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好丈夫-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乘风手里拿着的,是这份奏书的手抄本,坐在这北镇抚司的值房里,柳乘风皱着眉一动不动,他原以为,内阁会以极为激烈的方式对他进行打击,可是他没有想到,内阁居然会采取这种方式,偏偏这种方式是最有效的,不但有效,而且杀伤力巨大,今日把聚宝商行交给了朝廷,名义上说是给了皇帝,其实皇帝是不可能什么事都管的,最后其实还是交给了这些官员手里,而柳乘风却是损失巨大,因为他的权力来源,确实有相当大部分得益于商行。

今日他们能用这个办法取得商行,明日就可以故伎重演,借机把聚宝楼一并夺了去,最后的结果,就是柳乘风的钱袋子全部攥在可朝廷的手里,攥在了内阁的手里,这意味着什么?下一步又是什么呢?只是一个锦衣卫都指挥使,凭什么和财大气粗,掌握天下军政大权的内阁对抗,到了那时候,人家想要弄死自己,也不过是勾勾手指头的事。

柳乘风之所以现在有和内阁叫板的本钱,并不只是他有圣眷,也并非是因为他是指挥使都指挥使,而是借助着聚宝商行和聚宝楼,有一大批相关利益的人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就如内阁之所以能权倾天下,正是因为他们代表的是天下乡绅的利益一样,他们的力量来源于这个王朝的每一个细胞,在最偏僻的乡里,都会有他们的拥簇者。

柳乘风重重叹了口气,抬起眼,目光落在了一边脸色阴晴不定的李东栋身上。

李东栋显得很是沮丧,眼睛里甚至掠过了一丝惭愧之色。

柳乘风慢悠悠地道:“李先生,你看这奏书到底是何人所为?”

李东栋犹豫了一下,道:“不是礼部给事中杨戬吗?”

柳乘风淡淡一笑,道:“不是,这杨戬算什么东西,以他的这点水平也写得出这样的弹劾奏书,这奏书绝不可能是他写的。”

李东栋叹了口气,看了柳乘风一眼,见柳乘风并没有动怒,才惭愧地道:“大人的意思是……”

柳乘风不禁微微一笑:“这世上若不是李先生的族兄,内阁大学士李东阳李大人,还有谁能写出这样的奏书,说句实在话,你这族兄的奏书实在是厉害,可谓字字如刀,一刀刀都是戳在我身上,这奏书我看了三遍,每看一遍,都是大汗淋漓。”

李东栋道:“其实学生一开始也看得出来,这奏书八成是族兄所为,学生真是惭愧……”

柳乘风摆摆手:“你不必惭愧,你的族兄是你的族兄,你是你,这是两码事。”

第七百一十七章:过墙梯

柳乘风显然没有追究的意思,大家各为其主,柳乘风有自己的立场,那李东阳也有他的利益,妄想以为一点私交就可以改变人家的立场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掉这个麻烦,若是单纯抨击柳乘风和聚宝商行的奏书,柳乘风相信宫里那边肯定不会轻易拟准,甚至可以说绝无可能,可是柳乘风却知道,若是现在这份奏书就不太好说了,因为全文之中根本就没有一句指责自己的话,甚至从某些方面还给予了肯定,而且从宫里的利益来看,这份奏书显然更有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柳乘风已经嗅到了一股子阴谋的意味,现在他的处境十分危险。

他眯着眼,沉吟了良久,随即目光落在李东栋身上,语气平淡地道:“李先生以为,这奏书该怎么办?不闻不问吗?可是争锋相对。”

不闻不问无疑是退让,可是以柳乘风的性子却绝不会退步的。那么唯有争锋相对了,偏偏对方并不是和你角力,捅你的却是软刀子,你若是玩硬的,在别人看来你就是无理取闹。

李东栋沉默了,这种勾心斗角的勾当显然超出了他的能力范畴,思量良久,他才淡淡地道:“退是不能退的,眼下只有迎难而上了,何不如让人上书,陈说聚宝商行一旦收归朝廷的坏事。学生倒是想到了几个,其一,这商行毕竟是大家入股筹建的,若是今日朝廷说收走就收走,岂不是失信天下?这其二,朝廷上的衮衮诸公对生意上的事都是一知半解,让他们来做这生意,难保不会出岔子。再者说了,让朝廷来做生意,传出去也不好听是不是?”

李东栋道:“学生可以联络一些言官,则都察院那边的御使也都未必都是对我们抱有敌意的,只要有人肯站出来为我们说话,事情就好办。还有报纸那边也可以想想办法,把这声势造出来,让宫里也让朝廷知道此事的害处,或许这局面还能有挽回的余地。”

“怎么?李先生认识御使?可靠吗?”柳乘风突然想到什么,转而问道。

李东栋笑道:“有几个早就在聚宝商行里有些生意,虽然不多,却也关乎了切身利益,其中一个更稳妥些,此人的儿子一直在经营生意,是聚宝楼里的会员,要说可靠,学生不敢担保,不过这一次若是真让内阁把事做成了,他们的损失肯定也是不小。”

柳乘风颌首点头:“只要有利益在,反而比那所谓的人情要牢固的多,你想个办法与他们磋商一下,先牵个线再说。”

李东栋不禁犯疑道:“大人莫非是要请他们出面支持商行?大人,说句实在话,若是真让他们支持,他们未必会肯,毕竟做出这种事是要得罪同僚的,让他们旁敲侧击一下或许可以,可要他们押上自己的前程就未必肯了。”

柳乘风冷冷一笑,道:“谁说我要他们支持聚宝商行?反正你自管去吧,你那族兄有张良计,我柳乘风也有过墙梯。还有,一些和咱们联系紧密的报社你去拟出个名单来,从现在起,咱们的报社都要统一号令,哪些文章要登上去,哪些文章只字都不能提,这个都要事先通个气,今日,咱们和内阁来斗一场,至少让他们知道,锦衣卫也不是好惹的,柳乘风不是软柿子。”

他一边说,一边站起来整整衣冠,李东栋见他一副要出去的样子,不禁道:“大人这是去哪里?”

柳乘风微微一笑,道:“去寻太子殿下,要和内阁斗,没有太子怎么成。”

李东栋连忙起身,道:“确实,大人应当去太子那里一趟,不过话又说回来,太子真的肯支持大人吗?大人可不要忘了,那御使提出来的是将商行全部交由朝廷,太子迟早要登基,现在对太子来说,太子只占了聚宝商行的五成干股,可要是收归了朝廷,太子就等于是坐享了整个聚宝商行,每年增加的收益何止是千万,只怕……”

李东栋最担心的就是这个,若是连太子都倒戈,这商行除了拱手相让之外再没有别的办法了,偏偏那给事中杨戬可谓老谋深算,来了个借花献佛,等于是把便宜全给皇室了。

柳乘风却是笑了笑,道:“太子若是会考虑到这一层,那就不是太子了,你放心,太子稳打稳的站在我们这一边的。”柳乘风信心十足地道:“今日,就让柳某人和内阁过过招吧,李先生拭目以待,且看看柳某人的手段如何。”

一下子,柳乘风就恢复了信心,整个人焕然一新,说实在话,这个家伙实在令人难以看透,便是李东栋到现在都不知道他心里现在在想些什么东西。

不过混到柳乘风这种地步的人,若是不会耍阴谋诡计那才出鬼了,想必这个家伙此时此刻已经有了办法了吧。

“但愿如此吧。”李东栋心里叹了口气,目送着柳乘风离去。

李东栋现在的心思其实最复杂,一边是族兄,一边是于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柳乘风,这两个人对他来说都至关重要,现在双方打起擂台,他已经不可能再左右逢源了,他现在唯一做的,只能是站队,而现在,他决心站在柳乘风一边,没有原因,只因为他察觉到,无论这一次对手是谁,柳乘风仍对他信任有加,到现在还将许多至关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去做,士为知己者死,柳乘风不负他李东栋,李东栋又岂会做这负义之人。

他站在这值房里发了一会儿呆,随即跺跺脚,随即便出去办差去了。

※※※

紫禁城,正心殿。

皇上病重的消息传出来,整个宫禁开始变得森严起来,只是唯有几个心腹知道,皇上的身体还没有坏到不能视事的地步,虽然对朝政的事皇帝已经撒手不管,可是外头的动静朱佑樘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他稳稳地坐在正心殿里,面无表情的御览着桌上的奏书。

奏书上的署名是杨戬,杨戬这个人朱佑樘知道,此人乃是进士出身,生的颇为俊朗,因为年少有为,在朝廷之中颇受青睐,朱佑樘对他的印象还算不错,可是这份奏书却让朱佑樘有些疑问。

杨戬能写出这样的奏书来吗?朱佑樘是什么人,和奏书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岂会不知道这奏书里的名堂,一个年少轻狂之人,是绝不可能写出这种奏书的,每个人的性子和阅历不同,使得奏书的言辞也是不同,朱佑樘眯起眼,他慢悠悠的用手磕着御案,脸色显得有些阴沉。

不够奏书里内容,却让朱佑樘深以为然,在他看来,聚宝商行的种种劣迹确实有点过份了,只要把商行仍旧置于那些唯利是图的商贾手里头,迟早会闹出更耸人听闻的事。而杨戬提出来的办法确实不错,直接将商行划归朝廷直接管理,由朝廷选拔人前去整顿,如此一来,这商行带来的巨大收益不但朱佑樘可以享用,后世的子孙也可以享用,而且也不会有什么后顾之忧。

“这个李东阳,倒是颇有些办法。”朱佑樘低声喃喃道了一句:“这种主意,也只有他能想得出来。”

朱佑樘想罢,随即躺在椅上,过了一会儿,外头有太监小心翼翼的进来,道:“陛下,太子殿下来给陛下问安了。”

朱佑樘抬眸,却又突然笑了,又是低声道:“这太子也是来者不善哪,请进来吧,朕倒要看看是否有什么长进。”

太监领命下去了,随即朱厚照便进了殿来,在朱佑樘面前他可不敢放肆,乖乖的行了个礼,道:“儿臣见过父皇,儿臣听说父皇的身体不好,特意选了些高丽参带进来,虽然未必比得上大内的奇珍,父皇不要见笑才好。”

朱佑樘莞尔一笑,压压手,道:“来,坐,宫里什么都有,你不必费这个心思,厚照,近来都做了些什么?”

朱厚照乖乖坐下,眼观鼻鼻观心,正儿八经地答道:“父皇,儿臣这几日都在内阁里观政,听听师傅们如何处置政务,倒是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嗯,说说看。”朱佑樘鼓励道,他的脸上也不自觉的掠过了一丝慈爱之色,他深知自己是不能长命百岁的,天天被人唤作万岁,可是这万岁之说何从谈起。因此在他看来,朱厚照就是他的生命的延续,也是大明基业的延续,这舔犊之情岂是其他情感所能媲美。

朱厚照畏惧地看了朱佑樘一眼,原以为自己可以随意说几句话糊弄过去,谁知道父皇竟是追根问底了,倒是教他一时也想不出该如何作答,沉吟了良久,道:“儿臣这一次来就是和父皇说说话的,不过……”

第七百一十八章:整人一部曲

朱佑樘似笑非笑的看了朱厚照一眼,道:“说话,你要说什么?”

朱厚照终于鼓起了勇气,道:“父皇,儿臣要说的是聚宝商行。”

“唔……”朱佑樘的背靠在椅上,一副深思的样子,随即道:“好吧,你来说,朕要看看你的话有没有道理。”说罢,竟是眼睛落在朱厚照,一副鼓励他继续说下去的样子。

父子二人这么多年,说句实在话,交流虽然不少,可是极少去谈论家国大事,朱佑樘倒是希望儿子能对这个有些兴致,可是朱厚照的兴趣偏偏不在这里,有时朱佑樘想引导几句,他也只是嘻嘻哈哈的含糊过去,现在这儿子既然主动要提出谈论这种事,朱佑樘觉得无论他说的是否幼稚,又或者其他,他都应该鼓励下去。

朱厚照顿了顿,才道:“儿臣认为,那杨戬的奏书实在是荒谬至极,父皇应当立即治他的罪,以儆效尤。”

朱佑樘皱起了眉,显得有些不悦,道:“你要说的就是这个?你要朕治他的罪,那么你来说说,他的奏书如何荒谬,为政者,不能以好恶来行事,朕知道你与聚宝商行那些人混的好,可是只论亲疏,不论好坏,却是不成的。”

朱佑樘自觉的提点了朱厚照一番,可是朱厚照执拗的摇头,道:“父皇错了……”

朱佑樘差点没有吐血,这个家伙开口就是自己错了,他不知该哭还是改笑,只得道:“好,好,好,你说朕错了,那么不妨告诉朕错在哪里。”

朱厚照深吸口气,道:“这其一,杨戬罗列出来的罪名确有其事,儿臣也不敢隐瞒,商行确实做过不少横行不法的事,可是父皇可曾想过,商行之所以能有今日,便是与这些横行不法的事分不开,商行想要盈利,首先就必须垄断天下的贸易,若是各国都可以随意竞争,这利润便少不得要一分为二、一分为三甚至是一分为四,现在靠商行吃饭的人这么多,一旦利润降低,就少不得要裁撤人员,到时有多少人无所事事?微臣所知道的情况是,现在各国有不少地方开始效仿大明,也想设立工坊和建立船队盈利,一旦他们有了自己的工坊,又怎么会购买价格更高一些的大明商货,最后的结果就是,不但商行难以维持,这大明的许多工坊也要受到波及,商贾们不能盈利倒也罢了,可是父皇有没有想过,现在大明有多少人依赖工坊为生,一旦时局糜烂下去,我大明朝只怕要伤筋动骨了。柳师傅说过一句话,叫做社稷是皮,恩泽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是连大明的百姓都不能安定康乐,这所谓的恩泽四方又有什么意义?”

“隋时的隋炀帝,天下已经动荡,百姓流离失所,可是外国的使节来了,他却奢侈无比,命人用丝绸来装饰道路和树木,用金玉来彰显大隋的富足,其结果又是如何?”

“因此,儿臣以为,我大明首先要想到的是自己,至于恩泽,则是在保证自己富足之后,才可以去考量。商行为大明带来的好处自不必说,且不说宫里的进项,单单说那些盈利的商贾,还有无数赖以生存的水手、护卫、伙计、工匠、学徒,这些人每月有了固定的薪水,能养活多少家庭?所以儿臣以为,商行已经是国本的问题,不可小视,一旦随意变动,只怕要出乱子了。”

朱佑樘不由皱眉,道:“朕也没说裁撤商行,那杨戬也只是说,将商行置于朝廷的名下。”

朱厚照道:“朝廷?朝廷表面上是大明的,也是父皇的,可是父皇分身乏术,难道还能亲自管理商行?既是不能,那么肯定是让官员来管了,父皇可还记得漕船。”

朱佑樘道:“漕船怎么了?”

朱厚照道:“漕船总是朝廷的,按理说,那也是父皇的,可是父皇难道不知道,漕船现在成了什么样子,管理漕船的官员自己便经常夹带货物进京,最后的结果是,朝廷每年从南方输送进京的漕粮损耗不少,可是却肥了不知多少官员。陛下,商行若是也如这漕船一般,到时候船队带出去的未必就是商行的货物,天下这么多官员,人人都想分一杯羹,最后的结果十船货能有两船货是商行的货物那已经是烧高香了,至少七八条是给别人夹带出去的,人家大发其财,受损的却只有父皇,别看现在父皇和儿臣只占了商行五成的利润,可是儿臣可以断言,假若有一日朝廷占了这商行,每年商行递解入京的银子只会比现在更少。最后商贾们没了好处,百姓们没了生业,内库的进项大减,唯独便宜的无非就是朝廷上衮衮诸公,父皇需三思而后行才是。”

“更重要的是,商行建立的时候,是大家一起凑了本银入股筹建的,现在朝廷所要占了就占了,岂不是让朝廷失信天下,让父皇失信天下?所以儿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

他一大番话说出来,显得有些不太自信,朱佑樘却是似笑非笑的看着他,笑吟吟地道:“这些话,是你那柳师傅教你的吧。哎,你若是能说出这番话来,朕也很欣慰了,可是偏偏,你却是鹦鹉学舌,柳乘风这个家伙,自己想说的话却是让你来说,朕知道他的心思,他是极力反对杨戬,可又怕他出来说话,让朕疑心他带着私利……”

朱厚照鳖红着脸,道:“这……这话是儿臣自己说的,并不是柳师傅教唆,他倒是请我到父皇面前美言几句,却没教儿臣怎么说话。”

“是吗?”朱佑樘来了兴致,道:“朕却是不信。”

朱厚照道:“父皇为何不信?儿臣虽然平时行事是孟浪了一些,可是在那商行,柳师傅其实一直是甩手掌柜,股东局的会议有不少次都是儿臣主持的,甚至商行的不少决议都是儿臣做出来的,就说那奏书里所说的几件事,都是儿臣亲自部署。”

朱厚照说到这里,突然察觉自己说漏了嘴,于是连忙噤声,小心翼翼地看了朱佑樘一眼。

朱佑樘先是愕然,随即脸色凝重地道:“杨戬奏书里的许多事你和你有干系?”

“这个……”朱厚照没了底气,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他现在就算矢口否认也来不及了,朱佑樘岂会不知朱厚照是什么样的人,他板起脸来,正色道:“看来真是你了。”

朱厚照在朱佑樘严厉目光之下,顿时害怕了,毕竟还是个孩子,哪有什么睁眼说瞎话的本事,连忙跪倒在地,道:“儿臣万死。其实……儿臣确实部署过几次行动,可是父皇……这可是他们有错在先,就如那朝鲜国,商行的货物大多是从它那里周转,其实这对朝鲜国是有巨大好处的,可是他们尤不满足,竟是要自建船队,与我商行的船队竞争对倭国的贸易,若是儿臣不给他们点厉害,这商行还怎么维持下去?朝鲜国对倭国的贸易有地利的方便,儿臣要是坐视不理,儿臣这大股东岂不是名副其实?在商行里有一句话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商行想要盈利,就必须有手段,恩威并施,否则今日朝鲜国建船队,明日安南、真腊、吕宋都会建起船队来,假以时日,还会有聚宝商行的立足之地吗?”

朱佑樘脸色平淡,对朱厚照的话恍若未觉,只是淡淡地道:“你这些话,朕知道了,你是太子,就算犯了错,朕也不能惩处你,你下去吧,朕有些乏了。”

朱厚照早就不想在这里呆了,其实来之前,柳乘风确实寻过他,对他说出来担忧,请他无论如何也要在皇上面前美言,他是一惊一乍的性子,柳师傅有所求那还有什么说的,立即便入了宫,原本他倒是想好了一大番的言辞,原以为父皇肯定会深以为然,谁知道竟是这个结果,他现在也不知父皇到底是什么心思,只是知道自己不能再在这里停留了,反正心虚的很,听到父皇让他出去,他倒是如蒙大赦一样,连忙道:“儿臣说的话,还请父皇三思,儿臣暂先告退了,父皇身体不好,保重龙体。”说罢行了礼,从殿中出去。

等朱厚照走了,朱佑樘脸色变得更加深沉起来,他提起笔,铺开一张白纸,随即提笔在纸上先写了一个商行二字,随即想了想,又写了一个李东阳,紧接着又写了柳乘风,太子,一个个名字落在白纸上,朱佑樘的目光注视着太子的名字上,那炯炯有神的眼神注视了良久,随即将笔抛开,脸上闪露出了几分微笑,微笑之中带着几分欣慰。

第七百一十九章:整人二部曲

朝廷的事往往是后知后觉的,那杨戬的奏书递上去一天之后,朝野才拖拖拉拉的有了反应,其实这倒怪不得大家,毕竟能在这京师里混的老油条们之所以没有被打发去南京,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有足够敏锐的目光和油滑的处事原则。

该硬的时候他们绝对比任何人都要硬,可是一些万万不能触碰的事他们却比谁的姿态都要低。

等大家把这奏书完全消化干净咀嚼的稀烂时,总算是把事情弄明白了,这才开始有了举动。很明显,这是一封针对廉国公的奏书,而杨戬只是个幌子,在杨戬背后至少是朝廷的某个大佬在为他撑腰,甚至有可能,涉及到了整个内阁,所谓墙倒众人推,聚宝商行的名声在大家的心目中本来就不好,现在不收拾聚宝商行什么时候收拾。

于是乎,雪片般的奏书送到了内阁,几乎都是要求将聚宝商行由朝廷来管理的。京师各部堂的人人手一份,至于都察院那更就不必说了,反正就是凑热闹,还能卖个人情,反正后头有人撑腰,大家也乐的热闹热闹,再者说,真要是把聚宝商行划到朝廷手里,大家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好处,因此所有的奏书都是抨击聚宝商行的。

内阁这边,这种奏书呈放在阁老们的案头上,这一封封的奏书实在没有多少新意,以至于刘健三人几乎都是草草看过去,李东阳的性子最是慢吞吞,对于这些奏书倒是都多看了几眼,他翻起一本奏书,那淡淡的脸色终于有点儿变化了。

这是一封很寻常的奏书,写奏书之人是个御史,叫张鸣,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可是奏书却很是偏激。

奏书里的第一句,就是呜呼哀哉一番,这几乎是弹劾奏书最普遍的现象,仿佛不呜呼哀哉,不跌足长叹就不足以让人感受到事情的严重一样。

开篇就是,天下已经岌岌可危了,皇帝自从任用柳乘风,建立聚宝楼以来,这盛世已经变了模样,现在天下人人人逐臭,一个个都向钱看,为了钱可以不要礼义廉耻,可以不要脸面,人人以富足为荣,以贫穷为耻,如今的世道,正应了笑贫不笑娼那句话。

李东阳看到这里,不由皱了皱眉,这份奏书让他很不舒服,倒不是说张鸣批判的不对,而是这奏书里的行文让李东阳觉得极有可能会对皇帝产生逆反的效果。想想看,眼下皇上最大的政绩就是百姓更加富足,国库也日渐丰盈,可是你上来,就把皇帝这些年的功绩统统都否认掉,换做是谁,只怕都会恼火。

这就好像某人一向以自己的儿子为荣,四处向人吹嘘自己儿子聪明伶俐有出息一般,有个人若是跳出来,告诉人家,你这儿子简直就是个废物,愚不可及,且不说人家说的是不是真话,又或者有没有道理,只怕这儿子的父亲都非要跳脚不可。

假若这个父亲是皇帝呢?

若是别人,或许看不出这奏书的猫腻,可是李东阳已经感觉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他继续看下去,在一阵耸人听闻的乱骂之后,紧接着这个张鸣又是大言不惭了,在奏书中陈情说到聚宝楼、聚宝商行的种种弊端,甚至直接开始攻讦柳乘风,说柳乘风误国误民,正因为皇帝宠幸了这个家伙,才导致了今日,最后,奏书请求陛下惩处柳乘风,将聚宝楼和聚宝商行全部置于朝廷之下,重新重用读书人,打压商贾。

这句话看上去似乎也没什么问题,无非是这个人心直口快而已,或者是性子耿直了一些,对那些看不惯的东西说得太露骨。可是认真去琢磨,却发现有点不对头了。问题出现在重用读书人那句话上,他这么说,岂不是说现在的朝廷没有重用读书人,对读书人不好?

这是一句很让人遐想的话,因为当今皇帝皇上一向自诩自己对读书人不错,而且重用士人几乎是弘治皇帝贯彻始终的一个信条,比起历代先帝来,弘治皇帝对读书人的好确实是当之无愧,谁也挑不出这个毛病来,可是现在,这家伙居然拿这个来抨击,换做是皇帝看了会怎么想?当某人自认为自己对某一个群体付出了真情和足够心血的时候,得到来的却还是那一句你对我们的重视不够,又会怎么想?

这句话简直分明就是想激起皇上的怒火,这股怒火最后会发泄到谁头上?

更不必说逼迫皇上处置柳乘风那就更是天方夜谭了,柳乘风是谁,且不说他其他的身份,单说他新近娶了太康公主,只要他柳乘风犯得不是谋反大罪,就无论如何都和处置沾不上边。

这就好像一个狮子大开口的人,提出一个让人不能接受的条件,分明就是想让人拒绝他的所有条件,打着将聚宝商行置于朝廷之下的名义,却是包藏祸心。

“这个张鸣,倒是有几分意思……”李东阳喃喃念了一句。

刘健和谢迁听了李东阳说话,都不由抬起头来,刘健问:“张鸣怎么了?”

李东阳站起来,将奏书递到刘健手上,道:“刘公请看。”

刘健看了这奏书,也是怫然不悦的样子:“张鸣这个人,莫非是和柳乘风一伙?”

“只怕是的,要嘛这人是真傻,要嘛就是柳乘风的棋子。”

这朝廷里哪有什么真傻的人,李东阳这句话分明就是说,这个家伙若不是柳乘风的棋子那才出鬼了。

刘健捋着花白的胡须,沉吟片刻,道:“这份奏书,该怎么处置?”

李东阳想了想,压低声音道:“内阁擅自留住弹劾奏书是不可能的,只有呈送宫里御览,何不如把它压在后头?”

所谓压在后头,其实就是内阁操纵的一种办法,这么多的奏书送进宫里,皇上也不可能做到每一本都看,一般情况之下,内阁都会捡一些重要的放在前头,而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则是压在后头,皇帝把重要的事解决完了,若是有空闲或许会将其余的全部看完,可要是没有时间,也不会多看,只是按着内阁的拟票去办就是。

李东阳这么说,自然是希望这份奏书不要让皇上看见才好,只要皇上看不见,那柳乘风玩弄的这些花招就等于是作废了。

刘健沉默片刻,道:“这份奏书虽然激烈,可是想靠一份奏书来扭转时局,未免也太天真了一些,不过你说的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压在后头呈送进去就是。至于这个张鸣,暂时不要动他,等年末的时候再说。”

年末的时候就是京察,现在突然对张鸣进行打击,难免会有人捕风捉影打击报复,所以刘健打算缓一缓再说。

李东阳道:“是。”

刘健又想起什么,道:“太子今日也入宫了?”

李东阳道:“辰时的时候进去的,和陛下说了许多话,足足有半个时辰吧。”

刘健叹了口气,道:“老夫不惧这一两本混淆视听的奏书,独惧太子,太子年幼无知,是很容易被人利用的。不过……”他顿了顿,随即又道:“叫些人在宫里打探一下,皇上和父子说了什么。”

李东阳沉默了片刻,他心里知道,这一次刘健打压柳乘风实在也是无奈之举,现在锦衣卫对内阁的权威居然视而不见,长久以往可不是什么好事,这一次说白了就是给柳乘风一点教训,让他知道厉害。可是这么一次行动,若是失了手,那么这脸面可就丢大了,所以这件事刘健很看重,绝不容有失。

其实在李东阳心里,去突然冒出了念头,这隐患只是太子吗?柳乘风行事一向神鬼莫测,这份奏书只怕也不能小觑了它。

他心里藏着心事,应了一声,随即重新落座,偷偷看了刘健一眼,见刘健竟有几分烦躁,李东阳心里摇头,想:一个锦衣卫指挥使,倒是搅起了这么大的风浪,柳乘风这个家伙,竟是连内阁大臣都不禁心烦意躁了。

他继续整理奏书,发现除了这个张鸣,还有好几份与张鸣类似的奏书,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