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墓地封印-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后传来粗重而混浊的喘气声,朱子华心中大骇,稳了下神,他挖开的墓道甚是狭窄,又是头里脚外向墓道深处爬行,因此,只能鼓足胆慢慢把头扭向后面。
两个绿幽幽的光点在墓洞口正紧盯着朱子华,这下让他惊得魂飞魄散,一时手足无力,动弹不得。
那两个绿色光点,一动不动地盯着朱子华,呼呼在喘着气,在狭小的墓道中,朱子华感受到了那呼气中所夹杂着的土腥味。
“不是鬼,这世上不可能有鬼”,朱子华极力安抚着自己的内心,却禁不住身子在不由自主地发抖,手电也滚进了墓道中。
本来漆黑一片的墓洞口,这时,也忽然变得清晰起来,原本被乌云遮盖着的月亮又露出了脸。
朱子华这时才看清了,原来墓洞口的那二点绿色的光点,是一双动物的眼睛,在黑夜里发出寒冷的绿光。
刚松了一口气的朱子化,猛地又出了一身冷汗,他看到那蹲坐在墓洞口的那个动物,月色下,象一条蹲坐着的狗的模样,突然心里一动:“狼!”
按理说,这个小山区是不可能会出现狼的,那现在怎么会有一只狼,蹲坐在他刚刚挖好不久的墓道口?
朱子华心中一动,忽然明白了起来,那应该是一只野狗。这时的朱子华,心才放宽了下来,他轻声唬吓着那野狗,想把它赶走。
那只野狗却对他的恐吓并不理睬,仍是闪着那一对在月色下发出绿光的眼睛注视着他。
就在朱子华和那野狗僵持一会后,朱子华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头发象被一丝阴风刮过似的竖了起来。
那只野狗突然狂躁不安,对着墓洞口狂吠了几声,扭头就跑,不远处传来越来越微弱的狗叫声。
朱子华别转头,奇怪,墓洞中什么也没有,那只野狗怎么象突然受了惊吓似的就逃蹿了呢?
朱子华也不多想,他也不敢多想,试探着继续朝墓洞深处挪动。
刚爬了几米,他感觉身下突然一空,身子一下子失控摔了下去。
跌坐在地上的朱子华哼哼叽叽地爬了起来,看到了角落处的一束亮光,那正是他滚落进来的手电。
朱子华赶紧捡起手电,打量了一下周围。和他挖开的墓道完全不同,眼前一下显得高大宽敞起来。
四周都是用青砖垒砌而成,两旁各有四个小门,墓道显得深邃幽长,对面是黑洞洞的一个大口,手电光打过去,几乎看不到任何有回光的东西。
朱子华这时心中暗喜,终于正式进入了图纸上标注的那个宋代周老太爷的墓葬中了。他扯了一下系在腰上的绳索,把绳索另一端系着的装了工具的大布袋小心翼翼地扯了进来。
拿到工具袋后的朱子华,长松了口气,为了稳定一下即将发现的巨额财富的激动情绪,也为了克制一下内心深处对死人墓葬的恐惧感。他点着了一枝烟,同时打着手电观察着四周。
那周老太爷装在锦盒里和地图放在一起的遗言上,明确写着这墓中下了诅咒。
在朱子华的脑子中,他已经认定,这所谓的诅咒,就是周老太爷花费巨资打造的墓室中,为了防止他人盗掘所设置的重重机关。
朱子华盗过的许多古墓中,大部分都没传说中的那些厉害的机关,偶尔碰到一两次,也因为年代久远,好多机关已经腐烂而不再起作用。但对这个充满着阴谋的神秘墓葬,朱子华却不敢有丝毫大意。
离墓洞口最近的一个没有大门只有一人多高门框的侧室内,发出了一下细碎的声音,朱子华心中一阵紧张。他小心翼翼地一步步挪到那个侧室门口,手电光刚打过去,就见黑暗中,一个灰白色的东西上,两道红光对他直射过来。
朱子华吓得惨叫一声,手中的手电也摔了出去。不知道掉落在什么地方,再也没有半点光亮。
“传说中的白毛尸?”,朱子华心中不寒而栗。
民间传说,人死后,有的尸体并不会腐烂,而是不断积聚阴气,慢慢地身上开始长出白毛,到最后那长长的白毛会覆盖尸体全身。这时的死尸,已经具备了强大的阴力,虽然不是僵尸,却又比传说中的僵尸厉害了许多,专门吸食活人或动物的血肉。
恐惧之极的朱子华,脑中几乎一片空白,感觉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极聪明的朱子华,在一阵恐惧后,突然否定了自己的想法。那不是一个传说中的白毛尸,因为那个白色的物体很小。
看着那两道红光也在惊恐地盯着朱子华,他突然醒悟了过来,那只是一只野兔而已。再联想到刚才蹲在墓洞口的野狗,朱子华不禁笑了起来,他嘲笑的是自己因为紧张而把自己吓了个半死。
朱子华明白了,肯定是那野狗,在山中觅食,发现了这只野兔,紧追不舍。野兔在拼命逃跑时,发现了这个墓洞,情急之下,蹿了进来以躲避野狗的追杀。
朱子华这时才明白,为什么自己感觉到一个白乎乎的东西闪过他身边,而且带起了一丝寒风,原来就是这个小东西在逃命。
而那野狗中蹲守在洞口,既不离开又不进来,想必是野狗意外发现这洞口躺着一个人而没敢进洞,但又不甘心放弃即将逮到的猎物。
至于那野狗后来为什么狂吠着落荒而逃,朱子华想到的唯一解释,就是那野狗最终让他发出驱赶野狗的恐吓声吓跑了。
朱子华慢慢地向那个白乎乎的小东西靠近,嘴里轻声发出呜呜的声音,既是恐吓那个小东西,也是给自己壮胆。
第一百七十三章 尸骨堆积
离那个白乎乎的东西不到一米的距离,朱子华这时眼睛也已经适应了黑暗的环境,发现了,这真是一只野兔,还在扑闪着两只红红的眼睛。
朱子华掏出了打火机,火光亮起后,他这时发现,野兔正蹲坐在一大堆黑乎乎的似乎是泥土样的东西上方,也正睁着惊恐的红眼睛看着他。
朱子华心中奇怪,那个周老太爷墓葬的侧室中,怎么会堆了一大堆泥土?
他伸出两粒手指,捻了一下那堆黑乎乎的东西,感觉很是细腻,这时心时才明白,这不是泥土堆,虽然不知道下面是什么,但经过漫长的岁月,上面覆盖了一层尘灰。
下面会是什么?难道是传说中的巨额宝藏?朱子华抑制住狂跳的心,正想拨开那层尘灰,突然,那只野兔似乎受了惊吓,发狂似地蹿了起来,扑灭了朱子华手中亮着的打火机。
轰然一声,那个被尘土覆盖着的一大堆东西突然倒塌了下来,压在了朱子华身上。
朱子华冷不及防,被那惊蹿的兔子吓得一个哆嗦,还没作出反应,已经让那一堆东西轰然倒塌压在了身下。
还好,那堆东西并不沉重,似乎是建造墓葬多余下来的木材,一根根地散落在朱子华身上和地下,好多还可能因为年代久远而粘连在了一起。
朱子华暗骂了一声,发现自己并没觉得疼痛,显得没让那堆东西砸伤。当他站起来时,下意识地抓住了其中一根木头,感觉冰凉凉的,又没木材的粗糙感。
这时墓室中突然亮堂了起来,朱子华发现了刚才那个摔落的手电。
他双脚从那堆木材中小心地跨过去,捡起了自己的手电。那朱子华右手握着的手电对着左手握着的那根木头一照时,不觉一楞,发现那根木头竟然是黑乎乎的。
突然,朱子华大叫一声,甩掉了手中那根木头,原来,那根本不是什么木头,而是一根成年人的大腿骨。
被扔在地下的那根木头,碎裂了开来,断裂口,流淌出一些黑色的碎屑。
头皮麻了许久的朱子华,多年的盗墓经历练就的胆量,不久就他镇定了下来。在他心中,这世上没有鬼,死人是没有什么可怕的。
朱子华定了定神,用脚踩了踩其他几根骨头,也都轻易地被他踩碎断裂了。
这个侧室怎么会有这么多死人骸骨?而且这些骸骨竟然都是呈现黑色?朱子华这时的好奇已经完全盖住了他的恐惧。
天资聪明的朱子华很快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周老太爷临终前交给他儿子的那张纸上,明确说明了为了确保他的墓葬的安全,所有知情人都将被他除掉。
这些骸骨发黑,那就是因为中毒而死,那么,这些骸骨就应该是那批被周老太爷指使两个贴身家丁周浩和王六,借墓葬完工,犒劳那三十个护院家丁时,偷偷在酒菜中下了剧毒而丧命的一批人。
想到这里,朱子华不禁开始得意自己的聪明,盗墓高手那本能的寻求刺激的好奇心,促使他想到了,既然真有这批被毒死的家丁的骸骨,那么,自然应该还有一大批为周老太爷建造了八年陵寝最后被那些家丁杀死的工匠。
朱子华猜测,这么庞大的墓葬工程,被周老太爷雇佣的工匠,应该不下于百人之多。那这些工匠的尸首又会在哪呢?
朱子华打量着眼前这个宽大的侧室,心中忽然明白,墓道两旁边,其他三个侧室中,应该就是丢弃那些被家丁人杀害的工匠的尸体。
他想明白了这点,也不知是什么原因,鬼死神差之下,他竟然离开了身处的那个侧室,向对面那个同样显得黑洞洞的侧室中走了过去,想一探究竟,证实自己的判断。
果然,当朱子华走进对面那个侧室之后,他发现,里面的青砖地面上,厚厚地积了一层分不清是什么东西的地毯一样的物质,好多白森森的骨头居然镶嵌在那层东西中,不少白骨另一端扎了进去,还翘向半空。
朱子华掏出一把锋利的匕首,试着在那层东西上割了一下,只觉得那层东西虽然黑不溜秋,却似颇有弹性。
不一会,朱子华就明白过来,这个侧室确实是丢弃那些工匠尸体的。尸体在腐烂后,大量的尸液慢慢地凝固起来,所以把那些白骨都凝结在了里面。
想到这里,朱子华不觉感到有些恶心,连忙把那块割起捏在手指上细看的黑乎乎略有弹性的东西扔掉。
其他两个侧室,同样是这情况。朱子华不觉有些心惊,当年那个号称周大善人的周老太爷,竟然为了自己一个死后的安息之地,残忍地杀害了这么多人。
退出了侧室回到了墓道中后,朱子华刚抬腿向那黑森森的墓道深处走去。突然,“唰”地一声,一个物体从他脑边擦过,凉嗖嗖的,耳朵上也给那股劲风刮得隐隐发痛。
随即啪的一声,那个东西撞击上了墓道边上的青砖壁,掉落在地,发出了象是金属落地的那种声音。
朱子华大惊,脑中顿时闪过一个念头:“机关!”
不愧是得到过那个盗墓前辈‘鬼手阿六’遗留给朱子华他毕生盗墓经验的相助,朱子华刚反应出‘机关’两字,随即沉着冷静了下来。
他站在原地不动,用手电打量着四周,不觉暗暗心惊。原来,过了墓道门口那四个侧室后,宽大深邃的墓道两壁,竟然布满了几乎一样大小,但排列不规则的小洞。
朱子华捡起刚才那个从他耳边擦过的东西,黑乎乎,沉甸甸,原来那竟然是一个半尺多长,一头尖尖的铁刺。
虽然因年代久远,那个铁刺已经锈迹斑斑,但依然能从墓道墙壁中如此强劲地发射出来,令朱子华大为惊叹,不知道这机关是以什么为动力,经过了几百年,仍然保持着足以取人性命的骇人杀伤力。
朱子华感叹了一会,这才定下神来,细细思索该如何应对眼前这个足以让他丧命的巨大陷阱。
放弃,固然可以全身而退,但这对于冲着古墓葬埋藏的惊天财宝和盗墓生涯培养出来探秘寻求刺激本能的朱子华来说,这是绝不可能接受的想法。
朱子华眼前要对付的,就是如何破解那长长墓道两端的机关,从而能直达墓室,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
第一百七十四章 八卦机关
朱子华打着手电,细细地察看着两旁的墓道,除了那一个个黑黑的小洞外,那平整的青砖上并没有什么异常。
墓道顶端,同样是用青石砖铺就的,呈现圆拱状,也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寻常之处。
朱子华心中一动,刚才那根铁刺是他移动脚步后才射出来的,那么,触动机关的地方,就应该在这同样是青砖铺就的墓道地面上。
朱子华退后一步,慢慢蹲下身来,仔细地看着墓道那平整的地面。
地面上,看不见青石砖,上面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灰。朱子华看到刚才自己踩出去的那一步,在那层厚厚的尘灰上留下了一个清晰的脚印。
他打着手电,看了看身后,同样是厚厚的一层尘灰。不一会,朱子华看出了点眉目,他身后的那层尘灰,除了他留下的杂乱的脚印外,显得相当平整。而在他面前的尘灰,虽然看似也很平整,却在手电光下显得有些微微的凹痕。
朱子华心中一动,从那个装工具的大布袋中,取出一柄很大的漆帚,细心地轻掸着墓道地面上的尘灰。
不一会儿,在手电光的照射下,朱子华很快就发现了身前身后墓道地面上的奥秘来了。
在他身后那块从墓洞口开始有着四个侧室的那段墓道,地面上铺设的青石砖是方方正正的,而在他身前那段地面上,青石砖是长条形的,而且是竖向铺设。
更让朱子华感到一阵莫名兴奋的是,那身后方方正正的青石砖是完全平整的,而身前那竖向排列的长条形青石砖,上面竟然有一条条凹陷下去的纹路。
那长条形青石砖很长,每条都有一米见方,上面刻着的纹路也都是笔直整齐地排列着的。
墓道地面的宽度,刚好是八块这样的长条形青石砖拼接在一起的宽度。
朱子华细心地把身前第一排八块青石砖上的浮尘全都清扫干净,发现每块砖上都刻有凹陷下去的笔直条纹,而且每块砖上都只有三根这样的笔直条纹。
朱子华奇怪地看着这八块青石砖,虽然他暂时没明白这些条纹代表的意思,但他坚信,这些条纹就是墓室通道的机关的秘密所在。也就是说,八块砖中,只有一块可以踩上去,踩到其他七块青石砖之一,必然会触发墓室机关。
每块石上为什么只刻有三条笔直的条纹?朱子华苦思不解,点燃枝烟,眼睛直直地看着那八块青石砖发楞。
忽然,他突然显得兴奋起来,因为他发现了,那八块青石砖中看似相同的条纹,其实不尽相同,有些小小的区别,其中有的条纹,从中裂为两断。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朱子华几乎是激动地喊了出来。
没错,这是八卦歌诀,几乎是每个盗墓者都会倒背如流的。盗墓,就是与死人打交道,干了这行,不管你信不信鬼神,学会八卦,有备无患总是不会错的。
自古以来,中国历朝历代,凡是达官贵人、王候将相、巨商富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在自己生前或者在他死后由子孙后代操办的丧事中,都会选择一个风水宝地,成为死者的安息之地。
既然要选择风水宝地,就离不了阴阳之说,那就自然离不了八卦之理。所以,盗墓者也为了求得自身平安,免得真的碰到有关墓室传说中那些诸如机关、诈尸之类的飞来横祸,也必须懂得八卦。
朱子华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再察看他原来踩过的那块青石砖,上面是个离位。
朱子华心想,既然是八卦,通常会按一定顺序排列。自己第一脚踩上了离位,就触发了第一个机关,那么,这机关会不会是按照八卦歌诀的顺序来排列的呢?
朱子华很快从那并排排列着的八块青石砖中,发现了一块上面是三条长横没有断裂的砖石。
“乾三连”的意思就是三长横,看着那只有三条长横的青石砖,朱子华心中有些激动。他做好了思想准备,如果万一自己判断错,就迅速往后蹿,或许能逃过一劫。
朱子华抬起左脚,轻轻地放在了那个“乾”位青石砖上。什么都没反应,他摒住呼吸,慢慢地加大力度,仍是没有什么异常。
这下子,朱子华信心大增,慢慢地双脚都站在了那乾位青石砖上,足足站立了有一分多钟。
四周仍是那么寂静,寂静得让人心里觉得可怕,但这时的朱子华,心中的惊惧早让那巨大的喜悦所冲淡了。
朱子华慢慢踱过了第一排青石砖,他心中料定,下一排必然也是八块这样的青石砖,他只有选中坤位,肯定能顺利通过。八块走完,就能避开墓道两侧墙上的机关。
“坤六断”,就是指坤是六条短横,样子像是三长横截断了。不出朱子华所料,第二排青石砖果然是这样,他很顺利地踏上了坤位,又是平安无事。
那么第三,他就应该选择震位。“震仰盂”,震是底下一长横,上面两条断的长横,也就是四个短横,样子就像个正这放着的碗,盂样子就是和碗差不多。
第四是艮位,“艮覆碗”,艮和震相反,最上面的横是长横,下面是四条短横,样子是倒着的碗。
第五是离位,“离中虚”,是指上下两条长横,中间一个断的横,也就是中间两个短横。
第六是坎位,“坎中满”,坎和离相反是上下是断的,中间是长横。
第七是兑位,“兑上缺”,是下面两条是长横,最上面是两条短横。
最后一块,就是巽位,“巽下断”,巽和兑相反,最下面的是两个短横。
顺利通过了八卦阵,避免了在墓道机关中丧失的朱子华兴奋极了。回头得意地看着刚刚通过的墓道,不禁发出哈哈大笑。
笑声在宽大空荡的墓道中回旋,余音不断,本来是快乐的笑声,却似乎给那回音拖出了一丝恐怖感。
朱子华也给自己的笑声吓了一跳,立即捂上了自己的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一会后,那回旋在墓道中的声音消失了,墓道上方飘下了纷纷扬扬的尘灰,犹如整个墓道中下起了灰白色的小雪。
第一百七十五章 以邪制邪
朱子华惊魂甫定,待那墓道中的回音消失以后,想起即将呈现在他眼前的大量唾手可得的财宝,兴奋得直欲转身进入主墓室。
“哐光”一声,朱子华感觉到手臂被什么东西拽了一下,随即那东西掉落在了墓室地下。
朱子华把手电对着地面一照,不由得脸色倏变。原来,他脚旁掉下了一柄锈迹斑斑完全看不出光泽的宝剑,更让他惊惧的是,一只干瘪的断手正掉落在他的脚踝边,象是要抓住他的脚似的。
朱子华不由得倒退了几步,战战兢兢地用手电对着前方一照。
原来,墓道的尽头,是一堵影壁,与主墓室隔了开来。那块影壁通体黑色,所以,当朱子华还没通过墓室的八卦机关,从墓道的另一端用手电射过来时,才会感觉黑森森一种深不见底的感觉。
朱子华的面前,赫然出现了一具死尸。诡异的是,那具死尸并没有腐烂,而是化作了一具干尸。
那具干尸席地盘腿而坐,身上的衣衫虽然有些腐烂而显得残破,但仍能清楚地辩出,那是一件道士服。
朱子华心中一动,立即猜到了,那具干尸就是周老太爷生前打造陵寝时聘请的那个道士。
那道士的尸身居然能保持着坐姿几百年不倒,这让朱子华百思不得其解,同时也感到了因内心恐惧而后背上冒出的丝丝冷汗。
更让朱子华惊异的是,那道士的脸部已经完全干瘪了下去,两只眼窝也陷成了两个黑洞,一只蜘蛛正从墙上顺着一根丝线,爬入了道士的眼窝之中。
道士的头顶,虽然积满了尘灰,却仍旧能分辨得出,尸身戴着的道冠上,竟然有一枝笔状的东西和一个象是元宝似的东西,只是给尘灰覆盖着,没有一丝光泽,分不出那个元宝似的东西到底是不是真金铸就。
朱子华只猜到了那具干尸的身份,也从记载中得知那个道士是在墓葬修成之后,被周老太爷灭口。但记载中却并没明说具体情况,所以朱子华就弄不明白那道士是怎么死的,又是怎么会保持这么一个安祥的坐姿,尸身却不腐烂地面对着墓道席地而坐。
原来,当周老太爷在墓葬落成后,假借给修墓八年的工匠们发放工钱回家而在墓地前搭起的草棚中设下酒宴时,指使30个看护监造陵墓的护院家丁,手持利刃,一拥而上,把众工匠转眼之间残忍地杀害。
但周老太爷却关照一众凶神恶煞的家丁,不能杀了那个负责设计陵墓的道士,而是把那道士用绳索捆绑起来,单独交给周老太爷处理。
周老太爷深知,为了建造他这个陵墓,并为了保守秘密,他已经杀了这么多工匠,而且他还即将除去那些家丁,甚至包括最亲信的周浩和王六。那么多冤魂在他的陵墓中,必须要有更厉害的对手镇住他们,方能保得周老太爷死后葬入坟墓后,不被那些冤魂所扰。
而这个人选,自然就是精通道术的那个给他设计陵墓的道士了。
周老太爷独自一个人进入修好的墓室中,笑嘻嘻地看着那个被捆绑的道士:“道长,我真不知道要如何感谢你,设计了这么一个堪比帝王之陵的墓葬。只是,我太不相信这世上之人了,说不定都在觊觎我这墓葬中的宝贝呢。因此,为了让我这个墓葬成为一个没人知晓的秘密,只能请道长永远守口如瓶啦,还望道长慈悲,理解本老爷的苦衷。”
那被绑着的道士双眼流露出惊恐,不住地挣扎,可是一切都是徒劳。
周老太爷嘻嘻笑道:“道长,你忘了吗?你曾经你告诉过我,要找一个具有强大法力的东西才能镇住其他冤魂侵入我的陵墓吗?老爷我铭记在心,和你一起干活的工匠,这时已经都成了冤魂,这点你绝对不会想到,因为你说的是防止陵墓外那些游魂野鬼,你决不会想到我能对那些工匠下得了手。”
周老太爷得意地说道:“既然有了这么多冤魂在我陵寝内,那如何能保得住老爷我百年之后,没冤魂来打扰老爷我的清静呢?按道长所说,得找一个具有强大法力的物事才能镇得住那些冤魂。”
道士惊恐极了,他明白了周老太爷的意思,一个精通道术的他,正是周老太爷心目中法力最强能镇住那些因修陵而死的冤魂,可惜,他明白得太晚了。
周老太爷拨开道士口中塞着的布,强行把一大罐毒药灌进了道士的口中。不多时,道士就吐出一口黑血,暴毙而亡。
周太爷趁道士尸身尚软,没有完全僵硬之际,给道士换上了一身崭新的道士服,又把道士尸身费力地摆成坐姿,靠在那堵黑色的影壁上,面对着墓道,给他守陵。
周老太爷这么有恃无恐地把道士灭口,而不担心那道士死后会在他陵寝内作怪,还来源于周老太爷和那道士的一次闲聊之中。
原来,沉迷于道家玄学和佛家传说的周老太爷,在一次闲聊时,偶尔听那道士提到了一起流传于民间的鬼神故事。周老太爷和那道士当然也没能想到,几百年后,这个故事还被一未留名的文人收录进了小说中。
话说自唐三藏取到真经,和悟空、八戒、沙僧及小白龙一起得证正果后,过了几十年,因为对经文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岐义,唐朝皇帝又命一个长老再去西天求解真经。
那个唐长老,得观音相助,收了花果山吸食天地精气的后天石猴孙小行者和八戒、沙僧各自的传人,沿着他们的先祖踪迹,踏上了西天拜佛的征程。
在西天路上,遇上了文才天下无双的文明天王。那个文明天王手中的兵器是一枝笔,和小行者斗得不分胜负。
只是小行者不敌他手中那枝笔,落荒而逃,而唐长老被文明天王捉住。不用绳索捆绑,就把一枝笔顶在唐长老的头顶。
唐长老虽是和尚,幼年间却读过几本儒书,后来又熟读佛家三藏经典,故顶着那枝文笔开始尚不十分觉重,转动得以自如。
文明天王手下石、黑二将军看见,忙禀文明天王道:“那和尚顶着文笔不见十分吃力,恐怕他又要弄虚头!大王,还须捆绑起来。”
文明天王道:“捆绑昨既无用,今复何为?若要过虑,莫若加上一个金锭。”
文明天王走下殿来,将文笔拿起,先把自己头上金锭取下来,放在唐长老头顶当中,再用文笔压在金锭之上,就象砌宝塔的一般,唐长老一时便觉转动繁难。
文明天王看后这才鼓掌大笑道:“似这等处置,便是活佛亦不能逃矣!”
第一百七十六章 文财压鬼
周老太爷对道士所说的那枝小小的文笔就能压得唐长老不能动弹,而神通广大的小行者,竟然拿不起那一枝小小的文笔,感到大惑不解。
那道士说道:“这枝文笔夺天地之秀气,吐山川之精华。那小行者虽然具有无上神通,却不知文墨,粗手夯脚怎生拿得动?”
原来那小行者偷听到了那文明天王和宫娥的对话,知道能拿得起这枝文笔的,凡间除了文明天王再无一人,必须是天上的专司文章的星辰才能拿得起。
天上星辰惟文昌菩萨梓潼帝君是专管文章之事,小行者想到这点,满心欢喜,一个筋斗云直上九宵,来到了紫微垣外文昌帝主的宫阙,只见祥云缥缈,甚是辉煌。
文昌帝君命手下天聋与地哑去清点他收藏并掌管的朱衣笔、点额笔、研朱笔、生花笔、天山笔、倚马笔,司马相如的题桥笔、张敞的画眉笔,开汉萧何的刀笔,枝枝皆在。
后又细查,发现还有枝春秋笔,是帝主未管事之先,竟然被人窃去。因世情反复,一向用他不着,故因循下来天聋和地哑也不曾找寻。
这枝笔是列国时大圣人孔子所著春秋之笔,著到鲁昭公十四年西狩时,忽生出一个麒麟来,以为孔仲尼著书之瑞,不期樵夫不识,认做怪物竟打死了。
孔子看见,大哭了一场,知道生不遇时,遂将这著春秋之笔,止写了‘西狩获麟’一句,就投在地下不著了,故至今传以为孔子春秋之绝笔。
不料这麒麟死后,阴魂不散,就托生为文明天王。这枝春秋笔,因孔子投在地下无人收拾,他就窃取了,在西方玉架山大兴文明之教,毁谤佛教,故而为难西去取经的唐长老师徒四人。
文昌帝君身边有一人,头上不着文冠,乱堆着几撮红色毛发;脚上不穿鞋,直露出两条青精暴露的腿。
蓝面蓝身,好象是从印染作坊的蓝色染缸内染过一样;黑筋黑骨,如在铁窑里烧成。走路也没走相,只是跳来跳去,全没些斯文体面;见了人也不作揖,根本没有半点读书人的样子。
两只空手忽上忽下,好似打拳,更象是得了多动症;一张破斗踢来踢去,宛如卖米,又象是在耍猴。
这似神又象鬼一样的,竟然是外表可怖猥琐,内实满腹文章的天下第一文才的魁星。
魁星奉文昌帝君之命,跟随小行者到了文明天王宫殿之中,轻松地拿起那枝春秋之笔,又收起了压在唐长老头顶的金锭,小行者这才降伏了文明天王,逼得他现了真身,原来是瑞兽麒麟。
周老太爷听了道士所说,心中一动,牢记在心。道士却不知道,他闲来时和周老太爷所说民间传说,竟然成为了他命丧的祸根。
周老太爷知道,那道士虽然识得字、画得了符,对儒家文章却不在行。因此,当他毒死道士,并给他尸首换上新道服,并面对墓道摆放成坐姿后,又把从自己文房中带来的一枝狼毫笔取了出来。
周老太爷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