,在贵宾室里休息了一会火车就进站了。结果一看巧了!竟是前天那班车又从北京返回了。不用说,林海又享受了特殊待遇。
路上,苗云不知道对林海说了多少个第一次。第一次做轿车,第一次做卧铺、更不用说软卧,第一次住这么好的宾馆,第一次吃这么好的菜,第一次见了这么多大领导
林海说:“你回去如果把这些都向医院领导汇报一下,再告诉他们宋主任夫人带了你逛街,估计县医院办公室主任的位置就是你的了。”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苗云一吐舌头道:“人家只是在这说说感受!回医院我对谁也不会讲。”
第六十八章 军歌嘹亮
回到家以后的林海才真正算是得到了安静的休养。虽然经常也有院子里的叔叔伯伯阿姨们常来看他,但一般都是吃完晚饭来坐一会就走。
曲静请了几天假在家照顾林海,王晓燕和苗云也每天都过来。苗云一般是呆两个小时左右,看看林海的伤口,偶而也帮曲静干点家务,王晓燕则是一呆就一白天。
第一天当苗云走了以后,王晓燕就对林海把苗云和警卫员小徐之间有点意思的事说了,问林海能不能帮帮他们。
林海道:“关键是苗云那头。小徐跟我爸有三年了,我还是很了解他。他人品不错,长得也端正,有初中文化,也老实本分。但因为小徐老家是四川农村的,下面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家庭条件很差,他每个月的津贴一半都要寄回家,我妈还给他们家寄过好几次钱和衣服粮票。所以小徐就是提干了以后,前几年经济上也不会宽裕,这一点你要和苗云讲明白,要她考虑好了再说。”
第二天王晓燕就告诉林海,她昨天晚上到苗云家去了,苗云说对小徐的家庭情况在陆山就听他说过,自己有思想准备。
林海一笑道:“她自己都调查过了,这就好办了!趁苗云还没来我打电话把小徐叫过来问问。”
小徐来了以后,林海当着王晓燕的面问小徐对苗云有没有意思,如果有就从实招来,自己和王晓燕可以帮他的忙去做苗云的工作。
小徐说他觉得苗云人长的挺好,业务不错、人也很勤快,就怕别人看不上自己。
林海心说了“医院挑出来护理我的还能有错?”于是就对小徐道:“你先不要走了,苗云一会就来,你们到我的屋子里去单独谈谈。”
曲静见林海和小徐在一起嘀嘀咕咕的,就问林海有什么事背着她。于是林海就把这小徐和苗云的事情告诉了曲静,宣布自己和王晓燕做一件成人之美的好事。
曲静一乐了,她道:“你们俩才多大一点,就给人做起媒来了。这事交给我,你和燕燕都不要管了。”
林海只有眼睁睁的看着就要到手的功劳被母亲曲静轻而易举的摘走了。
林海闲了两天又开始坐不住了,白天有曲静在,他也不能和王晓燕太黏糊,于是就想另找一点事干。他记得宣传科有个刘干事是音乐学院毕业的,好像会作曲。自己虽然买了几本书,也看出了一些门道,但有很多地方还是不太懂。何不请刘干事教一教自己,以后再出新歌时也好掩人耳目。
于是林海的电话就打到了宣传科,请刘干事到家里来了一趟,把自己想学作曲的事说了。刘干事倒是很痛快的答应了,回去就向科长做了汇报。宣传科长一听是林海的事情,于是就不再安排刘干事别的工作了,叫他每天白天都到林副政委家里去教林海。
王晓燕本来就喜欢唱歌跳舞,对此的兴趣比林海还大。曲静倒是很开通,巴不得这个准儿媳妇更有素养,所以每当刘干事来了就从不来打搅他们。
按刘干事的说法,单纯的写歌曲简谱很容易,但要能写出好的曲调却很难。要有好的歌词,还需要有大量的素材积累和创作灵感。
而林海却恰恰相反,他的积累和灵感从前世就带来了,只要把现成的曲调写成曲谱就行。由于林海已经有了一些理论基础,所以经过刘干事的蓄心教授,几天以后他就可以把哼出来的调子写成曲谱了,虽然有些地方还不是很准确,但林海本来就没准备要达到作曲家的水平,到时候反正也要请人来修改完善。
王晓燕的进步则更大。林海把这解释为兴趣爱好不同,和聪明不聪明无关。
军旅歌曲林海前世时一直都很喜爱,那些经典歌曲都经常哼在嘴里,每到KTY里也是必点,每字每句都记得滚瓜烂熟。作为对刘干事数天辛苦的报答,林海就把那首《一二三四歌》整理出来送给了刘干事,并给他唱了一遍。
刘干事听完了这首歌如获至宝,简直就要晕倒了。不过稍一冷静后他又对林海道“这一首歌要是唱出去一定会轰动全军,作者最少一个三等功是跑不掉的。林海你这个礼物太重了,我实在是不敢收。”
林海想了一想道:“这样吧,反正这几天你到这里来大家都知道,就说是我们两人共同创作的,我作词,你作曲,再说歌谱也确实要你来完善。不过你先做一些准备,等过几天我走了以后你再把这首歌曲拿出来。另外给我用一个笔名,就叫‘雪原’。我可不想多找麻烦。”
这样一说刘干事心里也平衡和踏实多了,还夸林海的笔名取得好,和他的名字连为一体。林海从小生长在军营,现在又都说他才华出众,到时候就是把他招了,反而会更让人相信。
从这天以后,与曲静一心想着林海多在家住些天相反,刘干事却每天夜不能寐,盼着林海早日康复,重返农业生产第一线为国家做新的贡献。
时间已经是是十二月中旬了。在家休息了近十天后林海的伤口已经痊愈。
苗云三天前就回了陆山县医院。小徐没有去送,因为曲静说战士不准在驻地谈恋爱这条纪律不能违反,在小徐从教导队出来提干以前,他和苗云不但不能再见面,也不能直接通信。只要俩人都是真心的,也不在乎这三四个月。
王晓燕原来也准备自己先回公社去,叫林海在家多休息一段时间。但林海知道她一个人回去心里肯定很难受,就叫她再等两天一起走。自己的腿除了行动稍有不便外已无大碍,回公社后无非就是暂时不能骑自行车,叫孟凡军每天接送一下就行了。他对王晓燕骑车带人的技术不是一般的不放心。
林海在家这些天,萍萍和萌萌只要不去上学还照样缠着他。魏阿姨已经看出来王晓燕和林海的关系了,虽然有些叹息,但也无法用这个理由来限制萌萌和林海的来往,要不曲静会不高兴不说,萌萌还不闹翻了天?只得听之任之。
由于林海有伤,萌萌虽然多次跃跃欲试,但始终没敢再往林海身上挂,而是改成了挽胳膊。看着她眼睛滴溜转的样子,下次林海再回来时肯定跑不掉。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至于萍萍林海现在也没办法抱她,但她每天还是要楼着哥哥的脖子才睡觉,林海只得照例每天到她的房间里,等她睡了以后才出来。
萍萍和萌萌现在也和当初林海一样成了解放中学的名人。凭着和林海的关系在学校享受着老师和同学们的宠爱。不过林海估计她们也享受不了多长时间了,明年自己父亲和小丫头父亲的职务应该会有变化,会不会离开S军都难说。
为此林海又和父亲林思远谈了一次,把从严明那里听到的消息告诉了他。林思远其实已从林海的姑父饶成山那里知道了,而且知道得更细一些。而且他还告诉林海,后来写的那份报告已经到了D的手里,D还把饶成山叫去询问了他和张振武的情况。
林海道:“再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该有反应了。”
曲静虽舍不得让儿子这么早就走。但看到林海和王晓燕的感情愈来愈好,同时她也不想让这个越来越让她满意的未来儿媳一个人呆在农村,最后还是同意了林海回农村去继续休养。只是再三嘱咐林海回去以后一定要好好休息,不要在惹出什么事了。她哪里知道,儿子却在家里惹出了事拍屁股跑了。
就在林海坐车离开家两小时后,迫不及待的刘干事就拿着那首《一二三四歌》向科长做了汇报,刘干事一遍还没唱完,科长就拉着他往政治部主任办公室里跑。二十分钟后,在家的师领导们都聚到了会议室。
这些师级的干部都是唱着军歌打鬼子打老蒋出来的,都知道一首脍炙人口的军歌对部队士气的巨大鼓舞作用。现在听说自己部队里创作出了一首好歌,哪能不关切。
部队平时最热闹的两件事,一是篮球比赛,二是看前的拉歌。这时各级主官都拼红了眼,喊哑了喉咙。
听刘干事将《一二三四歌》唱了一遍以后,众首长们兴奋得鼓掌叫好,一致认为这是一首难得一见的好歌,歌词新颖,曲调有力度,肯定会很快被指战员们喜欢。
这时才有人想了起来,拿着歌谱问道:“小刘,曲是你做的,作词的这个雪原是谁?也是我们师里的?”
刘干事完全是个史上最佳叛徒,不用金钱美女诱惑,也不用严刑逼供逼供,只这么一句询问就招了道:“也算是也算不是,是林副政委家的林海。其实作曲也有他很大的功劳。”
众人听了都十分惊诧,把目光都投向了林思远。
林思远道:“你们别看我,这事我也不清楚。只听说这些天小刘和林海总在一起捣鼓什么作曲的事,我也没有在意。”
鲁师长道:“老林,你这个宝贝儿子是走到哪里哪里就翻天。在地方闹够了现在又闹到部队来了。昨天晚上散步时他碰到我还给我一个劲的灌,说我不愧是当年晋察冀的战斗英雄,散步的时候都龙行虎步,威风不减。我当时就在想这小子肯定是有什么事。果然让我猜到了!刘干事,你去打电话把林海叫回来,然后叫警卫连把他关起来,罚他再写几首歌词再把他放出来。”
林思远笑道:“林海今天回公社去了,现在都应该到了。”
师政委道:“这小子是故意溜了。不用说一定是和刘干事商量好了,不然哪有这么巧?”
师长道:“现在就去人去车把他弄回来。能把部队歌曲的歌词写得这么好,这小子不当兵可惜了!”
政委道:“这小子在自己的地盘上呼风唤雨,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听说他还会开车,你这样不正好给他送车去玩?我们别去招惹他了。咱们还是先组织全师学唱这首歌,看看效果怎么样?”
师长还在那里吼道:“不行老子就开坦克去!”
当天下午,先是师机关,然后就是全师各个营房里都响起了嘹亮的军歌!
第六十九章 最有特色的奖励
林海和王晓燕路过陆山县时先到县委组织部王士安那里报了个到,大概了解了一下近期县里的工作安排,又和杨定远、熊来江等在一起吃了午饭,这才返回了小河公社。
林海的伤愈归来让小河公社的干部社员们感到欢欣鼓舞,每天到公社和家里来看他的人络绎不绝,这令林海忙了好几天才慢慢安稳了。
当然最高兴的是孟凡军、孟凡英兄妹。冷清了一个月的家里又重新热闹起来,让他们走路做事都带着笑容。
最令林海感到意外的是王晓燕的床居然被加宽了一块二十多公分的木板。厚脸皮的林海对孟凡军大为称赞,但王晓燕却为此娇羞不已。不过这事只有孟家兄妹知道,王晓燕的屋子里平常除了林海和孟凡英能进来,原来是什么样别人谁也没见过。
回来以后林海除了开会需要举手表决的事情外,对其余的事基本只是了解一下而不干涉,他连续举办了几期干部、党团员培训班和销售业务培训班。对这些培训班林海倾注了很多心血,大部分的课都是由他来讲,说这是为了小河公社的将来。小河公社一是要发展,二是要走出去,走向全省、全国,将来甚至还会走向世界。
林海对年轻人们说:“小河公社的将来的希望都在你们身上。以后领导、管理、技术、经营岗位上都需要大量的人才。行不行就看你们自己现在的努力了。”
小河公社随之也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每个大队里都公开选聘三名二十八岁以下、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大队助理。同时选派同样条件的二十人到河中农学院学习种植和养殖技术,十二人到平阳及万阳协助许亮等开展销售业务。并宣布以后条件将逐步调整到二十五岁以下、高中文化程度。还有一些所需岗位也提出了相应的对文化知识的要求。
这些举措在全公社一起了很大的震动。年轻人当中也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一时各大队文化室里每天都坐满了看书学习的人。如果谁家的孩子在家里闲呆着不学习就会被人看不起,认为这家的孩子以后不会有出息,家里大人也会引以为耻。
为了把学习气氛搞得更活跃和更吸引人,林海给王晓燕出了一个主意,要她以公社团委的名义组织开展综合知识竞赛。林海记得前世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这种竞赛曾风靡一时。王晓燕听了林海的建议很感兴趣,但不知道具体怎么样来操作,结果前期的准备工作又都落到了林海的身上。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为此林海又熬了几个夜晚,还把刘文辉、公社中学的老师、还有郝政委和军工厂那的几个干事也拉了进来,报纸书籍收集了一大堆,编写了大量的竞赛题以及竞赛规则。完了几个人还模拟了几次竞赛,等王晓燕熟悉了规则以后林海就把她推到了前面,自己去当起了竞赛监督组成员。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各大队,社属单位、学校等共组成了十六支代表队参赛,先进行分组赛,然后是半决赛、决赛。每场竞赛都有抢答和必答两部分,最后分高者胜出。竞赛当然是由王晓燕来主持。
部队仓库和两个军工厂也要求参加竞赛。林海开始不同意,说他们那里文化人多,和农村青年不在一个档次上。最后几家说好了只派战士和工人参加,不影响公社内部的名次,林海这才松了口。
第一场知识竞赛的时间安排在了公社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当天,除了参加表彰会的代表们观看竞赛外,部队仓库和军工厂以及各大队及社属单位也来了不少人助威,王晓燕还请来了县团委负责人,因此竞赛的气氛显得很热烈。
从第二场比赛开始,地区团委和团省委也相继派了人来,最后两场竞赛甚至很多地县宣传部门和团委都前来观摩。这种形式新颖、集文化教育和知识普及为一体的活动,让所有人都大开眼界,团省委、地委宣传部不但拨给了一千五百元的经费,团省委书记还亲自为第一名的代表队颁了奖。
新闻机构又一次在小河公社找到了热点,各报纸广播也对此也进行了连篇报道,竞赛题也被连载到了报纸上。
小河公社以及王晓燕再次名声大噪,各地各单位纷纷效仿。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应了小河公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在全省产生极大的影响力,也是林海歪打正着的意外收获。
陆山县不少单位都抢着邀请王晓燕去做竞赛主持人,专人专车负责接送,虽然大多时候是卡车,但王晓燕还是乐此不彼,唯一的条件就是当天晚上必须把她送回来。
王晓燕开始还把请她的哪些单位给她的纪念品摆出来想气气林海。可过了几天林海受到了一笔意外之财以后,王晓燕就不再炫耀了。
《河中日报》给林海寄来了一百三十六元钱,注明是刊登林海在表彰大会上那篇发言的稿费。
林海也糊涂了。这种文章还有稿费?还那么多?他把电话打到了潘行健那里。潘行健说这是惯例,只要不是专业记者写的报社一般都会给稿费。
林海说:“这主要是你的功劳,我回平阳的时候把稿费给你。”
潘行健道:“这两年从你身上我已经挣了不少稿费,没分点给你就算不错了,你就安心拿着吧!”
不过可怜的林海只是拿到了一张纸。汇款单被王晓燕拿走以后就再没了音讯。他口袋里照例还是不足五元钱。
虽然关于小河公社开展知识竞赛的那些报道里没提林海一个字,但谁都知道这和他是分不开的。
XXX师的鲁师长拿着报纸对林思远道:“我说过了吧!有你家那小子的地方就安静不了。”
林思远摇头做了一个无奈的表示。
师政委道:“《一二三四歌》现在已经被报到总政了,这回我们师可是出名了。总政文化部把电话直接打到我这核对词作者雪原的情况。我说是我们师林副政委的儿子,现在在地方工作。那边说能不能特招入伍,手续由他们直接来办。我说人家孩子是全省的典型,公社党委副书记,你们怎么办?文化部那边又问了一些情况这才不吭声了。师党委过两天要研究上报给作者记功奖励的事,可林海不是军人,无法给有文字记载的奖励,可不奖又说不过去。老林你说说看。”
林思远道:“林海的荣誉够多了,他不会在乎这些。”
鲁师长道:“林海那小子不是喜欢打枪吗?等他回来奖给他一百发,不!奖两百发子弹。让他打个够!”
部队对林海的奖励就这么定下来了。创作歌曲奖励子弹!这个奖励恐怕是天下独一无二、也是最具军队特色的奖励了。鲁师长因为这个决定出了名,在军内被笑谈好些年,以至于后来的鲁军长就是在离休了以后一见到林海就恨得牙痒痒。
孟凡军这次也被选聘为大队助理并入了党,但孟凡英却一连几天都显得不很高兴。林海问她是不是丢钱了,再不就是想找婆家了?这一问把孟凡英的眼泪给问下来了,还是王晓燕去哄了一会才套出了原因。
原来孟凡英初中没毕业就退学了,这次选人出去没她的份。其实她也不是真的想出去,她要一走林海他们吃饭都是问题,只是觉得自己比别人落后了。
王晓燕笑道:“我这傻妹妹呀!你和他们去比什么?你的林海哥还能委屈了你了?他会有安排的。”孟凡英这才止住了泪。
不过这个事也提醒了林海。初中没毕业的年轻人当中确实还是有一些有一定能力的人,应该给他们一些机会。
随后公社又发了一个通知,三个月后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年轻人进行一次知识测验,对其中成绩较好的将视同为初中毕业参加以后的选拔,这又点燃了不少年轻人心中的希望之火。为此林海还在公社党委会上作了检讨,说自己考虑问题欠妥,脱离了农村的实际。
现在林海开始考虑小河公社领导班子的后备力量问题了。自己和王晓燕、许亮要走,刘文辉过两年肯定是要到县里的,这样公社的力量就显得有些薄弱了。公社一级的干部最好不要指望上面派下来,那都靠不住,还是要尽量从大队干部中选拔。
但公社干部都是有编制的,位置没空出之前不能随意增加人。为这个事林海和党委书记万明德商量了一下,自己又专门到县里去了一趟找了杨定远和王士安。最后县委决定认同小河公社设三个助理,其中一个是占编制的正式干部,两个是按干部管理、但不占编制,工资则由公社自己解决。具体人选由公社党委提出,县委组织部考察。任职令也由公社党委下,县委组织部备案。
经过几道程序选定的两个不占编制的公社助理中,有一个是大队的支部书记,三十三岁,在所有的大队书记里就数他年轻点子多,再加上他姓贾,他虽脸上光光的,但是大家都叫他假(贾)麻子。另一个是光明大队的民兵连长,这个民兵连长原来在部队当过代理排长,因为他有一个勉强扯得上边的表舅当过国军连长,所以没能提干而复员了。在光明大队开始搞两社一大活动时他出了很大的力,有比较强的组织能力,从一开始林海就一直看好他。
占编制的那个助理是刘文辉的同学,原来也是从别的县借调到小河公社来的,这次就正式调过来了。
把这些事情做完以后,已经到了七五年的元月中旬。第四届全国人大按历史的轨迹如期召开了,在此之前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果然任命了D为中央副主席、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D是否在总参发表了关于“军队要整顿”的那篇讲话,林海没回家就不得而知了,但估计不会有什么变化。因为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结果都和林海记忆中能想起来的一样,这使林海又一次放了心。
过了几天,又传来了两个好消息。
在全省的干部调整中,许亮的父亲许宏滨由平阳市委组织部长升任太康地区地委副书记。
王晓燕的父亲王化堂升任平阳市委常委、市革委会副主任,仍兼任市公安局长。
许亮高兴在之余也有悲哀。平阳市刚给市级领导新盖了几栋四家一栋的小楼,他家虽然为了他暂不搬到太康去,但等了几年的新房子是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