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贾宝玉新传-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锄奸盟是由王燃建议发起,由孙光宗负责的一个组织。它的建制是王燃参照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武工队成立的,它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方式就是“敌进我进”,在济宁地区拖住巴哈纳的后腿,使其无力它顾,为沂蒙根据地的建设争取时间和空间。

孙光宗作为锄奸盟的首领再次干回了自己的店小二老本行,驻守济宁的“孙记”酒店。人选是王燃提议的,他认为孙光宗是一个当“地下党”的好材料,王燃自己也曾栽在他的手里。当然孙光宗自己也同意这个决定,并非是部分读者想像的那样:王燃故意拆开孙光宗和宫秀儿,造成宫秀儿的心灵寂寞,自己则趁虚而入…

实际情况是,孙光宗虽然不在,宫秀儿也没有感到寂寞。因为除了睡觉等一系列十八禁的时间之外,宫秀儿和王燃两人基本上都在忙着处理根据地的各项事务。偶尔有闲下来的时候,昭仁公主也会闹着要王燃陪着她四处转转,美其名曰“劳逸结合”。

本来这个时候宫秀儿可以趁机休息,但她也没有,一样和王燃一起陪着昭仁公主逛大街。

第一卷 强迫中奖 第二十章 科技强军(下)

今天显然又是一个逛街的好日子,因为是传统的赶集日子,而且属于那种一月一次的大集,附近乡村的住户都涌到莒州城里买卖物品。

昭仁公主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一早就闯进王燃房间里把他拉了起来。幸亏王燃早有思想准备,昨晚加班将今天该处理的事情都提前安排了下去。

话说回来,昭仁公主最近对王燃是越来越随便,越来越不太注重礼节礼貌了,经常不敲门就一个人闯进王燃的房间,还经常对王燃发个小脾气,甚至动手动脚。不过王燃显然感觉良好,妹妹嘛,哪有不欺负哥哥的…

跟着昭仁公主和宫秀儿的后面,看着她们两人手牵着手在各个小摊上留连,连说带笑地娇俏模样,还有侍书和雪儿也一样地手拉着手跟在她们两人向身边,笑着闹着,王燃突然有一种幸福感涌上心头,谁说陪女孩逛街是一件苦差事…

本来大家闺秀一般是足不出户的,甚至不能随便让外人瞧见,可是在这个地方本来就没有人认识她,王燃对这些所谓的女儿经规矩更是不懂。在昭仁公主刚来的几天,王燃担心她觉得无聊,还特定抽时间连哄带劝地领着她偷偷地出来玩了几次qi書網…奇书,在乡间的道上散个步了,到田野里摘个花了,到酒馆里吃个饭了,到商铺里转一转了…

几次下来,昭仁公主心里小女孩特有的爱玩、爱闹潜质就被开发了出来。原来出门还带着轻纱,可是后来一是嫌麻烦,二是“电”人电上了瘾,看着路人沉醉于自己美貌的样子,虚荣心得到了巨大的满足,于是昭仁公主后来干脆就摘了面纱,大大方方地抛头露面,与王燃一起逛街。

昭仁公主出身富贵,对那些所谓的珍奇古玩没什么兴趣,对一些乡村里自制的什么树根,糖人,剪纸却是非常喜欢,见着必要。

宫秀儿对这些东西倒是基本免疫,本来逛街时只是和王燃走在一起,看着昭仁公主买,可是昭仁公主一句“你天天和我二哥哥在一起,好不容易抽出空来,也不陪陪我…”搞得她面红耳赤地立刻拽着昭仁公主跑开,再也不单独和王燃一起走。

“二哥哥,你快来看”,王燃两支手已经提满了东西,累的正准备施展注意力转移大法,听到前面传来昭仁公主的叫声,赶紧了走过去。

只见前面的一张桌子被一群人成扇形包围,王燃挤到昭仁公主等人的身边一看,原来是一个青年人正在表演两只手写字。虽然不是真正的一心二用,同时落笔,但是左右手都写的一手好字却也不容易,年青人每写完一个字,围观的人就给他叫声好。

王燃自己是一笔烂字,虽然这并不能影响他欣赏别人的字,但由于他毕竟缺乏相应的鉴赏能力,于是看了一会儿字,王燃便开始关注起写字的人。

从身上穿的衣服来看,这个青年人的家境应该比较差,他并没有穿读书人惯穿的长衫,而是一身农夫的打扮,就差打赤脚了…不过能够读书认字的人,在这里显然应该算是知识分子了,如今义军可就缺这种能识文断字的人了。目前义军控制的地方多了,可是一些地方居然连帐目都记不清楚,一会儿得跟这小子聊聊…

突然,王燃眼睛一亮,目光从青年人的鞋转到了用于垫桌子腿的一本书上。书本有些破旧,看来不是第一次被用来垫桌子了,封面都已经快被磨掉了,但是上面残存的几个字却象烫了金一样跳动在王燃的眼前。

“军师,你怎么了?”一旁的宫秀儿注意到了王燃的异样,低声地问道。

“就是,二哥哥,你在看什么呢?”昭仁公主顺着王燃的眼光看了一会,什么也没有发现,也有些奇怪。

王燃从恍惚中清醒过来,把手上的大件小件一扔,猛的一个箭步冲上去,也不管那个青年人正在专心写字,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俯下身子把桌子一掀,将底下的那本书取了起来。颤抖着捧到眼前,仔细一看,果然是那本《天工开物》。

也难怪王燃激动,《天工开物》由明代宋应星写成,是一部总结我国明末以前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成就的百科全书,分别叙述了有关我国古代农业、纺织、制糖、冶铸、造船、酿酒以及制造火药、兵器等物品的生产过程。从生活资料到生产资料,从民用机械到国防武器,当时有关国计民生的部门,应有尽有,内容广博,文字简洁,插图生动,别具一格,堪称我国古代不朽的科技巨著。宋应星因此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称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和“中国的狄德罗”。

本来王燃对这本《天工开物》也并不是十分了解,只是模模糊糊地记得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本书,连作者是宋应星还是徐启光都不太记得住。而后来之所以对这本书印象如此之深,完全是因为与战友之间的明代“四大才子”之争。

“四大才子”嘛,依据王燃的理解,当然结合了若干电影及电视连续剧,自然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四人。

可是王燃的一位沉迷于对中国古代科技研究的一位战友则对这个说法极其不屑。按他的理论,上述四个人在书画等方面的造诣自然很高,可算是四小才子。

但是从推动社会发展,留下深远影响及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贡献来看,则明代的四大才子应该另有其人。他们就是《农政全书》的作者徐启光、《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徐霞客游记》的作者徐霞客以及《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

王燃的这位战友以科普的姿态向王燃等人介绍了这几位才子的论著及事迹,当场把王燃等“知识浅薄”的同志说的哑口无言,从而也在王燃心里建立起了这几位新的才子的重要形象。事后王燃又专门在网上进行了一下调研,对这本《天工开物》在各国各领域的影响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而现在有了这本《天工开物》,王燃就完全可以组织人手研制书中所涉及的各式火器。据他所知,《天工开物》书中附有大量结构准确,比例恰当,立体感强的图形,依其图样与数据,即可将所绘的各种机械设备重新制造出来,这样就可以解决了目前兵工厂最大的技术难题。

况且,本书的作者应该还在人世,实在有不懂的问题还可以上门求教,只不过,眼前的这个年青人似乎太年青了…

第一卷 强迫中奖 第二十一章 天工开物(上)

《天工开物》的出现再次验证了两个古老的说法,一个是有福之人不用愁,王燃正在为兵工厂的生产一筹莫展,暗叹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本指导了日本几十年技术发展的科技大百科便“跳”到了他的面前,“运气”果然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个被验证的说法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不是王燃最近一直在思考火器生产的解决方法,并且对《天工开物》有一定的了解,这本价值千金的书就是有人送一本崭新地摆在王燃的案头,恐怕也不会引起他的注意,甚至有可能也会象那个年青人一样拿它来垫桌子。

说起那位年青人,在当地倒也是小有名气的才子,要不是碰上了这个乱世,家人不让他出门,他早就自己跑到南京去准备科考了,但这一切都没能磨掉他“拳拳报国之心、奋发图强之意…”他在集市上卖字也是出于“积攒盘缠”的想法。

但是他和宋应星确实没有任何关系,他甚至连宋应星是谁都不知道,只是在家里看见有这本自己考试用不着的书,临时挪作他用而已。

在了解到这一点之后,王燃便礼节性的夸奖鼓励了两句,准备以雇佣的形式聘请这位青年人。但这青年人显然“风骨甚傲”,说什么也不答应为“贼”出力。

王燃心心念念研究《天工开物》,验证是否可以参考这本书试验相关火器生产,便把这个倔强的青年人甩给了“贼头“宫秀儿,令王燃郁闷不已的是,自己还没离开大厅,就听到那位青年人激动的声音:“…不管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我都会办好你托付给我的事情…此心唯天可表…宫姑娘,呃,不,宫头领…”

第二天一大早,昭仁公主和宫秀儿等人按惯例来到饭厅,惊呀地发现从不正点吃早饭的王燃正襟危坐,左手拿勺,右手拿筷,正在请示旁边那位目不斜视的厨师:“能不能先给我来碗稀饭,主食可以等到她们来了再上…”,旁边则摆着那本《天工开物》。

看见女孩子们进来,自从见了宫秀儿一面后就自愿为宫头领服务的莒州城里第一名厨立刻吩咐开饭,王燃根本顾不上和女孩们打招呼,立即投入战斗,埋头苦吃,一边吃一边口齿不清地对宫秀儿说:“我一会儿得去兵工厂,早上的例会我就不参加了…”一口饭没咽完就开口说话,让王燃一下呛了起来。

看着王燃满是血丝的眼睛,女孩们都知道他一定是又熬夜了。宫秀儿刚想站起来,昭仁公主已经快步走到王燃身后,和雪儿一起一边一个地拍着王燃的背:“慢点吃…又没有人跟你抢…到底什么书啊,把你折腾成这样,难道比经史子集还厉害?”

王燃一口气缓过来之后,也不答话,伸手把《天工开物》递给昭仁公主后,就准备再来一个烧饼。这下连宫秀儿也忍不住,站起来坐到王燃旁边的位置上,伸手拿起王燃的碗,盛了一碗稀饭递给他说:“慢慢吃,别又呛着了…”

王燃这顿早饭吃的舒服异常…几位美女在一旁侍候着…要不是心里挂念着早点赶到兵工厂,王燃还真是希望时间就此打住…

此后的几天,王燃再也没能享受这种待遇,因为他全天都泡在兵工厂里,和技术人员一起按图索骥,试验火器制作的方法。

考虑到时间和工艺技术,王燃着重开展了鸟铳、地雷和万人敌的研制工作,其它的如红衣大炮、大将军、二将军等重型武器则打算放在下一步进行。

《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鸟铳,主要是参照明嘉靖中后期马宪、李槐等人“鸟嘴铳”火绳枪。采取前端装火药,发射时将火绳点燃安入龙头,右手开火门后紧握枪尾,用食指扣板机向后,龙头落在火门,燃药发射。虽然它并不是当时最先进的火枪,但如果将之成功地制造出来,在配合采用三排轮放法(即一排装铳,一排进铳,一排放铳,第一排发射完毕后,退至第三排装铳,第二排进至第一排位置放铳,如此轮流发射),就可以对敌步兵,甚至敌骑兵造成很大地打击。

而地雷的作用不更不用说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它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作战样式而被载入史册。

万人敌,其实就是地滚式炸弹,《天工开物》中将之称为“守城的头等武器”。其作用原理类似于烟火中的“地老鼠”,它主要是用中空的泥团或木桶装入火药制成炸弹,敌人攻城时,燃着引信,抛掷于城下,这时火力冲出,八方旋转。旋向内时,被城墙挡住,不会伤及自己人,而旋向外时,则可以造成敌军的大量伤亡。

王燃细细地和兵工厂负责技术的人员一起探讨清楚了原理,所有的人立刻均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几天下来,看着火器试验终于开始走向正轨,王燃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大体的框架已经成形,具体的工艺可就是自己使不上劲的了…

王燃身心俱疲地刚回到住处,昭仁公主主仆和雪儿便迎了上来。其实这几天,几个女孩包括宫秀儿都去看了王燃好几次,不过看着王燃投入的样子,昭仁公主不仅没有去打扰他,还把想留下来侍候王燃的雪儿也带了回去。

“哼,你还知道回来啊…”看见王燃,昭仁公主皱了皱可爱的鼻子:“哎呀,什么味啊…你都臭了…”,说着赶紧吩咐侍书和雪儿一起去给王燃放水准备洗澡。自己却好象忘了王燃的“臭味”,傍着王燃的衣袖往里走,一边还说着:“是不是又忘了吃饭…我就知道…先喝点水吧…今天我们早一点开饭好了…”

王燃心里涌起的感觉让他分不清是感动还是高兴,他觉得自己对美女的免疫力越来越强了,要是以前,昭仁公主这个级别的美女别说对他这样,就是稍微带点感情色彩地看他一眼,没准也会勾引出他的鼻血来。

难道说,自己心里真的已经把她当成是自己的妹妹了…就算不是,看昭仁公主最近的表现,也是真的把自己当成亲哥哥一样了吧…

第一卷 强迫中奖 第二十一章 天工开物(下)

一切收拾妥当后,王燃有些满足地靠在太师椅上喝着茶,想着几个女孩在他洗澡、吃饭时嬉笑玩闹、侍侯照料的样子…真是小别胜新婚啊…不对,这哪儿跟哪儿啊,整个一胡思乱想…你洗澡时哪有人在你旁边…

“二哥哥,我说的不对嘛?”昭仁公主的声音传到王燃的耳朵里,王燃愕然地抬头看去,昭仁公主正嘟着嘴看着他。

什么对不对…王燃明白自己刚才又走神了,但作为一个老江湖,王燃面孔一端,一本正经地说道:“我妹妹说的话哪会有错?”

“那你为什么摇头?”

我摇头是因为想否定小别胜新婚这句话…“呃…我摇头是因为我认为你讲的实在太有道理了,我…我自叹不如啊…”

昭仁公主也看出王燃是在瞎扯了,轻哼了一下说:“那你说我刚才到底说了什么…”

“不管你说什么,都是对的…呃…我错了…”,王燃脸皮再厚也无法撑下去,随之只好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虚心地请昭仁公主再说一遍。

原来昭仁公主觉得这段时间王燃过于追求一些没有多大用处的“奇巧淫技”,荒废了经史子集这些“正道”,是本末倒置,是读书人的大忌。不管昭仁公主的意见正确与否,经过这些天与王燃的相处,看来昭仁公主的确已经把王燃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开始用心去为他打算了…

“你看,我就说吧,你说什么都是对…还真不太对…”王燃来了个大喘气,看着昭仁公主等人疑惑的眼神继续说道:“在我看来,不管是奇巧淫技还是经史子集,都是促进我们发展必不可少的力量,哪方面落后都会给我们带来覆顶之灾…”

的确,中国自满清入关之后由于长期忽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导致了我们近百年的屈辱,徒呼“船坚炮利”,并且就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也只能是不停的追赶。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该忽视经史子集的作用,这些是构成我们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它们正确的一面,可以凝聚我们的民族,培养出中华民族不屈不饶,永远奋进的民族精神,最起码也能少出几个汉奸。你想啊,哪一次我们教育小孩,不都是要他以…为戒,向…学习嘛,这都是“史”的力量。单纯的信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只能造就一个畸形的产物,明后期明军配备的武器比清军高了不止一筹,但就是打不过清军,这除了战略战术外,政治思想不统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王燃对昭仁公主她们解释就换了些例子,比方说北宋、唐朝等等。

“你想啊,如果我们成功制造出了先进武器,打仗时我们的伤亡就会降低,就会有更多的战士活下来,一种武器如果能换来这么多人的性命,可就太值了…”

王燃说这番话的时候,宫秀儿、孙义、张汉正巧从外面进来,刚好听见。一直以来,义军高层包括谢启光对王燃如此重视这个兵工厂都有些不理解,王燃投入了太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几乎义军三分之一的家当都被投了进去。可是正巧听了王燃“研发武器是为了减少士兵伤亡”的话,都是心里一颤,在这个命根本不值钱的乱世,有几个人是真正把普通士兵的性命放在心上的呢…

四人进去的时候,王燃正在抛出威慑论:“况且如果有了强大的武器,敌人甚至不敢轻易地攻打我们,这不也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吗…你看现在,我之所以劝义军不要轻易地攻打青州,不也是因为没能找到克制清军红衣大炮的有效方法吗?”

孙义和张汉眼光不觉一对,对因王燃“皇亲国戚”身份带来的仅有的一丝疑虑和担心也一扫而光。如果王燃不是真心为义军着想,早就建议去打青州了,那样南京政府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吧…

其实这四个人来找王燃都没有什么大事。宫秀儿是刚去过兵工厂准备每天的例行探望王燃,得知王燃已出关的消息,便赶回住处。张汉去找王燃纯粹是没事想去兵工厂看热闹,拉着孙义一起。谢启光找王燃也只是想把最近几天士兵的训练情况向王燃汇报一下。几个人在兵工厂门口正巧碰上,便一起来到王燃的住处。

不过他们没事找王燃,王燃却正好有事想找他们。而现在除孙光宗外,满家的高层领导都到齐了,王燃便结合义军目前的一些情况,把自己这几天的想法说了出来。

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都是老生常谈,目前义军实际上已经控制了一半的青州,而从战略上讲,为防止清军在山东半岛站住脚,向外扩张是迟早的事。

因此目前军事方面的主要任务当然是练兵,并进一步扩大预备役的规模,再就是加快研制武器。这一点除了张汉有些着急没仗打外,义军高层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意见。

政治方面,除了“政治”这个词本身念起来不顺之外,“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也是目前最适合的政策,这一点,连和土豪关系最密切的谢启光都持赞同意见。这年头,谁给田就给谁卖命呗…在这个乱世,没田的人可是占了大数啊。

经济方面,王燃建议大力鼓励经商,由于王燃现在还并没能象其它回到古代的同志们造出个玻璃啊等极具超前意识的物品,当然王燃心理也曾经想过,所以王燃提出的主要经商途径就是贩卖私盐,毕竟手里有一个盐场嘛。

其次,王燃提出在根据地大力推广经济作物,一是棉花,这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提及的,用于制作冬衣。二是地瓜和土豆,这两样可是好东西,这些经济作物一旦推广开,在现在这种吃不上饭的年代可是能救好多人的命的。王燃还是很怀念“尖椒土豆丝”的滋味的…不过,这两样经济作物在《天工开物》中并没有被提及到,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从美洲引进过来…

第一卷 强迫中奖 第二十二章 鸿门之宴(上)

不管王燃制订的各项发展策略有多么粗糙,义军控制的地方毕竟不大,船小好调头,什么地方不合适也能很快地得到调整。因此,整个根据地都显示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老百姓的生活…各类军需物资的储备…火器的研制与列装…士兵的训练…一切都在井井有条地进行着,听说,私盐生意也在顺利地接洽中…如果照此发展下去,也许再过几个月,就可以实现对现有地盘的消化,进一步图谋扩张了…

正当一个好消息接着一个好消息不断挑战王燃喜悦底线的时候,有人重重地在这幅“美好前程图”上来了不和谐的一笔。

“什么,总头领和二哥被马应元扣下了?”王燃正在兵工厂一边观察地雷的试验,一边在心里论证“三三制”在根据地推行的可行性,张汉的亲兵向他汇报了这个吓了他一大跳的消息。

马应元是活动在山东境内另外一支义军的首领,也是闯王李自成的手下,目前主要在青州东面的安丘城驻扎。而本来王燃等人决定来青州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想和这支义军相互配合,共同发展。

说实话,满家洞义军这段日子之所以能够不受太大干扰的发展,与马应元在青州附近吸引了清军主要注意力是分不开的。

王燃并没有见过马应元,但马应元派来的使者却见了好多次。自清军攻占青州后,马应元就一直在组织策划夺回来。满家洞义军一到青州便屡屡接到马应元的书信,力邀满家洞义军参加作战行动。王燃等人考虑时机尚未成熟,总是回信劝马应元晚一些时候再动手。

前两天又接到马应元的邀请,说闯王李自成派了一位山东特使前来商议山东义军的发展大计,要求满家洞参加。

得到这个消息后,一直心心念念不忘闯王的孙义自然是欣喜异常,在莒州站住脚后,孙义就派了人前去西安与闯王联系,报告满家洞义军最近的发展动态。现在一听说闯王派来了特使,自然要求前去进见。

孙义与马应元本身私交甚笃,在一起的时候孙义还曾经救过马应元的命,但由于双方都很忙,一直以来只通过书信来往,还未曾见过面。

孙义是忙着配合谢启光训练根据地的义军,虽然谢启光在练兵方面很有一套,但毕竟不是义军出身,又不象王燃那样具有突出的军功,王燃担心谢启光令行不通,因此便请了孙义这位义军的老首长前去压阵。马应无则是忙着屡败屡战地攻打青州城。

这次有了山东特使这个机会,孙义便和宫秀儿两人带了几个手下连夜赶往马应元所部,一则打算聆听闯王的安排,二是老朋友碰碰面。没想到这一去就被扣下了。

王燃赶回议事大厅的时候,张汉正被几个亲兵死死地抱着,老头一边昂首大叫:“放开我,我要宰了他…”,一边回头瞪视自己的亲兵:“放开我,我要宰了你们…”,谢启光在一旁只是干搓着手着急,不知如何劝说。抬头看见王燃进来,|奇*。*书^网|就象见到了救星一般,赶紧上去把情况简单地讲了讲。

可是一听完情况,救星立刻变得比张汉还要激动,王燃一下跳了起来,咬着牙吐出几个字“点齐兵马,我踏平了他…”便往外冲,谢启光看看亲兵们都在忙,只好亲自冲上前把王燃抱住,几声大喝:“他们有人质在手…我们投鼠忌器…明着出兵恐怕他们会狗急跳墙…”,好容易才把两人劝安静了下来。

百年难怪张汉和王燃激动,这次事情的严重性远远超出王燃的预期,马应元和李自成派来的山东特使为迫使满家洞义军出兵攻打青州,不仅扣留宫秀儿作为要挟,而且还砍掉了了孙义的一支胳膊送回来作为警告。

“他们说,必须按照这封信上所说,带上所有人马按指定时间和路线到达指定地点,到时会有人来接管部队,如果抗命不遵,就杀了总头领和二当家的…”跪在地上的亲兵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军师…您可要替我们二当家的报仇啊…”

王燃的心里乱作一团,正所谓关已则乱,不知为何,听到宫秀儿出事后,往日的从容与镇定都去休假了。王燃只好请谢启光主导询问事情发生的详细经过,再整理出一个应对方案。

照信里的意思和谢启光的分析,马应元和那个山东特使应该是蓄谋已久,第一步先来一个鸿门宴,控制住满家洞的总头领;第二步挟天子以令诸候,接收改编满家洞的义军;第三步虽然还没有发生,但应该就是全面接收地盘了吧…

但是尽管王燃等人都看清了这一点,也没有多大用处。留给他们的选择并不多,除非不顾及宫秀儿和孙义的性命…看来对方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敢做此文章。

……

接到信的第二天,张汉和从济宁赶回来的孙光宗率领着满编的一万满家洞义军由穆陵关向东北出发,按时赶到了信中所说的牾山。此处距安丘尚有较长的一段距离,很明显马应元对满家洞义军还是很戒备。

来接管部队的是马应元的手下大将李二烟,本来他与张汉等人都很熟,平常见面都是嘻嘻哈哈、称兄道弟,可是今天显然比较尴尬。

张汉和孙光宗等人的眼光自然是冷淡中透着愤怒,李二烟则是呆板中带着愧意。李二烟打了个哈哈,扔下一句“各为其主…”后,便客气地请原满家洞将领到旁边喝茶,然后便开始接收部队。

不过李二烟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毕竟是一把打仗的好手,下手很不含糊。命令他带来的手下快速确定义军的人数并替换掉其中的中高级指挥官,并把这些人集中起来编组看管。只要控制住了部队的中高级将领,这支部队基本上就出不了乱子了…“蛇无头不行”的道理,在此时是最有作用的。

完成这一切后,李二烟明显松了一口气,一面命令就地驻扎部队,一面放出信号向马应元报告:数量正确…接收顺利…

……

第一卷 强迫中奖 第二十二章 鸿门之宴(下)

“哈哈哈哈…我就说吧,那帮家伙怎么是我的对手…”安丘城里,一个长相猥琐,不,是极其猥琐的家伙放肆地大笑着:“再怎么厉害,还不是被我整的服服帖帖…”

“可是,特使,我们这么作是不是有些太过了…”,猥琐男旁边站着的一个中年大汉轻叹了一声说:“他们还是遵从闯王号令的,杨老哥也说顶多再过三个月,肯定会配合我们攻打青州,我们现在这样做恐怕会给其它的兄弟留下话柄…”

“三个月?我们大顺目前如此吃紧,知道吗,我来的时候,清军就打要到潼关了…他们还在那里悠闲自在…拥兵自重,只顾发展自己的势力,不肯出兵…我看这些人眼睛里根本就没有皇上…”,猥琐男阴狠地瞟了一眼中年大汉:“再说,你马将军也等不了三个月吧,你就不想替你的老婆孩子报仇?”

猥琐男口中的皇上就是闯王李自成,李自成是在清兵攻破北京城的前一天晚上宣布登基为大顺朝皇帝的,第二天就撤出了北京返回陕西。

由于这个皇帝当的有些不伦不类,很多李自成的旧部,尤其是那些没有跟在身边返回西安的将领还是习惯称呼他为闯王。

自李自成退出北京后,被清兵一路追赶,李自成设下的几道防线都没能挡住清兵的进攻,心里自然是着急上火。为缓解自身的压力,李自成便想依靠留在清军占领区的各部义军发动攻势,转移清军的注意力。

为此,李自成向山东、山西、河北等方向都派出了特使,这个猥琐男就是他派来的山东特使。

猥琐男自称是大顺朝宰相牛金星的远房侄子。打下北京城后,各个“开国功臣”身边均冒出了许多亲戚,此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