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子风流-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明远将被子掩实,搂着她闭眼睡去。

大年初一的下午,例来是会用来补眠的,两个人睡还暖和些。

一觉醒来,日已西沉。

程雪兰拥被坐在床上,看着站在床前着衣的丈夫,有些迟疑地开口道:“远郎,妾似乎是做梦了。”

“哦,什么梦?”孟明远随口问了一声。

程雪兰小心翼翼地看着他,道:“远郎在梦中对妾说,只要妾当好妻子,当好母亲,此生便只有妾一人。”

孟明远笑着回头看她一眼,一边系外袍的带子,一边道:“你没做梦,为夫是说了,你若不愿,为夫亦不强求,这世上总归能找到一个愿意做几个孩子好母亲的女子的。”光是哄着宠着不行,也要大棒威胁着,这人呐,有时真是没办法理解他们的思维逻辑。

程雪兰脸色微白,从床上直扑而下,搂住他的腰,颤声道:“妾愿意的,愿意的,妾只是不敢相信。”

“时间会证明一切的,会证明为夫所言不虚,亦会验证你是否是一个好母亲。”

“嗯。”她搂着丈夫的蜂腰,吸取着他身上的阳刚气息,勾着他的衣带把玩,“远郎要做什么去?”

“去练字。”

“今天也练啊?”她有时真不理解他,那些书啊字啊的难道就那么吸引人吗?别的男人看到美人走不动,她的远郎却是对那些死物情有独钟。

孟明远伸手刮了她的俏鼻一下,在她耳边低语:“晚上再收拾你,现在你乖乖去洗漱,别缠人。”

程雪兰难得娇蛮,搂着他的腰不放,“不要,妾陪远郎一道去,妾为郎君磨墨添香。”

孟明远道:“那我便在馨院练字好了,你磨墨。”

“好。”程雪兰笑靥如花。

孟明远亦微微地笑了,她这是犹恐身在梦中,想要他的陪伴也确定刚才的一切都不是梦。

不安!

是呀,女子最怕没有安全感,就算守着一人,也会担惊受怕,怕爱难永固,情易逝。

孟明远习字,程雪兰磨墨。

夫妻两个在馨院正屋博古架隔出的暖间相伴消磨时间。

程雪兰只是粗通文墨,大抵不过只识得自己名字和认得些许个字,没有当个睁眼瞎罢了。她最爱的是舞枪弄棒,于读书习字针黹女红是避之惟恐不及的。

但她喜欢看丈夫练字,总觉得这个时候的丈夫格外的让她移不开目光。那种温润如玉,风流雅致的韵味在他周身流泄,完全不同于在床上时的狂浪,感觉这才是丈夫最真实的一面,是她寻常见不到的一面。

因为难得,所以便分外珍视!

这样一个出色的男子,若从今尔后只有她一个女人,这于她而言简直就像一个梦,可它偏偏是真实的。

当初,求嫁她不悔。纵被无情弃,她亦不悔。

以前,陪伴丈夫红袖添香这样的事总是李氏在做的,她因为自卑,总不敢涉入丈夫的书房之地,总觉得那里会给她一种压力,就像儿时读书一般。

曾经,丈夫的身上佩戴的衣饰全是李氏经手搭理的,她完全插不上手,便是现在她也插不上手。

似乎……程雪兰磨墨的手微缓,不着痕迹地打量过丈夫周身,很久不曾见丈夫身上有李氏曾经所做的衣物服饰了。

这便是她的郎君,抛开了便是抛开了,再无一丝牵扯,断得干干净净,就仿佛不曾有过那么一个人。

程雪兰轻轻抿唇,不能被远郎厌弃,他一旦转身便再不会回头,他柔情似水,却也j□j。热情如火,也不假辞色。

爷爷说得对,远郎的杀伐决断犀利而狠绝,乃是天生的帅才。

“在想什么?这么入神?”

孟明远的低语轻笑惊回程雪兰的心神,她面上不由一红,垂眸不语。

孟明远也没有继续追问,而是收了笔,吹干纸上墨迹,细细端详。

“写得不好吗?”程雪兰也凑过去看,“妾看很好啊。”

孟明远摇头失笑,将纸投入了熏炉之内,任它化为灰烬,“差强人意。”练字练的是心性,于他已经无所谓好与不好了,越是乱象纷呈的时候越要乱中取静。

心静,才能看清更多的事情。

“妞妞一个女孩子,郎君怎么也要她学那些劳什子的书本。”

孟明远笑着晲她一眼,道:“免得女儿随娘,将来不能为自家夫君红袖添香,少了夫妻间的情趣。”

“啐,你这是嫌弃妾身么?”

孟明远揽了她入怀,抱着她在膝头坐稳,道:“妞妞虽是姑娘,但未必便不能有男儿的见识学识,姑娘家的眼界宽了,便不会只局限于后宅的小情小爱,便不会受那些无谓的伤害。”

程雪兰若有所悟。

“有想通吗?”

程雪兰声音低低的,“郎君是在说玉娘妹妹吗?”

夫妻二人之间突然沉默下来。

良久之后,孟明远才长长地叹了口气,搂紧了怀中的娇躯,轻声道:“为夫给不了你们想要的至死不渝的爱情,我毕竟不是个好丈夫。”

程雪兰伏在他胸口没说话。

丈夫心怀的是天下,后宅的事他始终是不放在心上的,她早就明白的。只要他尚记得她这个人,有空的时候到她的房里坐一坐,她便已心满意足。纵是不到她房中,她仍身在他的后宅,与他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下那也是一种幸福。

李氏终究是想得差了,她始终没看到远郎花了多少心思在她的身上,终于让远郎心灰意冷,不再容忍。

母亲说得对,男人的心一旦变了,那是再也拉不回头的。

76

正月初三;孟明远跟程玉兰回威国公府拜年。

过年本来让人放轻松时候;可惜;有时候想象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酷。

这是孟明远跟着老国公到外院书房时;心里唯一感受。

大过年,也特么地不让人消停。

老国公不开口;孟明远也不说话,找他来肯定不是相顾无语静悄悄这么简单。

这些年;要论耐心,孟明远觉得自己真心是乘了火箭炮一样速度往上涨。

许多事;急不得,不能急,真急了也不能露出急色……人活到这种境界,真不知道该不该值得庆幸了。

“明远,你知道边关情况吗?”

“略知。”孟明远说得很谦虚,很保守。不摸老国公真实用意前,他不会傻缺地暴露自己拥有底牌。

老国公看着这丞相孙女婿一副不愠不火,静观其变架式,心里叹了口气,主动道:“明远可知此次上表有功将士名单上头一名是谁?”

孟明远微微一笑,头一名啊,他当然知道,那是开华帝宠妃二叔。

见他不语,老国公只能继续道:“如果论功行赏……”

孟明远插话,“有功自然当赏。”

老国公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缓缓点头,“明远心里有数就好。”

孟明远但笑不语,平衡嘛,即使是皇子之间那也是要平衡,尤其当今皇后尚无嫡子情况下,平衡就显得为重要了。

要说开华帝皇后,孩子生了几个,却全是一水公主,至今仍生儿子道路上奋斗着,不得不说挺悲剧。

二十多岁年纪这个时代已经是明日黄花年岁了,跟后宫不断近葱嫩美人相比,竞争实力已经打了折扣。

“震国公家罗小将军,明远也当记心上。”

孟明远点头,这个是必须。

“原是担心你年轻或许有思虑不周之处,但现看来倒是老夫多虑了。”

“让老国公挂心,是明远不是。”

“我们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客气。”

“长者为尊,这是礼数。”

老国公突然有些不知道该何以为继,心里不由叹了口气,“走吧,咱们也到后院听听戏去,忙了一大年,也该轻松轻松了。”

您老人家总算想起来大家已经忙了一大年了啊,自从帝登基,这一年来发生了多少令人措手不及事啊?

孟明远想想都觉得一后背冷汗,只要有一次他没能挺住,下场就会很惨。

好不容易能过个轻松点年吧,老国公还巴巴地找他私下训话,虽然这是好意,但这好意也是冲着他能给国公府带来好处才有。

孟明远心里冷笑一声,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好!

接下来呆国公府时间孟明远一直没怎么说话。

回府后,他想也许后一天可以轻松点。

结果,事实教育他,做人还是要现实一点。

宫里某位妃子赐了程氏赏赐,而妃子二叔又诚意邀约丞相过去赏花。

不去吧,挺驳人面子。

去吧,天知道那边有啥等着他。

三思之后,孟丞相驳了某二叔面子。

正月初五,衙门开印。

百官重开始上朝点卯。

关于边关将士封赏问题终于正式列入朝议。

当然,跟回纥使团那边谈判一直也没中断,各项理赔条款仍不断争议和研究中。

“姜将军劳苦功高,堪为三军表率,自然封赏也是该厚重为宜。”

开华帝垂询之后,孟明远很是官样说了这么一句。

“丞相以为该如何封赏?”

孟明远微挑眉,心说:敢情您小老婆吹枕边风,您头大就推给哥不成?

开华帝心说:朕不推给你,可该推给谁呀。不封,难消美人恩。封吧,皇后母族只怕又难安抚。只有推给擅长四两拨千金丞相让他偕同百官拒理力争给他铺台阶了。

孟丞相心思转了一圈,慢条斯理地道:“既是劳苦功高,圣上体恤下臣,便该当让姜将军回京休养生息。将军功高,便是封一安平候也是应当,以后便可以安享富贵,不再受刀兵之累。”

威国公与震国公齐齐心头一震。

给力!

丞相说了一堆,只有后一句才是重点,从此不再受刀兵之累,那便是解了兵权了。

你劳苦功高,行啊,功高,封候。劳苦,解甲享富贵呗。

你瞧,丞相多为他着想啊。

开华帝也忍不住深深深深地盯了自己丞相一眼,心说:你果然是没有凶残,只有凶残。姜卿弄虚作假点想捞赏,你直接给他釜底抽薪了,一步到位了。

而且,安平候,这安平二字啊,实是太有深意和内涵了,丞相这厮还很促狭。

开华帝道:“朕以为‘安平’二字甚好。”安分点便平安,寓意甚深。

不太想就这么放过这狡猾丞相,开华帝又问他,“那威国公府程小将军和震国公府罗小将军又当如何?”

这可是举朝都关注事,百官耳朵不由自主全竖直了。

孟丞相淡定地抱着自己笏板,说道:“年轻人嘛,总是缺了历练,边关风霜虽苦,但能历练人,幽州和凉州这两处也是边关重地,正合适两位小将军历练。”

开华帝颔首,“丞相说得极是,那两位小将军便封为副将留守两州吧。”

“诺。”

孟明远明着是没给两个国公府什么好处,可是副将手里那也是有实权,如今边关狼烟未净时候,分量不言而寓。

这两步棋他也是不得不走,武将方面两个国公府如今算是他盟友,短时间内不会有改变,那么他就必须要为这两个盟友谋取他们必要福利。

政治,大多时候其实就是一场又一场交易。

买卖做得好,那就能成为大赢家。

无论孟明远喜欢不喜欢这样交易,他如今都必须要做这样交易,也许还要做很久。

“会试之期又将至,今年丞相还为主考吧。”

“诺。”主考这职务不错,拉派结帮很便利,孟明远真心不排斥,被分到他这条船上人越多,他这条船反而会行得越稳。

欢迎大家上船!

朝会结束,孟明远抱着他那笏板便跟着兵部尚书往兵部走。

兵部尚书不自觉地便觉得压力山大,他真心是希望丞相大人早点从兵部走人。可貌似相爷似乎没有离开打算。

相爷自打为相开始,就一直不肯他名正言所官衙中书省老实呆着,一直是到处趴趴走,给六部官员心理上造成了极大精神压力,生怕不知道哪一天丞相一时心血来潮就住他们衙门不肯走了。

其实,孟明远觉得领导吧,从某些层面讲是个很孤立群体,越高级领导越不受下属待见。这是普通人畏惧心理造成,人为便把官儿给隔离了。

孟明远自己当这丞相当得不那么舒服,所以他就决定让下面官儿也不能太舒服了,没事就跟他们近距离接触一下,给他们神经上上弦儿什么,果断很有乐有木有?

诚恳地说,这其实就是当官日久,产生一种变态心理。

不过,现孟明远可没那闲工夫压榨这上任不久兵部尚书,他还有事得忙呢。

今天是开华帝一时心血为潮问及分封事,其实,分封名单奏折他还没整理好呢。也是那个宠妃二叔比较悲摧,踩到他雷了,其实,他本来想给他一个缓冲期,毕竟这样冲击太过红果果了。

结果,孟明远这边忙着国家大事,那边姜妃娘娘就背后给了他一棍子,某天把程雪兰叫进宫,然后安了她一个大不敬之罪。

这事是秃子头上虱子明摆着。

这事朝上被开华帝以斥责语气说出来,百官心里都有些打鼓,有些摸不准该往哪边站。

孟明远慢慢站出朝班,撩袍就给皇帝四平八稳地跪下了,平静地道:“程氏有错,错臣,若姜妃娘娘不能气平,臣请圣上罢臣官。”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他不辩解,辩解皇权面前无用。

开华帝立时火冒三丈,孟明远就这点让人光火,对相位毫不栈恋,就像甩一个包袱。

“罢官?你以为罢官就天下太平了?”

“天下太不太平臣不知,可臣知,臣罢官前朝后宫都太平,臣一人得失不足道。”

“你以为朕是昏君吗?”

孟明远伏首地,道:“圣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勤政殿上鸦鹊无声。

开华帝攥紧了拳头,丞相这话刺到了他心头,姜妃这次确实过分了,可丞相却过分。

“圣上,程氏乃先帝赐婚,她纵是浑身都错,也只能是臣错,因为臣无法休离。这样情形下,以程氏心性,臣早早晚晚都会因她而获罪,与其日后身首异处,不如早早离此险地,这与臣乃是大喜之事,故臣不是一时气愤,口不择言。”

“啪”一声,开华帝拍龙椅扶手上。

“孟明远。”

“臣。”

“你便是如此为人臣子?”

孟明远抬头看着龙座上开华帝,认真地道:“圣上,君让臣死,臣不死不忠,可有时死了反而是大不忠。姜妃娘娘让臣死,圣上却不能让臣死,那臣只有离朝方是两全。”

开华帝瞪着他。

孟明远不慌不忙地继续道:“今日姜妃敢如此构陷大臣之妻,所仪仗着不过是育有龙子,她今日能构陷于臣,明日也能构陷他人。姜妃将自己、将她所生龙子看得太重了,重过了江山社稷,重过了圣上万岁。

龙子如今方不及两岁,姜妃何须如此急躁?龙子能成为姜妃手中大仪仗,不外乎龙子登基继位,可如今圣上正值壮年……”哥给你留个畅想空间,想去吧。

自古帝王多疑,哥让你妹姜姓妃子打哥闷榻,给哥说话机会,哥还不把你丫一下摁死才见鬼了。你才有星星火光,哥就让别人看到大火燎原后果,不怕你死得慢。

不让哥痛人,谁他么地也别想痛了!

开华帝一脸震惊。

百官心中悚然。

丞相……太凶残了!

姜妃和她生儿子,这还能有未来吗?

作者有话要说:呼呼,年底真忙啊

77

姜妃得罪了丞相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到了许多人耳朵里;入了他们心。

无知所以无畏啊!

丞相属性凶残;且有越来越凶残趁势,但偏偏就是有人看不清,非得拿着萝卜找擦子;结果是一擦一个准儿。

皇后对此反应是,心里幸灾乐祸到了极点;脸上也不会显露出来。现就算她不去对付姜妃,丞相也不会放了她;姜妃生那个皇长子根本就已经是废了。

皇后对丞相这个人其实是很喜欢,不说别;就说他强硬地驳斥公主和亲提议;就把她生几个公主从未来可能被牺牲危机中解救了出来。

有孟相一日;大庆朝无公主会和亲。

姜妃哭得跟泪人似,到开华帝跟前诉苦抱屈。

开华帝厌烦地看着美人垂泪,然后忍不住冷笑道:“难道你想告诉朕你其实没有构陷大臣妻子,没有因为丞相对你二叔建议封赏而心存不满?”

姜妃一怔,被泪水洗得发亮眼眸里似乎满是不敢置信,昨日对她温存软语不宠爱帝王,今日却变了心肠。

“皇上……”

“孟相是朕肱股之臣,他心怀是江山社稷,你却只有你自己心里那点算计,朕如果为了这样你便厌弃为国忠宰辅,天下还有谁敢为朕忠?”

“臣妾……”

“罢了,你若心里只有你们姜家,只有你儿子,便不必再来朕面前虚情假意了。朕如今子嗣是不昌,但也不会就这样轻易决定继位者。”

“皇上,臣妾心里只有皇上您啊……”

“退下吧。”开华帝大袖一甩,便不再看哭倒地姜妃。

有内侍上前,低声劝解姜妃,“娘娘,您先请退下吧。”

姜妃绝望地看着帝王无情背影,内侍搀扶下退出了大殿。

殿外明亮阳光显得那么刺眼,这二月风似乎都带了寒冬凛冽。

姜妃扶廊下一根圆柱上,不由暗问自己:“我真错了吗?我是皇上宠妃,为什么还不能为难一下大臣妻子?”

她却忘了,程雪兰不是普通大臣妻子,她是当朝一品丞相夫人,是一品诰命!

而丞相又不是一个正常逻辑下会保持沉默吃闷亏主儿,所以她那一记闷棍,必然就为自己招来了难以预计严重后果。

对这件事,威国公私下对孟明远也有约谈。

“明远,你这次太冒险了,万一……”

“死其实是简单一件事。”孟明远说得甚是若无其事,他看来,与其憋屈地活着,还不如轰轰烈烈地死去,他这个时代找不到属于自己归属。

“明远就算不为自己,也该为家中妻儿想想。”老国公苦口婆心。

孟明远轻笑一声,道:“若他们命不该绝,何种情况下都能保得性命。若他们命该如此,那纵使我官再高,权再显,也留不得他们性命。俗话说得好,阎王要人三死,谁敢留人到五?”这个时代皇帝那就是活阎罗。

老国公终于死心放弃继续说服这个丞相孙女婿,一个不惧生死,不受家人生死牵累人,这就难怪他做事大开大合,百无禁忌了。

姜妃这次也是该当倒霉,碰到偏是孟明远这样一个混不吝主儿,他从不按牌理出牌,所以姜妃设计好剧本完全没派上任何用场,反而被对方打了个措手不及。

“不知幽、凉二州大哥中意哪处?”

老国公见他转了话题,便也顺着话题道:“幽州地界只怕仍不会太平。”

孟明远微笑,“老国公是中意凉州?”

老国公笑着摇头,“明远这是明知故问了。”

“那震国公怎么说?”

“这便是其中难处了。”

孟明远撇了下茶碗中浮叶,云淡风轻地道:“我倒不以为然。”

“怎么说?”

“轮防便是了。”

“轮防?”

“对,轮防。”孟明远依旧不愠不火。

老国公蹙眉,“边军调防动静太大,会给敌人可趁之机。”

“谁说要整体调防了?”孟明远反问。

“……”

“局部调整,正好也磨磨刀,不但要调防边军,各州守军也会轮番调防,没有来犯之敌便囤田养兵,若有来犯之敌,则正中下怀。”

老国公觉得丞相大人常常都会有不一样理念提出来,然后用事实告诉大家这种理念正确性。

“我们与突厥、回纥已经议和了。”老国公不得不提醒一下有好战倾向丞相大人。

孟明远呷了口茶,微微眯了眼,似回味儿一般地道:“上次跟突厥与回纥两边开战时候,周边一些小国家也小动作不断,现咱们正好有工夫跟他们算算账,清理了周边,以后就能无后顾之忧迎击来犯之敌了,何乐而不为?”

要打仗,那就要动钱。

所以,这想法跟户部尚书一说,户部尚书立时就对丞相大人抱以国仇家恨目光,“相爷,国库空虚。”

“咦,不是刚跟突厥、回纥两国要了理赔吗?”

“弥补国库空缺也才勉强而已。”

“礼部尚书要东西还是不够狠。”孟明远由衷感叹。

对此,户部尚书很是实事求是地说:“相爷,是您殿上拿我朝被掳劫百姓换了那些条款。”

孟明远挑眉,“这么说是本相错?”

户部尚书很确定地点头,“没错。”

“本相错不错,将来你会看到。现,你别死抠着户部不松手,这仗是肯定要打。”

“大战之后该休养生息。”

“正因为刚刚经历大战,正是士气正旺时候,就该一鼓作气拿掉那些捣乱小国。”这叫趁他弱,要他命。让他们再趁火打劫,丫直接灭掉他们这些祸根。

户部尚书想想,丞相说也理,虽然无从反驳,但是因为涉及到钱问题,所以他也不想正面表示他认同。

孟明远一瞧户部尚书没表示,便笑了,这是默认了。要说卢尚书这小老头吧,有时候别扭得还挺可爱。

“相爷,您今天是打算呆户部不走了吗?”

“本相不能呆这里吗?”

“相爷,会试时间已经迫眉睫。”

“本相又不参加会试,没有什么压力。”

“……”

“不过,确实得去跟孔尚书好好念叨念叨,还有李祭酒那个老古板……”孟明远一边说一边起身朝外走。

户部尚书赶紧恭声相送,“下官恭送相爷。”

“免了,每次看到本相就一副被讨债样子,真扫兴。”

您以为您不是来讨债啊?户部尚书暗自腹诽。

他觉得丞相到哪部呆一段时间,哪部就得被他剥层皮,谁都落不了好,相爷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本相不痛,你们谁也别想痛”戾气,就连圣上恐怕都不想太招惹他——因为丫根本不怕死,甚至许多时候根本是找死。

谁碰上这样主儿,谁倒霉!

姜妃娘娘其实真不冤!

她如果沉住气,皇长子成年之后再动作,或许就不是现下这么个孤立无援局面。可她偏偏没沉住气,当然,丞相这货根本就没走寻常路线,他就生敢跟皇帝扯破脸闹。大有“你闹我闹大家闹,这样才精彩”意思。

孟明远往礼部走中途被人截住了,直接转道进了宫。

勤政殿偏殿东阁间。

开华帝捏着棋子盯着棋盘不知道想什么,这就是孟明远进去后看到情形。

“臣参见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丞相免礼,坐。”

“臣谢坐。”

“陪朕下盘棋。”

“诺。”

棋局一开,开华帝走势便有些不好,他忍不住抬头瞪了对面人一眼,“安之,你还嫌朕不够闹心是不是?”天下敢赢皇上棋,估计也就他一个了。

孟明远捏着棋子观棋局,口中道:“圣上何必烦恼,江山握,美人怀,其实有时候不冲突。”

“是吗?”开华帝忍不住有些咬牙。

“是呀,”孟明远一本正经地点头,“金银珠宝,华服美饰,您想怎么宠怎么宠啊,后妃不干政则天下太平。不懂规矩,天下美人多了,圣上换换也不为过。”

开华帝差点儿被他这话给噎到。

“朕不是贪恋美色昏君。”

孟明远心明眼亮地落下一子,不疾不徐地道:“贪恋美色与明君其实也不冲突,只要不是强抢民女和臣妻就行。”

“彭”一声,棋盘被开华帝给砸了。

“孟安之——”

“臣有罪。”

“朕知道你不满姜妃之事,但你也太胆大妄为了。”

孟明远垂手立一边,道:“圣上,有时候臣也不想,可臣有也不过就是这样无所畏惧勇气罢了。”

开华帝有好一会儿沉默,其实,他又何尝不知道丞相处境艰难,他有时候甚至会想,如果换了他自己处丞相这样位置一定不能如丞相这般游刃有余。

丞相,无疑是能臣。

只是这位能臣有时被惹毛时候会不太听话……

“你胆子不小啊,连朕你都敢调侃?”

“圣上,其实臣只是说了肺腑之言罢了。话或许直白了点,但这样效果臣觉得比经过修饰而成言辞能让人记忆深刻,也通俗易懂。”

“亏你也是探花出身。”

“臣惭愧。”

“唉,皇后至今无嫡子,朕也心焦啊。”

孟明远心里琢磨了一下,老老实实地说:“臣以为圣上还是应该多去凤雏宫,机会多了皇子自然也就会有了。”

简言之,就是赶紧当种马播种去吧,亲!

您嫌皇后不下蛋,可您老抱着其他美人睡,皇后一个人她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除非您对绿帽感兴趣。

当然,这话,丞相大人是肯定不会说出来,他只是腹诽一下而已。

“会试将至,安之也当把手上有功之臣分封之事处理完。”

“臣知道。”

开华帝突然想起一事,便忍不住说了出来,“好像你现就没去过礼部和刑部了吧。”

“臣当御史中丞时便有到刑部公干。”

“朕倒差点儿忘了此事了。”开华帝下意识地便想到了那日御史台看到画面,再看看眼前人,依旧是那么风流雅致。皇帝他忍不住心里感叹一声:一个男人生成孟相这样,也真是让女人嫉妒,男人扼腕。

78

礼部近很忙;人气也很高。

去年恩科丞相大人不厚道地坑了所有举子一把;今年举子一听说今年又是这坑人丞相当主考;暗地里真是哀鸿遍野啊。

既然主考已经钦定不可改;那么考生们温习功课同时也开始各种钻研丞相大人喜好以及他诗稿文章。

但是;让所有举子蛋疼是——孟明远这个探花郎出身人,虽然才名远播;能力众所周知。可他诗稿文章外面流传却少之又少,当然;流传全是精品,这就足以证明丞相才气不掺水。

其实;他们不知道是,那流落外诗稿全是掺了水,还百分百纯!

自然,对于这个事实丞相大人肯定一定必定是不会予以澄清,除非他真傻缺,二了。

“才子?哼,依小生见,只怕丞相大人徒有其名罢了。”

什么时候都有那种一言惊四座人存,今科考生中恰好有那么几个,聚一处几杯黄汤下肚便有些言语放肆无忌起来。

陪着丞相坐雅间里喝茶礼部尚书背上悄悄出了一层冷汗,这是哪方举子啊,大庭广众之下如此不知检点,竟然敢抨击当朝丞相?

真是不知“死”字如何写了。

孟明远悠闲自地品着自己茶,似乎根本没听到楼下声音。

“凤鸣兄何以如此认为?”

“这还有想吗?这世间才子若是有真才实学,莫不以锦绣文间传世,而丞相所写文章与那些才子怎么能相提并论,不过是欺世盗名之辈罢了。”

这人倒是挺一针见血,孟明远微微眯了眼,他倒不觉得被人戳了痛处有什么难堪,毕竟他不是土著,后世也对诗词没那么重视,他能记得一些名词佳句已经很佩服自己了。

人嘛,知足常乐!

“不要说丞相遗弃糟糠之妻,堂堂赵郡李氏之女无故便被休离,根本就是嫌弃赵郡李氏不如国公府罢了,哼。”

“……”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酒楼里突然一片静悄悄。

礼部尚书头上汗也下来了,他已经看到对面丞相脸色冷了下来。

孟明远放下手里杯子,淡淡地道:“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