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好丈夫-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佑樘不置可否地笑笑,等柳乘风搬了凳子坐到了榻前,伸出手让柳乘风把脉。
朱佑樘的手腕很纤细,或许是操劳过度的缘故,身体很差,柳乘风搭在他的脉搏上,诊视了片刻,眼中掠过一丝疑惑之色,又看看朱佑樘的脸色,良久才道:“陛下得的是心病,身体倒是无碍。”
他一边说,一边看着朱佑樘的反应。
其实有句话,他没有说,就是陛下根本就没病。只是这种话当然说不出口,不过柳乘风查看他的脉象,确实是一丁点的病症都没有,只是有些体虚的症状而已。难怪那些太医们束手无策,查不到病症,又不敢说朱佑樘没病,只好赶鸭子上架开一些滋补的方子。
而柳乘风则不同,别人不敢说的话,他敢。虽是胆子大,可是说话的时候还是尽量地委婉,只说是心病。
张皇后在旁道:“只是心病?却又为何突然昏厥?你再看看。”
谁知朱佑樘却是淡淡一笑,道:“不必再探了,他说得没错,朕得的确实是心病。”
柳乘风正襟危坐,道:“让微臣来猜一猜陛下的心病如何?”
朱佑樘淡淡道:“你说吧。”
柳乘风沉默片刻,道:“内阁大学士刘健乃陛下肱骨之臣,君臣之间亲密无间,可是近几日,陛下却察觉出刘学士近来似乎有些反常,似乎刘学士与陛下疏远了许多?更可怕的是,刘学士一旦离心离德,他主掌朝政十几年,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从内阁到六部,再到不少巡抚,都与他息息相关,一旦事情到这最坏的地步,朝廷就真的要出大事了。”
朱佑樘吁了口气,并没有吭声。
柳乘风继续道:“可是话又说回来,陛下与刘健情深厚意,若说刘健当真在耍弄什么鬼,陛下难道就当真相信?”
这句话说中了朱佑樘的心事。
以他的睿智,怎么可能一面倒地相信刘健在捣鬼?只是事情过于巧合,让他不得不留一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朱佑樘怕的就是这个万一,因为刘健这个人实在太棘手了,要真是万一,就极有可能动摇社稷了。若是换了别人,朱佑樘自然可以展现明君的气度,可是刘健的身份不一样,他是首辅,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若是真的是他背后捣鬼,那就不足取信了,这样的人多留一日都可能动摇到社稷的根本,这才是朱佑樘的心病。
明知道刘健不可能做出这种事,这背后一定有人在捣鬼,可是朱佑樘还是乖乖地按着这背后捣鬼之人的指挥棒去做,说穿了,他承受不了那个万分之一机会的可能,既然如此,那只能剔除刘健的影响,让他暂时回家养病,又让刘吉入阁,就是要防止这个万一。
阴谋到了这个份上已经成了阳谋了,明知可能是计,也得乖乖地按着人家的法子去做,因为朱佑樘输不起。
朱佑樘的脸色变得铁青,道:“你继续说。”
柳乘风道:“所以陛下非病不可,这一病,暂时就可以省去眼下的许多麻烦,也不必去直面满朝的文武,现在闹出这么大的事,群情激奋的有之,浑水摸鱼的也有之,说不准在朝廷里还有南昌府那边的人煽风点火,那就更棘手了,陛下希望这一‘病’转移开群臣的注意,暂时将眼下这场麻烦压下去。”
朱佑樘终于叹了口气,道:“你说的已经八九不离十了,朕其实早就疑心是宁王捣鬼,可是又不得不防。”他不由哂笑道:“朕继位这么多年,原以为也见过些大风大浪,谁知这一次却失去了主张,柳乘风,你来说说看,刘健……”
柳乘风立即变得警觉起来,这是朱佑樘向自己询问刘健是否当真万无一失,若是万无一失,自然要起复的,可是真的出了那个万一呢?那自己现在说的话,做的保证,都可能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这个保证,他不能做,毕竟在这朝廷里,人心都隔着肚皮,刘健未必不会为了召回自己而授意下头的人鼓噪。
柳乘风连忙打断朱佑樘道:“微臣不知道。”
朱佑樘叹了口气,道:“那暂时也只能委屈刘健了,只是朕现在也是灰心丧气,真不知该如何收场的好,宁王这个人老奸巨猾,近些时日来也有东厂、锦衣卫密报他在南昌府积攒实力,似有所图,可是朝廷的军备荒废了这么久,现在和他们反目,只怕到时候仓促之间不能平叛,反倒让朕背上一个与藩王反目的骂名,所以朕的意思是,宁王的事得拖一拖,现在还要维持着,等到什么时候朝廷做好了准备,再一鼓而定也是不迟。”
他舔舔嘴,继续道:“至于刘健,朕暂时也不能起复,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把这件事彻底地弹压下去,否则任宁王在背后煽风点火,只怕……”
只怕后面的话,朱佑樘几乎不敢去想。
柳乘风目光闪烁,沉吟片刻道:“宁王既然煽风点火,与其咱们被动的应对局面,倒不如主动出击。”
朱佑樘看着柳乘风,淡淡地问道:“愿闻其详?”
柳乘风老脸一红,道:“那个……微臣的意思是,宁王不是要将郡主下嫁给微臣吗?他原本是想借着嫁女来挑起整个朝廷的内乱,那我们就将错就错,陛下何不如干脆下一道旨意,命宁王带着其女到京师来,就说要将郡主赐婚给微臣,根据锦衣卫的密报,宁王对这个女儿甚是宠爱,此女又是上高王朱宸濠的嫡亲妹妹。这一道旨意下去,看宁王会怎么样?”
柳乘风说到这里的时候,还真有点儿不太好意思,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贪图郡主的美色,想来个因公徇私。
朱佑樘眼中却闪出一抹精光。
柳乘风这家伙有时候确实是个天才,自己不敢想的事,可是现在再想想,也未必不是好事。宁王打着嫁女的名目来挑拨离间,据说宁王的这个女儿也确实是很受宁王的宠爱,你不是想借着这个名目来挑拨离间吗?那好,索性这边将计就计,下一道圣旨赐婚,到了那个时候,主动权就牢牢地到了朝廷的手里,到时候看你宁王是不是真愿意把女儿嫁出去。
你若是不肯嫁,那就得搜肠刮肚地想推辞的理由,可是这个理由哪里有这么好寻的?要知道,这请宫中赐婚的事可是你自己先提出来的,现在又不肯,岂不是逗朝廷玩?
可要是你真的愿意嫁,倒要看看你到底舍不舍得这个女儿,柳乘风和你宁王可是有深仇大恨的,你宁王便是再如何心狠手辣,难道愿意眼睁睁地将自家的女儿推入火坑?
想到宁王接到赐婚圣旨的模样,朱佑樘顿时想笑,那压在心头的不快居然一下子一扫而空,可是问题又出来了,若是宁王真的舍得把郡主嫁过来,柳乘风和宁王就算是亲属了,若是如此,对朱佑樘也未必不是个损失。
朱佑樘看向柳乘风,道:“若宁王当真肯将郡主出嫁,又当如何?”
第四百一十四章:宗室反目
在柳乘风的心里已经认定宁王绝不可能将郡主嫁过来;很简单,他的原配妻子徐妃只生下了一子二女,嫡出的独子只有朱宸濠,嫡长女早夭,剩下的嫡女就这么个郡主,若是白白便宜他柳乘风,这不只是宁王一系的奇耻大辱,也等于是将自家的嫡女推入了火坑。
朱觐钧就是再蠢,也不可能让全天下人耻笑,他自诩为藩王之首,怎么受得了这个气?
柳乘风的目的就是让朱觐钧自乱阵脚,你们不是喜欢闹事吗?那就来闹吧,京师被你们捣乱了,今个儿让你们南昌府也乱一乱,到时候圣旨一下,倒要看看你们怎么应对。
其实朱佑樘也觉得这么做能乱了朱觐钧的阵脚,问题是,假如朱觐钧当真咬了咬牙把女儿送来了京师怎么办?
他这么一问,柳乘风也傻眼了,怎么办?我怎么知道?
见柳乘风傻眼,朱佑樘只得哂然一笑,不过这时候,柳乘风倒是给了一个朱佑樘还算满意的回答:“若是宁王他的嫡女当真敢嫁,微臣便每日将她吊起来打一顿就是。”
这法子很残忍,柳乘风说出来的时候自己也不信,不过也觉得挺好笑的,不禁莞尔。
朱佑樘似乎也觉得有些意思,可是很快就板起脸来,沉默片刻道:“堂堂郡主、宗室之后,岂是你说打就打的?”他沉吟半晌,又道:“宁王可恶、可恨,朕暂时虽不能和他反目,可是眼下,非要给他一点儿颜色了,你的法子倒也不错,朕倒是要看看他到时候拿什么来下这个台阶。来人,让宗令府那边传旨意,应宁王之请,宫中反复思之,既然宁王属意,那就赐婚德兴郡主于廉州侯柳乘风,宁王与朕同宗,平时对朝廷更是恭敬有加,这一次,这大婚之事由朕亲自来主持,圣旨下达之后,立命宁王携女至京师,采纳之礼皆在京师进行。”
原本按照礼仪,柳乘风就算要迎娶郡主,也该去南昌府的,不过这一次宫中居然打算‘大操大办’,宁王自然得进京了。
朱佑樘打的主意很简单,宁王不是想嫁女吗?不是想借着嫁女捣乱吗?那好,这次不但遂了你的心愿,还给你一个大大的婚礼,到时候看你敢不敢来,你若是不敢来,哼哼……
现在让你玩也玩够了,折腾也折腾了这么久,让这京师乱到这个地步,现在倒要看看,你宁王有没有这个胆子来,看你南昌府有什么反应。
柳乘风微微含笑,心里想,别看皇上闷骚,可是真要恶心人,也真有一套功夫,这一道圣旨下去,非把宁王吓死不可。
朱佑樘下完了旨意,居然精神奕奕起来,他这病确实是心病,方才还病怏怏的,现在旨意下达之后,一下子感觉长出了一口恶气,顿时连精神都好了。其实若是宁王不这么折腾,朱佑樘也绝不可能吃饱了没事这般恶心他,只是这宁王实在是把朱佑樘得罪狠了,让朱佑樘郁郁不乐了很久,如今倒是发了狠,你敢嫁女,皇帝就敢赐婚,倒要看看你这老东西还能玩出什么花招。
其实朱佑樘之所以敢下这个狠心,其中有一个很大的理由是因为柳乘风,柳乘风听到京师出了事,自己病倒,便不顾一切的从宣府回京,这份忠心让朱佑樘感觉踏实了不少,若果真宁王离间,岂是一个郡主就能让廉州侯与宫中离心的?那宁王未免也太天真了一些。
朱佑樘居然要从榻上起来,张皇后连忙嗔怒道:“这才一点半点都没有恢复,却是要下榻行走,陛下这样的身体不在榻上养着,若是再出什么事,可怎么办?”
朱佑樘却是摇摇头,道:“朕只是想和柳乘风出去走动一下,闲坐了这么久,总是坐在这里,闷也闷死。”
张皇后熬不过他,再加上柳乘风在旁边道:“就算是陛下生了病,那也该偶尔出去走一走,这样对身体也是不错,整日坐在这里,没病也会生出病来。”
柳乘风的医术,张皇后是信得过的,又见丈夫的气色不错,于是勉强同意,叫人去给朱佑樘多穿了一身衣衫,生怕冷着了,又吩咐柳乘风道:“你多照看着,不要出差错。”
柳乘风颌首点头,道:“娘娘放心。”
张皇后也就不再多问了,男人的事,她懂得不多,只是觉得这一对君臣算计人居然还算计出了精神,真真是不可思议,莞尔道:“那就去吧。”
朱佑樘和柳乘风一道出了坤宁宫,信步到了后庭的花园里,这花园竟已有了人,一个两鬓斑斑的老妇人正在宫人的陪伴下在庭中赏雪,朱佑樘快步过去见礼,口里称呼对方是‘母亲’,这太妃一脸慈和地拉住朱佑樘,说了好一会儿话,才瞥了柳乘风一眼,带着一干宫人走了。
朱佑樘叹了口气,道:“朕自幼便没有母亲,宫中险恶,万贵妃又是环伺在侧,正是这些太妃和朕的祖母百般维护才有今日。”
柳乘风对朱佑樘童年的经历也多少知道一些,朱佑樘的生母是纪太后,当时只是一个宫女,一次先帝偶尔邂逅,见纪氏美貌聪敏,就留宿了一夜。事后,纪氏怀孕。宠冠后宫的万贵妃知道后,命令一宫女为纪氏堕胎。该宫女心生恻隐,不忍下毒手,便谎报说纪氏是“病痞”,并未怀孕。万贵妃仍不放心,下令将纪氏贬居冷宫。纪氏是在万贵妃的阴影下于冷宫中偷偷生下了朱佑樘,万贵妃得知后又派门监张敏去溺死新皇子,但张敏却冒着性命危险帮助纪氏将婴儿秘密藏起来,每日用米粉哺养,连被万贵妃排挤废掉的吴皇后也帮助哺养婴儿,万贵妃曾数次搜查都未找到,就这样朱佑樘一直被偷偷地养到六岁。
方才那个老太妃或许就是被先帝废黜掉的吴皇后也不一定,只是这种事,柳乘风也不愿意去多猜测,只是觉得朱佑樘突然说出这么番话肯定有他的用意。
果然,朱佑樘继续道:“朕的身子一向羸弱,再加上自小受先帝冷落,屡次都有性命之忧,因此朕登基之后,便立下两个宏愿,这其一,便是誓不做先帝那样的糊涂天子,其二,就是绝不能让朕的儿子如朕这样受这么多的苦,你明白朕的用意吗?”
柳乘风突然理解朱佑樘了,朱佑樘和太祖皇帝其实都是一种性子,这般殚精竭虑,所为的说来说去还是那个不太懂事的朱厚照,身为父亲的,自然希望自己多分担一些,将家业更稳固一些,省得将来自己的儿子继承了这天下,却是像他朱佑樘一样满目疮痍。
不过朱佑樘透露出来的不只是这个一丝,柳乘风顿时明白了朱佑樘的深意,朱佑樘已经等不及了,宁王就是个大患,朱佑樘不希望将宁王留给朱厚照,他的另外一层意思是说,一旦时机成熟,朝廷必定要向江西用兵,彻底根绝这个后患,不过朱佑樘现在考虑的是朝廷没有做好准备,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朱佑樘只怕会开始着手做好准备了,无论是用何种办法,一定要在他的有生之年拿下宁王。
柳乘风深吸一口气,他当然知道历史上那个宁王是在正德时期才开始发难的,而朱佑樘突然冒出这个想法绝不可能是空穴来风,柳乘风心中猜测,促使朱佑樘下这决心的,其一就是宁王这一次做得太过火,让朱佑樘生出彻底与宁王决裂的心思,这其二嘛,就是朱佑樘已经有了底气,这个底气来自于内库里每年上千万两白银的岁入,正是因为柳乘风的出现,才让大明朝收支不平衡的状态彻底地瓦解,这就给了朱佑樘彻底下决心的本钱。
历史在这里只怕是彻底地改变了,柳乘风心里唏嘘。
朱佑樘叹了口气,道:“走,随朕再走走吧。”
这御花园中的景物,此时在这冬日里却也萧条了几分,可是朱佑樘似乎很享受这种景致,到了一处梅林,这梅林的深处偶有几个宫人、太监穿行而过,见了朱佑樘和柳乘风,连忙远远回避,朱佑樘脚步匆匆,似乎急于要带着柳乘风去某个目的地一样,等过了这片梅林,眼前豁然开朗,前方是一片空地,居然还有一个老太监在此候着,这空地用砖石彻底地修葺了一番,只留下一个小冢,这小冢很小,像是小孩子堆起来的一样,冢前还有墓碑,柳乘风依稀可以看到一行墓铭,不过他不敢过份地靠近,瞥眼看朱佑樘的时候,才发现此时朱佑樘的双目已是有些湿润了。
宫中的御花园里居然出现这么个东西,柳乘风一时也叹为观止,而且真要是坟冢,那也不该这么小才是,就这么个小土包子,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第四百一十五章:敕锦衣卫佥事
朱佑樘伫立在坟冢前,沉默了良久,那一双孤傲的眼眸此刻却满是悲伤。
朱佑樘淡淡地道:“柳爱卿,过来上一炷香。”
一旁佝偻的老太监立即去取了香来拿火石点着送到柳乘风的手里,柳乘风不明就里,还是老老实实地给这坟冢上了香。
朱佑樘才吸了口气,用袖子去擦拭掉眼角的泪水,道:“这是朕二十年前亲手埋下的,里头空空如也,你知道这里头是谁的衣冠吗?”
柳乘风沉默着不答,他哪里能猜得出?
朱佑樘又深吸了口气,道:“此人姓张,叫张敏,是先帝时的门监,朕的生母冒险将朕生下,万贵妃得知后派门监张敏来溺死朕,但张敏却冒着性命危险帮着母后将朕秘密藏起来,每日用米粉哺养。万贵妃曾数次搜查都未找到,直到朕六岁的时候,有一日,张敏为父皇梳头时,父皇叹息说:‘我眼看就要老了,还没有儿子。’张敏连忙伏地说:‘万岁已经有儿子了。’父皇大吃一惊,忙追问究竟,张敏才说出了实情,父皇听了大喜,才与朕相认。可是……可是张敏却害怕万贵妃追究而吞金自杀。”
朱佑樘的神色变得黯然起来,孱弱的身子倔强地伫立着,良久才道:“后来朕便在这里偷偷埋了张敏的衣冠以作追思,只是可惜他是个阉人,既无子嗣,父母也早亡,朕不能给他什么,就连名分也不能给他一个。”
朱佑樘当然不能给他名分,因为一旦给这张敏一个名分,这就等于将宫中的秘事全部公布于众,先帝毕竟是朱佑樘的父亲,泄漏了万贵妃的丑事,免不了要波及到先帝,因此朱佑樘只能将这些事全部放在自己心里。
朱佑樘又淡淡地道:“朕能有今日,靠的就是这些张敏对朕百般维护,几次有性命之危都是他们奋不顾身的营救,还有刘健……”
柳乘风心里打了个突突,心里说,正题来了,陛下要说的,只怕就是大学士刘健吧。
朱佑樘继续道:“朕还是太子的时候,父皇欲废我的太子之位,是刘健带着一干臣子跪在午门之外,宁愿玉石俱焚也决不让朕有丝毫的损伤。到了朕继位之后,刘健殚精竭虑,对朕上书说,先帝在的时候,社稷危如累卵,天下的臣民早已期盼朕继位了,朕一定要做个有为之君,朕当时对他说,你我君臣同勉,定不让天下臣民挥心冷意。这个誓言,朕一直记着,可是现在……”
说到这里,朱佑樘不禁地叹了口气。
柳乘风也是默然,心里不由想,刘健起复只怕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朱佑樘接着道:“朕当日在朝议上见百官们突然爆出宁王求亲之事,朕的心情可想而知,可是现在细细想来,朕这是关心则乱、当局者迷,刘健不是那样的人,待会儿你出宫之后代朕去瞧一瞧他吧,不要说什么,就说朕今日提及了他,想起了朕登基时说的话。”
柳乘风忙道:“微臣遵旨。”
朱佑樘随即又笑了,道:“不说这些了,咱们说些喜庆的吧,这一次你立了功,朕还未犒赏呢,就这两日的功夫,朕会发下恩旨,你回了京师,就好好地歇一歇,在家里候着恩旨吧。”
柳乘风笑呵呵地道:“不知陛下的恩旨……”
柳乘风是个急性子,最怕有人卖关子,他胆子也大,该问什么就问什么。
朱佑樘淡淡地道:“聚宝商行的千户所暂时还是领着,加一个锦衣卫佥事衔吧。”
职权没变,可是级别却是高了一级,可千万不要小视这千户和佥事之间的转变,须知不知多少千户熬了一辈子也未必能混个佥事,因为一旦成了佥事就等于是迈进了锦衣卫中枢的门槛,在北镇抚司有了话语权,甚至可以左右锦衣卫的决策。
柳乘风的岳父也是个佥事,而柳乘风领了个佥事衔,算是彻底地和岳父平起平坐了,更重要的是,二人在锦衣卫中本就是同气连枝,这就等于是说,柳乘风的话语权很大,而且聚宝商行设了一个锦衣卫佥事,也足见宫中对聚宝商行的器重。
锦衣卫佥事,不知多少人一辈子也踏不入这个槛,可是柳乘风这个年纪居然已经迈了过去,柳乘风也从一个中级武官摇身一变成了高级武官,甚至有些时候有了议政的资格。
柳乘风连忙道:“微臣谢恩。”
朱佑樘淡淡一笑,道:“这是你应得的,若不是你太年轻,便是一个同知,朕也舍得给。”
他背着手,随即又道:“你风尘仆仆的样子,想必这一路回来也是吃了不少苦,快出宫去吧,回家之后好好地歇一歇。”
柳乘风颌首点头,再看了那坟塚一眼,道:“微臣告辞。”
他孤身一人寻找后宫的路,这皇宫毕竟太大,连他自己都糊涂了,尤其是后宫里头道路复杂,来得也少,只认得一个坤宁宫,于是便向太监问明了路,这些太监见后宫里出现了个男人,也是心惊,不过认得是柳乘风,居然接受了。一者是弘治朝的后宫里贵人们少,当然,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柳乘风据说是皇上的门生,这就等于是皇上的后辈了,有时召进内宫来也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
柳乘风寻到了路径,脚步才轻快起来,眼看就要出去的时候,后头却又有人叫他:“柳乘风……”
这声音一如既往的清脆,柳乘风旋过身,却是见公主殿下手上把玩着手绢,俏生生地站在自己的身后,柳乘风心里说,今儿是怎么了?接二连三地见到公主,他不敢怠慢,过去见礼,道:“殿下,我们又碰面了。”
朵朵俏脸微微一红,道:“是吗?”
两个人站着,居然都不知该说什么,良久,朵朵才道:“恭喜你了,听母后说,父皇要将德兴郡主赐婚于你,从此以后你就是郡马了。”
柳乘风不禁苦笑,只觉得朵朵的话里讽刺意味十足,不过此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只是道:“同喜,同喜……”
朵朵升起一丝怒意,道:“同喜什么?”
柳乘风笑呵呵地道:“公主的堂姐结亲,难道不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朵朵呆了一下,没好气地道:“对本宫自是可喜可贺,对你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柳乘风便问道:“难道德兴郡主不美吗?”
朵朵一时语塞,这个家伙只知美色,真是讨厌,良久,她才道:“美是美,只是她的性子坏得很,到时候你就等着河东狮吼吧。”
柳乘风一时无语,道:“其实我又不是真的要娶她做妻子,宁王和我势不两立,仇人的女儿,我怎么敢要。”
朵朵的脸上才恢复了一些颜色,道:“谁知道你心里打什么主意。”
柳乘风摸摸鼻子,似乎想起什么,道:“殿下不说,我倒是想不起来,据说皇后娘娘对英国公世子颇为满意,是要招他做驸马吗?这个人,我倒是听说过一些。”
朵朵道:“你听说了什么?”
柳乘风道:“此人就是个纨绔子弟……”
他说到一半,朵朵不禁冷冷地道:“我却瞧着他顶好,总不像有些人那样没有心肝。”说罢,旋身走了。
柳乘风呆了一下,某些人是谁?太可恨了,做人怎么能没有心肝呢?只是不知哪个倒霉蛋得罪了朵朵公主。
柳乘风想了想,又觉得有些不太对劲,最后摇摇头,想这些做什么?
他好不容易从宣府回来,如今进了宫,见朱佑樘无恙,心里便一块大石落地,此时归心似箭,倒是很想回家见见自己的妻子了。出了宫,柳乘风坐上来时的马车,吩咐一声,这一队人便拥簇着柳乘风的车驾飞快地向温家驶去。
柳乘风回京的消息已在京城里传开,这消息一传出,什么谣言都停止了下来,大家都在说柳乘风图谋不轨,拥兵自重,现在倒好,人家居然孤零零地回来了,所带的护卫不过数十人,到了京师,直接入宫去请见,这事实摆在大家面前,便是脸皮再厚的人,只怕也不好意思再编排了。
不过柳乘风这一次突然回来,行踪却引起了所有人的猜测,这个家伙回来做什么?他进了宫,又和皇上说了什么话?
只是很快,一道旨意下来,算是彻底地让所有人傻了眼,柳乘风因功敕为锦衣卫佥事,国朝百年来,还没有一个这么年轻的锦衣卫佥事,佥事这个官儿干系可不小,其重要性更不必说,若说锦衣卫是朝廷,那么这佥事就相当于进了锦衣卫的内阁,有了很大的话语权,至少在亲军里头成了一个不容小视的人物,每个月北镇抚司的公议,柳乘风也有了参加的资格。
第四百一十六章:为朝廷献身
恩旨的颁发,表明的是宫里的一种态度,你们不是都在弹劾吗?一道旨意下来就是告诉大家,你们所说的所谓罪名,宫里统统不信,柳乘风无过,有功!
所有的议论全部偃旗息鼓了,事实就在面前,多说无益。
只是这么个年轻的武官,却受到如此的重用,当然少不得让人眼红。
至少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自个儿寒窗苦读十余载,论学问,论吃受的苦,哪一样不比这姓柳的多,可是自个儿灰头土脸,他却是春风得意,实在让人心里不舒服。
与之相比的是,聚宝楼那边,当日却是沸腾了,由于利好因素的影响,各种货物价格齐齐上涨,以至于不少商贾连吃饭的功夫都没了,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随时可能变动的物价板子一动不动。
有时候物价本来就是受信心影响的,商贾们有了信心,认为近来的需求会增加,自然会大量的收购各种货物,而市面上的货物大量收购,产生不足,这就导致了货物的缺乏,物以稀为贵,价格自然费涨一涨不可,而价格的上涨,也推动了生产的热情,哪些货物涨了,各地的作坊见有利可图,就会不断地扩大规模,增加人工,提高生产,以追求更大的利润。
事实上,这一年多来,大明的生产规模已经增大了许多,一年前,京师一地的丝绸生产是一万二千五百匹,可是到了现在,居然到达了恐怖的九万四千余匹之多,规模足足增加了近十倍,原先生产丝绸的女工只有两千余人,而现在则有一万七千人之多,这个规模其实还在增大,因为需求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原因无他,商贸的迅速膨胀,让这京师不知多少人一夜暴富,这些人暴富之后,丝绸就成了他们的必需品,再加上许多的工匠、女工被招募,工钱也随之增加,这些人,多少也会买一身丝绸衣衫,毕竟手里有了现银,自然免不了要消费一些的。
如此一来,从前只有商贾和达官贵人所用的必需品,渐渐的也成为了寻常百姓人家奢侈品,虽然用的不多,可是这些人人口众多,消化的丝绸也是不少。事实上,京师本地产的丝绸已经供不应求了,供应京师的丝绸大多都是从江南来的,再加上聚宝商行也在大量囤积丝绸,将相当一部分丝绸出关至藩外去,因此丝绸的产量虽然增加了近十倍,市面上的丝绸反而需求更多起来,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带动了不少新奇的行业,如成衣铺如染坊等等。
柳乘风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物价的变动,其实柳乘风或许自己不知道,至少在这聚宝楼,所有《“文!》的商贾都《“人!》把柳乘风《“书!》看作了晴《“屋!》雨表,若是柳乘风没有了动静,市场也不会掀起大浪,可是一旦升了官,这就说明他的圣眷不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聚宝楼能或多或少得到朝廷的一些支持,如此一来,未来的行情可以预期,大商贾们自然可以放心的囤积货物,或许扩充生产。
不只是京师,在江南、南北通州和廉州等地,其实也是如此,各地的商贸活动开始井喷,而生产规模也是增加不少,从前制造瓷器的大多都是官窑,而现在,由于官窑的生产能力有限,大量的私窑也如遍地春笋一般冒出来,尤其是江西、福建二省,大大小小的私窑居然一年之内增加了上千之多,雇佣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