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子风流-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少女面上一白。
丞相看了一眼身边的夫人,又望向那少女,道:“贱内年少时虽也骄纵任性,但如姑娘这般浪荡的言辞她也是断然说不出口的。
你如此年纪,如此样貌,如此身家,却如此厚颜无耻自荐枕席,你家中长辈有失职之处。”
那少女反唇相讥,道:“那丞相夫人当年岂非也是求得圣旨赐婚,不也一样是自荐枕席?”
程雪兰身子一晃。
丞相大人却是一笑,云淡风轻地道:“至少,我家夫人还懂脸面之事,还知央请长辈为她作主。”
程雪兰忍不住白了丈夫一眼,帮她就帮她,别这样帮她讲话的同时还吐槽她脸皮厚不行吗?
丞相大人回以笑盈盈的一瞥,当年的你本就脸皮厚,为夫难道还说不得?
程雪兰索性不再看他。
丞相大人低头轻笑,仍然保持着少女心性的小老太太实实是很可爱的。
“姑娘的厚爱本相收到了,现在还请姑娘让开道路,毕竟你不是引人驻足的风景,请莫扰了游人的兴致。”
那少女转身拍马狼狈而去。
却说此事传回京师。
二丫皇后很气愤,对着皇帝陛下吹枕边风,“四哥,竟然有人想占我们便宜。”
“啊?”文昌帝表示有些茫然。
二丫皇后便为皇帝陛下解惑,“陛下你想,他们把目标定到我爹身上,岂不是说想让女儿当我的小妈,我的小妈不也是陛下您的小妈吗?您可别忘了我爹立的家规是娶妻不纳妾的。”
文昌帝点头,“你说得有理。”
“他们这是在陛下这里打不开缺口,又将主意打到了我爹身上,想让我爹自毁家规,然后让你后宫广进秀女啊。”
文昌帝明智的保持了沉默,天下皆知凤睢宫的这位皇后是有家暴倾向以及能力的悍后,他一点儿不想重温皇后的老拳有多实在。
一国皇帝被家暴,怎么说也是件颜面无光的事,这个断然不能再历史重演的,太子一帮皇子公主会笑他这个父皇的。
“陛下,如果您也有意纳新人入宫的话……”
“朕没有这心思。”文昌帝坚持表示绝无此事,美人养眼归养眼,可是同样你也得付出金钱权利宠爱等相应的东西去换取她的绝世容颜与温柔小意,委实不是笔划算的买卖。
他付出了体力心力,还得付出金钱权利宠爱,国事每天都有一大堆等着要处理,他可不想一回后宫还得想着如何平衡宫外的家族权贵。
还是美人爹爹说得好,一个女人就是五百个鸭子的聒噪程度,想想就烦死了。尤其二丫比五百个鸭子可厉害多了,塞外那个乌利混蛋时刻在等着接手他的皇后。
混蛋啊!
他堂堂庆朝皇帝的宠后,再怎么样也不会到他们那个荒凉的草原上去当阏氏,这辈子他就看着流口水好了。
惹急了朕,就直接派兵打过去灭了突厥。
好吧,美人爹爹说过不可轻开战端,即便要打,也要占住受害者的位置,然后打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卫反击战,不小心打到王庭那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受害者这个角色果然有时候是很实惠的!
就好比现在,大家都知道皇后很悍,惹急了就会干点殴打皇帝这样有些出格的举动,为了保持他这个一朝皇帝的颜面,大臣们大多数还是很明智不刺激皇后的,这无形中也替他省了不少的麻烦事。
皇后是悍妇,这个真心可以有,简直省大麻烦了!
还有,想当他小妈的统统去死。
他这一朝皇帝的小妈是谁都能当的吗?
小四儿皇帝很生气,直接后果就是那个胆大妄为的少女家族遭了殃。
皇帝小妈不好当,皇后的小妈简直要人命!
第155章
丞相离京行动愈发的自由无限制。
江南水乡;塞北大漠。
烟雨江南的景致;与大漠秋风的风情各有各的美。
领略了杏花烟雨的江南,孟明远终究还是带着妻子回到了塞外凉州的孟家农场,这是他早就为自己选好的终老之地。
孟明远本来就是宅的属性,不过再宅的人也会有走遍天下的畅想的,但当他亲自去执行的时候,却觉得不过尔尔。
但因为程氏的兴致很浓;孟明远便也耐着性子陪着她去了许多地方。
一路且游且走,极大的便宜了随行护卫丞相大人的三百羽林卫;他们之中的许多人也许终其一生也不能离开京城,但是因着丞相之故走遍了大江南北;看过了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
跟着丞相他们开拓了眼界,明白了许多以前不曾明白的道理。
这是他们大庆朝历侍三朝的元老级相国;是他们终其一生都只能仰望的人。
已过花甲之年的相国却貌若不惑之年,仍旧精神抖擞。
回到边城的丞相大人整合了一批因伤残退役的行伍之人,开设了一所专门教授行镖护卫之人的镖行。
“相爷。”所有人都习惯这样称呼孟明远。
孟明远微微颔首,顺着自家农场那条河渠慢慢前行。
当初这里是何等的荒凉,如今却是草肥水美,一派生机盎然。
只要有水,便会出现生命的奇迹。
便是大漠,也要让它披绿装,换新颜。
当年,他之所以选择这一块地方做自家的农场也是有深意的。
成功,则利益无限;失败,就继续努力。
孟家农场已经较最初的规模扩张了不知多少,河渠所经之处便渐渐披上绿装,焕发生命的活力。
农场之中各种植被交叉种植,各种牲畜孕育繁衍,是他所尝试的生态园操作的成功范本。
如今,如果放马跑的话,大抵一两日也是能到尽头的。
这让孟明远不禁想起了上一世曾经看过的《陆小凤》中有关花家七郎家庭的介绍,放马跑上几天几夜也跑不出花家的地盘。
嗯,丞相大人觉得自己可以比照这个目标来奋斗。
边城的农、牧场不少,但是如丞相大人这般当年所选之地最为荒芜贫脊,如今却最为昌旺繁盛的只怕也找不到第二人。
当年谁都不看好的不毛之地,在丞相的经营之下却是比当初一些占据了好地理的人都要好得多得多。
似乎,丞相大人永远是那个能够创造奇迹的人。
却没有想过,为了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丞相大人私底下又付出了怎样的学习和努力,以及经历过怎样的失败。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之后不能再继续上路!
“外公,外公……”一些声线不同,质地不同的杂乱声从远处接近。
孟明远摇着手中的扇子举目望去,就看到十几匹马由远而近。
到得近前,就能看得清被围护在其间的是他老孟家的那几个金贵外孙及外孙女。
自他回到边城,小四就陆续打发了皇子皇女过来,让他们替皇后及国舅们承欢膝下,顺便也让他们接受不一样高规格的教育。
当先玄袍少年,到了近前从马上一跃而下,走过来,恭敬一施礼,道:“外公。”
“太子免礼。”孟明远看着这少年俊美的太子爷,恍惚间似乎有看到开华帝的错觉。这孩子相貌上肖祖父,秉性也沉稳,假以时日会是一个贤明之主。
“孤替父皇母后看望外公之余,也顺便将来年的科考题目带回京师。”其实,如果可以的话,太子是不太想这么早回去的。
跟着外公他总能学到许多不一样的东西,见到许多不一样的事物,眼界在不知不觉中就开阔了。
只可惜,随着年岁越来越长,他能跟着外公身边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他如今已经开始接触朝政之事。
“好的。”
那边厢,几个小的年岁长一点的自己骑马,年岁小的一点的就被侍卫们抱着骑在马上,此时也都纷纷下了马,像一群叽叽喳喳的鸟雀一般跑了过来。
看得身边护卫的侍卫个个偷偷抹汗,这些平日里端庄矜持严肃的皇子公主们,一到了他们相国这里就变得跟脱疆小野马一样,完全没了皇家风范。
“外公,外公……”
孟明远亦有些头疼,这七八个人同时叽喳真的略有些吵。
“慢慢来,一个一个来,你们这七嘴八舌的,我要先听谁讲?”
几个孩子互相看看,决定按照长幼顺序来。
“外公,你答应送我一匹汗血宝马的啊。”这是长公主略带撒娇的声音。
“外公,我要去军营。”这是二皇子带着兴奋的声音。
“我要跟外公巡视农场。”
“我要去看工人编草席,编草墩……。”
“……”
皇子公主们各有各的要求,各有各的目的,他们最高兴的时候便是在边城的时间,外公就像一个大宝库,总能带给他们惊喜。
嗯,宝库这个形容词是父皇说的。
母后只说,外公最能化腐朽为神奇。
他们每次回京里跟那些皇族子弟到一起谈天说地时,会突然觉得他们好土鳖——这个词也是父皇说的,没办法跟他们愉快的玩耍。
“孟安。”
“老爷。”
“你把能办的事办了吧。”
“是。”
孟安便恭敬地请几个他能负责处理的皇子公主跟他走,或是接收说好的东西,或是送去他们想去的地方。
剩下的,要赖在外公身边的,因为年纪小只能赖在身边的,那就由丞相大人自己负责处理了。
孟明远继续刚才被打断的事。
随行的侍从捧了研好的墨,在一张轻薄的木板上铺了硬纸,以供丞相落笔。
太子等人便站在一边看。
随着外公的勾勒完善,他们可以看出这是眼前这片牧场上的相关平面图以及相应的农场设施及此处的牧民和佃户、林场工人的分布情况。
太子静静地看了一会儿,在外公收笔的时候,开口道:“这几道是由别处引来的沟渠吗?”
孟明远欣慰地点头,“是。”
“可除了此处引进的水源,这几处也有吗?”
孟明远微微一笑,道:“太子请随老臣过去看一看便知。”
“好。”
等到太子看到那绵延几十公里的沟渠盛景时,简直目瞪口呆,“外公——”这是多么大的一个水利工程啊,怎么以前都没见到?
“有些事情是要慢慢来,一点一点来,时间久了,点便连成线,线又连成片,然后便是如今的太子能看到的规模了。”
太子若有所悟,“原来如此。”
“太子再随老臣来。”
“好。”
孟明远在纸上画了简单的图,然后据图以告之,对年纪轻轻的太子解释他所困惑的地方。
太子一行跟着丞相大人不知不觉就走了很远的路,见识到了他们去年还不曾看到的事物。
果然,外公就是能创造出奇迹的人。
在荒漠的地方他也能造出一片绿洲来,让死地变成桃源。
这里四季植被交叉生长,常年不失绿意。物产丰富,种类齐全。
外公总是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尝试精神,他不怕失败,失败之后寻找失败的原因,然后再次研究试验……
“我朝以农为本,而北方多旱,南方多雨,将水利工程各自梳理建设,便可避免许多天灾。”
听到外公这样说,太子便知,今年自己的课题是在水利之上了。
外公总说什么年纪办什么年纪该办的事,有些东西过早告诉他也没什么用。
白日虽然随着外公走了许多的路,但是太子却丝毫不敢有困顿休息的想法,他呆在外公身边的时间有限。
“殿下,古语有云:欲速则不达,你可明白其中之意?”
“外公——”
“你要懂得急事缓办的道理。”
“是,我这就下去休息。”
“臣送太子殿下。”
太子有时挺羡慕弟弟妹妹他们的,在未立太子之前,外公不这样的。可,前年他太子之位一立,外公对他的态度就与以前有了不同。
他虽然明白这是外公的谨慎持重之处,可是心底到底还是有些失落的。
不过,外公毕竟是外公,不会一板一眼尽是臣子的姿态,该端起外公架子的时候外公端得会很适时。
既不突兀又不强势,那是一种恰到好处!
这种修为正是父皇常常私下羡慕之所在,父皇曾与母后私语,外公是修炼成精的老狐狸,结果被母后给修理了。
外公若是老狐狸,那母后自然便也成了狐狸,而狐狸精多半用来形容女子时是充满了贬义的。
太子觉得父皇一点儿都不冤枉!
接下来的日子,太子开始接触庆朝的相关地理概况。
让太子惊讶的是外公这里的地图之丰远比皇宫大内要精细美化得多,不知道父皇知道后会不会腆着脸以孟家四儿的身份再来索要一份。
某些时候,大庆朝的太子是很鄙视自家父皇的。
正如三舅舅所说,父皇已经被母后修理得下限有点儿低了。
不过,这些认知太子殿下决定牢牢地压在自己心里,这是半点儿都不能外泄的,有失国体!
“太子——”
太子一回神,看到自家外公那似笑非笑的眼神,心里就是一突,完鸟,他上课时走神,又要被修理了!
在修理他的问题上,外公从来都是以外公的身份进行的,因为以臣子的身份进行的话,惩罚手段和份量相对就轻得多。
小时候,年少无知的太子曾经因为这个向父皇母后投诉打过小报告,结果被父皇母后向外公打了小报告,惩罚加重。
从那以后,太子便明白了,在教育上因过失而受罚打报告是没用的,只会让老师变本加厉,你老老实实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才是王道。
这都是血淋淋的经验教训。
说多了那都是泪!
因为上课期间偶尔走神,苦逼的大庆朝太子领着侍卫提着镰刀去当草场临时工去了。
做了一天的劳动改造。
末了,他外公说了句:“正好,本来还烦恼那边的地要去哪里找人来整呢。”
太子泪!
第156章
太子回京的时候;带走了次年的策问题目。
等太子不紧不慢地回到京城的时候;正好赶上年后的会试。
本年的策问题目终于不再老调重弹;而换了新调——论边贸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太子其实一直是很好奇的,为什么外公看事物的切入点总和一般人不同?
父皇说这是因为外公是历侍三朝的相国,自然与众不同。
母后说外公从来都不走寻常路。
太子觉得母后比父皇深刻多了!
果然,亲生的就是不一样!
这句是父皇常常抱怨的一句话;常常出现在母后、舅舅他们受到的保护或者教育比他更多时。
他大舅舅是个奇葩,给他娶了个男舅母。
他二舅舅非人比较奇特;比父皇高了一辈儿。
他三舅舅完全继承了外公的腹黑与精明,常常就让他父皇吃了哑巴亏。
他大姑婆很剽悍。
他二姑婆更剽悍;当年跟肃郡亲王府的小世子和离之后;再嫁还是个在室男;夫妻琴瑟和鸣至今;她前夫却因她而终身再未娶。
至于他的大姨以及母后就更不消说了。
太子私下一琢磨,外公一系都是硬茬子,果断是要抱好大腿的。
实在是皇族这边的人看着档次明显低了许多,常常会让他产生出“跟这些人怎么能够愉快地玩耍”的质疑。
这边殿试点出一甲三名的时候,凉州城内丞相大人也揭牌开了一家农副产品综合贸易商行,其实就是个外贸商行。
这是继护卫镖行之后,丞相又搞出的新花样。
这个说白就是一个商栈,大庆朝国内的商家可以将自己的货物在此处寄卖,或者兜售,而商行则抽取一定的佣金及提成。
护卫镖行与这贸易商行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赚钱方面丞相大人向来是花招百出。
这还不算,丞相在某天突然觉得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头脑一热,决定开所书院出来。
本来,丞相的意思是发挥余热,给边城的教育事业贡献一点点微薄的力量,尽量不毁人不倦,尽一己之力给边城的穷苦孩子们一个受教育的机会。
远在京城的文昌帝一听到这个消息,立时觉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马上就从翰林院抽调了一批饱读经书的学士,打包打包就发往了边城,美其名曰:支援相国的书院顺利开展。
又顺便让户部拨款,工部出图,兵部派人去给相国扩建书院校舍去。
搞得丞相大人本来只打算弄几个私塾先生,盖四五间教室,加盖个食堂,图书馆就算的计划彻底破产。
小书院被迫扩建成了一所大院校,从教室、食堂、寝室……等等,一应俱全,所教设内容工、农、兵、林、商、医五花八门。
无论你是想从商,还是想从政,想务农,还是想当兵,只要你有目标,这里就给你一个实现目标的平台。
在这所学校还在紧锣密鼓的建设时,各地的学子们就已经闻风而动开始打包行装,准备长途跋涉前往凉州求学。
这里是古代,建筑风格自然是不能搞得现代,但是孟明远还是尽量按后世名牌大学的整体教学设施进行学校的整体布局建设。
无论是图书馆、体育场、靶场、马场、游泳场等等,零零总总的设施尽可能做到全面而充足。
设施是一流的,师资是一流的,收费上自然也就相应的会很可观。
但这并不是说贫苦人家的孩子就没有了机会,丞相大人自然是不会干这样的事的,这与他的初衷相背。
勤工俭学——这么大的一所院校,设施多,就必然需要人清理维护保养,学校除了一些极少的教师、员工,其他的事情都是需要在校学生去做的。
这是这所院校与其他书院、私塾最大的不同之处。
吃不了苦、受不了累的或者体力弱的,可以适当多交学费,减少体力实践。
这看似是丞相大人给富贵子弟的一个福利,但文昌帝却看到了美人爹爹的“险恶用心”——用最简单的法子试出学子的求学心态。
文昌帝相信,后面自然就会有不同的待遇,这所名为“凉州之锦”的书院想学到真正的东西必然是在亲自动手上,否则这便失了美人爹爹最初办学的初衷。
不得不说文昌帝到底还是由孟明远一手教养长大的,对他的美人爹爹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的。
各地学生陆续到达凉州的时候,学校仍在建设中,但已经开始收纳学生。
学生到宿舍报到之后的翌日便会被安排参与到学校的开发建设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有一些富家子弟,权贵纨绔直接交了银钱便休息去了,在第一道关卡便被刷下去了。
千里迢迢而来,再千里迢迢而回,这是注定了的事——在他们缴纳了足够的银钱之后。
各地抱着不同目的而来的学子,陆续而来,也陆续离开,只有一少部分有机会被留下来成为这所“凉州之锦”的在校学生,还有一部分会成为非正式的走读生。
文昌帝将皇家子弟整体打包就派兵送去了凉州,给各家放话,要钱一律不给,让他们自己想辙去。
说白了,就是让那些皇子龙孙自己动手去完成学校交待的事情。
一些元勋武将也对自家子弟做了相似的训诫。
他们太清楚丞相这个人的不同一般之处了,想要学得真东西,那就得像丞相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想得到的比别人多,那就必须付出的也比别人多,否则得到手的东西你只怕也没本事留得长久。
学院里有许多学士之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也有许多他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东西。
在这里,经验丰富的老农可能会是你的讲师,厨房配菜的小工也可能会做你的一堂讲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印证。
学富五车的翰林学士固然满腹经纶,可是有一些人却更喜欢那些踏实真切的实践课。
这里有工部能工巧匠做出的大型推演沙盘,有沙场将军梦的学生可以纸上谈兵,更有机会指挥一支武装齐备的军队演练自己的军事布阵。
“凉州之锦”学院有附属的凉州卫农垦部队负责充当演习的红蓝双方。
凉州这样的边塞之地,因为有了这所“凉州之锦”变得更加的繁华,来往达官贵人也多了起来,边防力量自然也更牢固了。
三年之后,又逢大考之年,殿试之后,文昌帝领了一帮文武大臣,进士贡生等到了凉州城。
在“凉州之锦”书院内与那些尚在学校求学的学生们来了一个面对面的挑战比赛,然后——当年考科排入名次的举子整体质量不如这些尚被丞相大人关在学院认为达不到放出条件的学生。
都不用旁人说什么,那些进士贡生们自己就觉得汗颜无比。
这就叫用事实说话!
而事实胜于雄辩!
“相父,这样的人才你怎么会说他们达不到应试的条件呢?”
丞相大人微微一笑道:“臣培养的本就不是应试的人才,他们是实干的人。”
于是,文昌帝懂了。
至于一些致力于军队的学生,一些州郡随行而来的武将与之进行实兵演练,也不得不认个“服”字,这些年轻人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他们手底下真有东西。
即便一些人不具备将帅之才,但是单兵素质却是没话说,以一敌十,敌百,甚至于数百都能做到。
他们的体力耐力意志力都惊人的强悍。
而学校有专门提供这些军事学生的厨房,所供饮食端得是营养丰富,各类齐全。
文昌帝表示:“相父,朕的羽林亲卫便要这样的人。”这样的护卫加上足够的忠心,那就是帝王身前最牢不可破的一道防线。
“臣本有此意。”
文昌帝心中的小人顿时就又得瑟起来了,美人爹爹果然还是心疼他的。
自此之后,大庆朝帝王身这的羽林亲卫中一部分必然都自“凉州之锦”内的“兵院”选拔而出。
而“凉州之锦”其它分院内的学生自然出类拔萃的也不乏其人,这也让“凉州之锦”学院变得更加灸手可热起来。
丞相大人给学院规划了许多的附属荒地,一直绵延进茫茫戈壁荒漠,那些地方未来如何便要看学院的学生有怎样的能为了。
所以,学院的学生苦逼的日子还在后面也是必然的!
天下果然没有白吃的午餐。
这就是丞相的原则,想得到先付出。
“相父,这些地方未来会变得如何呢?”
孟明远同文昌帝一起向远处的荒漠眺望,说了一句极不负责的话,“能回答陛下的不是臣,是那些能改变这些地方的书院学子。”
文昌帝:“……”
随驾而来的皇后娘娘道:“爹,学院怎么能全是男子呢,那我的公主们怎么办?”
孟明远忍不住伸手掩口咳了一声。
皇后娘娘立时便懂了。
后来,丞相大人私下便对皇后女儿说:“女儿还是私下教养为宜,名声太响不好。”
“不管,爹要负责。”
“为父自然会管,你的女儿尽管交给孟家来教,必然不让她们将来逊色于男儿。”
“爹最好了。”
帝后在凉州逗留了不短的时间,把被留在京城监国的太子气得几乎得内伤。
父皇太不像话了,把所有的军国大事都扔给他不算,还把一帮文武大臣也全拐带走了,这就太过分了!
知道父皇不靠谱,母后见了外公就不思归,所以太子直接就写私信向外公哭诉,要求赶紧将他那不靠谱的父皇给送回来。
孟明远真心是被太子这封萌萌的撒娇私信逗乐了,这孩子都快弱冠之年了,竟然还这么撒娇卖萌的。
真是服了他了!
但既然外孙已经这么撒娇卖萌了,丞相大人自然也就要跟皇帝念叨一下他是该卷铺盖回京了,边城之地一国之君待得过久不太好。
文昌帝只能一步三回头的摆驾回京了。
他一直觉得美人爹爹选项这么远的边城之地做养老之处,就是想离京城那些人和事远远的。
皇帝果断就真相了!
小后记
庆朝自孟相之后再无宰相,而这位大庆朝的最后一位丞相大人一直活了一百零八岁,是个相当祥瑞的数字,正合佛家一百零八之数。
而他极富传奇性的一生也一代一代的流传了下来。
由他创办的“凉州之锦”书院一直极富盛名,也一直由孟家才能出众之人担任院长一职。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至此就全文结束了,也不会再有别的番外了,让你们想象的翅膀飞舞吧……
这篇文其实最开始某水写得非常开心,很开心,中间因为一些读者的原因,导致我一度对这文有了一种很深的抵触情绪。
没办法,某水的情绪是很容易受影响的。
不过,好在,某水还是坚持写完了这篇文。
这文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过,已经成文至此,也就只能这样了。下本书我会更努力一些!
就是这样,下本书再见了,下一本应该就是写八爷的《绝代福晋》了,不过,可能会先存一些稿子再发。
就是酱,谢谢你们的一路支持,也希望你们继续支持!
谢谢!
【由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